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列举清阮元《阮元十三经注疏疏》的注和疏分别采自哪一家

您的位置: &
*2917 清·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
图片中的放大镜,支持鼠标滚轮缩放区域大小图片中的放大镜,支持鼠标滚轮缩放区域大小
下载登录app
随时随地掌握最新预展
随心所欲尽享便捷功能
中国嘉德 其余拍卖专场
艺术家推荐
业务合作: /837
责任编辑: 张天宇010-
拍卖图录公众号
拍卖图录APP阮元本《十三经注疏》误刻六则——兼谈古籍校勘中参校对象的问题--《船山学刊》2012年01期
阮元本《十三经注疏》误刻六则——兼谈古籍校勘中参校对象的问题
【摘要】:阮元主持刊刻的《十三经注疏》校勘精审,号称善本,是学界使用的通行本,但是其中也偶有误刻现象存在。本文就笔者所发现的六则误刻,多方参校稽考,为之辨明,并纠正北大整理标点本的误读以及校勘之缺陷,藉此以说明校勘古籍应在有所甄别的前提下广泛参校与之相关的各类书籍。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B249.9【正文快照】:
《十三经注疏》是古代文史研究者不可不读之书。阮元主持刊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刻工精整,校勘精审,号称善本,向为学界所称道,故学者多用此本。然是书亦偶有误刻,或为错讹,或为脱漏。北京大学整理标点本据此标点,亦有未审之处,本文一并正之。(一)阮刻《毛诗正义》卷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常森;;[J];文献;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启荣;[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孔令梅;;[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陈功文;;[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张卫东;[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李飞;严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2期
张汉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周祖琳;;[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李世佳;李毅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胡振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董瑞;;[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郭伟婷;[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宋利娜;[D];郑州大学;2010年
董云香;[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盖业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张晴晴;[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邢国飞;[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王倩影;[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蒋宏;[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杨成忠;[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陈玲;[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郭明道;田汉云;;[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德明;;[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2期
陈东辉;[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年01期
金丹;;[J];上海文博论丛;2003年03期
陈志扬;;[J];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冯乾;;[J];古典文献研究;2008年00期
;[J];青少年书法;2011年02期
徐雁平;;[J];古典文献研究;2007年00期
余新华;[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张树忠;;[J];图书馆杂志;200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妍晶;;[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漆灏;;[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师为公;;[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许卫红;王锐;;[A];秦文化论丛(第十辑)[C];2003年
