从日俄战争到九一八神经科学的二次革命(多图)

帖子主题: 只是耻辱,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从甲午海战庚子事变到日俄战争全景图)
共&3449&个阅读者&
军号:3206679 工分:107114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只是耻辱,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从甲午海战庚子事变到日俄战争全景图)
文章提交者:darkandpower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68-0-1.html
一场发生在上的邪恶战争。当事国各自用自己的画笔、照相相记录下了镜像。一下是散客月下从海外博物馆翻拍、国外网站下载的一组相关图片。海外实拍:柏林市尼古拉小区的“大麻博物馆”大门上的海报海报德语文字大意是《一百年禁毒展览史》1909年 上海举办了全球鸦片大会,鸦片交易一直都有,直到鸦片进入市场后人们才做出了禁止吸食鸦片的禁令。漫画下的文字说明是;当时的漫画,展示了当时在中国的各国势力。全文只字未提鸦片给中国人带来的危害。收藏家秦风先生收藏的漫画原作《的盛宴》(标题为散客月下杜撰)[打个比方]话说偶家博鳌渔村,远离尘嚣,偏安一隅,海阔天高,鱼丰民乐;偶们世世代代供奉妈祖、观音、如来佛,在自家里搏击海浪,捕鳌捉鳖,吃喝不愁,吃不完的鱼儿晒成鱼干,留着偷懒时慢慢吃。突然一天,打西洋来了一伙夷国客,东洋来了一伙倭邦人,偶们以礼相待,好吃好喝招待他们。客人吃到我家咸鱼干,连呼好吃,一吃既上瘾,于是赖着不想走了。不走就不走,守着诺大的南海,偶们也不怕养不起几个外来客。不料,这帮客人八卦得很,吃饱喝足后四处搬弄是非,动不动就对偶家的家务事指手划脚,指桑骂槐,谁家娶媳妇算八字他们要管,谁家婆婆管教儿媳也要管。最后,他们连我们烧香拜菩萨也来干涉,说是偶们拜的菩萨像全错了,名字错了模样也错了,佛祖不该叫佛祖,要交“丧帝”,观音、妈祖也不该叫观音、妈祖,要交“麻梨鸭”,还有善财童子,非得改名叫“野鼠嫉妒”……偶家一些年轻气盛的小伙子被惹毛了,抽了几个太多嘴的洋和尚。这下,可算捅了马蜂窝咯……唉。八家客人纠集起来,放火烧我家屋子,砸我家渔船,抢渔具、拆寺庙,庙里救火缸上的金子都被刮得干干净净……一夜之间,客人变成了海盗,八名海盗中,有一个名叫俄罗斯,一个名叫德意志。有这事吗?没有,老散瞎掰的。有这事吗?有!不是现在,也不在博鳌。事情发生在北京,时间是光绪廿六年(1900年)!《黄祸图》——白人社会对亚洲各民族种族歧视的肇始1900年,法国漫画,《屠杀CHINA龙》我为什么不能是“中国人”?十八世纪绘画,阿拉伯人将中国瓷器带入欧洲。有观点认为中國的英文“China”是来自瓷器“china”……还有历史学家考证,英文 China 一词来源于印度古梵文 支那 ,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秦的音译。……说法很多,但就是不承认——中国——读音应当是Zhongguo!而不该是“踹那”。我是中国人,您也是中国人,但在西方世界,没人承认我们是“中国ZHONGUO”人。我可以是广西—GUANGXI人,甚至也可以是桂林GUILIN人,但,绝不会是“中国ZHONGUO”人。我们被称为——China(踹那),德国人叫我们为“洗那”。我们称Deutschland为“德国”读音是“德意曲烂特”,我们的翻译界前辈也许是嫌“去懒特”或“曲烂特”不好听,于是简化尾音,称之为“德意志”并按中国习惯称为“德国”。在汉字中,“德意志”是很褒义的三个字眼:德——道德的德,“意志”——坚强。尽管满清中国封闭自大,自视为“中央帝国”海外国度一概视为“藩属”,但我们善良翻译界前辈并无鄙视藩国之意,在翻译国名时使用的都是带褒义的字眼。正如Vereinigten Staaten von Amerika我们称之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美国”——用的是“美好”的“美”字,而不是“媚”或“霉”。所以,我们也没有把德国书写为“嘚国”或“得一只”国。德语中国来源于英语China,读音为“洗那”(与英语读音“踹那”相差不远),其词根源出……“支那”。德国《明镜 》周刊 2005年八月封面,主题文字《特殊的问题上中国和美国》曾几何时,中国龙与美国鹰体积同等大小了。西方人以鹰为图腾,鹰是一种掠食动物,最大的生物特征是——鹰自己不会筑巢,它们的住所全凭掠夺其它鸟类的巢穴。美国小报上的漫画像。《黄祸的辉煌》,1899年。1900年,法国小报上的李鸿章形象。1901年,法国漫画中的李鸿章。日本浮世绘上的李鸿章形象。甲午海战失败后,李鸿章赴日签订合约。日本浮世绘《日清战争场面》就在德皇发出《黄祸图》前一年,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海战,清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的北洋舰队主战舰定远号,为德国建造。此外,大小鱼雷艇30艘,其中27艘由德国制造。日本海军拥有24艘鱼雷艇,分别是“小鹰”号和第一号至第二十三号鱼雷艇。其中,有5艘购自英国,7艘购自法国,2艘购自德国。日本在引进德国技术同时,还引进了德国的宪法制度在甲午战争中,有一支奇怪的舰队始终在中日两军间游弋,这就是观战的英国远东舰队。这支八艘战舰组成的舰队没有开枪开炮,但却观摩了整场战争中的全部海军行动。[36]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苦力正试图拉出沉重的大炮——当时的英国海军,还专门配置人员根据所拍摄照片(因为当时摄影技术的限制,海上战斗照片多质量不佳)绘制所见的战争场面,发给伦敦的新闻报刊使用。这些图片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场战争,有相当的史料价值。上海港口。等待运送的中国军队中国门和墙在北京城市(1894年)。不得不承认 这位画家很有想象力。大清国护照(1894年)。中国皇帝接见欧洲持枪大使清军水兵形象义和团运动爆发前的天津街头俄军发动攻击大沽炮台北京城墙天津恶棍 张掌华俄军炫耀缴获的中国旗帜在中国的活动的哥萨克骑兵中队,穿越中国边境(1900年)。哥萨克(是一群生活在东欧大草原(乌克兰、俄罗斯南部)的游牧社群。在历史上以骁勇善战和精湛的骑术著称。在俄罗斯历史上,哥萨克人组成的骑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被处死的中国人。日俄在中国土地上开战,为何要处死中国老百姓?日俄战争是指年间(清朝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当时的中国人有着强壮的身体,可是面对自己同胞被外国人处死显现出来的麻木与面无表情,列强对中国的嘲笑与不屑。这些都迫使日本留学的鲁迅认识到自己学医可以拯救人的身体,却不能拯救人的灵魂。于是他愤然而起,决定弃医从文,用笔做武器唤醒麻木的群众。 以下这组照片为当时在辽阳,俄军绞死一名为日军服务的中国间谍的全过程。
延伸阅读:
我是一个拄着拐的疲惫的精子!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只是耻辱,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从甲午海战庚子事变到日俄战争全景图)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29748 工分:2820
左箭头-小图标
这就叫耻辱?慢慢来,看现在tg的样子,过个5,6年,你才知道真正的耻辱是什么样。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2条记录]&分页:
&对 只是耻辱,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从甲午海战庚子事变到日俄战争全景图)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人在意大利。吃了两年的面,来说说我平时是怎么做的。*应该不是传统的意大利做法,但是我觉得还不错啦*&br&&br&首先是煮面。&br&&br&不管是型号的面包装上应该会有煮的时间的。但是问题是,按着那个时间煮的话面是铁定硬的啊。可能意大利人比较注重免得劲道吧=。=之前和几个非意大利的同学探讨过这个问题,大家都觉得不能信……我的经验是,至少要比标注的多煮四分之一的时间。当然最细的1号面和3号面除外了撒。&br&&br&还有就是在下面之前要在水里面加盐和橄榄油。简单说就是用盐水煮啦。加盐是为了让面里入味,油是为了不沾。油一般我就放初榨橄榄油啦,也就是extra virgin =。=然后水沸下面。&br&面煮好之后用凉水冲一下,滤盆滤掉水,控干。&br&&br&然后是料。&br&&br&基料一般是胡萝卜和洋葱。胡萝卜要细块,大概两三毫米见方吧,主要是容易炒软。硬的胡萝卜很影响口感。洋葱也切碎。热锅之后化开一块黄油,然后再倒一点儿橄榄油进去。油微热之后把胡萝卜和洋葱下进去翻啊翻,直到油变黄。&br&&br&之后就很随意了。有时候是虾仁有时候是蘑菇有时候是金枪鱼罐头有时候是冻的豌豆粒。反正就是把他们下进去炒熟。蘑菇是那种小的圆的蘑菇。性状是虾仁开始变色收紧,蘑菇变软出水,豌豆变深绿变软,金枪鱼就无所谓啦反正是熟的。&br&&br&之后是加番茄酱。不是那种快餐店里的ketchup,是那种带番茄果肉的罐头。之前用的是玻璃瓶子的那种,果肉会比较碎比较稀,后来改用铁盒的那种,里面是去了皮的整只的小番茄,果肉会比较足。这时候可以关到最小火了,番茄酱会很快沸起来。&br&&br&如果要加mozzerella的话可以切成小块现在加。然后拌一拌让他受热融化,就拉丝了^^&br&&br&然后是在炒好的酱汁里加香料和盐。一般就是家里有什么香料就加什么,主要是干的basilico碎,原来也放过芝麻菜叶,后来买不到了。芹菜叶在这儿也是当香料用的。还有就是黑胡椒粉。要是加蘑菇的话可以在炒蘑菇的时候就加一点盐,这样蘑菇比较容易出水,熟的也快。&br&&br&然后就很随意啦,可以把调好的酱汁倒在面上或者把面倒在锅里和酱汁拌匀。个人觉得还是拌一下会比较好,主要是因为如果水没有空干净的话吃的时候会水水的……拌的时候可以稍微开大一点火这样水会被蒸走一部分面也可以吸收一部分汤汤水水。这个时候也可以加一点点橄榄油一起拌,口感会比较好。&br&&br&如果有需要下次做面的时候上图。&br&最后来几张手头有的意面图谱,这些面,我见过百分之七十吧……&br&&img src=&/cff2dcf184e4bc_b.jpg& data-rawwidth=&538& data-rawheight=&5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8& data-original=&/cff2dcf184e4bc_r.jpg&&&br&&img src=&/e431c021aaaa1a2bb7d08ddcb17aa839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e431c021aaaa1a2bb7d08ddcb17aa839_r.jpg&&&br&&img src=&/a703e65fbbee26bfac92a8aa74e402be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a703e65fbbee26bfac92a8aa74e402be_r.jpg&&&br&&img src=&/ad0abebbb296cc0e1ae19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ad0abebbb296cc0e1ae19_r.jpg&&
人在意大利。吃了两年的面,来说说我平时是怎么做的。*应该不是传统的意大利做法,但是我觉得还不错啦* 首先是煮面。 不管是型号的面包装上应该会有煮的时间的。但是问题是,按着那个时间煮的话面是铁定硬的啊。可能意大利人比较注重免得劲道吧=。=之前和几…
我有阵子很沉迷复杂的早餐,这个燕麦鸡蛋卷饼做起来很快也健康,教程如下:&img src=&/5b6f4b9e446e000ae54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13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5b6f4b9e446e000ae545_r.jpg&&
我有阵子很沉迷复杂的早餐,这个燕麦鸡蛋卷饼做起来很快也健康,教程如下:
