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构对能源效率为什么不显著

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_王强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_王强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地理学报》2011年06期
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
【摘要】:伴随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由能源消费迅速增长导致的碳循环非对称性加剧与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世界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能源效率是积极响应节能减排措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中国与5个发达国家能源效率、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特征,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函数(IRF)和方差分解函数(VD)来揭示中国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机理。结果显示近40年来,中国第三产业较第二产业发展对能源效率提高具有更大推动作用,虽第二产业发展与能源效率提高也成正向弱相关,但根据发达国家发展经验,中国第二产业发展对能源效率提高的抑制效应尚未显现,经济发展仍需粗放、耗能工业拉动,另外,中国能源消费过度集中于煤炭能源的结构特征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效应,未来中国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具体表现在:①相较发达国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在短期内具有抑制效应,直至中期,能源效率受产业结构调整冲击才呈现持续加大的趋势;②由于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特征长期存在,其结构调整效应较发达国家滞后显现,发达国家能源消费结构演进的效应也表明短期内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提高效果不显著;③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效率变动影响程度大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影响程度,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是影响中国能源效率提高、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的关键环节。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F426.2;F121.3【正文快照】:
1引言目前,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3/4,已是全球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第一大国[1]。面对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环境保育和国际舆论等内外部压力,节能减排已是中国各项发展战略中重大决策之一。其中,能源效率的提高被认为是有效降低能源消费、减少温室气体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文艺;李洪兴;施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张雷;[J];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聂巧平;张晓峒;;[J];统计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高苏蒂;李如忠;;[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蔡国田;张雷;;[J];地理科学进展;2005年06期
张雷;;[J];地理研究;2006年01期
马晓微;;[J];中国能源;2007年05期
张雷;蔡国田;;[J];中国软科学;2006年11期
管卫华;顾朝林;林振山;;[J];自然资源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管卫华;[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杨维新;[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6年
王仲瑀;[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任曙明;[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海磊;[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高苏蒂;[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韩艳敏;[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雪华;;[J];工业锅炉;2005年06期
徐萍,吴群,刘勇,胡立兵;[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S2期
周叔莲,王伟光;[J];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04期
叶小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9年05期
吴巧生;成金华;;[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周鸿,林凌;[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周勇;李廉水;;[J];产业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罗仁福,李小建,覃成林;[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1期
吴巧生,成金华,王华;[J];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04期
史丹;;[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福田;[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王德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张树伟;[D];清华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奕;[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张玉哲;[D];厦门大学;2001年
胡春燕;[D];湘潭大学;2002年
李峰;[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苏屹;[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张立军;[D];湘潭大学;2004年
崔宁娜;[D];四川大学;2006年
秦允胜;[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朱玲;[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季玉华;[D];重庆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文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曾文艺;李洪兴;施煜;;[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张燕;吴玉鸣;;[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6期
周鸿,林凌;[J];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樊杰,田明;[J];地理科学;2003年06期
王荣成,赵玲;[J];地理科学;2004年05期
徐家良;[J];地理学报;2000年04期
张平宇,马延吉,刘文新,陈群元;[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王士君,吴嫦娥;[J];地理学报;2004年S1期
王士君;宋飏;;[J];地理学报;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查冬兰;周德群;;[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12期
刘丙泉;宋杰鲲;;[J];节能技术;2011年03期
冉启英;安尼瓦尔·阿木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杨嵘;;[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王治平;;[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宣能啸;[J];节能;2004年10期
魏楚;沈满洪;;[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贺灿飞;王俊松;;[J];地理科学;2009年04期
段海艳;;[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04期
