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钢架结构别墅具体数值性能分析

火灾下非均匀受火钢柱截面温度分布规律及其对钢柱抗火性能影响的研究现状
1研究背景钢结构具有诸多优点,但钢材的物理及机械性能对高温很敏感。结构钢的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温度为400℃时,钢材的屈服强度下降一半,超过600℃时,普通结构钢将丧失大部分强度和刚度[1]。而实际火灾中,室内火场温度可以达到800℃~1 000℃,如果钢结构建筑无防火措施,结构极易受到破坏。1990年英国一幢多层钢结构建筑在施工阶段发生火灾,造成钢柱、钢梁和楼盖桁架严重破坏[2];1993年我国福建泉州一座钢结构冷库发生火灾,造成3 600m2的库房倒塌[3];1996年江苏省昆山市某一轻钢结构厂房发生火灾,4 320m2的厂房烧塌,1998年北京某家俱城失火,造成该钢结构建筑整体倒塌[4];2001年世贸大厦被飞机撞击后发生火灾,仅57min南楼就彻底崩溃倒塌,而北楼也仅坚持了1h22min,造成2 797人死亡、损失360亿美元的惊世惨案[5]。灾后的调查表明,火灾室内温度高达800℃~1 400℃,造成...&
(本文共8页)
权威出处:
刘尧遥赵丹霄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1引言近年来由于火灾引起事故屡见不鲜,造成的损失更是不可估量,如9.11纽约世贸大厦双塔被冲撞后燃油被引燃,导致双塔楼在大火中倒塌,人员伤亡近3000人,经济损失无法衡量;2009年央视大楼新址发生火灾,过火面积达到21333m2,直接损失1.6亿元;2013年广州建业大厦失火,建筑物损失约600多万元,存货损失约3300多万,可见火灾对人身安全和经济损失影响十分严重,保证在建筑结构失火足够的耐久性和承载力要求是十分必要的,结构抗火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目前FRP加固损伤结构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施工简便,轻质高强的特点逐渐受到加固领域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代替传统加固方式,但在火灾作用下FRP加固结构会由于胶体的玻化,使FRP与混凝土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大减弱,丧失原有加固后承载力性能。在我国FRP抗火性能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深一步研究,以此来制定相应规范及指导工程应用。2材料的研究F...&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我国火灾发生频繁,给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尽量挽回不必要的损失,有必要对火灾构件的抗火性能进行分析,以进行适当的修复.连续梁在结构工程中所占比例很大,而且属于非静定结构,其受火结构性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灾后进行分析修复带来一定困难,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焦炭燃烧试验炉和一套温度、变形测量系统,对连续梁在火灾高温下的性能进行有益的探索,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1连续梁火灾试验1.1试件及试验内容混凝土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采用中砂及自然级配碎石,按C25设计,配合比C∶W∶S∶G=1∶0.50∶1.61∶2.99,试件分两批浇筑,养护28天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为23.7MPa。试件为4根双跨连续梁(2100mm×120mm×150mm),编号分别为L-1至L-4。各试件两跨净空均为1000mm,采用对称配筋,梁底和梁顶都分别使用2φ10的热轧圆钢,箍筋为φ4的经过回火的冷拔钢丝,间距为100mm,钢筋的力学性能见表1。梁底...&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1引言火灾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人为或自然灾害,它的发生往往会带来人员的伤亡或大规模的经济损失。火灾造成的损失很多时候来源于发生火灾时结构出现的倒塌现象,很多结构往往在火灾中丧失掉自身强度,而后发生倒塌。因此,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显得异常重要。在近些年,大型公共建筑不断兴起,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已发展成为一项极其重要的现代建筑结构形式。然而,国内外目前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工作却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还要差。可见,开展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是十分有意义且十分必要的。2国内外研究现状从上个世纪开始,国外的许多学者就已经着手开始了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的研究。Ashton"1等人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火性能研究的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及其截面形状与构件的耐火性能有很大的相关性,在适当的限度下提高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保护层厚度能有效提高它的耐火性。GustafaW2...&