谢 &a href=&/people/moheng-esther& class=&internal&&刘柯&/a& 邀。&br&&img src=&/c7cd4c64f429b79e6db10f0_b.jpg& data-rawwidth=&832& data-rawheight=&11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2& data-original=&/c7cd4c64f429b79e6db10f0_r.jpg&&&Sir Joshua Reynolds, Dr Samuel Johnson, 1772, oil on canvas, 75.6 x 62.6 cm, Tate Britain, London.&&br&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很Fundamental的问题,目前有的其他答案或多或少解答了一些,但是并不完整,合并起来也不足够解释问题。为了从根本上系统性的解释问题,我从1904年起的日俄战争讲起。&br&&img src=&/0e2df28406aade0b80341dbe0cf089a9_b.jpg& data-rawwidth=&864& data-rawheight=&3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64& data-original=&/0e2df28406aade0b80341dbe0cf089a9_r.jpg&&&Mosin–Nagant Model 91&&br&当时俄军使用的是莫辛-纳甘步枪(Винтовка Мосина, Mosin–Nagant Model 91),该枪使用7.62毫米步枪弹,弹头初速大概620m/s,穿透力很强,但是停止作用较弱。弹头射入人体之后不会造成太大的附带损伤,而是直接穿透。因此很多中弹的日军都能幸存下来,即使是头部中弹。&br&&br&刚从东京大学毕业的眼科专家Tatsuji Inouye (井上達也)负责检查士兵的视觉损伤,以据此发放适当的抚恤金。&br&&img src=&/07f2a329e68edb2db1134a9_b.jpg&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51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2&&&Tatsuji Inouye (井上達也)&&br&但是井上達也并不满足于此,他注意到脑部的损伤部位跟视野的缺失部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于是着手研究。为了客观的评估视野损伤的区域,他制作了颅脑坐标参照器(Kraniokoordinometer, cranio-coordinometer),以排除脑子大小对结果的影响,并准确评估视野区域。&br&&img src=&/519ade82d5a807a40ec2d713cc32af71_b.jpg& data-rawwidth=&759& data-rawheight=&5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9& data-original=&/519ade82d5a807a40ec2d713cc32af71_r.jpg&&&颅脑坐标参照器,cranio-coordinometer&&br&他检查了28位典型头部中弹视觉损伤病患,测试的结果证实了他的想法——即脑部区域与视野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1],得到了世界上第一张Visual Cortex Map[2]&br&&img src=&/afb26f35f4e88eccef4ff57a_b.jpg& data-rawwidth=&502&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2& data-original=&/afb26f35f4e88eccef4ff57a_r.jpg&&实验的结果以德文发表(Visual Disturbances following Gunshot Wounds of the Cortical Visual Area)[1,3,4]&br&&img src=&/1c4e19d57a6a16bf6789e2bfa5b6af77_b.jpg& data-rawwidth=&375& data-rawheight=&63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5&&论文发表后五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这时候战争双方所使用的步枪武器特性跟日俄战争中俄军事用的类似,同盟国的德国使用的主要是Gewehr 式委员会步枪)。&br&&img src=&/b1dea2beb4ff2c17a4b979_b.jpg& data-rawwidth=&1180& data-rawheight=&4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80& data-original=&/b1dea2beb4ff2c17a4b979_r.jpg&&&br&&Gewehr 1888&&br&当时在Royal Army Medical Corps(皇家陆军医疗队)服役(因为弱视的关系,他不被允许上前线,只允许在辅助部队服役)的神经解剖学家(Neuroanatomist) 英国神经解剖学家Sir Gordon Holmes(高顿-福尔摩斯 爵士)受到Tatsuji Inouye工作的影响,开始研究脑损伤(枪伤)跟视野损失的关系[5]。&br&&img src=&/e391c385e960daab285ef3ab_b.jpg& data-rawwidth=&1062& data-rawheight=&7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2& data-original=&/e391c385e960daab285ef3ab_r.jpg&&&Sir Gordon Holmes, 左起第二,1915年&&br&在检查了2000多名伤兵之后,他着重对23名枕叶(后脑)受伤者做了分析。得益于X光机的实用化,Sir Gordon Holmes可以比Dr. Tatsuji Inouye更为准确的观察脑组织损伤的位置,从而绘制出更加完备准确的Visual Cortex Map, 也就是后来被称作Retinotopy(视网膜拓扑映射)的技术[6]. 此外,他还研究了脑外伤跟偏盲/象限偏盲的关系[7].&br&&img src=&/c886a97277dfa7f0fdbf9_b.jpg& data-rawwidth=&823& data-rawheight=&4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3& data-original=&/c886a97277dfa7f0fdbf9_r.jpg&&以上便是视觉皮层发现的基本过程[8]。视觉皮层也是神经解剖方面发现的第一个特定功能脑区,在这之后,感觉运动皮层,听觉皮层等相继被发现,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战争中的脑外伤研究。&br&&br&与此同时,在研究神经解剖方面,还有另外一派,他们通过研究脑皮层的细胞组织和髓鞘结构(Myelocytoarchitecture)来划归脑区,而不是根据脑区的功能。&br&&img src=&/e0a15f7552f4cdecbbe165_b.jpg& data-rawwidth=&309& data-rawheight=&6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9&&&Cytoarchitecture: 6个月婴儿的大脑皮层的典型六层结构;引自论著[11]&&br&这一脉的重要创立者便是Prof. Oskar Vogt [9]. &br&&img src=&/51b68a369ad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Prof. Oskar Vogt&&br&他于1914年创立了威廉皇帝学会脑科学研究所(Kaiser-Wilhelm-Institut für Hirnforschung), 也就是先今的马普学会脑科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Brain Research, Max-Planck-Institut für Hirnforschung). Oskar Vogt曾在此研究过列宁的脑子。1959年,他又与他的妻子Cécile Vogt-Mugnier创立了Cécile and Oskar Vogt Institute of Brain Research (又被称作Vogt-Vogt school). 该研究所后被杜塞尔多夫大学(&a href=&///?target=http%3A//www.uniklinik-duesseldorf.de/en/startseite/institute/cecile-and-oskar-vogt-institute-of-brain-research/&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辿cile and Oskar Vogt Institute of Brain Research&i class=&icon-external&&&/i&&/a&)吸收,是目前大热的Big Brain Project [10]初创方(&a href=&///?target=http%3A//www.fz-juelich.de/inm/inm-1/EN/Forschung/_docs/BigBrain/bigbrain_nod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Forschungszentrum J端lich&i class=&icon-external&&&/i&&/a&),这是后话了。&br&&br&Oskar Vogt的高徒Korbinian Brodmann(布罗德曼),从1901年开始跟随他工作。&br&&img src=&/164810bdea93e9d8e025e8c_b.jpg& data-rawwidth=&1197& data-rawheight=&10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97& data-original=&/164810bdea93e9d8e025e8c_r.jpg&&&左一: Korbinian B 左二: Cécile Vogt-Mugnier, 左三/中间大胡子者: Oskar Vogt &&br&Brodmann在Oskar Vogt的指导下,花费数年观察大脑皮层的解剖结构(Cytoarchitecture and Myeloarchitecture), 在1909年发表了他的大作&Vergleichende Lokalisationslehre der Grosshirnrinde in ihren Prinzipien dargestellt auf Grund des Zellenbaues& (Comparative Localization Studies in the Brain Cortex, its Fundamentals Re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its Cellular Architecture)[11].&br&&img src=&/d6f53d3c2_b.jpg& data-rawwidth=&508& data-rawheight=&8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8& data-original=&/d6f53d3c2_r.jpg&&&原著中的Brodmann分区[11]&&br&根据细胞组成结构将大脑皮层划分为52的区域,其中关于枕叶皮层(视觉)的划分跟Sir Gordon Holmes的结果具有相当的吻合性,可谓殊途同归。&br&&br&Vogt-Brodmann这套方法可以称为&b&结构&/b&派[12],Inouye-Holmes方法可称为&b&功能&/b&派。这两种方法随着技术(EEG, CT, MRI, MEG, TMS,PET,PLI,Immunohistochemistry)的发展,都逐渐演化精进,构成我们今天脑科学/神经科学的枝干。这两派的发起,可以称之为神经科学/脑科学的&b&一次革命&/b&,我们对大脑逐渐从一无所知到略有小成,伴随着这个进程的,是科学研究的中心从德国转移到美国,科学的语言也从德文转变为英文。我们对视觉通路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视野和枕叶的遥远关系,而是直接的联系起来[13]:&br&&img src=&/ecc47b1016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ecc47b1016d_r.jpg&&&视觉通路:视野与视觉皮层的联系&&br&人脑的视觉信号传导通路,在进入大脑皮层之前是高度的结构化的、分工明确的。视网膜感知的物体,通过该通路,会以一定空间关系映射视皮层上[14], 该关系也就是上文中提到的视网膜拓扑映射(Retinotopy)[15].&br&&img src=&/61face0cd85e72b6c88107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1face0cd85e72b6c88107b_r.jpg&&&Retinotopy&&br&信息在进入初级视觉皮层之后,视觉信号的处理会会表现出非常复杂的状态。根据结构和功能的信息,以及MRI技术帮助,发现视觉信号传递到初级视皮层V1之后,会继续向更高级的视觉皮层传递,据此可以将视觉皮层更精细的分类,同时根据信息传递的关系,得到它们内部之间的分级结构。&br&&img src=&/875da32d7f84d7f03251b5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75da32d7f84d7f03251b55_r.jpg&&&视觉皮层分级结构&&br&从初级到更高级的视觉皮层,视觉信息逐级传递。人脑理解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化、抽象化,由“模式”变成具体的&物&,再到物的特性和物与物之间的关系。&br&&img src=&/d500fae5b26e45dd0d7e6a167c716e2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11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500fae5b26e45dd0d7e6a167c716e29_r.jpg&&&视觉分级结构的功能分工&&br&在逐级传到过程中,人们也注意到,其在皮层的传导可以大体分成两个通路,腹侧通路(Ventral Pathway/Stream)和背侧通路(Dorsal Pathway/Stream)[17]。&br&&img src=&/b398ea421ad1_b.jpg& data-rawwidth=&823& data-rawheight=&5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3& data-original=&/b398ea421ad1_r.jpg&&分别又按照功能,被称作“What”和“Where”通路:&br&&img src=&/d54b3afb7fac698dd7746d3cfda7d508_b.jpg& data-rawwidth=&929&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9& data-original=&/d54b3afb7fac698dd7746d3cfda7d508_r.jpg&&其中“Where”被认为跟物体的位置和运动处理有关,“What”被认为跟物体的识别有关[18]。