杨光;温波;;[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江苏省能源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第十届学术年会热电专委会第十二届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4年
王治平;;[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田祥祥;杨冰;商红彬;高广轶;吴增福;刘文超;;[A];第七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郭守柱;黎阳;谢华清;姜继森;;[A];中国化学会第十二届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鲍云樵;;[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吴巧生;余国合;;[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施明融;;[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刘学之;杨巍;张健;;[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付林;李岩;张世钢;江亿;赵玺灵;;[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10年学术年会学术文集[C];2010年
王迪;聂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陈其珏 编辑
王晓华;[N];上海证券报;2010年
孙小康 记者
宋世琦;[N];建筑时报;2010年
安耕;[N];中国能源报;2011年
温宪;[N];人民日报;2010年
袁雪 师琰;[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中国质协煤炭分会顾问;[N];中国煤炭报;2011年
李慧;[N];中国能源报;2011年
刘霞;[N];科技日报;2010年
李阳丹;[N];中国证券报;2011年
马玉荣;[N];证券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激扬;[D];湖南大学;2012年
呙小明;[D];重庆大学;2012年
汪克亮;[D];天津大学;2011年
李连德;[D];东北大学 ;2009年
尤卓雅;[D];浙江大学;2011年
陆胜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张琳;[D];西北大学;2011年
郑明慧;[D];河北大学;2011年
任静;[D];武汉大学;2011年
邵兴军;[D];江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良玉;[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张丽娜;[D];河北大学;2009年
胡昌梅;[D];云南大学;2011年
宋春颖;[D];辽宁大学;2012年
田文军;[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王美昌;[D];兰州商学院;2012年
余凯;[D];重庆大学;2011年
张建民;[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王猛;[D];南京财经大学;2012年
李德山;[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你现在的位置:> >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问题与对策
会计城 | 日
来源 : 互联网
摘要:近年来,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瓶颈之一,因此,对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就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首要任务。本文对我国能源资源储量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并将我国
  摘要:近年来,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瓶颈之一,因此,对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就成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首要任务。本文对我国能源资源储量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并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进行了比较,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能源消费 结构调整 比较分析
  一、中国能源资源储量现状
  中国能源资源储量较为丰富,常规能源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0.7%。其中,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其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达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根据第三次全国煤田预测资料,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5697.49亿吨,其中探明保有资源量10176.45亿吨,预测资源量45521.04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海域,探明储量分别占据世界第十二位和二十二位;此外,我国太阳能资源居世界第二位;潮汐、地热、风力及核燃料资源储藏量都比较丰富。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各种能源资源的人均拥有量都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都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人均拥有量更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目前,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是1.0吨标准煤,美国是11.7吨标准煤,日本是5.5吨标准煤,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是6.8吨标准煤,世界平均值为2.1吨标准煤。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也将持续上升。预计2050年达到目前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之际,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费量将在3.0吨标准煤以上。因此,能源总量供应不足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另外,我国能源资源可用度较低。由于存在着较多制约开发的因素,我国煤炭可靠建井储量严重不足;石油地质资源较丰富,但可采储量过少,增储难度极高;天然气起步晚、起点低,探明率不高,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但增储迅速、前景广阔。同时,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省一市能源缺乏。
  二、我国能源结构调整面临的问题
  1、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演变
  从历史数据分析,我国煤炭消费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其占比仍然维持在65%以上;石油消费总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但其上升幅度不是太大,近年来都在25%上下浮动;天然气占比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长时间内在2%左右徘徊;水电、核电及其他能源所占比重总体上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由此可见,我国能源消费严重依赖煤炭,石油消费虽有所增长,但与发达国家的石油占比相比差距很大。
  2、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面临的困难
  首先,我国能源供给和消费存在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占比均高达70%,2006至今虽然其占比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一直维持在65%以上。石油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严重不匹配,2009年的石油生产量占12.6%,消费量比重为21.2%,对外依存度高达41%.而发达国家及世界能源结构中,石油却是能源结构中占比最高的能源,美国的石油消费占其总能源消费的40.7%,世界平均水平也达到了35.8%,由此可见我国能源结构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结构矛盾。另外,清洁高效的天然气和水电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也非常低,仅为10.1%,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其次,单位GDP能耗较高,能源开发利用水平低下。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由于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化工机电快速发展,对能源和矿产品的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能源开发利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较低,没有能源战略或能源战略严重滞后,从而导致我国单位GDP能耗较之发达国家差距巨大。1981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日本的7倍,这一数据逐年扩大,如今更是达到了16倍。导致这一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国科技进步水平和速度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六五&期间科技进步所贡献的份额为32%,&七五&期间反而降到24%,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国民经济增长中,科技进步所占的份额最大,一般都在50%~70%之间。高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导致了重经济、轻环境等问题。