聂鸿音;;[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牛兵占;;[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陳鴻森;;[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郭沫若;;[A];“郭沫若在重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5年
乐黛云;;[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学艺术的对话与共生”中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汝企和;;[A];宋史研究论文集第十辑——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及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岂之;[N];光明日报;2001年
彭林;[N];光明日报;2001年
记者 庄建;[N];光明日报;2000年
曹永森;[N];扬州日报;2010年
张孔生;[N];扬州日报;2011年
张孔生;[N];扬州日报;2009年
张孔生;[N];扬州日报;2010年
栾贵明;[N];光明日报;2005年
张孔生;[N];扬州日报;2010年
马辛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燕;[D];吉林大学;2011年
李慧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肖世孟;[D];武汉大学;2011年
高天;[D];复旦大学;2010年
陈谊;[D];复旦大学;2009年
蒋鹏翔;[D];复旦大学;2011年
彭公璞;[D];武汉大学;2010年
姜宁;[D];南开大学;2010年
姜哲;[D];复旦大学;2011年
余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牛宣岩;[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赵玉君;[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周丽丹;[D];苏州大学;2010年
邵红艳;[D];浙江大学;2010年
朱琳;[D];厦门大学;2009年
郭会鸟;[D];苏州大学;2010年
唐一丹;[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杨磊;[D];山东大学;2010年
郭丰涛;[D];苏州大学;2011年
王飞飞;[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山东大学《十三经注疏》整理与研究工程启动_网易新闻
山东大学《十三经注疏》整理与研究工程启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民网济南3月26日电 (记者 赵浩然) 3月25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在济南举办“《十三经注疏》整理与研究工程启动仪式”。该工程将完成儒学第一本《十三经注疏汇校》。
据项目主持人杜泽逊介绍,“《十三经注疏》整理与研究工程”包括三个部分:一、《十三经注疏汇校》;二、《十三经注疏》点校通行本;三、《十三经注疏》专题研究。
《十三经注疏》和《二十四史》是中国古典学术的基本典籍,是传统文化学术的骨干。清代学者阮元曾指出:“士人读书当从经学始,经常当从注疏始。”当代学者李学勤先生也指出:“国学的主流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可见,学习中国传统学问离不开《十三经注疏》,甚至首先应从《十三经注疏》入手。
《十三经注疏》一般包含四项内容:一、先秦至两汉形成的经文;二、汉魏六朝形成的古注;三、唐陆德明的音义;四、唐宋人的义疏。大体说来是汉唐经学的集大成者。相对于后来宋元人的注释,《十三经注疏》被 称为“古学”,是儒学经书诠释的基础和核心。
《十三经注疏》以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为核心,加上唐贾公彥、徐彥、杨士勋、宋邢昺等各经义疏,由宋人合编而成。宋元明清四朝递有刊刻,流传于世的主要版本有南宋刻单疏本、南宋刻八行本、南宋刻十行本、元刻明修十行本、明嘉靖李元阳刻本、明万历北京国子监刻本、明崇祯毛氏汲古阁刻本、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清乾隆《四库全书》本、清嘉庆阮元南昌刻本等十大系统。
《十三经注疏》各疏文本,自唐代以来经历了单疏阶段、经注疏合本阶段、经注疏音义合本阶段,从而逐步完善,并最终形成固定格式。各项内容俱全的文本到乾隆武英殿本才最终形成。
基于《十三经注疏》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十三经注疏》的整理工作也就存在自身的特殊性。例如一般古书的整理校勘工作,目的都是恢复其原始面貌,而“注疏”的原始面貌实际上是“单疏本”,这种原始文本“经文”、“古注”都不全,只有“疏”是全的。至于南宋著名的刻本“八行本”经、注、疏配齐了,尚未加入陆德明“释文”。而且无论是单疏本,还是八行本,传世的版本都无法配齐“十三经”。所以,“复原”方案并不可行。《十三经注疏》的整理只能尊重典型的经、注、疏、释文四项内容俱全的文本形式,并以这种文本为底本,用其他古本校勘,订正错误,形成错字较少的通行读本。
