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人类进化错了方向的快慢是不是盐的作画功能

现在人类得癌症的这么多是不是证明人类进化的速度加快了? - 知乎3被浏览642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人类进化过程中为何没能产生/保留不需要盐或自己产生盐的功能? - 知乎7被浏览862分享邀请回答2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我的图书馆
人与人猿存在某种亲缘关系,具有共同的祖先。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大型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进化,组成现在人。&
猿猴的种系发生白垩纪缩写记为K,源于德文的白垩纪名(Kreidezeit)的缩写。“白垩纪”一词由地质学家达洛瓦(Jean Baptiste Julien d′Omalius d′Halloy)于1822年创用。位于和之间,约1亿4550万年(误差值为400万年)前至6550万年前(误差值为30万年)。白垩纪是的最后一个纪,长达8000万年,是的最长一个阶段。发生在白垩纪末的灭绝事件,是中生代与新生代的分界。
白垩纪的气候相当暖和,海平面的变化大。陆地生存着恐龙,海洋生存着、、以及厚壳蛤。新的哺乳类、鸟类出现,开花植物也首次出现。白垩纪-灭绝事件是中最严重的大规模灭绝事件之一,包含恐龙在内的大部分物种灭亡。
白垩纪时期的大气层氧气含量是现今的150%,二氧化碳含量是工业时代前的6倍,气温则是高于今日约4℃。
白垩纪因其富含白垩(chalk)而得名。白垩是石灰岩的一种类型,主要由组成,颗粒均匀细小,用手可以搓碎白垩纪形成的地层叫。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Coccoliths)的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在英、法形成美丽的白色悬崖。白垩层不仅发育于,北美和西部也有分布。
在这一时期,大陆之间被海洋分开,地球变得温暖、干旱。开花植物出现了,与此同时,许多新的恐龙种类也开始出现,包括像这样的大型肉食性恐龙,像戟龙这样的成员以及像这样的植食性。恐龙仍然统治着陆地,像飞机一样的,例如在天空中滑翔,巨大的海生爬行动物,例如统治着浅海。最早的蛇类、蛾、和以及许多新的小型哺乳动物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了
人与现代类人猿存在亲缘关系,具有共同的祖先。
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撞击到了今天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迅速进化。
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如狐猴、眼镜猴)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
猿猴的种系发生
(注:中国比早期高等灵长类动物猿猴类还要古老,基本属于早期原猴,也就是说所谓中华曙猿实际上还是猴子,根本谈不上人类的起源,如果说中华曙猿是猴子的起源还差不多。)
3300万-2400万年前,从旧世界的猴子(狭鼻次目)中产生了猿。发现的最早的古猿(3000万年以前);(Aegyptopithecus,2600万-2800万年以前)已经具有类人猿的一些性状;稍晚后的化石还有,(2300万-1000万年前),分布范围较广,在亚洲、欧洲、均有所发现。东非的(1300万-1200万年前)已经是一种猿,是人类和非洲猿的祖先。 以上古猿均为林栖动物,四肢行走,属于攀树的猿群。现存的猿中包括两个类群,(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和亚洲猿(长臂猿和猩猩),这两个类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二者的分化显然发生在1200万年-1500万年前。
在约1000万年前至约380或200多万年前,有两种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一种是,一种是(许多人认为腊玛古猿是猩猩的祖先,过去在复原颌骨残片标本和牙齿分析时出现偏差。因此腊玛古猿作为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只有相对的合理性)。&&
最早的人类
人类进化研究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来自。人类学家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各种古猿化石和人类化石,测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从而确定人类化石的距今年代,将人类的演化历史大致划分为几个阶段。遗传学家则运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现代人类、各种猿类及其他高等灵长类动物之间的、(DNA)的差别大小和速度,从而计算出其各自的起源和分化年代。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古猿转变为人类始祖的时间在700万年前。从已发现的人类化石来看,人类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 阶段。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生存于440万年前到100万年前。根据对化石解剖特征的研究,区别于猿类,南方古猿最为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两足直立行走。(2)能人阶段。前200万-前175万年。能人化石是起在东非的坦桑尼亚和肯尼亚陆续发现的。最早的能人生存在190万年前。能人在分类上归入人科下面的能人种( habilis)。能人有明显比南方古猿扩大的脑,并能以石块为材料制造工具(石器),以后逐渐演化成直立人。(3) 直立人阶段。直立人在分类上属于人属种(Homo erectus),简称直立人,俗称。直立人化石最早是1891年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发现的。当时还引起了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北京周口店陆续发现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才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演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的生存年代约为170万年前到20余万年前。至今为止,直立人化石在亚洲、非洲和欧洲均有发现。(4) 智人阶段。(Homo sapiens)一般又分为早期智人(远古智人)和(现代人)。早期智人生活在20万年前到10余万年前。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约始于10万年前。其解剖结构已与基本相似,因此又称解剖结构上的现代人。根据目前已发现的人类化石证据,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类。