  再次,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目前,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仍沿用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用,成为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煤排放的主要大气污染物,如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十分突出:污染严重、降尘量大;污染冬天比夏天严重;我国南方烧的高硫煤产生了酸雨污染;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最后,能源浪费情况比较严重。尽管中国的能源利用率在逐年提高,但受资金、技术、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能源利用效率仍比发达国家低十多个百分点,生产单位产品的能耗比发达国家高出50%~100%.其中,工业锅炉的热效率只有50%~60%,比发达国家低20&30个百分点;风机、水泵和压缩机的运行效率一般在50%以下,比发达国家低5&10个百分点;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为32%,能源结构总效率为9.3%(只及发达国家的50%左右),90%以上的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
  三、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能源供应仍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资源短缺,人均资源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能源的发展受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双重约束,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可减少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进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虽然中国可再生能源已步入快速发展期,但水力等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仍然较低(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接近9%),这主要归因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成本相对较高。降低可再生能源成本不仅需要法规政策的支持,更重要依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中国已确定到2020年使能源的15%来自可再生能源,到2050年中国电力的30%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美国是以石油为主的典型发达国家,2006年其石油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0%以上,天然气和煤炭消费均占比24.4%。美国将通过提高能效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实现减排的目标,提高能效措施将使美国到2030年碳排放保持不变,而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将使碳排放较大程度地低于目前水平。在美国奥巴马政府的新政中,对新能源做出了极大倾斜,提出到2012年,美国发电量的10%将来自可再生能源。据美国能源情报署预计,到2030年美国电力供应量约40%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发电。如此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将是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
  在加拿大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仅为10.7%,水力等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近1/4,天然气占27.0%。随着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的日趋枯竭及全球对温室效应的关注,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必然选择。
  四、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1、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效率,走集约式经济发展道路
  目前,&节能优先&已经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工作的重点,而实现节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提高我国能源效率,因为我国能源效率高于发达国家。我国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的效率约为31.2%,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效率水平则为41%,可见,我国有很大的节能空间。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努力提高能源效率,改变原有的&以资源换增长&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集约式经济发展道路。
  2、加大能源勘探投入,建立必要的战略储备
  首先,要加大能源资源的勘探投入。目前我国对战略能源的储量、开发条件等的勘探和研究不够深入,探明的保有储量与其需求量严重失衡,特别是石油、天然气、核等能源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制定能源战略和决策时就极易造成失误,甚至会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其次,要优先利用国外能源,适度建立战略储备。在能源利用上,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总体战略是先利用国外相对廉价的能源而后利用国内能源,要把国内有些较好的能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3、积极发展先进核能及清洁能源,以缓解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污染
  首先,要进一步开发、引进和完善核电水电技术,大力发展核电水电工程;其次,要大力开发和使用节能降耗技术,不断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再次,要开发和使用煤液化、煤气化等技术,进一步降低煤炭消费对环境的污染;最后,开发使用新能源、清洁能源,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其使用的经济性和可行性。
  4、推进和深化能源价格机制改革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要在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关系、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的情况下,积极稳妥地推进能源价格改革,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煤炭价格改革,全面实现市场化;加快推进电价改革,逐步做到发电和售电价格由市场竞争形成,输电和配电价格由政府监管;逐步完善石油、天然气以及新能源定价机制,及时反映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和国内市场供求关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2009。
  [2] 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的若干建议[A].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等:低碳经济论&&挑战篇[C].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 赵进文、范继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8)。
