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出师表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名篇·前出师表全文_原文|翻译_古诗文网
[三国·蜀]   【作者小传】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南)人。东汉末年,他避乱隐居在南阳隆中(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躬耕陇亩”,自比管仲、乐毅。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刘备屯兵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慕名前去邀他出来辅佐自己,凡三次才得相见。初次见面他就向刘备提出要取得荆、益二州为基业,东连孙权,北抗的方针,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从此,他就辅助刘备,从事光复汉室的大业。章武三年(223),刘备在猇亭战败,病死白帝城,临终把后事嘱托给诸葛亮。后主刘禅继位后,蜀国军政大事,一应由他裁决。于是与孙吴重修旧好,结为盟国;亲征孟获,平定南中;整顿内政,充实军资,做好北伐中原的准备。建兴五年(227),北上屯驻汉中,连年北征,“攘除奸凶,兴复汉室”,直至公元二三四年,病死渭滨军中,兴复之业始终未能成功。  蜀汉灭亡后不久,纂集诸葛亮的遗文,编成《诸葛氏集》,凡二十四篇。但根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所列载的篇目看,许多篇现已不复存在。今传各种诸葛亮集,系后人从史传中采辑而成。  【题解】《前出师表》出自《三国志·蜀志》本传。当时为建兴五年,蜀汉已从刘备殂亡的震荡中恢复过来,外结孙吴,内定南中,励清吏政,兵精粮足;诸葛亮认为已有能力北伐中原,实现刘备匡复汉室的遗愿。于是,决意率军北进,准备征伐曹魏。临行上书后主刘禅,强调自己为报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咐,以“讨贼兴复”作为自己的职责,并规劝后主采纳忠言,和辑臣吏,励志自振,使他能专心一致于北伐大业。  “表”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专为臣下对君王进行陈述求请时使用,类似的还有“章”、“奏”、“议”等。本文表达了作者审慎勤恳、以伐魏兴汉为己任的忠贞之志和诲诫后主不忘先帝遗愿的孜孜之意,情感真挚,文笔酣畅,是古代散文中的杰出作品。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4],欲报之于陛下也[5]。诚宜开张圣听[6],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7];不宜妄自菲薄[8],引喻失义[9],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10],俱为一体,陟罚臧否[11],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12],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13],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14],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缺漏[15],有所广益。将军向宠[16],性行淑均[17],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18],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19]。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20],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21];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22]。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23]!侍中、尚书、长史、参军[24],此悉贞亮死节之臣[25],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27]。先帝不以臣卑鄙[28],猥自枉屈[2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30]。后值倾覆[3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2],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33]。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34];故五月渡沪[35],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36],攘除奸凶[37],兴复汉室,还于旧都[38]。