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好书是青年2017必读的十本好书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青少年该看哪些书?推荐青少年人格养成的8本必读好书
查看: 13112|
评论: 0|来自: 荐书堂
摘要: 健全的心智、为人处世的智慧、对梦想的态度,这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都不可或缺。青少年也正是学习的最好时机,推荐书小编今天为大家找来了复启教育课程组鼎力推荐八本关于青少年人格成长 必读的书籍,让书本引领孩
微信获取书单,关注公众号,搜索:推荐书(tuijianshu-net)
以下推荐图书,如未有购买链接,可直接点击以下各大知名网上书店进行购买:
健全的心智、为人处世的智慧、对梦想的态度,这些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都不可或缺。青少年也正是学习的最好时机,推荐书小编今天为大家找来了复启教育课程组鼎力推荐八本关于青少年人格成长
必读的书籍,让书本引领孩子卓越成长,发挥他们的能动性,通过感受、认知、学习、自律、道德实践等方式促进青少年自身人格的发展,。
一:《靠自己去成功》
作者: 刘墉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这本书是刘庸专门写给女儿的书,在这本书中,刘墉和女儿真是无所不谈,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世界:《当习惯成了自然》、《恨老师》、《谁不希望睡到自然醒》、《有赢有输才是人生》……鲜活的语言、奇异的故事以及巧妙溶于其中的哲理,读来颇具兴味。
书中提出的两大观点:“自由教育”和“父爱引导”不仅指出了传统教子习惯中的种种陋习和盲点,而且以全新的角度对孩子的成长规律进行解读,平静温馨中不乏深入思考。
小编点评:谈起恨老师,很多孩子都有过这种心理,就连家长上学的时候也有特别不喜欢的老师。看刘墉浓浓的父爱里,教给我们哪些方法,教导不爱老师的孩子。
二:《给女孩的第一本人际交往书》
作者:王娜娜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副标题: 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成长密码
内容简介:该书是改变百万女性人生的经典励志读物!幸福不是由别人给予的,每一个女孩的幸福,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作为一名女性,如果你不懂得社
交,即使容貌出众、精明能干,你也可能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如果你拥有完美圆熟的社交形象、圆融通达的社交手法、淡定从容的社交心理、恰到好处的社交分寸,
你就可以在职场中运筹帷幄,在生活中左右逢源,最终收获你想要的幸福人生。
小编点评:每个女孩要有自己心爱的衣服,更要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书。虽然市场上多如牛毛,被人嫌弃。但是女孩们就是爱看,因为这满足了女孩想要变得更好的心愿,书中会有她们自己的世界。刚进入大学或者面临毕业的女孩,小编大力推荐!
三:《男生,我大声对你说》
作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内容简介:该书是著名作家、心理医师毕淑敏写给男孩的心灵之书,内容涵盖男生的成长、成功、励志、恋爱、婚姻、修养等主题,既有轻盈恬淡的青春美
文,又有引人入胜的心理咨询故事。本书是男生认识自己,走出困惑迷茫,追求成功幸福的人生指南,对于女生认识和理解男生心理也不无教益和启示。
小编点评:此书设计精美,更有国内一线青年插画师精心绘制的60余幅唯美插画,堪称丰盛的心灵与视觉盛宴,男生的秘密都在这里。
四:《女生,我悄悄对你说》
作者: 毕淑敏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内容简介:同是毕淑敏为女生写的书,她说:“美好的女生请你慢下来,听我悄悄对你说和暖温煦的警策。不要慌张,生命理应从容饱满,让精神的溪流奔涌清澈。即使此刻你是泥藕,我相信你必将盛开为莲。”
小编点评:小编“年轻”时候特别喜欢看,文笔优美,如果你家女儿青春期,推荐给她。我想就连家长,也会被此书俘虏,因为勾起你太多对甜蜜青春的回忆。
五:《做最好的自己》
作者:李开复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书中用了近百个真实案例,来阐述如何运用“成功同心圆”法则选择自己的价值观,阐述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选择做一个融会中西的国际化人才”,最终说明“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这些案例当中,有李开复自己的成败得失,也有如比尔·盖茨一般显赫人物的故事。
小编点评:名人类励志书小编一般不怎么爱看,但是书里讲到的积极态度,同理心沟通,对建立孩子积极的态度和促进亲子关系,会发挥很大的功效,不信您读读看。
六:《最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 【美】提摩西.威尔逊 出版社: 社
内容简介:“认识你自己”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如今依然有用。内省是了解自我的最佳途径吗?我们费尽心力,究竟想发现什么?正如现代心理学重新定义的那样,在颇具启发性的潜意识之旅中,提摩西•威尔逊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由判断、感觉和动机构成的潜藏的内心世界。
我们为何不了解自己——我们的潜能、感觉或动机?因为我们建构了一个脱离适应性潜意识的、似是而非的自我叙事。威尔逊指出,如果我们想知道自己是谁、自己的感觉如何,可以关注一下我们正在做什么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最熟悉的陌生人》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比弗洛伊德式潜意识更强有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普遍化的潜意识,并据此对了解自我的方式进行了创新性思
考。阅读本书,我们不但能更深刻地理解自我之谜,还能借助实用的心理学方法开发自我的无限潜能,从而在不同的社会角色和身份之间找到平衡,成就理想的自
小编点评:不能总安慰孩子,你很独特。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他具有别人没有的核心优势,而这优势很容易被忽略。希望通过此书中讲述的方法和家长恰当的引导,青少年能够重新挖掘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尽在:)
七:《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作者:【美】 丹尼尔.科伊尔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人们都想“变得更好”,丹尼尔·科伊尔深入挖掘了这种贪念的核心。书中罗列了大量鲜活的生活实例,全新诠释天才的“一万小时法则”
小编点评:《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颠覆巨献,推翻你对天才的一切想象。《异类》背后的天才理论,为你打通通往异类的每个环节!
八:《学会自己长大》
作者: 和云峰 副标题: 关于学业、情感、青春与梦想
内容简介:书中没有倚老卖老的姿态,没有千篇一律的说教,完全是平等而真诚的态度,充满着机智诙谐的幽默。如果阅读时,书中的一些言语打动了你,一
些文字启发了你,那么这些都仅仅是一个开始,最重要的是你要把这些知识运用到你的生命中去。再好的方法也需要你的执行,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改变一点点,
坚持下去,一年后,变化超乎你的想象!
小编点评:相信在这本书中,能帮你的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顺利度过美好而富有挑战的青春期。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身边的人!
我们一直在努力……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给您推荐好书!
推荐书书友QQ群:书友①群: (已满)推荐书书友QQ群:书友②群:
欢迎进入本站板块一起交流!
微 信: 推荐书(tuijianshu-net),扫描左侧二维码或公众号搜索推荐书
上一篇:下一篇:
这个时代,除了互联网科技、穿搭术,以及身材管理之外,男性还应该挤出精力…
苏童说过“悲剧性是探讨人性的衍生物”,有一些“负能量”的书更能给人以深…
青春从不曾走远,那时的年华,是我们最美好的记忆。躁动不安、怀揣梦想、勇…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msenz Inc.  1925年1月,著名的&京报副刊&刊出启事,向社会各界征求&青年爱读书&和&青年必读书&各10部.一时间应者多多如过江之鲫:前者多是在京各院校大学生的应答;后者的书目,均为业界著名学者开出.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胡适之梁启超周作人易寅村马幼渔林语堂谭仲揆……均应约开出精彩纷呈的青年必读书目.  &京副&创刊于1924年12月,由敝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报人孙伏园编辑的一份盛极一时的著名文艺副刊.孙伏园是鲁迅任教绍兴师范学堂时的学生,又是小同乡,与周氏兄弟及周府上下往来密切,鲁迅这一阶段相当多的文字均由&京副&刊发:自己的学生办报,理应勉力支持么.  纵观北京学界诸大名流所拟林林总总的书目,鲁迅先生的"书目"最为另类-因为该"书目"既无具体的"书"亦无相应的"目":委实让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堪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一份石破天惊的&读书目&.  兹将鲁迅先生的&书目&全文抄录如下:  &青年必读书&  -应京报副刊的征求-  从来没有留心过,  所以现在说不出。   但我要趁这机会,略说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   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   我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 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
楼主发言:44次 发图:0张 | 更多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刚才属文,想诉说一下我对东西方文学作品的看法,想不到竟发现此文,给我以解答》拜谢
  还是五四精神
  @我心依旧zkl 1楼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刚才属文,想诉说一下我对东西方文学作品的看法,想不到竟发现此文,给我以解答》拜谢  -------------------  此均为前辈学人所开出的书目,余将尽力依次录出:精彩纷呈-总有后学如余辈者可资借鉴之处。  与我心依旧兄共勉。  谢谢~
  @李正华 2楼   还是五四精神  ---------------------  五四新文化运动精神不死-五彩斑斓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驿站,一个港湾,一座丰碑.  问正华兄好~
  @楼   等  -------------------  问好~
  周作人的《论八股文》客观得多。虽然,他所论的文学源流我不太懂。。。
  @zhaozhiguowj 7楼   周作人的《论八股文》客观得多。虽然,他所论的文学源流我不太懂。。。  ----------------  &论八股文&是知堂中后期经典作品之一.  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源流"-概括讲,是知堂自己独创的颇为独特的二元文学史观-即  1."载道"与"言志"两个潮流的起伏消长:  皇权强盛之时"载道"文学盛行;王纲解纽之时"言志"文学盛行;  2.有价值的文学都是"言志"的而非"载道"的;  3."言志"文学的源头包括&儒林外史&的楔子和部分回目中的部分文字;金冬心的&画竹题记&;郑板桥的各类&题记&和&家书&数通;李笠翁的&闲情偶寄&;金圣叹的&水浒传&序;明张宗子,王季重,刘同人,李卓吾和三袁,以及倪元璐,谭友夏,李开先,屠隆,沈承,祈彪佳,陈继儒诸人中由知堂归纳精选出来的文字.这些文字构成了知堂在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国学系讲义中的主要部分.  4."载道"文学的源头是以唐宋八大家,桐城派古文和八股文等...