人类进化,在南非阿扎尼亚一个叫做汤恩的地方,那里的采石场工人采石时爆破出来一个小的头骨化石。这块汤恩头骨化石很快被送到的大学医学院,交给了解剖学教授达特(Raymond )。达特是,当时刚结束在英国伦敦的医学、解剖学和学业回来。采石场工人送给达特的头骨化石,包括颅骨的大部分和完整的颅内模,颌骨上保存着全套的乳齿和正在萌出的第一恒臼齿,属于幼年个体(相当于现代3~6岁的小孩)。达特发现,这个化石具有许多似猿的性状。比如,这个幼年个体的脑子大小像一个成年的大猩猩,大约为500毫升,估计成年时也不过600毫升左右。此外,其上向前突出,类似猿。同时,达特注意到该化石也具有人类的性状。其牙齿很小,与人类的牙齿相近。尤其重要的是,其枕骨大孔位于颅底中央,与人类相同。枕骨大孔是头骨基部的开口,脊髓与大脑在此相连。人类由于采取两足直立行走的姿势,头平衡于脊柱的顶端, 枕骨大孔便位于颅底中央;而猿的头则向前倾,枕骨大孔在颅底相对靠后的位置。汤恩头骨枕骨大孔的特征表明,它所属的个体已能直立行走。基于这些发现,达特于发表研究报告指出,这个化石所属的个体是似人和似猿性状的混合体,是已发现的与人的系统最相近的一种灭绝的猿。由于发现于非洲的最南部,因而汤恩头骨所属个体的种被命名为南方古猿非洲种(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达特的文章发表后,受到英国解剖学界和人类学界许多权威的嘲笑。他们认为这个化石不过是一个早期猿类化石。在随后的10多年中,由于倍受瞩目的北京猿人化石的发现,这个头骨很少再被人提起。1936年,在南非德兰士瓦的斯特克方丹采石场又爆破出一批化石。其中,有一个完整的头骨与汤恩头骨极为相似。此后,又在南非的克罗姆德莱、马卡潘斯盖特、斯瓦特克兰斯三处地点陆续发现了类似的化石。到50年代,在上述五个地点,总共发现了70多件南方古猿化石。学术界将在南非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归为一个属两个种,即南方古猿非洲种(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和南方古猿粗壮种(Australopithecus robustus),或称纤细型南方古猿(gracile australopithecine)和粗壮型南方古猿(robust australopithecine),并逐渐确立了南方古猿作为早期的地位。这里需要指出,虽然南方古猿在名称上仍叫做古猿,但实际上已经是(Hominidae)的成员了。国际命名规则规定,一个种属一旦定名,就不可以随便改动其名称了。因此,古猿之称沿用至今。东非的发现50年代后期,在非洲寻找人类化石的活动,逐渐转移到东非的、和。东非的地质特点是,存在一条由南到北的大裂谷,其地表为一系列峡谷和。这个地区有几百万年以来大量火山喷发造成的火山沉积,这为同位素年代测定提供了良好材料。因而,埋藏在这些火山层中的化石的年代,可以被准确地测定出来。7月17日,经过30年的寻找,家路易斯·利基(Louis Leakey)及其妻子玛丽·利基(Mary Leakey),终于在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发现了一个粗壮型南方古猿近乎完整的头骨和一根小腿骨。头骨特别粗壮,牙床上带有硕大的臼齿。利基夫妇将这个头骨所属个体的种命名为鲍氏(Zinjanthropus boisei),后又改为南方古猿鲍氏种(Australopithecus boisei)。他们认为,鲍氏种是粗壮种的东非变体。属名Zinjanthropus的意思是“东非的人”,而boisei这个种名则缘于鲍伊斯(Charles Boise)。他曾支持过利基一家在东非的工作。用钾-氩法测定化石的年代,确定“东非人”生活在175万年前。在这次发掘中,还发现了石器和的被打碎的骨片(似乎是为取食营养高的骨髓而造成的)。“东非人”是否已能够制造石器,甚至狩猎动物呢?从头骨来判断,要完成这样复杂的技术操作和劳动,其脑子还是太小了。如果这些石器不是“东非人”制造的,那么又是谁制造的?1960年,在发现“东非人”头骨地点的附近,路易斯·利基的儿子乔纳森·利基(Jonathan Leakey)发现了一个10~11岁小孩的部分头盖骨和下颌骨,不同年龄人的手骨,一根成年人的锁骨和近乎完整的足骨。1963年,在同一地点又发现了一件头骨和附有大部分牙齿的下颌骨。对这些化石的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比“东非人”更进步的人。其脑量比“东非人”几乎大出50%,头骨的形状更为进步,牙齿比“东非人”小,生活于178万年前。根据达特的建议,路易斯·利基等将其命名为“能人”(Homo habilis),作为人属的第一个早期成员。Homo habilis 这个名字的意思是“手巧的人”或“有技能的人”。路易斯·利基相信,那些在“东非人”的发掘中找到的石器是“能人”制造的,破骨片也是“能人”打碎的。他认为,虽然南方古猿是人类早期祖先的一部分,但只有“能人”才继续向后一阶段的人类演化,并最终产生现代人。“东非人”和东非“能人”的发现,也是两种类型的人科成员同时生活于同一地区的最早的证据。此后,在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又发现了一批“能人”化石。其中最重要的,是1972年路易斯·利基的另一个儿子理查德·利基(Richard Leakey),在肯尼亚的东岸发现的编号为KNM-ER1470的头骨。从60年代开始,在埃塞俄比亚的奥莫河谷和阿法地区的哈达尔,发现了大量的南方古猿化石,包括从约350万年前到150万年前的人科化石。其中,1973年在哈达尔发现的构成一个膝关节的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的两段骨头,已显示出具有直立行走功能。这些化石的年代为350万年前。1974年,美国古人类学家(Donald Johanson)在同一地区发现了一具女人的大部分骨架,命名为“露西()”。根据对她的骨盆、脊柱和膝盖骨的研究,可以肯定她是两足直立行走的,生存年代测定为340万年前。1976年,玛丽·利基在坦桑尼亚的莱托里地区,发现了一组凝结于火山灰中的人类足迹。这组370万年前留下的足迹相当完好,对其进行的年代测定也相当可靠。根据对形态和步态的分析,可以认定是直立行走时留下的。上述发现是人类两足直立行走最早的证据。根据对哈达尔和莱托里化石的对比研究,约翰松等认为,这两个地点的标本非常相似,即都能完全两足直立行走,且都有较小的脑子和大的犬齿,故属一类,应归入一个新种--南方古猿阿法种(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他们认为,阿法种的一些性状介于猿与人之间,但其似猿的性状在明显向人的方向转变。因而,阿法种既是南方古猿非洲种的祖先,又是“能人”的祖先。阿法种一方面经过南方古猿非洲种变成粗壮种和鲍氏种,最终灭绝,另一方面发展成“能人”,再到直立人和智人。到90年代初,在非洲发现的南方古猿已达5个种,即非洲种、阿法种、粗壮种、鲍氏种和埃塞俄比亚种。这五种南方古猿分别归类为前面所述的南方古猿纤细型和粗壮型。非洲种和阿法种属于纤细型。其中,阿法种年代较早,以“露西”为代表;非洲种则年代稍晚,并且只在南非有发现。其余3个种属于粗壮型的南方古猿。埃塞俄比亚种是根据一块250万年前的下颌骨命名的。这块化石1967年发现于埃塞俄比亚南部。许多古人类学家不承认这个种,认为应将其归入鲍氏种。90年代以后,东非的早期人类化石研究又获得了新的突破。1994年,美国古人类学家怀特(Tim White)等宣布,他们在埃塞俄比亚阿法盆地发现了440万年前的大量人科化石,并命名为南方古猿始祖种(Australopithecus ramidus)。ramid在阿法语(当地的一种部落语言)中是“根”的意思。以此命名所发现的化石,表示这是迄今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直接祖先。在此之后,理查德·利基的妻子梅亚维·利基(Meave Leakey),与美国古人类学家沃克( Walker),在肯尼亚图尔卡纳湖西岸,又发现了42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定名为南方古猿湖畔种(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由于学术界对始祖种的人科地位还有不同看法,因此通常都认为湖畔种是最早能直立行走的人科成员。
