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算此单摆的质心坐标计算公式

0.900m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33.10mm.(2)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有的同学对钟摆产生了兴趣,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木块(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2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0=2πL2g,①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②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看成摆长为L/2单摆的周期计算值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周期计算值T0/s
周期测量值T/s
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同学们用描点作图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所选坐标如图3.请在坐标上作出T-T0图,并根据图象中反映出的规律求出等L/2=1.1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中L等是板长为L时的等效摆长,等g).
科目:高中物理
(2006?松江区二模)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钟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木块(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L/2.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L/2.理由是:若OC段看成细线,线栓在C处,C点以下部分的重心离O点的距离显然大于L/2.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1)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2)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看成摆长为L/2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0=2),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周期计算值T0/s
周期测量值T/s
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大于L/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南昌二模)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种单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本块(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1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丙同学猜: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由是:若OC段看成细线,线栓在C处,C点以下部分的重心离O点的距离显然大于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1)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2)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看成摆长为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0=2π),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周期计算值T0/s
周期测量值T/s
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同学们用描点作图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所选坐标如图2.请在坐标纸上作出T-T0图,并根据图象中反映出的规律求出L等=1.35(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中L等是板长为L时的等效摆长T=2π等g).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将答案填在直线上,作图或连线.(1)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钟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木块(如一把米尺)做成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丁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理由是:若OC段看成细线,线栓在C处,C点以下部分的中心离O点的距离显然大于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时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1)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2)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也称摆长为的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0=2π),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周期计算值T0/s
周期测量值T/S
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我们知道:小灯泡的电阻随通电电流的增加而非线地增大.现要测定当一个小灯泡的电阻等于已知电阻R0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选用的实验器材有:A.待测小灯泡RL:标称值2.5V、0.3AB.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6VC.滑动变阻器R′:标称值50Ω、1.5AD.微安表&:量程0~200μA、内阻500ΩE.已知定值电阻:R0=6ΩF.三个可供选用的电阻:R1=160Ω、R2=3kΩ、R3=100kΩG.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1、一个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①如图乙,利用三个可供电阻中的一个或几个,将微安表&&μA改装成一个量程略大于2.5V的伏特表,将改装表的电路图画在图甲的方框内,此伏特表&V的量程是V(本问的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②现利用改装好的伏特表和选用的器材设计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请在图丙的实物图上连线③将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置于最右端,闭合S1.S2先接a,测得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再改接b,测得小灯泡RL两端的电压UL.若UL≠U0,则需反复调节R′,直到S2接a和b时,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U′0=U′L.