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风云4曼恩事件件一定会发生么

>莎丽·曼恩 |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发表了文章 o 1068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日前,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日起...
发起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69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文章 o 84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广东省质监局9日公布最新抽检报告显示,该省最新抽检了全省502家企业生产的747批次木家具产品,发现87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1.6%,有4成...
回复了问题 o 8 人关注 o 103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13 人关注 o 239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984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84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起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82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起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75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4 人关注 o 679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起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55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起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58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起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57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85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起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47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起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50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文章 o 87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近期,苏州工业园区旭腾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8月25日起,召回部分2013款进口艾尔西(LCW)林肯MKT 3.5L汽车,...
发表了文章 o 88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日前,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决定自9月7日起,召回日至日期间生产的部分2013款全新胜达...
回复了问题 o 12 人关注 o 389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起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66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5 人关注 o 984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起了问题 o 1 人关注 o 718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3 人关注 o 176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62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11 人关注 o 130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70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文章 o 784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8月5日晚,国家质检总局接到新西兰驻华使馆通报,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为雅培(上海)贸易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批次婴幼儿配方奶粉存在被肉毒杆菌污...
发表了文章 o 92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获悉,日前,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日起,...
发表了文章 o 70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针对新西兰企业在浓缩乳清蛋白粉中检出肉毒杆菌一事,国家质检总局2日晚要求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
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了解到,当地时间8月...
发表了文章 o 79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8月1日,《儿童家具通用技术条件》(以下简称“新国标”)正式实施一周年。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喜梦宝等著名儿童家具品牌在北京市场销售的部分产品仍然不符合新...
不谈其他影响执行力的因素,仅就人而言,考虑两层问题四种情况,首先,会不会做,其次愿不愿做。
1,会做愿做---授权
2.会做不愿做-----激励
不会做愿做-----指导
不会做不愿做-----走人
不谈其他影响执行力的因素,仅就人而言,考虑两层问题四种情况,首先,会不会做,其次愿不愿做。
1,会做愿做---授权
2.会做不愿做-----激励
不会做愿做-----指导
不会做不愿做-----走人
首先,召回不代表质量低下!恰恰说明格力的质量体系健全,在公司决策中有自己说话的分量。要知道,能够采取召回措施的都是全球大公司,奔驰、丰田、通用等等,而那些山寨小厂从不召回。
其二,在西方的管理理念中,更看重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整,尤其是有无发现问题后的纠正...
首先,召回不代表质量低下!恰恰说明格力的质量体系健全,在公司决策中有自己说话的分量。要知道,能够采取召回措施的都是全球大公司,奔驰、丰田、通用等等,而那些山寨小厂从不召回。
其二,在西方的管理理念中,更看重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整,尤其是有无发现问题后的纠正改正机制,&召回&就是其中的一环。在西方的治理理念中,政府监管机构和普通民众,并不会由于公司犯了一次质量问题就揪住不放,反而是那些勇于承认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和提高的公司才会受到大家的真正尊重和认可。
其三,一个公司是一个庞大的组织,其每一款产品都要做到一切情况都考虑到,一切缺陷隐患都控制住,这是一个伪命题,这种完备性在人间是绝对不可能达到的。但是发现问题不能及时从公司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方法、设计图纸、生产控制等等流程上予以系统性的反思和改进就是有问题的了。所以不必太过苛责一次质量问题,更重要的是看重格力的跟进措施。
总之,我对这次格力召回持肯定态度!
”质检员 已按要求 进行了首、中、末检验,产品合格,但流转到后面工序,又发现不合格产品,“ 文中
已按要求 ,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质检已按检验标准,规范或巡检频率进行检验,结论是合格品, 如果流转到后面工序,又发现不合格产品,请问此批不合格产品具体不合格的项目是...
”质检员 已按要求 进行了首、中、末检验,产品合格,但流转到后面工序,又发现不合格产品,“ 文中
已按要求 ,我是否可以理解为质检已按检验标准,规范或巡检频率进行检验,结论是合格品, 如果流转到后面工序,又发现不合格产品,请问此批不合格产品具体不合格的项目是什么(具体是哪些不良)
如果已按检验标准,检验规范或巡检频率进行检验,则质检无责任。
如果流转过程中的碰伤,划伤,则质检无责任。
如果检验标准或检验规范中未明确该问题的检验项目,则质检无责任。
如果是后工序因操作或方法不当造成的不良,则质检无责任。
如果抽检时按抽样标准检验,则质检无责任。
如果抽样检验标准设计不合理,则质检无责任。
。。。。。
看到这篇文章,我就想起以前在这个网站还是在别的网站看到过的另一篇文章,是关于
质量成本 概念,我觉得那个才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和学习的。 因为你们的经理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有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分享给大家。
浅谈质量工作对降低产品成本的贡献
很多质量人抱怨老...
