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定学生中考作文离题扣多少分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我想知道如何去写作文我总是离题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2亿+学生的选择
1、作文在与积累,只有多读书,多看材料才能积累素材,例如: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好的词句、写景的好的片段,描写心理的片段,描写肖像的片段,描写山水的片段等.2、学习各种文章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如记叙文怎样写,说明文怎样写,论文怎样写.只要抓住写作技巧就不会离题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作文嘛,你应该先确定一个题目,围绕这个题目,想想哪些事情与这个题目,再想想哪些事情与题目关系紧密,最能表现这个题目就留一至二个下来,写到纸面上,要求语句通顺即可。
“题”是文章的中心,你首先要明白题的含义,然后用你所拥有的素材去描绘他。题就像是一朵花,你要用什么叶子,分几瓣来突出他。素材需要平时的积累,多看书,把书的好词语或好的思路都学习,这样写出的文章有血有肉,很值得仔细品位。
扫描下载二维码孩子写作文 离题怎么办|家长|孩子_凤凰资讯
孩子写作文 离题怎么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另外,和孩子一起拟作文提纲。先根据题目要求讨论怎样选材,再安排好顺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哪些重要详写,哪些次要略写,怎样开头,怎样收尾,怎样过渡,做一个提纲,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
原标题:孩子写作文 离题怎么办孩子作文不错 快来投稿吧qq群:(作文课一群)(作文课三群)作文公开课第六讲写作文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想玩转作文那也是有技巧的。本栏目请咸阳的语文名师为小读者们公开讲课,传授习作的基础知识以及写好作文的心得。如果你有关于写作文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向老师们提问,通过作文课投稿邮箱发给我们即可。小学生初写作文往往提笔无从下手,一般存在以下三个问题:1.无话可写面对作文题目想不出几个句子,不知道要写什么。究其原因是学生找不到材料,思维没有打开。家长可用聊天的方式慢慢启发他们回忆一些事情,比如“今天去哪了?做了些什么?有没有有趣的事情发生?”2.会说不会写有些孩子在口语中能应情应景地运用一些成语俗话,但写作时却词汇贫乏、词不达意。家长可让孩子先说,然后在用词、内容取舍上、顺序上帮孩子口头指导,然后再让孩子写下来。3.容易离题写作偏题说到底是一个布局谋篇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对整篇文章缺乏一个完整的构思。所以,第一步就要“审题”,搞清楚要写什么。第二步是围绕中心选材。第三步,在文章结束时,点题,做到首尾呼应,这是防止离题的一个有效方法。如何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有效写作?首先,树立孩子写作信心,家长孩子共同学习。孩子们刚接触作文,作为家长要拿出更多耐心,慢慢地细心引导。写作是需要潜移默化的引导再加上持之以恒的坚持。其次,要帮助孩子收集素材。很多孩子一到周末写周记,就声称让爸爸妈妈带他出去玩后才能写出来。游山玩水使孩子开阔视野固然好,但家长更要指导孩子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很多小事写出来却更能打动人心。比如从孩子的感情出发:委屈的事、难过的事、激动的事……再比如长辈对孩子的悉心呵护,同学对孩子的关怀鼓励等。再次,培养孩子阅读兴趣,教孩子学会积累。好作文是从平日的积累中得来的,要注重孩子平日的读写结合。读完书注重积累好词佳句、好的开头结尾,分类摘抄积累,以备查阅引用。同时,经常鼓励孩子写读后感。另外,和孩子一起拟作文提纲。先根据题目要求讨论怎样选材,再安排好顺序,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哪些重要详写,哪些次要略写,怎样开头,怎样收尾,怎样过渡,做一个提纲,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最后一点就是鼓励,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多读孩子的作文,了解情况,写作能力是靠培养的,多鼓励他,哪怕是一两句话,贵在坚持。主讲人简介:张嫣,彩虹小学语文教师,2013年获彩虹学校“先进个人”、秦都区“教学能手”;2014年获秦都区优秀少先队工作者、咸阳市“杰出青年”称号,并有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一、二等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2397223
播放数:593887
播放数:1839496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求助,如何判断自己的作文是否离题或偏题【老师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4,482贴子:
求助,如何判断自己的作文是否离题或偏题收藏
各位老师我是初二的学生,老是不知道自己的作文是不是偏题了,很担心怎么判断一片作文是否偏题呢?还有我老师说建议学生在作文中多应用好词好句可上次老师在我们班读的范文我知道那同学是吧几篇作文的段落拆合写成的,只加了四五句自己的句子,这样也算自己写的嘛?引用到什么程度就是抄袭??请指教
军工认证,快速拿证,苏州瑞斯标为:国防科技工业局备案单位。
