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是构成和纤维素在构成细胞壁时有什么区别各起什么作用,为什么玉米的细胞壁中不含磷脂是构成。

当前位置: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把它分解掉B.在碗豆叶肉细胞中,能够产生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细胞膜的主动运输D.植物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题型:多选题难度:中档来源:0119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主要考查你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1、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细胞能够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细胞保持完整性。3、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是有液泡和细胞壁,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植物细胞有叶绿体。4、植物细胞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5、植物细胞壁的功能是支持和保护的作用。6、最能体现细胞与细胞之间功能差异的是: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1)细胞膜的结构:①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②细胞膜成分特点: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③欧文顿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的面积是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科学家用发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的染料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然后将两种细胞融合,得出的结论是:细胞膜具有流动性。(2)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②控制物质出入细胞;③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质基质富含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多种酶等,为细胞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提供必需的物质条件,同时也可在其内进行多种化学反应,因此它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值得注意的是,细胞质基质中不含有DNA,而是含有RNA。分泌蛋白的过程:(4)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①细胞核的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但不是半透膜。染色质——DNA+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和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功能。核孔——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②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5)血细胞和血红蛋白:机体缺铁时,血红蛋白的合成量会减少;成熟红细胞中没有血红蛋白mRNA的合成;血红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和淋巴细胞(6)神经细胞即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①支持作用;②绝缘作用;③屏障作用;④营养性作用;⑤修复和再生作用;⑥维持神经元周围的K+平衡;⑦摄取神经递质。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可分为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胞体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突起由胞体发出,分为树突(dendrite)和轴突(axon)两种。树突较多,粗而短,反复分支,逐渐变细;轴突一般只有一条,细长而均匀,中途分支较少,末端则形成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梢部分膨大呈球状,称为突触小体。(7)含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均较多的细胞:胰腺细胞。(8)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区别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由果胶和纤维素组成的,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动物细胞有中心体,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的重要细胞器。知识拓展:细胞核和细胞质都不能单独成活。1、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生存,这是因为细胞核进行生命活动时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均由细胞质提供,如几乎不含细胞质的精子寿命很短。 2、无核的细胞质也不能长期生存,这是由细胞的功能决定的。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寿命较短。
发现相似题
与“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94772107276105224774767416270748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细胞壁果胶在缺植物内源磷再利用中的作用机制.pdf 5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200 &&
细胞壁果胶在缺植物内源磷再利用中的作用机制.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TheRoleofRootCell何匀11Pectin
Reutilizationof
EndogenousPhosphorus
Plantunder
Phosphorus
Conditions
ADissertation
SubmittedasPartialFulf'dlmentofthe
Requirements
ofMasterwith
inPlantScienceinthe
Graduateof
University
CollegeZhejiang
Candidate:Zhiwei
Supervisor:Dr.JianUYangProf.ShaojianZheng
CollegeSciences
ZhejiangUniversity
本研究承:
教育部创新团队和高校科研业务费
Thisresearch
Innovative
ResearchTeam
Universities(IRT
FundamentalResearch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等)舞醉60?下载知道客户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等)-爱问知识网
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微生物等)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孩常粉端莠得疯全弗户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细胞膜的成分大体相同,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中,脂质占50%,蛋白质占40%,糖类占2%—10%。 其他数据不知道。
一、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植物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三部分组成: 1、胞间层
胞间层又称中胶层。位于两个相邻细胞之间,为两相邻细胞所共有的一层膜,主要成分为果胶质。有助于将相邻细胞粘连在一起,并可缓冲细胞间的挤压。
初生壁细胞分裂后,最初由原生质体分泌形成的细胞壁。存在于所有活的植物细胞。位于胞间层内侧。通常较薄,约1~3微米厚。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既可使细胞保持一定形状,又能随细胞生长而延展。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并有结构蛋白存在。细胞在形成初生壁后,如果不再有新的壁层积累,初生壁便是他们的永久的细胞壁。如薄壁组织细胞。
部分植物细胞在停止生长后,其初生壁内侧继续积累的细胞壁层。位于质膜和初生壁之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并常有木质存在。通常较厚,约5~10微米,而且坚硬,使细胞壁具有很大的机械强度。大部分具次生壁的细胞在成熟时,原生质体死亡。纤维和石细胞是典型的具次生壁的细胞。在作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时,常用含有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酶混合液处理植物组织,以破坏胞间层和去掉细胞的纤维素外壁,得到游离的裸露原生质体。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中主要成分为几丁质。 构成细胞壁的成分中,90%左右是多糖,10%左右是蛋白质、酶类以及脂肪酸。细胞壁中的多糖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它们是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孩常粉端莠得疯全弗户半乳糖醛酸等聚合而成。次生细胞壁中还有大量木质素。二、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蛋白质约占膜干重的20%~70%,脂类约占30%~80%,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中各成分的含量出膜的功能而有所不同。构成质膜的脂类中有磷脂、糖脂和类固醇等,其中以磷脂为主要组分。磷脂主要由脂肪酸、磷酸和甘油组成 糖脂和胆固醇也都属于兼性分子。一般地说,功能多而复杂的生物膜蛋白质比例大。相反,膜功能越简单,所含蛋白质的种类越少。例如,神经髓鞘主要起绝缘作用,蛋白质的只有三种,与类脂的重量比仅为0.23。线粒体内膜则功能复杂,因此含有蛋白质的种类约30种~40种,蛋白质与类脂的比值达3.2之多。质膜中的多糖主要以糖蛋白和糖脂的形式存在。一般认为,多糖在接受外界刺激的信息方面有重要作用。
细胞壁植物:纤维素和果胶质 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peptidoglycan),又称粘肽(mucopetide)。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各成分含量分别约为50%、40%、2%~10%。其中,脂质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胆固醇。此外,细胞膜中还含有少量水分、无机盐与金属离子等。
植物细胞壁的胞间层基本上是由果胶质组成。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则是肽聚糖。真菌细胞壁中主要成分为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等,这些多糖都是单糖的聚合物。细胞膜的成分有磷脂和糖蛋白第一节竞赛辅导之细胞膜、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_大学生考试网
当前位置: >>
第一节竞赛辅导之细胞膜、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一、生物膜的概念: 生物膜(biomembrane)是指构成细胞的所有膜的总称。 按所处位置分为: 质膜(原生质膜)――细胞膜内膜(内膜系统)是指真核细胞内由膜分隔而形成的具有连续功能的系统,主要指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及 细胞质中各种囊泡,而质膜、液泡膜以及溶酶体 膜等则是内膜系统活动的产物。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二、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膜脂(约占25%-40%,构成脂双分子层) 膜蛋白(约占60%-75%,与脂类镶嵌成膜 ) 膜糖(约占5%,与蛋白质和脂类结合) ? 膜脂主要包括磷脂、糖脂和胆固醇 三种类型。1、膜脂? 磷脂? 是构成膜脂的基本成分,约占整个 膜脂的 50 %以上。磷脂分子的主要 特征是:具有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 极性的尾(脂肪酸链)。 胆碱 磷酸甘油基团脂 肪 酸 链 甘油磷脂 ? 以甘油为骨架的磷脂类,在骨架 下结合两个脂肪酸链,上有一个 磷酸基团,胆碱、乙醇胺、丝氨 酸或肌醇等分子借磷酸基团连接 到脂分子上。主要类型有: ①磷脂酰胆碱:旧称卵磷脂 ②磷脂酰乙醇胺:旧称脑磷脂 ③磷脂酰丝氨酸 ④磷脂酰肌醇 鞘磷脂 鞘磷脂在脑和神经细胞膜中特别丰富。以 鞘胺醇为骨架,与一条脂肪酸链组成疏水 尾部,亲水头部也含胆碱与磷酸结合。原 核细胞、植物中没有鞘磷脂。 糖 脂 类鞘氨醇的 碳氢链D―glucose 葡萄糖或 D―半乳糖脂肪 酸 ?糖脂是含糖而不含磷酸的脂类 : 极性头部 为糖基 ,非极性尾部是鞘氨醇的碳氢链和连 于鞘氨醇酰氨基上的脂肪酸侧链,头尾通 过鞘氨醇的羟基相连接,在神经细胞膜上 糖脂含量较高。 ?糖脂也是两性分子,其结构与鞘磷脂很相 似,只是由糖残基代替了磷脂酰胆碱。 ?最简单的糖脂是半乳糖脑苷脂,在髓鞘的 膜中含量丰富 胆固醇广泛存在与动物细胞膜中, 植物和原 核细胞中不含 (支原 体的胆固醇占细胞膜 成分的 36% )其功能 是提高脂双层的稳定 性 。分子结构 包括羟 基(极性头部 )、类 固 醇环(环戊烷多氢 菲)、一条碳氢链 (非极性尾部)。 环戊 烷多 氢菲 脂质体(liposome)? 是一种人工膜。 ? 在水中,搅动后磷脂形成双层脂分 子 的 球 形 脂 质 体 , 直 径25~1000nm不等。
