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伤口出血处理可以用甲紫或红紫药水和红药水吗

涨涨姿势,分享经验,讲讲医学
视频地址复制
Flash地址复制
Html地址复制
离线看更方便
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
《人民医学》是中国首档公益原创互联网医学短视频。节目以健康领域的热点为切入点,话题从营养学到预防医学,再到传统医学,目标是让医生看到专业,让患者看到科学、简单、易懂的健康知识。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1248号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沪网文[6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10417 | 互联网ICP备案:沪ICP备号-3 沪ICP证:沪B2-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转3紫药水,红药水,双氧水,酒精和碘酒分别的作用
一般,如出现擦伤或小的创伤,应先用清水或1%的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冲掉上面的泥土、沙子等污物和血渍,之后用碘酒或酒精进行消毒,但它们对皮肤有很强的刺激性,涂上去会很痛,一般使用没有刺激性的碘伏。
  如果创口较深或被生锈的东西刺伤,除了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外,还要使用双氧水清洗,它可杀灭厌氧菌。硼酸水和紫药水有抑菌和收敛的作用,可用于急性渗出性皮炎和烫伤湿敷。▲&&&&&&&&&&&
 又名红汞,为2%汞溴红水溶液。消毒原理是汞离子解离后,通过与细胞的蛋白质结合,起到杀菌作用。
  红药水的穿透性很弱,杀菌、抑菌作用有限,但无刺激性,适用于新鲜的小面积皮肤或黏膜外伤(如擦伤、碰伤等)的消毒。红药水是目前国内部分基层医院和卫生所常规使用的小伤口消毒药。
  对汞过敏者,不宜使用红药水,否则会引起接触性皮炎。另外,汞离子有轻微的毒性,口腔内伤口、身体内的深部伤口,或者大面积的感染化脓创面不宜使用。红药水若与碘酒同时使用,还会产生碘化汞而腐蚀皮肤。
  紫药水
&  又名龙胆紫或甲紫溶液,为2%龙胆紫的乙醇溶液,呈紫色。
  紫药水是一种常用的皮肤、黏膜消毒剂。该药无刺激性,涂抹伤口不会造成疼痛不适。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对革兰阳性菌和念珠菌的灭活作用较强,并且有较强的收敛作用,所以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皮肤及黏膜的创伤和感染,还包括湿疹、癣症、鹅口疮、口腔溃疡、舌炎等,亦可用于小面积的烧伤。
  由于紫药水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弱,因而对深部感染伤口作用较差。同时它的收敛性较强,对浅表皮肤擦伤来说,有利于其结痂;但对深部伤口,由于结痂过快会影响伤口内渗出物的排出,伤口内细菌容易残留,反而会使病情加重,故不能用于较深的创口、化脓性伤口及大面积烧伤、烫伤等。
  在一段时期内,紫药水和红药水都作为基本的医疗药品,在我国基层医院和诊所普遍使用。不过,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紫药水有极强的致癌性。因此,为保证安全,现已不建议使用紫药水了。即使要用,其使用范围也缩小到只能用于局部未破损的皮肤。
&  即75%的乙醇溶液,这是我们在医院里最常见到的消毒液。
  乙醇的消毒原理是吸收细菌蛋白质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目的。乙醇用作皮肤消毒效果很好,临床上主要用于皮肤消毒,或在碘酒消毒后作为脱碘剂使用,以防止碘酊刺激皮肤。
  乙醇直接接触皮下组织会导致其发生无菌性炎性反应,甚至发生液化、坏死,影响切口愈合。另外,乙醇的刺激性很大,直接接触伤口会引起明显的疼痛。
  因此,乙醇一般不用于伤口的消毒,只用于皮肤完好的部位消毒。割伤、擦伤、烫伤、烧伤、感染等有皮肤缺损的伤口,不宜使用乙醇消毒。