这是转来的一篇文章。自己看一下
怎样判定学生作文的离题、偏题
发布时间: 00:00 新闻来源:小学语文 阅读次数:887
在评定学生作文时,对同一篇作文,往往会在是否离题、偏题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有的说偏题了,有的说没有偏题,有的说不但没离题、偏题,而是还具有独创性。由于离题、偏题是衡量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教师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话,其评定的结果就会相当悬殊。例如,一篇满分为40分的作文,在语言运用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如判定它为离题,那么得分就可能在20分以下,甚至在10以下;如认为是具有创意的,那么得分完全可能在35以上。由于离题、偏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见仁见智的认识问题,因此,它一直困扰着不少语文教师,同时妨碍着对学生作文的准确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里想结合几篇学生作文,谈谈怎样鉴别学生作文的离题、偏题。
一、要分清离题与偏题的区别
把偏题看作是离题,这是残酷与苛刻;把离题看作是偏题,这是过分的纵容。
要正确分辨离题与偏题的区别,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题?题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题目所规定的时间、范围或对象等,比如“沉默的父爱”,题中的“父爱”,就是范围上的限制;
二是题目所显示的意义或性质,比如“都是粗心惹的祸”,这里的“粗心”就是意义和性质上的限制;
三是题目以外所规定的附带要求。有些题目有文体、字数或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附带要求,比如“以‘镜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这里就有内容、文体、字数方面的明确要求。同时,还要明白离题、偏题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谓离题,是指所写的与题目包含的内容完全不沾边;偏题是指所写的与题目的内容部分沾边,部分不沾边。离题比偏题要严重得多。
一个题目,往往有几个要件,例如“沉默的父爱”就有三个要件:沉默、父、爱。如果有篇作文写的是邻居夫妻俩吵架的事,那就是离题,因为与题目中的三个要件都毫不相干;如果有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开朗的父亲对自己的深深的关爱,那就不能说离题,而应该说是偏题,因为至少有两个要件(“父”“爱”)是符合的,而且这个“父”“爱”又是关键性的两个要素。怎样看待题目外的附加要求呢?例如,要求写成记叙文,而作者却写了议论文,如果内容上也是围绕题目的话,可按偏题论处。还是举上面的“镜子”一题来说吧,假如作者是在写镜子的作用、意义及怎样运用好镜子的,以分析为主的,那可判断为偏题,不宜判为离题。离题,一般不能得分或很少得分,而偏题则可以视偏的程度适当给分。
二、用关键词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
判断离题与偏题,可以用题目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要件,特别是其中的关键词作为主要依据。完全符合题目要件的叫切题,部分符合的叫偏题,全部不符合的叫离题。
以“今天有人来听课”为例,这个题目有三个要件:一是时间,说的一定要是今天的事;二是人物,有不属于本班学生的人要来;三是事情,是听课,而不是别的。在这三个要件中,最关键的是“听课”。如果有人以此为题,写的内容是:上个星期,自己上课不专心,被老师批评了一顿,那就是离题;如果写的是上个月有人来自己班里听课的事,那就不是离题,而是偏题,因为没有偏离关键词“听课”。如果写的是今天有校外的人在操场上打球的事,虽然有两个要素符合:时间和人物,但只能算离题,因为没有表现最关键的“听课”。题目通常是由一个短句或短语组成的。关键词往往就是题目里的中心词。比如“当爸爸妈妈闹别扭时”,关键词是“闹别扭”;“我最爱去的地方”关键词是“地方”;“一次有趣的实验”,关键词是“实验”。修饰性和限制性语词一般不是关键词,如果习作不符合修饰性和限制性语词,作偏题处理比较恰当。
三、与离题、偏题相关的若干现象解析
作文的离题、偏题,在理论上阐述明白还是比较容易的,但作文的实际要比理论复杂得多,在集体评阅作文时,虽然总是先定下基调的,但评着评着,对某一篇作文,往往会意见不统一,这就是明证。尤其是独创性的要求,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优秀的作文应该具有创造性,应该写出与众不同来,应该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然而,有时,给人耳目一新的独创性与离题、偏题只有一步之遥,使人难以分辨。因此,这里只能以几篇具体作文或片段为例来说明。
(一)要灵活把握切题与富有创意的关系写作文要求切题,这是没错的。但更需要有创意,并要积极鼓励大胆创新。作文是丰富多彩的,往往出现连命题者根本想象不到的意外。当创意突破了命题的某些要求时,就应给予积极鼓励。请看“记一次争论”为题的作文——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抚摸着我们……”我哼着歌,连蹦带跳地上学去。突然,我停住了脚步。嘿,一张破纸,我以为是什么呢?开路,开路,你竟敢挡住我老徐的去路。于是,我一脚跨了过去,一阵风呼地吹来,那张纸又飘到了我的眼前,好像在说:“把我捡起来吧。”这时,我的脑海里仿佛有两个人在激烈的争论着:
“把它捡起来吧。”
“不,还要弯下腰,伸出手,多麻烦!”
“老师不是说过,好事应该从身边做起,要是都像你这样,那我们的城市不就都成了垃圾堆了?”
