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受伤用导尿管拔掉后排尿训练,做完排尿康复以后,为什么有尿,尿出不知道

脊髓栓系手术后,怎样撤出导尿管,正常排尿
脊髓栓系手术后,怎样撤出导尿管,正常排尿
走路和正常人不一样,早晨第一泡尿有点困难其他还好,不能正常排尿怎样可以撤出导尿管,正常排尿,请给一些治疗建议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提问者采纳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医师
专长:骨科系统疾病
&&已帮助用户:21
病情分析: 脊柱手术可能造成这一系列的问题,你这情况在脊髓损伤中还算情况比较乐观的;
都是由于损伤段一下的神经无法接受大脑皮层的信号导致。俗话称“截瘫”,你的这种情况应该恢复的可能性比较大的一种。意见建议:1、适量功能锻炼;
2、尽量使用一次性尿管,建立排尿反射弧(有强烈尿意后插上尿管;换句话说每次排尿都是经过自己努力的);并且这样能够减少尿路炎症。
3、注意尿路卫生。
问走路和正常人不太一样,早晨第一泡尿排尿有点困难,做...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整形外科疾病
&&已帮助用户:1159
病情分析: 您好,您可能是排尿困难造成的,有可能是前列腺炎。意见建议:您好,建议您去泌尿外科查明病因对症下药,祝您早日康复。
问早晨第一泡尿排尿困难
职称:护士
专长:冠心病,肺心病
&&已帮助用户:87987
问题分析:你好,这种情况的话考虑与肾虚有关。建议口服右归丸,桂附地黄丸治疗,效果很好的意见建议:建议注意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不要吃寒凉食物.每晚睡前可以喝一杯纯牛奶.按时服用药物治疗.祝你’;健康
问导尿管拔出以后,排尿困难,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普外科疾病,泌尿系统
&&已帮助用户:547
病情分析: 你好;这种情况一般尿道炎引起的。和插尿管有关系。
可以先局部热敷,理疗。必要时检查一下尿常规。如果有细菌感染应该用抗生素
问术后拔掉导尿管后排尿困难
专长:脉管炎、内分泌、中风
&&已帮助用户:222623
你好老年人由于前列腺增生易导致排尿不畅所以可以采用诱导排尿如可以让其听流水声热敷膀胱处即可
问导尿管拔出后排尿困难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
&&已帮助用户:141545
病情分析: 你好,引起尿潴留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两类。意见建议:你最好去医院详细检查一下,确诊后再对症治疗,祝你早日恢复。
问排尿困难已经下了三次导尿管了
职称:医师
专长:泌尿生殖感染,输尿管结石,肾盂积水
&&已帮助用户:3423
问题分析: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根据你父亲这个情况,最可能的是由于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也就是尿潴留。意见建议:通常手术指征是插过一次管后再次出现就可以手术了。你现在已经3次了,足以达到手术标准,可以去医院行前列腺电切术。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常见疾病:
您的位置:
>> 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后尿潴留的康复护理
  脊髓损伤患者多出现尿潴留,临床上进行康复护理的最终目的是:尽早地建立自主性排尿节律,不施行或少施行导尿,免除随身携带尿袋,尽可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共28例,男20例,女8例,年龄25~62岁,平均47.08岁。其中不全性截瘫26例,有24例恢复排尿反射,能够自主排尿,2例无效。全瘫2例中有1例恢复反射性膀胱,1例死亡。
  2& 护理