&& 就是我们俗称的碘酒,它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乙醇而制成的。碘酒的浓度一般为2%~5%。
  碘酊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可以杀灭细菌、真菌、病毒、阿米巴原虫等。临床应用中,一般用于注射部位或手术区域皮肤消毒,也可用来治疗许多细菌性、真菌性、病毒性皮肤病。
  在日常生活中,外涂碘酒可以治疗甲沟炎、灰指甲、毛囊炎、小疖疮等。由于碘酒有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所以用于皮肤消毒后,应以乙醇擦拭脱碘。
  可见,碘酒常用于皮肤完好部位的消毒,不宜用于破损皮肤、眼及口腔黏膜的消毒,更不应用于伤口内消毒,否则会引起剧痛和红肿。新生儿和幼儿皮肤娇嫩,也不宜用碘酒消毒。另外,对碘过敏者禁用。
&  又叫聚维酮碘溶液,是聚维酮和碘的络合物的水溶液,常用浓度为1%~2%。
  与碘酒不同,碘伏是一种水溶性的消毒剂。它刺激性小,可用于皮肤、黏膜破损伤口的消毒,如小的刀割伤,皮肤的擦伤、挫伤,甚至烧伤、冻伤等。
  与碘酒、乙醇相比,伤口处涂抹碘伏引起的疼痛刺激感轻微,易于被病人所接受。而且碘伏对于大多数细菌包括霉菌都有杀灭作用,因此临床应用广泛。
  碘伏通常用于消毒手术区域皮肤,以及穿刺部位皮肤;也用于手术医生术前洗手,手术器械浸泡消毒等;还用于阴道冲洗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更可用于外涂治疗皮肤霉菌感染等。
  由于碘伏消毒用途广泛,效果可靠,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替代红药水、紫药水、乙醇、碘酒等消毒液。
&  就是过氧化氢的水溶液,医疗上常用的双氧水浓度为3%。
  双氧水的主要作用是抑制或杀灭伤口内的厌氧菌,如破伤风等。其原理是,当它与组织接触后,能立即产生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氧离子,从而破坏细菌菌体,杀死细菌。
  另外,双氧水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其释放的氧离子能使伤口的细小血管收缩,渗出的纤维蛋白凝固,降低局部组织的渗透性,对伤口的止血能起到不小的作用。
  除此之外,双氧水在与组织接触时,还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能破坏伤口局部的内毒素和外毒素。临床工作中,医生常会在伤口用双氧水冲洗后,外加生理盐水冲洗,这样就能减少毒素的吸收。
  双氧水由于有上述三个作用,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多数情况下用于伤口的清创,如新鲜的刀割伤、弹道伤,或陈旧的感染化脓伤口。
  值得一提的是,双氧水用于伤口清创会引发剧烈的疼痛。因此,需要用双氧水处理伤口时,要有一名助手协助固定病人,以保证顺利清理伤口。
  总结:
  对于一些碰撞伤,皮下青紫,但皮肤完好,没有伤口流血的情况,受伤后可立即用毛巾包着冰块冷敷。冷敷有收缩血管、缓解疼痛的作用,这种情况完全不需要用消毒药水。
  对一些跌倒等情况引起的皮肤擦伤,通常伤口表面有少量渗血,但伤口一般不超过皮肤全层,这时可以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再用碘伏消毒,无菌纱布覆盖即可;或用红药水涂抹伤口,保持伤口外露即可,不宜用乙醇、碘酒涂抹伤口。
  对于家庭常见的一些刀割伤,通常伤口深达皮下组织,但一般不累及肌腱和骨头。这种伤口,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用碘伏消毒伤口,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即可。更为妥当的做法是:先用双氧水冲洗伤口,然后再依次用生理盐水和碘伏冲洗,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
  对于烧伤或烫伤的伤口,如果只是出现皮肤红斑,一般不需特殊处理,主要保持局部清洁即可。如果出现水泡,可用乙醇或碘伏小心消毒皮肤后,用消毒过的针将水泡刺穿,放出水泡液后,再用碘伏消毒一次,最后用无菌纱布覆盖固定。对于更严重的烧伤,应送医院就诊。