(本文共1页)
权威出处:
0前言处于建筑结构整体中的钢柱,可能由于围护结构的影响从而导致钢柱的截面温度分布不均匀。图1,2分别给出了两种比较常见的围护结构与钢柱之间的关系。对于大部分的局部火灾来讲,墙板的约束会导致钢柱三面受到火的作用,嵌入腹板的砖墙可能导致钢柱一侧受到火的作用。由于受火作用面不同,从而使得钢柱截面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截面温度分布不均匀。而钢柱截面温度的不均匀分布会引起柱的工作状况的诸多改变,不均匀温度分布产生受热弯曲从而引起附加弯矩,降低钢柱的承载力。另外,截面非线性的温度分布会产生非线性的热应力分布,截面为了保持平面,某些部分在没有任何施加荷载时,也会达到很高的应力并丧失刚度[1]。因此,当钢柱截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时,如果按照截面温度均匀分布来计算钢柱的抗火承载力,可能会导致错误的倾向,使得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目前,对于钢柱截面温度分布对钢柱耐火临界温度的影响,相关研究还比较少[2],本文中选取了如图1所示的情况,研究钢柱在三面受火作用情...&
(本文共5页)
权威出处:
0引言钢结构具有施工速度快、重量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在各类建筑物中得到推广使用。但其耐火性差的缺点曾引起人们对钢结构的怀疑,大量的建筑火灾也对人身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了巨大威胁[1]。为避免在火灾中倒塌,必须研究清楚钢结构在火灾中的抗火性能,特别是美国“9.11”事件以后,大量科学工作者更加关注对钢结构火灾行为的研究。钢柱是钢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如果柱子在火灾中倒塌,将会引起结构的整体破坏,造成重大损失。所以研究钢柱在火灾中的抗火性能和破坏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国内外进行了许多钢结构的火灾试验[2-7],特别是整体钢结构火灾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连接形式的结构构件其抗火性能是不一样的。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对常用的H型截面钢柱的抗火性能进行试验研究,考虑柱端铰接和刚接两种不同约束情况。1试验方案1.1试件设计试验钢柱采用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热轧H型钢,钢号为Q235-B,实测的屈服强度为330MPa,抗拉强度为415MPa。截面尺...&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第46卷增刊12013年;土木工程学报;CHINACIVILENGINEERINGJOU;Vol.462013;全钢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理论与数值分析;王春林;孟少平;(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摘要:为控制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和残;撑;关键词:全钢屈曲约束支撑;自复位系统;残余变形;;TU391;文献标识码:A;131X(2
第46卷增刊12013年土木工程学报CHINACIVILENGINEERINGJOURNALVol.462013全钢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理论与数值分析曾鹏陈泉王春林孟少平(东南大学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6)摘要:为控制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和残余变形,给出一种基于全钢屈曲约束支撑的自复位耗能支所以被称为全钢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思路。这种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采用预应力钢绞线作为自复位系统,撑。为克服预应力钢绞线极限弹性变形的限定,给出一种串联两束预应力筋的设计构造。理论分析表明:这种串联两束预应力筋自复位系统使得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的轴向变形是单束预应力钢绞线作为自复位系统时的两倍;同时指出,预应力筋的初始预张力应大于给定值,才能够保证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的性能;根据上述分析同时给出了一种可能的全钢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方案;数值模拟表明减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核心板屈服段的长度可以提高支撑的耗能能力。