从乾隆武英殿本的“考证”(近于“校勘记”)到乾隆《四库全书》本的“考证”,再到嘉庆阮元本的“校勘记”,对《十三经注疏》传世文本的校勘工作实际上早就开始了,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二百年来《十三经注疏》的通行本是阮元刻本,一定意义上是因为这个本子附有反映各本异同情况的“校勘记”。但是阮元校勘记受当时条件限制,大量宋刻单疏本、八行本都没有亲见,而是通过钱求赤、惠栋等人的校本转录,甚至连校本也没有。真正全校的李元阳本、北监本、汲古阁本也不免失误,尤其是北监本,用的是错误较多的崇祯修版,而不是万历初刻本;毛氏汲古阁本也是用的错误较多的翻版,而非原版。造成了一定的误校,并对读者有误导。乾隆武英殿本、四库本,都曾根据旧刻本、旧校本及其他旧注引文进行过考订校勘,改正了不少错误。从日本学者加藤虎之亮对《周礼注疏》的校勘成果看,殿本胜处每与宋本合,并且往往被孙诒让《周礼正义》采用。而阮元对殿本、库本都没有校勘,是对“官本”不便议论,还是因时代较近,还是认为殿本、库本校勘不佳,不得而知。
杜泽逊介绍说今天的客观条件大大优于阮元,较早的单疏本、八行本、南宋刘叔刚一经堂十行本、北监初刻本、汲古阁初刻本均可找到,殿本、库本也可以利用,汇集传世“注疏”版本,全面准确地清理其异文,并摘附前人已有的成果,形成《十三经注疏汇校》,对进一步探究宋元明清时期各个版本之间的源流正变、校刊优劣,对改订错误,形成文字更准确的通行读本,都具有基础性意义。
历史上全面为《十三经注疏》的断句标点工作始于乾隆武英殿刻本,当时翰林们对注疏的断句比较精到,这一成果迄今为止还很少被学界尤其是古籍整理界认识并利用。当代对《十三经注疏》的校点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学术界在阮元刻本通行二百年之后,终于看到了当代的整理本,其中有些整理本确已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度,值得充分肯定。但是,无庸讳言,在校勘和标点上都还有进一步努力的余地。对于武英殿本,则普遍不屑一顾,甚至不去利用殿本的断句。对于李元阳本、北监本、毛本,则仅仅利用阮元校勘记,不再亲自去校勘,从而不可避免地沿用阮元因采用监本、毛本并非初刻本而带来的误校、漏校。清人卢见曾在《经义考序》中告诫学者“勿信今而疑古”,在《十三经注疏》的整理校勘方面,近人则走上了他的反面:“信古而疑今”。不能平心静气地、勤勤恳恳地去校勘,一味信奉顾炎武、阮元以来否定明、清学者校刊《十三经注疏》的努力和成果,不知顾炎武列举的明监本《仪礼注疏》的脱文是明正德嘉靖以来注疏各本都没有的文字,不能归罪于北监本。实事求是地对宋元明清时期《十三经注疏》主要版本进行通校,是澄清这些历史疑惑的唯一途径。山东大学儒学院的师生不避繁难,承担起这一“出力不讨好”、“不足以显示学术水平”的基础工作,学术界的有识之士已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汇校》的基础上,参考乾隆殿本的断句,以及当代学者的标点,整理出一套错字较少、标点准确、校记简明的《十三经注疏》通行读本,自然是当代古籍整理工作者应当努力的方向。整理通行本的工作将由山东大学儒学院与中华书局合作,约请各经专家分工完成。相信这项工作能够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整理是在研究基础上进行的,不对经书有一定的熟悉程度,不了解前人的相关成果,不调查存世的版本以及大致的源流关系,整理工作只会盲目进行,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同样,整理过程也是进一步研究的过程,必然发现并解决一些新的问题,从而自然衍生出新的研究成果,而这类成果从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当代水平。专题研究课题除十三部注疏分头进行之外,还有《十三经注疏》版本研究、《十三经注疏》与汉唐经典诠释传统、武英殿本、四库本考证研究,阮元校勘记研究等方面。有的课题已有可喜的成果,有的课题则有学者正在从事研究,更多的课题则有待于进一步努力。
合汇校、点校通行本、专题研究为一体的“《十三经注疏》整理与研究工程”具有学术上内在的必要性、客观条件的可行性,只要谨慎从事,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坚持不懈,这一计划的前景是乐观的。该项目的实施和顺利完成,对我国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对传承中华文化也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十三经注疏汇校》,是前人没做过的,将是山东大学的独立成果,它具有原创性、唯一性,学术价值较高,工程浩大,需要校勘的古书多达十万页,校三遍,也就是三十万页,十五个人坐班要七八年校完。出版成果大约是32开的平装书100册。
汇校工作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杜泽逊教授主持,计划在2018年完成。点校工作计划在2014年启动,2019年完成。
应邀出席会议的专家有台湾大学文学院原院长叶国良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尚君、上海社科院研究员虞万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辛德勇、中文系教授漆永祥、儒藏中心副教授李畅然、北京师大教授韩格平、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天津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李国庆、南京师大文学院教授王锷、山东师大教授安作璋、中华书局总编辑徐俊、副总编辑冯宝志、文学编辑室主任俞国林,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董治安、山东大学周易研究中心主任刘大钧教授等三十余位。会议由山东大学儒学院执行副院长王学典主持,山东大学副校长、儒学院常务副院长樊丽明发表讲话。徐显明校长看望并会见了与会专家。
本文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全五册
自营订单满39元(含)免运费
不足金额订单收取运费5元起
邀请好友参加吧
版 次:1页 数:字 数:印刷时间:日开 本:大16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包 装:精装是否套装:否国际标准书号ISBN:3所属分类:&&&