  胡适之的书目  1.&老子&(王弼注)  2.&墨子&(孙诒让&墨子闲诂&  3.&论语&  4.王充&论衡&  5.崔述&崔东壁遗书&  6.Plato:Apology
Crito  7.The
Testsment  8.John
Liberty  9.John
Compromiso  10.John
  胡适之曾应清华大学生之约开出相当冗长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作为参考,一并录在这里:  (一)工具之部  《书目举要》 (周贞亮,李之鼎)南城宜秋馆本。这是书目的书目。  《书目答问》 (张之洞)刻本甚多,近上海朝记书庄有石印“增辑本”,最易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附存目录 广东图书馆刻本,又点石斋石印本最方便。  《汇刻书目》 (顾修)顾氏原本已不适用,当用朱氏增订本,或上海北京书店翻印本,北京有益堂翻本最廉。  《续汇刻书目》 (罗振玉)双鱼堂刻本。  《史姓韵编》 (汪辉祖)刻本稍贵,石印本有两种。此为《二十四史》的人名索引,最不可少。  《中国人名大辞典》 商务印书馆。  《历代名人年谱》 (吴荣光) 北京晋华书局新印本。  《世界大事年表》 (傅运森) 商务印书馆。  《历代地理韵编》,《清代舆地韵编》 (李兆洛)广东图书馆本,又坊刻《李氏五种》本。  《历代纪元编》 (六承如)《李氏五种》本。  《经籍纂诂》 (阮元等)点石斋石印本可用。读古书者,于寻常典外,应备此书。  《经传释词》 (王引之)通行本。  《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等译编) 上海医学书局  (二)思想史之部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胡适)商务印书馆。  二十二子:  《老子》《庄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尸子》《孙子》《孔子集语》《晏子春秋》《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黄帝内经》《竹书纪年》《商君书》《韩非子》《淮南子》《文中子》《山海经》  浙江公立图书馆(即浙江书局)刻本。上海有铅印本亦尚可用。汇刻子书,以此部为最佳。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最好先看白文,或用朱熹集注本。  《墨子间诂》 (孙诒让)原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庄子集释》 (郭庆藩)原刻本,石印本。  《荀子集注》 (王先谦)原刻本,石印本。  《淮南鸿烈集解》 (刘文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春秋繁露义证》 (苏舆)原刻本。  《周礼》 通行本。  《论衡》 (王充)通津草堂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湖北崇文书局本。  《抱朴子》 (葛洪)《平津馆丛书》本最佳,亦有单行的;湖北崇文书局本。  《四十二章经》 金陵刻经处本。以下略举佛教书。  《佛遗教经》 同上。  《异部宗轮论述记》 (窥基)江西刻经处本。  《大方广佛华严经》 (东晋译本)金陵刻经处。  《妙法莲华经》 (鸠摩罗什译)同上。  《船若纲要》 (葛彗)《大般若经》太繁,看此书很够了。扬州藏经院本。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玄奘译)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鸠摩罗什译,菩提流支译,真谛译)以上两书,流通本最多。  《阿弥陀经》 (鸠摩罗什译)此书译本与版本皆极多,金陵刻经处有《阿弥陀经要解》(智旭)最便。  《大方广圆觉了义经》 (即《圆觉经》)(佛陀多罗译)金陵刻经处白文本最好。  《十二门论》 (鸠摩罗什译)金陵刻经处本。  《中论》 (同上)扬州藏经院本。  以上两种,为三论宗“三论”之二。  《三论玄义》 (隋吉藏撰)金陵刻经处本。  《大乘起信论》 (伪书)此虽是伪书,然影响甚大。版本甚多,金陵刻经处有沙门真界纂注本颇便用。  《大乘起信论考证》 (梁启超)此书介绍日本学者考订佛书真伪的方法,甚有益。商务印书馆将出版。  《小止观》 (一名《童蒙止观》,智觊撰)天台宗之书不易读,此书最便初学。  金陵刻经处本。  《相宗八要直解》 (智旭直解)金陵刻经处本。  《因明入正理论疏》 (窥基直疏)金陵刻经处本。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慧立撰)玄奘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伟大人物,此传为中国传记文学之大名著。常州天宁寺本。  《华严原人论》 (宗密撰)有正书局有合解本,价最廉。  《坛经》 (法海录)流通本甚多。  《古尊宿语录》 此为禅宗极重要之书,坊间现尚无单行刻本。  《大藏经》缩刷本腾字四至六。  《宏明集》 (梁僧祐集)此书可考见佛教在晋宋齐梁士大夫间的情形。金陵刻经处本。  《韩昌黎集》 (韩愈)坊间流通本甚多。  《李文公集》 (李翱)三唐人集本。  《柳河东集》 (柳宗元)通行本。  《宋元学案》 (黄宗羲,全祖望等)冯云濠刻本,何绍基刻本,光绪五年长沙重印本。坊间石印本不佳。  《明儒学案》 (黄宗羲)莫晋刻本最佳。坊间通行有江西本,不佳。  以上两书,保存原料不少,为宋明哲学最重要又最方便之书。此下所列,乃是补充这两书之缺陷,或是提出几部不可不备的专家集子。  《直讲李先生集》 (李觏)商务印书馆印本。  《王临川集》 (王安石)通行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二程全书》 (程颢、程颐)六安涂氏刻本。  《朱子全书》 (朱熹)六安涂氏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朱子年谱》 (王懋竑)广东图书馆本,湖北书局本。此书为研究朱子最不可少之书。  《陆象山全集》  《陈龙川全集》 (陈亮)通行本。  《叶水心全集》 (叶适)通行本。  《王文成公全书》 (王守仁)浙江图书馆本。  《困知记》 (罗钦顺)嘉庆四年翻明刻本。正谊堂本。  《王心斋先生全集》 (王艮)近年东台袁氏编订排印本最好,上海国学保存会寄售。  《罗文恭公全集》 (罗洪先)雍正间刻本,《四库全书》本与此不同。  《胡子衡齐》 (胡直)此书为明代哲学中一部最有条理又最有精采之书。《豫章丛书》本。  《高子遗书》 (高攀龙)无锡刻本。  《学通辨》 (陈建)正谊堂本。  《正谊堂全书》 (张伯行编)这部丛书搜集程朱一系的书最多,欲研究“正统派”的哲学的,应备一部,全书六百七十余卷,价约三十元。初刻本已不可得,现行者为同治间初刻本。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商务印书馆。  《日知录》 (顾炎武)用黄汝成《集释》本。通行本。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单行本。扫叶山房《梨洲遗著汇刊》本。  《张子正蒙注》 (王夫之)《船山遗书》本。  《思问录内外篇》 (王夫之)同上。  《俟解》一卷,《噩梦》一卷 (王夫之)同上。  《颜李遗书》 (颜元,李?恭)《畿辅丛书》本可用。北京四存学会增补全书本。  《费氏遗书》 (费密)成都唐氏刻本。(北京大学出版部寄售)  《孟子字义疏证》 (戴震)《戴氏遗书》本。国学保存会有铅印本,但已卖缺了。  《章氏遗书》 (章学诚)浙江图书馆排印本,上海刘翰怡新刻全书本。  《章实斋年谱》 (胡适)商务印书馆出版。  《章实斋年谱》 (胡适)商务印书馆出版。  《崔东壁遗书》 (崔述)道光四年陈履和刻本;《畿辅丛书》本只有《考信录》,亦可够用了。全书现由亚东图书馆重印,不久可出版。  《汉学商兑》 (方东树)此书无甚价值,但可考见当日汉宋学之争。单行本,朱氏《槐庐丛书》本。  《汉学师承记》 (江藩)通行本,附《宋学师承记》。  《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光绪辛卯初印本;新刻本只增一序。  《史记探原》 (崔适)初刻本;北京大学出版部排印本。  《章氏丛书》 (章炳麟)康宝忠等排印本;浙江图书馆刻本。  (未完待续)
  谁把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全部看完过?还未完待续,呵呵。
  @楼   谁把胡适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全部看完过?还未完待续,呵呵。  -------------------  1.报告仁兄:弟就没"全部看完过";据某名流揭发说:胡适之也没看完过.  余意此事似乎可以这样理解:有些藏书可以不必全文阅读;但查资料时,没有它们又多有不便.换言之,有些资料史料性的书籍,主要供查找资料时使用罢.  2.弟本意是想把该&书目&一次贴完,系统提示字数已超过4000字-不可以滴.只好退而求其次-分批分期而已矣:之所以"未完待续"云云耳.