2、膜蛋白? 是膜功能的主要体现者。根据在膜中 的位置以及与脂分子的结合方式,可 分为:整合蛋白(内在蛋白) 外周蛋白(外在蛋白) ①②整合蛋白;③④⑤⑥外周的蛋白 ? 整合蛋白(内在蛋白或跨膜蛋白):分布于膜脂双分子层中,是两性分子。与膜的结合非常紧密(主要通过疏水力结合),只有用去垢剂才能从膜上洗涤下来。 ? 外周蛋白(外在蛋白):分布于细胞膜的内外表面, 为水溶性蛋白质,靠离子键或其它较弱的键与膜表 面的蛋白质分子或脂分子的亲水部分结合,与膜脂和膜蛋白结合松散,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金属螯合剂、甚至提高温度等比较温和的方法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 ? 去垢剂:是一端亲水一端疏水的两性小分 子,是分离与研究膜蛋白的常用试剂。H3C(CH2)11CH3OSO3 Na+SDSCH3 CH2 C CH3 (O CH2 CH2)10 OHH3CC CH3Triton-X100 内在膜蛋白与膜脂结合的方式?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与脂双层分子的疏水核心相互作用。 ?跨膜结构域两端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与磷脂分子带负电的极性头形成离子键,或带负电的氨基酸残基通过 Ca2+ 、 Mg2+等阳离子与带负电的磷脂极性头相互作用。 ?某些膜蛋白在细胞质基质一侧的半胱氨酸残基可以先与脂肪酸 分子共价结合,然后插入脂双层之间,加强膜蛋白与脂双层的结 合力。 ?蛋白与糖脂共价结合(少数)。 3、膜糖和糖萼?结构组成:? 膜糖:细胞膜表面的糖类总称。寡糖链以共价键 和膜蛋白或者膜脂结合而成的糖蛋白和糖脂。其 形成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 ? 糖萼:由膜糖构成的,在细胞表面的一层糖被。 糖萼就是膜糖的存在形式。?功能:----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 -----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膀胱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被,钌红染色的电镜超薄切片(梁凤霞,丁明孝) Robertson 1959 用超薄切片技术获得了 清晰的细胞膜照片,显示暗-明-暗三层结 构,它由双层脂分子和内外表面的蛋白 质构成,总厚约7.5nm。 S. J. Singer(桑格) & G. Nicolson (尼克森)于1972根据免疫荧光技术、 冰冻蚀刻技术的研究结果,提出了 “流动镶嵌模型”。 4、质膜的结构特点 ――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1、不对称性:质膜内外两层的组分和功能的差异, 称为膜的不对称性。 ? 样品经冰冻断裂处理后,细胞膜可从脂双层中央断开, 各断面命名为: ES,细胞外表面; EF,细胞外小页 断面;PS,原生质表面;PF,原生质小页断面。ESPF PS EF ①膜脂的不对称性:同一种脂分子在脂双层中呈不均匀分布,如:卵磷脂和鞘磷脂 主要分布在外小页,脑磷脂和磷脂酰丝氨 酸分布在内小页。 ②复合糖的不对称性:糖脂和糖蛋白只分 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③ 膜蛋白的不对称性:每种膜蛋白分子在 细胞膜上都具有特定的方向性和分布的区 域性。如细胞色素 C 位于线粒体内膜 M (胞质)侧。 2、质膜的流动性 ? 由膜脂和蛋白质的分子运动两个方 面组成。 ? 1、膜脂分子的运动 ? 侧向扩散运动:同一平面上相邻的 脂分子交换位置。 ? 旋转运动:围绕与膜平面垂直的轴 进行快速旋转。 膜脂分子的运动侧向 旋转 摆动 扩散 运动 运动 运动伸缩 振荡 运动翻转 旋转异 运动 构化运 动 ? 摆动运动:围绕与膜平面垂直的轴进 行左右摆动。? 伸缩震荡运动:脂肪酸链进行伸缩震 荡运动。 ? 翻转运动:膜脂分子从脂双层的一层 翻转到另一层。 ? 旋转异构化运动:脂肪酸链围绕C-C 键旋转。 ①温度:液晶态(能流动)影响膜脂流动性的因素 降温凝胶态相变温度越低,膜脂的流动性就越大。 ②脂肪酸链:脂肪酸链所含双键越多越不 饱和,使膜流动性增加;短链脂肪酸相变 温度低,膜流动性增加。 ③ 胆固醇:胆固醇增加会降低膜的流动性。 ④卵磷脂/鞘磷脂:该比例高则膜流动性增 加,是因为鞘磷脂粘度高于卵磷脂。 5、细胞质膜的功能?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 选择性的物质运输 , 包括代谢底物的输入与代谢产物的排 除,并伴随着能量的传递;? 提供细胞识别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跨膜传递;? 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而有序地进行;? 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基质之间的连接;? 质膜参与形成具有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特化结构。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壁(cell wall)是植物细胞所特有 的,具一定弹性和硬度, 在细胞质膜之 外并界定细胞形状的复杂结构。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一、细胞壁的结构 典型的细胞壁是由胞间层 (intercellular layer),初生壁 (primary wall)、有的细胞还具有次 生壁(secondary wall)所组成。 细胞壁的层次及组成物质胞间层 细胞壁 的层次 初生壁次生壁 ?初生壁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二、细胞壁化学组成 构成细胞壁的物质,主要成分是 90% 左右的多糖和 10% 左右的蛋白 质以及酶类、脂肪酸等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胞间层:果胶质 初生壁: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 次生壁:果胶质、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1.纤维素(cellulose) 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是由个β -D-葡萄糖分子以β 1,4-糖苷键相连的无分支的长链。这些纤维素 分子链都具有相同的极性,排列成立体晶格 状,可称为分子团,又叫微团 (micella) 。微 团组合成微纤丝(microfibril),微纤丝又组成 大纤丝(macrofibril),因而纤维素的这种结构 非常牢固,使细胞壁具高强度 和 抗化学降解 的能力。 微纤维是细 胞壁的基本 框架成分, 微纤维 在电子显微 镜下可见。 相互交错成 微团 为微纤维网, 细胞壁其他 纤维素分子 成分填充其 中。 ?植 物 细 胞 壁 组 成半纤维素微纤丝糖蛋白类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2.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是指除纤维素和果胶物 质以外的,溶于碱的细胞壁多糖类的总称。它在 化学结构上与纤维素没有关系。半纤维素的结构 比较复杂。不同来源的半纤维素,它们的成分也 各不相同。有的由一种单糖缩合而成,如聚甘露 糖和聚半乳糖。有的由几种单糖缩合而成,如木 聚糖、阿拉伯糖、半乳聚糖等。半纤维素在纤维 素微纤丝的表面及它们之间,彼此紧密而非共价 健的连接在一起。因此,它们覆盖在微纤丝之外 并通过氢键将微纤丝交联成复杂的网格,形成细 胞壁内的高层次上的结构。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3.果胶物质(pectic substances)也是细胞 壁的组成成分。胞间层基本上是由果胶 物质组成的,使相邻的细胞粘合在一起。 果胶物质是半乳糖醛酸组成的多聚体。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果胶物质根据其结合情况及理化性质, 可分为三类:果胶酸(pectic acid) 是由约100个半乳糖醛酸通 过α -1,4 键连接而成的直链。果胶酸是水溶性的,易 与钙起作用生成果胶酸钙的凝胶。 果胶(pectin) 是半乳糖醛酸酯及少量半乳糖醛酸 通过α -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长链高分化合物 原果胶 果胶分子量在2之间,每条链 含200个以上的半乳糖醛酸残基。果胶能溶于水,存在 于中胶层和初生壁中,甚至存在于细胞质或液泡中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4. 木质素 (lignin) : 不是多糖,是由苯基丙烷衍生物的单体所构成的聚合物,在木本植物成 熟的木质部中,其含量达18%~38%,主要分 布于纤维、导管和管胞中。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5.蛋白质与酶 细胞壁中最早被发现的蛋白 质是伸展蛋白 (extensin ),它是一类富含 羟脯氨酸的糖蛋白(hydroxyproline rich glycoprotein ,HRGP),大约由300个氨 基酸残基组成,这类蛋白质中羟脯氨酸 (Hyp)含量特别高,一般为蛋白质的 30% ~ 40% 。其它含量较高的氨基酸是 丝氨酸 ( Ser ) 、缬氨酸、苏氨酸、组氨酸 和酪氨酸等。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6.矿质 细胞壁的矿质元素中最重要的是钙。 据研究,壁中Ca2+ 浓度远远大于胞内, 估计为10-5~10-4mol? L-1,所以细胞壁为 植物细胞最大的钙库 。钙调素 (calmodulin,CaM)在细胞壁中也被发现, 如在小麦细胞壁中已检测出水溶性及盐 溶性两种钙调素。 第二节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三、细胞壁的功能 1. 维持细胞形状,控制细胞生长; 2.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通道; 3.防御与抗性――保护作用; 4.代谢与识别功能。 ②初生纹孔场7.纹孔细胞壁在生长时并不是均匀增厚的。在细胞的初生壁上有 一些明显凹陷的较薄区域称为初生纹孔场。初生纹孔场中集中 分布有一些小孔,其上有胞间 连丝穿过 ;初生纹孔场、胞间 连丝及纹孔的存在都有利于细 胞与环境及细胞之间的物质交 流。 次生壁形成时,往往在原 有初生纹孔场处不形成次生壁, 这种无次生壁的较薄区域称为 纹孔。相邻细胞壁上的纹孔常 成对形成,两个成对的纹孔合 称纹孔对。若只有一侧的壁具 有纹孔,这种纹孔就称为盲纹 孔。 纹孔结构纹孔膜 初生壁和中层 纹孔腔 次生壁围成 单 纹 孔:次生壁不向 腔中拱出纹孔类型具缘纹孔:次生壁向 腔中拱出 穿过细胞壁上的小孔连接相邻细胞的细胞质丝称为胞间连 丝,胞间连丝多分布在初生纹孔场上,细胞壁的其他部位也有 胞间连丝。8.胞间连丝:
? 细胞连接 是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联结 结构。 ? 分为三大类: ? 封闭连接:紧密连接 ? 锚定连接:粘和带、桥粒 ? 通讯连接:间隙连接 紧密连接 ? 存在于脊椎动物的上皮细胞间。连接 区域具有蛋白质焊接线,由跨膜的蛋 白分子构成。 ? 相邻细胞之间的质膜紧密结合,没有 缝隙。 ? 主要作用:封闭相邻细胞间的接缝, 防止溶液中的分子沿细胞间隙渗入体 内,如脑血屏障等。
桥粒是相邻细胞间形成的纽扣状结构:通 过质膜下的致密斑连接中间纤维;承受 强拉力的组织中,如皮肤、心肌。 ? 间隙连接(通讯连接) ? 存在于大多数动物组织。连接处有 2~4nm的缝隙。 ? 基本单位称连接子,由 6 个相同或 相似的跨膜蛋白环绕而成。 ? 注射染料证明间隙连接可允许相对 分子量小于 1000 的分子通过,但 通透性是可调节的。如蔗糖、 cAMP等。 Gap junction 胞间连丝? 由穿过植物细胞壁的原生质构成,直径 约 20~40nm 。中央有SER 形成的连丝小 管。 ? 功能上与动物细胞间的间隙连接类似。 允许分子量小于800的分子通过,在相邻 细胞间起通讯作用。 ? 通透性可调节。某些植物病毒能制造特 殊的蛋白质,使胞间连丝的有效孔径扩 大,植物病毒能扩大感染。 次生壁初生壁 胞间层胞质环带 连丝微管 细胞膜与细胞通信 细胞信号分子? 种类:蛋白质、气体分子(NO、CO)、 胆固醇衍生物。(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 具有百年的历史,其作用机理是在体内 转化为NO,使血管扩张、血流通畅) ? 特点:特异性;高效性;可被灭活。 ? 脂溶性信号分子(如性激素和甲状腺素) 可直接穿膜进入靶细胞,与胞内受体结 合形成激素 - 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 ? 水溶性信号分子(如神经递质)不 能穿过靶细胞膜,只能经膜上的信 号转换机制实现信号传递,所以这 类信号分子又称为第一信使。 ? 第二信使主要有: cAMP 、 IP 3 (3 磷酸肌醇,来源于磷脂酰肌醇)、 Ca2+。? 第二信使的作用:信号转换、信号 放大。 。 受体是位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类特殊的蛋 白质,可特异地识别信号分子并与之结合,从 而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的级联反应。根据 在细胞中的位置,受体可以分为细胞膜受体与 细胞内受体。细胞膜受体蛋白占细胞总蛋白质 量的比例很小,仅0.01%,因此很难纯化。细 胞膜受体蛋白有三种类型: G蛋白偶联受体、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酶偶联受体。膜受体作为 信号转导体,能以高亲和力与细胞外的信号分 子结合,再将细胞外信号转变为细胞内一个或 多个信号,从而改变细胞的生物行为。 ? cAMP信号途径可表示为:激素→ G蛋白(GTP---三聚体结合调节蛋白的简称)耦联受体→ 腺苷酸环化酶→cAMP→基因调控蛋白磷酸化→基因表达。
更多搜索: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高中生物小问题大全
我的图书馆
高中生物小问题大全
