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讷河市北京小学语文教材版本是哪个版本的?人教版还是科教版?

六年级下语文
课文 1 勇攀高峰 教材简析 本单元是以“体育精神”为主题,《勇攀高峰》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主要 向我们讲述了我国女子乒乓球名将、世界冠军邓亚萍,从困难和挫折中走向成功 和胜利的成长经历。 通过课文的学习, 引导学生体会邓亚萍永不服输、 不怕吃苦、 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设计理念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 确立以抓住关键句、重点段进行情感体验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 中理解人物的品质。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从邓亚萍由挫折走向成功和胜利的经历中,体会自强不 息、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 3.体会作者恰当选材、详略得当地描写人物的方法。 4.认识“娟、挫、搏”3 个生字,正确书写“萍、臂、撕”等 11 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邓亚萍已成为一种精神,那是一种体育精神,一种奥运精神,一种自 强不息的中国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 观看邓亚萍在第 26 届奥运会上参加比赛的相关视频,唤起学生对体育以 及体育明星的关注和热情,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教师导入:邓亚萍是我国女子乒乓球队的名将,在她的运动生涯中,曾 多次获得世界冠军, 为国争光。 她是怎么走上世界冠军领奖台的呢?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体育名将邓亚萍由挫折走向成功的故事, 相信你们会对邓亚萍有更多的了 解。(板书:勇攀高峰) 二、整体感知,梳理全文 1.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清自然段序号,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3.默读,边读边思考: (1)在攀登高峰的过程中,邓亚萍遇到了哪些挫折?面对困难和挫折,邓 亚萍是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4.简单汇报读书收获。 预设:(1)被河南省队认为没有发展前途,送回家;在全国青年乒乓球赛 上遭到惨败;以必胜的信心,勤奋刻苦地训练;邓亚萍成功了,从第十一届亚运 会后,她多次取得世界冠军;在 1996 年被评为世界十佳运动员。 (2)是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写的。 三、抓住重点,细读体会 (一)理解感悟两次受挫。 1.自由读课文第 1、2 自然段,边读边想,要简单概括地说,这部分向我们 介绍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两次受挫。) 2.指名说说邓亚萍这两次受挫的经历。 在学生发言时,注意引导学生把内容说清楚,如果能运用上“晴天霹雳、撕 心裂肺、毅然、陶醉”等词语更好。 3.练习朗读邓亚萍每次受挫后的表现,深入体会她当时的心情。 过渡:挫折,可以把弱者击倒,却能让强者更强。这两次挫折经历,不但没 有击垮邓亚萍,反而让她更明确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向上攀登的勇气和信心。 (二)理解感悟以必胜的信心,勤奋刻苦地训练。 1.默读课文第 3 自然段,边读边想,经过两次挫折,邓亚萍悟出了什么道 理?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出示:“身体上没有优势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 神上没有优势,精神优势是推动事业成功的动力”,学生朗读。 读后说一说,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小结:邓亚萍在挫折中,体会出了一个人要取得成功,重要的是要有坚强的 精神支柱,精神上的优势是推动事业成功的动力。 2.初次理解文题。 (1)结合邓亚萍给父母的信,说说你对文题“勇攀高峰”的理解。 (2)指导有感情朗读邓亚萍给父母的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越、越、 如果、就、永远”,感悟邓亚萍果敢、坚强的性格。 过渡:攀登高峰的历程是艰苦的,充满磨难的。在训练中,邓亚萍向一个个 极限挑战,她要用百倍的努力去抚平人生道路上的伤痛。 3.自由读第 4 自然段,读后说说从哪看出邓亚萍训练刻苦。 在列举文中邓亚萍刻苦训练的事例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谈感受。 4.练习有感情朗读 3、4 自然段。 (三)理解感悟邓亚萍赛场立功。 1.默读 5―8 自然段,说说这部分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归纳,教师板书:赛场立功。 2.在第 11 届亚运会上,邓亚萍是怎样表现的?谁能具体说说?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概括并板书:危机关头上场、关键时刻立功。 课件出示: 危机关头方显英雄本色。她时而正手拉、拨、扣,时而反手推、挤、弹,关 键时刻毫不手软。最终,她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自信,力挽狂澜,为中国女 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拉、拨、扣、推、挤、弹”等表示动作的词语要读 得短而有力,抓住“力挽狂澜、汗马功劳”,读出气势。 四、回顾全文、总结写法 文章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了邓亚萍永不服输、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攀高 峰的体育精神。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第 3、4 自然段。 2.积累文中的四字词语。 3.小练笔:写写课文让你最感动的是什么事? 第 2 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全文 二、细读品味,理解内涵 品读第 9~13 自然段。 1.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板书:风采品格。 2.为什么对手一旦发现中国教练打出的是“邓亚萍牌”,便士气锐减,先 从精神上败下阵去? 预设答案:因为她意志顽强、坚定自信;关键时刻毫不手软;赛场上她沉着 冷静;她有绝活儿,技术精湛?? 3.结合课文,说说你对“邓亚萍已成为一种精神,那是一种体育精神,一 种奥运精神,那是一种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这句话的理解。 预设答案: 那是面对挫折不服输的精神; 苦练技艺, 向更高目标迈进的精神; 在赛场上敢打硬仗,充满自信的精神?? 4.在 1996 年世界十佳运动员中,邓亚萍是唯一的中国运动员。这个“佳” 既要有极佳的运动成绩,又要有极佳的风采和品格,合起来就是极佳的精神。 从这里我们仅仅只看到了邓亚萍不怕挫折、 不愿服输的精神吗?还能体会到 什么? 预设答案:面对挫折,她会冷静反思;她会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用辛勤的 汗水实现了理想;她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她有顽强拼搏、绝不服输的品质;在她的 身上,我看到了一种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5.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被邓亚萍的精神所感染,请你再读全文,在下 面的句子中填一填: 在食堂师傅的眼里,邓亚萍是的人。 在教练眼里,邓亚萍是的人。 在中国人的眼里,邓亚萍是的人。 在国际奥委会主席的眼里,邓亚萍是的人。 在世界人民的眼里,邓亚萍已经成为的中国精神。 6.小结。 一个不善于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的人,是不会发现自己的问题的。正因为 邓亚萍在遭受挫折以后,冷静反思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她才找到新的人生目标, 才有了后来的巨大成功。这正是一个优秀运动员所应该具备的品质。 三、拓展练习,各抒己见 说说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应该怎样做? 四、回扣课题,领悟写法 1.再次理解文题。 请学生再次浏览全文,想一想文题的含义。 2.作者为了表现邓亚萍的精神品质,写活这个人,在选择材料和详略处理 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3 ?小结。 