人类进化从南方古猿看人类演化自1924年达特首次发现南方古猿化石起,至今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已达7个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新的南方古猿化石的不断发现,以及对所发现的化石进行的多学科研究,使学术界对涉及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的过程有了新的理解。首先,确立了南方古猿在整个人类演化系统上的地位。近年发现的4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化石,使得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与遗传学家通过DNA研究计算出的人猿分离时间更为接近;其次,南方古猿属内各个种,在化石特征、生存年代、与后期的人属在演化上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使得人类学家认识到,人类的演化过程比原来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在相同的时间范围内,南方古猿的几个种同时生存,但只有一个种群向人属的方向演化,而其余的种群最终都灭绝了。这说明人类的演化是按照“树丛(bush)”的方式进行的,而不是按照传统的直线状方式进化的。这一点对于丰富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南方古猿的发现与研究,加深了人类对自身起源与演化过程的了解,推动了古人类学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利基家族对东非古人类的发现和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边的故事学术界一般将人科分为南方古猿属、能人属、直立人属和智人属。南方古猿是目前已知最早的人科成员。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促使南方古猿脑子扩大,并逐渐获得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的能力,从而向人属的方向转化的呢?1500万年前的非洲,从西到东覆盖着茂密的森林,居住着形形色色的灵长类动物,其中包括很多种类的猴子和古猿。可是在随后的几百万年里,那里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致使生物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当时,非洲大陆东部下面的地壳沿着红海,经过今天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一线裂开。结果,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的陆地像起泡那样地上升,形成了海拔270米以上的高地。这些高大的隆起不仅改变了非洲的地貌,也改变了非洲的气候。它破坏了以前从西到东一贯的气流,使东部成为少雨的地区,丧失了森林生存的条件。连续的森林开始断裂成一片片的小树林,形成片林、疏林和灌木丛。大约在1200万年前,持续的力量使这里的环境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形成了一条从北到南长而弯曲的峡谷。大峡谷的存在造成了两种生物学效应:一是形成了妨碍峡谷东西两侧动物群交流的屏障;二是进一步促进了镶嵌型的发展。有的专家认为,这种东西向的屏障对于人和猿的分支进化是极为重要的--使人和猿的共同祖先的群体分成两部分。大峡谷西部的群体生活在湿润的树丛环境,最终成为现代的非洲猿类。而大峡谷东部的群体,为了适应开阔环境中的生活,发展了一套全新的技能(两足直立行走、解放上肢、开始使用和制造工具),从而经过南方古猿向人属方向转化。法国古人类学家科庞(Yves Coppens)将这种演化的模式叫做“东边的故事”。
非洲还是亚洲在1871年提出,人类的诞生地是非洲。他的理由是,与人类最相近的两种猿--大猩猩和黑猩猩都生存在非洲。当时,在非洲还没有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加之许多人认为,像人类这样高贵的万物之灵不可能起源于黑暗的非洲大陆。所以,达尔文的观点没有被普遍接受。但如前所述,自从1924年起陆续在非洲发现了多达7个种的南方古猿化石。经过多年的争论,南方古猿已被人类学界一致归于人的系统。其形态远比亚洲的猿人(直立人)原始,年代也比后者要早。由于比南方古猿更古老的化石(如腊玛古猿等),在人类演化系统上的地位还不确定,而且目前的趋势是否定的,所以南方古猿被认为是人类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而且,在非洲以外的地区,迄今还没有发现任何肯定是南方古猿的化石。所以,目前多数人类学家认为人类的起源地应该在非洲。由此看来,人类起源地的问题似乎是解决了。但实际上问题远非那么简单,非洲起源说也存在不完善之处。根据现有的各方面的证据,包括化石的、分子生物学的以及古生态学的资料,一般估计人类最早应起源于约 700万年前。但目前在非洲发现的人类化石最早仅为440万年前。早于这个年代的人类化石只有零星发现,并且对它们的鉴定还不确定。此外,在非洲至今还没有找到介于南方古猿属和人属之间的过渡类型。所以,现在还不能肯定非洲是人类最早起源的地方。这样,人类学界有一部分人在考虑是否还有其他的可能性。早在19世纪后期,德国学者(Ernst Haeckel)就曾提出,亚洲的长臂猿、猩猩与人的相似程度,大于非洲猿类与人类的相似程度。因此,人类也可能起源于亚洲,特别是中国。其理由大致有三:其一,青藏高原的隆起所造成的环境和气候的变化与东非极为相似;其二,根据古哺乳动物的研究,在过去的1000万年里,东非和东亚有许多相同的动物门类,表明两地的古环境、相当接近;其三,在中国已经发现多种古猿化石,更发掘出了丰富的直立人及其以后阶段的人类化石,以及的文化遗迹。至于中国究竟是不是早期人类的发祥地,要解开这个谜,还有待更多的化石证据和深入的研究。
馆藏&1099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人类简史:反思人类进化史
我的图书馆
人类简史:反思人类进化史
作者:Z小姐
