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半年2017年中国经济形势势怎么样

2017年经济形势究竟会怎么样?
2017年经济形势究竟会怎么样?
2016年临近尾声,将要到来的2017年经济形势会怎样?对此,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发布2017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认为2017年经济增长大体平稳,结构更趋平衡。
报告维持2016年实际GDP同比增速为6.7%的预测,将2017年实际GDP同比增速预测从此前的6.7%调整至6.6%。该报告的预测比市场共识略高——市场预测2016年及2017年实际GDP增速分别为6.6%和6.3%。此外,报告预计2018年实际GDP同比增速为6.5%。
行业层面,报告预计制造业同比增速将保持稳定,其中消费类产品增长有望加速,而投资类产品增速可能放缓。同时,随着基数下降,金融行业增速或将改善。此外,消费服务业增速有望小幅加快,而地产服务业增速或将走弱。
报告认为2017全年CPI可能在1.7%左右,走势较为平稳;2017年全年PPI可能从2016年的-1.6%进一步回升至1.9%,但其上升幅度远逊今年。由此,报告预计GDP平减指数将从2016年的1.1%上升至2017年的1.6%,主要受同比PPI回升带动;另一方面,2017年房价涨幅很可能减小。
在人民币汇率方面,报告认为2017年基准利率将保持不变。在实际加权平均利率维持低位、经济增长有望保持稳定的情况下,明年、尤其是上半年、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有限。报告预计,2016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将在6.78左右,2017年底到6.98附近,这意味着2017年人民币或将贬值约3%。您当前的位置:&>&
上半年国民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更趋明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创新,狠抓政策落实,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收入增加、结构优化的良好格局,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87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增长7.7%。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
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万吨,比上年增加131万吨,增长0.9%。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892万吨,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2493万吨,增长0.8%,加快0.6个百分点。生猪存栏40350万头,同比增长0.4%;生猪出栏32183万头,增长0.7%。
二、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2%,集体企业增长1.9%,股份制企业增长7.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2和4.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2.2%和3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1%。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48亿元,同比增长22.7%,比上年同期加快1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5%,比上年同期提高0.45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提高
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较快。6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6%,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加快0.6个百分点。
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提高1.6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59.0%以上,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0.7%和60.0%,分别比上月提高0.4和0.8个百分点。
四、投资增速稳中略缓,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0605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02022亿元,增长12.0%;民间投资170239亿元,增长7.2%,比1-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694亿元,增长16.5%;第二产业投资105807亿元,增长4.0%,其中制造业投资86809亿元,增长5.5%,比1-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66104亿元,增长11.3%。基础设施投资59422亿元,增长21.1%,比1-5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和22.3%,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2.9和13.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86275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由负转正。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7258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比1-5月份收窄4.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0.73%。
五、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0610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0.2%。房屋新开工面积857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4.9%。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4662万平方米,增长16.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3.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9152亿元,增长21.5%,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7.9%。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03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4577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1441万平方米。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5765亿元,同比增长11.2%。
六、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网上零售增势强劲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6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6953亿元,增长8.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7786亿元,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583亿元,增长12.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8546亿元,增长11.2%;商品零售153822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72420亿元,增长8.8%。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文化办公用品增长11.8%,体育娱乐用品增长17.1%,家具增长13.4%,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13.9%。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0%,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93%。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1073亿元,同比增长33.4%,比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747亿元,增长2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8%,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七、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结构改善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31412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72097亿元,增长15.0%;进口59315亿元,增长25.7%。进出口相抵,顺差12782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0.5%,占进出口总额的56.7%,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仍为出口主力,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4.6%,占出口总额的57.2%。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上半年我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3.1%、14.5%、24.6%和46.8%。6月份,进出口总额24043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出口13493亿元,增长17.3%;进口10550亿元,增长23.1%。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1030亿元,同比增长10.9%,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723亿元,增长11.7%。
八、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品价格涨势放缓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与一季度持平。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8%,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交通和通信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5.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3%。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4%,猪肉价格下降6.1%,鲜菜价格下降14.7%。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7%;6月份同比上涨7.3%,环比下降0.4%。
