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患者为什么要进行CD4+T入职体检 淋巴细胞胞检

您的位置: &
既往有偿献血人员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和病毒载量结果分析
优质期刊推荐CD4+T淋巴细胞检测内部质量控制 - 副本_文档库
文档库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 & CD4+T淋巴细胞检测内部质量控制 - 副本
CD4+T淋巴细胞检测内部质量控制 - 副本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年2月第6卷第3期
MedClin,February
2009,V01.6,No.3?235?
次之,对UA的检测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CH检测试剂中CE
和CHOD的浓度最低,对UA的检测产生的影响反而最大,且
由于发生试剂间交叉污染所致。各个试剂厂家所提供的产品说明一般都不能全面反应试剂组成情况,而因试剂成分的复杂多样性,各仪器状况的独特性,可能发生的试剂间交叉污染情况也不可能相同一致,因此需要通过试验才能发现试剂交叉污染可能带来的干扰。本试验方法可作为排除试剂间交叉污染的参考。参考文献
引起的误差并不是恒定的。据此分析本实验窀产生的试剂间
的污染不应是比色杯太陈旧吸附作用增强或冲洗站的清洗刷破损而引起,可能是试剂中的复杂的化学成分引起比色杯清洗不完全造成的污染。笔者又用试剂污染试验比较分析,用含CE和CHOD浓度几乎相同的HDL-C和LDI.-CR2试剂按一
定比例直接污染UA的检测.对UA的测定产生的影响几乎相
同。而含较低浓度CE和CHoD的CHR2试剂污染组对UA的测定产生的影响明显小于HDL—c和LDL-CR2试剂污染组对UA测定产生的影响。这再次说明先测定LDL—C或CH,『『ii后测定uA引起其测定值增高,应该是LDL.C和CH榆测试剂中的某种化学成分比例不当或质量的改变引起比色杯清洗不完全造成的污染。以上试剂污染情况反应到试剂厂家,试剂厂家调整了试剂的配方已解决了试剂污染问题,但因厂家保密的需要没有向本实验室透露试剂配方调整情况。
当日常检测工作中出现顺序性异常结果时.将出现异常结果的检测项目及其前一个项目单独复检结果又恢复正常,多是
[1]黄承荣,颜娟.三酰甘油、总胆固醇试剂对总胆汁酸测定
的干扰及排除EJ3.临床检验杂志,2006,24(3):220.
[21陈继中,李旭光,唐吉斌.试剂携带污染对血清总胆汁酸
测定结果的影响及消除措施EJ3.检验医学,2006,21(3):
228—230.
[3]于嘉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其试剂间化学污染对检测
结果的影响[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7,30(11):1301—
1302.
(收稿Fj期:2008—08—27)
CD4+T淋巴细胞检测内部质量控制
乔恩发,陈会超,杨
【关键词】CD4
莉,马艳玲(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防制中心
T淋巴细胞;
650022)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2—9455(2009)03—0235-02
中图分类号:R446.63
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实验窀研究及临床诊治中有莺要意义,是艾滋病诊断、病程监控、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等方面的重要指标“。CD4
号标签贴于抗凝管上,并在CD4+T淋巴细胞检测样品交接单上注明采样日期和时间。
1.1.2采血时间鉴于CD4+T淋巴细胞数日问自然变化的个体差异凹],每一患者采样时间应尽可能集中在某个相同的时段。
胞的进行性损耗在一定程度}二反映r感染者免疫系统破坏情况及其向艾滋病期进展的程度|2“。根据CD4
T淋巴细胞计
数结果可以显著提高对艾滋病病期的及时监测“],在对感染者进行药物治疗前可根据CD41细胞计数进行分组,并指导临
1.1.3采样量成人采集静脉血5mL,采集儿童静脉血样品
建议用儿童型注射器和小试管(2mL),采集婴儿样品较为困难,用小试管采集0.5~1mL即可。所有血样应立刻注入事先加入适当抗凝剂的试管。1.1.4标本混匀
采集的静脉血注人抗凝管后,立即轻轻颠
床医生选择合适的时机用药及预防机会性感染。美国公共卫
生署建议:所有的HIV感染者应该每隔3~6个月对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监控[6]。流式细胞术(FCM)被认为是分析血液淋巴细胞免疫表型的标准方法,但其结果受到实验操作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7f8]。同时,随着我国艾滋病患者免费抗
倒抗凝管6~8次,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匀,防止血液凝固。
1.1.5影响因素CD4+T淋巴细胞水平会受到一些因素的
影响,采血前应了解患者的状况。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急性病毒感染以及术后患者等均不宜采血。1.2标本运输
1.2.1
病毒治疗措施的实施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的增多,能否获得患者准确可靠的免疫功能检测结果,对CD4+T淋巴
细胞计数检测质量控制也必烙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做好
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内部喷控对获得准确的CD4+T淋巴细胞至关重要。笔者长期从事免疫学检验质量管理工作,发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血站检验科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些比较普遍的问题或疑问。根据自身实践经验,结合相关专著,