  《人类简史》的中文版刚刚上市,作者是一个以色列年轻的历史学家。人称怪才Yuval Noah Harari。讨论范围跨度很大,从人类如何进化到食物链顶端,讨论到人类社会的构建,以及帝国的形成、殖民,到现代社会的科学革命。但是易读性超好,比如资本主义的部分,几个例子讲明白如果看经济学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也未必明白的原理。
  有些结论看起来有些沉重,比如人类对整个生态的影响;有些内容没有结论,比如为什么是父权社会。Z小姐更关注其中规律性的内容,下面摘要自动忽略了一些自己不太关注的内容。
Z小姐最印象深刻的几个结论:
1,现代人脑容量不如采集社会的祖先脑容量大
2,人类跃居食物链顶端的原因是因为合作,可以合作的原因是因为人类的语言,有“虚构”功能。人类的贸易网络就是建立在国家、货币这些虚拟概念上的。
3,靠八卦能维持的社会单位时150人,再往上就需要故事,无论是宗教故事,民族主义还是公司愿景。
4,采集时代已经形成最初的富裕社会,农业革命和定居的推动力可能是一些宗教需要和气候变化。
5,蜂群的分工信息是靠DNA存储,而人类的分工信息靠大脑存储,大脑会随个体死亡而死亡,DNA不会,因此造成人类社群的不稳定。
6,非洲人基因上的先天优势却造成其在社会分工上的劣势,社会变迁往往是由偶然因素造成,然后不断强化。
7,经济泡沫依赖于实验室速度,一旦不同步就趋于破裂。
8,公司化、证券交易所都是欧洲殖民时期的产物,公司比国家名义更容易筹款。
9,全球化令和平比战争利润更高。
10,佛教所崇尚的内心平静与现代生物学殊途同归。
第一部分 认知革命
  大约135亿年前,宇宙物质、能量、时间、空间有了现在的样子,形成物理学。
  大约38亿年前,分子结合起来,形成精细结构——有机体,成就生物学。
  大约250万年前,类人生物出现。大约200万年前,整个世界存在不同人种,包括东非的鲁道夫人,东亚的直立人,欧洲和西亚的尼安特人,但知道大约1万年前,只剩下智人这一种。
  大约7万年前,“智人”开始创造更复杂的结构,形成“文化”,文化继续发展,形成历史学。在历史的路上有三大革命——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大约1.2万年前的“农业革命”,大约500年前的“科学革命”。
  60公斤哺乳动物的平均脑容量是200立方厘米,而250万年前的最初人类,脑容量600立方厘米,现代智人的平均脑容量是立方厘米。但为什么没有进化出会微积分的猫?面对生存,大脑也是负担之一,占体积的2-3%,但却消耗25%的能量。所以代价就是肌肉萎缩,以及花更多时间寻找食物,如同国防经费拨给教育,人类也把工二头肌的能量拨给神经元。
  直立行走后可以扫视草原,手解放出来可以传递信号,人就此越来越着重神经发展,且不断对手掌和手指的肌肉做修正,逐渐人类可以使用复杂工具。变大的大脑为颈椎带来负担,成为人类的苦恼。对于女性来说,直立行走使产道宽度受限制且婴儿头部逐渐变大,于是进化出了更短的生产周期以降低生育风险,相对生下来就会跑的小马,人类都是早产儿。为了获得食物养育孩子,需要全部落的努力,人类进化出突出的社交技巧,同时由于脱离子宫时进化不完全,有更强的可塑性,可以用教育和社会化方式改变。
  大约100万年前,人类虽然有大容量脑和石器,但仍然在食物链的中间位置,很少猎杀大型动物,靠采集植物、挖找昆虫,以及吃大型动物吃剩的腐肉维生。早起石器主要用途就是另人类在大型动物用餐完毕,走进所剩无几的猎物尸体,敲开骨头吃唯一还能吃的骨髓维生。直到40万年前,几种人种才开始追捕大型动物,直到10万年前智人崛起,人类跃居食物链顶端,这对了解人类历史和心理至关重要。历史上食物链顶端的狮子、鲨鱼都经过数百万年演化,人类转眼就登上顶端,让整个生态猝不及防,很多生态灾难都是源于这场过于仓促的历史跳跃。
  站上食物链顶端的路上,使用火是重要一步,大约30万年前人类可以熟练使用火。火可以改变化学结构另原本无法吸收的成分得到吸收,同时发生生物变化,杀死病菌寄生虫。同时拒绝时间也大大减少。黑猩猩每天5小时咀嚼生肉,人类一小时足够。这扩大了人类可摄取的食物种类,缩小牙齿,减少肠的长度,降低了倡导消耗,给大脑供能量铺平道路。
  虽然熟练使用火,吓走狮子,烹调食物,寒冬取暖,但是15万年前人类仍在食物链中间位置,人口数百万,对生态来说微不足道。大约7万年前,智人开始迁徙到中东,东亚,每到达一个地点,当地原生人类族群久很快会灭绝。尼安特人大约3万年前退出历史舞台,其他人种也先后退出,只留下了一些DNA在我们身体里,留下智人成为人类最后的物种。征服世界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独特的语言。
  大约7万年到3万年前之间,智人发明了船、油灯、弓箭,针,以及第一个可以称为艺术品的雕塑,还有宗教、商业和社会分层。动物也有自己语言,人类语言的特别之处在于灵活性。有限声音组合无限多句子,储存和沟通惊人的信息量。大约7万年前,智人的语言体系可以让他们八卦数小时,在一个大约50人的部落中,了解谁更可靠谁不可信,称为发展出更紧密、更复杂合作形式的基础。
  人类语言的独特之处,在于可以虚构。人类和动物都可以传递fact如“河边有只狮子”。在认知革命以后,传说、深化、宗教出现,因为人可以说“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讨论虚构事务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虚构,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最重要时可以一起想象,共同编制出故事。智人的合作不仅灵活,还可以和无数陌生人合作,正因如此,智人才统治世界。
  社会学研究表明,靠八卦能维持的团体大约是150人,超过后成员无法了解团体其他成员的生活情形。今天人类团体仍然受到这个神奇数字影像。社群、公司、社会网络、军事单位30人一个排,100人一个连,都不需要正视阶层就可以正常运作。一个小的家族企业,没有董事会也可以经营的有声有色。但是越过150人门槛,创造出城市、国家,秘密可能就在于虚构的故事。
  教会的根基就是宗教故事,两个天主教信徒,从未谋面但是可以一起参加十字军东征,或者一起筹措资金盖医院。司法制度,也是基于法律的故事。原始人相信鬼神月圆之夜起舞,巩固了他们的社会秩序。现代社会,商人和律师就是巫师,设定规则建造社群,护着共同相信法律正义和人权从而为一位陌生人辩护。
  公司就是一个集体想象。在“有限公司“出现之前,创业需要思考再三。这个概念出现之后,公司是独立个体,不等于设立者、投资者和管理者,从而规避了风险。人类现在已经有奇迹复杂的故事网络,即使虚构,只要人人都相信,力量就足以影响世界。如果没人相信,就是谎话。自认知革命以来,智人就一直生活在双重现实之中,一方面是客观的树木河流,另一方面是神、国家、企业。
  行为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基因,但是还取决于环境和个体的特殊之处。在远古,改变社会和生态结构都是依赖基因突变,但是认知革命之后,人类的基因和环境都没有巨大改变,但智人还是可以迅速改变行为,并且将行为方式传递给下一代。人类社会出现了不生育的社会精英阶层,如天主教神父、佛教高僧、太监等,这直接抵触了自然选择的最大原则。而欣慰传递依靠的不是生育,而是圣经故事。远古人类行为及万年不变,但现代只要十几二十年就可能改变整个社会结构、人际交往和经济环境。