“这你就别担心,我们有专门扫马路的人。这是他们的活,用不着我们插手。”
“但是,你看,他们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停地工作着,难道你连这么一张纸都不肯捡吗?”
“不捡就是不捡,用不着你来管!”
“你……你……”
怎么办?怎么办?听谁的呢?
又一阵风迎面吹来,鲜艳的红领巾飘了起来。对,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捡一张废纸,真是举手之劳。于是,我弯下腰,伸出手,拾起了那张纸,并把它扔进了附近的垃圾桶。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小人惭愧地低下了头,另一个却高兴地笑了。天更蓝了,阳光更灿烂了,花儿也在不停地点头。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题目前有一段引语:“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有争论,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等,请你以‘记一场争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写清争论的内容,写好对话。”正是因为这段引语,使阅卷老师产生了分歧:有的说严重偏题了,理由是一个人怎么争论,引语中明明写清“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等”;有的则说文章具有独创性,它避开了一般的此人与彼人的面对面争论,而别出心裁地写了自己的内心争论,是一篇既切题又有新意的好文章。笔者认为,培养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使命,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非常宽松的评价环境,更要有一种敏锐的眼光,要善于从一般中发现特殊,我们不能死抠题目或导语中的某些词句,更不能机械地理解和苛刻地要求。鉴别是不是切题,可以从是否围绕关键词来判断,像上面的作文题,关键词是“争论”,因而不管写什么争论,都应该视作切题。宽松的评价环境,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由此可以作出判断:这是一篇有创意的好文章。
(二)要关注材料与立意是否统一
优秀的作文,材料和主题必须是一致的,材料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两者和谐统一,没有矛盾。如果有了裂缝或矛盾,那就意味离题或偏题。有一篇题为“我的好奶奶”的习作,其中有这样几个片段——
奶奶今年62岁,她总是一天到晚地跟我说要节约。如果我被奶奶发现有不节约的地方,她就跟我唠叨个没完没了,弄得我头都要“炸”了。
上个星期天,妈妈从菜场上买来两条活蹦乱跳的鲜鱼,准备给全家尝尝鲜。奶奶见了,便皱起眉头唠叨起来:“又浪费钱,不是有青菜吗?青菜萝卜营养好,不吃鱼照样过日子。挣几个钱多不容易啊!”
中午香喷喷的红烧鱼上桌了。我刚想吃,奶奶又开始唠叨了:“中午吃一条算了,留一条晚上吃吃。”“晚上还有别的菜呢!就会省、省,又不要你掏钱!”我一边说着,一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谁知奶奶真的拿来了一只空盘子,小心翼翼地把那条没吃过的鱼拨到了空盘子里,一边拨一边唠叨着:“这条鱼还是明天吃吧,省得明天再买荤菜。”拨好,便把它拿到菜橱里藏好,生怕被人偷吃。
第二天吃晚饭时,奶奶又端出了这些剩菜,那条剩下的鱼已经有点变质了。我说:“奶奶,这些菜都馊了,怎么吃呀?”“哪儿馊了?是臭豆腐的味道,不碍事,好吃的,吃吧,吃。”
这时,妈妈也发觉剩菜的味道不对劲,便走过来拿掉了剩菜准备倒掉。谁知奶奶大步抢了上去,拦住妈妈:“唉,我要吃的呀,你怎么拿走了,还给我!”
“妈,这菜已经馊了,吃下去要生病的。”奶奶板起脸:“放下,这么好的鱼谁肯倒掉?我要吃的!”
