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对学生的影响之后学生怎么上课

高考改革带来新变化!以后高中这样上课
内容来源:河北日报
  按照国家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除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必考科目外,学生可自主选考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其他课程。在这种政策背景下,中学的教学组织和学生学习状态都将发生深刻变化。  近日,石家庄市教育局研究制定了《石家庄市普通高中选课走班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提出2017年秋季学期,全市选择12所试点学校开展选课走班制改革试点工作。与以往班级管理的教学模式不同,选课走班制改革将带来哪些新变化,一起了解下。  什么是走班制?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由于新一轮高考改革不再区分文理科,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走班制”教学或将应运而生。  所谓“走班制”,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学历和兴趣愿望选择自身发展和层次班级上课,不同层次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该模式打破了以往班级管理的教学模式,更加充分地照应到了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与特长。都有哪些新变化  都有哪些新变化  课程这样设置  在设置课程时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可提供知识拓展类、个性特长类、职业生涯类、艺术素养类等课程,既满足学生升学考试的需求,又有利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  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做好学生选课指导,根据学校实际,按照“边试点边总结边推进”的原则,制定试点工作方案、选课走班工作实施细则,提前公布有关学科的课程安排、学分设置、选课程序和走班办法等,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内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  各试点学校要从高一年级起开展心理健康和生涯规划教育,在对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选课指导,要立足于学生高中三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学业和人生目标进行长远规划,形成适合个性特点的课程修习方案,理性选择修习课程、修习层次及进度。  学校和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共同做好学生选课工作。  建立选课走班配套制度  建立选课走班配套制度,明确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职责与管理办法。  要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育人导师制,制定与课程、选课、作业、教研与集备等有关的管理制度。  要探索建立增值评价办法,科学评价不同教学班的教学质量。  要在分层教学中切实保障层次偏低教学班的优质师资配置,要切实做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选用或自主研发适合学校选课、管理、评价等需要的辅助系统。  改革教学组织模式  有条件实施分层教学的学校,要均衡配置师资力量,同学科教师应轮流承担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任务,不得将分层教学变相地办成“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强化师资队伍培训  借力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专家,对干部及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干部教师开展选课走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强化课题引领  主动寻标对标,与全国先进城市推行选课走班先进学校结对,吸收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立足学校实际,对本校选课走班改革实施路径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制定研究方案,以课题为引领开展实践探索,做到以理论推进实践、在实践中深化认识。  
[精彩推荐]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
高考改革后, 这6种学生更容易得高分!目前各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基本已陆续出台。伴随着各地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学生的课表变了、上课形式变了、上课内容也变了。高考改革释放出来的信号,也让考生、家长和教师们感觉到,目光不仅要放在书本里,还要看到书本之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什么样的孩子更加适应新的考试形式,更容易脱颖而出呢?1、思维活跃的孩子更有前途实际上,学科之间的边界在某些学段就是模糊的。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很难分出是纯美术课还是纯数学课,或者是纯语文课;高中又有各个学科综合的学习。而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所以,具备各学科、各板块知识融通能力的孩子,更符合时代潮流。高考中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的,而是多种多样的。通过方法的选择、解题时间的长短,就能够区分出考生能力的差异。因此,能够广泛涉猎、博学多识、学贯古今、触类旁通,未来善于穿越学科边界、进行融通并且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生,是最有前途的。今后,学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多按照自己的兴趣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对于迎战新高考,搞好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甚至对于今后参加工作都是有好处的。适应高考,孩子一生的成长,以及素质教育,这三张“皮”应该是合在一起的。2、广泛阅读的孩子成绩更好纵观近年来的高考试题,阅读能力成为多门学科考查的重点。结合阅读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体现在语文卷中,在理综、文综、数学等多个学科也都有不同程度地加强。尤其是语文卷的阅读试题,涉及古今中外各种作品。考生完整地读过和没有读过原著,最后的成绩绝对是不一样的。信息时代和高校的人才选拔,要求学生具有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高考试题阅读量的加大,很好地贯彻了这个要求,并向整个基础教育学段的教师和学生、家长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今后高考侧重于考查学生在12年基础教育阶段的阅读积累和知识融通、应用能力,靠死记硬背和只熟悉课本中节选的名著片段,是考不出好成绩的!要想让学生多读书,家长就要从自身做起,同时,要教给孩子速读、泛读、精读等多种阅读技巧,学会深度阅读,不断丰富并积累知识和能力。3、动手能力强的孩子更吃香新的高考改革方案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查。多地学业水平考试改革方案规定,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思想品德等科目按等级赋分,不再强调分数差异。每科都除了学业水平考试,高考参考的综合素质评价,每个方面都包含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对实践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意味着今后学生必须将学习搬到社会大课堂中,在实践中提升综合素养。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热门游戏相关新闻热门视频发现好货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新闻热线:021-