  所有动物里只有智人存在贸易网络,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人类相信美元、联邦储备银行、企业商标这些虚拟事务。智人打败尼安特人,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这种合作机构可以构建出500人的网络攻击尼安特人不超过50人的社会网络。为什么现在我们有洲际导弹但是3万年前只有长矛?原因也在于合作网络,导弹需要从矿工到物理学家的上百万人合作完成,而人类生理上制作工具能力没有显着提升。
  要了解人类天性、历史和心理,需要了解狩猎祖先的头脑,他们的很多思维方式、饮食习惯、冲突、性欲至今仍在影响我们。远古采集者,如果遇到高热量甜食为了生存最优选择是一直吃吃到吃不下为止,到今天物质盈余,人类仍然无法戒掉高能量饮食,导致普遍的肥胖问题。有些演化心理学家认为,远古部落没有一夫一妻制,没有父亲概念(直到现代胚胎学发展才找到证据证明一个孩子只有一个父亲,远古则认为是一群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婴儿),因此一群人共同抚养部落小孩,“远古公社”支持者认为,离婚率居高不下以及大人小孩都面对心理问题,尤其工业化之后人类拥有超级城市、飞机、计算机但是却感觉到疏离。都因为一夫一妻制,脱离社群不符合生物本能。
  到农业革命前夕,地球上有500-800万人类狩猎采集者,几千个独立部落,形成不同语言和文化,这也是认知革命的重要成就。智人采集的不止是食物,还有知识。为了生存,智人需要对栖息地了如指掌,植物生长模式,动物生活习性,在采集时代智人需要有超高心智方得以生存,然而农业革命以来人类脑容量在不断下降,分工使现代人只擅长一个小领域,低等分工的人只要能生存就可以传承一个平庸的基因。
  采集社会大概每三天打猎一次,每次3-6小时就足以养活部落,比现代人工作时间短。同时采集时代比农业时代的人更没有营养不良等问题,主要缘于其杂食习性,如果不考虑儿童夭折情况,以及意外事件,多数人自然寿命可以活到60岁甚至80岁,然而农民大多依靠单一作物作为热量来源。同时远古采集者较少遇到传染病问题,传染病主要来自于家禽,农业革命之后才传递到人类身上。这是最初的“富裕社会”,但是也会遇到各种致命意外,人类关系虽然亲密但是也会残忍杀害老弱以维持部落实力。因此战争也并不是农业社会出现私有财产之后的产物,采集社会就有。
  然而智人所到之处,都有大量的物种灭绝。智人的殖民是整个动物界最大也最快的一场生态灾难。第一波是采集者的扩张,第二波是农民扩张,第三波就是现在工业活动造成的灭绝。
  远古采集者多数是泛神论,即天地万物皆有灵,人类可以通过语言、舞蹈与他们沟通。采集社会对现代人影响深远,但我们又知之甚少。
第二部分 农业革命
  公元前人类由采集转向农耕,发源于土耳其东南部、伊朗西部等地。此后的几千年农业社会,人类持续驯化各种农作物和动物。到今天人类90%热量来源还是9000年前人类驯化的农作物-小麦、大米、玉米、马铃薯、大麦。至今人类仍有采集者之心,和古农民之胃。
  公元前9000-小麦、山羊
  公元前8000-豌豆、扁豆
  公元前5000-橄榄树
  公元前4000-马
  公元前3500-葡萄
  到公元前3500,驯化热潮结束。过去2000年,人类并没有驯化新的主要作物。比如家禽,驯化方法就是每一代都挑选出具有侵略性和不听话的先杀掉,经过几代就得到了驯化的家禽。
  为什么农业革命发生在中东、中国和中美洲等地?因为农作物很难被驯化,因此农业革命发生在特定几种适合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适合生长的地方。
  采集者基本已经达到温饱,是什么动力推动了农业?农民的劳作时间更长、更少自由被固定在农田旁边生活;农业更加不适应当时智人的身体,人类进入农业时代后,产生大量疾病,腰间盘突出、关节炎等都是因为人类身体更适合攀爬与奔跑而不是弯腰劳作和挑水。
  从小麦角度看,更像是小麦驯化了人类。小麦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植物,1万年前小麦只是世界上众多野草中的一种,生长在中东,短短1000年中小麦就遍布全世界。
  农业革命是历经数百年的缓慢进程。如果说是人口推动,事实上人类有哺乳动物的数量调整自然机制,营养充足则女性较早进入青春期,怀孕成功率也较高;营养贫瘠时相反。这期间人类偶尔食用小麦。大约18000年前,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中东气候非常适宜小麦生长,人们生活在这里采集的时间越来越长,于是定居在这里。
  从英国巨石阵和哥贝克力石阵来看,采集者可能并不是为了增加日常食物供应,而是为了支持某种神庙的建造才从采集转向种植。传统认为人们先有村落才有信仰中心,事实可能相反。
  进入农业社会后,定居称为人类常态,只有少数游牧民族。定居使人类产生了改造环境的欲望,人工岛屿适合人类却不再适合其他动物生存,人类会防止各类野生动植物入侵,无法赶走就消灭比如灭蟑、灭蝇等。农业时代,一个农民家庭拥有的物品总量远远超过采集时代一整个部落的物品总量。
  采集时代有一天过一天,农业时代需要规划,因此“未来”的重要性被拉到历史新高。迁徙可以逃避恶劣环境,定居却不能,因此农民勤劳不懈希望保障自己未来的安全,这种压力也是后代大规模政治和社会制度的基础。
  依靠农民生产出来的食物,加上新的运输技术,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一个地区,形成村落、城镇和都市,再由王国和商业网络将他们相连。也正是这些多余的粮食,养活了整治、战争、艺术和哲学。
  然而人类几百万年演化过程中,一只是几十人小部落。农业革命后,短短几千年就出现了城市、王国和帝国,这些时间不足以让人类发展出能够大规模合作的本能。能够养活一个城镇不代表能够让大家都同意如何划分领土和水资源以及解决他们争端。革命多半不是因为粮食短缺,古罗马公元前一世纪达到权利高峰,正在这个最富庶的时刻政治秩序甭哭哦。
  公元前8500-几百人村落
  公元前7000-土耳其加泰土丘城镇人
  公元前5-4世纪-fertile crescent 几万人城市,也管理附近小村
  公元前3100- 下尼罗河谷统一,形成世上第一个埃及王朝,法老王掌握数十万人民
  公元前2250- sargon the great建立起第一个阿卡德帝国,超100万子民,常备军5000人
  公元前1000-公元前500-中东亚述帝国、巴比伦、波斯帝国,人口数百万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东亚地区,常备军10万人,朝廷10万官员
  公元1年-古罗马统一地中海地区,纳税人达1亿,常备军25-50万人
  庞大网络如何支撑?公元前1776年《汉谟拉法典》,几十万巴比伦人的合作手册;巴比伦是当时最大的城市,子民超过100万,法典汇集当时的法律和判例,把汉谟拉国王塑造成正义国王榜样,法典的开头是汉谟拉的神职任命。这里将人类分成男女两种性别,上等人平民奴隶三种阶级,不同性别和阶级如果被杀索赔金额都不同。这里做了严格的阶级规定,并架设只要国王的臣民都接受个字的角色,整个帝国的上百万人就可以有效合作,为所有成员生产足够粮食,并可以抵御外敌。
  公元1776年美国《独立宣言》是现代数亿美国人合作手册,它宣告自己是普遍和永恒的争议,所有殖民地民众不再是英国王室的子民,“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对比二者,无论平等还是阶级,都是想象出的四海皆准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而这些原则,从来就没有客观正确性。
  如果用演化学角度审视《独立宣言》,演化的基础是差异而不是平等。自然界秩序相对稳定,比如重力不会一夜之间消失。但是人类靠想象建造的秩序总面对一夕崩溃的风险。因此需要人真正去相信才能持久,包括基督教徒相信教义、中国相信仁义礼智信令帝国持续两千年,美国相信人权否则不会持续250年,投资人和银行家相信资本主义。