此臣之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39],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中华书局版《诸葛亮集》    先帝创建王业还未完成一半就中途死去,现在天下三分鼎立,蜀汉是那么疲乏困顿,这真是有关生死存亡的时刻呵!然而朝庭里侍奉卫护陛下的大臣们,在内毫不懈怠;忠贞的将士,在外奋不顾身,那是因为大家在怀念先帝对他们不同一般的赏识,要向陛下表示报答之情啊!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大家的意见,以此来光大先帝留下的德行,也使大臣们坚贞为国的正气得到发扬;不可轻率地自己看轻自己而不加振作,言谈训谕时有失大义,以致把臣民向您尽忠规劝的言路也阻塞了。  内庭侍臣和相府官吏,都是一样为陛下效力的,凡是有所奖惩,不应该有差异。如果有做坏事触犯法令科条或忠心做好事的,应该交由有关官员评审应受什么处罚或受什么赏赐,以此来显示陛下处事的公正贤明;不可有所偏袒,使得宫中府中法令不一。  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些侍卫之臣,都是善良诚实的人,心志都是忠贞纯正的,所以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任用。臣下认为宫庭中事,无论大小,全都要询问他们,然后再执行,必定能够补救疏漏,扩大效益。  向宠将军品性善良公正,通晓军事,当初曾被任用过,先帝称赞他是个能人,所以大家酝酿着要推举他做中部督。臣下认为禁卫部队的事务,无论大小,全都由他过问,一定能使军队协调齐心,处置合宜,各得其所。  亲近贤良的臣子,疏远奸佞小人,前汉因此而兴旺强盛;亲近小人,疏远贤良的臣子,后汉因此而衰败覆灭。先帝活着的时候,每逢与臣下议论到这件事,没有不对桓、灵二帝的作为表示痛恨而发出叹息的。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令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都是坚贞坦诚,能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家天下的兴旺,可以数着日子来等待了。   臣下本来是个平民百姓,在南阳耕生,只求在乱世中能保全生命,不想向诸侯谋求高官厚禄和显赫的名声。先帝不因臣下低贱和少见识,不惜降低身份而三顾茅庐,向臣下询问天下大事。因此臣下为之感动,就答应为先帝效力。后来战事失败,臣下在败亡之际,接受了挽救危局的重任,到现在已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臣下处事谨慎,所以在临死时把辅助陛下兴复汉室的大事交付给臣下。   接受先帝遗命以来,日日夜夜担心叹息,唯恐所托无所成就,从而有损先帝明于鉴察的声名;所以臣下在炎热的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平定,兵员装备已充足,该带领三军,北进克复中原。也许可以竭尽棉力,扫除凶残的奸贼,光复汉家江山,使长安、洛阳仍旧成为大汉王朝的首都。这就是臣下用来报答先帝,效忠于陛下的职责。至于权衡得失、掌握分寸,向陛下进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他们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大事交付给臣下,如果无所成就,就治臣下的罪,来禀告先帝在天之灵。如果没有劝勉陛下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要追究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惰之罪,公布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自作打算,探求高明的道理,了解并接受忠正的言论,牢牢不忘先帝的遗愿,臣下这就感恩不浅了。   而今快要去远征,面对表文,不禁流下泪来,真不知自己说的是什么。  (江建中)  【注释】   [1]先帝:指蜀昭烈帝刘备。崩殂(cú粗阳):天子之死曰“崩”;殂,也是死的意思。[2]益州:汉行政区域十三刺史部之一,地有今四川省,甘肃省和陕西省一带,当时治所在成都。疲敝:贫弱。[3]诚:确实是。秋:时候,日子。古人多以“秋”称多事之时。[4]盖:发语词。[5]陛下:对皇帝的称词,表示不敢直接面对皇帝,而通过陛阶下的侍从转致的意思。[6]圣:古时对皇上的尊称。[7]恢弘:发扬使之扩大。[8]妄自菲薄:毫无理由地自己轻视自己。[9]失义:失当,不合大义。[10]宫中:指宫庭内朝中的亲近侍臣,如文中的侍中、侍郎之类。府中:指丞相府中的官吏,如文中的长史、参军等。[11]陟(zhì秩):升官进位。臧否(zāng pǐ脏匹):好坏、善恶。[12]犯科:触犯法律中的科条。[13]有司:有关的专管官署或官吏。[14]侍中、侍郎:都是皇帝左右的亲近侍臣,不仅随从出入,还备顾问。侍郎,即黄门侍郎。郭攸之:南阳人,性和顺,先后与费祎、董允同为侍中。费祎(yī衣):字文伟,江夏鄳(盲men)人,后主即位时为黄门侍郎,后迁侍中,位至大将军,录尚书事。延熙十年,被魏降人郭偱刺死。