看到这篇文章,我就想起以前在这个网站还是在别的网站看到过的另一篇文章,是关于
质量成本 概念,我觉得那个才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和学习的。 因为你们的经理没有错,错的是我们有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分享给大家。
浅谈质量工作对降低产品成本的贡献
很多质量人抱怨老板不重视质量管理工作,使下面品质人员的工作成了一种走形式应付检查的状况,某些企业确实存在这种现象,而且我相信这种现象还会持续存在。那么质量管理人员在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面对呢?(欢迎大家畅所欲言)我们在抱怨老板不重视没品质意识的同时,有没有办法改变这种局面呢?
降低成本一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所以你的工作得到老板/领导重视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你的工作给企业带来了效益,更直接的讲就是你的工作比你的前任、前前任给公司带来了更多利益。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工作方式进行一些调整,将成本观念始终记在心里、落在工作上。我们应该认识到,检验工作在提高了产品品质的同时,也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只有你的质量控制成本比同行低,那么你的工作才真正做到位了;下面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经验,谈谈质量工作对降低产品成本的贡献
成本控制之一、设备校验;原则: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前提下,能内校的坚决不外校。这不仅是钱的问题,关键是每次内校就相当于一次练兵考验啊,通过一次次内校发现问题,提高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现在很多人为了省事,都执行能外校的绝不内校,美其名曰人家更专业,虽然这项为企业省不了多少,但是这是态度问题,这能看出你是否将成本意识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实处了,连这都做不好,后面需要你付出更多心血的事情还怎么谈?
成本控制之二、减少滞留时间。说白点就是提高工作效率,你想想在你判定合格之前待检品都不能流入下一道工序,这种等待时间越长浪费越严重(在一些企业因为待检时间过长引起的品质生产之间的扯皮现象屡见不鲜)。回想下自己的日常工作,是不是碰到过这种情景,下道工序催上道工序什么时候能出结果,等着用呢,仓库催你什么时候出结果等着入库出货呢。这种等待的浪费,我们通过合理的设计工作流程能大大改善的,这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重心,尽量缩短因为品质检验而造成的等待浪费,在下面会举例具体谈谈如何减少等待时间。
成本控制之三、检验本身就是一种浪费(我们的任务就是尽量减少检验项目)。作为管理人员一定要有这种意识,这是鞭策我们不停优化工作方法的动力来源。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日常关注的重点就要发生变化,因为检验是一种浪费,我们的任务不仅仅是确保公司产品的品质,减少检测项目也将成为我们日常工作的重点。譬如为了降低检测量我们可以关注供应商的供货情况,通过长时间(根据实际供货频次决定,三个月、半年或一年)的跟踪供应商供货能力,分析各供应商的供货情况,从中选取1-2家供货优异的供应商(一般企业都能找到这种供应商)作为免检供应商;你的工作就是提供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证明对这1-2家供应商免检不会对公司造成品质风险,再组织公司相关人员讨论,使他们认可你的观点(分析报告非常重要,是你说服老板、供应商同意你们条款的重要依据),同时由采购人员和供应商签订新的质量协议(主要是确保供应商提供了不符合贵司要求的产品在贵司发生异常后,贵司能从供应商处得到合理的赔偿等,这个我想你们公司有专业人士)这样针对这些供应商,你要做的就是保持和供应商品控人员的日常沟通,在原料到货后,按要求取适量样品封样,然后直接投入使用,这能减少多少检测成本啊、能减少多少等待时间啊!!!这里的关键就是你的分析报告,一定要可靠,不然就会选错供应商。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员工的技能和质量意识培训(别走形式啊,要不然…后果可以预见***),提高他们的技能和意识,然后逐步将一些检测项目转移到他们的日常工作中,慢慢地将一些检测项目转为员工自检项目,逐步提高生产过程中自检项目的比例,这样做不仅仅减少了现场品检员的工作量(工作量少了人员配置也就少了),同时也缩短了在制品的流转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滞留时间)。
成本控制之四、与供应商、客户定期的数据对接,对一些关键指标要加大对接频次,不定期对接。进行测试结果的对接,保证我们始终知道大家的测试结果的误差范围,在客户提出问题时少走弯路。测试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设备维修后再次投入使用时可能出现测试结果和原来存在一定的误差,但是因为某些原因(如重新调整费用太高或修完后就是存在这种误差)他们将设备继续使用,只是对结果进行修正,这种修正就可能使原本对接好的标准发生变化。我想大家应该碰到过这种情况:接到客户投诉,对各个控制点进行自查,最后发现是客户的测试设备出故障了。
希望上面谈到的几点,能起到此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对大家开展工作有些许帮助,不足之处望多指教。只要我们将成本意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同样的工作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东方网7月22日消息:据《东方卫视》报道,从7月21日中午开始,调查人员对福喜工厂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工厂质量部经理表示,对于过期原料的使用,是工厂高层直接授意,公司多年来政策一贯如此。据其向调查人员反映,这样的行为至少需要厂长以上的领导同意,像牛肉饼这种...