  续前:  ( 三)文学史之部  《诗经集传》 (朱熹)通行本。  《诗经通论》 (姚际恒)闻商务印书馆将重印。  《诗本谊》 (龚橙)浙江图书馆《半广丛书》本。  《诗经原始》 (方玉润)闻商务印书馆不久将有重印本。  《诗毛氏传疏》 (陈奂)《清经解续编》卷七百七十八以下。  《檀弓》 《礼记》第二篇。  《春秋左氏传》 通行本。  《战国策》 商务印书馆有铅印补注本。  《楚辞集注》,附《辨证后语》 (朱熹)通行本;扫叶山房有石印本。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严可均编)广雅书局本。此书搜集最富,远胜于张溥的《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 (丁福保编)上海医学书局出版。  《古文苑》 (章樵注)江苏书局本。  《续古文苑》 (孙星衍编)江苏书局本。  《文选》 (萧统编)上海会文堂有石印胡刻李善注本最方便。  《文心雕龙》 (刘勰)原刻本;通行本。  《乐府诗集》 (郭茂倩编)湖北书局刻本。  《唐文粹》 (姚铉编)江苏书局本。  《唐文粹补遗》 (郭麟编)同上。  《全唐诗》 (康熙朝编)扬州原刻本,广州本,石印本,五代词亦在此中。  《宋文鉴》 (吕祖谦编)江苏书局本。  《南宋文范》 (庄仲方编)同上。  《南宋文录》 (董兆兆编)同上。  《宋诗抄》 (吕留良、吴之振等编)商务印书馆本。  《宋诗抄补》 (管庭芬等编)商务印书馆本。  《宋六十家词》 (毛晋编)汲古阁本,广州刊本,上海博古斋石印本。  《四印斋王氏所刻宋元人词》 (王鹏运编刻)原刻本,板存北京南阳山房。  《疆村所刻词》 (朱祖谋编刻)原刻本。王朱两位刻的词集都很精,这是近人对于文学史料上的大贡献。  《太平乐府》 (杨朝英编) (四部丛刊)本。  《阳春白雪》 (杨朝英编) 南陵徐氏《随庵丛书》本。  以上两种为金元人曲子的选本。  《董解元弦索西厢》 (董解元)刘世衍《暖红室汇刻传奇》本。  《元曲选一百种》 (臧晋叔编)商务印书馆有影印本。  《金文最》 (张金吾编)江苏书局本。  《元文类》 (苏天爵编)同上。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商务印书馆本。  《京本通俗小说》 这是七种南宋的话本小说,上海?覃隐庐《烟画东堂小品》本。  《宣和遗事》 《士礼居丛书》本;商务印书馆有排印本。  《五代史平话》残本 董康刻本。  《明文在》 (薛熙编)江苏书局本。  《列朝诗集》 (钱谦益编)国学保存会排印本。  《明诗综》 (朱彝尊编)原刻本。  《六十种曲》 (毛晋编刻)汲古阁本。此书善本已不易得。  《盛明杂剧》 (沈泰编)董康刻本。  《暖红室汇刻传奇》 (刘世珩编刻)原刻本。  《笠翁十二种曲》 (李渔)原刻巾箱本。  《九种曲》 (蒋士铨)原刻本。  《桃花扇》 (孔尚任)通行本。  《长生殿》 (洪升)通行本。  清代戏曲多不胜举;故举李蒋两集,孔洪两种历史戏,作几个例而已。  《曲苑》 上海古书流通处(?)编印本。此书汇集关于戏曲的书十四种,中如焦循《剧说》,如梁辰鱼《江东白苎》,皆不易得。石印本价亦廉,故存之。  《缀白裘》 这是一部传奇选本,虽多是零篇,但明末清初的戏曲名著都有代表的部分存在此中。在戏曲总集中,这也是一部重要书了。通行本。  《曲录》 (王国维)《晨风阁丛书》本。  《湖海文传》 (王昶编)所选都是清朝极盛时代的文章,最可代表清朝“学者的文人”的文学。原刻本。  《湖海诗传》 (王昶编)原刻本。  《鲒?亭集》 (全祖望)借树山房本。  《惜抱轩文集》 (姚鼐)通行本。  《大云山房文稿》 (恽敬)四川刻本,南昌刻本。  《文史通义》 (章学诚)贵阳刻本,浙江局本,铅印本。  《龚定庵全集》 (龚自珍)万本书堂刻本。国学扶轮社本。  《曾文正公文集》 (曾国藩)《曾文正全集》本。  清代古文专集,不易选择;我经过很久的考虑,选出全,姚,恽,章,龚,曾六家来作例。  《吴梅村诗》 (吴伟业)《梅村家藏稿》(董康刻本,商务印书馆影印本)  本,无注,此外有靳荣藩《吴诗集览》本,有吴翌凤《梅村诗集笺注》本。  《瓯北诗钞》 (赵翼)《瓯北全集》本,单行本。  《两当轩诗钞》 (黄景仁)光绪二年重刻本。  《巢经巢诗抄》 (郑珍)贵州刻本;北京有翻刻本,颇有误字。  《秋蟪吟馆诗钞》 (金和)铅印全本;家刻本略有删减。  《人境庐诗钞》 (黄遵宪)日本铅印本。  清代诗也很难选择。我选梅村代表初期,瓯北与仲则代表乾隆一期;郑子尹与金亚匏代表道咸同三期;黄公度代表末年的过渡时期。  明清两朝小说:  《水浒传》 亚东图书馆三版本。  《西游记》 (吴承恩)亚东图书馆再版本。  《三国志》 亚东图书馆本。  《儒林外史》 (吴敬梓)亚东图书馆四版本。  《红楼梦》 (曹г)亚东图书馆三版本。  《水浒后传》 (陈忱,自署古宋遗民)此书借宋徽钦二帝事来写明末遗民的感慨,是一部极有意义的小说。亚东图书馆《水浒续集》本。  《镜花缘》 (李汝珍)此书虽有“掉书袋”的毛病,但全篇为女子争平等的待遇,确是一部很难得的书。亚东图书馆本。  以上各种,均有胡适的考证或序,搜集了文学史的材料不少。《今古奇观》,通行本。可代表明代的短篇。  《三侠五义》 此书后经俞樾修改,改名《七侠五义》。此书可代表北方的义侠小说。旧刻本,《七侠五义》流通本较多。亚东图书馆不久将有重印本。  《儿女英雄传》 (文康)蜚英馆石印本最佳;流通本甚多。  《九命奇冤》 (吴沃尧)广智书局铅印本。  《恨海》 (吴沃尧)通行本甚多。  《老残游记》 (刘鹗)商务印书馆铅印本。  以上略举十三种,代表四五百年的小说。  《五十年来的中国文学》 (胡适)本书卷二。  (跋)文学史一部,注重总集;无总集的时代,或总集不能包括的文人,始举别集。因为文集太多,不易收买,尤不易遍览,故为初学人及小图书馆计,皆宜先从总集下手。
  胡适之的"最低限度国学书目"所开列的书籍确乎多了一些.  不要说是在校大学生,又有几个国学门教授具备这样的学力涅.  尤其是此刻现在的名人名教授,就余所接触认识者当中,很有几位,吃酒打牌之余,整整八卦,摆摆乌龙,吹吹牛皮,扯扯闲蛋啥的还行...面对这样的书单,大抵也是要懵圈滴...  却说清华那几个大学生,面对这个&书目&,几乎也给整懵圈了,连忙委托&清华周刊&记者,请求胡君务必从新开一个简单一点的书单.于是乎,胡适之专门回信曰:  ...如果先生们执意要我再拟一个“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我只好在原书目上加上一些圈;那些有圈的,真是不可少的了。此外还应加上一部《九种纪事本末》(铅印本)。  以下是加圈的书:  《书目答问》 《法华经》 《左传》《中国人名大辞典》 《阿弥陀经》 《文选》《九种纪事本末》 《坛经》 《乐府诗集》《中国哲学史大纲》 《宋元学案》 《全唐诗》《老子》《明儒学案》《宋诗钞》《四书》《王临川集》《宋六十家词》《墨子间诂》 《朱子年谱》 《元曲选一百种》《荀子集注》 《王文成公全书》 《宋元戏曲史》《韩非子》 《清代学术概论》 《缀白裘》《淮南鸿烈集解》 《章实斋年谱》 《水浒传》《周礼》 《崔东壁遗书》 《西游记》《论衡》 《新学伪经考》 《儒林外史》《佛遗教经》 《诗集传》 《红楼梦》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  日生于广东新会。  近代史上维新派代表人物,著名学者。  晚清近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梁启超不但官场学界两著其名,学术研究涉猎相当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佛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颇多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看看梁任公应约所开&书目十部&-  1.&孟子&  2.&荀子&  3.&左传&  4.&汉书&  5.&后汉书&  6.&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  7.&通志二十略&  8.&王阳明传习录&  9.&唐宋诗醴&  10.&词综&  附注:  三项标准:  (一)修养资助;(二)历史及掌故常识;(三)文学兴味.近人著作外国著作不在此数.