董允:字休昭,后主即位时为黄门侍郎,寻迁侍中,以能抑制宦官黄皓,对后主多有匡助,以侍中兼尚书令。[15]裨(闭b??涸鲆妗#—16]向宠:蜀大臣向朗的兄子,后主时先后任中部督和中领军。[17]淑均:善良公平。[18]试用于昔日:指向宠曾随刘备伐吴,秭归兵败,唯他的营垒得到保全。[19]举宠为督:当时蜀大臣拟推举向宠为中部督,主管宫廷禁军的事务。[20]行阵:指部队。[21]先汉:犹言前汉,西汉。[22]后汉:指东汉。[23]桓:东汉桓帝刘志。灵:东汉灵帝刘宏。[24]侍中:指郭攸之和费祎。尚书:协助皇帝处理公文政务的官吏,此指陈震。长史:丞相府主要佐官,此指张裔。参军:丞相府主管军务的佐官,此指蒋琬,诸葛亮死后继为尚书令,统领国事。[25]贞亮:坚贞诚实。亮,忠诚坦白。[26]南阳:汉郡名,治所在宛(今河南省南阳市)。[27]闻达:有名声。[28]卑鄙:地位低下,少见识。[29]猥(wěi伟):谦词。谦卑地。枉屈:屈尊的意思。[30]驱驰:喻为人效劳。[31]值:遇上。倾覆:指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南侵荆州时,刘备在当阳长坂被击破一事。[32]这两句指刘备当阳兵败,退至夏口(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派诸葛亮到孙权处求助,开始孙刘的第一次联合。[33]寄:托付。这句指刘备东伐孙吴,在秭归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居白帝。章武三年(223)四月,刘备病死永安宫(故址在今四川省奉节县东),临终托孤于诸葛亮,要他辅助后主刘禅,讨魏兴汉。[34]伤:有损。[35]五月渡泸:建兴三年(225)南中诸郡反叛,诸葛亮率军出征,渡过泸水,平定南中四郡。泸,泸水,即金沙江。[36]驽钝:这里以劣马(驽)和不锋利的刀(钝)来比喻才能的平庸。[37]奸凶:指曹魏。[38]旧都:指汉朝曾建都的长安和洛阳。[39]慢:失职。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http://so.gushiwen.org/author_507.aspx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于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诸葛亮在后世受到极大尊崇,成为后世忠臣楷模,智慧化身。成都、宝鸡、汉中、南阳等地有武侯祠,杜甫作《蜀相》赞诸葛亮。
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楼上诛姬笑,门前问客稀。暮烽玄兔急,秋草紫骝肥。未奉君王诏,高槐昼掩扉。——唐代·耿湋《入塞曲》http://so.gushiwen.org/view_13689.aspx
将军带十围,重锦制戎衣。猿臂销弓力,虬须长剑威。
首登平乐宴,新破大宛归。楼上诛姬笑,门前问客稀。
暮烽玄兔急,秋草紫骝肥。未奉君王诏,高槐昼掩扉。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唐代·李商隐《樱桃花下》http://so.gushiwen.org/view_29121.aspx
流莺舞蝶两相欺,不取花芳正结时。
他日未开今日谢,嘉辰长短是参差。
太行横偃脊,百里芳崔巍。济滨花异颜,枋口云如裁。新画彩色湿,上界光影来。深红缕草木,浅碧珩溯洄。千家门前饮,一道传禊杯。玉鳞吞金钩,仙璇琉璃开。朴童茂言语,善俗无惊猜。狂吹寝恒宴,晓清梦先回。治生鲜惰夫,积学多深材。再游讵癫戆,一洗惊尘埃。——唐代·孟郊《济源春》http://so.gushiwen.org/view_19480.aspx
太行横偃脊,百里芳崔巍。济滨花异颜,枋口云如裁。
新画彩色湿,上界光影来。深红缕草木,浅碧珩溯洄。
千家门前饮,一道传禊杯。玉鳞吞金钩,仙璇琉璃开。
朴童茂言语,善俗无惊猜。狂吹寝恒宴,晓清梦先回。
治生鲜惰夫,积学多深材。再游讵癫戆,一洗惊尘埃。热门杯赛:
奥数练习题:
奥数知识点: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单元测试:
小学试题:
文言文另类翻译:《出师表》成黑道自白
来源:现代快报&&&作者:邱福康&&& 09:56:36&&&&标签:
  &叔本来是一个种地的,在南阳有一亩二分地,在这个人砍人的时代,叔不想砍人,只希望不被人砍。你爸不嫌叔,三天两头地往叔屋里跑,问我如何管理帮派,我感激得眼泪哗哗的,从此跟着你爸四处砸场子抢地盘。&看完这段充满江湖气的文字,你能想到这是千古名篇《出师表》的白话文注解吗?近日一本名为《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的&奇书&被网友炒得爆红,该书收录了网络上最雷人、最爆笑的经典文言文&另类翻译&,譬如上述这段让人笑得捧腹的《出师表》。网友们惊呼:原来,文言文竟然可以这样翻译!
  好不正经
  打开一看笑到喷饭
  书名叫&一本正经&,但翻一翻内容其实非常&不正经&。
  诸葛亮的《出师表》在书中被翻译成了黑道版&&&你爸当年出来混,半道上就给挂了;现在地盘又分成三块了,益州好像咱也罩不住了,这世道眼瞅着要杯具了&&&
  同样遭恶搞的还有大诗人李白的《将进酒》:&这一匹从国外进口的名车别摸我(BMW),还有这一件专卖店买的值好几千块的皮裘,叫孩子们拿去换美酒吧,咱兄弟们啥也不说了,喝!什么烦恼啊忧愁啊,统统见鬼去吧!