&&&&&&1.什么是生物科学?& &&&&& 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命的基本特征&&&&& 2.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 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有新陈代谢作用;都有应激性;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现象;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生物体共同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 蛋白质和核酸(以后应答构成细胞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4.举例说明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如新陈代谢的所有化学反应都有酶作为催化剂,而酶是蛋白质&&&&& 5.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吗? &&&&& 除了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什么是新陈代谢? &&&&& 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7.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 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 8.生物体之所以能生长,从新陈代谢角度和细胞角度看分别是什么原因? &&&&& 新陈代谢角度看是由于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从细胞角度看是由于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9.什么叫应激性和适应性? &&&&& 在新陈代谢基础上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发生的一定反应叫应激性(如根向地性、茎背地性或向光性);生物和环境相适合的现象称适应(如鸟具翅膀)。&&&&& 10.应激性和适应性都有什么决定的?& &&&&& 是由遗传性(即生物的遗传物质)决定的&&&&& 11.什么叫反射?& &&&&& 人和动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刺激所发生的反应。反射属于应激性。&&&&& 12.应激性产生的结构基础是什么?& &&&&& 单细胞动物是通过原生质来完成的(如草履虫);多细胞动物通过反射的方式完成的(如人);植物体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由一定部位完成的,(如胚芽鞘的向光性,感受光刺激的是胚芽鞘的尖端,弯曲的是胚芽鞘下面一段。)&&&&& 13.应激性对生物有什么意义?& &&&&& 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趋利避害)&&&&& 14.生物体的生殖作用有什么意义?& &&&&& 保证种族的延续&&&&& 15.生物体的遗传和变异有什么意义?& &&&&& 使生物的各个物种既能保持稳定,又能向前发展进化&&&&& 16.维持生物个体生存必须具有的生物基本特征是什么? &&&&& 新陈代谢;应激性&&&&& 17.所有现存着的生物,为什么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是与环境大体相适应的?& &&&&& 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18.向日葵的花盘总是跟着太阳转,这一生理现象在生理学和生态学上分别称为什么? &&&&& 生理学上称应激性、生态学上称适应性&&&&& 19.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和种子横放或竖放无关。此现象反映了植物根的什么特性?&&&&& 向地性(应激性)&&&&& 20.苍蝇、蚊子的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可在飞行中保证身体稳定。决定这种特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遗传和变异&&&&& 21.飞行于太空的宇宙飞船中,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的方向是?  &&&&& 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因处于微重力状态,失去了重力作用)&&&&& 22.当日落时,蜥蝎和鳄鱼等动物能调整体型,保证身体扁平,并使躯体与太阳成直角,该种特性及其完成的目的是?  &&&&& 应激性;增加光照,增高体温&&&&& 23.当雄性白鹭到生殖季节时,在头后长出三根白色的羽毛,这说明生物具有什么特征?决定这种特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应激性、遗传性&&&&& 24.北极熊生活于北极,全身披着白色的毛,皮下具丰富的脂肪。这说明生物具什么特征?  &&&&& 适应性&&&&& 25.家鸡和原鸡相似,但产卵量远远超过了原鸡,这说明生物体具有什么特征?  &&&&& 遗传和变异&&&&& 26.物种一般不会由于个体的死亡而灭绝,是因为生物具有?  &&&&& 生殖现象&&&&& 27.蚯蚓在土壤中营洞穴生活,同时蚯蚓的排泄物又增加了土壤的肥力,这说明什么?  &&&&&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 生物科学的发展&&&&& 28.生物学的发展经历哪三个阶段? &&&&&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实验生物学阶段;分子生物学阶段。&&&&& 29.细胞学说在什么年代,由谁提出?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 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主要内容是: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30.从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看出达尔文此时对生物的研究还停留在什么阶段?&&&&& 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 31.进入实验生物学阶段的重要标志是什么? &&&&& 1900年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重新发现&&&&& 32.分子生物学阶段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 1944年,艾弗里用细菌作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33.1965年9月,我国科学工作者用化学方法合成了什么? &&&&& 结晶牛胰岛素&&&&& 34.1981年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了什么? &&&&& 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
&&&&& 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35.生物学向微观方向发展已经发展到什么水平? &&&&& 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 36.生物学向宏观方向发展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生态学方面的内容&&&&& 37.什么叫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是生物科学与工程技术有机结合而兴起的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它是以生物科学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来加工或改造生物材料,生产出人类需要的生物或生物制品。&&&&& 38 .生物工程在医药方面的成就有哪些?(举二例) 乙肝疫苗、干扰素、人类基因组计划&&&&& 39.生物工程在医药方面的成就有哪些?(举二例)&&&&& 抗病毒烟草、转基因鲤鱼、两系法杂交水稻、抗虫棉&&&&& 40.生物工程在开发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何应用? &&&&& 开发生物能源、超级菌&&&&& 41.什么是生态学? &&&&& 研究生物及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42.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面临哪五大问题? &&&&& 人口爆炸、环境污染、资源匮乏、能源短缺、粮食危机&&&&& 43.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44.安徽省颖上县小张庄建立生态农业的目的是什么?&&&&& 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 1. 生物体生命活动共有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 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常见的大约有多少种? &&&&& 大约20多种&&&&& 3.从组成玉米和人体内的元素种类和含量比较表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1)组成人体和玉米的基本元素是C、H、O、N&&&&&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3)不同生物体内的各种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 4.什么是大量元素?(写出元素名称)& &&&&& 指含量占生物体总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等&&&&& 5.什么是微量元素?(写出元素名称)& &&&&& 指生物生活所必须,但是需要量却很少的一些元素,它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Fe Mn& B& Zn Cu Mo等&&&&& 6.在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中,基本元素是什么?& C、H、O、N& &&&&& 7.在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哪种是最基本的元素?原因是什么?& &&&&& C,因为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结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 8.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 氧(O)&&&&& 9.C、H、O、N在细胞中的含量多少顺序是怎样的? &&&&& O、C、H、N&&&&& 10.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 碳 (C)&&&&& 11.哪六种元素是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大约共占细胞总量的多少?& &&&&& C H O N P S,大约占97%&&&&& 12.为何说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 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界特有的。&&&&& 13.为何说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 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14.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作用是什么?&&&&& (1)组成原生质的主要元素;&&&&& (2)构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肪);&&&&& (3)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缺B影响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物)&&&&& 15.微量元素B对于植物有何作用?& &&&&& B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有利于受精作用的进行;缺B时,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16.当人体内缺乏Fe时,将使血红蛋白的含量降低,影响红细胞运输氧气的功能。这一事实说明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不仅能组成化合物,还具有什么作用?&&&&&&&&& 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 第二节& 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水&&&&& 17.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又分化为哪些部分?& &&&&& 分化为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8.细胞中的化合物可以分为哪几大类?& &&&&& 可以分为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和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19.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一般是什么?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什么?&&&&& 水;蛋白质&&&&& 20.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一般是什么?含量是多少?& &&&&& 蛋白质,大约占干重的50%以上&&&&& 21.生物体内水的两种存在形式是什么?& &&&&& 自由水和结合水&&&&& 22.结合水有什么作用?& &&&&& 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在细胞中含量相对稳定,与亲水性物质结合,细胞中结合水越多,其抗逆性(抗旱、抗寒)越强。)&&&&& 23. 自由水有什么作用?& &&&&& 良好溶剤、运输养料和废物、参与生化反应(如光反应水的分解、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大分子淀粉、糖元、蛋白质的水解)&&&&& 24.总水量、结合水量、自由水量有什么关系?& &&&&& 总水量=自由水量+结合水量,当适当升高温度,自由水量增加,则结合水量减少&&&&& 25.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哪种水较多?& &&&&& 自由水,自由水含量与细胞代谢水平成正比关系。&&&&& 26.当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时,代谢强度怎样?抗性怎样?&&& &&&&& 代谢强度下降;抗性增强(包括抗寒、抗旱、抗热的性能增强)&&&&& 27.在休眠的细胞中哪种水较多?& &&&&& 结合水&&&&& 28.心脏和血液含水量近似,但它们二者的形态相差很大?从水的存在形式上分析是什么原因? &&&&& 是心脏和血液中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例不同,心脏中结合水相对较多,血液中自由水相对较多。&&&&& 29.干种子吸水的最初阶段细胞中什么水较多?& &&&&& 结合水(由亲水性物质通过吸胀作用吸收)