这就是我的好奶奶,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奶奶。
这篇习作,题目是“我的好奶奶”,文章的开头有“这就是我那俭朴的奶奶”一句,结尾处也有类似的点题,从这几方面都可以看出,作者的立意是想肯定和赞扬奶奶的勤俭节约的。但是,作者通过具体材料表现的却不是这个意思。字里行间,我们觉得作者颇有点讨厌和反对奶奶的意味。你看:“晚上还有别的菜呢!就会省、省,又不要你掏钱!”原文还有:“啊呀!奶奶,你能不能少说几句,好不好?我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呀!”这些话语,都表现了作者不喜欢奶奶这种所谓的“勤俭节约”。这里,关于吃鱼的材料实际上也不能作为题目中“好”字的注脚,立意和材料在此产生了偏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离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作者对材料所包含的真实意义没有完全把握准。像上文中,好端端的鲜鱼不吃,偏要到变了质才吃,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勤俭节约了,而是近于吝啬和愚蠢的行为了,作者尽管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但在认识上却认为是勤俭节约。二是立意与材料的矛盾。像“我的好奶奶”中的一个“好”字,它明确决定了立意必须是赞扬和肯定的。文中“吃鱼”的材料,虽然也有些可以肯定的成分,但从整体上看,这个材料让人无法认可是一个好奶奶的表现。尽管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处点题,但总显得回天乏力。这样的作文,可以判为偏题。
(三)要避免将原事物特性转移或改变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明确的属性,当我们决定表现它时,就应该明确其性质,不能随意转移和变化,也不要夸大和扭曲,否则,就可能出现离题偏题。有一篇题为“特殊的‘闹钟’”的习作,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我们家还有一只特殊的“闹钟”,这就是我的妈妈。
这闹钟的用处可大啦!寒冷的冬天到了,每当清晨天蒙蒙亮,公鸡闹钟就会准时唤醒我,可我躲在暖和的被窝里哪里肯起来啊!这时,特殊的闹钟就会走来,轻轻地掀起被子,耐心地催我起床。于是,我只好乖乖地穿好衣服,吃好妈妈早已准备好的热腾腾的早点上学去。我还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和小伙伴们玩得正开心,可这时,那特殊的“闹钟”又叫起来了:“炯炯……,你的作业做好了吗?”我一听,心里猛地一惊:呀,我的语文作业只写了一半呢!我只好听从“闹钟”的命令去做作业了。
这“闹钟”还能帮我学习呢!当老师布置听写词语的作业,不管有多忙,有多累,“闹钟”都会帮我听写。记得有一次要听写的词语特别多,已经快9点钟了,妈妈还坐在我身边,双手捧着语文书,一边用略带嘶哑的声音为我报着词语,一边还焦急而关切地看着我。一直到了9点半,才听写好。这时,妈妈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并亲切地对我说:“炯炯,以后学习要认真才是啊!”
应该说,这篇习作的题目很好,形象而又有特色,材料基本上也都围绕“闹钟”展开,可读起来总觉得不是一篇好文章。主要原因何在呢?就在于无限扩大和扭曲了事物的基本属性。闹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是时间上的提醒。作为母亲这只特殊的“闹钟”,其内涵就丰富了,不只是写时间上的提醒,也可以写别的提醒,这样才能显示出这只“闹钟”的特殊性。比如,冷空气马上就要来了,可你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去上学,母亲及时提醒你多穿一点;比如,你准备去参加一次体育比赛,跑800米,母亲提醒你不要吃得太饱;再比如对某一件事的处理,幸亏母亲的及时提醒,要不就会误了大事,等等。因为题目中有了“特殊”二字,就不要只围绕闹钟提醒时间的功能去考虑了,完全可以从时间以外的角度去考虑,只要围绕“提醒”就是了。但是,不要以为有了“特殊”二字,就什么都可以写了。作文的倒数第二段,妈妈帮我报词语,就偏离闹钟的功能,就是对事物性质的转移和扭曲。因而,是部分离题。
四、要坚持能宽则宽、能活则活的评判原则
为了减少学生在作文时的心理压力,鼓励学习大胆创新,大胆实践,我们要坚持能宽则宽、能活则活的原则。命题时,不能卡得太死,要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作文时,不要过于强调偏题、离题的问题;评判时,也不要一发现有点偏题,就毫不留情地封杀。能宽则宽,就是要尽可能对题目中的关键词作广义的理解。例如,在“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的题目下,有位学生写了这样一件事:我家门口的小路上,有一块石板被人弄断了,母亲回来自行车骑不过,她知道是村里人弄断的,于是,她要父亲向他们索赔。可父亲不愿意,他认为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么一点事也要索赔,讲不过去。于是父母俩争吵起来了。对这篇作文,有的老师认为离题了,因为题目是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而作文写的是家门口的路上。这样理解,显然是过于狭窄了。这里“家”应该从广义来理解,凡是与“家”有关的人、事、物相关的都可以。能活则活,就是要有灵活性,不能死抠题目中的个别字眼,而是要尽量寻找内容与题目的相关性,相通性。例如,在“我终于服了”的题目下,有篇作文写的内容是:肖敏和石玉下棋,我在一旁观看。以前我和石玉、肖敏也经常下棋,和石玉下棋时,各有输赢;和肖敏下棋时,我几乎都是输的,因此我不服石玉,只服肖敏。今天肖敏在石玉面前节节败退,毫无招架之力。于是,对石玉,我也终于服了。有的老师在评判时,认为不切题,理由是文章中的“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下棋,怎么会服呢?这样的理解显然过于死板。服不服是一种心理现象,直接较量后会产生这种现象,没有直接较量也完全可能产生这种心理。像这样的内容,当然不能算离题、偏题。在一般情况下,要给学生申辩的权利。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构思?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作为评定的教师觉得不可思议,认为离题、偏题了,但学生或许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的这个想法也许还是挺有道理的,因此,不妨让他说说。尽可能让作者申辩,这对正确评价作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朱华贤)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2016成都中考作文作文真题及解析 看看你有没有离题