当然,这种说法/猜想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仍然饱受争议。在上面的视觉信息传递图和分级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到,&u&信息在进入人脑初级视觉皮层之后,其传递的过程非常的复杂,涉及到几乎全脑的区域之间的写作。语言区域的引入自然是不可少的,而当我们在读的相应的内容,比如关于运动的内容,就需要有运动相关脑区的引入;对应的,读到情感内容,就需要有情感相关脑区的工作协同。我们在想象一件事情时,大脑中的工作模式,跟我们实际操作这件事情时非常类似&/u&。&br&&br&神经科学发展到这里,已经可以部分的回答这个问题,即所谓的&&u&视而不见&/u&&,&&u&读而不解&/u&&,是&b&我们的大脑在工作之中缺少必要的协同,相关的脑区并没有进入工作状态&/b&。类似的,我们在学习某一项技能/学科之前,由于脑内还没有构建好协同工作状态,以及特定脑区的功能不足,我们在读这些相关图书内容的时候,也是会读而不解,即使我们想尽办法集中&b&注意力&/b&也无济于事。以上也是目前的心理学/神经科学领域教科书能给出的最新的回答。&br&&br&但是,这个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回答,如要问什么是特定的工作协同状态,使用以上的知识/事实就显得不够可靠了。当然神经科学到此并没有停止发展,而是发生了一定的质变。&br&&br&以上相当部分的认识,在MRI/fMRI引入神经科学研究之后发现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神经科学家不可避免的要碰到两个问题:&br&&ol&&li&fMRI的信噪比低,即使使用超高场设备还是显得不足&/li&&li&人脑的个体差异极大,人与人之间,甚至同一个人的左脑和右脑之间的差异有时候都不可忽略。&/li&&/ol&以上两个问题中,1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得到改观,而2则是目前fMRI研究不可避免的致命缺陷,这就造成相当部分的fMRI研究的结果重复困难,可以说目前大部分已经发表的fMRI研究结果都是不可信的,尤其是心理学方面的fMRI研究,由于涉及更为高级神经功能,其可靠性更是存疑,为了解释奇怪的结果,一些稀奇古怪的说法也能编出来。fMRI研究要得到想要的或者是好的结果,一方面实验设计不能出问题,另一方面&u&一定的运气也是不可缺少的&/u&。那些只靠一个fMRI实验就做出结果顺利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同学,必然是祖上积了八辈子德了。&br&&br&越是高级的功能区,个体差异越大(位置和大小, 甚至有无),近代神经科学从视觉皮层的研究开始并非偶然,视觉皮层初级功能区是我们人类大脑中最大的一块功能相对单一的特定功能区,这一区域面积/体积大,个体差异相对小,区域的结构和功能边界也相对明显并且比较一致。其他相对小一些的功能区,比如感觉运动皮层区域、初级听觉皮层区域,也有比较好的个体间一致性。一旦牵涉到所谓高级功能区域,比如视觉的V5及更高区域,上面Where和What通路的大部分区域,个体间的差异对统计结果的影响因素就不可避免了。但是行为实验,病理实验都需要做组间对照和统计,所谓区域与区域间的比较,很可能就用错了位置,致使组间统计的基础都不够牢固,引入更多被试可能平均掉一些个体差异,但也可能是引入了更多变量,致使差异不收敛。其结论无论是阴性还是阳性,都要大大的打个问号。&br&&br&为了解决或者回避个体差异的根本问题,我们必须否定前面的认识,即关于个体脑组织结构的基本假设,也就是说,Vogt-Brodmann基于细胞组织结构的分区,Inouye-Holmes基于功能的分区,也是需要重新商榷的。&b&脑部各区域之间的界线,并不是明显的,而是模糊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可变的;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可以互相包含,犬牙交错的&/b&&b&。同时,脑部区域的功能,也不是一层不变的&/b&。以上这些特征,使得目前的统计方法在很多方面并不适用于神经科学研究。我们在&b&思考神经科学问题时,与其考虑脑区,不如考虑功能/结构节点&/b&,这也就是目前神经科学领域正在发生的&b&二次革命:Connectome(脑连接体)&/b&.&br&&img src=&/c76bdbb8f3fa25cf58326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76bdbb8f3fa25cf58326a_r.jpg&&人脑在结构上存在一个人眼&b&可直接观察的连接体:白质纤维束连接&/b&。这一连接体把整个大脑通过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连接起来。这一结构虽然同样的存在很大的个体间差异,但是因其是物理性的连接,在短时间内存在一定的稳定性,这是我们大脑连接体的硬件。另外还存在一个人眼&b&不可直接观察的连接体:功能连接&/b&,即我们大脑区域间的协同工作机制,是我们大脑连接体的软件。&br&&br&在我们的大脑内,在神经元的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起信息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按照作用后果可分为离子型(Ionotropic)和代谢型(Metabotropic)两类。其中离子型受体按照电位变化可分为&b&兴奋型&/b&和&b&抑制型&/b&两类。这些神经递质的分泌情况,构成了大脑区域间功能连接的柔性导线,它们不断的联通(强化性连接)和切断(抑制性链接)连接的开关,形成大脑在应对不同任务时候的各自工作模式。&br&&img src=&/5adf9422ee42fbc65c2de5787066bba4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7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5adf9422ee42fbc65c2de5787066bba4_r.jpg&&通过测度阅读任务者,我们可以得到该任务造成的脑内连接的改变情况,&u&这种连接情况的改变,可以解释为阅读能力的改变,其实是我们大脑进行阅读任务时功能连接的残影&/u&[19]。&br&&br&进行高级任务时,控制功能连接柔性导线的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我们意识的注意力(attention)[20]。&br&&img src=&/5df28caec71fdb150af39f_b.jpg& data-rawwidth=&645&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5& data-original=&/5df28caec71fdb150af39f_r.jpg&&&在高级任务中,注意力对功能连接的主动控制&&br&到这里,就可以更为准确的解释楼主的问题了,所谓读不懂,原因有二:&br&&ol&&li&注意力没有集中,脑中任务处理的连接网络没有足够的激活水平&/li&&li&缺乏相关的知识/背景/经验,脑中任务处理机制网络的能力没有成熟&/li&&/ol&目前神经科学领域的这第二次革命才刚刚开始,很多研究在依赖第一次革命的既定成果的同时,还受到其局限性的限制,比如在连接节点上,还经常性的受限于以往固定性的脑区划分,而不是按照个体内脑区功能做划分。当然,如果按照后者,在统计上就存在既定的困难。在其他领域,比如人工智能领域,我们对人脑的模拟最多还停留在使用第一次革命结果的阶段,我们目前使用的智能方法,包括神经网络、机器学习/深度学习,都是把处理机制相对的固定化,因而其方法只对特定的任务/特定的数据好,自应能力非常苍白。目前对人工智能取代人脑的担忧,只是杞人忧天罢了。&br&&br&以上。&br&--------&br&[1] Inouye, T. &Die Sehstoerungen der kortlichen Sehsphaere. W.& (1909): b8.&br&[2] Glickstein, Mitchell, and David Whitteridge. &Tatsuji Inouye and the mapping of the visual fields on the human cerebral cortex.& &i&Trends in Neurosciences&/i& 10.9 (1987): 350-353.&br&[3] Tubbs, R. Shane, et al. &Tatsuji Inouye: the mind’s eye.& &i&Child's Nervous System&/i& 28.1 (2012): 147-150.&br&[4] Adams D, Horton J (1991) Book reviews. &i&Nature&/i& 412:482–483&br&[5] McDonald, Ian. &Gordon Holmes lecture: Gordon Holmes and the neurological heritage.& &i&Brain&/i& 130.1 (2007): 288-298.&br&[6] Holmes, Gordon. &Disturbances of vision by cerebral lesions.& &i&The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i& 2.7 (1918): 353.&br&[7] Holmes, Gordon. &Disturbances of visual orientation.& &i&The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i& 2.9 (1918): 449.&br&[8] Glickstein, Mitchell. &The discovery of the visual cortex.& &i&Scientific American &/i&259.3 (1988): 84-91.&br&[9] Vogt, Cécile, and Oskar Vogt. &i&Allgemeine ergebnisse unserer hirnforschung&/i&. Vol. 21. JA Barth, 1919.&br&[10] Amunts, Katrin, et al. &BigBrain: an ultrahigh-resolution 3D human brain model.&&i&Science&/i& 340.): .&br&[11] Brodmann, Korbinian. &i&Vergleichende Lokalisationslehre der Grosshirnrinde in ihren Prinzipien dargestellt auf Grund des Zellenbaues&/i&. Barth, 1909.&br&[12] Brodmann, Korbinian. &Neuere Forschungsergebnisse der Grosshirnrindenanatomie mit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anthropologischer Fragen.& &i&Naturwissenschaften&/i& 1.46 (1913): .&br&[13] Standring, Susan. &Gray’s anatomy.& &i&The anatomical basis of clinical practice &/i&39 (2008).&br&[14] Tootell R B H, Hadjikhani N K, Vanduffel W, et al. Functional analysis of primary visual cortex (V1) in human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811-817.&br&[15] Engel S A, Glover G H, Wandell B A. Retinotopic organization in human visual cortex and the spatial precision of functional MRI[J]. Cerebral cortex, ): 181-192.&br&[16] Van Essen, David C., and John HR Maunsell. &Hierarchical organization and functional streams in the visual cortex.& &i&Trends in neurosciences&/i& 6 (1983): 370-375.&br&[17] Kandel, Eric R., James H. Schwartz, and Thomas M. Jessell, eds. &i&Principles of neural science&/i&. Vol. 4. New York: McGraw-Hill, 2000.&br&[18] Ungerleider, Leslie G., and James V. Haxby. &‘What’and ‘where’in the human brain.& &i&Current opinion in neurobiology&/i& 4.2 (1994): 157-165.&br&[19] Berns, Gregory S., et al. &Short-and long-term effects of a novel on connectivity in the brain.& &i&Brain connectivity&/i& 3.6 (2013): 590-600.&br&[20] Tyler, Sarah C., et 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parietal cortex during temporal selective attention.& &i&Cortex&/i& 65 (2015): 195-207.