对怎样做好CD4+检测内部质量控制简要介绍如下,供实验室
安全运输标本按照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
安全管理条例”和国际传染病物质航空运输的标准,进行3层
1.2.2标本运输条件37℃以上的温度会破坏细胞,使血液
学和流式仪的检测结果受到影响。在室温(18~25℃)保存和运输标本,避免极端温度(结冰或大于37℃)。高温季节,需用隔热容器盛装标本,并将其置于有冰袋和吸热物质的容器中。如标本不能立即送到实验室或送到后不能立即检测,应存放于
参考.以期为准确的检测CD4+T细胞数提供参考标准,保证
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l样本质控1.1样本采集
1.1.1抗凝管的准备和标记选择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的采血管(2mL或5mL)作为血样采集管。应保证采血量达到
室温环境下,不得冰冻保存。特殊情况下按要求保存和运输。
标本应在48h之内送到检测实验室[9]。1.3标本接收和贮存
1.3.1
但不超过抗凝管容积的水平,以保证抗凝剂的最终有效浓度。尽可能采用真空管,避免使用注射器采集血样。将被检者ID
标本接收检测实验室应指定专人接收标本。收到标
本后,应填写CD4+T淋巴细胞检测标本交接单。检查标本质
万方数据 
Word文档免费下载:
CD4 +T淋巴细胞检测内部质量控制 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实验室研究及临床诊治中有重要意义,是艾滋病诊断、病程龄控、治疗以及疗效评价等...因此 , 做好 CD4 + T 淋巴细胞检测的内部质控对获得准确的 CD4 + T 淋巴 细胞至关重要 。笔者长期从事免疫学检验质量管理工作 ,发现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1.2 目的 指导我国从事 HIV 感染者和 AIDS 患者 CD4+T 淋巴细胞检测工作的实验室人员,规范 CD4+T 淋巴细胞检测方法和程序,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提高...CD4+和 CD8+T 淋巴细胞检测操作细则 1.目的 根据《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 年修订版),对 CD4+和 CD8+T 淋巴细胞检测(流式细胞仪 FACSCalibur)的操作...1.2 目的 指导我国从事 HIV 感染者和 AIDS 患者 CD4+T 淋巴细胞检测工作的实验室人员, 规范 CD4+T 淋巴细胞检测方法和程序,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淋巴细胞种类检测的方法和意义_生物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淋巴细胞种类检测的方法和意义检测CD4+T 淋巴细胞数的标准方法是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 (flow cytometry...CD4+T 淋巴细胞 1.CD4+辅助细胞分类 与鼠细胞相似,人类的 CD4+T 辅助细胞(TH) 同样根据它们分泌的细胞因子和功能,可被分为 TH1和 TH2两个亚 群。TH1类...艾滋病 T 淋巴细胞检测中 CD4/CD8比值的正常参考值 对感染了 HIV 病毒的无症状艾滋病感染者及 CD4+T 淋巴细胞计数高的感染者, 至少每 六个月进行一次 CD4+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谱分类 按T细胞功能分类 (三)CD4+T与CD8+T细胞的比较 CD4+T细胞 CD8+T细胞 表型识别抗原肽 MHC限制性 辅助体液Ir 细胞毒作用 CD3+CD4+...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3 细胞检测临床应用技术讲座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临床应用技术讲座 T 淋巴细胞亚群 CD4、CD8、CD3 细胞检测 上海汇中细胞生物...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感染率分析--《中国热带医学》2015年05期
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感染率分析
【摘要】:目的比较艾滋病住院患者机会性感染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感染率。方法以2013年1月~12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艾滋病某病区首次住院的未抗病毒治疗患者为调查对象,调查患者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率,结合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结果,对比机会性感染疾病在不同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感染率。结果 451例住院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平均水平为(181.34±146.04)个/mm3,CD4+T淋巴细胞50个/mm3水平上患者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感染率大于CD4+T淋巴细胞≥50个/mm3患者感染率;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水平上患者结核病的感染率大于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患者感染率;患者口腔真菌病的感染率在CD4+T淋巴细胞100个/mm3,100个/mm3≤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3个水平上感染率依次减少。