&&&&& 无机盐&&&&& 30.无机盐为什么对于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 (1)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磷酸PO43-----ATP、核酸、核苷酸、NADP+、磷脂&&& Mg2+ &&&&& --------叶绿素组分;& Fe2+-----血红蛋白组分 N----构成蛋白质(酶)和核酸的必需元素&&&&& (2)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血液中缺钙发生抽搐)&&&&& (3)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维持细胞的渗透压、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钠、钾离子维持细胞内外渗透压的平衡;缓冲物质对PH值的维持&&&&& 31.老年人容易骨折,是因骨质发生了什么变化?主要是缺哪种无机盐?& &&&&& 骨质疏松,缺少了碳酸钙&&&&& 32.缺铁为什么会导致贫血?& &&&&&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血红蛋白与氧气的运输有关&&&&& 33.血钙过低会引起动物抽搐,这说明无机盐的什么作用?& &&&&& 无机盐离子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34.镁是组成叶绿素的成分,而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这说明无机盐离子有何作用?&&&&& 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糖类&&&&& 35. 糖类的元素组成有哪些?可分为哪几大类?& &&&&& C H O&&& 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多糖&&&&& 36.什么叫单糖?什么叫二糖?& &&&&&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如葡萄糖); 水解后能够生成两分子的单糖的糖(如蔗糖)&&&&& 37.重要的单糖有哪些?为什么重要?&&&&& 葡萄糖、果糖(六碳糖);核糖、脱氧核糖(五碳糖)、半乳糖;葡萄糖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核糖、脱氧核糖又是组成核酸的重要成分&&&&& 38. 甘蔗和甜菜中、发芽和谷粒中、动物的乳汁中分别含有哪种二糖? &&&&& 蔗糖;麦芽糖;乳 糖。&&&&& 39. 水稻、小麦种子中、肝脏和肌肉细胞中含有的多糖分别是什么? &&&&& 淀粉;糖元&&&&& 40. 植物细胞壁中的多糖是什么?& &&&&& 纤维素&&&&& 41.不能作为能源物质的多糖是什么? &&&&& 纤维素&&&&& 42. 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 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43. 葡萄糖氧化分解时放出的能量能否直接用于生命活动?& &&&&& 不能,必须转移到ATP中,由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才能直接用于生物活动&&&&& 44.淀粉和糖元彻底水解后的物质是什么? &&&&& 葡萄糖&&&&& 45.麦芽糖和蔗糖水解后的物质分别是什么? &&&&& 二分子葡萄糖;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 46.临床上给病人输入葡萄糖起什么作用?为什么?&&&&& 给病人提供营养、增加能量的作用。因为葡萄糖氧化分解时释放大量能量,可供病人生命活动需要,有利于早日康复。
&&&&& 脂质&&&&& 47. 脂质的元素组成有哪些? 脂质包括哪几大类?& C、H、O(少数N、 P),包括脂肪、类脂、固醇&&&&& 48. 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脂质物质是什么?它还有什么作用? &&&&& 脂肪;除了主要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外,还有减少热量散失、维持体温、减少内部器官摩擦、缓冲外界压力&&&&& 49. 磷脂属于脂质中的哪一类?有什么作用?& &&&&& 类脂;是构成膜结构(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的重要成分&&&&& 50. 固醇类包括哪些物质?&&&&& 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 蛋白质&&&&& 51.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是什么?& &&&&& 主要由C、H、O、N4种元素组成,另外还有P、S以及微量元素Fe Cu Mn I Zn等元素;& 基本单位是氨基酸&&&&& 52.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有多少种?& &&&&& 20种&&&&& 53. 氨基酸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结构通式)&&&&& 每个氨基酸至少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54. 什么叫缩合?& &&&&& 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的水&&&&& 55. 什么叫肽键?(化学式)& &&&&& 经脱水缩合后,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那个键(—NH—CO—)&&&&& 56. 蛋白质的多样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 由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不同、数目成百上千、排列次序变化多端、形成的肽链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 57.多条肽链通过什么连接在一起,最终形成具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 &&&&& 一定的化学键&&&&& 58. 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DNA分子的多样性&&&&& 59.根据什么的不同,将氨基酸区别成不同种类? &&&&& R基&&&&& 60. 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重要物质,如肌肉蛋白;(2)催化作用,如酶;&&&&&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 (5)免疫作用,如抗体&&&&& 61. &&&&& 一个蛋白质分子由m个氨基酸分子经脱水缩合形成n条肽链组成,则此蛋白质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分别是多少?脱去的水分子数和形成的肽键数分别是多少?& &&&&& n;n;m-n;m-n&&&&& 62.由m个分子量为100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n条肽链所组成的蛋白质的分子量(X)为多少 ?& &&&&& X=100×m-18×(m-n)
&&&&& 核酸&&&&& 63. 核酸的元素组成有哪些?&&&&& C H O N P等&&&&& 64. 核酸的作用是什么?&&&&& 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的作用。&&&&& 65. 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核苷酸&&&&& 66. 核酸分为哪些类型?&&&&& 根据所含五碳糖的种类不同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67. D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由哪些分子组成?&&&&& 脱氧核苷酸: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A T C G)&&&&& 68. RNA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它由哪些分子组成?&&&&& 核糖核苷酸: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A U C G)&&&&& 69. DNA在真核细胞中如何分布?&&&&&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染色体,染色质);细胞质中(线粒体、叶绿体)也有少量的DNA。&&&&& 70. RNA在真核细胞中如何分布?&&&&&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71. DNA在原核细胞中如何分布?&&&&& 主要分布在拟核中&&&&& 72.为什么说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73.人、细菌、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什么?&&&&& 人:DNA;细菌:DNA;病毒:DNA或RNA&&&&& 74.DNA 和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DNA:脱氧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RNA: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 75.细胞内含量最稳定的化合物是什么?&&&&& 核酸(DNA)
&&&&& 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被苏丹Ⅲ(Ⅳ)染液,染成橘黄色(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发应&&&&& 2.还原性糖鉴定时的选材要求怎样? &&&&& 含糖量高,颜色为白色或接近白色的植物组织(苹果、梨)&&&&& 3.哪种物质鉴定时需用水浴加热?&&&&& 还原性糖的鉴定&&&&& 4.用甘蔗、甜菜做还原糖的鉴定实验是否进行?为什么?&&&&& 不行。因甘蔗、甜菜中所含的糖主要为非还原糖(蔗糖)&&&&& 5.鉴定还原性糖加斐林试剂时应注意什么?颜色变化过程怎样?& &&&&& 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使用;煮沸过程中颜色变化为:浅蓝色到棕色再到砖红色(沉淀)&&&&& 6.哪些糖会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乳糖&&&&& 7.将苹果、大豆研磨时为何要加少许石英砂?&&&&& 研磨充分&&&&& 8.斐林试剂的成分怎样? &&&&& 0.1g/ml& NaOH , 0.05g/ml& CuSO4&&&&& 9.双缩脲试剂的成分怎样?&&&&& 0.1g/ml& NaOH,& 0.01g/ml& CuSO4&&&&& 10.为何做蛋白质的鉴定时要事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 &&&&& 起对照作用&&&&& 11.鉴定蛋白质加双缩脲试剂时应注意什么?颜色什么?&&&&&&&&& 先加双缩脲试剂A(0.1g/ml NaOH ),再加双缩脲试剂B(0.01g/ml CuSO4)& 颜色:蓝到紫&&&&& 12.为何鉴定蛋白质时,蛋白液要稀释后,才能加入双缩脲试剂?&&&&& 若不稀释或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发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同时,不容易清洗&&&&& 13.鉴定蛋白质时,双缩脲试剂B的量为何不宜太多?&&&&& 若加入过量的比缩脲试剂B,会生成大量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遮蔽产生的紫色。&&&&& 14.哪种物质鉴定时要用到显微镜?& &&&&& 脂肪的鉴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 15.脂肪鉴定中,用苏丹Ⅲ苏丹Ⅳ染液染色后,洗掉浮色应该用什么?& &&&&&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16.鉴定生物组织中含有糖、脂肪、蛋白质的根据是什么?&&&&&&&&& &&&&& 某些化学试剂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一定的化学作用后,能够生成新的物质,而这种化学物质是有固定的颜色,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可鉴定糖、脂肪、蛋白质的存在&&&&& 第二章& 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 第一节&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新陈代谢)的场所是什么?&&&&&&&&& 细胞&&&&& 2.衡量细胞大小的常用单位是什么?& &&&&& 微米(μm)&&&&& 3.在光学显微镜看到的细胞结构称什么结构?通常能看到哪些?&&&&& 显微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染色体以及具一定形状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4.在电子显微镜看到的细胞结构称什么结构?通常能看到哪些?& &&&&& 亚显微结构(能看到直径小于0.2 μm的细微结构);细胞膜的精细结构,细胞质中细胞器的结构、染色体的结构等&&&&& 5.根据细胞的结构特点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可将细胞分为哪二类?& &&&&&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6.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有哪些?& &&&&& 支原体、衣原体、细菌(杆菌、球菌、螺旋菌)、乳酸菌、蓝藻和放线菌等&&&&& 7.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是什么?&&& &&&&& 支原体&&&&& 8.构成支原体、动植物、细菌、原生动物细胞直径大小顺序怎样?& &&&&& 原生动物>动植物>细菌>支原体