邀。 &Sir Joshua Reynolds, Dr Samuel Johnson, 1772, oil on canvas, 75.6 x 62.6 cm, Tate Britain, London.&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是一个很Fundamental的问题,目前有的其他答案或多或少解答了一些,但是并不完整,合并起来也不足够解释问题…
&b&(多图预警!)&/b&&b&完全可以啊!实际上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啊!很遗憾你不小心选择了Hard模式啊!怎么办?与其奋力反抗,不如尽情享受!&/b&&br&&br&首先来看一下&b&为什么游戏能让人如此着迷?&/b&我们才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是:&br&先推荐一本书&br&&img src=&/e49ccbcc65e670c5a5776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e49ccbcc65e670c5a5776b_r.jpg&&&br&豆瓣书评:&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游戏改变世界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作者在TED的演讲:&a href=&///?target=http%3A///movie/2011/7/M/G/M7AQ832D9_M7AQHAHMG.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D】游戏创造美好生活_Jane McGonigal:游戏创造美好生活&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作者简·麦格尼格尔是一位游戏设计师,UCB的博士毕业生,致力于研究&b&如何通过游戏,为尽量多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现实生活&/b&。&br&&br&简要介绍一下&br&书中开篇介绍游戏在人类文明中扮演着重要作用:&br&&blockquote&&u&大约3000年前,阿提斯(Atys)在小亚细亚的吕底亚为王,有一年,全国范围内出现了大饥荒。起初,人们毫无怨言地接受命运,希望丰年很快回来。然而局面并未好转,于是吕底亚人发明了一种奇怪的补救办法来解决饥饿问题。计划是这样的:他们先用一整天来玩游戏,只是为了感觉不到对食物的渴求……接下来的一天,他们吃东西,克制玩游戏。依靠这一做法,他们一熬就是18年,其间发明了骰子、抓子儿、球以及其他所有常见游戏。&br&&/u&&/blockquote&&b&看,游戏多么的神奇!这些现在看起来小孩玩的弱智游戏,古人靠它们居然抵御了18年的饥荒!&/b&&br&&br&&b&那么游戏是如何做到让人痴迷?&/b&&br&&br&游戏有很多种,不论是二十年前小霸王上的魂斗罗,还是十年前文曲星上的贪吃蛇,又或是今天的dota、魔兽世界、LOL,游戏如此引人入胜都有其原因:&br&&blockquote&&u&哪怕游戏有如此多的种类,只要我们玩起来,就知道它是游戏。游戏塑造体验的方式,在本质上有一些独特的地方。抛开类型的差异和复杂的技术,&b&所有的游戏都有4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b&&b&参与。&br&&/b&&/u&&/blockquote&&br&不管游戏的形式如何变化,它都有这四个决定性特征:&br&&blockquote&&u&&b&一、目标(goal),指的是玩家努力达成的具体结果。&/b&它吸引了玩家的注意力,不断调整他们的参与度。目标为玩家提供了“目的性”(sense of purpose)。&br&&/u&&/blockquote&&img src=&/b201f58b84ba1fecd1f6e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b201f58b84ba1fecd1f6e_r.jpg&&&br&目标很容易理解:我们玩dota的时候,就是不断地取得胜利,玩俄罗斯方块就是要尽可能长时间地玩下去,&b&如果游戏没有了目标,那么就如同人生没有了目标,便索然无味,&/b&这也是为什么大学生容易沉迷游戏,因为生活失去了目标。所以要想把生活过得跟游戏一样,首先,我们得有一个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是高大上的还是普通的。&br&&br&&blockquote&&u&&b&二、规则(rules),为玩家如何实现目标做出限制。&/b&它消除或限制了达成目标最明显的方式,推动玩家去探索此前未知的可能空间。规则可以释放玩家的创造力,培养玩家的策略性思维。&br&&/u&&/blockquote&&img src=&/fac8a4fc70eef8d22cac1a904fa90c8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fac8a4fc70eef8d22cac1a904fa90c8a_r.jpg&&&br&很显然,在游戏中开挂是要被封号的,在人生中也是如此,必须遵守人生游戏的规则,不管你怎么玩,所以,第二个特征就是遵守规则:&b&这个特征在现实中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很容易:做一个大大的遵纪守法的良民就好。&/b&&br&&br&&blockquote&&u&&b&三、反馈系统(feedback system),告诉玩家距离实现目标还有多远。它通过&/b&&b&点数、级别、得分、进度条等形式来反映。&/b&反馈系统最基本也最简单的形式,就是让玩家认识到—个客观结果:等……的时候,游戏就结束了。对玩家而言,实时反馈是—种承诺:目标绝对是可以达到的,它给了人们继续玩下去的动力。&br&&/u&&/blockquote&&img src=&/bdd883f154be019beef1eb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bdd883f154be019beef1eb_r.jpg&&反馈系统非常重要,但很容易理解:玩游戏的时候,每过一关,分数都会增加,正是因为游戏给予了我们高度实时的反馈,使得让我们感觉”根本停不下来“。当我们在上学的时候,到高考,到大学,每一次考试都有反馈,学校奖励奖学金,或是老师父母的表扬,正是这种反馈,驱使了我们一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是工作以后,没有人给你施压了,也就没有了动力,如果工作再比较平淡、简单,就更加觉得生活索然无味。所以,&b&第三点:反馈系统,我们应该时时给自己进行自我激励,才会觉得生活无限美好!&/b&&br&&br&&blockquote&&u&&b&四、自愿参与(voluntary participation),要求所有玩游戏的人都了解并愿意接受目标,规则和反馈。&/b&了解是建立多人游戏的共同基础。任意参与和离去的自由,则是为了保证玩家把游戏中蓄意设计的高压挑战工作视为安全且愉快的活动。&br&&/u&&/blockquote&&img src=&/b588f3c2f9a9ab1d357d3efa_b.jpg& data-rawwidth=&1016& data-rawheight=&68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6& data-original=&/b588f3c2f9a9ab1d357d3efa_r.jpg&&最后一条自愿参与就更简单了,我们来到世上,不管你是不是自愿的,你都无法回到妈妈的肚子里去了,所以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自愿地想要活下去,不愿意自愿参与这项游戏的人可能就自闭、分裂、甚至自杀了。那对于我们来说,这条就很容易了,既然想要把人生过得跟游戏一样,肯定是自愿参与,不愿自动退出的。&br&&br&最后给出一条游戏的终极定义:&br&&blockquote&&b&玩游戏,就是自愿克服种种不必要的障碍。&br&&/b&&/blockquote&&br&所以,总结以上四点: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对于我们的人生而言,规则和自愿参与是最为容易的,只要不要脑抽了去报复社会,不要冲动了去祸害未成年少女,或者感觉人生无望了提前退出,那么这两点就基本达到了。而目标和反馈系统相对而言需要费点脑子了,首先我们要确定一个目标,短期的或是长期的,其次,要不断地反馈,自我激励,当然,这样说太笼统了,容我一一道来。&br&&br&光从以上四点特征似乎不足以了解为何游戏能让我们痴迷,当然这还有更多细节值得推敲:&br&来看看去年还是前年大火的Flappy Bird:&br&&img src=&/6aeb5fab418e97f6a96dee_b.jpg& data-rawwidth=&628&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8& data-original=&/6aeb5fab418e97f6a96dee_r.jpg&&玩的时候,游戏速度越来越快,越变越难。这个游戏永无止境,或者说,它只是等着你失败。只要你玩,就一定会输。&blockquote&表面上看,这似乎没什么好玩的。任务越来越难,难得让你早晚输掉,这有什么意思呢?但实际上,让人欲罢不能,除了不可能赢这一点之外,还在于它提供的反馈力度。一旦你成功地穿越一个障碍,就能得到三种反馈:&br&&u&一是视觉听觉上的,你看到鸟儿一次次地通过,还伴随一声”叮咚“;&/u&&br&&u&二是数量上的,屏幕上的分数不断上涨;&/u&&br&&u&三是性质上的,你感受到了持续上升的挑战性。&/u&&/blockquote&&br&看!在游戏中,互动循环异常紧密,玩家的行动和游戏的反应似乎不存在时差。你可以从画面和记分牌的分数上直观地看到你对游戏世界的影响,也可以感受到游戏系统对你的表现有多么敏感。你打得好,它就变得更难,由此在艰巨的挑战性和目标的可实现性之间达成完美的平衡,连Flappy Bird这样的小游戏都能做到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很多人愿意放着作业不做、课不去上、妞不去泡而天天泡在网吧。&br&&br&在游戏中,玩家要随时发挥出最高水平,并一直游走在濒临失败的边缘,但等你真的失败了,会产生一种重新攀登高峰的冲动。&b&这是因为人在能力极限下进行工作时所达到的投入状态,是没有什么能够&/b&&b&比得上的,这种状态就是游戏设计师和心理学家称为所谓的“心流“,一旦进入了心流状态,人们就想长久地停留在那里,不管是放弃还是获胜,两种结果都&/b&&b&同样无法让你心满意足。&/b&·&br&&img src=&/9bb140fe8d09bbaa91775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9bb140fe8d09bbaa91775a_r.jpg&&&blockquote&&u&游戏让我们精力十分集中,在游戏中,我们积极乐观地做着一件自己擅长并享受的事情。换句话说,从情绪上看,游戏正跟抑郁相对。在玩精彩的游戏时,也即在克服不必要障碍时,我们主动让自己的情感变得积极。我们紧张地投入其中,而这恰恰是产生各类积极情绪和体验的正确心态和身体状况。&b&玩游戏充分激活了与快乐相关的所有神经系统和生理&/b&&b&系统——我们的注意力系统、激励中心、动机系统以及情绪和记忆中心。&/b&&/u&&/blockquote&&br&&b&&u&这一极端的情绪激活,是当今最成功的电脑和视频游戏让人如此沉迷亢奋的主要原因!!!&/u&&/b&&br&&br&&blockquote&心流是令人振奋的一刹那,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激励。一次强烈的心流体验,可以在此后几个小时、甚至几天让我们心情愉悦。但它是一种极端的投入状态,最终会耗尽我们的体力和精力。我们不能随心所欲无限制地—直处在心流中。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繁荣需要一种更“持续”的幸福方法,不能只有心流。我们必须找到享受生活的方法,不一定非得随时随地全力以赴地发挥自己潜能的极限。&br&&br&&u&&b&太多的心流会导致幸福倦怠,与此同时,太多的自豪会让人上瘾。&/b&&/u&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和行为科学教授艾伦·赖斯(Allan Reiss)率队对游戏玩家的自豪感进行了神经化学研究。研究人员在玩家进行高难度视频游戏时对其大脑做了核磁共振成像,他们观察到,玩家获胜的那一刻,大脑的成瘤回路异常激活。