结论马尔尼菲青霉菌病多发生在患者CD4+T淋巴细胞50个/mm3水平上,结核病多发生在CD4+T淋巴细胞200个/mm3水平上,口腔真菌病的感染率随CD4+T淋巴细胞的上升而降低。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512.91【正文快照】: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发1.1对象2013年1月~12月在南宁市第四人民医的一系列免疫缺陷、免疫损害及免疫功能不全综合院某艾滋病病区首次住院的未进行高效抗逆转录病征。由于艾滋病病人免疫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免疫功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钦江;梁欣;马卫国;韦良宏;黎灿;黄自群;黄丽静;王广银;;[J];广西医学;2011年05期
任体莲;张国丽;王春玉;冯丽娟;王彪;;[J];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5期
谢志满;兰江;卢祥婵;黄绍标;朱庆东;李伟新;彭智鹏;伍秋云;吴念宁;;[J];中国热带医学;2014年06期
李凌华;唐小平;蔡卫平;;[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8年01期
王爱霞;王福生;王清玥;王健;冯铁建;卢洪洲;孙洪清;孙永涛;叶寒辉;李太生;李兴旺;刘正印;邢玉兰;何云;汪宁;吴昊;吴南屏;张福杰;周曾全;宫恩聪;赵红心;赵敏;唐小平;徐莲芝;徐小元;曹韵贞;康来仪;蒋岩;蔡卫平;樊庆泊;潘孝彰;;[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6年02期
焦洋;白冲;;[J];中国真菌学杂志;2010年05期
罗丹;黄敏莹;刘飞鹰;;[J];中国健康教育;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曹婉娴;姚晖;杨静;;[J];安徽医学;2012年06期
朱艳;;[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李伟华;闫惠平;张海萍;张欣;杨虹冰;胡文静;;[J];北京医学;2011年09期
汪雯;张宏伟;姜太一;吴昊;;[J];北京医学;2011年12期
姜枫;;[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9期
姜枫;;[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1期
薛柳华;黄世敬;潘菊华;吴巍;陈宇霞;;[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2期
王艳春;彭勃;李雁;郭会军;姜枫;倪露露;;[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4期
周宝桐;刘正印;;[J];传染病信息;2006年05期
康文臻;李媛;庄严;黄德东;翟嵩;赵柯;孙永涛;;[J];传染病信息;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姜枫;符林春;马建萍;周青;彭勃;谢世平;郭会军;董永新;马秀兰;郭选贤;谢忠礼;胡研平;李青雅;李华伟;金艳涛;;[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薛柳华;黄世敬;王阶;潘菊华;吴巍;陈宇霞;;[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第八次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厚磊;李洪娟;王健;;[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王爱霞;王福祥;毛青;冯铁建;卢洪洲;孙洪清;孙永涛;叶寒辉;李太生;刘正印;何云;吴昊;吴南屏;张福杰;张跃新;周伯平;周曾全;郑煌煌;赵红心;赵燕;赵敏;赵清霞;尚红;娄国强;桂希恩;姚文虎;唐小平;徐莲芝;徐小元;黄绍标;曹韵贞;盛蕾;康来仪;斯崇文;蒋岩;蔡卫平;樊庆泊;潘孝彰;;[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李昕;吴易;莫冬冬;袁锡华;罗虹;邓卓霖;曹存巍;;[A];2012年中国菌物学会学术年会会议摘要[C];2012年
李青雅;郭会军;李真;符林春;;[A];第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专辑[C];2013年
洪仲思;;[A];2012年(第3次)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国家继续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2年
欧健;韦进新;李伟新;吴锋耀;文乐敏;唐宁新;汤红丽;;[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陈莉华;郭会军;蒋自强;邬欣怡;舒云;;[A];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文娟;[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王丹妮;[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彦敏;[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张润田;[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关静;[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王敏;[D];中南大学;2010年
