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题八年级下册题

欢迎来到21世纪教育网题库中心!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考点:匀速圆周运动
匀速圆周运动
考点:匀速圆周运动
(9分)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在这种环境中已无法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为了在这种环境测量物体的质量,某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O为光滑的小孔):给待测物体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桌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卫星中具有基本测量工具.(1)实验时物体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原因是&&&&&&&&&&&&&&;(2)实验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3)待测质量的表达式为m=&&&&&&&&&&&&&&&.(用上小题中的物理量表示)
如图所示,在验证向心力公式的实验中,质量相同的钢球①放在A盘的边缘,钢球②放在A盘边缘某点与盘中心连线的中点上,钢球③放在B盘的边缘,A、B两盘的半径之比为2:1。a、b分别是与A盘、B盘同轴的轮。a、b的轮半径之比为1:2,用皮带连接a、b两轮转动时,钢球①②③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钢球①②③受到的向心力之比为___________
利用图示装置可以测定油漆喷枪喷射油漆雾滴的速度。将直径D = 40cm的纸带环,安放在一个可以匀速转动的转台上,纸带上有一狭缝A,A的正对面有一条标志线。油漆喷枪放在开有狭缝B的纸盒里。转台以角速度稳定转动后,开始喷漆。仅当狭缝A和B正对平行时,雾滴才能在纸带内侧留下痕迹。改变喷射速度重复实验,在纸带上留下了一系列的痕迹 a、b、c、d。将纸带取下放在刻度尺下(如下图)。已知,则:速度最小的雾滴所留的痕迹应为&&&&点,该点离标志线的距离为&&&&&&& cm,该喷枪喷出的雾滴的最大速度为&&&&&&&&&m/s,若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该测量值&&&&&&&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电动机转动角速度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轴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在圆形卡纸的旁边安装一个改装了的电火花计时器。下面是该实验的实验步骤:①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②启动电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③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使它工作起来;④关闭电动机,拆除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卡纸上留下的一段痕迹(如图乙所示),写出角速度ω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得出ω的测量值。(1)要得到角速度ω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____A.秒表* J7 E7 C: Q8 ]
B( b3 c&B.游标卡尺# ?. [. [* c- Y. T5 c&C.圆规: B# N2 ?
c! h" d8 `&D.量角器# H0 _* D2 [" a" a&(2)设电火花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t,卡纸上有连续打下的n个点,写出ω的表达式,并指出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3)为了避免在卡纸连续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打点重叠,在电火花计时器与盘面保持良好接触的同时,可以缓慢地将电火花计时器沿圆形卡纸半径方向向卡纸中心移动。则卡纸上打下的点的分布曲线不是一个圆,而是类似一种螺旋线,如图丙所示。你认为这对测量结果有无影响,写出理由&&&&&&&&&&&&&&&&&&&&&&&&&&&&&&&&&&&&&&&。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初中物理实验题集锦大全(用)
下载积分:700
内容提示:初中物理实验题集锦大全(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105|
上传日期: 11:37:16|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7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初中物理实验题集锦大全(用)
官方公共微信2015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有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15年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有答案)
&&包括教材上的所有实验,已经分类整理。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3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1)请根据图12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完成表格。
(2)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同学们对此实验有如下猜想:
A.重力跟质量有关;B.重力跟位置有关;C.重力跟形状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C,现提供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天平、橡皮泥、三个形状不同的石块、铁块和铝块、细线、土豆、小刀。
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完成下列探究过程:
若&& &&&&&&&&&&&&&&&&&&&&&&& ,则&&&&&&&&&&&&&&&&&&&&&&&&&&&&&&& ;
若&& &&&&&&&&&&&&&&&&&&&&& &&,则&&&&&&&&&&&&&&&&&&&&&&&&&&&&&&& ;
(1) 2& 10
(2)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物体的重力与它质量的比值是一定的
弹簧测力计、橡皮泥、细线
(1)将橡皮泥捏成球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1
(2)将该橡皮泥再捏成长方形,用细线拴好,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G2
若G1=G2,则重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无关
若G1≠G2,则重力大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
4、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过程中,一些同学作了以下猜想:
①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
③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拉力的速度大小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有关猜想是否正确,所供选用的器材有:A.长木板,B.木块,C.毛巾,D.棉布,E.弹簧测力计,F.砝码,G.多支圆珠笔芯.