关键词:全钢屈曲约束支撑;自复位系统;残余变形;钢绞线中图分类号:TU352.1TU391文献标识码:A131X(2013)S1-0019-06文章编号:1000-Theoreticalandnumericalinvestigationsonanall-steelself-centeringbuckling-restrainedbraceZengPengChenQuanWangChunlinMengShaoping(KeyLaboratoryofConcreteandPrestressedConcreteStructuresoftheMinistryofEducation,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96,China)Abstract:Anewself-centeringenergy-dissipativebraceisdevelopedbasedontheall-steelbuckling-restrainedbracetocontrolmaximumandresidualdriftofframestucturessubjectedtoseveralearthquakes.Thisenergy-dissipativebraceemploysthesteelprestressingtendonsastheself-centeringsystem.Therefore,itiscalledtheself-centeringall-steelbuckling-restrainedbraceinthispaper.Toovercomethelimitationofelasticdeformationoftheprestressingtendons,anenhanced-elongationdual-tendonsystemhasbeendesigned.Theoreticalstudyshowsthatthisdual-tendonsystemallowsforself-centeringresponseovertwotimestherangeachievedwiththeoriginalself-centeringsystemwiththeprestressingtendon.Furthermore,whentheinitialprestressingforceislargerthanthegivenvalue,theperformanceoftheself-centeringbuckling-restrainedbracecanbeachieved.Basedonthediscussion,onepossiblerealizationofthissystem,whichcombinesthemeritsofbothself-centeringdevicesandbuckling-restrainedbraces,ispresented.Numericalresultsshowsthatifthelengthoftheyieldingsegmentofthecorebraceisdecreased,theperformanceoftheself-centeringBRBisimproved.Keywords:all-steelbuckling-restrainedbrace;self-centeringsystems;residualdeformation;steeltendonE-mail:chunlin@seu.edu.cn。我国大陆地区对BRB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众多学者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践[3]BRB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如李妍等针对方钢[1-2]引言RestrainedBrace,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简称BRB)是一种利用金属屈服滞回耗能装置,由于其性能稳定、制作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在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已开展了较多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基金项目:江苏省优势学科建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者简介:曾鹏,硕士研究生01-24收稿日期:2013-管约束一字形核心板BRB、赵俊贤等针对方钢管约束角钢式BRB分别进行了静力往复加载试验;邓雪[5-6]松、周云等基于“核心单元局部削弱相当于其他部位加强”的思路,针对钢管式BRB,给出“开孔式”和[4]“开槽式”两种设计方案。上述试验构件设计各不相同,但是都验证了屈曲约束支撑有着优异的滞回性能,能够有效利用钢材屈服耗散能量。此外,上述研究也表明BRB试验后较大的残余变形不容忽视。而?20?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对于震后结构,残余变形会对其修复费用产生严重影响,因为随着结构层间残余变形角的增大,建筑的维甚至大于重建费用。修成本会大幅度增大,结构层间斜撑作为最为常见的结构抗侧力构件,有效地控制其残余变形是控制结构层间残余位移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国内外学者在早期耗能支撑的基础上研究了多种残余变形可控的支撑构件;Christopoulo等[7]分别利用摩擦型阻尼器来耗能,利用芳纶纤维筋来形成自复位系统开发了自复位摩擦型[8]阻尼支撑;Chou等在摩擦型阻尼器基础上,利用双glassFRPtendon)来形成自复位系重玻璃纤维筋(E-统,开发了一种新型自复位摩擦型阻尼支撑。虽然上述两种装置的试验表明采用纤维筋形成自复位系统但是其锚固系统的有效性有着较大的名义屈服应变,仍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纤维筋和锚固系统的价格也Zhu等[9]影响了其工程应用前景。进一步,相对较高,在摩擦型阻尼耗能装置的基础上,叠合形状记忆合金筋形成的自复位系统,形成了另一种新型自复位摩擦型阻尼器;而Miller等[10]图1Fig.1BRB试验的滞回曲线[12]HystereticrelationsofBRBspecimen将形状记忆合金筋形成的自形成了自复位BRB装置。复位系统与BRB相结合,这两种装置试验表明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形成自复位虽然有着更好的弹性变形能力,但是形状记忆系统,合金的性能受温度影响明显,且价格相对较高。