寇惠娟;[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许雅钧;[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谢静;[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刘萱;[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晓沛;[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吴碧君;[D];广州医学院;2011年
李芳;[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娄方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周泓;[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张明亚;[D];暨南大学;2010年
李静虹;[D];南昌大学;2010年
李俊敏;[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廖海菲;[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张卓彦;[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姚嵩,阚晓宏,吴莹;[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唐秀文;刘存旭;廖光付;;[J];华夏医学;2010年01期
唐志荣;陆珍珍;刘伟;陈杰;胡月英;邓小娥;梁伟献;杨进业;陆国敢;;[J];应用预防医学;2007年01期
黎灿;梁欣;马卫国;;[J];内科;2008年06期
梁欣;姚钦江;李春玫;江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年06期
吴清芳;许丽;罗道泉;;[J];中国热带医学;2009年10期
邓西龙;陈万山;;[J];热带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莫让辉;唐小平;蔡卫平;陈谐捷;陈万山;;[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24期
王铸;田际雄;张红;;[J];实用预防医学;2009年02期
黄绍标;汤卓;兰江;刘燕芬;秦英梅;谢志满;欧汝志;谢宁;;[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Cabrera R.
,D.R. Nelson,翟惠虹;[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2005年03期
赖曼;焦艳梅;吴昊;;[J];北京医学;2014年09期
陈惠丽;叶晓燕;李春娜;;[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21期
秦英梅;卢祥婵;何琦;潘彩芳;黄绍标;汤卓;农影星;欧汝志;吴念宁;;[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古月;;[J];国外医学情报;2006年12期
李德宪;张天托;谭守勇;肖芃;谭耀驹;张贤兰;;[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0年07期
石庆凤;张颖新;宋吉奎;袁建国;李庆方;赵红奎;曾维群;陈敏;;[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年03期
邓云华,陈兴平,陈映玲,杨东亮;[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5年10期
许美蓉;;[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刘冬先;查锦东;江文;陈兴平;陈映玲;;[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春礼;李虹;侯明杰;崔中锋;史纪静;刘旭辉;赵清霞;孙燕;;[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石庆凤;王风华;袁建国;张颖新;王思奎;赵洪奎;;[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陈栋;孙宝昌;虞成超;朱冰;;[A];2012年浙江省医学微生物与免疫学及医学病毒学学术年会暨革兰阴性菌感染论坛论文集[C];2012年
陈晓飞;卢水华;;[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雷建平;彭燕;熊国亮;张玉珍;周军;刘翼军;邢娟娟;李光明;雷铭宙;袁小亮;涂荣耀;涂少华;;[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朱国旺;[N];中国医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慧宁;[D];吉林大学;2008年
熊英;[D];吉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詹爱琴;[D];石河子大学;2008年