若测得此时伏特表的示数为1.5V,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为A.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通过聚焦使亮斑达到最远最小之后,把一电压输入给示波器,如图1所示,把扫描范围旋钮旋到“外X”挡,把“DC、AC”开关置于“DC”一边,调节Y增益旋钮到某一位置.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可以看到亮斑向上的偏移(填“变大”或“变小”);若要使亮斑向下偏移,需使.(2)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钟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木块(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2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L/2.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L/2.理由是:若OC段看成细线,线栓在C处,C点以下部分的重心离O点的距离显然大于L/2.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①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②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看成摆长为L/2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0=2),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周期计算值T0/s
周期测量值T/s
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L/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同学们用描点作图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所选坐标如图3.请在坐标纸上作出T-T0图,并根据图象中反映出的规律求出等L/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中L等是板长为L时的等效摆长T=2等g).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质心偏移式双机驱动振动系统的自同步理论与仿真研究
自从上世纪60年代,国内外学者对自同步振动系统的机电耦合特性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许多关键性的研究成果。但振动同步理论对电动机特性涉及比较少,而且建立的理论基础是仅以双偏心转子相位为可变参数,没有涉及到系统运行过程的频率俘获。且仅能讨论电动机的转子转动惯量及阻力系数相同的情况。而在生产实际过程中,即使相同型号的同一批电动机,其参数差异也在所难免。因此,利用机电耦合理论,进一步研究振动同步系统的动力学特征,发展自同步振动理论,为此类机械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工程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主要研究了双电机驱动振动系统的自同步理论,主要完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利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了质心偏移式同向回转和反向回转双电机驱动振动系统的运动方程。(2)运用机电耦合理论,研究了质心偏移式同向回转和反向回转双机驱动振动系统自同步理论。首先,利用异步电动机电压同步坐标系,导出了电动机准稳态电磁转矩的数学模型;其次,&
(本文共71页)
权威出处:
振动系统的增容问题黄贤通(南方冶金学院理学系,江西赣州341000)摘要提出弹簧—质量振动系统的增容问题:增加现有振动系统的容量,即增加弹簧和质量的个数,使系统具有预先给定的固有频率。讨论...&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目前,混沌控制研究已相对成熟,国内外也已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混沌控制方法。从控制原理[1-2]上可将其分为无反馈控制法和反馈控制法。无反馈控制法可以使系统的运动具有较大的改变,从而脱离混沌区域;反馈控制法可以保留系统原有的动力学特性,需要小的控制信号。线性的反馈控制法易于抑制掉混沌系统的一些固有的非线性性质,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用非线性反馈控制法控制混沌系统则能更好地反映系统原有的性质。本文介绍一类带有黏性阻尼摆的振动系统[3],分析该系统的复杂动力学行为[4-6],可以看出系统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在某些区域处于混沌状态。利用非线性反馈法[7-8]对此振动系统的混沌行为进行控制,运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以证实线性反馈控制的有效性。1振动系统模型建立带有黏性阻尼摆的非线性振动系统如图1所示。它由2个主要的子系统构成:①质量块m1与非线性弹簧组成的非线性振子;②质量块mp与m2组成的单摆,此单摆附着在质量块m1的一个支点处。图...&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频域辨识是系统建模的一种重要方式。待辨识对象稳定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辨识得到的模型也是稳定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为了得到稳定模型,文献[1]给出了一种两步辨识算法,首先不考虑模型的稳定性的要求得到一个辨识模型,然后通过求解约束优化问题,将辨识模型转化为稳定的模型。Matlab信号处理工具箱[2]实现的非线性线性最小二乘辨识程序Inv-freqs,具有将不稳定模型映射为稳定模型的功能,但是其优化采用了高斯-牛顿法,有可能陷入局部极小点。文献[3]将待辨识对象表示为二阶传递函数之和的形式,采用牛顿法求解有约束非线性最小二乘问题以得到稳定模型。频域非线性最小二乘辨识问题是变量可分离的[4],文献[5]注意到这一点,利用可分离最小二乘技术研究模态分析问题,文献[3]则利用可分离最小二乘的思想确定模型中线性参数的初值。本文给出一种适用于振动系统的频域辨识算法,将待辨识对象表示为二阶传递函数之和的形式。以非线性最小二乘目标函数作为优化准则,...&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多自由度力学系统的微振动问题是理论力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工程实际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多自由度力学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一般是相互耦合的线性常微分方程组,方程组可以采用直接求其分析解或数值解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振型叠加法.振型叠加法涉及到求解矩阵特征值和特征矢问题,当自由度较多时,计算繁而复杂.文献[1]用归纳法分析求解了一维晶格振动,文献[2]导出了计算多层建筑固有圆频率的公式,文献中涉及的计算简单,但都没有进行详细讨论.本文构造了一种单摆和弹簧组成的重复型相同分段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给出了计算振动系统固有圆频率和振型矢量的简单公式,并对公式进行了证明和验证;同时导出了计算系统运动学方程中待定常数的公式.1一端固定多自由度单摆和弹簧系统1.1动力学方程如图1所示,有N个相同的单摆,单摆由长为l的轻质刚性杆和质量为m的小球组成,在距悬点a处,单摆间用劲度系数为k的无重弹簧相连,连结第一个单摆的左侧弹簧一端固定,弹簧的自然长度等于两摆悬点之...