  书中也有为今人&立传&的,比如这篇:&乡野之书已罄稔,罗氏遂遍寻奇书佚志,终得&知音&&故事会&二篇,手不释卷,反复把玩,引为经典&&&一位自称古文基础扎实的读者看了半天愣是没读明白,最后答案揭晓,原来名为《凤姐传》,再联想一下现实,令他捧腹不已。还有为童话《白雪公主》改编的文言文版结尾:至于婚所,方知新妇正白雪公主也。毒后急火攻心,昏厥于地。自此一病不起,不日即亡。婚后,白雪公主与王子恩爱甚笃,执手偕老。
  好亲切
  文言文不再让人头疼
  &之前《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一书的出版获得了成功,这让我们知道,轻松有趣的书是现今读者喜欢的。&《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责编时先生坦言,恶搞已经成为出版界当下的一种&出书路线&,他透露,《文言文》一书首印5万册目前已经脱销。
  书中《出师表》的作者刘小春是活跃在网络上的专职写手,记者采访他时,发现文风大
  胆豪放的他,竟是个腼腆害羞的&80后&。刘小春告诉记者,自己平时很喜欢研究文言文,翻译恶搞《出师表》只是抱着玩的心态,在网上走红自己也感到很意外。
  书中《卫风&氓》的白话文&翻译者&董亮则说:&当年上学时学文言文觉得很头疼,所以想弄个亲切版的文言文,可以让大家轻松地解读文言文。我想,一定会有专家对这本书恨之入骨。因为它会&误导&一部分读者对古文的认识。但我真希望他们知道,读者的智商远在他们想象之上。至于误导,如果学生们都能像书中文章的作者,有能力把古文和白话文都玩于股掌之间&&那,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翻译&达人&遍地开花
  在网络论坛里,此类有才的文言文翻译&达人&还有很多,许多论坛、贴吧还专门有人将时事、娱乐、八卦各类新闻翻译成文言文,大家相互切磋。至于这本《别笑,一本正经的文言文》更是火爆,关于这本书的&读后感&讨论帖在网上满天飞。浩浩荡荡的跟帖中,许多网友纷纷用自己的语言解读或者重新翻译文章,更有网友争先撰写文言文版的&QQ签名&,请&高手&评判。
  网友天天表示:&这些白话版文言文虽然个别用语不够规范,但作者对原版中的情境语气拿捏堪称精准,妙趣横生的行文也让人过目不忘,如果能找范伟演绎一下会更妙!有人说这种行为是&亵渎&中国经典文化,但是我却认为,这样的方式反而激起了我们对文言文的兴趣,让原本令人&头疼&的文言文顿时变得轻松亲切起来。&
  而网友妮妮则对这种&文言文热&持否定态度。&文言文被调侃、恶搞成这样,是对中国文化的不尊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去理解&之乎者也&的内在含义,而是把恶搞、调侃文言文当作乐趣。&
  好担忧
  专家:恶搞对不起古人
  就&恶搞文言文&的现象,记者昨天采访了多位文学界专家教授。其中,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包忠文对此现象表示了深深的担忧。包教授认为,文言文是我们语言宝库中的重要财富,这种恶搞既对不起古人,更对不起读者。&这样恶搞文言文的行为特别不严肃。文言文是在一定历史环境下产生的。作为一个将其传播给大众的作者,就算你要改编作品,你也必须对读者负责
  ,既要顾及所改编作品的时代背景,顾及文章本身的上下联系,也要顾及原作者的本身意图。如果只是为了恶搞而恶搞,就属于&瞎胡闹&。这样对学习文言文的学生也很不好,学生接触这样的&曲解&多了,可能反而记不住正确的原文和翻译,对原文意思造成误解。&
  和包教授一样,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也坦言如果没有&节制&地恶搞文言文并不是明智之举。&文言文是咱们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之一。虽然它在发展到一定时期的时候也遇到了局限,很多人对学习文言文觉得很苦恼,但是刻意恶搞文言文,就有点&过&了,是没有必要的。&
关注奥数网官方微信 杯赛、择校提前知
微信搜索“奥数网”或扫描二维码即可添加
您还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访问上海奥数网,升学路上有我们相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师表翻译一句一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