  2.1& 留置导尿& 在脊髓损伤2~3周内,由于括约肌紧张,采用留置尿管导尿。留置尿管于次日夹闭,输液者每2 h放尿1次,不输液者4 h放尿1次。留置导尿期间常见的并发症是尿路感染,预防感染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无菌操作。(2)选择软硬粗细适中的尿管,应用的是经过硅处理的双腔气囊乳胶导尿管。插入尿管时须用足量的石蜡油润滑管道,以免损伤尿道造成尿道黏膜水肿。(3)尿袋外口不要接触地面且尿袋位置永远低于膀胱,避免尿液反流,不要经常倒空尿袋中的尿液,以免增加污染可能[1]。(4)鼓励多饮水,在病情允许情况下,一般饮水量应在 ml/d,以便增加尿量,起到冲洗膀胱的作用。(5)定期清洁尿道口、会阴和外生殖器,使之干燥无分泌物。(6)一般情况下不主张用药冲洗膀胱。(7)持续留置尿管时间一般不超过1个月,若病情需要,应每月更换一次导尿管,尿袋每3天更换1次。
  2.2& 间歇性导尿配合加压排尿或扳机点排尿& 在脊髓休克期后,采用一次性导尿,不留置导尿管。在两次插管之间,嘱患者自行排尿并进行神经性膀胱的功能康复训练。采用手法训练,具体做法是:当膀胱底达到脐上二指时,操作者用单手由外向内按摩患者下腹部,用力均匀,由轻而重,待膀胱缩成球状,一手要托住膀胱底,向前下方挤压膀胱。排尿后操作者将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加压排尿,待尿不再外流时,松手再加压1次,力求排尽。也可设法寻找刺激排尿反射的扳机点,如刺激患者大腿内侧?阴茎体部或会阴部、牵拉阴毛等,以诱发逼尿肌收缩,尿道外括约肌舒张。
  2.3& 肌肉力量的锻炼& 骨盆底部肌肉的力量对排尿也有很大作用。在病情允许时,应指导患者进行这部分肌肉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具体方法:患者根据病情可取立位、坐位或卧位,试作排尿动作,先慢慢收紧盆底肌肉,再缓缓放松,每次10 s左右,连续10遍,每日数次,以不觉疲乏为宜。病情许可时,还可做抬腿运动或下床走动,以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
  2.4& 外界环境的影响& 患者排尿时应关闭门窗,用屏风遮挡,请无关人员回避,并适当调整治疗和护理的时间,以便使患者安心排尿。打开病房的水龙头,让患者听到流水声,对排尿也有一定刺激作用。
  2.5& 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能否成功与患者是否合作密切相关,而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压力非常大,担心自己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成为家庭负担。作为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列举成功范例,使患者鼓起战胜疾病的勇气。
  3& 结论
  当患者排尿间隔在2 h以上,残余尿少于100 ml,每次排尿量调节在500 ml左右,可以停止间歇性导尿,即达到护理目标。
  [参考文献]
  1& 邝润娇,陈彤.导尿管引发泌尿道感染及其处置.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25-126.
  作者单位: 518103 广东深圳,深圳市宝安区福永医院骨科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
脊髓损伤留置导尿该怎么办?
请问大家:脊髓损伤后留置导尿什么时候进行间断闭管?外科护理学中说在2-3周后进行。不知道为什么?请大家指教。谢谢!!!什么时候进行间断闭管?我现在管一位病人,5月前因坠落伤致L2椎体3度脱位,双下肢截瘫。因特殊原因,到现在一直没有做手术,像这样的病人什么时间拔除尿管??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希望高手踊跃参加发言。对于胸腰段骨折截瘫的病人,我科室不太同意做膀胱造瘘,留置尿管一般为1月,白天2小时放一次,晚上长期开放,1月后拔除,口服特拉唑嗪,松弛尿道括约肌,定时挤压排尿,但是有些还是残余尿多,最少60ml,一般都会感染1次以上,熟练操作后比较少感染。请问大家有没有更好的实用的方法提供?我的患者也是截瘫,现在一个半月,仍然导尿。不知道拔出导尿管后挤压排尿能行吗?能只剩60ml?现在也在练习间断排尿,但前几天拔出导尿管后还是不能尿,怎么办?脊髓损伤有高位和低位的损伤,高位损伤,膀胱排尿的中枢仍在,可以引起膀胱的不自主收缩,可以通过训练让患者定时刺激来引起排尿,如刺激下腹部,当然这需要在专业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低位脊髓损伤,支配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的中枢神经损伤,排尿的低级反射弧也不能形成,因此尿潴留肯定出现,而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导尿,留置尿管或者膀胱造瘘,患者的预后不好。