&&&&& 一、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9.研究细胞膜组成成分常用的材料是什么?& &&&&& 动物细胞、红细胞、神经髓质细胞&&&&& 10.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有哪些?&&&&& 蛋白质、脂质(磷脂)和少量糖类&&&&& 1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什么?& &&&&& 磷脂双分子层&&&&& 1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3.细胞膜的流动性的含义是什么? &&&&&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是可以流动的&&&&& 14.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什么物质?有何作用?&&&&&&&&& 糖蛋白(糖被);保护、润滑(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和识别(动物细胞表面)&&&&& 15.反映出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实例有哪些?&&&&&&& 呑噬(内呑)、外排、变形运动、细胞融合(如受精作用、植物体细胞杂交等)&&&&& 16.白细胞吞噬细胞反映了细胞膜的什么结构特点?&&&&&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7.草履虫吞噬细胞或单细胞藻类,这些物质是以什么方式进入草履虫体内的?& &&&&& 内吞作用(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 18.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 保护、物质交换、细胞识别(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被有关)、分泌、排泄、免疫,其中物质交换最重要&&&&& 19.细胞膜的特性是什么?&&& &&&&& 选择透过性&&&&& 20.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指的是什么?&&&&& 水分子可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大分子不能通过。&&&&& 21.物质从高浓度一边通过细胞膜到达低浓度一边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 自由扩散&&&&& 22.物质从低浓度一边通过细胞膜到达高浓度一边的运输方式是什么?& &&&&& 主动运输&&&&& 23.以自由扩散方式出入细胞的物质有哪些? &&&&& 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脂肪酸等脂溶性物质&&&&& 24.与扩散相比,主动运输的好处是什么?& &&&&& 能够保证活细胞按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地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对于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5.主动运输的实现需要哪些条件?& &&&&& 载体、能量&&&&& 26.主动运输的实现需要哪些细胞器密切相关? &&&&&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载体)、线粒体供能&&&&& 27.以主动运输方式出入细胞的物质有哪些?& &&&&& 无机盐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除外)&&&&& 28.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到消化道内是通过什么方式?&&&&& 外排(主要是各种酶)。&&&&& 29.人体的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及衰老的红细胞,这是细胞的什么作用?对于人体有什么意义?&&&&& 内吞作用;对于人体有防御功能,并有利于细胞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30.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能吸收葡萄糖,但很难吸收比葡萄糖分子小的木糖,这说明细胞膜具有什么特性?&&&&&&& 选择透过性&&&&& 31.细胞膜易被溶解脂质的物质溶解,也会被蛋白酶分解,这说明细胞膜成分中含有什么?&&& &&&&& 蛋白质和磷脂&&&&& 32.组成细胞膜的化学元素是什么?&&& &&&&& C、H、O、N、P&&&&& 33.当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时,决定该物质进入细胞的因素是什么?&&& &&&&& 细胞外该物质的浓度&&&&& 34.检测小麦种子是否是活的方法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剖开种子,滴加红墨水;若胚是活的,则其细胞膜具选择透过性,红墨水不能进入,胚无色。&&&&& 35.植物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是什么? &&&&& 纤维素和果胶&&&&& 36.要除去植物细胞壁可以用什么物质?& &&&&& 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37.细胞壁的作用是什么? &&&&& 保护和支持作用
&&&&& 二& 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质包括哪些部分?& &&&&& 细胞质基质、细胞器二部分&&&&& 2.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场所是什么?为什么?&&&&&&&&& 细胞质基质;因为其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 3.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哪些成分?& &&&&& 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和酶&&&&& 4.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细胞器有哪些?&&&&& 动物细胞: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核糖体、中心体。&&&&&&&&& 植物细胞: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核糖体、液泡、叶绿体。&&&&& 5.动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有哪些?& &&&&& 中心体(但低等植物细胞中也有中心体)&&&&& 6.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形态分别是什么?&&&&& 椭球形;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 7.组成线粒体的化学成分有哪些?& &&&&& 蛋白质、脂质、酶、少量DNA、水、无机盐&&&&& 8.线粒体的内膜如何形成,有何作用?& &&&&&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增大膜面积。&&&&& 9.为什么有人把线粒体叫做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 因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10.生物体内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能进行有氧呼吸吗?&&&&& 不一定,当环境中缺氧时可暂时进行无氧呼吸&&&&& 11.线粒体有何作用? &&&&& 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12.为什么飞翔的鸟类胸肌细胞的线粒体比不飞翔的鸟类多?&&& &&&&& 飞翔鸟类要飞翔,其胸肌细胞所需能量远远大于不飞翔的鸟类&&&&& 13.线粒体通常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集中较多?& &&&&& 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 14.叶绿体的功能是什么?&&& &&&&& 光合作用场所&&&&& 15.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质体是什么?&&&&& 叶绿体&&&&& 16.叶绿体中含有哪些化学成分?& &&&&& 水、无机盐、脂质、蛋白质、酶、少量DNA&&&&& 17.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内的什么结构上?& &&&&& 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18.叶绿体与线粒体的相同点有哪些?& &&&&& 双层膜结构、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都含有少量的DNA分子&&&&& 19.植物细胞中特有的细胞器有哪些? &&&&& 叶绿体、液泡。&&&&& 20.植物体内有叶绿体的部位有哪些?& &&&&& 叶肉细胞、幼茎皮层细胞、C4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 21.植物细胞中具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哪些?&&&&& 叶绿体、液泡&&&&& 22.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哪些?& &&&&& 线粒体、叶绿体&&&&& 23.内质网是由什么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是由膜结构连接而成的网状物。&&&&& 24.内质网有什么作用?&&&&& 增大了细胞内的膜面积,膜上附着很多种酶,为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正常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内质网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的运输通道。&&&&& 25.粗面型内质网与什么蛋白的形成有关?&&&&&&&&& 分泌蛋白(胰岛素,消化酶等)&&&&& 26.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有何作用?&&&&& 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7.动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有何作用?&&&&& 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 28.液泡在什么样的植物细胞中体积很大?有何作用?&&&&& 成熟的植物细胞;对细胞内环境起调节作用,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保持膨胀状态。&&&&& 29.液泡内的液体叫做什么?&&& &&&&& 细胞液&&&&& 30.细胞液中的成分有哪些?&&&&& 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 31.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哪些?&&&&& 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溶酶体&&&&& 32.核糖体按分布位置分有哪两类?&&&&& 一类存在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 另一类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 33.核糖体为什么被称作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因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34.在核糖体上发生的化学反应叫什么反应?&&&&& 脱水缩合反应&&&&& 35.中心体存在于哪些种类细胞中?&&&&& 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 36.一个中心体含有几个中心粒? &&&&& 二个中心粒&&&&& 37.中心体与细胞的哪项生理功能有关?&&&&& 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38.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哪些?&&&&& 核糖体和中心体&&&&& 39.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哪些? &&&&& 核糖体和中心体&&&&& 40.与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41.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哪些?&&&&& 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 42.能产生多糖的细胞器有哪些?&&&&&&&&& 叶绿体、高尔基体(形成纤维素)&&&&& 43.外界氨基酸分子要进入细胞内,最终以分泌蛋白的形式外排到细胞外要经历的细胞结构顺序怎样?&&&&& 顺序为细胞膜、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内质网(粗面型)、高尔基体、细胞膜;在此过程中需线粒体供能。