  [4] 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等:低碳经济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获取更多干货,请关注会计部落微信公众号]
你可能对以下内容感兴趣: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pdf 9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pdf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66卷第6期
V01.66,No.6
ACTAGEOGRAPHICASrNICA
June.20ll
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
王强1,郑颖2,伍世代1,李婷婷1
(1.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福州350108)
摘要:伴随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增加、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由能源消费迅速增长
导致的碳循环非对称性加剧与伞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当前世界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如何提高
能源效率是积极响应节能减排措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中国与5个发
达国家能源效率、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特征,建立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脉冲函数
(IRF)和方差分解函数(VD)来揭示中国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机理。
结果显示近40年来,中国第三产业较第二产业发展对能源效率提高具有更大推动作用,虽第二
产业发展与能源效率提高也成正向弱相关,但根据发达周家发展经验,中国第二产业发展对能
源效率提高的抑制效应尚未显现,经济发展仍需粗放、耗能下业拉动,另外,中国能源消费过度
集中于煤炭能源的结构特征对能源效率的提高具有抑制效应,未来中国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
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具体表现在:①相较发达国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在短期
内具有抑制效应,直至中期,能源效率受产业结构调整冲击才呈现持续加大的趋势;②由于中国
“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特征长期存在,其结构调整效应较发达国家滞后显现,发达国家能
源消费结构演进的效应也表明短期内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提高效果不显著;③中国
产业结构演变对能源效率变动影响程度大于能源消费结构演变影响程度,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是影响中国能源效率提高、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能源效率;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响应;机理;中国
目前,中国能源消费增长占令球能源消费增长的3/4,已是伞球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
放总量第一大国u1。面对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环境保育和国际舆论等内外部压力,节能减排
已是中国各项发展战略中重大决策之一。其中,能源效率的提高被认为是有效降低能源消
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因此,正确认识能源效率时序演变特征及其影响机制已
成为各级政府和相关学者关注热点。能源效率即单位能源投入的经济产出,主要用以衡量
能源要素对经济产出的支持程度,其水平高低不但取决于技术和管理的进步程度,还受到能
源品种、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产出的支持程度变化影响。现有国内外研究中以产业结构调
整、能源消费结构演进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的识别与度量最为集中陆Ⅲ,但相关文献多关
注于国内政策和技术层面,较少将国外发达国家能源效率作为参照,从整体上把握中国能源
效率水平变动机制与未来趋势。为此,本文以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等5个发达国家
为参照,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演变与能源效率变化的相关性人手,分析中国与发达国
家能源效率差异及其产生因素,揭示“两大结构”演变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理,为中国节能减
排战略的实施提供参考与建议。
收稿日期:;修订日期:
ofHuman from
基金项目: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项目[Foundation:K掣Project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1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2Xinlian College,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Received: Jun. 25th, 2016; accepted: Jul. 11th, 2016; published: Jul. 14th, 2016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ABSTRACTBased on the non-parametric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model,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input-output index system, the paper uses the panel data of 18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to evaluat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 and then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Henan Provinc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various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has been declin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system factors have positive impact on t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coal in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 the government over intervention in the economy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energy efficiency. Therefore, the level cities should chang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mode,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optimize the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so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nergy efficiency of Henan Province.Keywords:DEA, Energy Efficiency, Influential Factors产业结构、政府影响与能源效率——基于河南省18个地市的实证分析 杨慧芳1,张瑾21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 郑州2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河南 郑州收稿日期:日;录用日期:日;发布日期:日摘 要本文基于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通过构造能源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利用河南省18个市的面板数据,对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模型对影响河南省能源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市的能源效率在样本期内出现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发展趋势,产业结构和制度因素对能源效率有正的影响,而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比重过高、政府过度干预经济则对能源效率起到负面的影响。因此,各地级市要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河南省整体的能源效率。