(1)实验时应使木块在拉力作用下做___________运动,利用拉力与摩擦力是___________力的原理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2)为了检验猜想①是否正确,列出选用的器材是(填序号) _______________.
&(3)比较图___________和图___________可知: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为了检验猜想③是否正确,某同学选用了木块与木板,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 步骤l&: 把木块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步骤2& : 把木块放在水平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以更大的速度拉木块,读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请对上述实验过程做出你的评价:&
(5)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吗?你如何实验?&
&答案:(1)匀速直线&& 一堆平衡力
(2)A、B、C、D、E;
(3)甲和丙;
(4)两个步骤中均没有说明是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可能造成实验结论不可靠
(5)将木块侧(或竖)放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地匀速拉木块沿直线滑动,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再与“步骤l”进行比较
5、小华和小刚两组同学研究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 小华实验时,发现如图16所示的状态,应将平衡螺母向& & & & &调节.使杠杆在__________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_;
(2)调节好杠杆后,小华将两个重力均为0.5N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又将弹簧测力计钩在杠杆b处的细线上,为使杠杆平衡,应竖直& & & & & &拉弹簧秤(填"向上""向下");操作时,小华发现弹簧秤读数偏小,不能准确读数,请你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
(3)小华得到的两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动力臂1/m
阻力&F2/N
阻力臂2/m
这两组数据中,第__________次实验的数据肯定有错误。
(4)小华更正错误后,又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又做了 一次实验,共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_____。
(5)小刚也进行了实验操作,得到了一组数据:
动力臂L1/cm
阻力臂L2/cm
他得出的结论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认为他的实验存在什么问题?
(6)如图15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刚在两侧钩码下再各挂一个相同的钩码,他发现杠杆_________端将下沉了。&
&答案:(1)左& 水平& 力臂
(2)向上&& 换用分度小的弹簧测力计
(4)得到普遍性的规律
(5)实验次数太少,得出的结论有偶然性,不可靠。
6、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木板)设计了图(a)、(b)两个实验:
通过观察图(a)、(b)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的结论。此后小华把小桌挪放到一块木板上,发现小桌对木板的压力效果不够明显,如图(c)所示。通过对图(a)、(c)的比较又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的结论。
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压强知识分析:
(1)小明和小华是根据&&& &&&& 的现象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造成前后两个结论不一致的原因&&
(3)设图(b)中小桌对海绵的压强是Pb,图(c)中小桌对木板的压强是Pc,则Pb&&&&&&& Pc。
(4)比较图(b)和图(c)可知,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需要满足的条件是:&&
(5) 小明和小华正确实验后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因素有关,他们得到两个准确结论是:&
(6)现在给你一个带盖的矿泉水瓶(空瓶)、水和一些细沙来验证小明和小华结论的正确性。(选择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
(7)请你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
答案:(1)受力面形变的程度
(2)他三次实验所选择的受力面的材料不相同
(4)受力面的材料要相同
(5)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明显
&&&&&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就越明显
(6)在矿泉水瓶内装满水,分别倒放和正放在细沙表面上,发现细沙陷下去的深度不一样&
7、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
(2)比较图中代号为 、 、 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 、 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
(4)比较A、D、E三个图,可以看出: 。
答案:&(1)刻度尺 (2)A、B、C (3)E、F、大 (4)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8、通过实验认识了浮力后,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引导下,
继续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实验探究。
首先,他们对"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在老师帮助下将同学们的猜想归纳如下:
猜想l: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2: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3: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4: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1)小军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1和猜想2,选用了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圆柱形物体A、B、C并测出了它们的重分别为4 N、4.5 N和5 N,然后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①比较图中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浮力的大小与________。
②比较图中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三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同一物体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2)猜想3是小民所在组的同学提出的,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来支持他们的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民所在组的同学为了验证猜想3,选用了与小军所在组相同的圆柱形物体A,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物体A:底面积20 cm2、高5 cm的圆柱体,液体:酒精
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h/cm
受到的浮力F浮/N
&&& 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之后,他们在与其他组同学交流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引导下继续进行着探究:
(4)如图所示,小军将一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人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实验数据如下表:
①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______________N,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___N。
②分析表中第1列到第5列数据,说明&&
③分析表中第6列到第7列数据,说明&&
④图乙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像是
⑤圆柱体的密度为&&&&&&&&&&&&&&&&&&
&答案:(1)物体的质量
(2)从浅水区走向深水区,感到身体越来越轻
(3)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4)①6.75&&&& 1.5
②浸没前,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浸入液体的深度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③浸没后,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
⑤2.7乘以10的三次方kg/m3&
9、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测力计移动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0.4&&& J,机械效率是&&&&&80%&&&& 。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的 重力大小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减小&&&&&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10、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提出了"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的猜想,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保持木块的拉力与斜面平行,并且匀速拉动木块.