【导语】:成都本地宝(微信号ID:bdbchengdu)为您带来2016成都中考作文作文真题及解析。高分作文应该怎么写?专家评论:这次作文突破较难,可以关注生命历程,精神成长,人生启迪,如有细节的渲染和真情实感定是考场高分作文。  2016成都中考作文作文真题    进入中学,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是莫怀戚先生的《散步》,你是否仔细琢磨过“散步”这个寻常的词语呢?“散步”可结伴同行,也可独自一人;“散步”可在自然的田野,也可在精神的天地……生活中,我们需要奔跑,也需要“散步”。  请以“散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名师点评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杜明元 & &语文备课组长  莫怀戚的《散步》是在浓浓亲情中抒写体谅、彰显责任,文章形于郊田散步,神于思想的体验,给人以人生启迪。2016年成都中考作文题目“散步”,表面看必是生活中的行走,可以写散步过程,体验诸类情感,审题和入格基本没有什么难度,都能有话可说。  而稍加审视会发现,出题者是想考生能形于表面而深于对个体生命的成长过程的叙述,“散步”是一种精神上的行走,也一种思想上的了悟。较之前几年成都中考作文,范围更宽,学生有话可说,但是担心出现开头有“散步”后面全是写其它与散步无关事件的偏题作文。考生这次作文突破较难,可以关注生命历程,精神成长,人生启迪,如有细节的渲染和真情实感定是考场高分作文。  成都中考历年作文题目  
相关推荐 &&高考考试结束之后可是要填报志愿的哦,你们知道2017四川高考志愿填报网址、入口吗?接下来,我么一起来看下吧!各个学校在四川的分数投档线受到了很多人的强烈关注,近日,四川部分高校二本投档线已经出炉了哦,你们知道2014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在川二本投档线是多少吗?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下2014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在川二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入口是什么?无人机实名登记系统入口网址是什么?无人机实名登记如何操作?具体详情参看正文。2013年下半年开始已经一个月了,大家又在开始关注2014寒假放假时间安排表了,那成都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是什么时候呢?别着急,小编帮大家整理了2014成都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安排表,赶紧来看下吧!现在,退休年龄问题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延迟退休年龄可是牵涉到各行各业,方方面面,这可是件大事,同样的,教师同样也收到关注,那么教师延长退休年龄方面有什么最近消息呢?别着急,小编帮大家整成都本地宝为您带来2017国家取消职业资格证书最新消息。包含2017国家取消职业资格证书最新消息以及最新名单。具体详情参看正文。12月份的时候都会在高校引起一阵骚乱,那就是什么时候放寒假,今年寒假能有几天?近日,四川多所高校寒假时间安排表都出来了,我们一起来看下吧!2014年高考已经结束了,四川高考语文作文可是受到了众多人的强烈关注哦,很多人希望能够看看2014四川零分作文,接下来,小编帮大家整理了一篇2014四川零分作文轰动全国的文章,我们一起来看下吧!每年的中戏艺考总是会受到大家的强烈关注,因为有很多俊男靓女会在这个时候出现,2014年中戏艺考同样备受关注,2月9日的时候中戏艺考就开始了,虽然天气是十分寒冷的,但是依旧阻止不了他们追逐梦想的脚步2015年高考成绩已经出炉了,现在大家都在关注报考院校的事,你们知道2015西华大学二本调档线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下2015西华大学二本调档线吧!2015年高考信息总是能够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很多人想知道2015四川高考录取人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下吧!高考录取分数线总是能够引起大家的强烈关注,近日,2015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受到了关注,接下来,小编帮大家整理了2015电子科技大学录取分数线、投档线等信息。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猜你喜欢
成都136个一站式服务办证点启用 可以办身份证户口等业务
09:51 来源:成都本地宝
政治敏感话题、谣言等9种信息不能发 多名群主已被拘留处分
09:36 来源:成都本地宝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发布 成都排名86位首次入榜
09:24 来源:成都本地宝
2020年前四川或构建滑坡灾害主动防御体系
09:19 来源:成都本地宝
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将出炉 四川怎么做?