  如何建造秩序?首先要坚持这是客观事实,比如是神的旨意或者是自然规律;第二教育上从人出生就不断提醒他,葱童话、戏剧、歌曲到政治宣传、建筑、食谱。比如相信个人主义,小朋友在家会有自己房间,令秩序融入建筑;这种秩序也创造了我们的渴望,比如想要可乐而不是水;这种秩序存在于人和人之间的思想连接,比如美元货币体系,如果想要改变秩序,就需要思潮活着政党或宗教运动推动。
  大型社会比如蜂群,社群稳定时基于它们的基因组储存了合作所需的大部分信息,DNA设定行为模式;然而人类使用大脑来储存信息,但是大脑会随人类死亡而死亡,因此早期信息多数在一个世纪内就消失。因此人类社会更加动态和复杂,农业革命前生存压力令人类大脑适合储存关于动植物、地形和社会信息,农业革命后,公元前大约3500年苏美尔人发明了数字和文字,来存储信息。至今人类大脑仍然可以高效检索信息。
  公元前3000 苏美尔楔形文字加入符号,实现完整表意
  公元前2500 国王可以使用楔形文字颁布法令、祭祀使用它记录神谕,平民可以写信
  同期古埃及象形文字也诞生
  公元前1200 中国甲骨文诞生
  公元前中美洲发展出完整表意文字
  此后几个世纪,官僚制度需要更高效的数据处理方式。公元9世纪印度人发明0-9数字,阿拉伯人工大印度发现并传播到全世界。
  农业革命过后,人类创造出了秩序、文字等来弥补我们基因中的不足,称为大规模合作的基础。复杂的人类社会,似乎需要阶级和歧视来稳定社会结构,目前尚无一个大型人类社会真正完全免除歧视。阶级在令某些人高人一等,从而规范数百万人关系,无论是印度的种姓、美国的种族、土耳其的宗教。
  印度种姓制度形成于大约公元前1000年,印度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征服土着。入侵者建立等级森严的社会,印度通过“洁净”与“不洁”来放置不同种姓的成员接触,方便管理。至今印度已经有3000种jati也就是出身,它深入人心决定了职业、饮食和住处,民主政府试图打破种姓区别但影响仍然难以消除。
  现代美洲也是在16-18世纪由欧洲征服,欧洲人引进数百万非洲奴隶开矿和种地,除了非洲与美洲位置接近的地理原因,非洲有成熟奴隶贸易的社会原因,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基因原因,美洲殖民农庄位于verginia巴西海地等疟疾肆虐的地区,欧洲人容易致死但非洲人早已经免疫,非洲人基因上的优势竟然造成了社会上的劣势。一定程度上属于历史偶发事件,但是为了体现公平正义,社会开始宣传种族差异,并很不公平的把黑人当作污染的来源,后来形成了jim crow laws黑人歧视法剥夺了投票权,不准就读白人学校等,进行种族隔离。因而又形成黑人学历较低,犯罪率远高于白人的事实。历史自为因果,形成不断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
  各种政治制度也接近,并没有逻辑学和生物学基础,而是偶然事件引起,再不断强化和自我壮大。
  农业革命以来,大多数人类社会都属于重男轻女的父权社会,一方面男人力气更大适合体力劳动,但是统治者往往社交技巧杰出而不是肌肉发达,所以结论不完全成立;第二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具侵略性,男性掌握军队,发动战争从而掌握社会,这也解释了为何战争无处不在。但是统帅往往不一定是好战的士兵而是运筹帷幄的军校生,结论也不完全成立;第三种从生物学讲,男性需要彼此竞争才能得到最优秀女性受孕机会,长期进化出最具野心、最积极、最好胜男性。女性照顾子女需要许多人协助分担 ,长期进化出最顺从、最愿意接受照顾的女性。生物界雌性需要外部协助从而有更好的社交技巧,于是建立起协助彼此养育后代的母系社会。至今尚无最具说服力的父权社会解释,但是20世纪性别角色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情况正在改变。
第三部分 人类的融合统一
  人类文化常矛盾统一,中世纪欧洲的骑士精神和基督教,前者倡导奢侈精致追求荣誉,后者倡导远离虚荣一切皆空,于是在矛盾中引发十字军东征,对于这些骑士,东征能体现武力的长才,也能体现对宗教的虔诚。
  现代的平等与自由也同样不可兼得,绝对平等必然限制自由可以参考公社时代,自由则也可能导致阶级分化不一定会走向平等。但是人类文化的矛盾,常常是文化创意的引擎。不同的概念和想法,引发思考、反思。想要看清历史的大方向,就需要看清不同时期地球上究竟有多少种共存的文化。
  公元前10000年,地球上存在上千种人类文明。
  公元前2000年,存在2000多种。
  公园1450年,即将进入欧洲探险时代。
  地球上9成居民紧密相连,都在亚非。另外一成在中美北美、安第斯南美、澳大利亚大陆、夏威夷到新西兰的大洋洲岛屿地区四个部分。
  1532西班牙征服aztec进入南美;
  1606欧洲人登上澳大利亚大陆;
  1788英国殖民开始。
  亚非花了几百年慢慢消化它吞下的其余世界,另今天几乎所有人类接受一套地缘政治体系(国际公认的国家边界);同样的经济制度(大部分是资本主义)一样的法律和科学体系。
  智人在演化中学会了“我们”和“他们”,学会与陌生人合作,并且在意整个种群的利益,这个在其他动物社会看不到。公元前1000年,发展出“世界一家”的观念,商人、征服者和各教先知最早跳出我们和他们的二元区分,他们想要建立全球适用的经济秩序、权力体系以及全球都信奉的真理。
  采集社会完全没有货币概念。
  农业革命开始,村庄依靠互通人情以及一点点对外的以物易物交易。直到城市与王国兴起,各地土壤与气候不同,某些村庄以他们的美酒、橄榄油或者陶器闻名;同时人口稠密城市开始有服务业,养活鞋匠、医生、木匠、战士、律师等专业非农民或手工业工作者。随着专业化深入,如何交易策划功能为问题。比如鞋匠需要把修鞋服务用不同人的上百种商品分别定价,一次服务对应多少苹果、小麦、大米非常困扰,而且防火防水防贼都是问题,搬迁也成为问题。因此就有了各种贝壳、盐、布料、欠条作为交易媒介。这种媒介支持了一地到另一地的复杂商业网络以及蓬勃的市场经济。
  从最初的宗教建立信任,到货币体系的建立称为最大的人类互信系统,人类的每次进步都是基于信任,或者“相信”,所谓价值观一致,就是都相信目前的体系规则。
  公元前3000 苏美尔人 麦元
  公元前2500 美索不达米亚-银社客勒
  公元前640 土耳其 世界上第一批硬币
  公元1世纪 古罗马硬币当时广受信任,成为当时的世界货币
  吕底亚硬币系统从地中海传到印度洋,中国独特的使用铜钱和金银元宝,穆斯林和欧洲征服者将二者都传到地球上每个角落,现在地球上都有单一金钱货币区,早年的黄金白银,现在的美元英镑。分属不同文化的人,有不同的语言、法律、文化,金钱虽然尝尝被不屑,但却是人类历史上最能够被全人类接受的东西,跨越几乎所有的文化鸿沟。
  帝国政治秩序有两种特征,1,统治多民族和文化,二三十个;2不需要改变基本架构和认同就可以纳入更多国家和领土,就好像1世纪前的大英帝国。即文化多元性和疆界灵活性两点,而起源、政府形式领土范围和人口规模并不重要。
  雅典起源于自由联盟,通知超过100个曾经独立的城邦;aztec税收记录了371个不同民族和部落。当年世界上的民族数量比现在多得多,每个民族人数更少领地更小。然而帝国恰巧是民族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之一,今天的希腊和墨西哥就不再符合帝国定义。
  帝国循环通畅包括,一小群人建立一个大帝国,形成帝国文化、帝国文化得到属地居民认同、居民以共同帝国价值为名要求平等地位、帝国开国者失去主导地位,帝国文化继续蓬勃发展发扬光大。观察古罗马、伊斯兰和欧洲都有相似进程。