关键词 :DEA,能源效率,影响因素1. 引言伴随着宏观经济的飞速发展,河南省的经济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GDP从1978年的162.92亿元跃升至2013年的32191.30亿元,使河南省成为GDP全国排名前五的省份之一,年增长率达到9%,高于同期国家经济增长率7.7%。而能源是经济增长不可缺少的投入要素,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支持。随着社会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能源的需求也愈来愈大,而能源的过度消耗所带来的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也日益加剧,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主要导向省之一,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进程中,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新的经济形态,河南省是典型的“富煤少油”大省、能源需求大省,2013年河南省能源消费量为24756万吨标准煤,位居全国第五。能源禀赋条件和相对较高的石油价格决定了河南省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是以煤炭为主,这种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必然导致能源效率的降低,而且煤的高碳含量也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面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能源需求和环境污染的双重压力,提高能源效率、推进低碳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本文旨在研究河南省的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降耗政策,使得河南省的能源-经济-环境(3E)问题得到有效改善。2. 文献综述研究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方法有单要素能源效率方法和全要素能源效率方法,后者又包括非参数方法和参数方法。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是全要素能源效率方法中一个典型的非参数方法,由于该研究方法的诸多优点,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所采用。张志辉 [1] 应用Bootstrap纠正的共同前沿DEA方法,测算年的中国区域能源效率,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干预、城市化、产业结构、产权结构、资本深化、经济开放、能源结构和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地区其影响机制存在差异。刘洪、陈小霞 [2] 运用全要素生产函数理论方法(DEA)测算了中部6省年的能源效率,认为R&D投入、能源价格对中部地区能源效率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第二产业比重增加会抑制能源效率的改进,能源消费结构和产权结构的影响作用则不显著。刘剑锋、黄敏 [3] 依据浙江省能源资源利用现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法对能源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显著,价格指数、对外贸易和产业结构是能源效率的显著影响因素。李国璋、霍宗杰 [4] 基于跨期数据,运用数据包络方法对各个省份、三大区域及全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比较,最后认为产业结构、国有经济比重、政府影响力、能源禀赋和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有负向影响,开放程度和价格对能源效率有正向影响。周睿 [5] 利用DEA-Censored Data模型测度了年中国能源效率,在分析能源效率的因素时发现在规模效应不变的条件下,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市场开放程度、税收负担和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变化影响具有负效应,而在规模效应可变的条件下,仅有技术进步和税收负担对中国能源效率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基于已有文献发现,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的良莠不齐导致能源利用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和相关性也呈现一定的空间异质性。本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拟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河南省18个地市年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3. 能源效率的测算3.1. 研究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是一种评价多投入多产出问题的非参数方法,由美国著名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Cooper等人于1978年提出的评价具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决策单元(DMU)相对有效性的方法。由于不需要预先估计参数,因此,在避免主观因素和简化运算、减少误差等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优越性,本文采用投入导向型的CCR模型进行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衡量。假设有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都有种输入和种输出,相应的向量分别为:,,权系数分别为,,其中,,,,。对于第个DMU有相应的效率评价指数。我们总可以适当地选取权系数及,使其满足,评价的最优化CCR模型为:其中,第个决策单元的输入、输出数据向量记为,。利用Charnes-Cooper变换和对偶规划理论,在上式中引入松弛变量可将其转化为一个等价的线性规划问题:上式中、分别为决策单元的投入和产出要素集,表示通过现行组合构造一个有效的时,第个决策单元的组合比例。表示离有效前沿面的径向优化量或“距离”,具体在本文中表示能源的综合相对效率,越趋于1代表发展的越合理。与为松弛变量,非零的与使无效沿水平或垂直方向延伸达到有效前沿面。当计算出且时称为DEA有效;当且或者时,称为弱DEA有效;当时称为DEA无效。3.2. 变量和数据说明本文以河南省18个地市年间的劳动力、资本、能源消费为投入变量,以GDP为产出变量来进行能源效率的分析。具体变量说明如下:3.2.1. 投入变量劳动力。用表示时期的劳动力投入,单位是万人,通过上年年末就业人口数与当年年末就业人口数的简单算术平均来衡量当年劳动力人数,计算公式为,其中,L表示第t年的劳动力人数,表示(t - 1)年的年末就业人口数,表示第t年的年末就业人口数。数据来源于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年末就业人口数”。资本。用表示时期的资本投入,单位是亿元。各年的资本存量采用“永续盘存法”估计得到,计算方法为:,其中是第年的资本存量,是第年的投资,是固定资产折旧率,取值9.6%。这里参照了张军等 [6] 的研究,以2007年为基期,经换算得到各年不变价格的资本存量。数据来源于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能源消费。用表示时期的能源投入,单位是万吨标准煤。数据直接来源于年《河南省统计年鉴》“能源消耗总量”统计指标。3.2.2. 产出变量用GDP表示,数据来源于年《河南省统计年鉴》。3.3. 实证结果分析基于上述模型,使用河南省年市级面板数据,测算了各市的能源效率,结果见。的数据显示:从横向来看,各地市的能源效率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倒“U”型特点,但是个别地市在2012年又出现波动现象,在2013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跟河南省的总体情况是保持一致的,其中,年河南省从整体水平上存在着非DEA有效。从纵向来看,各市能源效率均值超过河南省平均水平的有:安阳市、漯河市、平顶山市、驻马店市、南阳市、濮阳市、开封市、三门峡市、郑州市。其中,安阳市和漯河市的能源效率最高为0.987,并且安阳市的波动相对漯河市要小,能源效率相对稳定,说明在现有技术和产出水平下,安阳和漯河已经接近生产前沿面,能源得到了有效的利 . DEA efficiency evaluation results of 18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 年河南省18市DEA效率评价结果用,但仍然有节能的潜力存在。相反,新乡市的能源效率最低为0.961,说明新乡在经济生产过程中能源损失较大,具有相对较大的节能潜力。各市之间能源效率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结合实际来看,可能与各市的产业结构特点有关。安阳市以电力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新能源等低能耗的产业为主,尤其是新能源也被列为安阳市的七大支柱产业之一,漯河市是以食品加工等低能耗的轻工业为主,因此它们的能源效率相对处于前沿面。而新乡市的工业则以制冷产业、煤化工产业、造纸、建材、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等高耗能产业为主,因此,新乡市的能源效率相对落后。近年来为了保护环境,提高能源效率,新乡市也硬起手腕关闭了小水泥、造纸等一些重污染、高能耗的产业,逐步趋近于能源效率的前沿面。