  对于家庭中常见的一些慢性感染伤口,如糖尿病足或下肢脉管炎引起的下肢慢性溃疡等情况,可遵循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这样一个顺序消毒,然后覆盖伤口。切忌用乙醇和碘酒涂抹伤口。当然,对这种伤口,还是建议病人去正规医院处理为好。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醇类消毒剂,该产品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杀菌的作用,且效用非常迅速。不过,并不是所有浓度的酒精都能有效杀灭细菌,通常情况下,浓度75%的酒精的杀菌力最强。要是浓度过高,会使菌体表面的蛋白质凝固而妨碍其继续向内渗透,杀菌力反而减弱。酒精杀菌的效果虽然显而易见,但对细菌的芽孢以及真菌、病毒等作用却不确切,有时根本没有杀灭作用。所以,这只是一种很普通的消毒药。而且,因其对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很强,不宜在黏膜或较大的创面上使用,否则会导致剧烈的疼痛。此外,在使用酒精消毒之前,应先用自来水长时间冲洗伤口,以去除其中的血液以及渗出物,因为这些有机物在酒精的作用下可凝结成块,细菌可躲在其中继续繁殖。
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皮肤消毒剂,一些厂家甚至还生产出了硼酸消毒肥皂。但微生物学家的实验却表明,硼酸仅有微弱的抑菌作用,不足以杀灭伤口上的有害微生物,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毒性,如果用来冲洗面积稍大的疮口,有可能因吸收而造成中毒。因此,不提倡使用此类消毒剂。
双氧水的特点早已为人们所熟知,涂在伤口上会“冒泡”。可千万别小看这些气泡,医学上称之为“初生态氧”,有很强的氧化作用,是杀灭细菌的“生力军”。但是,由于双氧水释放“初生态氧”的速度过快,作用浅表而时间短暂。而且,受血液等有机物的影响较大,故杀菌力不强。此外,对伤口还有一定的刺激。当然,双氧水并不是一无是处,将之涂抹在局部所产生的气泡可以使伤口的血凝块、脓以及黏附的坏死组织松动并易于剥离,用于处理已受感染的伤口,还是比较适宜的。双氧水的性质很不稳定,存放时间稍长就会因氧化而失效。判断其是否过期变质的方法很简单——倒少许双氧水在地上,看是否生成气泡。如果有,则证明尚有杀菌效果;若无,则不应使用。
红药水、紫药水
红药水含2%的汞溴红,杀菌力不大且易污染环境或引起对汞和溴的过敏,现已淘汰。紫药水含2%的甲紫,杀菌力不大,但对念珠菌有特效。所以,对于手癣或脚癣引起的继发性感染有比较好的疗效。此外,紫药水还有很好的收敛创面的作用,如果伤口总是不停有液体渗出,不妨涂抹一些。
缺点较少的消毒水当属碘制剂,如碘酒、碘甘油、碘伏等。这类产品能全面杀灭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各类致病微生物,还能破坏蛇毒、生物碱、重金属等化学毒物。有人把碘酒对伤口引起的剧痛归罪于碘有腐蚀性,其实这不过是酒精的刺激作用,短时即可缓解。儿童怕痛,使用碘制剂可选碘甘油或碘伏。除个别对碘过敏的人忌用外,碘制剂适用于广大人群。外涂碘剂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能防治缺碘性甲状腺肿。碘极易经皮吸收,对于我国缺碘威胁较重地区的人群来说,时常在小伤口上涂点碘酒,可帮助防治碘缺乏。至于极个别因高碘引起甲状腺肿的人,可完全不必担心,伤口所涂的碘量与其自身相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由于伤口消毒好处多多,碘制剂还是值得使用的。
已投稿到:【育儿经验帖分享】红药水、紫药水、碘酒都过时了,那受伤你要怎么办? 一小时爸爸_百度宝宝知道
&&>&&帖子详情
&发帖:7192028
精&【育儿经验帖分享】红药水、紫药水、碘酒都过时了,那受伤你要怎么办? 一小时爸爸
孕35周LV.24
还记得小时候,在家里外面疯玩弄伤自己之后,身上会变得或红或紫或黄,当然不是被家暴,而是来自家中药箱里常备的红药水、紫药水、碘酒这些外伤用药。不过时过境迁,这些外用药都已经不再被推荐,也不要再用了。