  古罗马——古罗马人建立帝国,形成希腊-古罗马文化,庶民接受拉丁文、古罗马法、古罗马政治思想;伊利丽亚人、高卢人等以古罗马价值观要求平等地位,古罗马人不再是至高无上的族群,帝国控制权转移到多民族精英手中;伊利丽亚人、高卢人等继续发扬他们已经接受的古罗马文化。
  伊斯兰——阿拉伯人建立阿拉伯哈利发王朝,形成阿拉伯穆斯林文化;庶民接受阿拉伯语、伊斯兰教;埃及人、伊朗人等以穆斯林价值观要求与阿拉伯人平等;阿拉伯人失去穆斯林世界控制权,形成多民族的穆斯林精英族群;埃及人、伊朗人等继续发扬穆斯林文化。
  欧洲——欧洲人建立欧洲帝国、形成西方文化;庶民接受英语、法语、社会主义、民族主义、人权等;印度人、中国人、非洲人以西方价值观,要求与欧洲人同等地位;欧洲失去对全球控制,形成多民族精英族群;印度人、中国人、非洲人继续发扬他们已经信奉的西方文化。
  到公元前200年,大多数人已经生活在各个帝国之中。现在冰冠融化、臭氧层破洞等问题,都不是单一国家可以解决。未来的全球帝国,可能正是环保当道。目前正在形成的全球帝国,并不受任何特定国家活着族群关系啊,越来越由多民族共同治理。
  泛神论体系,人类规范价值观出了自己,还必须考虑其他动物、植物、精灵、鬼魂的利益,采集社会毕生活动范围不会超过1000平方公里,所以也没有传教的必要。
  农业革命以来,宗教革命随之而来。平等的众生,在农业革命最初,就变成了人类的所有物,财产。农业革命的宗教意义就在于这里。
  很多古代神话就是一种法律契约,人类崇拜神灵,换取人类对动植物的控制;祭天仪式就是大概这个目的。随着农业革命后期贸易网络开始扩张,local 的神很难覆盖整个王国,因此多神教应运而生,它认为一群神灵分别掌管生育、雨水、战争。对于泛神论者,人类只是众多生物钟的一种;对于多神论者,这反映了人与神的关系,人类能决定整个生态系统的命运。它提高了神的地位,也提高了人的地位。
  公元前1350第一个一神论教出现在埃及,虽然此后多神教不断演化出一神论宗教,但四知道基督教才有了重大突破,从一个小的犹太教分支到全世界。最早的教派领导者是保罗,他认为耶稣化身世人为拯救人民而被钉上十字架的事迹(福音)应该被全世界知道,于是开始传教。通常一神论教徒会更狂热的传教。公元500年,基督教已经征服全球最大的罗马帝国。
  同时多神论也促成一些二元论宗教,他们相信“恶”独立存在,不归代表“善”的神掌管。它的魅力在于帮人们理解这个世界上的苦难。这种宗教兴盛于公元前之间。以上宗教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相信的都是神灵活着其他超自然对象,然而公元前1000年亚非大陆出现新型宗教,比如印度的jainism和佛教,中国的乳胶到脚,地中海的犬儒主义和享乐主义,这些都崇拜的不是神抵。
  而最最成功的现代宗教,就是资本主义。
  我们无法解释历史作出的选择,但可以肯定:历史的选择绝对不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对人类不利的文化不一定会停止扩张。迷因学认为,文化就想寄生虫,而人类是宿主,不知不觉中改变,甚至丧命。人类复制机遇基因,文化基于迷因(meme)
  大约公园1500年,历史作出最终大选择,改变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命运,科学革命发生了。
第四部分 科学革命
  过去500年,人类力量前所未有的增长,公元1500年人口大约5亿,现在全球人口70亿。
  现代科学体系与先前知识体系最大区别就是1,此前知识体系都基于无所不知,而现代科学承认自己无知 2 以观察和数学为中心 3 运用理论取得系能力发展出新的科技。
  比如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儒教都假设世上所有事情都为人活着为神所知,因此学习就是学习《圣经》《古兰经》等,遇到困惑去请教牧师就应该获得答案,如果知识体系内没人知道代表这件事不重要,比如蜘蛛是如何结网的,圣经中没有答案。而现代科学承认无知,就比此前的知识体系更有求知欲。但社会缺少一直信仰如何保持稳定?那就是类似宗教信仰一般的相信科技和科学研究方法:收集实证观察(感官感受)并用数学工具整理。
  1744年两位苏格兰长老会教士打算成立一个寿险基金为神职人员的遗孀和孤儿提供补助,他们分析了几千份死亡记录计算了不同年龄段过世的概率,有遗孀和有孤儿的概率,他们计算到1765年基金会有58348英镑,而到那一年实际有58347英镑,精确到不可思议,这些概率计算后来成了精算学的基础,也成了人口统计学的重要概念。
  中世纪的欧洲,教学核心是逻辑、愈发、修辞,数学通常就是简单的算术和几何学,但是到了今天,修辞变成文学一部分,逻辑变成哲学一部分,神学乏人问津,但是数学称为各个学科的基础。
  公元1500年,科学和科技是两个不同领域,到19世纪才真正接轨。到二次世界大战,科学的重要性一日千里。1944年德国节节败退,顽强抵抗的一线希望就是相信德国科学家能研发出新武器来利往狂澜。然而与此同时,美国曼哈顿计划完成,1945年原子弹制造完成。如果美国决定入侵日本则需要百万军队丧命战争将拖延到1946年结束,于是杜鲁门决定使用原子弹,日本无条件投降,战争就此结束。
  19世纪以前,军事主要变革都是在组织而不是科技,比如古罗马军队并无先进武器,但是组织有效率,还有铁一般的纪律。中国道士很早就在炼丹时发明了火药,但是没有哪个王朝意识到去使用火药发明武器,而是发明了鞭炮。情况一直到18世纪才有王朝意识到需要投入资金做武器研发。一直到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登场,科学、产业和军事科技才开始水乳交融。
  在科学革命之前,很多文化都不相信人类还会再进步,需要恪守祖宗智慧。直到现代文化产生,比如18世纪,许多文化中还认为闪电时神怒象征,但富兰克林验证了闪电只是一到电波并发明了避雷针。而18世纪欧洲能征服世界,很大程度也是得益于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又依赖亿万的投入。
  人类在公平交换的困境中走了千年,直到近代,基于对未来的信任,才发展出了“信用”这种金钱概念。于是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第八章创新论述:如果地主、鞋匠赚得的利润高于养家糊口所需,就会雇佣更多助手进一步提高自己利润。利润越高雇佣越多。民间企业获利时社会整体繁荣基础。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性的概念之一,意思是,“利己”和“利他”不矛盾,经济应该是一种双赢局面。当然,基础是利润用来建设新工厂,雇佣更多人,而不是把利润浪费在没有生产力的活动上。因此现代资本主义的重点在于一种新的道德标准:利润应该拿出来再生产,扩建、研发等均可,目的就是增加产量,转化更多利润和雇佣。资本即因此而来,资本是用来投入生产的各种金钱,而财富指埋在地下不投入生产的金钱。
  因此科学就在这种理念下变化,投入之前会先问这项研究会提高产量和利润,以及促进经历成长吗?资本主义架设经济可以无穷尽成长,类似狼群认为羊群会无限扩张,本身与常识相悖。但现代经济指数级成长,就依赖于科学家每隔几年有一项新发明,比如引擎、基因工程。银行和政府印钞票,然后盼望科学家在经济泡沫破灭之前,创造出新的产业带来庞大利润。如果实验室脚步不敌泡沫破灭速度,经济前景堪忧。