因此,研究人员认为,&b&&u&一些玩家对心爱的游戏觉得“上瘾”,最大&/u&&/b&&b&&u&的潜在原因就是自豪感。&/u&&/b&&/blockquote&&br&&p&&b&社会关系&/b&&/p&&p&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按照相同的规则,形成了相互之间的信任,并追求同一个目标。因此一起游戏的过程,实际上建立了帮助与合作的关系,夯实了人们的社交基石。&/p&&br&&b&除此之外,游戏还有很多特性,我总结在这里(书中有详情,未避免答案过长就不一一展开):&/b&&br&&br&&b&游戏的七大艰苦之乐:&/b&&br&实际上游戏就是通过艰苦地工作来自我满足的过程:&br&&br&&b&第一类:高风险工作&/b&&br&&img src=&/6fe5c544f05d40be1e9316beb5ceb69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6fe5c544f05d40be1e9316beb5ceb698_r.jpg&&通过模拟各种各样高风险的游戏场景带给玩家刺激&br&&br&&b&第二类:重复工作&/b&&br&事实上任何游戏都是一种重复工作,不停地重复点击鼠标,打怪、升级,再打怪、再升级...&br&&br&&b&第三类:脑力工作&/b&&br&&img src=&/d01ff1a2da3a08c3e603351faf79ba7a_b.jpg& data-rawwidth=&950&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0& data-original=&/d01ff1a2da3a08c3e603351faf79ba7a_r.jpg&&很多游戏都费脑力,需要不停地想尽办法地获得胜利&br&&br&&b&第四类:体力工作&/b&&br&一打游戏就是几个小时,精神高度紧张,对体力也是一个考验&br&&br&&b&第五类:探索性工作&/b&&br&&img src=&/86679eeef27d9cec28ff0a0c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86679eeef27d9cec28ff0a0c_r.jpg&&说到这个不得不赞一下这款精美绝伦的游戏——纪念碑谷&br&&br&&b&第六类:团队工作&/b&&br&&img src=&/ee8e5aba3eb7fcb7ba5d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ee8e5aba3eb7fcb7ba5d_r.jpg&&&br&&b&第七类:创造性工作&/b&&br&&img src=&/db898ebde8d79dc0b2e80560_b.jpg&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4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db898ebde8d79dc0b2e80560_r.jpg&&在帝国里,你要建造城堡、城墙,要发展经济、采矿,没有什么更有创造性的了&br&&br&&b&到这里我们基本上知道了游戏为什么能让很多人上瘾,并愿意不断地投入时间去玩:&/b&&br&&br&&b&因为现实生活如此无聊,缺少惊喜,也没有实时反馈系统,而在游戏中,玩家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七大艰苦之乐),需要动用脑力、体力劳动,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团队协作的情况下,进行有挑战性高风险的任务,&/b&&b&每分每秒的劳动都有实时的反馈,&/b&&b&以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形式争取取得胜利,并且能产生“心流”,多么令人振奋,自豪和有成就感是不是?&/b&&br&&br&&u&&b&好了,那么我们可以尽可能按照上述描述来设计人生的现实游戏了:&/b&&/u&&br&&img src=&/b624b6cf592c7eeb9130_b.jpg& data-rawwidth=&739& data-rawheight=&5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9& data-original=&/b624b6cf592c7eeb9130_r.jpg&&&br&如上面所讲,游戏有四个决定性特征:目标、规则、反馈系统和自愿参与。而且也讲到现实生活中的规则和自愿参与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极其容易实现的,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我们只剩下目标和反馈系统了。&br&&br&&b&首先第一步,设计游戏目标:想想自己有没有什么人生目标?理想?梦想?或者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b&等等。&br&&img src=&/d1f4b6ed5bdeb377c09b31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2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d1f4b6ed5bdeb377c09b31_r.jpg&&最好是比较切合实际或者说经过自己的努力能让目标不那么遥远&br&&br&比如说”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那么我们可以先从报社编辑、撰稿人为目标,把一个梦想一步步分解,那么分解到今年,这个月,我的目标就是阅读多少本书,写多少文字,这样就难度减小了,最后一步步到达。目标设得太高容易完成不了前功尽弃。&br&&br&&b&如果有非常清晰的这样的目标,而且目前从事的工作与此非常相关,那么恭喜你,直接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就行了,游戏目标已经设置好了,可能需要完善的就是反馈系统了。&/b&&br&&br&如果没有这样的明确的”梦想“怎么办?甚至没有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br&那么可以先看这个答案:&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若一辈子没有赚大钱,当大官,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哪怕一次),活着能算有意义吗? - 瘾小明的回答&/a&&br&&br&事实上我的答案跟他的人生意义的备选答案比较类似:&br&&br&第一种方案就是追求成功:努力工作,做大官,赚大钱,功成名就,当上CEO,赢娶白富美!&br&&br&&b&我们回顾一下游戏的四个特征和七大艰苦之乐,再看看做大官和赚大钱的两条路:&/b&&br&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基本都会给自己或企业目标:” 公司五年营业额达到多少多少“、”我争取十年干到什么什么位置“等等,且都要遵守规则,不遵守规则(法律)一不小心分分钟落马,商场和官场也是实时反馈,公司做得好不好,当官当得怎么样,然后一步步提升,自愿参与就更不用说了,没有谁当大官赚大钱是被拿刀逼的吧?&br&再看七大艰苦之乐:&br&高风险工作、重复工作、脑力工作、体力工作、探索性工作、团队工作、创造性工作&br&&b&无论是经商还是从政都高度满足这七项!&/b&&br&&img src=&/bce6cb07de9da0a2ed942e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7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bce6cb07de9da0a2ed942ea_r.jpg&&&b&所以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人孜孜不倦地一生追求成功,追求名利,甚至有的人不惜手段,为此身败名裂,失去性命也在所不惜,不仅仅是因为做大官,赚大钱很“爽”,而是这项游戏太好玩了,既刺激好玩,又极富有创造性,他们真的“游戏”上瘾了。&br&&/b&&br&到这一步,如果说没有那么远大的抱负,也没有什么事业上的梦想,工作就是平平淡淡,养家糊口,那么请想一下,现在的工作可以忍受吗?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薪资满意吗?(为自己提供生活保障)。如果不能忍受,且能找到相对喜欢待遇相差不多为自己提供生活保障的其他工作,果断换之。&br&&br&否则,请接受现在的工作,那么看看第二种方案,我们普通人(非上述人生赢家,也没有或者难以把上述成功作为人生追求的人)怎么从生活中找寻玩游戏的快感:&br&首先看看这个答案&br&&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让下班之后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健康积极? - 张悦的回答&/a&&br&&br&其实答主的生活就非常的游戏化:答主有一个长远的梦想(美食餐饮创业),且生活丰富:读书、健身、手工、朋友聚餐、展览等。首先很具有挑战性,健身、烹饪都不是容易轻易做好的事,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其次其中各项活动都包含大量重复工作,体力加脑力劳动,而朋友家轮流聚餐,包括与男友一起做饭,就是团队协作,探索性和创造性就不用说了,每次做新菜,手工都是探索,且不知道明天,下周、下下周会安排什么活动,每天都充满了好奇心,每次朋友吃完自己做的美食都称赞和反馈,相信我,这绝对会带来强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所以会越来越上瘾,越玩越想玩。&br&&br&反馈系统呢?做美食、手工,每做一次就有一次反馈,非常及时,像读书、健身就不太容易那么及时反馈了,读书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可以给自己一本一本地定目标,健身只要坚持,刚开始一两个月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况且,&u&&b&把照片往知乎上一发,一排男知友在下面流口水,这种反馈够强烈了吧?&/b&&/u&&br&&br&&b&看到没有,这跟上面那段游戏的描述是不是很相似?所有该有的特点都有啊,我们根本不需要走向人生巅峰,就能像玩游戏一样有快感&/b&(上面的这些爱好不怎么花钱吧?,普通人随便怎么玩都行)&br&&br&也就是说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业余爱好让自己的生活跟游戏一样精彩,根本不需要你是达官贵人,普通人一样可以,而且一不小心爱好还能转职业,成功案例如:&br&&img src=&/ef25d64e43669eed132c0_b.jp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2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ef25d64e43669eed132c0_r.jpg&&&a href=&///?target=http%3A///haomeimei/&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好妹妹的小站