  还是梁任公高明,胡适那个完全是扯蛋。
  或问:“悠哉,你今生圆了什么梦呀?”  悠哉呵呵笑答:“凭着自己的过人天分,我圆了两个大梦:一是创作了《燕园梦》,当上中国文学大师;二是构建‘悠哉教学法’体系,成为卓有建树的一位语文教育家。”  或问:“为什么偏你能耐大,整出一套‘悠哉教学法’体系来?”  悠哉又呵呵笑答:  首先,我有过人的理论天赋:悠哉本科读哲学,研究生转文艺理论,自修艺术史,教《美学》课,搞文学创作,钻研修辞学,钻研语文课程论等。一言以蔽之,我的“学科功底”大碗里,货色满满。  其次,理论天赋更体现为将多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熔铸为一整体,然后投入具体运用。悠哉本科是学哲学的,其基本训练就是构造哲学体系。  再次,如果说国内某些师范大学(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教育学院培养的语文课程教学论博士个个能成长为语文教育家,各自创立一套理论体系,谁敢相信这套鬼话?倘若他们缺乏过人的综合素养,就难以建构,就立不起来。毛泽东的思想卓越于苏联科班培养的那批人(王明、张闻天等),也是这个道理。  1955年,吕叔湘先生在中国语言学会成立大会上作报告,题为《把我国的语言科学推向前进》,他高屋建瓴地指出:“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走上修辞学、风格学的道路。”悠哉创立的“悠哉教学法”体系,是一整套“风格学”的语文教学体系。    
  @guoxd65 16楼   还是梁任公高明,胡适那个完全是扯蛋。  ---------------------  胡适那个"最低限度"发表后,梁任公相当不以为然;胡君彼时虽然已获大名,在任公眼里,胡就一不过尔尔的后生小子-颇为嗤之以鼻.  任公曾为此撰写专文逐条驳斥.稍后余将该文录出,供诸君判断欣赏.  问guoxd65兄好~
  &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梁启超  胡君这书目,我是不赞成的,因为他文不对题。胡君说:“并不为国学有根柢的人着想,只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点系统的国学知识的人设想。”依我看,这个书目,为“国学已略有根柢而知识绝无系统”的人说法,或者还有一部分适用。我想,《清华周刊》诸君,所想请教胡君的并不在此,乃是替那些“除欲读商务印书馆教科书之外没有读过一部中国书”的青年们打算。若我所猜不错,那么,胡君答案,相隔太远了。  胡君致误之由,第一在不顾客观的事实,专凭自己主观为立脚点。胡君正在做《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这个书目正是表示他自己思想的路径,和所凭的资料(对不对又另是一问题,现在且不讨论)。殊不知一般青年,并不是人人都要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不是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这里头的书什有七八可以不读。真要做哲学史、文学史家,这些书却又不够了。  胡君第二点误处,在把应读书和应备书混为一谈,结果不是个人读书最低限度,却是私人及公共机关小图书馆之最低限度(但也不对,只好说是哲学史、文学史家私人小图书馆之最低限度)。殊不知青年学生(尤其清华),正苦于跑进图书馆里头不知读什么书才好,不知如何读法,你给他一张图书馆书目,有何用处?何况私人购书,谈何容易?这张书目,如何能人人购置?结果还不是一句废话吗?  我最诧异的:胡君为什么把史部书一概屏绝?一张书目名字叫做“国学最低限度”,里头有什么《三侠五义》、《九命奇冤》,却没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岂非笑话?若说《史》、《汉》、《通鉴》是要“为国学有根柢的人设想”才列举,恐无此理。若说不读《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便够不上国学最低限度,不瞒胡君说,区区小子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浅陋,说我连国学最低限度都没有,我却不服。  平心而论,做文学史(尤其做白话文学史)的人,这些书自然应该读,但胡君如何能因为自己爱做文学史,便强一般青年跟着你走?譬如某人喜欢金石学,尽可将金石类书列出一张系统的研究书目;某人喜欢地理学,尽可以将地理类书列出一张系统的研究书目,虽然只是为本行人说法,不能应用于一般。依我看,胡君所列各书,大半和《金石萃编》、《殷墟书契考释》(金石类书),《水道提纲》、《朔方备乘》、《元史释文证补》(地理类书)等等同一性质,虽不是不应读之书,却断不是人人必应读之书。胡君复《清华周刊》信说:“我的意思是要一班留学生,知道《元曲选》等,是应该知道的书。”依着这句话,留学生最少也该知道《殷墟书契考释》、《朔方备乘》……是应该知道的书。那么将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搬字过纸,更列举后出书千数百种便了,何必更开最低限度书目?须知“知道”是一件事,“必读”又别是一件事。  我的主张,很是平淡无奇。我认定史部书为国学最主要部分,除先秦几部经书几部子书之外,最要紧的便是读正史、通鉴、宋元明纪事本末和九通中一部分,以及关系史学之笔记文集等,算是国学常识,凡属中国读书人都要读的。有了这种常识之人不自满足,想进一步做专门学者时,你若想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你就请教胡君这张书目;你若想做别一项专门家,还有许多门我也可以勉强照胡君样子,替你另开一张书目哩。  胡君对于自己所好的两门学问,研究甚深,别择力甚锐,以为一般青年也该如此,不必再为别择,所以把许多书目胪列出来了。试想一百多册的《正谊堂全集》千篇一律的“理气性命”,叫青年何从读起?何止《正谊堂》,即以浙刻《二十二子》论,告诉青年说这书该读,他又何从读起?至于其文学史之部,所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古文苑》、《续古文苑》、《唐文粹》、《全唐诗》、《宋文鉴》、《南宋文范》、《南宋文录》、《宋诗钞》、《宋六十家词》、《四印斋宋元词》、《疆村所刻词》、《元曲选百种》、《金文最》、《元文类》、《明文类》、《列朝诗集》、《明诗综》、《六十种曲》等书,我大略估计,恐怕总数在一千册以上,叫人从何读起?青年学生因我们是为“老马识途”,虚心请教,最少也应告诉他一个先后次序,例如唐诗该先读某家,后读某家,不能说你去读全唐诗便了。宋词该先读某家,后读某家,不能说请你把王幼霞朱古微所刻的都读。若说你全部读过后自会别择,诚然不错,只怕他索性不读了。何况青年若有这许多精力日力来读胡君指定的一千多册文学书,何如用来读二十四史、九通呢?  还有一层,胡君忘却学生若没最普通的国学常识时,有许多书是不能读的。试问连《史记》没有读过的人,读崔适《史记探源》,懂他说的什么?连《尚书》、《史决》、《礼记》、《国语》没有读过的人,读崔述《考信录》,懂他说的什么?连《史记·儒林传》、《汉书·艺文志》没有读过的人,读康有为《新学伪经考》,懂他说的什么?这不过随手举几个例,其他可以类推。假如有一位学生(假定还是专门研究思想史的学生),敬谨遵依胡君之教,顺着他所列书目读去,他的书明明没有《尚书》、《史记》、《汉书》这几部书,你想这位学生,读到崔述、康有为、崔适的著述时,该怎么样狈狼呢?  胡君之意,或者以这位学生早已读过《尚书》、《史记》、《汉书》为前提,以为这样普通书,你当然读过,何必我说?那么,《四书》更普通,何以又列入呢?总而言之,《尚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为国学最低限度不必要之书,《正谊堂全集》、《缀白裘》、《儿女英雄传》,反是必要之书,真不能不算石破天荒的怪论(思想史之部,连《易经》也没有,什么原故,我也要求胡君答复)。  总而言之,胡君这篇书目,从一方面看,嫌他墨漏太多,从别方面看,嫌他博而寡要,我认为是不可用的。
  倘说鼓捣学术,因偏重不同领域,梁胡各有所长;如果单挑国学史学,胡适正好撞在举人出身之任公枪口上.  从年龄上讲,胡适就一后生小子;康梁玩儿戊戌变法的时候,胡适刚好是黄嘴丫子还没褪利索的六龄学童么.  即使抛开这些客观条件,单挑"最低程度"的书单问题,梁文非但逻辑谨严论证充分,而且条理清晰辞严义正,更而且洞彻犀利措语泼辣-  胡君当头遭一板砖,只能忍气吞声,未敢造次-不再言语了...
  张中行在哪篇文章中说过类似的话,:“那时候(在外国)有些人用大镜子研究河外星系,有些人用小镜子研究微生物。这里还在谈性命气理”。看看上面列出的“青年必读书”书目,只能让人对鲁迅的话不得不赞同。
  小心中毒
  @ 21楼   张中行在哪篇文章中说过类似的话,:“那时候(在外国)有些人用大镜子研究河外星系,有些人用小镜子研究微生物。这里还在谈性命气理”。看看上面列出的“青年必读书”书目,只能让人对鲁迅的话不得不赞同。  -----------------------------  严重同意。  弟的基本判断是:  1."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本质是教人如何做奴才的学问.  2.客观对待中国古书和典籍的态度应该是-资料和史料:  a.深入学习研究并能够得心应手引用这些资料和史料-是为学术;  b.把这些资料史料性的东西作为精神食粮并浸淫其中-倘非弱智,一定是奴才。
  近百年来,儒学不流行了,流行的却是教人如何做奴才的学问.  今之人和九十年前比,个性是更解放了还是更受束缚了。不好说(以大学教授为例,或以大学校长为例)。
  @毕明迩 25楼   近百年来,儒学不流行了,流行的却是教人如何做奴才的学问.  今之人和九十年前比,个性是更解放了还是更受束缚了。不好说(以大学教授为例,或以大学校长为例)。  -----------------------------  看您老先生的文字,"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以推崇钱宾四先生文字著作生平为第一要务-几乎所有帖子均与此相关:说您已经浸淫其中,恐不为过-作为钱家孝子贤孙,您是"称职"的罢.  其实为人为文,以"思想宽大,见识通达"为最难.  无论如何,九十年前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愚昧,落后是其本质特征,这是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应该具备的历史常识.  今不如昔不好;固步自封不好;坐井观天更不好...  希望老先生放宽眼界,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拍和脚步...
  贝勒爷的集文能做一个有意思的专题了。  是因为当时社会有这样的呼声,才应时有这样“青年必读书目”的应答,是“同体一呼,共同醒悟成长”的意思吧。  当代青年在学校里受教育的基点是有用,而非做人,所以,这样“远思觉人”的文本,都越来越离青年们远了。但社会上,这样的声音并不会永远沉寂。
  @深圳一石   贝勒爷的集文能做一个有意思的专题了。  是因为当时社会有这样的呼声,才应时有这样“青年必读书目”的应答,是“同体一呼,共同醒悟成长”的意思吧。  当代青年在学校里受教育的基点是有用,而非做人,所以,这样“远思觉人”的文本,都越来越离青年们远了。但社会上,这样的声音并不会永远沉寂。  -----------------------------  谢谢!  力争将该&集文&做成一个有意思的专题.  问一石兄好~
  为胡适之"最低限度"国学书目问题,任公相当不满有如前述-  你小子在北大的一亩三分地胡闹胡来没人干涉:现在居然来我清华上串下跳乱整七八整-将老夫置于何地涅-岂非太岁爷头上动土/关公门前耍大刀么?  这梁任公越核计越填堵:这日晚餐前多灌了几杯65度北京二锅头,连夜伏案奋笔疾书,草拟出&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总算出出一口袅气么-  两月前清华周刊记者以此题相属,蹉跎久未报命。顷独居翠微山中,行箧无一书,而记者督责甚急,乃竭三日之力,专凭忆想所及草斯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并书名篇名亦忆错误者,他日更当补正也。  中华民国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启超作于碧摩岩翠山房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 《孟子》  《论语》为二千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  《论语》、《孟子》之文,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注释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但其中有随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戴氏服膺颜习斋之学,最重实践,所注似近孔门真际,其训诂亦多较朱注为优,其书简洁易读。焦氏服膺戴东原之学,其孟子正义在清儒诸经新疏中为最佳本,但文颇繁,宜备置案头,遇不解时,或有所感时,则取供参考。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乃戴氏一家哲学,并非专为注释《孟子》而作,但其书极精辟,学者终需一读,最好是于读《孟子》时并读之,既知戴学纲领,亦可以助读《孟子》之兴味。  焦循《论语通释》,乃摹仿《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将全部《论语》拆散,标准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可称治《论语》之一良法,且可应用其法以治他书。  右两书篇页皆甚少,易读。  陈沣《东塾读书记》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疏,最为精切,其书不过二三十页,宜一读以观前辈治学方法,且于修养亦有益。  《易经》  此书为孔子以前之哲学书,孔子为之注解,虽奥衍难究,然总须一读。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钞出,随时省览。  后世说《易》者人言人殊,为修养有益起见,则程颐之《程氏易传》差可读。说《易》最近真者,吾独推焦循,其著的《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略》、《易章句》)皆称精诣,学者如欲深通此经,可取读之,否则可以不必。  《礼记》  此书战国及西汉之“儒家言”丛编,内中有极精纯者,亦有极破碎者,吾希望学者将《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傅》、《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 ,多游览数次,且摘录其精要语。  若欲看注解,可看《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孝经》之性质与《礼记》同,可当《礼记》之一篇读。  《老子》  道家最精要之书,希望学者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  注释书未有极当意者,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  《墨子》  孔墨在先秦时,两圣并称,故此书非读不可,除《备城门》以下各篇外,余篇皆宜精读。  注释书以孙诒让《墨子间诂》为最善,读《墨子》宜照读此本。  《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有张惠言《墨子经说解》及梁启超《墨经》两书可参观,但皆有未精惬处,《小取》篇有胡适新诂可参观。  梁启超《墨子学案》属通释体裁,可参观助兴味,但其书为临时讲义,殊未精审。  《庄子》  内篇七篇及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  (未完待续)
  看这些大家的推荐,感觉:  鲁迅真诚,胡适说不好,梁公像有见识的慈父——梁公的书单,收藏,慢慢读.  谢谢楼主,这个帖子真好!