&&&&& 实验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 1、显微镜使用的操作步骤怎样?&&&&&&& 先安放,再对光,最后观察(先低倍镜,后高倍镜)&&&&& 2、低倍镜和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数目、细胞大小、视野大小、视野亮暗怎样?&&&&&&& 低倍镜:细胞数目多、细胞小、视野大、亮&&&&&&& 高倍镜:细胞数目少、细胞大、视野小、暗&&&&& 3、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要进一步放大在高倍镜下观察,应怎样操作?&&&&&&& 在低倍镜下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调节反光镜和光圈,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4、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反光镜和光圈应选择怎样的?&&&&&&& 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 5、当观察几乎透明的物体时,是减少通光量还是增加通光量?&&& &&&&& 减少通光量(选用小光圈、平面镜)&&&&& 6、一细胞被显微镜放大100倍,“放大100倍”是指该细胞的什么?& &&&&& 长度或宽度&&&&& 7、当显微镜目镜为10×和物镜10×,视野范围内有列16个细胞,则当物镜换成40×时,视野中能看到几个细胞?&&& &&&&& 4个&&&&& 8、当显微镜目镜为10×和物镜10×,视野范围内充满16个细胞,则当物镜换成40×时,视野中能看到几个细胞?&&& &&&&& 1个&&&&& 9、在显微镜下看到一污点,如何判定它在何处?&&&&& 先换目镜,污点不在,则在目镜上;污点还在,则移动装片,污点不在,则在装片上;污点还在,则在物镜上。 &&&&& 10、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原理是什么?&&&&& 叶绿体一般是绿色的,扁平的椭球形和球形&&&&& 1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质流动的原理是什么?&&&&&&&&& 活细胞中细胞质是不断流动的,观察时,可用叶绿体运动作为标志&&&&& 12、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对取材有何要求?&&&&&&&&& 藓类的小叶或菠菜稍带叶肉的下表皮&&&&& 13、为何选用黑藻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材料?&&&&& 因黑藻叶片扁平,薄;含叶绿体,容易观察。&&&&& 14、为何选用黑藻的幼叶,而不用幼根作为观察细胞质流动的材料?&&& &&&&& 因为幼叶含叶绿体,便于观察;而幼根不含叶绿体,难以观察。&&&&& 15、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如何运动?&&&&&&&&& 在强光下,叶绿体以椭球体的侧面朝向光源&&&&&&&&& 在弱光下,叶绿体以椭球体的正面朝向光源&&&&& 16、观察细胞质流动时,为何要寻找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效果较好?&&&&&&&&& 因此处细胞水份供应充足,容易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动&&&&& 17、加速细胞质流动的方法有哪些?&&&&& 1)进行光照&&& &&&&& 2)适当加温&&& &&&&& 3)切伤部分叶片&&&&& 18、观察细胞质流动时的标志物是什么?& &&&&& 叶绿体&&&&& 19、同一植物体内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向怎样? &&&&& 一致&&&&& 20、同一植物体内细胞的同一细胞壁两侧的细胞质流动方向怎样?& &&&&& 相反&&&&& 21、用根毛细胞做观察细胞质流定实验时,显微镜应怎样调正?&&& &&&&& 缩小光圈或采取较弱光线&&&&& 22、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 &&&&& 不是,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的光照,又不致于被强光灼伤&&&&& 23、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 24、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这对于活细胞完成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和细胞器的移动,从而为细胞内的新陈代谢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有关条件。
&&&&& 三&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由哪几部分构成?&&&&&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和染色质三部分构成&&&&& 3.核孔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是某些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如信使RNA)&&&&& 4.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最清晰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 核仁;其折光性较强&&&&& 5.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什么?&&&&& 染色体(染色质)&&&&& 6.染色质的化学组成是什么?& &&&&& DNA和蛋白质&&&&& 7.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是怎样的?&&&&& 是细胞中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在分裂期呈染色体状态)&&&&& 8.在细胞分裂间期和细胞分裂期染色体的形态是怎样的?&&& &&&&& 细胞分裂间期呈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形成染色质;细胞分裂期缩短变粗,高度螺旋化呈染色体。&&&&& 9.变形虫去核后,代谢减弱、运动停止,重新移入核后又恢复生命活动,这说明什么?&&& &&&&& 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0.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细胞壁(支原体无)、细胞膜、细胞质、拟核&&&&& 11.原核细胞中有无染色体?其遗传物质是什么?&&&&&&&&& 无,在拟核中有丝状的DNA分子;其遗传物质是DNA&&&&& 1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 13.原核细胞中只有哪种细胞器?& &&&&& 核糖体&&&&& 14.蓝藻细胞是否有叶绿体?能否进行光合作用?&&&&& 否(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 15.蓝藻细胞是否有细胞壁?是什么? &&&&& 有,是肽聚糖&&&&& 16.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什么?&&& &&&&& 肽聚糖&&&&& 17.为什么说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构成细胞的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它们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实际上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 第二节& 细胞增殖&&&&& 1、&&& 细胞分裂对于单细胞生物有何作用?&&&&& 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个体&&&&& 2、&&& 细胞分裂对于多细胞生物有何作用?&&&&& 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有丝分裂产生体细胞,用来补充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还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性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经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再经有丝分裂形成新个体。&&&&& 3、&&& 细胞增殖对生物体有何作用?&&&&& 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4、&&& 由一个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一个新的多细胞个体需要经过细胞的哪些变化?&&&&& 经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发育&&&&& 5、细胞分裂有哪几种方式?大多数植物、动物体细胞以什么分裂方式增加数量?&&&&&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6、&&& 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有丝分裂&&&&& 7、&&& 什么叫细胞周期?其包括哪二个阶段?&&&&& 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8、什么是分裂间期?&&&&&&& 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9、&&& 分裂间期细胞内进行的复杂变化主要有什么?&&&&& 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10、在一个细胞周期中经历时间最长的是什么时期?&&&&& 分裂间期&&&&& 11、分裂间期中的G1、S、G2期有何作用?&&&&&&&&& &&&&& G1期:是RNA和蛋白质合成旺盛期,为DNA的合成作准备;S期:完成DNA的复制;G2期:DNA复制完成,但仍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为纺锤体的形成作准备。&&&&& 9、细胞分裂期变化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最明显的变化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变化&&&&& 12、有丝分裂前期有何特点?&&&&&&&&& (1)最明显的变化是核中出现染色体&&&&&&&&& (2)核膜消失、核仁解体&&&&&&&&& (3)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 (4)每条染色体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并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央&&&&& 13、有丝分裂中期的特点?&&&&&&&&& (1)染色体的着丝点有规律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2)每条染色体通过着丝点与纺锤丝相连&&&&&&&&& (3)染色体的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14、有丝分裂后期有何特点?&&&&&&&&& (1)着丝点分裂为二,染色单体分离。&&&&&&&&& (2)细胞中具两套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染色体(染色体暂时加倍)&&&&&&&&& (3)纺锤丝收缩,牵引着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15、有丝分裂末期有何特点?&&&&&&&&& (1)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状态&&&&&&&&& (2)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3)植物细胞由赤道板位置生出细胞板,由内向外将一个细胞分成二个细胞;动物细胞膜由外向内凹陷,将一个细胞分成二个细胞。&&&&& 16、体细胞在什么时期染色体的数目会暂时加倍?&&&&& 有丝分裂后期&&&&& 17、鉴定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 有丝分裂中期&&&&& 18、分裂末期新的细胞壁的形成与哪种细胞器有关?&&&&& 高尔基体&&&&& 19、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有哪些相同点?&&& &&&&& ①有染色体&&&&& ②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彼此分开&&&&& ③分裂结果相同,染色体平均分配&&&&& 20、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与植物细胞的有哪些不同点?&&&&& 纺锤体的形成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锤体)&&&&& 细胞质的分裂不同(植物细胞由细胞中央生出细胞板,由内向外将细胞分隔成二个部分;动物细胞的细胞膜中央由外向内,将细胞缢裂成二部分。&&&&& 2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主要与哪种细胞器有关?& &&&&& 中心体&&&&& 2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质缢裂成两部分与细胞膜的何种特性有关?& &&&&& 细胞膜的流动性&&&&& 23、细胞分裂的过程中还需要哪些细胞器的参与?&&&&& 植物:核糖体、高尔基体、线粒体(低等植物需中心体)& &&&&& 动物: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 2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 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去,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2的时期有哪些?&&& &&&&& 前期和中期&&&&& 26、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的时期有哪些?&&& &&&&& 后期和末期&&&&& 27、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染色单体之比为1∶2的时期有哪些?&&& &&&&& 前期和中期
&&&&& 28、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图?
&&&&& 29、画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曲线图?
&&&&& 30、以体细胞4条染色体为例(2N=4)画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图?
&&&&& 31、以体细胞4条染色体为例(2N=4)画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和末期图?