东方网7月22日消息:据《东方卫视》报道,从7月21日中午开始,调查人员对福喜工厂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工厂质量部经理表示,对于过期原料的使用,是工厂高层直接授意,公司多年来政策一贯如此。据其向调查人员反映,这样的行为至少需要厂长以上的领导同意,像牛肉饼这种一直有生产的产品可以直接添加次品材料。当被问及这种行为从何时开始时,该负责人称不记得了。 这跟“素质”有关吗?“只有提升国人的基本素质,诚实,守信,有正义感”,这不是“道德血液”的笑话嘛,在上海买的起房吗?“丧心病狂”?土地财政超发货币难道没感觉?“挺身而出”,结果当然是直接走人。善无善报的氛围一旦形成,无药可救,改变思维才能否极泰来。这跟底层干活的没一毛钱关系(国内黑心作坊谁会有空做记录),完全是经营策略的取向,而这种策略又是宏观政策的结果----大国穷思维,外向型经济,完完全全的不适宜性。底层打工的当然无所谓,根本原因大家都知道了,还立啥牌坊。
--------------------------------
咪了个喵,好像自己挠了不是太合适(怨气太重不太好,不解决问题),在此打个补丁。昨晚正好听到上海广播的市民与社会(重播),在谈上海福喜这事件,只听了下半部分(开头一直在玩游戏,错过了),突然意识到,此篇题目可改成“福喜事件----质量还是要从领导的科普抓起”,一直希望全民科普下戴明管理以及十四条。因为以前人家(包括公司的同事)问我是干嘛的,质量是啥没听说过啊是不是质检啊,我只能回答我是打杂的。
节目一直在讨论监督惩罚,嘉宾痛斥福喜的恶劣行为(这个没意见),指责有些网民还为福喜开脱把责任指向正负(这个有意见)。如果监管有用,那监管的正负部门事前在哪里?只靠监管是防不胜防的,思维还是停留在检验的年代,监管能出世界级的大厂或产品?戴明的红珠实验早已说明,检验/监管只能保证稳定,属于“控制”,良品率稳定在70%,对等的事实就是一直稳定的在生产30%的不良,不管你查不查严不严,不良的原因还在那,严罚的损失其他地方找回来,变着法儿降成本。这属于“穷思维”,不合时宜,话说红军过草地时还啃皮带呢。“富思维”应该是“改进”,问题就是机会(opportunity,DPMO中的O),准时制/精益生产包括信息化,减少过期食料(可能需要上下游共同配合)。开源节流,改省的省,不该省的过期食料需要妥善集中处置(可持续的循环经济,比较难,一是找对地方二是落实时的政策导向与利益链,地沟油好像是不了了之的)。
节目快结束时,主持人问到有信息表明13年初就有内部人员报出投诉过这件事,嘉宾一改语速,谨慎解释国内对外资的检查没有明文规定…人艰不拆,没有否认就是最大的进步,虽然依旧绕圈子但可以理解而且只要是事实就可。这个就属于“路径依赖”的问题,外向型经济无疑是成功的(开放系统外部能量发挥内部生产力),做大再强是大概率成功的模式(先强后大,小概率),GDP不出几年就能世界第一(不谈结构…),那第一以后呢?换了一堆外汇都很难用(不过至少能确保国内超发时对外不贬值),国外要求高国内要求一直那么低? (衣食住行的“欲壑难填”明显是人类进化的内在动力)其实还是适宜性问题,现在又不差那些外汇,还一直依赖外资人家当然无法无天了也看不起。整个就是“大国穷思维”,因为“穷”所以要依赖别人,非要“富”过了才能自强?
另外,“0.1 总则 采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很多时候都只是纸面上的一句话,没有“大国富思维”,只靠监管严惩,“战略性决策”就是空。
好吧,以上仅挠挠,纯属扯扯谈谈。
发表了文章 o 228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编者:质量检测,在日常工作中是再普通不过的词语,然而近日持续升温的德国大众汽车“检测门”事件,再一次提醒我们,其实检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嘉峪检测网回顾了...