&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引言在双机驱动振动系统中,两个电机的运转频率将会因为振动系统的运动而保持一个特殊的比值,这个比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振动系统的两个电机实现特殊运转频率比值的过程称为频率俘获,频率俘获的结果称为同步。通过分析振动系统频率的俘获现象,研究其自同步的理论和方法对保证机械同步运行,使机械有效、可靠、稳定地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3]。靳宝全等人考虑反馈机构机电耦合特性建立了伺服压下系统的仿真模型,分析了该仿真模型与物理系统良好的一致性[4]。Belhm an和闻邦椿等人应用小参数法和平均值法很好地从理论上研究了机械系统的自同步及其稳定性问题[5-9],通过应用相位动力学方法,把两个激振器的相位差考虑为惟一变化的小参数,两个电机的平均角速度被假设成为一个常数,忽略了频率俘获的特征,没有涉及到系统运行过程的频率俘获。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振动系统中两个激振器的频率俘获问题,引入两个激振器的平均角速度和相位差的两个微小...&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ABC.A、在用打点计时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由纸带上的一系列点迹取计数点,可求出任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平均速度B、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拉橡皮筋的细绳要稍长,并且实验时要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面平行,同时保证弹簧的轴线与细绳在同一直线上C、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如果摆长的测量及秒表的读数均无误,而测得的g值明显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将全振动的次数n误计为n-1D、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用天平浏出下落物体的质量(2)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做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该同学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方法l:从测定的6组数据中任意选取1组,用公式2LT2求出g作为测量值.方法2:分别求出6个L值的平均值和6个T值的平均值,用公式2.L.T2求上出g作为测量值.方法3:分别用6组L、T的对应值,用公式2LT2求出6个对应的g值,再求这6个g的平均值作为测量值.方法4:在坐标纸上作出T2-L图象,从图象中计算出图线的斜率k,根据2k求出g作为测量值.对以上四种方法有下列评价,正确的是AB.A.方法2是一种错误的方法B.方法4得到的结果最准确,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同C.方法4得到的结果较准确,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同相比较偏小D.方法3得到的结果较准确,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同相比较偏大.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所示,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B-T2A2(LB-LA)T2B-T2A.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相同.(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科目:高中物理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使摆球在垂直于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他用刻度尺测量细绳的悬点到球的顶端的距离当作摆长,分别测出摆长为L1和L2时,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分别如图乙、丙所示.(1)根据图乙、丙可知:当摆长为L1时,单摆的周期为T1=2t1;当摆长为L2时,单摆的周期为T2=2t2.(2)请用所测量的物理量L1、L2、T1、T2,写出摆球直径的表达式d=2L1-T21L2)T21-T221-T21L2)T21-T2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1-T222(L1-L2)T21-T22.(3)写出两条对提高实验结果准确程度有益的建议①摆线的最大摆角不超过5°;②选择密度大的钢球.
科目:高中物理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乙(选填“甲”或“乙”).(2)在探究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时有如下操作,请判断是否恰当(填“是”或“否”).①在摆球经过最低点时启动秒表计时:是;②用秒表记录摆球一次全振动的时间作为周期:否.(3)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所示.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B-T2A2(LB-LA)T2B-T2A.
科目:高中物理
(1)图示是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判断晶体二极管正、负极的示意图,二极管完好且a端是正极的是.(2)某同学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发现单摆静止时摆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他仍将从悬点到球心的距离当作摆长L,通过改变摆线的长度,测得6组L和对应的周期T,画出L一T2图线,然后在图线上选取A、B两个点,坐标如图所示.他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方法,则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应为g=.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摆球重心就在球心处的情况相比,将.(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0.900mm,游标卡尺的读数为33.10mm.(2)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有的同学对钟摆产生了兴趣,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木块(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2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他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0=2πL2g,①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②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看成摆长为L/2单摆的周期计算值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周期计算值T0/s
周期测量值T/s
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同学们用描点作图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所选坐标如图3.请在坐标上作出T-T0图,并根据图象中反映出的规律求出等L/2=1.16(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中L等是板长为L时的等效摆长,等g).