&&&&& 32、经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以后的变化趋势有哪几种?&&& &&&&& 三种,不分裂、暂时不分裂、继续分裂&&&&& 33、子细胞除了从亲代获得了染色体外,还获得了什么?&&&&&&& 还获得了各种细胞器&&&&& 34、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生在何时进行?& &&&&& 细胞分裂间期&&&&& 35、中心体的复制在何时进行? &&&&& 细胞分裂间期&&&&& 36、在人体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看到中心粒和中心体的数目分别是多少?&&&&& &&&&& 4个;2 个&&&&& 37、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是什么?&&&&&&&&& 线粒体、叶绿体和中心体&&&&& 38、人体细胞核中DNA分子数为多少?人体细胞中DNA数多少?&&&&&&&&& 46条;大于46条(因线粒体中也有DNA)&&&&& 39、用药物治疗肿瘤细胞,通常作用于什么时期?&&&&&&& 有丝分裂间期,抑制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0.蛙的红细胞的分裂方式是什么?& &&&&& 无丝分裂
&&&&& 实验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1)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茎尖分生区&&&&&&&&& 2)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着色&&&&&&&&& 3)高倍显微镜可观察染色体变化情况,从而识别哪个时期&&&&& 2.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关键是什么?&&&&&&&&& 1) 取材:生长旺盛,带分生区的根尖;取材时间为10点或14点&&&&&&&&& 2)解离:要将根尖细胞杀死,使间质溶解,细胞容易分离&&&&& 3) 染色:控制好染色时间和染色液浓度&&&&&&& 4)压片:用力适当,要使细胞分散&&&&& 3.为何在10点或14点取材较好?&&&&&&&&& 因此时分生区细胞分裂旺盛&&&&& 4.装片制作的步骤有哪些?& &&&&&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5.解离液的成分是什么?&&&&&&& 15%的盐酸(质量分数)和95%的酒精(体积分数)&&&&& 6.为何要漂洗后,才能进行染色?&&&&&&& 因为龙胆紫溶液是碱性染料,若不漂洗,留剩的盐酸与其反应,使染色困难或染不上色,影响实验效果&&&&& 7.如何使根尖细胞分散开?&&&&&&& 1.解离& 2、镊子弄碎& 3、压片(最主要的)&&&&& 8.染色时所用染色液的成分怎样?&&&&&&& 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9.在用低倍镜观察时,首先要找到什么?& 分生区&&&&& 10.分生区细胞有何特点?&&&&&&&&& 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11.要观察到有丝分裂全过程,必须怎样操作显微镜?为什么?&&& &&&&& 移动装片& 因在一个视野中,往往不易找全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细胞&&&&& 12.在细胞中,处于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分裂间期,因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 13.要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什么?&&&&&&&&& 细胞质分成两部分的方式(子细胞的形成方式)&&&&& 14.要将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怎样移动装片?&&& &&&&& 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15.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物像,但物像不清晰,其可能原因是什么?&&& &&&&& 焦点未调正;装片倒放;
&&&&& 第三节& 细胞的分化、癌变和衰老&&&&& 1.什么是细胞分化?& &&&&& 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从遗传角度看,其实质是什么?&&&&&   &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分化在什么时期达最大限度?&&& &&&&& 胚胎时期&&&&& 4、细胞分化的特点? &&&&& 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 5、分化程度最高的是什么细胞?&&& &&&&& 成熟的体细胞&&&&& 6、什么叫全能性?&&&&&&&&& 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7、受精卵、有性生殖细胞、体细胞的全能性强弱怎样?&&&&&&&&& 受精卵〉有性生殖细胞〉体细胞&&&&& 8、细胞分化程度和细胞全能性的强弱关系怎样?&&&&&   分化程度高,全能性低(如成熟的体细胞);反之,则高(如受精卵、胚胎干细胞)。&&&&& 9、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是什么?&&&&&   细胞中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 10、高度特化的动物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但其细胞核仍具全能性,其原因是什么?  &&&&& 因细胞核中含有保持物种遗传性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11、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脱离母体、给予适宜的营养和一定的外界条件、植物激素&&&&& 12、进行植物离体培养时,常选用怎样的材料?&&&&&   分裂旺盛的细胞(形成层、花粉等)&&&&& 13、什么是癌细胞?&&&&& 有的细胞由于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不能正常地完成细胞分化,而变成了不受有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14、与癌细胞产生有直接关系的是什么?&&&&& 细胞的畸形分化&&&&& 15、癌细胞有哪些主要特征?&&&&& (1)能够无限增殖&&&&& (2)形态结构发生变化&&&&& (3)癌细胞表面也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黏着性减少,易分散和转移)&&&&& 16、癌细胞为什么能够转移?& &&&&& 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黏着性减少,易分散和转移&&&&& 17、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主要有哪些?&&&&& 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18、真核细胞种类很多,大小形状各异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 &&&&& 是由于细胞分化;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19、癌细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被激活,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的&&&&& 20、致癌因子通常作用于什么时期造成癌变?&&&&&   细胞分裂的间期。(使DNA复制发生差错)&&&&& 21、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一般要经历哪些阶段?&&&&&   未分化、分化、衰老和死亡。&&&&& 22、细胞衰老的过程是怎样的过程?&&&&&   是细胞的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 23、衰老细胞具有哪些主要特征?&&&&& (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新陈代谢速度减慢。&&&&& (2)酶活性下降&&&&& (3)色素积累(脂褐素),阻碍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 (4)呼吸速度减慢,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5)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4、老年人出现皱纹、白发、色素斑的原因是什么?&&&&&&&&& 皱纹: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白发:酶活性下降(酪氨酸酶活性下降,无法形成黑色素)&&&&&&&&& 色素斑:色素积累(脂褐素)&&&&& 25、关于细胞衰老的原因,现在有哪些假说?&&&&&&&&& 体细胞突变、DNA损伤论、自由基理论、程序性细胞死亡理论。
&&&&&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新陈代谢与酶&&&&& 1、什么叫新陈代谢?&&&&& 是生物体内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2、&&& 干种子是否进行新陈代谢?癌细胞比正常细胞代谢旺盛吗?& &&&&& 进行,代谢速度较慢;& 代谢旺盛&&&&& 3、斯帕兰札尼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4、&&& 斯帕兰札尼的实验巧妙之处在哪?为什么?&&&&& 巧妙处在:将肉放在金属小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原因是:排除了胃的物理性消化作用。&&&&& 5、1836年,施旺从胃液中提取得到了什么?&&&&&&&&& 消化蛋白质的物质(胃蛋白酶)&&&&& 6、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了什么?&&&&&&& 脲酶是一种蛋白质&&&&& 7、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认为酶是怎样的一种物质?&&&&&&& 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8、20世纪80年代,切赫和奥特曼发现了什么?&&&&&&&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9、酶的定义是什么?&&&&&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10、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11、组成酶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12、酶催化活性的表示方法是什么?&&&&& 单位时间内底物的减少量或者产物的生成量&&&&& 13、影响促反应的速率的因素?&&&&& 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PH的影响、温度的影响&&&&& 14、酶与激素的关系?&&&&& 都是活细胞产生的,但是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产生激素,如唾液腺细胞能产生唾液淀粉酶,而不能产生激素;反之,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产生酶。&&&&& 15、淀粉、蔗糖水解的产物是什么?&&&&&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 蔗糖在蔗糖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 16、化学试剂商店出售的淀粉酶、人体内的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多少? &&&&& 50—75度、37度&&&&& 17、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有哪些?&&&&& 高效性、专一性和需要适宜的条件(受温度、PH等影响)&&&&& 18、生物体内多种化学反应顺利而迅速进行的原因是什么?& &&&&& 酶的催化作用&&&&& 19、还原性糖有哪些?& &&&&& 葡萄糖、麦芽糖、果糖&&&&& 20、低温能使酶怎样?&&&&& 低温使酶活性降低,但不失活&&&&& 21、过酸、过碱、高温能使酶怎样?&&&&& 都能使酶的分子结构破坏而失活&&&&& 22、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而H+则能分别催化蔗糖、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物质水解。这能说明什么?&&&&& 说明酶具有专一性,而H+不是酶,不具有专一性&&&&& 23、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多少?&&&&&&&&& 胃蛋白酶:1.5-2.2&&&&& 胰蛋白酶:8.0-9.0&&&&& 24、&&& 当pH由7上升到10时,胰蛋白酶的催化速率怎样?当pH由13上升到6时,胰蛋白酶的催化速率又怎样?&&&&&&&&& 催化速率先升后降;催化速率为零(因酶已失活)&&&&& 25、&&& 当温度由0℃上升到80℃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速率怎样?当温度由80℃上升到0℃时,唾液淀粉酶的催化速率又怎样?&&&&&&&&& 催化速率先升后降;催化速率为零(因酶已失活)&&&&& 26、酶催化效率最高时的温度和pH分别称什么?&&&&&&&&& 最适温度;最适pH&&&&& 27、以温度为横坐标,反应速率为纵坐标,画出酶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
&&&&& 28、以pH为横坐标,反应速率为纵坐标,画出酶与pH的关系曲线图?
&&&&& 29、以酶浓度为横坐标,反应速率为纵坐标,画出在底物足量时,酶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曲线图?
&&&&& 30、以底物浓度为横坐标,反应速率为纵坐标,画出在酶量一定时,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曲线图?