发表了文章 o 214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碰到两件事,很小,但从中可以看出差别。
在一家外资收购的民企里面,他们的客户,一个国内知名品牌企业要求这家企业发货的时候使用季节性标签,这种用在外箱上的标...
发表了文章 o 170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进6SQ已经好几个年头了,记得当时刚进来的时候,感觉遇见了知音,找到了存在。还有这么多得人为了质量事业奋斗着,真的感到很高兴。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来了,具体是什么...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6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0 人关注 o 539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224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4 人关注 o 114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6 人关注 o 62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11 人关注 o 76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6 人关注 o 50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42 人关注 o 484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84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8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6 人关注 o 42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50 人关注 o 700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19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14 人关注 o 869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10 人关注 o 52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48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0 人关注 o 356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37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5 人关注 o 29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19 人关注 o 63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254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0 人关注 o 108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8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494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5 人关注 o 499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3 人关注 o 30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228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2 人关注 o 18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4 人关注 o 30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回复了问题 o 14 人关注 o 62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发表了文章 o 324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客户审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像相亲一样,首次见面,对方对你有没有感觉,就决定了后续双方是否有机会走在一起。
我所在的公司的现场审厂的过程大概流程如下:
发表了文章 o 228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编者:质量检测,在日常工作中是再普通不过的词语,然而近日持续升温的德国大众汽车“检测门”事件,再一次提醒我们,其实检测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嘉峪检测网回顾了...
发表了文章 o 201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一个做电池设备的公司,3-400人,品质就10来个,我一个体系工程师,要全职做体系,监控流程(只有9001)不按流程执行会出处罚单,得罪不少领导(为此我只会在是...
发表了文章 o 214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最近碰到两件事,很小,但从中可以看出差别。
在一家外资收购的民企里面,他们的客户,一个国内知名品牌企业要求这家企业发货的时候使用季节性标签,这种用在外箱上的标...
发表了文章 o 170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进6SQ已经好几个年头了,记得当时刚进来的时候,感觉遇见了知音,找到了存在。还有这么多得人为了质量事业奋斗着,真的感到很高兴。
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来了,具体是什么...
发表了文章 o 92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首先表达感谢。自己已经记不得什么时候注册的账号了,只记得那时候还一直个对质量懵懂无知的小子,赶鸭子上架做了质量工作,却对质量管理完全没有概念,那时候的大...
发表了文章 o 155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我从入行算起从事质量工作已经超过9年了。刚从也那几年别人问起你做什么的都不知道怎么说。前几天和我媳妇去她闺蜜家做客,她闺蜜的老公有问题了这个问题。
发表了文章 o 114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突然意识到今天是6月30日,2016年又过去了一半。对比年初设定的一些目标,工作上的目标在有序推进,但个人目标好像很多都成了空谈,未用PDCA的理论很好...
发表了文章 o 81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10月11日今日韩国证券交易所开市后,三星股价大跌5%,截止收盘时,三星股价已经下跌8%,创2008年来最大跌幅,受股价巨大跌幅的影响,三星的市值也出现波动。此...
发表了文章 o 76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我从事是耳机、音箱等声学类产品的工作,最近蓝牙产品如异军突起,在声学产品市场上需求剧增。
据目前京东的统计数据,在国外蓝牙耳机的出货数量已经超过了普通...
发表了文章 o 126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随遇而安--记我...
发表了文章 o 111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从事质量管理工作也好几年了,但是一直停留在入门阶段!分析了一下原因,除了跟工作过的公司有一定的关系外(都是民企,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人员的专业素质有限)...
发表了文章 o 58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一路走来,都在不断的回首。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以自己走过的路为镜,试着去看看这些年我学到些什么,有那些地方需要再改进的。
发表了文章 o 77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由于08年金融风暴,很多工厂都没有加班,当时我们工资本来就少,都不满1000块,后来没有班加更少,于是离职。进入人生第二个公司。
跟第二个公司也算是缘分吧,当时...
发表了文章 o 122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一个质量人对婚姻生活的一点看法
我是名质量工程师,因为工作的关系和老婆分居两地,见面的时间很少,短暂的见面时间内也缺...
发表了文章 o 90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傻逼都知道,当老板的确不容易……,
还有谁……,
更了解中小微企业老板目前的处境……,
移动互联网的转型,让许多创业者“横尸遍野”,虽然明天是美好的,不...