列举典型事件, 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表现邓亚萍的风采与品格。在叙事的过程 中巧妙地穿插小段议论,鲜明地突出了主题。我们也要学会这种写作方法,运用 到自己的写作当中,提高文章的感染力。 五、学习生字 1.读一读要求会认的字。 2.独立书写要求会写的字。提示学生“萍”是上下结构,三点水写在草字头 的下面;“傅”字右上的第三笔没有钩。六、布置作业 1.了解邓亚萍现在在做什么,试着给邓亚萍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她的敬 佩之情。 2.读一读其他体育明星的故事,为后面的口语交际做准备。 板书设计 1 勇攀高峰 两次受挫 刻苦训练 赛场立功 风采品格 绝不服输 顽强拼搏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一小学夏令媛) 2 苦练 教材简析 本文节选自鲁光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文中记录了前中国女子排球队队 员陈招娣为了练就过硬本领, 为国争光, 在排球训练中几次罢练, 最终克服困难, 理智回归训练的故事,赞颂了她吃苦耐劳、永不服输、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体会陈招娣的倔强性 格,学习她刻苦、顽强的精神。 2.在阅读中学习作者用典型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 3.认识“猝、垫、苛”3 个生字,正确书写“崇、袁”等 9 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 从课文对陈招娣罢练及继续训练的细节描写中,体会中国女排姑 娘吃苦耐劳、永不服输、顽强拼搏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有关中国女排的图片,文字资料。 2.有关中国女排在国际比赛中的视频资料。 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并齐读。 同学们,在你们的头脑中怎样的训练才可以称得上“苦练”? 2.多媒体出示关于中国女子排球队的文字资料: 在教练员袁伟民的带领下,中国女排在 1981 年第三届“世界杯”、1982 年 第九届世界女排锦标赛、1984 年第二十三届奥运会、1985 年第四届“世界杯”、 1986 年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上连连夺冠,获得了全世界重大赛事“五连冠” 的殊荣。 中国女排在世界赛事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成就的背后她们付出多少辛苦你知 道吗?其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啊!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前中国女排的一名成 员――陈招娣的故事,看看她是如何苦练的。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读文时可以圈画生字、 新词。) 2.利用工具书解决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3.再次读课文,并把语句读通顺,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合作学文 1.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新词。 (提醒学生在互读时把语句读通顺。) 2.小组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叙述的? 在学生反馈过程中,教师因势利导,与学生共同归纳: 课文记录了陈招娣在排球训练中,因过于疲劳,两次罢练,最终克服困难, 理智回归并完成训练的故事, 生动地表现了以陈招娣为代表的中国女排强烈的责 任感,以及吃苦耐劳、永不服输、顽强拼搏的可贵精神。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顺 序写的。 板书: 主动请求续加训练――首次累倒赌气罢练――再次累倒痛哭罢练―― 理智回归完成训练。 四、熟读思考 1.可以把课题“苦练”改为“训练”吗?二者有什么区别? 2.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中哪些内容能体现“苦练”中的“苦”字?在下面 用横线画出来。 3.把自己画出来的内容大声地读一读,看看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感受 用概括性的语句批注在书上。 五、交流感悟 1.学生进行汇报、交流时,老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感受陈招娣吃苦 耐劳、顽强拼搏的品质。 (1)她玩命地向球飞扑过去,滚翻起来,又飞扑过去。渐渐地,她的双腿 发沉了,脸色苍白了。但她仍然不顾一切地奔跑着,翻滚着,飞扑着。当她救起 第九个球时, 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这两句话描述了陈招娣救球的训练过程。 “飞 扑过去”“滚翻过来”,形象地再现了训练情景。“玩命”“不顾一切”,表现 了陈招娣认真刻苦的拼搏精神。“双腿发沉”“脸色苍白”,表明她已经精疲力 竭了。最终陈招娣因体力不支而倒地。这是陈招娣续练后第一次累倒。) (2)招娣趴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气,眼看着球从自己的身边、头上飞了过 去。她不是不想去救,实在是太累了,即使站立起来,也追不上那刁钻的来球。 (“不是不想去救”“实在是太累了”,这表现了陈招娣累得面对飞来的球已心 有余而力不足了。) (3)招娣走到红十字箱跟前,撕了几条胶布。不裹,手指尖裂开的口子, 实在疼得受不了。如果从她打球算起,她用的胶布拼凑起来,至少可以做一身衣 裤了。 (这几句话先写陈招娣用胶布裹手上的口子,再写她使用胶布之多,极言 训练之苦。前文写训练之累,这里写训练之苦,苦和累是中国女排训练的基本特 征。) (4)袁伟民一个球接一个球地扔着、砸着。招娣奋不顾身地向飞来的球飞 扑着,滚翻着。好不容易把刚才的负球给补上,她还是只救起了九个球!离十五 个还有六个呢!很明显,招娣的动作迟缓了。终于,她又倒下起不来了。(这是 陈招娣续练后第二次累倒。第一句写袁伟民对陈招娣的训练,他没有因为陈招娣 已经很累而手软,仍凶狠地“扔着、砸着”,足见他是一个以“狠”著称的教练。 后几句写了陈招娣训练时的表现,她没有因为前次累倒心里不满而影响练习,还 是那么顽强,再一次表现了她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 2.从以上的语句中,选择一句进行有感情朗读。 学生自由选择语句,自由练读,指名朗读。 3.在苦练的过程中陈招娣有怎样的心理变化?看出她怎样的性格?找到相 关的语句。 (1)招娣火了,心里说:“扔吧!扔吧!”她霍地从地上站起身,气冲冲 地嚷道:“我不练了!”便走到场外拿起衣裤,径自朝门口走去。(第一次因为 教练太苛刻,不顾自己累倒而发火,气冲冲地罢练要走。) (2)她感到满肚子委屈,站起来,看也不看教练,拿起衣裤又径直向门口 走去。她实在忍受不了了,世界上哪有这么狠心的教练呀!(第二次忍受不了教 练对自己累倒后的铁石心肠而感到委屈,赌气再次罢练要走。) (3)她那被极度疲惫和委屈情绪弄昏了的头脑,开始冷静下来,理智回到 了她的心中。(最终冷静下来,理智回到心中,要完成训练。) 招娣迈动脚步了。不过,她不是往前走,而是来了个向后转,步子那么猛, 动作那么冲。(这表现了陈招娣的个性特征,以及她知错就改、永不服输、顽强 拼搏的品质。同时,两次罢练也表明了训练之苦,照应了课题“苦练”。) 4.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陈招娣完成了训练任务? 作为一名中国女排的队员, 为国争光, 振兴我国排球事业的责任感、 使命感, 使陈招娣坚持完成了训练任务。 5.让女排的姑娘们练得这样辛苦,袁伟民教练是不是像陈招娣说的那样,太 铁石心肠了?你怎么评价袁伟民教练? 第 2 课时 一、回顾全文 1.用自己的话说说陈招娣坚持刻苦训练的过程。 2.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陈招娣顽强拼搏的精神? 二、有感情朗读 1.选择让你感动的段落,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 2.指名读让你感动的段落。 3.指导朗读 3 次练球的段落。 4.分组比赛读。 三、情感升华 同学们,读了课文,现在你们对“苦练”一词又有了怎样的理解呢?(中国 女排在赛场上有这样优异的表现,这来自于她们背后的苦练。女排姑娘们不仅仅 是具有吃苦耐劳、永不服输、顽强拼搏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她们日复一日的苦练 都是为了祖国的荣誉。) 四、落实识字 1.自主认读。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语。 3.独立书写。 4.辨别各组词语的不同用法。 径自:自己直接行动。 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耽搁。 滚翻:一种体操动作,有技巧。 翻滚:来回翻身打滚,翻转滚动。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委曲:事情的底细和原委。 5.摘记自选词语。 五、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女排在赛场上拼搏的其他故事。 