(豆瓣音乐人)&i class=&icon-external&&&/i&&/a&&br&这两位同学在成为歌手之前职业就是普通插画师和建筑师,跟音乐一点关系都没有!上述答案的答主也在准备从事餐饮。&br&看到没有,不可预测性,可探索性和创造性都非常强,诶一不小心人生就是另一种风采!&br&&br&好了,那么我从两个维度来讲爱好(目标)的选择与发展:&br&&br&&b&一是广度:&/b&&br&首先,这世界上好玩的东西太多了,如果真的没有发现自己的兴趣,就一个个地去尝试,慢慢寻找,举些例子:&br&体育运动如,健身、跑步、篮球、网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等等,事实上很多运动本质上就是种游戏&br&文艺青年如,吉他、旅行、摄影、阅读、电影、绘画等等&br&&img src=&/c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cb_r.jpg&&还有很多很多,这些都是可以一直坚持的常规爱好,但对于有的人来说,不是那么多爱好都需要坚持做下去的,也没有那么多时间什么都玩,那么可以用点技能的方式一个个点,是我现在也在采用这种方式。&br&&br&比如说,我从小不会游泳,于是乎前年的暑假,每周去两次游泳馆,再配合网络视频的学习,终于勉强学会了蛙泳,对于我而言,游泳可能不会成为一种经常进行(每周一次甚至更频繁)的常规爱好,但是作为一项技能,我把它点掉只求未来跟女朋友去个普吉岛巴厘岛度蜜月的时候不会在水边傻站着,况且这也算是一项求生技能啊有木有。然后再去点其他的(当然,游泳我还要继续点其他泳姿)&br&&br&还有很多好玩的,也许我们就是体验一下,不停地体验新奇,最近我就发现身边认识的人当中有人爱玩:&br&&img src=&/a82ce427ccb49b4bdc3e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a82ce427ccb49b4bdc3e_r.jpg&&还有&br&&img src=&/e19d13db0f84b557ef90c1d9bff816da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e19d13db0f84b557ef90c1d9bff816da_r.jpg&&皮划艇,高大上吧?以及&br&&img src=&/beffd49f65ed837a26c6d_b.jpg& data-rawwidth=&690& data-rawheight=&4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0& data-original=&/beffd49f65ed837a26c6d_r.jpg&& 咦你的眼睛看哪去了?我想说的是滑雪啊喂!&br&&br&怎么样?是不是很丰富多彩,大家也都是普通学生。&br&&br&如果喜欢一个个点技能,像我一样,还有很多很多技能等着去点,每一项都只求能够入门,掌握基本的就好,重在体验,增加人生丰富度和阅历,但是可能无法深入进去,难以体会到自豪感、成就感,那么就需要一定的深度了,但对广度的尝试可以在对某项东西玩腻的时候开发新的爱好。&br&&br&&b&第二个就是深度:&/b&&br&&b&如果找到了一些爱好,又有一两个特别喜欢的,那么就可以深入地玩,一直玩到这个领域的高端玩家。&/b&&br&来又要举例了,但这个是我拍的&br&&img src=&/ac22c4dbdd1c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ac22c4dbdd1c_r.jpg&&图片不太清晰,原谅我的渣手机像素,我解释一下:这是2013年7月我在上海开往拉萨的火车上拍的,隐约可以看见两个外国人,胡子比鲁滨逊还长,我第一反应就是my god,这两个家伙是从欧洲骑过来的么?下面是他们的车。&br&&img src=&/1a692ba0e7d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1a692ba0e7dd_r.jpg&&后来得知,他们真的是从欧洲骑过来的,通过坐船到了大洋洲(还是南美洲?我忘了),从东南亚进入云南,&b&换句话说就是,他们骑车环游了世界!&/b&&br&&br&&b&看起来完全不高端啊,但他们的确是骑行的高端玩家!&/b&&br&&br&或许这甚至很难让有的人理解,坚持自讨苦吃对不对,从图片上就知道他们一路都经历了什么了,舒舒服服呆在家里不爽啊,可是正是因为这没有挑战性啊!&br&&br&想想看,骑行是一项高度重复的体力劳动,还有不小的风险(荒无人烟的地方啊,野兽啊),而环游世界的好奇心一直驱使他们进行探索,两个人组成的团队一路上要遇到不少困难吧,不发挥点创造力怎么能解决呢?这不就是&b&游戏的七大艰苦之乐!很多电脑游戏都不一定完全具备这七项。&/b&&br&&br&这类玩家还有好多,什么搭车去柏林啦,骑车回巴黎啦:&br&&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651605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搭车去柏林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subjec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骑车回巴黎 (豆瓣)&i class=&icon-external&&&/i&&/a&&br&其中大多数人从世俗意义上也不是成功人士。&br&&br&所以游戏的七大艰苦之乐,上述这些都或多或少满足几项,如果你说不够刺激(高风险性),我发现朋友圈也有人玩&br&&img src=&/a7abd9efe223dbdef7e84da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5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a7abd9efe223dbdef7e84da_r.jpg&&有生之年我还想尝试下这个:&br&&img src=&/426b46c20af4163ccd98f5db_b.jpg&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426b46c20af4163ccd98f5db_r.jpg&&够刺激,够惊险了吧,但是一定要小心,只有一条命,挂了不能复活的!&br&&br&再补充一点:&b&开发爱好的时候,要循序渐进,慢慢成为高端玩家,而不是一开始就跳跃,造成半途而废&/b&,就是目标要适当:&br&&img src=&/0fb22c0ee6a0bbbeba674a77_b.jpg& data-rawwidth=&647&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7& data-original=&/0fb22c0ee6a0bbbeba674a77_r.jpg&&看这张图,当目标太难或者太简单,都无法让我们产生“心流”,只有当目标合适,需要我们付出相当努力才能获得时,才有可能体会到心流。&br&&br&如骑行,你不能刚买了自行车没几天就要上川藏线,至少先每天几公里地骑,再加到几十公里,然后偶尔去骑个郊区,有空去换个太湖青海湖,海南台湾环个岛什么的,再去上难度大的川藏线。总之我的意思就是任务分解,降级,入门先从相对简单的开始,不多说了,我只环过西湖!&br&&br&目标说得差不多了,现在就差反馈系统了,按照上述说的,加上良好的反馈系统,一个游戏的四大决定性特征就有了(规则和自愿参与默认绝大多数人都能遵守)&br&&br&&b&第二步、反馈系统&/b&&br&&br&目标有了,只要反馈系统够好,游戏就很好玩了。&br&&img src=&/778bf1e60f6db30e94ec4b4180aacd93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1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778bf1e60f6db30e94ec4b4180aacd93_r.jpg&&&br&&blockquote&所有积极心理学家都认同:实现幸福有多种途径,但我们就是发现不了幸福。没有哪-种物体、事件、结果或生活环境一定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我们必须自己创造幸福:从事艰苦工作,从事那些能带来奖励的活动。&br&&br&&b&一方面,如果我们尝试在自身之外寻找幸福,就把焦点放在了积极心理学家&/b&&b&称为,外在奖励的东西上,即金钱、物质、地位或赞许。&/b&等我们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会感觉很好。可惜,幸福的愉悦感不会持续太久。我们会对自己喜欢的东西产生耐受性,开始想要更多,需要更大、更好的回报才能触发同等水平的满足感和愉悦感。我们越是尝试“找到”幸福,就越难找到。积极心理学家称这个过程为“享乐适应”。它是长期保持生活满意的最大障碍之一。我们消费得越多、获得的越多、地位提升得越高,就越难感受到幸福。不管我们想要的是金钱、地位、晋升、名气、眼球,或是单纯的物质,&u&科学家们一致同意:追求外&/u&&u&在奖励,注定会妨碍我们达成自身的幸福。&/u&&br&&br&&b&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着手自己创造幸福,就把焦点放在了产生内在奖励的活&/b&&b&动上,即通过强烈投入周围世界所产生的积极情绪、个人优势和社会联系。&/b&&br&&br&我们不是在寻找赞美或付出,&b&&u&我们所做的事情,能因充分投人而带来享受,就足够了。&/u&&/b&&br&&br&这种自我激励、自我奖励的活动,其科学术语为“自成目的”。我们从事自成目的类工作,是因为它能让我们完全投人,而强烈的投入感又是我们能体验到的最愉悦、最满足、最有意义的情绪状态。&br&&br&&b&只要经常沉浸在自我奖励的艰苦工作当中,我们就会更频繁地感受到幸福,不管我们在生活中还遭遇了其他什么事情。&/b&&/blockquote&&br&从这几段我们可以看到,外在的奖励,使我们持续性地获得幸福会很难,这就像对于一个企业家,当他白手起家的时候,赚10万块钱可能就高兴地睡不着觉,而当他资产过亿的时候,恐怕100万已经提不起兴趣了,需要更多的物质才能达到相同的幸福感。&br&&img src=&/780b271eb2ffb2f5f7d88d1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780b271eb2ffb2f5f7d88d1_r.jpg&&&br&&b&继续设计我们的生活游戏:&/b&&br&我们生活中完成某种任务,并没有人给我们奖励,假设我们自己给自己物质奖励,比如买个Iphone,吃顿大餐,刚开始的时候肯定也兴致勃勃,到最后必然会索然无味!&br&&br&&blockquote&2009年,罗切斯特大学公布了此前进行的一次著名实验,巧妙地颠覆了有关幸福如何运作的一个最常见假设。研究人员连续两年追踪了150名毕业生,监测他们的目标和幸福水平。根据他们报告的幸福和生活满意程度,研究人员比较了毕业生实现外在和内在奖励的比率,得出了明确的结论:“实现外在目标或”美国梦“如金钱、名望和在他人眼中的吸引力等,对幸福完全没有帮助。实&br&现外在奖励远远不能创造幸福,事实上,还造就了一些不幸。&b&如果让得到越来越多外在奖励的欲望占据我们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妨碍我们从事真正有助干提升幸福的自成目的活动。&/b&&br&&br&罗切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同一次研究中还发现,关注内在奖励活动的人,会努力工作、发挥个人优势并建立社会联系,在这两年内,不管薪资或社会地位等外在生活环境如何,他们都明显表现得更为幸福。&/blockquote&&br&这项研究证实了其他数十次研究所发现的结果:&b&&u&源自内在奖励的幸福有着令&/u&&/b&&b&&u&人难以置信的适应性&/u&&/b&·&br&&br&可是内在奖励到底怎么奖励呢?&br&&br&&br&&b&&u&我想用一句话说就是: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u&&/b&&br&&br&&b&而我发现来自社会关系的反馈会极大地增加自我价值,使自己产生高度成就感和自豪感。&/b&&br&&br&我平时喜欢玩:&br&&img src=&/622f2f4ca195affb66892b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622f2f4ca195affb66892b3_r.jpg&&不是玩美女,是吉他!&br&&br&虽然水平还渣,这几年来,可以勉强教些身边朋友入门了,也面对着几百人演出,自己喜欢懂点某种东西能给身边人带来价值,欢乐,互相交流的感觉真的很有成就感。我偶尔会弹吉他的时候录些歌,后来又有一个朋友,发给她听以后,不断地让我录了发给她,最后发现她存在手机里了,于是乎觉得,咦我有了个听众粉丝,这种成就感太美妙了!&br&&br&仔细想想,这不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弹吉他的目的不就是要给人听,与人分享音乐,分享快乐么?(当然弹吉他还可以用来泡妞,虽然还从来没泡到过,哭。),身边的人听了觉得好,相当于我做这件事情有了价值,虽然这并没有外在的奖励(金钱等),但这种价值的实现才是给人最大的鼓舞,这就是自我内在激励!&br&&br&&b&实际上到现在,游戏的设计已经差不多了,我总结完善一下:&/b&&br&&br&&u&&b&一、首先要有目标:&/b&&/u&&br&&u&&b&1、追求成功:前面讲了追求成功的路绝对是一条完全能体验到游戏的快感的路!&/b&&/u&&br&&u&&b&2、不追求那么成功,对大富大贵没太大追求,或者工作没太大兴趣但能忍受希望从生活中获得乐趣:就按照上述发展爱好、增加生命的广度和深度的路线。