  @小童闻笛 30楼   看这些大家的推荐,感觉:  鲁迅真诚,胡适说不好,梁公像有见识的慈父——梁公的书单,收藏,慢慢读.  谢谢楼主,这个帖子真好!  -------------------  问好小童兄~  同意并支持您的判断:鲁迅真诚;胡适有点"装";任公学力厚重扎实-名至实归.  任公书单篇幅较长-系统提示不能超出4000字,余将尽快依次录出.
  接续前:  《荀子》  注释有郭庆藩之《庄子集释》差可。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余亦须全部游览。  注释书王先谦《荀子注》甚善。  《尹文子》 《慎子》 《公孙龙子》  今存者皆非完书,但三子皆为先秦大哲,虽断简亦宜一读,篇帙甚少,不费力也。《分孙龙子》之真伪,尚有问题。  三书皆无善注,《尹文子》、《慎子》易解。  《韩非子》  法家言之精华,须全部游览(其特别应精读之诸篇,因手边无原书,?举恐遗漏,他日补列)。  注释书王先谦《韩非子集释》差可。  《管子》  战国末年人所集著者,性质颇杂驳,然古代各家学说存其是者颇多,宜一游览。  注释书戴望《管子校正》甚好。  &吕氏春秋》  此为中国最古之类书,先秦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游览。  《淮南子》  此为秦汉间道家言荟萃之书,宜稍精读。  注释书闻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颇好。  《春秋繁露》  此为西汉儒家代表的著作,宜稍精读。  注释书有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颇好。  康有为之《春秋董氏学》,为通释体裁,宜参看。  《盐铁论》  此书为汉代儒家法家对于政治问题对垒抗辩之书,宜游览。  《论衡》  此书为汉代怀疑派哲学,宜游览。  《抱朴子》  此书为晋以后道家言代表作品,宜游览。  《列子》  晋人伪书,可作魏晋部玄学书读。  右所列为汉晋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六朝隋唐间思想界著光采者为佛学,其书目当别述之。以下举宋以后学术之代表书,但为一般学者节啬精力计,不愿多举也。  《近思录》 朱熹著,江永注  读此书可见程朱一派之理学,其内容何如。  《朱子所谱?朱子论学要语》 王懋竑著  此书叙述朱学全面目最精要,有条理。  若欲研究程朱学派,宜读《二程遗书》及《朱子语类》,非专门斯业者可置之。  南宋时与朱学对峙者尚有李东莱之文献学一派,陈龙川、叶水心之功利主义一派,及陆象山之心学一派,欲知其详,宜读各人专集;若观大略,可求诸《宋元学案》中。  《传习录》 王守仁语 徐爰、钱洪德等记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  《明儒学案》《宋元学案》 黄宗羲著  黄宗羲初稿,全祖望、王梓材两次续成。此二书为宋元明三朝理学之总记录,实为创作的学术史。《明儒学案》中姚江、江右、王门、泰州、东林、戢山诸案最精善。《宋元学案》中象山案最精善;横渠、二程、东莱、龙川、水心诸案亦好;晦翁案不甚好;百源(邵雄)、涑水(司马光)诸案,失之太繁,反不见其真相;末附荆公(王安石)新学略最坏,因有门户之见,故为排斥。欲知荆公学术,宜看《王临川集》。  此二书卷帙虽繁,吾总望学者择要游览,因其为六百年间学术之总汇,影响于近代甚深,且汇诸家为一编,读之不甚费力也。  清代学术史,可惜尚无此等佳著。唐鉴之《国朝案小识》,以清代最不振之程朱学派为立脚点,偏狭固陋,万不可读;江藩之《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亦学案体裁,较好,但江氏常识亦凡庸,殊不能叙出各家独到之处,万不得已,姑以备参考而已。启超方有事于《清儒学案》,汗青尚无期也。   《日知录》、《亭林文集》 顾炎武著  顾亭林为清学开山第一人,其精力集注于《日知录》,宜一游览。读文集中各信札,可见其立身治学大概。  《明夷待访录》 黄宗羲著  黄梨洲为清初大师之一,其最大贡献在两学案,此小册可见其政治思想之大概。  《思问录》 王夫之著  王船山为清初大师之一,非通观全书,不能见其精深博大,但卷帙太繁,非别为系统的整理,则学者不能读,聊举此书发凡,实不足以代表其学问之全部也。  《颜氏学记》 戴望编  颜习斋为清初大师之一,戴氏所编学记,颇能传其真。徐世昌之《颜李学》亦可供参考,但其所集《习斋语要》、《恕谷(李塨)语要》将攻击宋儒语多不录,稍失其真。  顾、黄、王、颜四先生之学术,为学者所必须知,然其著述皆浩博,或散佚不易寻,启超行将为系统的整理记述,以饷学者。  《东原集》 戴震著  《雕菰楼集》 焦循著  戴东原、焦里堂为清代经师中有清深之哲学思想者,读其集可知其学,并知其治学方法。  启超所拟著之《清儒学案》,东原、里堂学两案,正在属稿中。  《文史通义》 章学诚著  此书虽以文史标题,实多论学术流别,宜一读。  胡适著《章实斋年谱》,可供参考。  《大同书》 康有为著  南海先生独创之思想在此书,曾刊于《不忍杂志》中。  《国故论衡》 章炳麟著  可见章太炎思想之一斑。其详当读章氏丛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梁漱冥著  有偏宕处,亦有独到处。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 胡适著  《先秦政治思想史》 梁启超著  将读先秦经部、子部书,宜读此两书,可引起兴味,并启发自己之判断力。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著  欲略知清代学风,宜读此书。  (甲之部续完)
  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梁启超打胡适之的公案啊
  @英特纳雄耐耳 33楼   没想到还有这么一个梁启超打胡适之的公案啊  -----------------  史上有著名的&宋儒学案&&明儒学案&啥的...粱胡之争姑且称之为"民儒学案"罢...  *~_~*问英特好~
  续前: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  内中惟二十八篇是真,书宜精读,但其文佶屈赘牙,不能成诵亦无妨。余篇属晋人伪撰,一游览便足(真伪篇目,看启超所著《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日内当出版)。  此书非看注释不能解,注释书以孙星衍之《尚书今古文注疏》为最好。  《逸周书》  此书真伪参半,宜一游览。  注释书有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颇好。  《竹书纪年》  此书现通行者为元、明人伪撰。其古本,清儒辑出者数家,王国维所辑最善。  《国语》 《春秋左氏传》  此两书或本为一书,由西汉人析出,宜合读之。《左传》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于学文甚有益。  读《左传》宜参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可以得治学方法。  《战国策》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于学文有益。  《周礼》  此书西汉末晚出,何时代人所撰,尚难断定,惟书中制度,当有一部分为周代之旧,其余亦战国秦汉间学者理想的产物,故总宜一读。  注释书有孙诒让《周礼正义》最善。  《考信录》 崔述著  此书考证三代史事实最谨严,宜一游览,以为治古史之标准。  《资治通鉴》  此为编年政治史最有价值之作品,虽卷帙稍繁,总希望学者能全部精读一过。  若苦干燥无味,不妨仿《春秋大事表》之例,自立若干门类,标治摘记作将来著述资料(吾少时曾用此法,虽无成书,然增长兴味不少)。  王船山《读通鉴论》,批评眼光,颇异俗流,读通鉴时取以并读,亦助兴之一法。  《续资治通鉴》 毕沅著  此书价值远在司马原著之下,自无待言,无视彼更优者,姑以备数耳。  或不读正《资治通鉴》而读《九种纪事本末》,亦可,要之非此则彼,必须有一书经目者。  《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皇朝文献通考》  三书卷帙浩繁,今为学者摘其要目:《田赋考》、《户口考》、《职役考》、《市籴考》、《征榷考》、《国用考》、《钱币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四裔考》,必读;《王礼考》、《封建考》、《象纬考》,绝对不必读;其余或读或不读随人(手边无原书,不能具记其目,有漏略当校补)。  各人宜因其所嗜,择类读之。例如欲研究经济史、财政史者,则读前七考。余仿此。  《马氏文献通考》本依仿杜氏《通典》而作。若尊创作,应《通典》。今舍彼取此者,取其资料较丰富耳。吾辈读旧史,所贵者惟在原料。炉锤组织,当求之在我也。  《两汉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可与《通考》合读。  《通志二十略》  郑渔仲史识、史才皆迈寻常。《通志》全书卷帙繁,不必读,二十略则其精神所聚,必须游览,其中与《通考》门类同者或可省。最要者,《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校雠略》等篇。  《二十四史》  《通鉴》、《通考》,已浩无涯涘,更语及彪大之《二十四史》,学者几何不望而却走?然而《二十四史》终不可不读,其故有二:(一)现在既无满意之通史,不读《二十四史》,无以知先民活动之遗迹;(二)假令虽有佳的通史出现,然其书自有别裁。