板书设计 2 苦练 首次累倒罢练 再次累倒罢练 理智回归完成训练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一小学汤丕前) 快乐读书屋?一 马拉松的故事 教材简析 《马拉松的故事》 讲述了雅典士兵菲地皮茨在马拉松战役中 3 次长途奔跑传 递战争信息,因体力耗尽而牺牲的英雄事迹。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英雄,将其 奔跑的距离定为奥运会长跑比赛中的马拉松赛跑。故事传递了这样的思想:这个 奥运会的比赛项目表现人类共同的心愿――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对自 由的追求。 设计理念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识字量不断增加,阅读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而且渐渐 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抽象、归纳的能力。“快乐读书屋”中课文的教学? 皇窃谀谌萆弦?按种?恼麓笠狻保??窃诜椒ㄉ希?淌σ ??臃攀郑?醚?? 擞迷谥魈蹇挝闹谢竦玫闹?队敕椒ǎ?约喊芽挝亩炼??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阅读, 了解马拉松赛跑的由来, 明白人们称这项运动的优胜者为 “最 伟大的运动员”的真实含义。 3.深刻体会雅典英雄菲地皮茨的爱国精神。 4.认识“役、讯、忡”3 个生字,积累文中的成语和有启发意义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自读、 自悟中, 体会人们称马拉松运动优胜者为 “最伟大的运动员” 的原因。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准备 马拉松赛跑图片或视频、古希腊地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在体育比赛的田径项目中,有一个项目叫做马拉松赛跑。 (出示马拉松赛跑 的图片或视频)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一场激烈的马拉松赛跑,你知道马拉松赛 跑的距离是多远吗?你知道人们为什么称马拉松运动的优胜者为 “最伟大的运动 员”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马拉松赛跑背后的故事。(师板书课题:马拉 松的故事)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自读要求: 1.自读课文,不会的字词查词典,适当做记录。 2.边读边思考: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 3.简单交流自读思考的问题。 谁来说一说,课文的主人公是谁?主要讲了他的什么事? 通过学生的交流、补充,得出如下结果: 课文讲述了雅典士兵菲地皮茨在马拉松战役中 3 次长途奔跑传递战争信息, 因体力耗尽而牺牲。 人们为了纪念这个爱国者,将他奔跑的路程定为奥运会长跑 比赛中的马拉松赛跑的距离。 三、精读品味,自由交流 1.默读全文,完成下面两题中 1 个题,要求边读边批注。 (1)默读、填表: 菲地皮茨的奔跑〖〗奔跑的原因〖〗人物的表现〖〗内心的想法(2)菲地 皮茨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 2.全班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教师扣住描写菲地皮茨 3 次传递信息的句子,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实际 深入思考,谈体会。 (1)菲地皮茨是一个有顽强毅力的人。 文中相关的语句: ①“菲地皮茨以顽强的毅力,在两天之内,跑了 150 多千米到达斯巴达。” ②“无奈,菲地皮茨又不顾疲劳,夜以继日地跑回雅典转告这一消息。” 在学生谈看法时,老师相机点拨:一来一回就是 300 多千米,大大超过人的 体力极限,是什么力量让他“夜以继日”?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在这种情况下你 会想些什么,菲地皮茨又会想些什么?” 是啊,正是维护民族尊严,保护自己祖国的神圣的使命感在支持着他,是顽 强的意志,是对祖国的热爱在支持着他,让他奇迹般地完成了任务。你还觉得他 是怎样的人? (2)菲地皮茨是一个热爱祖国、向往和平的人。 文中相关语句: 为了尽快把这振奋人心的喜讯报告给雅典城内忧心忡忡的居民, 军队指挥官 又派菲地皮茨到首都去报告喜讯。??当抵达雅典时,他已筋疲力尽。面对盼望 已久的人群,他竭尽全力高呼:“欢乐吧,我们胜利了!” 从马拉松河谷到雅典城, 只有 42 千米, “飞毛腿” 菲地皮茨为什么会倒下? 面对近在咫尺的人群, 他怎么还要竭尽全力?他心里想的又是什么?这是一个怎 样的人哪? 预设:菲地皮茨是在已经跑了 300 千米之后,又跑的 42 千米,所以才累倒 的; 面对近在咫尺的人群, 还要竭尽全力高呼, 说明他已经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菲地皮茨心里想的就是维护民族尊严,保卫祖国。他是一个为了保卫祖国而勇于 献身的人。 师生共情:为了让同胞更快听到胜利的喜讯,他不断加大奔跑的速度,使身 体受到极大的损伤,他是在击败敌人的欢呼声中牺牲的,他是在――(生)完成 了 3 次传递信息任务后牺牲的, 他是在超越人体生理极限运动后牺牲的。在他的 身上闪烁着热爱祖国、向往和平自由的光芒。 ?? 四、回归整体,提升感悟 1.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自由练习。 (2)指名接读。 (3)分组赛读。 2.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人们称马拉松运动的优胜者为“最 伟大的运动员”?(随机板书:挑战极限、热爱祖国、向往和平) 五、积累内化,迁移运用 1.多种形式认读、巩固生字。 2.课文哪些词句运用得好,把你认为值得积累的词句抄到积累本上。 3.在小组里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用上文章中你认为好的词句。 六、课外拓展 1.小练笔:在雅典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上,奥委会主席会怎样介绍马 拉松这项比赛,请写一段致词唤起人们对菲地皮茨的纪念。 2.收集其他体育运动项目背后的故事。 板书设计 马拉松的故事――――菲地皮茨 挑战极限 热爱祖国向往和平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一小学曹靓) 能说会写 我喜欢的体育明星 教材简析 本次口语交际内容为“我喜欢的体育明星”,教材由文字和插图两个部分组 成。 文字部分先阐述了体育和体育精神的作用,然后说明优秀的运动员是体育和 体育精神的化身, 用辉煌的业绩诠释体育和体育精神,由此引出此次口语交际的 主题――搜集一位你喜欢的体育明星的资料,把他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最后提出 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插图是学生在一起交流的情境图。 设计理念 本课的设计以谈话为先导, 以课件出示图片的形式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表 达欲望, 以组内交流和班级分享为互动平台,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感受体育明星的 高尚精神,并受到启迪和影响。 教学目标 1.搜集自己喜欢的一位体育明星的资料,能清楚、有条理地介绍发生在这 位体育明星身上的事。 2.能讲清自己喜欢这位体育明星的原因,并能说出他的事迹给自己怎样的 启迪与教育。 3.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感受和学习其他体育明星身上的高尚精神。 教学重、难点 按照本次口语交际要求,讲清楚喜欢体育明星的原因、受到的启迪与教育。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体育明星的事迹、图片等资料。 2.教师准备图片、视频等相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1.谈话导入。 同学们, 体育运动是全世界各族人民普遍喜爱的活动,也是促进世界各族人 民友好交流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体坛要定期举办大型体育比赛。如奥运会、世 锦赛等。 我们通过上网、 看电视收看体育比赛, 认识了一些中外体育明星。 今天, 有几位体育明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 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参加的比赛项目吗? 2.创设情境。 请同学们看老师播放的课件,看看有哪些体育明星,你能说出他们的姓名和 参加的比赛项目吗?(播放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夺金的图片或视频 资料)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认知,说出自己认识的体育明星、参加的比赛项目 及取得的成绩。 