九、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9,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238元,同比名义增长7.0%。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同比名义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87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64万人,增长2.1%。二季度,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3405元,增长6.3%。
十、&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过剩产能有序化解,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房地产去库存效果继续显现,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6%,降幅比3月末扩大3.2个百分点。企业杠杆率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企业成本继续降低,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2元,同比减少0.04元。短板领域得到加强,上半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6.0%、17.5%、14.7%和17.8%,均明显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并取得更好结果奠定了扎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下阶段,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适度扩大总需求,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巩固稳中向好基础,力争更好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1)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17年二季度GDP环比数据、2017年6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
2016年以来各季度GDP环比增速分别为1.3%、1.9%、1.8%、1.7%、1.3%和1.7%。
(3)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4)为及时反映服务业经济活动的月度运行态势,国家统计局编制了服务业生产指数,并自2017年3月份起按月度发布。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反映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7)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是指调查时点到户籍所在乡镇区域以外地区从业的农村劳动力。
(8)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9)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017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京举行
  7月17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半年报:上半年中国(GDP)增6.9%,与一季度持平;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6.9%,较一季度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快0.9个百分点;1月-6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4%,物价涨幅保持温和;上半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14万亿元,同比增长19.6%,创2011年下半年以来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
  17日,中国新闻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7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京召开,与会嘉宾解析中国经济运行背后的逻辑,剖析中国经济半年报背后的亮点、挑战和机遇。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判断宏观经济要从基本原理上看四大指标,即经济增长率、就业、物价、国际收支。从这四个指标来看,中国正处在稳中向好的局面。而这四个指标也是中国经济的亮点所在。
  看增长。中国经济从2011年开始逐年逐季往下掉,现在中国经济增速连续八个季度保持在6.7%-6.9%的区间,维持了中高速的增长,体现出新常态,这是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础在日益增长。看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新增就业目标达1100万,至6月底实现735万,已接近全年目标的70%。同时,随着吸纳就业最强的第三产业正逐步提高,如此就业形势才会越来越好。看物价。上半年是CPI为1.4%,总体平稳,无大波动,从当前局面来看,既不会有通缩,也不会有通胀。物价平稳有重大意义,不光涉及民生问题,更为整个宏观调控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空间。看国际收支。汇率稳定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人心稳则预期稳。外汇储备6月底保持在3万亿美元以上,且资本流入流出基本平衡。
  “看上半年的经济数字,特别是财政收入数字变得好看了。”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指出,原因在于第一是外部世界,今年全球经济实际上是走上了复苏的轨道,经济增长速度止跌回升,第二就是PPI由负转正,因为财政收入基本上是建立在以商品为结构上的,因此价格升降受影响极大,第三个原因要归结于宏观经济政策得当。
  高培勇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得当来自于面对新常态下所做出的四个变化。
  第一是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变化。把解决经济运行突出矛盾和问题的主攻方向调到了结构性改革的轨道上来,注重的是经济增长的活力,注重的是努力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平衡。
  第二是经济发展理念变化。新的发展理念注重的不是GDP的简单增长,而是要把经济引向更加注重质量、更加注重效率、更加注重公平、更加注重持续的轨道上来。因此,为短期经济增长而实行经济政策,透支未来增长,已不再是主要选项,铺摊子上项目不再是主要模式,取而代之的是瞄准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助力稳增长的同时将着力点和着重点转到了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轨道上来,采取果断措施调结构。
  第三是经济工作的思路和主线发生变化。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说明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聚焦点已不再是需求侧,而是供给侧。同时,量化宽松和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不再是主要选项,取而代之的是围绕提高供给质量这一主攻方向,在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同时,适度扩大社会需求。
  第四是实施路径发生变化。变化在于是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宏观经济政策主基调的同时,将基本途径放在以改革的办法来突破体制机制障碍上,放在以推进各种基础性改革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造条件上。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指出,上半年的外贸成绩是超预期的,难以想到如此“亮眼”的增长率。外贸的惊人成绩来自于多方面原因,一是此前基数较低,二是全球经济复苏,此外中国国内在商务方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助理研究员施戍杰认为,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长非常喜人。一个是在增速上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增长均保持在6.9%,另外结构上经济增长优势在优化,新动能在显现,同时制造业内部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3.1%和11.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2和4.6%的百分点,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并且区域增长的结构得到了改善。
  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顾云昌认为,房地产领域的降杠杆在今年以来体现的比较明显,但在有些销售慢、库存大的城市,在考虑平衡的情况下,房地产杠杆还是要适当加大。
  用金融市场手段来调控市场,还是用行政手段来调控市场,会经历博弈过程,而更多用市场手段,而不是用行政手段来调控楼市,可以避免因行政手段过重而产生的矛盾。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下半年去杠杆着力点将发生变化,上半年中国经济之所以表现那么好,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去杠杆没有直接去动实体经济的奶酪,集中火力在金融领域去杠杆,打击的是金融领域的资金空转,而下半年去杠杆的重点是国有僵尸企业和地方政府,下半年去杠杆对于经济产生的实质性冲击不容小视,今年整个经济走势将呈现前高后低。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进入今年以来,中国采取了很多降杠杆的措施,广义货币M2增速和狭义货币M1增速两者之间出现的较大差距,表明金融部门的降杠杆已在发生作用,让越来越多的资金能够从在金融部门里面空转转向实体部门,这是一种积极的变化,让经济实体部门获得更多地资金。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认为,去产能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使钢铁行业的整体经营各方面有所好转,中国钢铁行业仍然保持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无论生产还是效应,今年钢铁行业总体形势会好于去年。
  OFO副总裁向继贵指出,共享经济下催生的共享单车行业在与传统行业和谐共生,激发潜能。对接传统自行车,OFO先后和凤凰、飞鸽等20多个自行车厂商建立供应关系,帮助一批企业从濒临破产到加班加点,直接惠及就业岗位超4万多个,带动一线工人薪资收入水平平均增长15%。
责任编辑:高蕾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亲!自日起,浏览龙腾网评论区必须要,并且哦!注册即送金币!为保障帐号使用通畅,请务必填写正确的邮箱并认证!为保障您在评论区的发贴权益!可直接通过龙腾网答题得积分的任务,获得500积分!
站长推荐 /2
近来评论区违规较多,充斥着各类的马甲捣乱论坛,以及响应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龙腾网将计划新注册的网友以及马甲如需参与评论区的讨论首先开始实名制
敏感言论非一般违规,指危及论坛安全的一切敏感言论;
号之前的留言,给证实一律扣除300积分,删除言论;
自发贴之后如继续发布,则视言论扣300积分(删除处理)或直接永禁处理;
欢迎举报,或此贴留言。
Powered by Discuz!X3.2
Comsenz Inc.}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世界经济形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