T12骨折伴截瘫的患者属高位还是低位?膀胱功能恢复好吗?脊髓损伤后留置导尿什么时候进行间断闭管?外科护理学中说在2-3周后进行。不知道为什么?目前好象更趋向间歇性导尿,留置尿管不超过2周。间歇性导尿一般开始每4-6小时一次,以后根据残余尿量,逐渐减少次数。感兴趣可以查有关资料,好象现在有病人自用的间歇导尿管脊髓损伤后留置导尿时间不宜过长,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如术后每2小时放尿一次,以免膀胱萎缩,一周更换尿管,掌握术后2周给予拔除尿管,给予压尿,建立逐步低级反射弧,以达到能够自行排尿的目的。效果不错,可试用!!! 这位战友的经验可以借鉴膀胱功能训练脊髓损伤后直接的功能障碍主要有尿失禁和尿潴留。损伤后早期主要为尿潴留,所以一般采用留置导尿方式。进入恢复期后,患者一般进入康复医学科或者出院在家自行康复训练,这时候膀胱功能障碍的处理多需自己进行,我仅就此期的康复方法进行一简要介绍。第一步:确定自己的膀胱功能状态患者此期虽然直接的表现都是尿失禁,但是其膀胱的功能状态实际上是不完全一样的,其相应的处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多数情况下是膀胱过大(&600毫升),里面始终充满了无法排出的尿液。过多的尿液使膀胱过渡充盈,没有了任何收缩力。这时候再有尿液进入膀胱,膀胱无法容纳,则通过下尿路排除,表现为尿失禁,称之为“充盈性尿失禁”。第二种情况是膀胱非常小(&200毫升),原因是膀胱挛缩使膀胱缩小。这时候肾脏排出一点点尿液膀胱就容纳不下(正常情况下肾脏是持续不间断排尿的),同样是通过下尿路排出,表现为尿失禁。这种膀胱称之为“痉挛型膀胱”。判断膀胱功能状态的方法很简单:采用各种方法(导尿除外)排出尿液,记录排出的尿量。然后进行一次导尿,记录导出的尿量,我们叫做它残余尿量,下面所有的处理方法都是根据患者的残余尿量进行的。如果排出的尿量很少,而残余尿量也很少(&100毫升),基本上就是一个痉挛型膀胱。如果排出的尿量是介于200―500毫升,而残余尿量很少(&100毫升),恭喜,患者功能算是很好了。如果自主排出的尿量很少,而导出的残余尿量很多,(&200毫升),患者就是一个无张力的膀胱。第二步:确定处理方法对于多数的无张力膀胱,我们首先要求患者采用各种方法自主排尿,主要方法有如下几种:1、手法寻找触发点:通过牵张、叩击耻骨上、会阴区、大腿内侧,挤压阴茎,进行肛门刺激等诱发排尿。手法中以坐位、站位排尿较为有利。2、屏气法(Valsava法):屏气可增加腹压达50厘米水柱以上,通过增加的腹部压力压迫膀胱以达到排尿的目的。此方法同样以坐位、站位较为有效。3、Crede手法治疗:用拳头由脐部深按压,逐渐缓慢向耻骨方向滚动,压迫膀胱促使尿液排出。使用此手法应该注意从脐部开始,以避免耻骨上加压尿液返流引起肾盂积水。当上述方法均没有明显效果的时候(即通过这些方法残余尿量仍然&100毫升),就必须使用间歇性导尿。方法如下:坐位下具备手功能患者肥皂洗手后,直接用清洁的手拿着硅胶导尿管向尿道中插入,直到见到尿液流出为止。可采用导尿管外部涂搽油性制剂(如开塞露)以便顺利插入,导尿结束时缓慢拔出导尿管,同时挤压膀胱以尽量清除膀胱底部的尿沉渣。导尿管可以浸泡在新洁尔灭等无粘膜刺激的消毒制剂中,在家中也可采用煮沸消毒的方法,须因地制宜。导尿管生理盐水冲洗即可,并不增加感染发生率。需要说明的是,每次在采用间歇性导尿之前,都应该先用上述其他的自主排尿方法,然后再进行间歇性导尿。当患者功能逐渐恢复,残余尿少于80毫升时,可停止导尿或每日睡前导尿一次以帮助清除残余尿沉渣。间歇性导尿每4-6小时导尿一次,或根据水的摄入量决定,每日2-3次。膀胱容量最好保持在400-500毫升(即每次导尿导出的尿量为400-500毫升)。导尿方法可让患者或其家属在医生的示范和指导下学习。对于痉挛型膀胱,现在确实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幸好此类患者相对较少。此类患者可以使用一些药物如抗胆碱能制剂(羟丁酸)等,另外可以试用氯苯安丁酸(巴氯酚,baclofen)。对于持续漏尿的患者来说,则可以采用集尿器。当然,这儿介绍的只是一些患者本人在家即可以采用的方法,还有一些如手术解除流出道梗阻,手术埋藏电极、经皮或者经直肠电刺激膀胱及骶神经运动支等等方法。
您的位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脊髓损伤康复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