此[11]外,为了控制BRB残余变形,刘璐等采用预应力钢绞线来形成自复位系统。试验表明,自复位BRB支撑的轴向变形能力受到预应力钢绞线弹性变形能力的限定。本文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以课题组先前开展的采用串联预应力钢绞线全钢BRB的试验研究为基础,不仅自复位BRB的轴向变形形成自复位系统。这样,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而且整个自复位BRB全部由钢制成,有着较好的耐久性和相对合理的造价,为今后的工程应用作铺垫。下文将从自复位BRB的力学特性、串联自复位预应力钢绞线系统、双重预应力筋自复位BRB的构造和性能的初步模拟三方面展开讨论。Fig.2图2BRB恢复力模型RestoringforcemodelofBRB采用预应力筋(如纤维筋、形状记忆合金筋或者钢绞线)组成的自复位系统的简图如图3所示。由于自复位系统需要预先张拉,系统在受外荷载前会有一定的压缩变形,如图3(a)所示。图3(a)中F0和uys分别为自复位系统的预张力和压缩变形,满足式(1),uys=F0K1+K2(1)式中:K1和K2分别为两部件的刚度,且相对较大,所以uys相对较小。如图3(b)所示,自复位系统在外加荷载作用下,首先最初在预张力作用下的变形恢复为0。此时,外加荷载可设为Fys,满足式(2),Fys=(K1+K2+Ks)×uys(2)11.1自复位BRB力学特性组件及力学特性自复位BRB一般由屈曲约束支撑(BRB)和自复CenteringSystem,位系统(Self-简称SCS)两部分组成。课题组在屈曲约束支撑方面已经开展了相应的试验[12]研究,其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所示。由图1可以看出BRB有着优异的滞回性能,所以其恢复力模型可以表示为图2所示。Ks为预张拉筋材的刚度。其中,如图3(c)所示,在系统压缩变形恢复后,系统的此时自复位系统的刚度即为上下部件开始相对移动,Ks。同时,由于K1+K2+Ks>K1+K2,可得Fys>F0。当系统上下部件产生相对位移时,系统的轴向刚度发第46卷增刊1曾鹏等?全钢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理论与数值分析?21?(uys,Fys)。当生改变,如同自复位系统发生了“屈服”外加荷载为压力时,也有类似分析结果。线的应力-应变曲线。由图可知,预应力钢绞线的最大弹性应变约为0.8%。1.2自复位BRB力学特性通过将BRB和自复位系统并联,可形成自复位[11]BRB系统(Self-CenteringBRB,。由简称SCBRB)于BRB和自复位体系并联承担外荷载,自复位BRB的滞回曲线可由两者的恢复力模型叠加,如图6所示。基于BRB首次加载和循环加载恢复力模型略有不同,所有自复位BRB的恢复力模型也分为首次加载和循环加载两个阶段。首次加载时支撑刚度可分为3个阶(uys,Fys)和段,其转折点分别为自复位系统“屈服”BRB核心板屈服(uyc,Fyc);循环加载时,支撑轴向刚度由自复位系统“屈服”前后刚度和BRB屈服后刚度图3Fig.3自复位系统简图相叠加。支撑卸载刚度可由两组件刚度叠加即可。从图6(b)中可以看出,叠加自复位系统后BRB的残余变形明显减小,并且仍具有与BRB相同的耗能滞回曲线呈旗帜型。为了把残余变形控制在很能力,小的范围内,实现自复位,图6(b)中控制点为一个设计的关键因素。若保证控制点大于0,则支撑残余变形必定小于支撑在施加预应力时的压缩变形uys。一般情况下,由于自复位系统部件的刚度相对很大,施支撑残余变形小加预应力后支撑的压缩量uys会很小,于uys则可认为是自复位。因此,为了实现自复位,应控制Fys>Foc以保证控制点大于零。又Fys>F0,所以只要保证预张力F0>Foc即可实现自复位。而F0为初始预张力,所以通过控制预张力即可控制自复位BRB的残余变形。通过上述分析可知,自复位系统的预应力筋必须刚度和弹性延伸率。一方面通过预先有足够的强度、Sketchofself-certeringsystem根据上述分析可知自复位系统的恢复力模型如图4所示。其中um为自复位系统的最大弹性变形,其取决于预应力筋的变形能力。图5给出了预应力钢绞图4Fig.4自复位系统恢复力模型张拉提供支撑的自复位压力,另一方面预张力不能过大,必须留下足够的支撑变形能力。否则如果预应力筋进入塑性状态,预应力损失将会导致初始预张力的消失,难以实现自复位。Restoringforcemodelofself-centeringsystem图5Fig.5预应力钢绞线的应力-应变曲线Stress-strainrelationofprestressingtendon?22?土木工程学报2013年态,作用是将两束预应力钢绞线串联起来,组成串联自复位系统。因此,当外力作用下钢绞线伸长δ时,串联从而提高自复位BRB的轴向变形。自复位系统伸长2δ,3试验构件简介根据上述给出的双筋自复位系统的工作原理,本文给出了课题组设计的试验构件,如图8所示。内套筒和螺栓拼接的中套筒不仅作为自复位装置的传力部件,而且作为屈曲约束支撑的约束部件。外套筒能够很好地保护中套筒的螺栓不被破坏。BRB核心板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外套筒一端焊接在内套筒上,图6Fig.6自复位BRB恢复力模型上,与中套筒没有接触。当两次预张力施加结束后,将右端的预留孔采用螺栓连接。而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可通过螺栓或者焊接到主体结构上。Restoringforcemodelofself-centeringBRB2双筋自复位系统由于预应力钢绞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锚但是钢绞线弹性延伸率(如图5所固相对容易实现,约为0.8%)限定了自复位BRB的轴向变形。因示,此,本文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提出采用串联多根预设计出一种更应力钢绞线的方法增大支撑的延伸率,为可行的全钢自复位BRB。