综合看来,各市的能源效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非DEA有效的情况,因此,从整体上来说,河南省能源效率仍存在着进一步发展的潜力。4. 影响因素分析4.1. 模型和数据说明河南省能源利用主要是以煤炭为主,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高耗能的第二产业,目前对外开放程度还比较低,技术相对落后,所以外商投资、技术进步等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不显著,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制度和政府的决策对能源效率有显著的影响,因此,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检验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政府的影响力、制度因素等这4个显著变量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构建如下的计量模型来考察各种因素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各解释变量定义如下:① 产业结构(IS):用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来表示;② 能源消费结构(ES):用煤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来表示;③ 政府干预(GI):用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表示;④ 制度因素(IF):用国有工业企业的增加值占地区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来表示。EEt是被解释变量,表示t时期的能源效率,εt为统计误差,以上数据均来自《河南省统计年鉴》。4.2. 实证结果分析本文借助Eviews6.0软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影响因素分析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见。中估计结果显示:产业结构(IS)的系数为正,且在5%的水平下统计显著,表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每上升1%,能源效率将上升约1.95%,提高第二产业比重有助于提高能源效率,这与大多数学者的结论并不一致。结合河南省省情,出现这一结果主要是因为河南省是传统的农业大省,第二产业发达程度不高,产业结构分配不合理。能源消费结构(ES)的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煤炭消费量每减少1%,能源效率将提高5.35%,这一结果印证了大多数学者的结论,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的比重过大,会引起能源效率的降低。因此,河南省应改变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注重对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的研发、投资力度,减少煤炭的使用量,促进能源效率的提高。政府干预(GI)的系数为负,且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政府财政支出每减少1%,能源效率将会提高3.46%。说明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受政府政策性干预现象还比较严重,还没有实现经济自由化,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严重影响了能源效率的提高。制度因素(IF)的系数为正,也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每提升1%,能源效率将提高1.57%,国有工业企业总产值的提升,有助于提高河南省的能源效率。这也说明河南省可以在国有工业企业资源配置上做进一步的优化,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淘汰和整合落后企业,鼓励研发新技术,从而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国家战略层面也应给予占国民经济重要地位的国有工业企业大力支持。5. 结论与建议本文采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法对河南省年18个地市能源效率的测算结果显示:从横向来看,各市的能源效率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倒“U”型特点,这跟河南省的总体情况是相符合 . Regression result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Henan Province during . 年河南省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的,其中,年河南省均值存在着非DEA有效。从纵向来看,能源效率均值处在河南省生产前沿面上的有安阳市、漯河市、平顶山市、驻马店市、南阳市、濮阳市、开封市、三门峡市、郑州市共9个地市,而新乡市的效率值最低,偏离生产前沿面最严重。各市之间能源效率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结合实际来看,可能与各市的产业结构特点有关。综合看来,各市的能源效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非DEA有效,还存在着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因此,各地市应根据自己经济发展特点,优化产业结构,不断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距,全面提升能源效率。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的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和制度因素对能源效率有正的影响,河南省还正处于从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的过度转型期,国有企业的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提升第二产业比重和国有工业企业的总产值,有助于河南省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和政府干预的系数为负,并且都是在1%的水平下统计显著,说明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过大,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会阻碍能源效率的提高。因此,河南省在能源结构方面应该注重对新能源、可替代能源的开发,避免对煤炭的过度依赖,政府应该减少对经济的干预,实现市场自由化。针对上述实证结果,为了不断提升能源效率,在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第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积极扶持新能源、节能材料项目研发,提升清洁能源比重。第二,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步实现经济自由化。第三,在制度方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优化资源配置。第四,转变消费观念,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基金项目2015年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15A790016);2016年河南省软科学计划研究()。文章引用杨慧芳,张
瑾. 产业结构、政府影响与能源效率——基于河南省18个地市的实证分析Industrial Structure, Government Influence and Energy Efficiency—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18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J]. 可持续发展, ): 166-172.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张志辉. 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演变及其影响因素[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8): 73-88.. 刘洪, 陈小霞. 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影响因素——基于中部6省面板数据的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0(6): 38-43.. 刘剑锋, 黄敏. 浙江省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 企业经济, 2011(10): 121-124.. 李国璋, 霍宗杰. 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 经济评论, 2009(6): 101-109.. 周睿. 中国能源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与决策, 2014(5): 84-86.. 张军, 吴桂英, 张吉鹏.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 [J]. 经济研究, 2004(10): 35-4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