下载免费当当读书APP
品味海量优质电子书,尊享优雅的阅读体验,只差手机下载一个当当读书APP
本商品暂无详情。
当当价:为商品的销售价,具体的成交价可能因会员使用优惠券、积分等发生变化,最终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
划线价:划线价格可能是图书封底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等,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化和市场行情波动,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折扣指在划线价(图书定价、商品吊牌价、品牌专柜价、厂商指导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客服咨询。
异常问题:如您发现活动商品销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请立即联系我们补正,以便您能顺利购物。
当当购物客户端手机端1元秒
当当读书客户端万本电子书免费读欢迎光临中国图书网&请
关注中图网
关注中图网
微信公众号
进入中图网
手机触屏版
十三经注疏
出版社:出版时间:
所属丛书:暂无
中 图 价:&2294.6
(7.7折)定价:&2980.0
免运费政策
北京满49元包快递
全国满69元包快递(港澳台除外)
本类五星书
世说新语笺疏(套装上中下册)
新编诸子集成本:十一家注孙子校理
东京梦华录注
杜诗详注:典藏本
&292.6&380
黄丕烈藏书题跋集
山海经易读-插图本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易经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传习录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素书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小窗幽记
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菜根谭
李商隐世纪疏注-(全两册)
诗经全传-钦定四库全书-(全二册)
原本周易本羲-钦定四库全书
中图价:&2294.6
微信公众号
儒家“十三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典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十三经注疏》416卷,收录儒家十三部经典以及汉至宋代经学家对十三经的注疏。“十三经”经文有过多种整理本,但其历代注疏却从未进行过系统全面的整理。此次出版的全新整理本《十三经注疏》以清阮元校刻本为基础进行整理,整理工作包括三方面:校勘全面吸收了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和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的成果,近现代学术界有关“十三经”及其注疏的校勘、辩证、考异、正误等方面的成果也择要吸取。对全书进行统一规范的标点。对全书文字,进行仔细的甄别和严格的处理。   “十三经”的价值和影响巨大,涉及内容极为广泛,整理工作难度非常大。新整理本的出版填补了学术界的一项空白。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周易正义十卷周易正义序周易正义卷首周易注疏校勘记序引据各本目录卷第一
乾 坤 屯 蒙卷第二 需 讼 师
比 小畜 履 泰 否 同人 大有 谦 豫卷第三 隋 蛊 临 观 噬嗑 贲 剥 复 无妄 大畜 颐 大过 习坎 离卷第四 咸 恒 遁 大壮 晋 明夷 家人 睽 蹇 解 损 益……
儒家“十三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典籍,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十三经注疏》416卷,收录儒家十三部经典以及汉至宋代经学家对十三经的注疏。“十三经”经文有过多种整理本,但其历代注疏却从未进行过系统全面的整理。此次出版的全新整理本《十三经注疏》以清阮元校刻本为基础进行整理,整理工作包括三方面:校勘全面吸收了阮元《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和孙诒让《十三经注疏校记》的成果,近现代学术界有关“十三经”及其注疏的校勘、辩证、考异、正误等方面的成果也择要吸取。对全书进行统一规范的标点。对全书文字,进行仔细的甄别和严格的处理。   “十三经”的价值和影响巨大,涉及内容极为广泛,整理工作难度非常大。新整理本的出版填补了学术界的一项空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加载更多 &&
书友推荐&元代汉人世侯群体研究&6.0&20.0&旧制度与大革命&10.4&29.8&四时绘-二十四节气风物录&9.6&30.0&京剧艺术-中国文化的一朵奇葩&9.0&30.0&革命样板戏:1960年代的红色歌剧&12.0&39.9&范曾插图鲁迅经典小说&14.4&45.0&莫问奴归处-亦庄亦谐话红颜&11.6&38.8&燕下都瓦当文化考论&4.5&15.0
以赛亚?伯林&12.6&36.0郦波&8.1&18.0弗朗西斯.培根&13.4&29.8勃朗特&12.6&28.0李明新&(作者),&樊志宾&(作者),&张佐双&(编者)&6.3&19.8&5.1&12.5
友情链接:
海淀公安分局备案编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清人十三经注疏pdf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