我们记忆中的红药水、紫药水、碘酒,因为各种不同或相似的问题,已经逐渐离开我们的生活。
红药水又名汞溴红,本身是一种汞的化合物,因此遭人恨,从常备药物中拿掉是很早的事情了,现在几乎很难遇到。紫药水(甲紫)虽然相对安全一些,但容易造成皮肤染色,加速伤口结痂,反而容易化脓。碘酒(碘酊)本身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目前已经逐渐被碘伏所取代。紫药水和碘酒根据现在的建议,都不能用于破损皮肤的伤口处理。
不管是红药水、紫药水、碘酒,还是现在常用的碘伏,对于宝宝一般的擦伤、割伤等小外伤,其实都没有什么意义,治疗效果不好,反而刺激伤员,增加宝宝的疼痛不适,也容易导致留疤。
那怎么办?放着不管自然结痂么?小伤口当然无所谓,大一点的如果用这么“天然”的处理方法,会延缓伤口恢复的过程并加重疤痕,家长还是应该进行处理。
怎么处理?其实并不难,记得三个东西:清水、抗生素软膏、绷带。
不过如果是割伤等情况的伤口,常遇到流血的情况,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止血,用干净的布或者纱布按压5-10分钟,不要中途松手偷看是否止住,这样反而会造成伤害,更难止血,耐心一点。如果按压没有效果,或者10分钟以后还在流血,则保持按压的状态,并去医院寻求帮助。切记别学影视剧里面用绳子之类的捆着止血,或者往伤口上撒各种粉类(烫伤的时候也别学那些偏方乱涂东西)。牢记按压是家庭止血中唯一最有效的方式。
不管熊不熊,擦伤其实是孩子们最容易遇到的外伤情况。这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流血,但出血量基本不多,所以不需要特别纠结止血的问题。这时候需要的是清洗伤口,把摔倒磕碰时候粘上的脏东西清洗掉,避免造成感染。除了清水或者生理盐水外,一般不需要用其他的液体清洗,不需要在这个时候纠结太多杀菌消毒之类的。这个步骤最重要的就是清洁创口,如果有异物扎到身体里,也要用镊子等工具去除。
之后,在创口薄薄的涂一层抗生素软膏,好的抗生素软膏具有多重功能,比如老美常用的Neosporin等。这些复方的非处方药膏可以在药房或网上买到,成分中一般包括几种抗生素。Neosporin等一些产品还含有止痛麻醉剂,除了减少被不同种类细菌感染的风险,还顺便止痛。(任何药物使用都需要注意是否过敏,如果出现皮炎等问题就不要用了)
美亚子品类销量排名第一的Neosporin软膏。
国产的抗生素软膏可以用,但相对功能比较单一。在能看懂说明书的前提下,可以选择从不同国家购买类似的软膏,价格都不贵,一般几美元而已。选择合适年龄段的产品,通过可靠渠道海淘代购,或者自己旅游带回来都可以,比烧钱海淘那些忽悠人的儿童营养补充剂有意义多了。关键字是“Antibiotic Ointment Pain Relief”(这类产品没团购计划,不要问!)。
涂抹药膏之后,根据创口大小及位置考虑要不要上纱布绷带,如果担心伤口会经常被衣服、被子或其他物体接触,那裹上干净的纱布是比较好的选择。根据抗生素药膏的说明定期更换,直到伤口愈合得差不多,就可以拆掉绷带,让伤口直接暴露在空气中,这样会更快地恢复。
不过有时候由于各种原因,伤口还是会被感染。如果发现伤口发炎(炎症的表现是红、肿、痛),或者有脓或者其他污物渗出,甚至孩子出现发烧等全身性的不适。那就需要送医院请医生进一步处理了。
至于破伤风针要不要打?一般小朋友其实都已经接种过百白破等破伤风疫苗了,而破伤风疫苗提供的免疫力时间一般认为可以达到10年,因此除非还没有接种过疫苗,否则小朋友受伤后通常不需要再打一次破伤风针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预防永远比处理伤口重要:在安全的地方玩,给孩子穿戴护具,不要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危险的锋利刀具或其他危险物品,这些是家长更需要上心的。
快乐天使言言
宝宝2岁1个月LV.24
宝宝3岁5个月LV.24
小暴雨梨花枪
宝宝6个月LV.14
嗯嗯,预防为主
132*****228_qQRQ
宝宝1岁5个月LV.1
抗生素不能乱用,越好的越不可以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红药水 紫药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