《二十四史》之原料,终不能全行收入,以故《二十四史》终久仍为国民应读之书。  书既应读,而又浩瀚难读,则如之何,吾今试为学者拟摘读之法数条。  一曰就书而摘。《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俗称四史,其书皆大史学家一手著述,体例精严,且时代近古,向来学人诵习者众,在学界之势力与六经诸子埒,吾辈为常识计,非一读不可。吾常希望学者将此四史之列传,全体游览一过,仍摘出若干篇稍为熟读,以资学文之助,因四史中佳文最多也(若欲吾举其目亦可,但手边无原书,当以异日)。四史之外,则《明史》共认为官修书中之最佳者,且时代最近,亦宜稍为详读。  二曰就事分类而摘读志。例如欲研究经济史、财政史,则读《平准书》、《食货志》;欲研究音乐,则读《乐书》、《乐志》;欲研究兵制,则读《兵志》;欲研究学术史,则读《艺文志》、《经籍志》,附以《儒林传》;欲研究宗教史,则读《北魏书·释老志》(可惜他史无之)。每研究一门,则通各史此门之志而读之,且与《文献通考》之此门合读。当其读时,必往往发现许多资料散见于各传者,随即跟踪调查其传以读之,如此引申触类,渐渐便能成为经济史、宗教史……等等之长编,将来荟萃而整理之,便成著述矣。  三曰就人分类而摘读传。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全史各传既不能遍读(且亦不必),则宜择伟大人物之传读之,每史亦不过二三十篇耳。此外又可就其所欲研究者而择读,如欲研究学术史,则读《儒林传》及其他学者之专传;欲研究文学史,则读《文苑传》及其他文学家之专传。用此法读去,恐之患其少,不患其多矣。  又各史之《外国传》、《蛮夷传》、《土司传》等,包含种族史及社会学之原料最多,极有趣,吾深望学者一读之。  《廿二史札记》 赵翼著  学者读正史之前,吾劝其一游览此书。记称“属辞比事《春秋》之教”,此书深进“比事”之决,每一个题目之下,其资料皆从几十篇传中,零零碎碎觅出,如采花成蜜。学者能用其法以读史,便可养成著术能力(内中校勘文学异同之部约占三分一,不读亦可)。  《圣武记》 魏源著  《国朝先正事略》 李元度著  清朝一代史迹,至今尚无一完书可读,最为遗憾,姑举此二书充数。魏默深有良史之才,《圣武记》为纪事本末体裁,叙述绥服蒙古、勘定金川、抚循西藏……诸役,于一事之原因结果及其中间进行之次序,若指诸掌,实罕见之名著也。李次青之《先正事略》,道光以前人物略具,文亦有法度,宜一游览,以知最近二三百年史迹大概。  日本人稻叶君山所著《清朝全史》尚可读(有译本)。  《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著  此为最有组织的地理书,其特长在专论形势,以地理为经,以史迹为纬,读之不感干燥。此书卷帙虽多,专读其叙论(至各府止),亦不甚费力,且可引起地理学兴味。  《史通》 刘知几著  此书论作史方法,颇多特识,宜游览。章氏《文史通义》,性质略同,范围较广,已见前。  《中国历史研究法》 梁启超著  读之可增史学兴味,且知治史方法。  (未完待续)
  大可细看,特别是梁启超独居翠微山中,专凭忆想写出的那篇书目,不但书目精要,还提供了阅读方法与要点,是过来之人的真才实学,正是古人看重的“欲把金针度与人”!
  @wx楼   大可细看,特别是梁启超独居翠微山中,专凭忆想写出的那篇书目,不但书目精要,还提供了阅读方法与要点,是过来之人的真才实学,正是古人看重的“欲把金针度与人”!  -------------------  梁任公童子(11岁)秀才;少年(16岁)举人;17岁入康门受业.  值此翠微山居,箧中并无一书,仅凭记忆,草此煌煌巨目-旧学功力可见一斑.  问WX兄好~
  续前:  丙、韵文书类  《诗经》  希望学者能全部熟读成诵,即不尔,亦须一大部分能其词。注释书,陈奂《诗毛氏传疏》最善。  《楚辞》  屈、宋作宜熟读,能成诵最佳,其余可不读。注释书,朱熹《楚辞集注》较可。  《文选》  择读。  《乐府诗集》 郭茂倩编  专读其中不知作者姓名之汉古辞,以见魏六朝乐府风格,其他不必读。  魏晋六朝人诗宜读以下各家:  曹子建 阮嗣宗 陶渊明 谢康乐 鲍明远 谢玄晖  无单行集者,可用张淳《汉魏百三家集本》,或王闓运《五代诗选本》。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王右丞集》 《孟襄阳集》 《韦苏州集》 《高常侍集》 《韩昌黎集》 《柳河东集》 《白香山集》 《李义山集》 《王临川集》(诗宜用李璧注本) 《苏东坡集》 《元遗山集》 《陆放翁集》  以上唐宋人诗文集  《唐百家诗选》 王安石选  《宋诗钞》 吕留良钞  以上唐宋诗选本   《清真词》(周美成) 《醉翁琴趣》(欧阳修) 《东坡乐府》(苏轼) 《屯田集》(柳永) 《淮海词》(秦观) 《樵歌》(朱敦儒) 《稼轩词》(辛弃疾) 《后村词》(刘克庄) 《石道人歌曲》(姜夔) 《碧山词》(王沂孙) 《梦窗词》(吴文英)  以上宋人词集  《西厢记》 《琵琶记》 《牡丹亭》 《桃花扇》《长生殿》  以上元明清人曲本  本门所列书,专资学者课余讽诵,陶冶情趣之用。既非为文学专家说法,尢非为治文学史者说法,故不曰文学类,而曰文类。文学范围,最少应包含古文(骈散文)及小说。吾以为苟非欲作文学专家,则无专读小说之必要;至于古文,本不必别学,吾辈总须读周秦诸子、《左传》、《国策》、四史、《通鉴》及其关于思想、关于记载之著作,苟能多读,自能属文,何必格外标举一种,名曰古文耶?故专以文鸣之文集不复录(其余学问有关系之文集,散见各门)。《文选》及韩、柳、王集聊附见耳。学者如必欲就文求文,无已,则姚鼐之《古文辞类纂》、李兆洛之《骈体文钞》、曾国藩之《经史百家杂钞》可用也。  清人不以韵文见长,故除曲本数部外,其余诗词皆不复列举,无已,则于最初期与最末期各举诗词家一人:吴伟业之《梅村诗集》与黄尊宪之《人境庐诗集》、成德之《饮水词》与文焯之《樵风乐府》也。  (未完待续)
  续前:  丁、小学书及文法类书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著  《说文通训定声》 朱骏声著  《说文释例》 王筠著  段著为《说文》正著,朱注明音与义之关系,王著为《说文》通释,读此三书,略可通《说文》矣。  《经传释词》 王引之著  《古书疑义举例》 俞樾著  《文通》 马建忠著  读此三书,可知古人语法文法。  《经籍纂诂》 阮元著  此书汇集各字之义训,宜置备检查。  文字音韵,为清儒最擅之学,佳书林立,此仅举入门最要之数种,若非有志研究斯学者,并此诸书不读亦无妨也。
  续前:  戊、随意涉览书类  学问固贵专精,又须博览以辅之。况学者读书尚少时,不甚自知其性所近者为何。随意涉览,初时并无目的,不期而引起问题,发生兴趣,从此向某方面深造研究,遂成绝业者,往往而有也。吾固杂举有用或有趣之各书,供学者自由翻阅之娱乐。  读此者不必顺叶次,亦不必求终卷者(各书亦随忆想所及杂举,无复诠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清乾隆间四库馆,董其事者皆一时大学者,故所作提要,最称精审,读之可略见各书内容(中多偏至语自亦不能免)。宜先读各部类之叙录,其各书条下则随意抽阅。  有所谓存目者,其书被屏,不收入四库者也,内中颇有怪书,宜稍注意读之。  《世说新语》  将晋人谈玄语分类纂录,语多隽妙,课余暑假之良伴侣。  《水经注》 郦道元撰,戴震校  六朝人地理专书,但多描风景,记古迹,文辞华妙,学作小品文最适用。  《文心雕龙》 刘勰撰  六朝人论文书,论多精到,文亦雅丽。  《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 慧立撰  此为玄奘法师详传。玄奘为第一位留学生,为大思想家,读之可以增第志气。  《徐霞客游记》  霞客晚明人,实一大探险家,其书极有趣。  《梦溪笔谈》 沈括  宋人笔记中含有科学思想者。  《困学纪闻》 王应麟撰,阎若璩注  宋人始为考证学者,顾亭林《日知录》颇仿其体。  《通艺录》 程瑶田撰  清代考证家之博物书。  《癸巳类稿》 俞正燮撰  多为经学以外之考证,如考棉花来历,考妇人缠足历史,辑李易安事迹等;又多新颖之论,如论妒非妇人恶德等。  《东塾读书记》 陈沣撰  此书仅五册,十余年乃成,盖合数十条笔记之长编,乃成一条笔记之定稿,用力最为精苦,读之可识搜集资料,及驾驭资料之方法。书中《论郑学》、《论朱学》、《论诸子》、《论三国》诸卷最善。  《庸盦笔记》 薛福成  多记清咸丰、同治间掌故。  《张太岳集》 张居正  江陵为明名相,其信札益人神智,文章亦美。  《王心斋先生全书》 王艮  吾常名心斋为平民的理学家,其人有生气。  《朱舜水遗集》 朱之瑜  舜水为日本文化之开辟人,惟一之国学输出者,读之可见其人格。  《李恕谷文集》 李塨  恕谷为习斋门下健将,其文劲达。  《鲒琦亭集》 全祖望  集中记晚明掌故甚多。  《潜研堂集》 钱大昕  竹汀在清儒中最博洽者,其对伦理问题,亦颇有新论。  《述学》 汪中  容甫为治诸子学之先登者,其文格在汉晋间,极遒美。  《洪北江集》 洪亮吉  北江之学,长于地理,其小品骈体文,描写景物,美不可言。  《定盦文集》 龚自珍  吾少时心醉此集,今颇厌之。  《曾文正公全集》 曾国藩  《胡文忠公集》 胡林翼  右二集信札最可读,读之见其治事条理及朋友风义。曾涤生文章尤美。桐城派之大成。  《苕溪渔隐丛话》 胡仔  丛话中资料颇丰富。  《词苑丛谈》 徐钪(?)  惟一之词话,颇有趣。  《语石》 叶昌炽  以科学方法治金石学,极有价值。  《书林清话》 叶德辉  论列书源流及藏书掌故,甚好。  《广艺舟双辑》 康有为  论写定字,极精博,文章极美。  《剧说》 焦循  《宋元戏曲史》 王国维  二书论戏剧,极好。  即谓之涉览,自然无书不可涉,无书不可览,本不能胪举书目,若举之非累数十纸不可。右所列不伦不类之寥寥十余种,随杂忆所及当坐谭耳,若绳经义例,则笑绝冠缨矣。  (梁目录迄)
  扎实。  晚读《东坡志林》几则,极妙!