&&&&& 31、&&& 加酶冼衣粉中含有蛋白酶。这种冼衣粉为什么能够很好地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使用这种冼衣粉时为何要用温水?&&&&& 因为奶渍和血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加酶冼衣粉中的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故可除去奶渍和血渍;因酶的催化需适宜的温度,故使用时要用温水。&&&&& 32、&&& 多酶片中含有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这种药片有何功能?& &&&&& 具有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功能。
&&&&& 实验四: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 肝脏中含过氧化氢酶,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它们都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成水和氧&&&&& 2.从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实验中可得出什么结论?&&& &&&&& 酶具有高效性&&&&& 3.实验中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 &&&&& 若不新鲜,肝细胞内H2O2酶被腐生细菌分解;新鲜肝脏富含H2O2酶&&&&& 4.实验中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 加大肝细胞内H2O2酶与试管中H2O2的接触面积&&&&& 5.实验中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 &&&&& 不能,滴入的氯化铁溶液中因含有肝脏研磨液,影响实验效果&&&&& 6.在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过氧化氢酶和Fe3+,实验现象怎样?&&& &&&&& 加过氧化氢酶,产生的气泡多而快&&&&& 7.实验中产生的气泡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检验?&&&&&&&&& 氧气,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检验
&&&&& 实验五: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 1.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 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2.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淀粉和蔗糖在酶作用下能水解成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Cu2O沉淀&&&&&&&&& 用淀粉酶催化淀粉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试剂鉴定,可判断淀粉酶是否能催化这两种反应&&&&& 3.为什么要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左右的热水中?&&&&&&&&& 因在适宜的温度下酶活性才高&&&&& 4.在已知淀粉酶能够催化水解的情况下,本实验设置1号试管还有没有必要?& &&&&& 有,进一步确认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并起对照作用&&&&& 5.在进行此实验前,为何要检验蔗糖的纯度?&&&&& 防止蔗糖中含有还原性糖,从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6.为何要选用新鲜的蔗糖现配现用?&&&&&&& 若蔗糖放置时间过长,要被微生物分解而产生还原性糖,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7.本实验中若2号试管也产生砖红色沉淀,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1)蔗糖放置时间过长,被微生物分解产生还原糖&&&&&&& 2)试管不干净,管壁上有还原糖&&&&&&& 3)蔗糖不纯&&&&& 8.做此实验时,能否先加酶后在60℃中保温?为什么?&&&&& 不能,因先加酶后虽不是60℃,但已发生了催化作用,再加热到60℃的过程中酶也在催化,造成实验结果不正确。
&&&&& 第二节新陈代谢与ATP&&&&& 1、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糖类&&&&& 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什么?脂肪&&&&& 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什么?淀粉&&&&& 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是什么?糖元&&&&& 生物体的能量直接来源是什么?& ATP&&&&& 生物体的能量的最终(根本)来源是什么?& 太阳光能&&&&& 2、ATP的全称是什么?& &&&&& 三磷酸腺苷&&&&& 3、ATP的分子简式是什么?A、T、P、~、—分别代表什么?& &&&&& A—P~P~P& A代表腺苷& T:三个& P:磷酸基团&&& ~高能磷酸键&&&&& 4、纯净的ATP有何特征?&&&&& 为白色粉末,能溶于水,作为药品能提供能量和改善患者新陈代谢状况的作用,辅助治疗肌肉未萎缩、脑溢血后遗症、心肌炎等疾病。可以口服,注射液可供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5、什么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是指水解时释放的能量在20.92kJ/mol以上的磷酸化合物(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达30.54kJ/mol)&&&&& 6、ATP水解通常是指哪个磷酸鍵水解?&&&&&&& 远离腺苷的哪个高能磷酸鍵水解。&&&&& 7、ADP的全称、分子简式分别是什么?&&&&& 二磷酸腺苷&&& A—P ~ P(注意: &&&&& AMP的全称:一磷酸腺苷;A-P;当两个高能磷酸键完全水解后所剩部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参与RNA的组成。)&&&&& 8、20个腺苷,80个磷酸可组成多少个ATP?30个腺苷,60个磷酸可组成多少个ATP?&&& &&&&& 20个;20个&&&&& 9、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如何实现的?(写出反应式)&&&&&&& 酶1&&&&& ATP===ADP+Pi+能量& ATP分解的酶是水解酶(酶1); &&&&& 酶2&&&&&&&&&&& ATP生成的酶是合成酶(酶2)&&&&&&&&&&&&&&&&&&&&&&&&&&&&&&&&&&&&&&& &&&&& 10、在ATP与ADP相互转化关系式中物质和能量是否可逆的?&&& &&&&& 物质是可逆的,能量是不可逆的。&&&&& 11、ATP与ADP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ATP 在细胞内含量很少的,但ATP与ADP在细胞内相互转变是十分迅速的&&&&& 12、细胞内ATP含量处在一种什么状态?有何好处?&&&&&&&&& 处在动态平衡之中。构成了生物体内部稳定的供能环境。&&&&& 13、用32P标记的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短时间快速分离得到细胞内ATP,结果ATP浓度变化不大,但有部分ATP带有32P,这一事实说明了什么?&&&&&&&&& 细胞内ATP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是迅速的。&&&&& 14、ATP的作用是什么? &&&&& 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细胞内流通着的“能量货币”&&&&& 15、生物体内合成ATP所需能量来源如何?& &&&&& 动物主要来自呼吸作用,绿色植物来自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16、ATP中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时,细胞中ADP和磷酸的含量将如何变化?& &&&&& 将增加&&&&& 17、ATP合成场所有哪些?&&&&&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18、ATP为什么不会因能量不断消耗而用尽,从而保证生命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 生物体活细胞内时刻进行着ATP和ADP相互转化,同时伴随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 19、以横坐标为O2含量,纵坐标为ATP产生量,画出O2含量与ATP产生量的关系曲线图,并注明关键点的含义?
&&&&& A:此时ATP产生可通过无氧呼吸&&&&& A~B:随着氧气浓度增大,有氧呼吸加强,ATP产生速率加快。&&&&& B:ATP产生速率最快&&&&& B~C:随氧浓度增加,ATP的产生速率不变。&&&&& D点的限制因素是:O2浓度
&&&&& 第三节& 光合作用&&&&& 1.光合作用的概念是什么?& &&&&&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是什么?&&&&&&&&&&&&&&&&&&&&&&&&& 光&&&&& 6CO2+12H2O&&&&&&&&&&&&&&& C6H12O6+6O2+6H2O&&&&&&&&&&&&&&&&&&&&&&& 叶绿体&&&&& 3.普里斯特利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4.萨克斯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5.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氧是由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合作用必须要有光。&&&&& 6.恩格尔曼的实验在设计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1)选水绵作实验材料,便于观察和研究。因水绵有带状叶绿体,而且螺旋状分布于细胞中。&&&&&&& 2)将装片放在无光、无空气的环境中,排除了环境中光线和氧的影响,确保实验正常进行。&&&&&&& 3)选用极细的光束照射,有好氧细菌检测,能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释放氧的部位。&&&&&&& 4)进行黑暗(局部光照)和曝光的对比实验,明确实验结果完全是由光照引起的&&&&& 7.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光合作用?&&& &&&&& 同位素标记法&&&&& 8.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于水。&&&&& 9.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哪两大类?颜色如何?&&&&& 叶绿素: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10.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别吸收什么颜色的光?&&&&&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11.植物的叶子为什么一般是绿色的?&&&&& 因为叶绿素的含量是类胡萝卜素的三倍&&&&& 12.叶绿体为何呈绿色?&&&&&&&&& 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绿光的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绿体才呈绿色。&&&&& 13.叶绿体色素中部分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的作用是什么?&&& &&&&& 部分特殊的叶绿素a能吸收和转变光能&&&&& 14.除部分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的其他色素的作用是什么?&&& &&&&& 吸收和传递光能&&&&& 15.离体的色素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吗?为什么?&&&&& 不能,因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单位是叶绿体&&&&& 16.光合作用分为哪两个阶段?& &&&&& 光反应和暗反应&&&&& 17.光反应进行的场所在哪里?&&&&& 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18.光反应包括哪二个阶段?&&&&&&& 1)水的光解&&& H2O 2[H]+& O2&&&&&&& 2)ATP的合成& ADP+Pi+能量(光能) ATP&&&&& 19.光合作用产生的葡萄糖和水中的氧元素来自反应物中的哪种物质?& &&&&& CO2&&&&& 20.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的阶段是在何种结构上进行的?&&&&& 囊状结构的薄膜上进行&&&&& 21.光反应的进行需要与哪些非生物因素有关?&&&&& 光、水、温度&&&&& 22.色素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哪些化学反应?&&&&& 可以用于:将水分解、生成ATP和NADPH&&&&& 23.水分解后的氧和氢元素分别以什么状态存在?&&&&& 氧以O2的形式存在,氢以还原剂(NADPH)的形式存在&&&&& 24.光反应产生的氢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起什么作用?&&&&& 还原剂(NADPH)&&&&& 25.光反应是否需要酶?水的光解是否需要酶?&&&&& 需要;不需要&&&&& 26.光反应进行的能量转变是什么?&&&&& 光能转变成活泼的化学能(ATP)&&&&& 27.暗反应包括哪二个阶段?&&&&& 1)二氧化碳的固定:CO2+C5 2C3&&&&& 2)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C3+[H] (CH2O)+C5+H2O&&&&& 28.暗反应进行的场所在哪里?& &&&&& 叶绿体基质中&&&&& 29.与暗反应进行有关的非生物因素有哪些?&&&&& 温度和CO2&&&&& 30.什么叫二氧化碳的固定?&&&&& CO2和C5化合物结合形成C3的过程&&&&& 31.三碳化合物如何才能形成葡萄糖?&&&&& C3必须在NADPH、ATP、和多种酶的催化下还原成葡萄糖&&&&& 32.暗反应阶段的能量变化是什么?&&&&&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 33.光合作用的直接产物是什么?& &&&&& 葡萄糖&&&&& 3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突然停止光照,则C3和C5将怎样变化?ATP怎样变化?&&&&&&&&& C3:增加& ;C5:减少& ;ATP:减少&&&&& 35.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突然停止CO2供应,则C3和C5将怎样变化?ATP怎样变化?&&&&&&&&& C3:减少& ;& C5:增加 ;ATP:增加&&&&& 36.光合作用有哪些重要意义? &&&&& (1)制造有机物,转化并储存能量&&&&& (2)使大气中O2和CO2的含量保持相对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构成细胞壁的成分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