下表是该小组根据此猜想进行实验所记录的数据:
⑴请将表格中空格处的数据填写完整; 80%&&& &1.5
⑵由以上表格得出"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要得到此结论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
①_____小车的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斜面的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斜面的粗糙程度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当斜面长和物体的重一定时,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________________.
(4)如果还想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哪些条件不变?
_______斜面的长和高、斜面的粗糙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还可推知:高度相同的斜面,越长越_____省力______(填"省力"或"费力");斜面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有__&&&&&&&& ___盘山公路________________(只写出一条即可)。
(6)你认为该实验中较难控制的操作是&&:保持木块的拉力与斜面平行且让木块匀速前进&
11、测功率
学校买了一箱物理器材,小军同学将它从一楼搬运到三楼(如图11所示),小丽同学想测量小军同学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⑴、测量所需要的器材有:米尺&& 秒表&& 测力计
⑵、小丽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B& )
A、测出箱子所受的重力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
D、测出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
E、算出小军搬运箱子的功率
⑶请你帮小丽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实验记录表格
&箱子的重力G/N
&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m
&小军上楼梯所用的时间t/s
&小军搬箱子的功率P/w
12、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1)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甲&&&& &图,选择的理由是: 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当控制质量相同,让速度不同;甲图两次实验所用小球的质量相同,但不在同一高度滚下,所以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满足探究条件。&&&&&&&&&&&&&&&&&&&&&&&&&&&&&&&&&&&&&&&&&&&&&&&&&&&&&&&&&&&&&&&
(2)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 &&&&让两个小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同&&&&&&&&&&&&&&&&
(3)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 它的动能就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就越大&&
13、在下图中,甲图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乙图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 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小车与所受&& &&&&&&&的关系。
(2)甲实验是通过观察 &&&&&&&&&&&&&&&&&的大小,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实验是通过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 &&&&&&&&&&&&&,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14、王岩同学在体育课上投掷铅球时,联想到物理课上学到的重力势能的知识,他想利用铅球和沙坑来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提出问题: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说出一个即可)。
(2)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这个猜想,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铅球重力势能大小的,这种方法叫&&&&法,请你再举出一个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质量大小
(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铅球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保持高度不变,用不同质量的铅球由静止下落;(4)沙坑被砸的深浅程度;转换法;用刻度尺和棉线测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或用排水法测固体的体积,或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量摩擦)&
关于物质的特性---密度
15、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亮分别用甲、乙、丙三种不同的物质做了实验,他用天平、水和量筒(还有细线和细针)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下表记录了实验中的测量数据:
(1)分析表中实验次数l、2、3(或4、5、6,或7、8、9),可归纳出初步结论是: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_____________可归纳出初步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质量不相同。
(3)进一步分析表中的数据,还可以得出:
(a)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__不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_______
& 实验次数
(b)由以上分析可初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表示了物质的特性即物质的&&&&&&&& (物理量的名称)。物理中用这种方法定义的物理量还有很多,比如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2)3与6与8&
(3)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物质,体积不同
(4)a& 一定的&&&& 一般是不同的
b&& 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密度&&& 速度或功率
阅读(2222)|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实验探究题汇总',
blogAbstract:'
1、如图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的速度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 & & & &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_____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____有关 ',
blogTag:'',
blogUrl:'blog/static/',
isPublished:1,
istop:false,
modifyTime:4,
publishTime:0,
permalink:'blog/static/',
commentCount:6,
mainCommentCount:3,
recommendCount:1,
bsrk:-100,
publisherId:0,
recomBlogHome:false,
currentRecomBlog:false,
attachmentsFileIds:[],
groupInfo:{},
friendstatus:'none',
followstatus:'unFollow',
pubSucc:'',
visitorProvince:'',
visitorCity:'',
visitorNewUser:false,
postAddInfo:{},
mset:'000',
remindgoodnightblog:false,
isBlackVisitor:false,
isShowYodaoAd:false,
hostIntro:'',
hmcon:'1',
selfRecomBlogCount:'0',
lofter_single:''
{list a as x}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高中物理实验题归纳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高中物理实验题归纳总结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物理实验题及答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