&/b&&/u&&br&&br&&u&&b&二、不断地进行反馈:&/b&&/u&&br&&u&&b&通过自己的技能、爱好、学识等等与社会进行互动(跟朋友家人互动、或结识新的朋友),通过这些活动一起完成各种体验,&/b&&/u&&u&&b&产生积极的情绪,&/b&&/u&&u&&b&通过自己给他人产生的价值、正向的影响而获得高度的自豪和成就感,最终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b&&/u&&br&&br&&b&其实有的事情很容易自带反馈效果,而有的就反馈比较慢(比如阅读),如何解决:&/b&&br&&br&&b&任务分解加&/b&&b&纪录是很好的一种方式,不管你在学习什么&/b&&br&&br&学吉他:快则一星期,慢则一个月,就能弹弹简单的小曲,一首歌一首歌的学,任务被分解成了一首首歌,学会的歌把它录下来,坚持记录下去,是很好的反馈,等到能跟朋友互动分享了可能就会带来自豪和成就感&br&&br&健身:像”练出六块腹肌“这种目标就很宏大,短则几个月,长则一两年,那么可以继续把目标分解成小任务,每周要去几次,每天哑铃举多少下等,纪录下来,一个个数字是很好的反馈和激励&br&&br&阅读:其实阅读也可以开读书会与人分享,产生很好的社交效果,可以定个目标,这个月要读几本书,统统纪录下来,完成了哪些书,能写读书笔记最好了,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的收获&br&&br&&b&最后再次拿出这个例子,从体验上说,这就是相当游戏化的生活:&/b&&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如何让下班之后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健康积极? - 张悦的回答&/a&&br&&br&参考:&br&[1] 简o麦戈尼格尔 游戏改变世界[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br&&br&&b&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b&&br&&b&转载请告知并注明出处。&/b&
(多图预警!)完全可以啊!实际上人生就是一场游戏啊!很遗憾你不小心选择了Hard模式啊!怎么办?与其奋力反抗,不如尽情享受! 首先来看一下为什么游戏能让人如此着迷?我们才能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不是: 先推荐一本书 豆瓣书评: 作者…
Kindle和Kobo电子书设备上可以安装第三方阅读软件Koreader(&a href=&///?target=https%3A///koreader/koread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oreader/koreader · GitHub&i class=&icon-external&&&/i&&/a&),实现PDF页面重新排版(包括扫描和非扫描页面),文字放大后可以适应屏幕自动换行,不需要左右移动阅读区域。&br&&br&下面是页面重排前后的效果对比:&br&&br&英文扫描版PDF页面的重排(左侧重排前,右侧重排后):&img src=&/d50d1fd55ab12553c4fa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50d1fd55ab12553c4fae_r.jpg&&&br&中文扫描版PDF页面的重排(左侧重排前,右侧重排后):&br&&img src=&/e1b82ce82_b.jpg& data-rawwidth=&1100&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0& data-original=&/e1b82ce82_r.jpg&&&br&&br&双栏PDF页面重排效果(左侧重排前,右侧重排后):&br&&img src=&/dc90a5bf54abe0e19ab15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c90a5bf54abe0e19ab15_r.jpg&&&br&&br&中文PDF文档的重排(左侧重排前,右侧重排后):&br&&img src=&/b14a5a25cd952c42a437de8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b14a5a25cd952c42a437de8_r.jpg&&&br&&br&更多内容见参考链接:&br&&ol&&li&让Kindle支持扫描版PDF重排(&a href=&///?target=http%3A//vislab./blog/hwangxin/2012/10/read-scanned-pdfs-with-kindlepdfviewer/&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让Kindle支持扫描版PDF重排&i class=&icon-external&&&/i&&/a&)&br&&/li&&li&Kindle/Kobo开源阅读软件KOReader(&a href=&///?target=http%3A//www./forum/viewthread.php%3Ftid%3D10789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indle/Kobo开源阅读软件Koreader -- 更新日志,功能建议和Bug反馈&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Kindle Paperwhite原生系统+KOReader (&a href=&///?target=http%3A///group/topic//&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indle Paperwhite原生系统+KOReader=完美阅读体验&i class=&icon-external&&&/i&&/a&)&/li&&li&Document reader for Kindle, based on muPDF/djvulibre/CREngine, GPLv3 (&a href=&///?target=http%3A///forums/showthread.php%3Ft%3D15704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KPV: a PDF reader for Kindle, based on muPDF, GPLv3&i class=&icon-external&&&/i&&/a&)&/li&&/ol&
Kindle和Kobo电子书设备上可以安装第三方阅读软件Koreader(),实现PDF页面重新排版(包括扫描和非扫描页面),文字放大后可以适应屏幕自动换行,不需要左右移动阅读区域。 下面是页面重排前后的效果对比: 英文扫描版PDF页面的…
以下推荐的我一直在用,越用越好。&br&&b&Lamy钢笔&/b&:&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Lamy 这个牌子的笔好在哪儿?&/a&&br&一支蓝一支黑,主要用于简单记录和签字,所以笔尖粗点。&br&&img src=&/fcadd4b4efa232e_b.jpg& data-rawwidth=&270& data-rawheight=&1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0&&&br&&b&扫地机器人&擦地机器人&/b&:&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机器人吸尘器的使用体验如何?值得购买吗?&/a&&br&受了知乎的鼓舞终于买了这两款机器人,用了一段时间,最好用的是扫地机器人。&br&&img src=&/bbeee316cfeed0ca61c28_b.jpg& data-rawwidth=&307& data-rawheight=&2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7&&&br&&b&MacBook Pro&/b&:&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抛弃 ThinkPad 转投 MacBook 的原因有哪些?&/a&&br&值得一提的是,我当时一时兴起花了大价钱买了正版的Office for Mac,因为网络原因,没有收到产品ID的邮件。都过去了半年多了,我前几天想起来这事,用蹩脚的英文给微软的技术支持写了封信,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邮件回复,终于注册上了,大牌公司和付费的服务就是靠谱啊!&br&&br&&b&书&/b&:《三体》《少年Pi的奇幻漂流》《霍乱时期的爱情》《通俗爱情》《失控》《发条橙》《黑客与画家》《一九八四》&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哪几本书让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巨大改变?&/a&&br&&br&&b&触屏笔&/b&:&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有哪些适合 iPad 的触屏笔值得推荐?&/a&&br&两款笔,Wacom Bamboo stylus更有质感。&br&&img src=&/002ebf287ad4acf6fa2caa194ba9ba83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18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字节社&/b&:&a href=&/topic//top-answers& class=&internal&&字节社 - 话题精华&/a&&br&工作休息的时候,我用它看会书,越来越喜欢这样精致的作品了。&br&&img src=&/cba7ffcad2bc1e87fbbad4e9e1aeefa3_b.jpg& data-rawwidth=&147& data-rawheight=&11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47&&&br&&b&APP&/b&:IA Writer Paper Noteshelf Keynote&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iOS 上哪款手写笔记应用能满足上课记笔记等大量文字书写的需求?&/a&&br&我喜欢这款笔记本,可以加密。&br&&img src=&/0b413df133cfe_b.jpg& data-rawwidth=&692& data-rawheight=&2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92& data-original=&/0b413df133cfe_r.jpg&&&br&&b&优衣库&/b&:完全是因为&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韩冰Bill& data-hash=&6bd8f408dd57b64dd164d& href=&///people/6bd8f408dd57b64dd164d& data-hovercard=&p$b$6bd8f408dd57b64dd164d&&@韩冰Bill&/a&每次来北京都和我得瑟这个。&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凡客已经向优衣库宣战,那么凭借低价、渠道和营销,凡客有没有可能成为中国的优衣库?&/a&&br&自从买了优衣库的轻薄透气特殊面料的内衣,就穿不了别的牌子了。&br&&br&&b&Kiehl's科颜氏氨基椰香洗发露&/b&:&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哪款洗发水比较好?理由是什么?&/a&&br&买了推荐的几款,独爱这一款,椰果飘香。&br&&img src=&/7a93dde908167_b.jpg& data-rawwidth=&216& data-rawheight=&2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16&&&br&&b&糖:&/b&&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你最喜欢哪种糖果?&/a&&br&那天去超市,果断就买了大白兔奶糖、椰子糖、牛轧糖&br&&br&对了,我还有一个收藏夹&a href=&/collection/& class=&internal&&心愿单 - 收藏夹&/a&,慢慢要买齐哦!