发表了文章 o 96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刚刚过去的2016年五一假期,小伙伴们都被“魏则西”事件给震惊了,百度再次“中招”,距离年初的【血友病吧被卖事件】过去也没有几个月,百度再次站在风口浪尖...
发表了文章 o 92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近日,抽空拜读《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珍藏版.[美]彼得.德鲁克 著 .颇受启发,现摘录读书笔记分享与大家。
每次只干好一件事。
不要将职位设置成只有上帝才...
发表了文章 o 123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关于5S推行,下面这位兄弟给出一个比较好的答案
一、5S很重要
二、5S先做示范区
三、培养得力助手
你觉得呢?
如果你觉得还不过瘾,诚恳邀请你加入品质管理交...
发表了文章 o 830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前晚的风很是凉爽,似秋天的感觉,差不多23点左右,儿子在床上弄了塘子驱魔水,无奈……,只好用热吹风吹干,大约十分钟不到,就听“噗”的一声,电源插座处一点蓝光,电...
发表了文章 o 1087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2013年4月,第八届中国质量协会的颁奖典礼上,在评审“品质不折不扣”的理念下,我们公司以多年来致力追求满足客户满意度的决心与成就,脱颖而出,获...
发表了文章 o 98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来公司三个月了,感觉还不错,本想着稳定下来,做个几年,然而有一件事让人无法安心。就是发现公司的硬件设施好差,如喻说桌椅,先说办公桌吧,办公桌全是新的,因为公司新...
发表了文章 o 293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之前单位的质量管理制度,突然在U盘里看到,感觉真的哭笑不得,请大家“鉴赏”一下具有鲜明中国民企特色的质量管理制度,编制人:公司生产副总经理。
质量检验工作管理制...
发表了文章 o 1883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今天在单位遇到一件挺气愤的事情。缘由如下:单位承接了客户的一个急单子,在生产过程中有一个工序错位了,因为是单件小批量生产,而且是非标产品(两台制冷压...
发表了文章 o 81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中国质量新闻网
 这是个众所周知的现象:一些频发事故的单位,通常也是“获奖大户”——什么“十佳”、“百强”、“诚信奖”、“信得过”,多得能挂满几面墙。前...
发表了文章 o 146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昨天在学习TQM,以前对于TQM的认识只是停留在“全面”“全员”“全过程”阶段。而忽略了TQM的使用背景和很多组成TQM的支点。
一、TQM不是适合所有企业的。...
发表了文章 o 1306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几天前,工作上发现了这么一件小事。
公司有一款新产品,需要出货9台工程样机,4台去美国,5台去欧洲。一开始工程师们跟我说出货很急,...
发表了文章 o 5121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一套划痕的故事
今天要讲的是一个看似很小,但却足以以小见大的案例。我在许多场合,多次谈到过它,因为我觉得它很典型。让我吃惊的是,虽然我谈的是一家家具公司,但是...
发表了文章 o 2132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依稀记得,刚刚从事做质量工程师接受培训的时候,讲到根本原因时候讲师情绪激昂,说导致任何问题的发生,都有很多原因,但其中只有一个是最关键的,只要这个...
发表了文章 o 865 次浏览 o
o 来自相关话题
许多人可能被前两天突然出现的“超级手机病毒”给吓到了,一部分人被吓到可能是因为害怕自己的手机莫名就感染了这种所谓的“超级手机病毒”,还有以小部分人被吓...
有个朋友帮国内某个上市公司代工;OQC抽验发现一个高压测试不良品。经分析发生原因为连接线被螺丝压破皮造成;流出原因为高压仪器在作业中测试线断裂了----因设备点检只是上班前进行点检;作业后就没有进行了。造成本次品质事故的发生。但此次事故却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我认为十分的不合理已经无法理解。事情为上市公司以其违反品质协议为由;进行巨额处罚(本次产品LOT数量的金额)。大家觉得怎样?
话题管理员:
有个朋友帮国内某个上市公司代工;OQC抽验发现一个高压测试不良品。经分析发生原因为连接线被螺丝压破皮造成;流出原因为高压仪器在作业中测试线断裂了----因设备点检只是上班前进行点检;作业后就没有进行了。造成本次品质事故的发生。但此次事故却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我认为十分的不合理已经无法理解。事情为上市公司以其违反品质协议为由;进行巨额处罚(本次产品LOT数量的金额)。大家觉得怎样?
获得 62 次赞同, 11 次感谢
获得 54 次赞同, 2 次感谢
获得 15 次赞同, 3 次感谢
获得 22 次赞同, 1 次感谢
获得 23 次赞同, 2 次感谢
6SQ质量日刊
服务号: Lsqdnet
6SQ质量周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曼恩机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