为了描述和构件设计方便,本文仅给出采用串联两根预应力钢绞线的自复位BRB的自复位思路及构件设计图。一般而言,串联双筋自复位系统一般由内、中、外三个套筒或组合钢部件、两束预应力钢绞线、锚板组内筒和中筒两端与同一锚板接触,中成。如图7所示,筒和外筒两端与另外一锚板接触;中筒处于内外筒之“漂浮”与内外筒没有连接,仅与锚板接触,处于状间,Fig.8图8全钢自复位BRB构造Configurationsofall-steelself-centeringBRB44.1数值分析模型简介采用Opensees进行数值仿真,模型简图如图9所示。BRB核心板和连接端采用非线性梁柱单元;内中外筒采用弹性桁架单元,内外筒与BRB核心板的连接采用自由度等同方式实现连接;预应力钢绞线由于没有超过弹性张拉范围,也采用弹性桁架单元,通过初图7Fig.7串联双筋自复位系统应变法施加预应力;锚板由于受拉时与钢筒分离无接触,只在受压时才承受压力,采用只压材料桁架单元;内外锚板分别与相应的预应力钢绞线通过自由度等Self-centeringsystemwithdoubletendonsinseries第46卷增刊1曾鹏等?全钢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理论与数值分析?23?同方式实现连接。模型中所有材料属性均采用材料试验的数据。5结论为了控制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最大层间位移和残余变形,本文给出了一种全钢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的设计思路和具体构造,并对此展开理论和数值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这种串联两束预应力筋自复位系统使得自复图9Fig.9Opensees数值模拟模型Openseesnumericalmodel位屈曲约束支撑的轴向变形是单束预应力钢绞线作为自复位系统的两倍,可以初步满足典型框架结构层间位移的需求。(2)预应力筋的初始预张力大于给定值,才能够保证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的性能。(3)减小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核心板屈服段的长度可以提高支撑的耗能能力。致谢:衷心感谢日本名城大学宇佐美勉教授和葛汉彬教授在课题上给予的支持与帮助。参考文献[1]XieQ.Stateoftheartofbuckling-restrainedbracesinAsia[J].JournalofConstructionalSteelResearch,):727-748[2]TsaiKC,LaiJW,HwangYC,etal.Researchandapplicationofdouble-corebucklingrestrainedbracesinTaiwan[C]//13thWorldConferenceonEarthquakeEngineering.Vancouver,B.C.,Canada,2004[3]李妍,吴斌,王倩颖,等.防屈曲钢支撑阻尼器的试验研J].土木工程学报,):9-14(LiYan,Wu究[Bin,WangQianying,etal.Anexperimentalstudyofanti-bucklingsteeldamping-braces[J].ChinaCivilEngineeringJournal,):9-14(inChinese))[4]赵俊贤,吴斌,欧进萍.新型全钢防屈曲支撑的拟静力J].土木工程学报,):60-70滞回性能试验[(ZhaoJunxian,WuBin,OuJinping.Uniaxialquasi-staticcyclictestsonthehystereticbehaviorofanoveltypeofall-steelbuckling-restrainedbrace[J].ChinaCivil4.2模拟分析由于加载装置的限制,支撑的设计长度暂取1.3m。如图5所示,预应力钢绞线弹性变形范围为0.8%,根据第1.2节自复位要求,预应力筋所需施加则支撑的最大伸长率为的初应变应为0.227%,1.15%,即最大加载位移为15.0mm。此外,通过改变核心板屈服段长度进行结果对比,如图10所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屈服长度为支撑半长的构件比屈服长度为支撑全长的构件有着更优的滞回耗能能力,但此时前者屈服段的轴心应变是后者两倍。所以在提高支撑耗能能力的同时,需要考虑实际屈服段的轴心变形能力。图10Fig.10数值模拟结果NumericalresultsEngineeringJournal,):60-70(inChinese))[5]邓雪松,邹征敏,周云.开槽式三重钢管防屈曲耗能支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撑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12):41-49(DengXuesong,ZouZhengmin,ZhouYun.Experimentalandfinite-elementstudiesofnotchedtriple-steeltubebuckling-resistantbrace[J].ChinaCivilEngineeringJournal,):41-49(inChinese))[6]周云,邓雪松,钱洪涛,等.开孔式三重钢管防屈曲耗能J].土木工程学报,):支撑性能试验研究[77-87(ZhouYun,DengXuesong,QianHongtao,etal.Anexperimentalstudyoftheperforation-typetriple-steel此外,根据图6自复位BRB恢复力模型,按照构件各阶段的实际刚度,可以算出设计支撑可自复位条件下最大承载力为551kN。模拟结果为570kN,比计算结果大19kN。原因是计算各阶段串并联刚度时有所简化,比实际刚度略小,所以支撑承载力计算结果比模拟结果稍小。?24?tubeBuckling-RestrainedBrace[J].