以下推荐的我一直在用,越用越好。 Lamy钢笔: 一支蓝一支黑,主要用于简单记录和签字,所以笔尖粗点。 扫地机器人&擦地机器人: 受了知乎的鼓舞终于买了这两款机器人,用了一段时间,…
第一次回答知乎,从来都是潜水,没想到这么多人关注,好感动,谢谢大家:)&br&&br&谢谢大家耐心等待着我断断续续的更新,写完了才发现转眼评论这么多了。本来想一条条回复,结果发现知乎回复的时候会另起一条评论,所以为了避免刷屏,统一回复下大家共同的问题:&br&&br&&br&1、关于想来交流和玩的朋友,在最后一张我有附上我们的名片电子版,或者可以直接加微信“szheycity”,知乎是个问答平台,所以具体的交流还是私下谈,只要有空随时欢迎。&br&&br&&br&2、关于义工,首先要谢谢大家对我们的关注和认同,鞠个躬给每个愿意过来帮忙的小伙伴。其实每天在店里,我们花费最多时间的,都是收集大家建议,再优化每一个细节。幸运地是,到目前,我们的小Hostel里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自我管理体系,每个来这里的客人,其实都是融入了这里的文化和氛围中,进而再在文化中添加自己个性的元素。&br&&br&&b&所以呢,我们暂时不需要义工,因为这里的每个住客都愿意去义务的为这个家庭提供帮助。&/b&&br&&br&&br&3、关于我们的初衷,评论中有朋友问我是为商业还是梦想,是否能盈利。其实,私下里有很多对我们感兴趣的朋友,甚至一些VC都找我聊过,问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盈利如何,管理方式怎样,是如何吸引到这么多优质的顾客(目前常住一大半是海归,平均年龄25岁左右,多数刚工作1-2年,但平均月薪已经过万了。。),未来准备如何发展,甚至是否需要融资。&br&&br&关于这些,我都有想过。但最真实的原因,其实如文章开头所说,很简单,就是我想做这件事,而且想把它做到最好。做Hostel不赚钱,起码比不过我手里offer中的任意一个;做Hostel不亏钱,因为我们入住率很高,回头客也很多,每天都要接待好多老朋友。&br&&br&屋里的潜力股们遍布各行各业,无论互联网、金融、通讯、教育、餐饮甚至微商总代;无论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香港,在这里都认识了彼此信任的伙伴。可以把它称之为人脉,但我更喜欢叫做朋友。我不知道这些潜力股小鲜肉未来会有多大的潜力,我们有多少可以交换的信息和价值,是否有机会为了共同的事业一起奋斗。但总之,做这件事,到目前,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满足。&br&&br&&b&这就够了,对吧。&/b&&br&&br&&br&附上一张前一阵假期,店里的小伙伴一起去珠海自驾游的照片,三辆车,十一个人,美丽的回忆。&br&&img src=&/6b04d0e23a758fe3f771b8a6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7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6b04d0e23a758fe3f771b8a6_r.jpg&&&br&&br&&b&————————我是分割线————————&/b&&br&&br&&br&看了看,大家聊到的青旅大都来自旅游城市,那我就谈谈在大城市做青旅的感受吧。&br&&br&去年夏天从大不列颠毕业,靠着在中餐馆打工攒下来的几百磅,在英国玩了一圈。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接触Hostel,简单却干净的房间,有特色的吧台,热闹的公共空间,来自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人们在一起谈天说地,这种感觉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br&&br&于是,当时我就想,回国后,我要做一家青年旅舍,而且是一家不一样的青年旅舍。&br&&img src=&/fc8e58ffbf6bc5f2ebf9d_b.jpg& data-rawwidth=&1936& data-rawheight=&129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36& data-original=&/fc8e58ffbf6bc5f2ebf9d_r.jpg&&&img src=&/bfcf6a9b3f3879f80efffce1_b.jpg& data-rawwidth=&1602& data-rawheight=&10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2& data-original=&/bfcf6a9b3f3879f80efffce1_r.jpg&&&br&回来之后,召集了几个小伙伴,在星巴克,我们构思了最初的商业计划。首先,我们把选址定在了深圳的市中心。深圳是个比较有特点的新兴移民城市,1200多万人口中只有200万是本地长住居民,每年,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来到深圳,或旅游(去香港居多),或会议出差,或工作求职。因此,不同于旅游城市的青年旅舍,我们更希望营造一个有设计风格、有一定档次,但价格又相对低廉的居住场所,方便这些人群。历经周折,我们终于在福田区CBD找到了我们想要的房子,交通方便,环境安全,毛坯结构方便做设计。于是,漫长的开店之路开始了。。。&br&&br&最早的房间,惨不忍睹。墙上的墙皮掉了不少,地板都是裂缝,洗手间很小也很陈旧。整体重新装修意味着很大一笔投入,很多经常旅游住青旅的朋友也都劝我简单一点,房间收拾干净些,把墙稍微补刷下,摆点小艺术品,放个自行车,插点不同国家的国旗,做旅游风格,区分淡旺季调价格,也能做的不错。但是对于这件事,我一直很坚持,如果我的店我自己都不想住,我如何鼓起勇气推荐给朋友,我如何能自信得在自己的名片上写上“The Host of Heycity Inn&。&br&&br&&b&于是,全部拆掉,重新设计!&/b&&br&&br&&img src=&/54f819c38edaa_b.jpg& data-rawwidth=&1936& data-rawheight=&2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36& data-original=&/54f819c38edaa_r.jpg&&&img src=&/272ca75d0f73_b.jpg& data-rawwidth=&1936& data-rawheight=&2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36& data-original=&/272ca75d0f73_r.jpg&&&img src=&/16be9df866e982d56d6af_b.jpg& data-rawwidth=&1145& data-rawheight=&11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45& data-original=&/16be9df866e982d56d6af_r.jpg&&&br&有人说做青旅要会十八般武艺,很庆幸,虽然我不是什么都懂的大牛,但我有很多朋友。在此要特别感谢美女设计师媛媛 @徒步思念,陪着我们熬了无数个通宵,一遍遍的改方案,满足我们几个不懂设计只会谈需求的创业狗。&br&&br&&img src=&/bced380bf81d8c70db7d0d9f70bbeced_b.jpg& data-rawwidth=&818& data-rawheight=&6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8& data-original=&/bced380bf81d8c70db7d0d9f70bbeced_r.jpg&&最开始的需求方案,直接拿房屋结构图改的。&br&&br&&img src=&/cecbfc7de72570cacff12_b.jpg& data-rawwidth=&758&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8& data-original=&/cecbfc7de72570cacff12_r.jpg&&初步有了一些规划,尤其是如何做空间隔断和色彩搭配,其实很有讲究。&br&&br&&img src=&/9e6af0d30a885be67035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9e6af0d30a885be67035_r.jpg&&对照图纸,一点点做渲染。&br&&br&&img src=&/acc2db032_b.jpg& data-rawwidth=&1936& data-rawheight=&25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36& data-original=&/acc2db032_r.jpg&&在中心书城熬夜的妹子们。&br&&br&&img src=&/50fbfa3309_b.jpg& data-rawwidth=&1201& data-rawheight=&1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1& data-original=&/50fbfa3309_r.jpg&&给星巴克做个广告,每次买一杯咖啡一直待到关门,感谢没有轰走我们的店长姐姐。&br&&br&设计方案有了,下一步就是买材料装修了。这也是最辛苦的一段日子,十来个人一起刷墙还刷了整整三天,每天跑施工一样赶场,去宜家每一次回来都是消费五位数,拿了distinction毕业家里奖励的车,不到半年跑了1W多公里,还是没怎么出过深圳的情况下。&br&&br&&b&还好,效果很满意,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b&&br&&br&&img src=&/7624116bda849dd7dac19b_b.jpg& data-rawwidth=&3120& data-rawheight=&4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120& data-original=&/7624116bda849dd7dac19b_r.jpg&&妹子说,“我以为,我会坐在一个高大帅气的男人后座,搂着他的腰,不用问他去哪里,只要这样浪迹天涯。” 结果是把第一次献给了蹬三轮车的大叔,顶着烈日,敏捷地穿梭于小巷子和农民房中,还要时刻提醒他我们要去哪儿,别走错了。&br&&br&&img src=&/17d118b870cee331ea0e45cf1c5f3a88_b.jpg& data-rawwidth=&717&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日俄战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