3.揭示话题。 同学们认识的体育明星可真不少!这里面有你喜欢的体育明星吗?今天,我 们就来说说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板书课题:我喜欢的体育明星) 二、明确要求 1.默读提示要求。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 14 页的内容, 看看提示中对这次口语交际有什么要求。 2.师生讨论,明确要求: (1)讲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的故事。 (2)讲喜欢这位体育明星的原因。 (3)讲这位体育明星的事迹给自己的启迪与教育。 (板书:故事喜欢原因启迪和教育) 三、分组交流 课前,我们布置了任务,要求大家搜集你喜欢的体育明星的资料,把他的故 事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现在,请 4 人为一组,把自己找到的体育明星的图片、 资料和要介绍的内容在组内进行交流,并谈谈感受。组内交流的要求: 1.每个小组的组长要安排好发言顺序,保证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2.如果有两人说的是同一位体育明星,可以把内容进行融合,为在全班交 流做准备。 3.在交流时,可以适时地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关图片等,增强表达效果。 4.每组推荐一位代表在全班交流。 四、全班分享 1.老师指名让各组代表介绍自己喜欢的体育明星。 每组推荐一位同学上台发言,每人的发言控制在 3 分钟以内。 老师与其他同学根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适时进行评价。 (学生在说从明星故事中受到的启迪和教育时, 教师要把握好学生的定位和 尺度,不当的地方,及时指出。) 2.评出两名优胜者。 3.由其中一名同学再做一次完整介绍。 预设:我喜欢的体育明星。(供参考) A ?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是刘翔。 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是“飞人”刘翔,因为刘翔创造了太多的奇迹,为中国 人争了光,为亚洲人争了光,为黄种人争了光。 在刘翔小的时候,他接受跳高训练。进入体校后,教练在进行骨骼测试后, 发现他成年后的身高无法保证他成为世界级的跳高运动员, 而且他的小腿部肌肉 结构十分特殊,韧带非常好,有无可限量的潜力和身体素质,不同于一般的亚洲 男孩,这在体校男生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因次,在教练的建议下,1998 年,刘 翔开始转向跨栏训练。 2002 年,刘翔打破了尘封 24 年之久的 110 米栏世界青年纪录。2003 年,他 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获得一枚铜牌,就此进入世界顶尖级跨栏运动员的行列。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上,刘翔在 110 米栏决赛中,完美地发挥了自己的技术优势, 以近 3 米的优势率先冲过终点,并且以 12 秒 91 的成绩平了保持 11 年之久的世 界记录。他是第一位在奥运会田径项目上获得金牌的中国男运动员。2006 年 7 月 12 日,在洛桑田径黄金联赛中,刘翔以 12 秒 88 的成绩打破了由科林?杰克 逊保持了 13 年之久的世界记录。2007 年 8 月 31 日,在日本大版田径世锦赛上, 以 12 秒 95 的成绩夺得冠军,成为集世界纪录、奥运会冠军、世锦赛冠军于一身 的 110 米栏大满贯得主。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赛。2009 年 9 月 20 日,在上海国际田径 黄金大奖赛上, 刘翔以 13 秒 15 的成绩获得 110 米栏亚军,这是他伤愈后的首次 公开亮相参加比赛。 2009 年 10 月 25 日, 在第 11 届全国运动会 110 米栏比赛中, 刘翔以 13 秒 34 的成绩夺得了他伤愈后的首个正式比赛的冠军, 并实现了全运会 三连冠。 刘翔能在自己热爱的体育项目上,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就是刻苦训练,顽 强拼搏的结果,特别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因伤退赛后,能不受舆论所左右,安心 疗伤,伤愈复出又取得这样的好成绩,他这种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 学习的。今后,我无论做什么,都要以“飞人”刘翔为榜样,做到胜不骄,败不 馁,持之以恒。 B ?我最喜欢的体育明星是“体操王子”――李宁 李宁 1971 年进入广西壮族自治区体操队,1980 年被选入国家体操集训队。 1981 年在全国体操分区赛上(昆明赛区)获个人全能、鞍马、吊环、双杠、单 杠 5 项冠军;1981 年,在第 11 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获自由体操、鞍马、吊 环冠军,团体第 3 名,全能第 5 名;1981 年第 21 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获团体第 3 名;1982 年第 6 届世界杯体操锦标赛上,在男子全部 7 个个人项目中,获全能、 自由体操、单杠、跳马、鞍马和吊环 6 项冠军,余下的双杠项目也获得了第 3 名。因此,成为世界体操史上至今唯一取得如此令人惊叹的好成绩的运动员。由 于这个成绩只有获得全部 7 项个人金牌或包括全能在内的 6 项个人金牌再加个人 单项的银牌两种情况才能打破这个记录,故李宁当年这个成绩不但空前,几乎也 是绝后了,创造了世界体操史上的神话,从此被誉为“体操王子”。 李宁独创的 4 个体操动作分别被国际体联命名为“吊环李宁摆上” “吊环李 宁正吊”“鞍马李宁交叉”和“双杠李宁大回环”。 李宁在 17 年的运动生涯里,共获得 14 个世界冠军,获得国内外重大体操比 赛的金牌 106 枚。 李宁 1988 年汉城奥运会后退役,进入了商界,以其姓名命名的“李宁牌” 运动服装及健力宝饮料多次赞助各种体育运动, 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献。有“天才”“神童”“体操界的巨人”“中国王牌”“体操王子”等美誉, 是体操界少有的获得此类荣誉的运动员。 我们应该学习李宁对技术精益求精,勇于创新,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干一行, 爱一行,干好一行的优秀品质。 五、总结迁移 体育明星身上都有着坚持不懈、不畏艰难、敢于拼搏等精神。很多人身上也 都有这种精神,下面来说说我们身边的人吧。 学生可以尽情畅谈自己的感受,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把明星身上的坚强、持 之以恒的精神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说,而不能只把得到的启示、教育落在 口头上。 六、拓展延伸 整理搜集的有关体育明星的资料、图片,办一期手抄报。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二小学王艳霞) 记一次体育比赛 教材简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写一次体育比赛。教材分提示语和插图两部分。提示语以 问题入手,力图唤起学生对参加或观看体育比赛的记忆,并提出习作内容。然后 从两方面提出习作的具体要求:一是要把运动员奋力拼搏的动作、表情、语言及 观众热情助威的场面写出来;二是力求做到有点有面,详略得当。教材提供的学 生正在进行乒乓球比赛的插图,是为引导学生回忆比赛时的场景而创设的情境。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 表达,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参加体育比 赛或观看体育比赛对学生来说, 应该都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有了亲身体验和感受 后很易于捕捉到写作材料,能激起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根据 本班学情,本次习作使用两篇范文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按习作要求,选择表达方 法,从而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 教学目标 1.通过写体育比赛,让学生热爱体育,近一步理解和内化体育精神。 2.通过此次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的方法写清楚 比赛经过,写好运动员们场上的表现及观众的反应。 3.通过对运动员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和对观众热情助威的场面描写, 把比赛过程写清楚。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详略得当、点面结合的方法写清楚比赛经过,难点是指 导学生留意观察,把比赛经过写具体。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进行一次体育比赛。 2.准备一个奥运会体育比赛场面的精彩片断(配有解说的实播录像)。