  @深圳一石 42楼   扎实。  晚读《东坡志林》几则,极妙!  -----------------  俯瞰晚清近代学界,巨子林立,大师辈出:余尝疑乎是-这是为什么涅?  研读梁公书目,不胜唏嘘-亦似乎知其所以然已矣.
  惭愧,梁公百年前的入门书目,阿拉仅仅是粗读九城。好几本竟然摸也没摸。
  @斫輪翁 44楼   惭愧,梁公百年前的入门书目,阿拉仅仅是粗读九城。好几本竟然摸也没摸。  ----------------  "九城[成]"已颇惊人:有些书早成珍本-很难读到了.  问翁mm好~
  梁任公说的太好太好了 ,可惜斯人已逝,不得与哲人同时代,大遗憾!
  @夜雨共剪烛 46楼   梁任公说的太好太好了 ,可惜斯人已逝,不得与哲人同时代,大遗憾!  -----------------  梁任公日病逝-呜呼:  著作等身
试问当代英年
有几多私淑弟子;  澄清揽辔
深慨同时群彦
更谁是继起人才-(阎锡山挽联)  问夜雨兄好~
  钱宾四先生八十六岁时,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演讲,提到他十年前建议的中国人必读的书。他说我们今天一个知识分子,一个读书人,应该读四部书:一部是《论语》,一部《孟子》,第三部是《老子》,第四部是《庄子》。  接下去他又说,这四部书都是古代的。若要再读后代的,则我更举三部。一是禅宗慧能的 《六祖坛经》。第二部是朱子选的《近思录》。第三是王阳明的《传习录》。我想读了此七部书,始可知得我这次所讲中国思想史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的所在,但这只不过是我一人的说法而已。  以上见钱先生《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
  其实为人为文,以"思想宽大,见识通达"为最难.  楼主指教得是。
  看书目看的头大。  呵呵。久不见贝勒,问好。  胡适之的"最低限度国学书目"所开列的书籍确乎多了一些.  不要说是在校大学生,又有几个国学门教授具备这样的学力涅.  尤其是此刻现在的名人名教授,就余所接触认识者当中,很有几位,吃酒打牌之余,整整八卦,摆摆乌龙,吹吹牛皮,扯扯闲蛋啥的还行...面对这样的书单,大抵也是要懵圈滴...  ————————  胡适在海外,谈及鲁迅活到文革会如何时说,别怕,鲁迅是我们的人。可见尽管他们看世界的眼光不同,但是思想主旨均是以现代自由主义为方向的。旗手,那是别人给的封号。鲁迅自己未必喜欢。  鲁迅愤世,极端说法是让青年不读古书,其实自己古书读得不少,他在京苦闷中一直抄古书,还整理中国小说史。他是担心当时的青年人思想上受古书毒害,蒙蔽心灵,没有开阔的视野,无法面向现代的西方,迂阔自闭。胡适的书目倒是多为经典国学。虽然他戴的是西方的博士帽子。而在今天,我们全球化的时候,我倒是赞赏胡博士建议青年多读读古书。先看看老祖宗留下的旧篓子里有啥,哪些是咱家的宝贝,哪些是该丢弃的垃圾。没有继承的中国人,如果的都是无法确立自信的孱头,何谈民族之立,何谈中国性格?
  毕先生紫衣兄明鉴:  对敝国古书和典籍的看法和评价已如前述:即做为史料和资料对待之-这是余之基本态度:它们是学术的而非政治的社会的思想的文化的.  以陈胡钱刘周氏兄弟以及蔡李诸人等等为代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那代学人,都是思想极新,旧学深厚的大师级人物-看似悖论:其实却是伟人与凡人的分野.  换言之,旧学等身而思想极新者为大师;一头闷进故纸堆中沾沾自喜奉为圭臬并以此安身立命的是为书生-这是余之基本态度和判断.  与紫衣兄商榷的一个史实:胡适君1962年逝世.余兄"胡适在海外,谈到鲁迅活到文革会如何..."云云-很有穿越之嫌滴...
  由于胡适的"最低限度"国学书目,引发梁任公亦为清华在校学生拟出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有意无意酿成一桩著名"民儒学案".  胡适鉴于&清华周刊&的商榷和要求,又在已拟书目中抉择加圈,选出"最低限度"之最低限度精华版;  任公亦步亦趋,也整出一个类似的书目-一并录在这里: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右所列五项,倘能依法读之,则国学根柢略立,可以为将来大成之基矣。惟青年学生校课既繁,所治专门别有在,恐仍不能人人按表而读。  今再为拟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报……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任公是认真的,在这个书目之后,撰文&治国学杂话&颇多创见,可谓知言焉-  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再者,此类人一定没有“自发”的能力,不特不能成为一个学者,亦断不能成为社会上治事领袖人才。  课外学问,自然不专指读书,如试验,如观察自然界……都是极好的,但读课外书,至少要算课外学问的主要部分。  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兴味。打算做专门学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业家,也要如此。因为我们在工厂里、在公司里、在议院里……做完一天的工作出来之后,随时立刻可以得着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  但是将来这种愉快得着得不着,大概是在学校时代已经决定,因为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人生一世的习惯,出了学校门限,已经铁铸成了,所以在学校中,不读课外书,以养成自己自动的读书习惯,这个人,简直是自己剥夺自己终身的幸福。  读书自然不限于读中国书,但中国人对于中国书,至少也刻和外国书作平等待遇。你这样待遇他,给回你的愉快报酬,最少也和读外国书所得的有同等分量。  中国书没有整理过,十分难读,这是人人公认的,但会做学问的人,觉得趣味就在这一点。吃现成饭,是最没有意思的事,是最没有出息的人才喜欢的。一个问题,被别人做完了四平八正的编成教科书样子给我读,读去自然是毫不费力,但是从这不费力上头结果,便令我的心思不细致不深入。专门喜欢读这类书的人,久而久之,会把自己创作的才能汨没哩。在纽约、芝加哥笔直的马路崭新的洋房里舒舒服服混一世,这个人一定是过的毫无意味的平庸生活。若要过有意味的生活,须是哥伦布初到美洲时时。  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翻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  所谓中国学问界的矿苗,当然不专指书籍,自然界和社论实况,都是极重要的,但书籍为保存过去原料之一种宝库,且可为现在各实测方面之引线,就这点看来,我们对于书籍之浩瀚,应刻欢喜谢他,不应刻厌恶他。因为我们的事业比方要开工厂,原料的供给,自然是越丰富越好。  读中国书,自然像披沙拣金,沙多金少,但我们若把他作原料看待,有时寻常人认为极无用的书籍和语句,也许有大功用。须知工厂种类多着呢,一个厂里头得有许多副产物哩,何止金有用,沙也有用。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钞录或笔记。  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那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钞下(短的钞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他,便成为一篇名著。想看这种痕迹,读赵瓯北的《二十二史札记》、陈兰甫的《东塾读书记》最容易看出来。  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做动植物的人懒得采集标本,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钞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钞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钞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先辈每教人不可轻言著述,因为未成熟的见解公布出来,会自误误人,这原是不错的,但青年学生“斐然当述作之誉”,也是实际上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譬如同是读《文献通考》的《钱币考》,各史《食货志》中钱币项下各文,泛泛读去,没有什么所得,倘若你一面读一面便打主意做一篇中国货币沿革考,这篇考做的好不好另一问题,你所读的自然加几倍受用。  譬如同读一部《荀子》,某甲泛泛读去,某乙一面读一面打主意做部《荀子学案》,读过之后,两个人的印象深汪浅,自然不同。所以我很奖励青年好著书的习惯,至于所著的书,拿不拿给人看,什么时候才认成功,这还不是你的自由吗?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钞录的随读随钞;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遇有想钞录的,也俟读完再钞,当时勿窒其机。  诸君勿因初读中国书,勤劳大而结果少,便生退悔。因为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炼出好记忆的脑力。青年期所读各书,不外借来做达这两个目的的梯子。我所说的前提倘若不错,则读外国书和读中国书当然都各有益处。外国名著,组织得好,易引起兴味,他的研究方法,整整齐齐摆出来,可以 做我们模范,这是好处;我们滑眼读去,容易变成享现成福的少爷们,不知甘苦来历,这是坏处。中国书未经整理,一读便是一个闷头棍,每每打断兴味,这是坏处;逼着你披荆斩棘,寻路来走,或者走许多冤枉路(只要走路断无冤枉,走错了回头,便是绝好教训),从甘苦阅历中磨炼出智慧,得苦尽甘来的趣味,那智慧和趣味都最真切,这是好处。  还有一件,我在前项书目表中有好几处写“希望熟读成诵”字样,我想诸君或者以为甚难,也许反对说我顽旧,但我有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奖劝人勉强记忆,我所希望熟读成诵的有两种类:一种类是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种类是有益身心的格言。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须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既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彻底了解他,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方面我们应事接物时候,常常仗他给我们的光明,要平日摩得熟,临时才得着用,我所以有些书希望熟读成诵者在此,但亦不过一种格外希望而已,并不谓非如此不可。  最后我还专向清华同学诸君说几句话,我希望诸君对于国学的修养,比旁的学校学生格外加功。诸君受社会恩惠,是比别人独优的,诸群君将来在全社会上一定占势力,是眼看得见的。诸君回国之后,对于中国文化有无贡献,便是诸君功罪的标准。  任你学成一位天字第一号形神毕肖的美国学者,只怕于中国文化没有多少影响。若这样便有影响,我们把美国蓝眼睛的大博士抬一百几十位来便够了,又何必诸君呢?诸君须要牢牢记着你不是美国学生,是中国留学生。如何才配叫做中国留学生,请你自己打主意罢。
  梁公是极认真的,读他的书目,读他的《治国学杂话》,包括读他的家书,字字句句实碰实。楼主的帖子也踏踏实实,在介绍书目之后,又有这一篇治学经验谈,可操作性之强,罕有其匹。比如,下面一段话:  “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钞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钞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钞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wx楼   梁公是极认真的,读他的书目,读他的《治国学杂话》,包括读他的家书,字字句句实碰实。楼主的帖子也踏踏实实,在介绍书目之后,又有这一篇治学经验谈,可操作性之强,罕有其匹。比如,下面一段话:  “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钞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钞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  ----------------------  WX兄早上好~  举凡敝国晚清近现代学术大家,都是旧学深厚,思想极新,并且深得读书和做学问的方法和趣味-这些方法,有时看似笨拙,却是最适用和最有效的:譬如梁公的"钞书"云云-&治国学杂话&深得其味,可谓知言.  作为后学如余辈,能够读到这些学术巨匠如任公开出的读书目录和方法是何等幸运涅.  梁公不朽.