科目:高中物理
(2006?松江区二模)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钟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木块(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L/2.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L/2.理由是:若OC段看成细线,线栓在C处,C点以下部分的重心离O点的距离显然大于L/2.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1)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2)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看成摆长为L/2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0=2),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周期计算值T0/s
周期测量值T/s
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大于L/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2010?南昌二模)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这种单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本块(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1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丙同学猜: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由是:若OC段看成细线,线栓在C处,C点以下部分的重心离O点的距离显然大于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1)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2)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看成摆长为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0=2π),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周期计算值T0/s
周期测量值T/s
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大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同学们用描点作图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所选坐标如图2.请在坐标纸上作出T-T0图,并根据图象中反映出的规律求出L等=1.35(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中L等是板长为L时的等效摆长T=2π等g).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将答案填在直线上,作图或连线.(1)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钟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木块(如一把米尺)做成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丁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理由是:若OC段看成细线,线栓在C处,C点以下部分的中心离O点的距离显然大于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时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1)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2)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也称摆长为的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0=2π),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周期计算值T0/s
周期测量值T/S
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我们知道:小灯泡的电阻随通电电流的增加而非线地增大.现要测定当一个小灯泡的电阻等于已知电阻R0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选用的实验器材有:A.待测小灯泡RL:标称值2.5V、0.3AB.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6VC.滑动变阻器R′:标称值50Ω、1.5AD.微安表&:量程0~200μA、内阻500ΩE.已知定值电阻:R0=6ΩF.三个可供选用的电阻:R1=160Ω、R2=3kΩ、R3=100kΩG.一个单刀单掷开关S1、一个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①如图乙,利用三个可供电阻中的一个或几个,将微安表&&μA改装成一个量程略大于2.5V的伏特表,将改装表的电路图画在图甲的方框内,此伏特表&V的量程是V(本问的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②现利用改装好的伏特表和选用的器材设计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来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请在图丙的实物图上连线③将滑动变阻器R′的触头置于最右端,闭合S1.S2先接a,测得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再改接b,测得小灯泡RL两端的电压UL.若UL≠U0,则需反复调节R′,直到S2接a和b时,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U′0=U′L.若测得此时伏特表的示数为1.5V,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为A.
科目:高中物理
题型:阅读理解
(1)通过聚焦使亮斑达到最远最小之后,把一电压输入给示波器,如图1所示,把扫描范围旋钮旋到“外X”挡,把“DC、AC”开关置于“DC”一边,调节Y增益旋钮到某一位置.当滑片P向左滑动时,可以看到亮斑向上的偏移(填“变大”或“变小”);若要使亮斑向下偏移,需使.(2)学过单摆的周期公式以后,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钟摆产生了兴趣,老师建议他们先研究用厚度和质量分布均匀的方木块(如一把米尺)做成的摆(这种摆被称为复摆),如图2所示.让其在竖直平面内做小角度摆动,C点为重心,板长为L,周期用T表示.甲同学猜想:复摆的周期应该与板的质量有关.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是悬点到重心的距离L/2.丙同学猜想:复摆的摆长应该大于L/2.理由是:若OC段看成细线,线栓在C处,C点以下部分的重心离O点的距离显然大于L/2.为了研究以上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进行了下面的实验探索:①把两个相同的木板完全重叠在一起,用透明胶(质量不计)粘好,测量其摆动周期,发现与单个木板摆动时的周期相同,重做多次仍有这样的特点.则证明了甲同学的猜想是的(选填“正确”或“错误”).②用T0表示板长为L的复摆看成摆长为L/2单摆的周期计算值(T0=2),用T表示板长为L复摆的实际周期测量值.计算与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周期计算值T0/s
周期测量值T/s
2.01由上表可知,复摆的等效摆长L/2(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③为了进一步定量研究,同学们用描点作图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所选坐标如图3.请在坐标纸上作出T-T0图,并根据图象中反映出的规律求出等L/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其中L等是板长为L时的等效摆长T=2等g).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质心定位算法 matlab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