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2008 年 8 月 8 日至 8 月 24 日,第 29 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大 家还记得那一段激动人心的日子吗?谁能说说有哪些中国运动员夺得了北京奥 运会的冠军? 2.同学们的记忆真不错!中国运动员在第 29 届北京奥运会上共夺得 100 枚奖牌,其中有 51 枚金牌、21 枚银牌和 28 枚铜牌。让我们截取其中的一个夺 冠片断, 一起回顾中国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在北京奥运会决赛中的精彩片断。在看 视频短片的过程中, 要注意观看赛场的气氛、林丹在比赛时和比赛后的动作和神 态以及观众的动作、神态和语言,还要注意听一听解说词。(播放视频)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林丹与李宗伟的决赛片断真精彩。这是一次体育比赛(板书:一次体育 比赛),今天我们就要通过自己的笔来记录一次体育比赛(板书:记)。 2.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第 15 页的习作提示, 想一想: 提示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3.读后交流: (1)这次作文可以写哪些内容? 可以写自己参加或观看过的、印象最深的一次体育比赛。(板书:参加或观 看印象最深一次) (2)作文时要注意什么? 一是要把运动员奋力拼搏的动作、 表情、 语言及观众热情助威的场面写出来; 二是力求做到有点有面,详略得当。(板书:动作、表情、语言、场面) 三、组内交流,合理选材 1.想一想自己参加过哪些体育比赛?观看过哪些体育比赛?印象最深的是 哪一次体育比赛? 2.4 人小组内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选好自己要写的内容。 3.请几位同学说一说自己要写哪一次比赛?参加比赛的有哪些人?比赛的 大致过程怎样?比赛的结果如何?观众有什么的反应? 四、借鉴范文,学习写法 要想写好比赛过程,就要对比赛场面和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一些 恰当的描写。下面我们来看看课文中的片段和例文,看完之后说一说:写得好不 好?是怎样写好的? 1.多媒体出示课文片段。 (1)《勇攀高峰》片段: 危机关头,方显英雄本色。她时而正手拉、拨、扣,时而反手推、挤、弹, 关键时刻毫不手软。最终,她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自信,力挽狂澜,为中国 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讨论预设:“时而??时而??”处写得好,抓住打乒乓球的动作,写出了 邓亚萍球技高超的特点。 (2)《苦练》片段: 她的加练任务是十五个球。如果救丢一个,就负一个球。她玩命地向球飞扑 过去。渐渐地,她的双腿发沉了,脸色苍白了。但她仍然不顾一切地奔跑着,滚 翻着,飞扑着。当她救起第九个球时,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讨论预设: “她玩命地??飞扑过去。”和“但她不顾一切地??飞扑着。” 写出了陈招娣训练的动作。“她的双腿发沉了,脸色苍白了。”从身体的外在表 现上,写出了陈招娣精疲力竭。 (3)《“足球之王”贝利》片段: 这时,贝利得到同样一个落点极好的传球后,左盘右旋,用假动作绕过对方 三名防守队员。当对方第四人上来抢截时,贝利巧妙地把球一捅,球恰好从对方 两脚间穿过。贝利一个跨跳越过第四名对手,球又控制在他的脚下,接着,他带 球绕过冲过来拦截的第五、第六个对手。对方第七个队员一见,大喊一声:“不 好!”飞身凶狠地朝他的脚下铲来,谁知贝利像跳芭蕾舞那样轻松一跳,又迅速 地越了过去。随后,他突然来了个急刹车,再大步带球冲向对方球门,用他那高 超的带球过人技术, 迫使对方第八个第九个来抢截的后卫扑空。此时贝利已把球 带入对方禁区,形成了与守门员一对一的有利局面。守门员慌了手脚,飞身前来 扑救。贝利准备起脚,哪知这是虚晃一招,把后甩的右脚又赶紧收住,把球向上 一挑,一晃身子,盘过守门员,把球轻松送进球门,全场顿时欢声雷动。 讨论预设: 这段描写把贝利在赛场上连过十人,把球踢进球门的过程写得细 致入微。由于对方每次抢截的方式不同,贝利闯关的技巧也各不相同。突出表现 了贝利敏捷矫健的身手, 精湛的球艺和艺高人胆大的精神风貌。其中对对方队员 凶狠拦截的描写,也有力的衬托了贝利球艺的精湛。 引导学生总结写法: (1)比赛的过程要详细写,比赛前的情况和比赛结果等要略写。 (2)写比赛过程时,要抓住参加比赛的人的动作、神态、语言去写,还要 对比赛场面进行描写,比如要写一写比赛环境、观众反应等,结尾还要注意升华 主题。 过渡:这次作文还要求做到有点有面,详略得当。再看一篇例文,是如何做 到这一点的。 2.多媒体出示例文。 比赛场上 学校春季田径运动会正在顺利进行,操场上热闹非凡。主席台四周插满了五 颜六色的彩旗, 广播喇叭里不时传出雄壮欢快的乐曲声和打破记录、创造良好成 绩的报喜声。 操场中间, 各种比赛正在紧张进行。 操场四周坐满了观众, 加油声, 欢呼声,鼓掌声此起彼伏。 “砰! 一声发令枪响, ” 运动会中最紧张的一个项目――100 米决赛开始了。 6 名小运动员像 6 支离弦的箭,从起跑线上冲出去。“加油!加油!”“李红玲, 加油!”“齐笑,加油!”??在操场四周观看的同学们挥舞着拳头,为运动员 们呐喊助威。 发令枪一响, 我的双眼就紧紧盯住那位穿一身红色运动衣的运动员。 她叫冯冰,是我们班有名的短跑“健将”。你看她,快速地摆动双臂,两腿生风, 一开始就处于领先地位。我和同学们高兴地扯着嗓子高喊: “冯冰,加油!冯冰, 加油!” 忽然, 意外的情况发生了。 只见正在飞跑的冯冰一个踉跄, 一下子摔倒在地。 我“啊”地惊叫一声,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已经有 3 个运动员趁此机会超过 冯冰。我心中焦急地想:完了,这一下全完了!谁知,冯冰毫不迟疑,一纵身从 地上爬起来,用尽全身力气拼命地向前追去。多么勇敢,多么顽强啊! 这时,全场的气氛更加热烈。老师和同学们全都冲着冯冰喊加油。好,超过 一个,又超过一个!冲线!冯冰终于以自己敢于拼搏的精神夺得了第二名的好成 绩。 (1)引导学生结合例文,针对如何做到点面结合、详略得当谈看法。 教师小结:读了这篇例文,我们感受到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看到了观 众激动地为同学助威的情景, 看到了 100 米赛场上冯冰的顽强拼搏, 看到了 “我” 对同学、对班集体的关心。这里对环境、活动群体的描写是“面”,对冯冰和自 己的描写是“点”,这样采用点面结合、环境衬托的写法,就把运动会上紧张激 烈的比赛场面生动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学习使用这样的 写法。 五、学生习作,独立成文 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本单元课文中的几个描写片段,又读了一篇例文,通过 讨论交流, 大家对如何写好一次体育比赛应该心中有数了。下面就请同学们动笔 习作,写下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那次体育比赛吧。 第 2 课时 一、默读习作,自我修改 作文写完了,请同学们自己认真读一读,按照本次作文的要求,运用修改符 号自行修改作文。 二、交流评价,取长补短 1.同桌互改。 (1)在互改前,先进行自我评价,说说自己对习作哪些地方感到满意,哪 些地方不满意。 (2)同桌互换读文,再作评价。说说作文中哪里写得好,是否按要求写出 了运动员在比赛中奋力拼搏的动作、表情、语言及观众热情助威的场面,是否做 到了有点有面,详略得当。 (3)互改习作。 2.推荐欣赏、评议。 (1)学生推荐好习作。 (2)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按照本次习作要求,既要指出优点,更要提 出修改意见。 四、认真修改,誊抄成文 在同学互改的基础上, 结合欣赏评议过程中大家对习作的修改意见,再次认 真修改自己的作文。修改好以后,誊抄上交。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二小学王艳霞) 语文七色光?一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语文七色光”围绕“体育精神”这一主题安排了 4 部分学习实践 活动,每个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对单元主题的深化。第一项“练”中有 3 项内容: 一是辨析多音字练习,二是补充成语,三是改写句子;“日积月累”是积累生命 在于运动的名人名言; “知识窗”介绍了有关古代奥运会的知识;语文实践活动 “大家一起来”是要求办一期以“体育精神”为主题的手抄报。 设计理念 教学中,努力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 师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教材为载体,注意知识的延伸和拓展,让学 生通过本课的学习, 获取更多的相关知识, 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教学目标 1.辨别多音字的读音并组词。 2.积累成语,能做到正确书写,不写错别字。 3.掌握“被”字句、陈述句、反问句、转述句的特点,学会运用不同的句 式进行表达。 4.