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艾贴和传统艾灸问题14.为什么艾灸后会口干,口没味道

艾艾贴艾灸之后可能出现的不同症状,大家可以对应着看看。
&用艾艾贴艾灸之后,不同的体质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有的人会表现出痒,有的人感觉麻,有的人则是酸痛。像我就会出现痒,宫寒灸之后,有时候痒的直挠肚皮。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今天晨曦给大家系统的归纳了一下,大家可以对应着看,看自己的身体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1、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2、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3、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4、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5、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
6、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
7、感觉热能到会阴,这是好的现象,说明对泌尿系统效果显著,打通任脉。
8、做艾炙过程中,下腹中感觉有一股热气在形成,并能随着人的意识而形成气流,在人的经络内来回的流动,上到头顶,下到足底,经过的地方有酸、麻、胀、痛的不同感觉,就像是练气功一样。这是非常好的现象。
9、做完艾炙后,面色变得红润有光泽,皮肤饱满滋润。色斑快速变淡、痘痘消失。
10、做完艾灸后,人的心情变得舒畅很多,心情很放松。非常好的感觉。
11、夏天要出大汗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为佳,特别是额头、手心、足心要出热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体比较虚的人。
12、寒感,灸后会觉得冒凉风,寒性体质的人多会出现这种现象,要多灸。
13、热感,腹腔发热到后腰往上走到百会,往下走到涌泉。经络通,效果好。
14、沉感,是正常的,比较像压了一块大石头。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
15、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气,这是促进肠蠕动,帮助排除身体的浊气,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6、如果腹部或后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过多,是一种非常好的现象。
17、做艾灸的前几次没有什么感觉,只有点热,说明经络不通,身体比较寒。
18、做艾灸时上半身热或只是下半身热,表明不怎么热的那半身的经络不是很通。
19、灸的过程中有出现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气的现象,然后才出的热汗,说明体内寒气重。
20、做完后口干燥,咽喉难受,说明上焦有虚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颈灸,疗效就会很好了。
21、开始灸很热,过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热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还有就是经络适应了,需要用猛火灸。
22、酸痛、疲劳、嗜睡(白天爱困):体质酸性,血液循环差,气血不足,在灸后血液循环加快,所以体质弱的人前二、三次会出现乏力、困倦现象。
23、呼吸急促或不顺畅,情绪不稳定、头重:心脏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24、肾脏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凉)尿量增加,尿色有变化:肾功能不佳,肾气不足,阳虚。
25、做完艾灸后,脐部有出黄水的现象:这说明有妇科炎症或肠胃炎症。脐周出水泡是肠道湿寒,严重的人会在脐周起一圈硬皮。
26、做完艾灸后下部瘙痒、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块:妇科不好、月经不调,调整经期中,会出现短暂乱经。
27、做完艾灸后全身无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风、月内风,体内有风湿,几次后即消失。
28、做完艾灸后持续出汗:体内湿气重,艾为纯阳之火,能帮助排湿去寒。
&每一个的身体状态都不是固定不变的,有的人当时会出现痛,后来会痒,胀之类。但是这些症状都不会一直存在,只要我们坚持艾灸,身体的阳气足了,免疫力提升了,体内的病邪祛除体外,我们的身体也就不会出现这样反应啦。所以艾灸虽好,贵在坚持哦!
感谢大家的收看,如果我的文章对您有帮助,记得关注我的博客。想要了解更多中医养生内容,可以加我的微信【】
由于传统的艾灸比较繁琐,老百姓在家自己不易操作。艾艾贴以古老的传统艾灸养生疗法进行革新,既保留了传统的东西,又融合了新时代的元素--简单,实用,它是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艾灸产品。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加微信免费领取试用装!我的微信号:【lichenxi90】或者加微信号:【】验证领取体验装,即可通过。
新浪博客推荐阅读
我的更多文章:
( 17:09:23)( 14:48:15)( 12:02:00)( 11:36:24)( 12:43:40)( 10:19:43)( 11:05:14)( 17:44:34)( 15:13:05)( 11:33:51)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艾艾贴和艾灸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是哪里不一样? - 知乎68被浏览86035分享邀请回答712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艾艾贴灸出水珠为什么 艾艾贴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_腾牛健康网
腾牛健康网:实用的健康养生网站,助你健康生活每一天
艾艾贴灸出水珠为什么 艾艾贴使用时要注意些什么
导读:艾艾贴是一种艾灸的方式,很多人都会用艾艾贴来调养身体,但是有的人艾艾贴灸出水珠,那么艾艾贴灸出水珠为什么呢?
艾艾贴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方式,一般艾艾贴灸出水珠是属于正常的现象,但是还是要多多注意,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吧!艾艾贴灸出水珠为什么艾艾贴灸出水珠是一种比较正常的现象,一方面有些人可能体内寒湿比较大,艾灸之后有水出来,另外一方面的可能是艾烟倒流,之后皮肤出汗导致的,两种情况都有可能的,不过有些人发现刚开始艾灸有水珠产生,艾灸时间久了就没有了,之后过段时间又有了,所以艾灸一定要讲究坚持的。另外有些人在使用艾艾贴后会有水泡出现后,一般有轻微疼痛,有的人则没有任何痛感。遇到水泡后,不用害怕,可以继续在水泡的位置手拿艾艾贴施灸,也可在旁边贴灸,数次后水泡就会自行溃破。 溃破后仍然可以继续施灸直到结痂,结痂后还可以施灸,这时会有液体状的物质从痂体下渗透出来。以上的种种表现均为艾灸后的排病反应,而流出来的液体状物质也大多为人体瘀滞的废物,这些废物的不断流出会加速身体的康复。艾艾贴使用注意事项1、艾艾贴是明火艾灸,施灸过程中首先请注意防火。2、施灸前看一看艾艾贴底座与粘胶是否衔接好,如果有没有衔接好的地方,先用手压紧,以免影响艾灸效果,亦可避免施灸过程中粘胶脱落。3、艾灸时尽量选择自己方便的姿势,以及防止艾灰意外脱落。4、使用艾艾贴艾灸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灸感,如艾灸过程中皮肤瘙痒,发烫,这时需忍耐,不 可乱动,以防艾灰脱落烫伤。5、若是在头面部等暴露在外部的皮肤处施灸,出现红疹、火力过大起泡时,可暂停施灸。6、孕妇及小儿卤门未闭合者,妇女经期不宜艾灸。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不适于灸疗的重患者也需慎用艾灸。艾艾贴的常见使用穴位1、关元穴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2、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在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缓解胃部和肠道所出现的各种疾病以及症状,例如腹泻、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烧心、嗳气、目眩、耳鸣等等。3、丰隆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八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此穴主治头痛、眩晕以及咳嗽痰多等痰饮病证,尤其对于祛痰祛湿疗效显著。4、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该穴位主要功能是分流胃经经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湿的穴位,进行艾灸之后还能够有效的解决下半身水肿的问题。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该穴位主要功能是燥化脾湿,生发胃气。6、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中医方面认为,这个穴位是大肠经的一个总开关,只要按摩或艾灸合谷穴,就可以使合谷穴所属的大肠经经脉循行之处的组织和器官疾病减轻或消除其功效功效数不胜数。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果对您有帮助,留下您的阅读感言吧!}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艾贴与艾条灸的区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