08:40 来源:成都本地宝
全国高校生剁手指数排行榜出炉 川大第三
08:32 来源:成都本地宝
9月15日成都西博会进出口展开幕 可以买法国化妆品
08:28 来源:成都本地宝
2017年中国500强出炉 四川长虹华西五粮液等上榜
09:27 来源:成都本地宝
成都方所“中国最美的书”展正式开幕 一起看看书单
09:21 来源:成都本地宝
成都新华公园全面改造10月底前完工 引入UCI自行车锦标赛
09:14 来源:成都本地宝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家都爱看
汇深网 版权所有查看: 3422|回复: 2
怎样判定学生作文的离题、偏题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教育局教研室 朱华贤
在评定学生作文时,对同一篇作文,往往会在是否离题、偏题的问题上产生分歧,有的说偏题了,有的说没有偏题,有的说不但没离题、偏题,而是还具有独创性。由于离题、偏题是衡量作文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教师在这个问题上产生分歧的话,其评定的结果就会相当悬殊。例如,一篇满分为40分的作文,在语言运用都差不多的情况下,如判定它为离题,那么得分就可能在20分以下,甚至在10以下;如认为是具有创意的,那么得分完全可能在35以上。由于离题、偏题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见仁见智的认识问题,因此,它一直困扰着不少语文教师,同时妨碍着对学生作文的准确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里想结合几篇学生作文,谈谈怎样鉴别学生作文的离题、偏题。
一、要分清离题与偏题的区别
把偏题看作是离题,这是残酷与苛刻;把离题看作是偏题,这是过分的纵容。要正确分辨离题与偏题的区别,首先要明确:什么是题?题应该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题目所规定的时间、范围或对象等,比如“沉默的父爱”,题中的“父爱”,就是范围上的限制;二是题目所显示的意义或性质,比如“都是粗心惹的祸”,这里的“粗心”就是意义和性质上的限制;三是题目以外所规定的附带要求。有些题目有文体、字数或表达方式等方面的附带要求,比如“以‘镜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这里就有内容、文体、字数方面的明确要求。同时,还要明白离题、偏题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谓离题,是指所写的与题目包含的内容完全不沾边;偏题是指所写的与题目的内容部分沾边,部分不沾边。离题比偏题要严重得多。一个题目,往往有几个要件,例如“沉默的父爱”就有三个要件:沉默、父、爱。如果有篇作文写的是邻居夫妻俩吵架的事,那就是离题,因为与题目中的三个要件都毫不相干;如果有篇文章写的是一个开朗的父亲对自己的深深的关爱,那就不能说离题,而应该说是偏题,因为至少有两个要件(“父”“爱”)是符合的,而且这个“父”“爱”又是关键性的两个要素。怎样看待题目外的附加要求呢?例如,要求写成记叙文,而作者却写了议论文,如果内容上也是围绕题目的话,可按偏题论处。还是举上面的“镜子”一题来说吧,假如作者是在写镜子的作用、意义及怎样运用好镜子的,以分析为主的,那可判断为偏题,不宜判为离题。离题,一般不能得分或很少得分,而偏题则可以视偏的程度适当给分。二、用关键词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
判断离题与偏题,可以用题目中直接呈现出来的要件,特别是其中的关键词作为主要依据。完全符合题目要件的叫切题,部分符合的叫偏题,全部不符合的叫离题。以“今天有人来听课”为例,这个题目有三个要件:一是时间,说的一定要是今天的事;二是人物,有不属于本班学生的人要来;三是事情,是听课,而不是别的。在这三个要件中,最关键的是“听课”。如果有人以此为题,写的内容是:上个星期,自己上课不专心,被老师批评了一顿,那就是离题;如果写的是上个月有人来自己班里听课的事,那就不是离题,而是偏题,因为没有偏离关键词“听课”。如果写的是今天有校外的人在操场上打球的事,虽然有两个要素符合:时间和人物,但只能算离题,因为没有表现最关键的“听课”。题目通常是由一个短句或短语组成的。关键词往往就是题目里的中心词。比如“当爸爸妈妈闹别扭时”,关键词是“闹别扭”;“我最爱去的地方”关键词是“地方”;“一次有趣的实验”,关键词是“实验”。修饰性和限制性语词一般不是关键词,如果习作不符合修饰性和限制性语词,作偏题处理比较恰当。
三、与离题、偏题相关的若干现象解析
作文的离题、偏题,在理论上阐述明白还是比较容易的,但作文的实际要比理论复杂得多,在集体评阅作文时,虽然总是先定下基调的,但评着评着,对某一篇作文,往往会意见不统一,这就是明证。尤其是独创性的要求,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优秀的作文应该具有创造性,应该写出与众不同来,应该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然而,有时,给人耳目一新的独创性与离题、偏题只有一步之遥,使人难以分辨。因此,这里只能以几篇具体作文或片段为例来说明。
(一)要灵活把握切题与富有创意的关系写作文要求切题,这是没错的。但更需要有创意,并要积极鼓励大胆创新。作文是丰富多彩的,往往出现连命题者根本想象不到的意外。当创意突破了命题的某些要求时,就应给予积极鼓励。请看“记一次争论”为题的作文──
“小鸟在前面带路,风儿抚摸着我们……”我哼着歌,连蹦带跳地上学去。
突然,我停住了脚步。嘿,一张破纸,我以为是什么呢?开路,开路,你竟敢挡住我老徐的去路。于是,我一脚跨了过去,一阵风呼地吹来,那张纸又飘到了我的眼前,好像在说:“把我捡起来吧。”这时,我的脑海里仿佛有两个人在激烈的争论着:
“把它捡起来吧。”
“不,还要弯下腰,伸出手,多麻烦!”
“老师不是说过,好事应该从身边做起,要是都像你这样,那我们的城市不就都成了垃圾堆了?”
“这你就别担心,我们有专门扫马路的人。这是他们的活,用不着我们插手。”
“但是,你看,他们每天从早忙到晚,一刻也不停地工作着,难道你连这么一张纸都不肯捡吗?”