施可庆;[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刘振中;[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CD4T淋巴细胞检测质量保证指南.doc 23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准确可靠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是评价HIV感染者免疫状况,预测判断疾病进程、评价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和估测预后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WHO)和欧美等国家均推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每3-6个月监测一次CD4+T淋巴细胞水平,并以该指标作为开始预防间质性浆细胞肺炎和其它机会性感染,以及作为开始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主要指标。依照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CDC成年人和未成年人AIDS病例中HIV感染和病例监测分类系统定义,CD4+T淋巴细胞水平也作为判断HIV相关临床病程的标准。我国“国家免费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中也将CD4+T淋巴细胞CD4&200/mm3做为开始抗病毒治疗的标准。因而保证CD4+T淋巴细胞检测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质量保证指南》对保证CD4+T淋巴细胞检测质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指导我国从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T淋巴细胞检测工作的实验室人员,规范CD4+T淋巴细胞检测方法和程序,完善实验室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1.3 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国采用单平台法检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所有实验室。
1.4 缩略语
HIV/AIDS: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HIV:艾滋病病毒; AIDS:艾滋病; SOP:标准操作程序; FCM:流式细胞术;SPT:单平台技术;ID:患者编号;PMT:光电倍增管; PT:能力验证
实验室环境与设施
2.1 CD4+T 淋巴细胞检测实验室设施
理想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实验室应该有专用实验室。如果空间有限,CD4+T淋巴细胞检测可以与HIV检测的筛查和确认实验室共享一个空间。本指南推荐的是理想的CD4+T淋巴细胞检测实验室的空间安排。样品接收、处理在一单独房间,样品检测、分析和报告在另一单独房间。该类实验室应符合国家生物安全二级 (BSL-2)实验室的有关规定。
2.2 CD4+T淋巴细胞检测实验室空间安排的一般性原则
实验室应有以下区域:
样品接收区;
样品存放区;
样品处理区;
样品检测区;
结果分析和发布区;
资料存放区(实验室档案)
图1 CD4+T淋巴细胞检测实验室规划图(建议)
(注: 具体空间尺寸应与设备大小相一致)
如在独立实验室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其实验室规划和工作流程应如图1所示。虚线以上相对独立。如果属于共用实验室也应按照如图1所示的区域设计实验室。
实验室空间规划应参考仪器制造商提供的主机及其附属设备的尺寸。样品检测和数据分析可以在同一实验室或不同实验室进行。
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负责人应保证所有涉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检验员和管理者接受足够的生物安全培训,并接受年度复训,了解生物安全保障的一般性导则。相关人员要接受实验室安全员和实验室安全负责人的监督。所有实验室事故和意外要根据艾滋病实验室事故和意外处理的原则进行处理、记录和报告。
实验室安全负责人的责任是保证实验室处于安全状态。所有人员有责任实现自身保护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安全。所有人员的安全培训均应记录在实验室和人事档案中。具体操作应遵照国家卫生部2004年4月颁布的《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2003年8月颁布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4版)》中的相关条文和一般性导则规定。
应符合国家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有关规定。
3.2 制度与管理
实验所涉及的称量器具和测试仪器均要求建立管理与登记制度。使用管理制度应参照国家生物安全相关规定,结合本实验室其他HIV检验工作安全制度,并使称量器具和测试仪器的使用规程相一致。CD4+T淋巴细胞检测最基本的管理内容应包括:移液器、细胞计数仪、冰箱、计算机及其附属设备等。使用登记内容应当尽量涵盖必要的管理要素,按执行日期登记。
3.3 样品安全
本节内容包含与CD4+T淋巴细胞检测检测相关的样品采集、包装、运输、接收、分装、测试和储存等各环节的安全要求。采集、包装、运输三部分为实验室外部过程,应遵循现场工作安全规范。
接收样品的所有措施、规程和制度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在实际操作中(包括各级各类筛查、确认和参比实验室)应在符合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SL-2)要求的实验室中进行。
3.4 废弃物处理
所有废弃物应按照HIV污染物品处理。由专人按特定程序和方法进行清洁和消毒。只有在确认彻底消毒后,才能移出污染区,妥善包装后移交专门机构进行销毁,不得循环使用。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CD4+T淋巴细胞检测内部质量控制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CD4+T淋巴细胞检测内部质量控制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患者能活多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