土China木工程学报2013年Civilandexperimentalvalidationofanickel-titaniumshape.memoryalloyself-centeringbuckling-restrainedbrace[J]EngineeringStructures,8-298[11]刘璐,吴斌,李伟,等.一种新型自复位防屈曲支撑的拟.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2静力试验[J](3):536-541(LiuLu,WuBin,LiWei,etal.Cyclictestsofnovelself-centeringbuckling-restrainedbrace[J].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536-541(inChinese))[12]黄波.高性能屈曲约束支撑低周疲劳性能及抗震需求D].南京:东南大学,2012(HuangBo.Low-cycle分析[fatigueperformanceandseismicdemandsofhigh-performancebuckling-restrainedbraces[D].SoutheastUniversity,2012(inChinese))Nanjing:):41-49(inChinese))EngineeringJournal,[7]ChristopoulosC,TremblayR,KimHJ,etal.Self-centeringenergydissipativebracingsystemfortheseismicresistanceof.Journalofstructures:developmentandvalidation[J]StructuralEngineering,:96-107[8]ChouCC,ChenYC.Developmentandseismicperformanceofsteeldual-coreself-centeringbraces[C]//15thWorldConferenceonEarthquakeEngineering.Lisboa,Portugal,2012[9]ZhuS,ZhangY.Seismicanalysisofconcentricallybracedframesystemswithself-centeringfrictiondampingbraces[J].JournalofStructuralEngineering,:121-131[10]MillerDJ,FahnestockLA,EathertonMR.Development曾陈),鹏(1989-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方面的研究。),泉(1989-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方面的研究。),王春林(1980-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高性能结构和构件等方面的研究。),孟少平(1960-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结构工程方面的研究。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全钢自复位屈曲约束支撑理论与数值分析_曾鹏17等内容。 
 钢构件及屈曲约束支撑吊装要边吊装边测量,待构件及屈曲约束支撑达到安装位置时, 先做预固定安装,再慢慢调试,待屈曲约束支撑各点安装应力达到均衡后再做全面的安装。...  形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屈曲约束支撑安装施工工 艺。涉及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等施工技术理论体系。 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施工流程 施工前准备→...  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钢结构;安装;耗能型屈曲约束支撑概述 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益康楼工程位于临沂市沂水县健康路 18 号,属新建工程,主框架为 钢管柱、焊接箱型...  新型屈曲约束支撑研究现状_能源/化工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新型屈曲约束支撑研究现状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屈曲约束支撑(BRB)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 该支撑的...  屈曲约束支撑在地震作用下,钢支撑内芯主要承担结构的...1.2 优点:全拼接组装更简便,预制件施工速度更快,...1.2.有的屈曲约束支撑安装人员只有很少的理论知识,...  钢​结​构​漏​埋​节​点​后​增​加​预​埋​板​施​工​。×××学院新校区体育场 屈曲约束支撑节点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预压弹簧自恢复耗能支撑受力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 17...钢护筒与混凝土桩水平受力机理数值分析与模型验证 18...新型全钢加劲屈曲约束支撑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28……...  新型全钢加劲屈曲约束支撑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 16……巨型钢框架-预应力拉索支撑...74……插口式与扣件式混合支撑架的试验与数值分析 75……深基坑围护结构内支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门式钢架结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