“不捡就是不捡,用不着你来管!”
“你……你……”
怎么办?怎么办?听谁的呢?
又一阵风迎面吹来,鲜艳的红领巾飘了起来。对,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捡一张废纸,真是举手之劳。于是,我弯下腰,伸出手,拾起了那张纸,并把它扔进了附近的垃圾桶。
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小人惭愧地低下了头,另一个却高兴地笑了。
天更蓝了,阳光更灿烂了,花儿也在不停地点头。
这是一篇考场作文,题目前有一段引语:“在生活和学习中,常常会有争论,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等,请你以‘记一场争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写清争论的内容,写好对话。”正是因为这段引语,使阅卷老师产生了分歧:有的说严重偏题了,理由是一个人怎么争论,引语中明明写清“与同学、与老师、与父母等”;有的则说文章具有独创性,它避开了一般的此人与彼人的面对面争论,而别出心裁地写了自己的内心争论,是一篇既切题又有新意的好文章。笔者认为,培养创新能力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使命,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非常宽松的评价环境,更要有一种敏锐的眼光,要善于从一般中发现特殊,我们不能死抠题目或导语中的某些词句,更不能机械地理解和苛刻地要求。鉴别是不是切题,可以从是否围绕关键词来判断,像上面的作文题,关键词是“争论”,因而不管写什么争论,都应该视作切题。宽松的评价环境,对学生作文兴趣的激发和自信心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由此可以作出判断:这是一篇有创意的好文章。
(二)要关注材料与立意是否统一
优秀的作文,材料和主题必须是一致的,材料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作者所想表达的意思,两者和谐统一,没有矛盾。如果有了裂缝或矛盾,那就意味离题或偏题。有一篇题为“我的好奶奶”的习作,其中有这样几个片段──
奶奶今年62岁,她总是一天到晚地跟我说要节约。如果我被奶奶发现有不节约的地方,她就跟我唠叨个没完没了,弄得我头都要“炸”了。
上个星期天,妈妈从菜场上买来两条活蹦乱跳的鲜鱼,准备给全家尝尝鲜。奶奶见了,便皱起眉头唠叨起来:“又浪费钱,不是有青菜吗?青菜萝卜营养好,不吃鱼照样过日子。挣几个钱多不容易啊!”
中午香喷喷的红烧鱼上桌了。我刚想吃,奶奶又开始唠叨了:“中午吃一条算了,留一条晚上吃吃。”
“晚上还有别的菜呢!就会省、省,又不要你掏钱!”我一边说着,一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谁知奶奶真的拿来了一只空盘子,小心翼翼地把那条没吃过的鱼拨到了空盘子里,一边拨一边唠叨着:“这条鱼还是明天吃吧,省得明天再买荤菜。”拨好,便把它拿到菜橱里藏好,生怕被人偷吃。
第二天吃晚饭时,奶奶又端出了这些剩菜,那条剩下的鱼已经有点变质了。我说:“奶奶,这些菜都馊了,怎么吃呀?”“哪儿馊了?是臭豆腐的味道,不碍事,好吃的,吃吧,吃。”
这时,妈妈也发觉剩菜的味道不对劲,便走过来拿掉了剩菜准备倒掉。谁知奶奶大步抢了上去,拦住妈妈:“唉,我要吃的呀,你怎么拿走了,还给我!”
“妈,这菜已经馊了,吃下去要生病的。”
奶奶板起脸:“放下,这么好的鱼谁肯倒掉?我要吃的!”