高考改革后学生应如何面对 专家这样说
&nbsp&nbsp&nbsp&nbsp从2018年秋季学期,我省高中将迎来高考改革后的首批高中生。为帮助我省高中提早做好高中课程改革,日前人民教育出版社、河北省出版总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石市教育局等协办的“高考制度和高考内容改革研修班”在省会举行,来自上海、浙江两个高考试点省市的相关专家介绍了两地高考改革的经验。&nbsp&nbsp&nbsp&nbsp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制定者、参与人郭剑锋在讲座中表示,在要求学生进行专业选择之前,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和选课指导很重要,“浙江省采取的方法是学科教师负责制,每位教师承担15名左右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负责指导学生高中三年的人生规划。”郭剑锋说在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兴趣和明确的目的后,学生的选择才更理性,“浙江省是在高一第二学期期中或高二开学,对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实行分类分层走班。走班的基本原则和模式包括:行政班三年保持不变;每周安排四或五天的时间,每天安排三节课,用于选课走班上课。”&nbsp&nbsp&nbsp&nbsp此外,在浙江还有另一种走班模式:高一高二必修行政班,选修走班;高一第二学期至首考前,必修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四门分类分段走班;高二第一学期首考后:以选修学科为主,减少对行政班的调整。&nbsp&nbsp&nbsp&nbsp除了上课内容有调整,高考改革后,考试的内容也有了变化。对此,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教育部高考内容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华南师大教授陈友芳认为,面对新高考,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都要转变。陈友芳建议,老师要对情境进行分类,然后筛选每一类情境中的典型情境,构建复杂程度不等的情境来进行命题。同时他也建议学校建设题库,甚至是多个学校联合共建题库并共享。&nbsp&nbsp&nbsp&nbsp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上,陈友芳提醒学生要从以前的接受式学习、输入式学习,转变为体验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面对新高考,至少有两方面问题要解决,第一是现在就要对老师进行培训,包括教学理念、如何实施核心素养教学。第二是生涯规划制度的建设,就是如何指导学生选课、选专业,如果这个做不好,会导致一片混乱,学校一定要提前入手,掌握生涯规划的技术。”&nbsp&nbsp&nbsp&nbsp记者昨日从石市教育局获悉,为深化高中教育课程改革,石家庄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经多轮评审,目前确定了首批16所普通高中学校的18个高中课程基地。&nbsp&nbsp&nbsp&nbsp据了解,所谓“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课程基地包括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高中课程基地”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示范性课程样板,为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提供示范,适应新高考带来的课程变革,“课程基地更注重面向学生主体,让全体学生学会自主动手、实践解题,主动探究,从关注分数的学会转变到关注能力的会学。”&nbsp&nbsp&nbsp&nbsp本次通过评审的包括市一中、市二中、市十五中等16所普通高中学校,内容包括“高中选课走班课程基地”、“互联网环境下高中学科教学课程基地”等18个课程基地。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高考改革后学生应如何面对 专家这样说
日 09:53 来源:燕赵晚报
&nbsp&nbsp&nbsp&nbsp从2018年秋季学期,我省高中将迎来高考改革后的首批高中生。为帮助我省高中提早做好高中课程改革,日前人民教育出版社、河北省出版总社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石市教育局等协办的“高考制度和高考内容改革研修班”在省会举行,来自上海、浙江两个高考试点省市的相关专家介绍了两地高考改革的经验。&nbsp&nbsp&nbsp&nbsp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特级教师、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制定者、参与人郭剑锋在讲座中表示,在要求学生进行专业选择之前,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和选课指导很重要,“浙江省采取的方法是学科教师负责制,每位教师承担15名左右学生的生涯规划指导,负责指导学生高中三年的人生规划。”郭剑锋说在学生对所学专业有了兴趣和明确的目的后,学生的选择才更理性,“浙江省是在高一第二学期期中或高二开学,对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实行分类分层走班。走班的基本原则和模式包括:行政班三年保持不变;每周安排四或五天的时间,每天安排三节课,用于选课走班上课。”&nbsp&nbsp&nbsp&nbsp此外,在浙江还有另一种走班模式:高一高二必修行政班,选修走班;高一第二学期至首考前,必修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物理、化学、历史、地理四门分类分段走班;高二第一学期首考后:以选修学科为主,减少对行政班的调整。&nbsp&nbsp&nbsp&nbsp除了上课内容有调整,高考改革后,考试的内容也有了变化。对此,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教育部高考内容改革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华南师大教授陈友芳认为,面对新高考,学生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都要转变。陈友芳建议,老师要对情境进行分类,然后筛选每一类情境中的典型情境,构建复杂程度不等的情境来进行命题。同时他也建议学校建设题库,甚至是多个学校联合共建题库并共享。&nbsp&nbsp&nbsp&nbsp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上,陈友芳提醒学生要从以前的接受式学习、输入式学习,转变为体验式学习、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面对新高考,至少有两方面问题要解决,第一是现在就要对老师进行培训,包括教学理念、如何实施核心素养教学。第二是生涯规划制度的建设,就是如何指导学生选课、选专业,如果这个做不好,会导致一片混乱,学校一定要提前入手,掌握生涯规划的技术。”&nbsp&nbsp&nbsp&nbsp记者昨日从石市教育局获悉,为深化高中教育课程改革,石家庄市率先在全省开展“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经多轮评审,目前确定了首批16所普通高中学校的18个高中课程基地。&nbsp&nbsp&nbsp&nbsp据了解,所谓“课程基地”是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为重点,促进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提高学习效能,发掘潜能特长的综合性教学平台。课程基地包括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互动平台,开发丰富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形成学生实践创新的有效路径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设立“高中课程基地”的目的就是通过建立示范性课程样板,为全市普通高中学校提供示范,适应新高考带来的课程变革,“课程基地更注重面向学生主体,让全体学生学会自主动手、实践解题,主动探究,从关注分数的学会转变到关注能力的会学。”&nbsp&nbsp&nbsp&nbsp本次通过评审的包括市一中、市二中、市十五中等16所普通高中学校,内容包括“高中选课走班课程基地”、“互联网环境下高中学科教学课程基地”等18个课程基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改革对学生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