  荷兰成功脱离西班牙独立,还成为全球海上霸主,成功秘诀就在于信贷。第一,他们坚持准时、全额还款,降低借款人风险。其次,荷兰司法独立,保护特人权利特别是私有财产权。相比之下独裁国家不保护私有财产,资本就逐渐离开流向保护私产的国家。当时的银行家如果分别在马德里和阿姆斯特丹开立分行,借钱给西班牙国王和荷兰商人,如果不愿意还钱,西班牙法院会推测上意,免遭雷霆之怒,而阿姆斯特丹法院独立,可以直接判你胜诉。西班牙国王不还钱的同时,还叛你有叛国罪,要求交钱赎人,于是银行家意识到这是抢钱,需要到真正法制的国家经营。西班牙逐渐失去信任,而荷兰逐渐赢得信心。西班牙出征采用不断加征税收方法,而荷兰采用出售公司股份方法,于是欧洲各大主要城市都设立了证券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荷兰东印度公司就用这种方法筹集资金,不断攻下各个提高关税的政权,并且与竞争对手开展,带回当地的货物贩卖,就这样攻下一个一个岛屿。同时西印度公司为掌握哈德逊河,建立了一个新殖民地阿姆斯特丹,1664年落入英国人手中改名新约克new yor,因为york为英国一个郡,即现在纽约,当时为了抵御英美人,西印度公司筑起一道墙,即今天的wall street。
  17世纪末,荷兰人自满一集战争成本高昂,英法成了最有力竞争对手。1717年法国成立密西西比公司,在美洲殖民,新奥尔良在此时开始成型。当时这里只有沼泽和鳄鱼,但密西西比公司谎称这里金银遍地,股价一飞冲天,两年内涨幅200倍,全民购买股票致富。直到1719年末,某些得利者开始抛售,因此恐慌,股价雪崩。为了维持稳定,法国央行决定买进,但耗尽了央行资金,于是只能印钞票,因此法国金融体系成了一个巨大泡沫。这也是当时法国海外领土主见落入英国手中主因之一,此后法国国王越借越多,债台高筑,1789看法国大革命揭开序幕。
  与此同时,大英帝国类似此前荷兰帝国,由民间股份公司在海外建立殖民地,这些公司也都在交易所上市,首次打下印度大陆的,也不是英国官方,而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直到1858年,英国王室才将印度以及用过东印度公司的佣兵收归国有。资本主义和帝国的关系从未结束。
  184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靠向中国出口鸦片发了大财,30年代后中国政府发布禁烟令,但英国以自由贸易为名向中国宣战,然而当时中国太自信,完全敌不过英国新武器,此后战败签订赔款条约,并且割香港给英国从事安全贩毒。在19世纪末,中国鸦片成瘾者大约4000万,全国人口的10%
  资本与政治对信贷市场影响深远。一个市场得到多少信贷,除了资源更多事信用,比如政权更迭,或者是外交政策。
  工业革命的核心,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此前人类能源依赖植物,但是此后认为能源取之不尽只是知识不够,比如太阳能。过去200年,工业化生产成了农业支柱,动植物都被机械化,家禽的生物属性都被剥夺。然而正是以为如此,才释放了更多的人力,制造钢铁、建筑、以及各类产品。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生产超过需求。但是谁来买单?
  因此为了避免无人买单局面,新的伦理观出现,消费主义。消费主义鼓励善待和宠爱自己,抛弃节俭。而后果就是过去农业社会的饥荒,被现在肥胖所取代。资本和消费主义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有钱人投资,其他人购买。
  今天地球上居住70亿智人,工业革命以来人口成长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峰。但与此同时带来的是其他物种的减少,以及自然栖息地的入侵。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了时刻表和生产线的概念,工厂采用后,其他地方也采用。1830年英国第一条商业铁路启用,10年后首次公布火车时刻表。1880年,英国政府迈出前所未有一步,立法规定英国时刻表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准。现代人每天都会看几十次时间。
  工业革命之前日常生活的核心是核心家庭、大家庭、当地社群。家庭负责照顾生病的人,以及赡养老人。而工业革命带来了国家和市场,将很多家庭和社群功能由国家取代。这个过程,就是解放个人的过程,代价就是很多人悲叹家庭和社群功能不在,社群和家庭只留下了情感功能。
  我们这个年代歧视比起过去更加和平,虽然还是有战争,但是战争的死亡人数已经远远低于过去。而现在因为车祸、自杀死亡人数比战争牺牲更大。
  1945年英国还统治地球面积25%但30年后就只剩下几个小岛,1989年苏联解体,帝国退出后而独立的国家,对战事兴趣都不大。有了核武器之后,超级大国如果开战,等于集体自杀,武力征服全球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因此战争成本飙升,利润下降。过去的财富就是天地、牛、奴隶、黄金,而今天变成了人力资本、知识,以及银行这种复杂的社会结构,想要抢夺和占领都十分困难。比如加州,也从淘金地变成了硅谷和好莱坞闻名。相比战争,和平更加有利可图。
  现代四大因素从今了良性循环:核子末日威胁促进了和平主义;战争退散贸易兴旺;贸易成长和平比战争利润更高;国际网络日益紧密,国家无法全然独立之外,任何一国片面宣战的机会大幅降低。
  在人类心理上,现代人与1800年人类相比快乐不一定更多。比如自由,虽然可以自由选择拥有,对方也可以自由选择离去,社群和家庭凝聚力下降,这个世界上个人感觉越来越孤独。快乐不在于客观条件,而在于客观与主观期望是否相符。快乐是数百万年演化的生化机制所塑造,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而演化机制让人类的快乐只是短暂奖赏,不然不会有心情做其他事情。人类心理就像一个恒温系统,所有正向和负向的波动都会回到正常水平线上。
  因此佛教主张,所有主观感受都是瞬间波动,追求瞬间体验是徒劳。无论追求什么,持续的不满来自追求这件事本身,因此主张保持心灵平静。虽然这种主张与现代自由主义文化追求物质的文化不相融合,但这种说法与现代生物学不约而同。
  现代有三种方式令智慧设计取代自然选择: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生命。
  生物工程就是人类对生物的干预,比如阉割的公牛叫做ox,未阉割的叫做bull。大肠杆菌经过基因改造来生产燃料,改造奶牛乳腺炎问题带来的牛奶病菌,改造猪肉中的不健康脂肪。
  仿生工程,类似助听器,人造视网膜,以及大脑就可以控制的外骨骼。其中最具革命性的就是脑机双向借口,计算机读取大脑信号并且传输回大脑,大脑也可以连上网络形成脑际网络,可以读取记忆,届时人类将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
  无机生命,则是可以模仿基因遗传演化,自我复制并且繁衍的程序,届时如果能够构建一个数字个体心灵,计算机里面构建出人工大脑,虽然不是所有科学家都同意二者运转方式一致,但是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现在的文化已经挣脱了生物学控制,越来越多行事方式已经大幅改变,无法守旧。虽然很难接受科学家不仅能改造身体,还能改造心灵。未来的数字物种,没人能预测准。如果智人即将谢幕,那么我能能做的就是开始思考我们究竟想要什么?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类进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