这就是我的好奶奶,一个勤俭节约的好奶奶。
这篇习作,题目是“我的好奶奶”,文章的开头有“这就是我那俭朴的奶奶”一句,结尾处也有类似的点题,从这几方面都可以看出,作者的立意是想肯定和赞扬奶奶的勤俭节约的。但是,作者通过具体材料表现的却不是这个意思。字里行间,我们觉得作者颇有点讨厌和反对奶奶的意味。你看:“晚上还有别的菜呢!就会省、省,又不要你掏钱!”原文还有:“啊呀!奶奶,你能不能少说几句,好不好?我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呀!”这些话语,都表现了作者不喜欢奶奶这种所谓的“勤俭节约”。这里,关于吃鱼的材料实际上也不能作为题目中“好”字的注脚,立意和材料在此产生了偏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偏离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作者对材料所包含的真实意义没有完全把握准。像上文中,好端端的鲜鱼不吃,偏要到变了质才吃,这实际上已经不是勤俭节约了,而是近于吝啬和愚蠢的行为了,作者尽管在感情上接受不了,但在认识上却认为是勤俭节约。二是立意与材料的矛盾。像“我的好奶奶”中的一个“好”字,它明确决定了立意必须是赞扬和肯定的。文中“吃鱼”的材料,虽然也有些可以肯定的成分,但从整体上看,这个材料让人无法认可是一个好奶奶的表现。尽管作者在开头和结尾两处点题,但总显得回天乏力。这样的作文,可以判为偏题。
(三)要避免将原事物特性转移或改变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明确的属性,当我们决定表现它时,就应该明确其性质,不能随意转移和变化,也不要夸大和扭曲,否则,就可能出现离题偏题。有一篇题为“特殊的‘闹钟’”的习作,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
我们家还有一只特殊的“闹钟”,这就是我的妈妈。
这闹钟的用处可大啦!寒冷的冬天到了,每当清晨天蒙蒙亮,公鸡闹钟就会准时唤醒我,可我躲在暖和的被窝里哪里肯起来啊!这时,特殊的闹钟就会走来,轻轻地掀起被子,耐心地催我起床。于是,我只好乖乖地穿好衣服,吃好妈妈早已准备好的热腾腾的早点上学去。我还记得有一个星期天,我和小伙伴们玩得正开心,可这时,那特殊的“闹钟”又叫起来了:“炯炯……,你的作业做好了吗?”我一听,心里猛地一惊:呀,我的语文作业只写了一半呢!我只好听从“闹钟”的命令去做作业了。
这“闹钟”还能帮我学习呢!当老师布置听写词语的作业,不管有多忙,有多累,“闹钟”都会帮我听写。记得有一次要听写的词语特别多,已经快9点钟了,妈妈还坐在我身边,双手捧着语文书,一边用略带嘶哑的声音为我报着词语,一边还焦急而关切地看着我。一直到了9点半,才听写好。这时,妈妈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并亲切地对我说:“炯炯,以后学习要认真才是啊!”
应该说,这篇习作的题目很好,形象而又有特色,材料基本上也都围绕“闹钟”展开,可读起来总觉得不是一篇好文章。主要原因何在呢?就在于无限扩大和扭曲了事物的基本属性。闹钟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是时间上的提醒。作为母亲这只特殊的“闹钟”,其内涵就丰富了,不只是写时间上的提醒,也可以写别的提醒,这样才能显示出这只“闹钟”的特殊性。比如,冷空气马上就要来了,可你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去上学,母亲及时提醒你多穿一点;比如,你准备去参加一次体育比赛,跑800米,母亲提醒你不要吃得太饱;再比如对某一件事的处理,幸亏母亲的及时提醒,要不就会误了大事,等等。因为题目中有了“特殊”二字,就不要只围绕闹钟提醒时间的功能去考虑了,完全可以从时间以外的角度去考虑,只要围绕“提醒”就是了。但是,不要以为有了“特殊”二字,就什么都可以写了。作文的倒数第二段,妈妈帮我报词语,就偏离闹钟的功能,就是对事物性质的转移和扭曲。因而,是部分离题。
四、要坚持能宽则宽、能活则活的评判原则
为了减少学生在作文时的心理压力,鼓励学习大胆创新,大胆实践,我们要坚持能宽则宽、能活则活的原则。命题时,不能卡得太死,要给学生充分选择的余地,作文时,不要过于强调偏题、离题的问题;评判时,也不要一发现有点偏题,就毫不留情地封杀。能宽则宽,就是要尽可能对题目中的关键词作广义的理解。例如,在“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的题目下,有位学生写了这样一件事:我家门口的小路上,有一块石板被人弄断了,母亲回来自行车骑不过,她知道是村里人弄断的,于是,她要父亲向他们索赔。可父亲不愿意,他认为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么一点事也要索赔,讲不过去。于是父母俩争吵起来了。对这篇作文,有的老师认为离题了,因为题目是发生在我“家”的一件事,而作文写的是家门口的路上。这样理解,显然是过于狭窄了。这里“家”应该从广义来理解,凡是与“家”有关的人、事、物相关的都可以。能活则活,就是要有灵活性,不能死抠题目中的个别字眼,而是要尽量寻找内容与题目的相关性,相通性。例如,在“我终于服了”的题目下,有篇作文写的内容是:肖敏和石玉下棋,我在一旁观看。以前我和石玉、肖敏也经常下棋,和石玉下棋时,各有输赢;和肖敏下棋时,我几乎都是输的,因此我不服石玉,只服肖敏。今天肖敏在石玉面前节节败退,毫无招架之力。于是,对石玉,我也终于服了。有的老师在评判时,认为不切题,理由是文章中的“我”只是一个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下棋,怎么会服呢?这样的理解显然过于死板。服不服是一种心理现象,直接较量后会产生这种现象,没有直接较量也完全可能产生这种心理。像这样的内容,当然不能算离题、偏题。在一般情况下,要给学生申辩的权利。学生为什么要这样构思?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材料?作为评定的教师觉得不可思议,认为离题、偏题了,但学生或许有他自己的想法,他的这个想法也许还是挺有道理的,因此,不妨让他说说。尽可能让作者申辩,这对正确评价作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6级作文离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