  周启明&青年必读书十部&  1.&诗经&  2.&史记&  3.&西游记&  4.汉译&旧约&(文学部分)  5.严译&社会通诠&  6.威斯德玛克&道德观念之起源与发达&  7.凯本德&爱的成年&  8.色耳凡德斯&堂吉诃德先生&  9.斯威夫德&格里佛旅行记&  10.法兰西&伊璧鸠鲁的园&  附注:六至十皆英文本,但别种外国文本也可以用
  与紫衣兄商榷的一个史实:胡适君1962年逝世.余兄"胡适在海外,谈到鲁迅活到文革会如何..."云云-很有穿越之嫌滴...  _______________  XIXI  确实穿越。我资料记得大意,应该是鲁迅活到解放后如何?见笑了。
  这其实是个挺悖论的命题,读书,总免不得要分功用。若是走学术的路子,任公书目种种,有选择有推荐还有批注,自然有正本清源的好处。但若并不想走学术的路子,硬着头皮读下去,自然不能说没有好处——至少是一种阅读的训练和基础的累积。但是这好处,实在辛苦极了。  青少年的书,实在不必开出来就是什么经典大部头,比如《昆虫记》这种兼顾科学精神和文学性的东西其实就很好,但也需要看少年是不是感兴趣,很可能《微观世界》的纪录片更有吸引力也说不定。  窃以为一本好的书,先应当令人愿意读,才能使人受教,若是实在不能令人受教,那实在是书本身的功夫不够,(当然,有时也有译者或者读者功力不够的情况)。  于是推荐书目这个事情,本身很荒诞,对于一个孩子,爱丽丝比哈姆雷特更有吸引力,对于一个每天在工作生活中蝇营狗苟的小白领,杜拉拉比林黛玉更有市场。但是却没有任何人会否认后者的优点。  对鲁迅先生的话,一点个人的理解却是,若要读书有些用,该是为了需求而读书,不是为了炫耀而读书。研究历史,那就去正本清源,研究文学,那就去看世界经典,若是什么都不研究,却大可以按自己喜好去读,去遇见。若是能在这遇见的过程中有所收获,那就实在是太幸运了。
  @江南有紫衣 57楼
10:19:50  与紫衣兄商榷的一个史实:胡适君1962年逝世.余兄"胡适在海外,谈到鲁迅活到文革会如何..."云云-很有穿越之嫌滴...  _______________  XIXI  确实穿越。我资料记得大意,应该是鲁迅活到解放后如何?见笑了。  -----------------------------  紫衣兄惠鉴:胡适与周氏兄弟&新青年&时期颇为相得;鲁迅胡适1925年以后关系渐渐疏远.胡适骨子里是媚上的/鲁迅终生蔑视权贵-二人性格恰恰相反.鲁迅对胡适"帮闲"言行极为厌恶和反感.在评价鲁迅的问题上,后期的胡适反倒颇为客观:..."凡论一人,总须持平...鲁迅自有他的长处,如他早年的文学作品,如他的小说史研究,皆是上等的工作"..."鲁迅是自由主义者...是我们的人(大意)"...  问好紫衣兄~
  @叹流年虚度 58楼
10:55:44  这其实是个挺悖论的命题,读书,总免不得要分功用。若是走学术的路子,任公书目种种,有选择有推荐还有批注,自然有正本清源的好处。但若并不想走学术的路子,硬着头皮读下去,自然不能说没有好处——至少是一种阅读的训练和基础的累积。但是这好处,实在辛苦极了。  青少年的书,实在不必开出来就是什么经典大部头,比如《昆虫记》这种兼顾科学精神和文学性的东西其实就很好,但也需要看少年是不是感兴趣,很可......  -----------------------------  弟大抵将读书分为两大类1.功利的;2.趣味的.  为了升学,晋级,银子,"颜如玉""黄金屋"啥的而读书是为前者-其基本特征是为了某种目的-作为工具和手段的读书;  后者出之于趣味-几乎以"饮食男女"对待之-精神上的"饮食男女".  这二者其实相反相成,并没有明显判断的边界和鸿沟.如果非要整出一个分野来:一个人从上小学开始,一直读到硕士博士啥的,读书基本是功利性的;参加(工作)社会,有了相对固定的事业和谋生手段以后,您还有读书的欲望和冲动,那么恭喜您老人家:您是一个读书人矣-这时的读书,除了必要的专业技能需求,大抵是趣味的读书.  敝国古书中,充满着教人如何发昏做梦的奴才基因-弟仅仅把它们作为资料史料对待之已如前述.  法布尔&昆虫记&好极,看到书名,余就想到其中那篇&蟋蟀的房子&-可见幼时读书印象之深.  问叹流年兄好~
  其实就《青年必读书目》这个事,开始的时候胡适之是瞎胡闹的,因为那个时代他骨子里是瞧不起中华文化的,他师从约翰·杜威学的洋学问,所以五四的才时候才会参与造孽。胡适之真正对中华文化有觉悟,那是在晚年的事了。  梁任公对这个事一开始就是认真的,因为对于传统儒家来讲,读书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明理,也就是学会价值判断。  胡适之的书目权当一笑,梁任公的书目那是不可不认真对待的。
  @guoxd65 61楼  欢迎读帖~
  前录周启明&青年必读书十部&.  周氏1926年应&孔德月刊&创刊约稿,撰写&我学国文的经验&,讲述自己从幼时开始的读书经历,录在这里,聊供参阅-  我学国文的经验  我到现在做起国文教员来,这实在在我自己也觉得有点古怪的,因为我不但不曾研究过国文,并且也没有好好地学过。平常做教员的总不外这两种办法,或是把自己的赅博的学识倾倒出来,或是把经验有得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但是我于这两者都有点够不上。我于怎样学国文的上面就压根儿没有经验,我所有的经验是如此的不规则,不足为训的,这种经验在实际上是误人不浅,不过当作故事讲也有点意思,似乎略有浪漫的趣味,所以就写他出来,送给《孔德月刊》的编辑,聊以塞责:收稿的期限已到,只有这一天了,真正连想另找一个题目的工夫都没有了,下回要写,非得早早动手不可,要紧要紧。  乡间的规矩,小孩到了六岁要去上学,我大约也是这时候上学的。是日,上午,衣冠,提一腰鼓式的灯笼,上书“状元及第”等字样,挂生葱一根,意取“聪明”之兆,拜“孔夫子”而上课,先生必须是秀才以上,功课则口授《鉴略》起首两句,并对一课,曰“元”对“相”,即放学。此乃一种仪式,至于正式读书,则迟一二年不等。我自己是哪一年起头读的,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从过的先生都是本家,最早的一个号叫花塍,是老秀才,他是吸鸦片烟的,终日躺在榻上,我无论如何总记不起他的站立着的印象。第二个号子京,做的怪文章,有一句试帖诗云,“梅开泥欲死”,很是神秘,后来终以疯狂自杀了。第三个的名字可以不说,他是以杀尽革命党为职志的,言行暴厉的人,光复的那年,他在街上走,听得人家奔走叫喊“革命党进城了!”立刻脚软了,再也站不起来,经街坊抬他回去,以前应考,出榜时见自己的前一号(坐号)的人录取了,就大怒,回家把院子里的一株小桂花都拔了起来。但是从这三位先生我都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到了十一岁时往三味书屋去附读,那才是正式读书的起头。所读的书我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是一本“上中”,即《中庸》的上半本,大约从“无忧者其唯文王乎”左近读起。书房里的功课是上午背书上书,读生书六十遍,写字;下午读书六十遍,傍晚不对课,讲唐诗一首。老实说,这位先生的教法倒是很宽容的,对学生也颇有理解,我在书房三年,没有被打过或罚跪。这样,我到十三岁的年底,读完了《论》《孟》《诗》《易》及《书经》的一部分。“经”可以算读得也不少了,虽然也不能算多,但是我总不会写,也看不懂书,至于礼教的精义尤其茫然,干脆一句话,以前所读之经于我毫无益处,从来的能够略写文字及养成一种道德观念,乃是全从别的方面来的。因此我觉得那些主张读经救国的人真是无谓极了,我自己就读过好几经,(《礼记》《春秋》《左传》是自己读的,也大略读过,虽然现在全忘了,)总之就是这么一回事,毫无用处,也不见得有损,或者只耗废若干的光阴罢了。恰好十四岁时往杭州去,不再进书房,只在祖父旁边学做八股文试帖诗,平日除规定看《纲鉴易知录》,抄诗韵以外,可以随意看闲书,因为祖父是不禁小孩看小说的。他是个翰林,脾气又颇乖戾,但是对于教育却有特别的意见:他很奖励小孩看小说,以为这能使人思路通顺,有时高兴便同我讲起《西游记》来,孙行者怎么调皮,猪八戒怎样老实,—一别的小说他也不非难,但最称赏的却是这《西游记》。晚年回到家里,还是这样,常在聚族而居的堂前坐着对人谈讲,尤其是喜欢找他的一位堂弟(年纪也将近六十了罢)特别反复地讲“猪八戒”,仿佛有什么讽刺的寓意似}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生必读好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