积累有关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名人名言、体育故事等,动手办手抄报。 教学重、难点 1.成语与名言的积累。2.办手抄报的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有关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名人名言、体育趣闻、体育故事等。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又来到了语文七色光乐园,乐园中有 4 个场馆,在每个 场馆里活动时,大家都要通过自主练习,互相交流,完成活动内容。并在自我评 价、互相评价的基础上,核出自己的得分,最后评出 4 个大组(纵向)中的总分 第一名和个人总分前 3 名。 二、组织教学 (一)字词句训练场。 1.先进行第一项活动:辨析多音字,写正确一个得 1 分。 并在横线上注音。 (1)学生自主读题,根据词语把多音字的音节填写在横线上。 (2)前后桌 4 人交流,明确答案。(核出此项每个人的得分) 参考答案: 扎(zhā)实喝(h?)彩奔(bēn)驰场(chán)院 挣扎(zhá)喝(hē)水投奔(b?n)操场(chǎn) (3)在本单元学习中,你还学会了哪些多音字?从主体课文和“快乐读书 屋”中目挝睦镎乙徽遥?昂笞?人交流。(核出此项每个人的得分) (4)拓展练习: 给下面句子中的多音字注音。 A ?他一撒()手,兜子里的桔子撒()了一地。 B ?袁伟民教练的话,其实是一种激将()法,将()陈招娣的倔强劲激了 起来。 C ?这是根据史料记载和有关民间传()说,为他编写的传()记。 前后桌 4 人小组交流评价。(核出此项每个人的得分) 2.进行第 2 项活动: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每个词语 2 分。 (1)先自己动笔填一填。 (2)前后桌 4 人小组交流评价。 参考答案: 疲惫不堪、猝不及防、汗马功劳、金榜题名、刻骨铭心、拍案叫绝 (3)找出下面这些成语中的错别字,可要细心啊! 换然一新(焕)变本加利(厉)再接再励(厉)不记其数(计) 走头无路(投)汗流夹背(浃)挤挤一堂(济济)鬼计多端(诡) 轻歌慢舞(曼)来势凶凶(汹汹)免为其难(勉)弱不经风(禁) 山青水秀(清)随声附合(和)永往直前(勇)仗义直言(执) 星罗其布(棋)名符其实(副)如火如茶(荼)迫不急待(及) 前后桌 4 人小组交流评价。(核出此项每个人的得分) (3)把这些成语读一读,记一记。 3.进行第 3 项活动:按要求改写句子。每个句子 5 分。 (1)读句子,明确要求。 (2)独立试着改写 (3)前后桌 4 人小组交流评价改写后的句子。 (4)指名读改写后的句子。因改写转述句子是难点,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标 点、人称的变化,把握规律。 参考答案: A ?地质队员的眼睛被风沙遮住了。 B ?书籍是我们的好老师。 C ?小明说他的身体不舒服,让我代他向老师请假。 转述句子是难点,要引导学生注意标点、人称的变化,摸清规律。 (5)补充练习:改为转述句。 ①售货员对小明说:“我们这里没有卖水果的,你要去市场买才行。” ②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③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④老师对王芳说:“学校让你明天出席区小学生座谈会。” (6)前后 4 人小组交流评价改写的情况,判断不清的提请老师帮助。 核出此项每个人的得分。 (二)名言警句积累演练厅。 在这里我们要积累和展示关于体育和健康的名言警句或谚语。 1.读一读书上的格言。 2.说一说这两句名言的意思。 3.前后桌 4 人小组内比一比,看谁能最快地把书上的名言背下来。(背下 一句得 5 分) 4.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这类名言或谚语。(说出 1 句得 5 分) 5.指名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三)知识博览室 1.自读《古代的奥运会》这则短文。 2.自由练习说说古代奥运会的情况。 3.前后桌 4 人小组内互相说说古代奥运会的情况。师提示:能说出发源地、 起始时间、参加人、项目、会期、对冠军尊称和奖励等,每项得 2 分。 4.全班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奥运会知识。说出一项得 5 分。 (核出此项每个人的得分) 三、统计得分 各大组统计得分, 4 人小组统计个人得分, 先 小组得分, 然后核出大组得分, 并做记载,待第 2 课时结束,核出大组总分第 1 名和个人总分前 3 名. 四、总结、布置 简要总结得分情况,然后布置综合性学习活动,按“大家一起来”的要求, 收集资料,准备办手抄报。 第 2 课时 上节课我们在语文七色光乐园里通过了 3 个场馆, 每个人和各组都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 可还没有决出胜负。 这节课我们就进入最后一个场馆, 这项活动结束, 就可以评出大组总分第 1 名和个人总分前 3 名了。 一、进入综合竞技馆――大家一起来 1.前后桌 4 人小组内展示介绍自己准备的资料。 2.确定自己的报名和编辑主题。 3.设计手抄报的版面。 4.编写手抄报。 二、各组进行手抄报评选 1.每个 4 人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做大组的评委。 2.各大组收齐本组的手抄报,由评委按主题是否鲜明,版面设计是否活泼、 图文结合是否恰当、 内容是否充实新颖、 书写是否整洁等方面评出一、 二、 三等, 一等为 50 分,二等为 40 分,三等为 30 分。 3.把手抄报得分计入个人总成绩。 三、评选优秀手抄报 1.把各组评选出的一等奖手抄报集中展示,全体学生认真观看。 2.全班投票评选优秀手抄报(名额视全班人数而定)。 四、评选这次语文七色光乐园活动获奖者 1.个人总分前 3 名。2.团体总分第 1 名(本组全体成员得分相加)。 五、活动总结。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十一小学袁彩凤)课文 3春 教材简析 《春》是一篇散文,当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朱自清先生用诗一样的笔 调,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表达了明朗、恬淡、愉悦的心情, 抒写出人们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积极向上境界的思想感情。 这篇课文既是提高学生听、 说、 读、 写能力的好文本, 又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设计理念 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教学时以读为主,读中感悟作者用生动的语 言描绘的清新可爱、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景象。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给学生 创设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复杂的问题简约化。使 学生身临春之中,体味春之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1―4 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课文所描绘的动人景象,感受春的活力与作者的美好 情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3.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用准确的语言描写景物的方法。 4.认识“咙、筝、擞”3 个字,正确书写“绵、酝”等 10 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情感,领悟作者细致观察与准确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时间 2 课时。(第 2 课时略) 教学过程 一、课始激情情始生 1.回忆春之美。 同学们, 每当春回大地时, 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 “好雨知时节, 如 当春乃发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等等。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 的语句呢? 师生交流。 2.走近春之美。 课件播放鸟鸣声、沙沙的雨声、溪流声,让学生静静聆听,闭目想象,让思 绪飞进春意盎然的大自然。(通过声音把学生引入春天的佳境。) 听春音之后,再用课件播放春天的风光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欣赏如画的春 天。 教师小结:悦耳的春声,优美的春色,都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现代 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对“春”又有什么独特的感受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欣赏 散文《春》。(板书课题) 3.感知春之美。 (1)自由读文,要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默读,边读边想:课文都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动笔在书上作出标 记。 (3)学生汇报,教师与学生共同归纳:作者描写了春天的小草、花、风、 鸟、雨、人等景物。 (4)整理文章脉络。 ①通过刚才的读文、归纳,我们知道文章 2―7 自然段具体描写了春天的景 色,描绘了一个生机盎然、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把这一部分概括为“绘春”。 ②文章开头和结尾 8―10 自然段又写的是什么内容呢?请读一读课文,用 “()春”进行概括。 ③学生读文,然后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相机引导,板书:盼春、 颂春。 过渡: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朱自清先生笔下的那个多姿多彩又充满希望的春天 吧。 二、课中悟情情更浓 1.精品春草图。 (1)自由朗读第 3 自然段,想一想,这段描写了春草的哪些特点?表达了 作者怎样的情感? 引导学生抓住词语进行理解,如:从“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中看出春 草嫩绿的特征; “大片大片满是的” 从 看出春草的繁茂; 通过人的动作 “坐” “躺” “踢”“滚”“跑”“捉”和人的感受“轻悄悄”“软绵绵”,表达了作者对春 草的喜爱。 (2)设置情景有感情朗读:如果你是小草,在厚厚的土壤下等待了一个冬 季,当春天来临时,你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偷偷地破土而出时,会是怎样的情 景呢?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再回归整体:这一段给我们呈现的是一幅“草()春”图? 让学生多维思考,个性理解,完成填空。只要是所填的内容恰当即可,如: 草报春、草染春、草知春等。 (4)总结学法:我们在学习写“草”的这一段时,先是找特点,悟情感; 再有感情朗读;最后是个性概括。 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按这样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4―7 自然段。 2.自主合作,赏析春景。 (1)学生默读课文,把描写景物特点的句子在书中圈画出来。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并选择一段或几段,进行有感情地朗 读。 (3)展示学习成果。在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教师针对下面的重点内容进 行点拨,深化学生的理解感悟。 ①作者写花,哪句是实写,哪句是想象?让学生体会出,想象中蕴涵着作者 对收获的希望,春天,是一个充满憧憬和希望的季节,令人陶醉。 ②帮助学生理解“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意思,引用的古诗写出了春风的和煦 和温柔。 ③写鸟儿鸣叫,从“卖弄”这个词中,体会出了什么?让学生体会,这个词 本来是贬义词,但在这里是贬词褒用,极言鸟儿在春天里的欢叫。 ④在这几段的描写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不仅使描 写生动形象,更表达出了对春天由衷的喜爱之情。 (4)朗读汇报。 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4 自然段。教师适当指导。 在朗读中注意:读排比句时,要注意语调的抑扬变化;读抒情的语句要注意 语速和停顿,使朗读富有节奏感。 (5)个性化总结概括。 参考:花争春、鸟唱春、风送春、雨润春、人迎春。 3.探讨情感美。 (1)自由读读课文的 8―10 自然段,思考:为什么把春天比喻成娃娃、小 姑娘、青年? (2)读书后,学生交流收获。 春天像娃娃:因为春天和娃娃一样,都是美好生活的开始,充满旺盛的生命 力。 春天像小姑娘:说明春天像小姑娘那样美丽、活泼、可爱。 春天又是一位健壮的青年:这是力量的美,春天的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 三、课中谙情情未了 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现代散文家、语文教育家,诗人朱自清先生的名作。对 于朱自清,你们有什么了解? 1.走近朱自清。 (1)请学生读“语文七色光二”中的“知识窗”,了解朱自清先生的生平。 (2)除了书中介绍的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朱自清的资料? 2.推荐阅读。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感情真挚, 有口皆碑, 被称为 “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 。 在淡淡的笔墨中,流露出一股深情,没有半点矫柔造作,却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我们可以再读一读他写的散文,如:《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3.从读学写。 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后,请大家仔细观察家乡的春景,写一篇关于家乡 春天的作文,希望能像作者一样通过细致观察,生动描述,描绘出自己家乡春天 的美丽。 (黑龙江省安达市锦江小学湛虹娜) 4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宗白华所作。 题目是对本文 主题的高度概括,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觉得大自然好像诗那样,给人以 美好的享受。 作者用艺术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娇丽多变的景象,按时间的顺序展 开, 从对自然的朦胧之爱到赋予自然诗化的情感,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的感受不 断发展的心灵进程。抒发了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设计理念 教学中,找出每段标明时间的关键词,纵观全文,明白课文的写作顺序,理 解不同时期,作者对自然的感受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本文想象丰富,教学中,以 读带讲,调动学生的思维,力求把作者的想象转化为图画,促进学生深刻理解课 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在人生成长的不同时期对大自然的种种感受,体会作者对大自 然纯真的刻骨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力以及美好情感。 3.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感受生活与自然的方法。 4.认识“沼、犀”2 个生字,正确书写“酷、稚、唐”等 10 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大自然的种种特有的感受。 教学准备 收集了解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文题 1.导言:同学们,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低头在水边玩耍,抬头望见空中 的云霞,让我浮想联翩,郊游让我大开眼界,外出求学之际,接触自然,我心旷 神怡。大自然是我心中最美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4 课,《大自然,心中 最美的诗》。(板书课题: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2.解题:看课题,能知道“大自然”是谁心中最美的诗吗?(可能是“我” 心中最美的诗,也可能是你,是他。)文题没有直接点出大自然是谁心中最美的 诗。可见作者命题功夫及良苦用心。 那么,为什么大自然成了人们心中最美的诗呢?让我们走进课文探寻根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读后交流。 预设: 作者用艺术的笔触描绘了大自然绮丽多变的景象,以及由这些景象引 发的美妙的感受和神游万仞般的想象,抒发了作者无比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浏览课文,用笔标出自然段,找出自然段开头一句表示时间的词语,把 它圈起来。从这几个词,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 4.按这个顺序把课文分成 3 部分: 第 1 部分:(1、2 自然段)写孩童时代由大自然引起的幼稚的幻想。 第 2 部分:(3 自然段)写少年时代由大自然引起的奇异的情感。 第 3 部分:(4~7 自然段)写青年时代与大自然结成微妙的音符。 三、仔细品读,理解感受 1.明确学习任务。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找出作者在每一段时间内,所见到的自然景物, 所产生的特殊感受和想象。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你对这种感受的理解。 (3)选出本组代表,在班上交流。 2.交流汇报,加深体验。 (1)孩童时代。 小时候,所见的自然之景是天空的白云、石桥畔的垂柳、郊外的湖山景色。 望着天空的白云,产生了幻想,想做一个“云谱”。在郊外,被大自然的秀美和 深邃所陶醉,觉得自己与自然合二为一。 引发学生想象:你也有过如此入情入境的时刻吗?说一说。 朗读指导:读描写云的句子,语调要错落有致,表达出作者的兴奋、喜爱之 情;读在郊外游玩时的句子,要细心感悟作者在夜里听到箫声,那种凄凉而又幸 福的奇妙心情,要读出优美、悠远的意境。 练习读,指名读,小组之间比赛读。 师小结:作者对大自然是“酷爱”,他不只是看、玩,而且是用心去感受, 去理解, 去消化, 是大自然的神韵, 给了他无限的遐想。 此时作者的想象叫幻想。 (板书:幻想) 师:这一段的板书我们也学习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来概括(老师教学生连 词成句,使板书成为:“孩童幻想幼稚起”。) (2)少年时代。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已经成为一名少年(板书:少年),大自然又引起他 哪些奇异的情感呢?(板书:情感) 第 3 自然段内有时间, 也有作者的感受,但没有具体写出所见到的大自然的 美景,结合你眼中的大自然,替作者添补上他所见到的景物。说说你的幻想,你 的梦。(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尽情地想象、畅谈) 朗读指导:作者长大了,对自然依然有自己的奇异的梦与情感。(板书:奇 异)体现“我”对自然的爱越来越真切。 带着对课文的感悟,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指名有感情朗读这一段。 仿照上一段的板书,这一段的内容,谁能概括?(尽量让学生完成,根据学 生的归纳,板书:少年情感更奇异) (3)青年时代。 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几句话: ①结合上下文,说说“青岛的海风吹醒了我的心灵”的意思。 (学生自由谈体会) 师小结:作者 17 岁时到青岛德国高等学校中学部修读。此时他已经是一个 青年了。(板书:青年)感性的浪漫中已融入了理性。青岛是海滨城市,他可以 经常去看海,大海浩瀚无垠、气势不凡,是生命的发源地,面对有这样特征与内 涵的事物,他的心灵受到震撼,思想与情感得到陶冶,升华出一种理性认识:世 界是美丽的,生命是壮阔的。作者把这一过程称之为“海风吹醒了我的心灵”。 ②“华灯一城梦,明月百年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预设:作者引用朋友的诗句,体现出他爱诗,写诗,读诗,因此作者心中涌 起诗意,抒发了无比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师相机完成板书:青年微妙好音符,心中涌起美诗意。) 引导学生在 4―7 自然段中选择一段有感情朗读。 四、通读全文,体会情感 1.作者宗白华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还是诗人,是大自然给了他诗的灵感, 大自然是他心中最美的诗。 2.下面我们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去感受作者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和自然给 作者带来的无尽遐想。 (1)自由练习有感情朗读。 (2)指名分自然段接读。 五、总结学习情况 板书设计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 1.按时间顺序(小时候)孩童幻想幼稚起 2.写景,产生联想?(十三四)少年情感更奇异 3.语言优美(十七岁)青年微妙好音符 4.层层深入结尾扣题(上中学)心中涌起美诗意诗情画意 想象丰富 第 2 课时 一、回顾全文,概括内容 课文讲了什么事? (作者描绘了大自然绮丽多变的景象,以及由这些景物引 发的感受和神游万仞般的想象,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朗读课文,背诵佳句 1.指名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3.比赛背诵。 三、迁移练习,巩固生字 1.前后 4 人小组相互检查识字情况。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3.指导学生写字,教师提示要注意的问题: (1)“抒”的右半部是“予”而不能写成“矛”。 (2)“蒸”的下面四点底上的横不要丢掉。 4.照样子,在括号里填写恰当的词。 (晓雾弥漫)的海()的海()的海()的海 5.摘抄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四、实践拓展,读写结合 回忆你所见到的自然景观, 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对它有怎样的感 情?写个小短文,先介绍一下自然景观,再写写自己的感受。 (黑龙江省安达市和平小学邹玉玲)快乐读书屋?二 向往绿色 教材简析 课文以细腻的笔触,生动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大自然的美丽图画, 展现了静谧的大自然所迸发出的勃勃生机;在抒情与描写之间巧妙地融入说理, 赞美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抒发了作者对绿色的迷恋钟爱和向往之情。 设计理念 以读贯穿始终,读中感受、读中思索,并处理好读与想象的关系,引导学生 在读中展开想象,让作家笔下的大自然美景在学生心中“活”起来。同时把握好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抓住文章的关键处读文、品文,让学 生“读”“品”结合,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萌、掺、茁、嚣”4 个生字。 2.感受文中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3.品读文章的优美语句,注重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对大自然之美的细致描绘。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 描写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悟绿色的美妙。 学习作者对景物细致观察与生动描写的方法。想象文章所 描绘的美丽景象。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大自然美景的图片。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深情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 当一抹绿色出现在茫茫沙漠之中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希 望;当一叶绿芽冲破险阻绽放绿意的时候,我们意识到了生命的顽强。绿色就是 这样,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感,让人觉得清新,而且在心灵上也使人愉悦,给 人带来希望。今天就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绿色的散文――《向往绿色》。(板书 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绿色在作者眼中有着怎样不同寻常的深刻内涵, 为什么让他这样地向往?下 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随作者一同品一品绿的意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文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从学生时代就特别迷恋绿色,因为他在和大自然的 接触中,感受到了绿色蕴涵着蓬勃的生机,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统一,进而使他 产生了强烈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请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个词语直接表达了作者对绿色的感情? (学生读文后,找到“我真的特别迷恋绿色”一段,找出“迷恋”一词。) 【从整体入手,抓住文章主线,找到这样一个合适的突破口直奔主题,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情,会让学生觉得线索清晰,兴趣盎然。】 三、围绕重点,悟情明理 1.提炼中心问题:课文怎样写出了“我”对绿色的迷恋? 2.提出学习方法:先独立默读课文,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最 后在全班交流。 3.围绕中心问题,学生自主学习。 4.4 人小组交流。 5.全班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时,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探究性, 尊重学生独特的、 富有个性的情感体验,并给予适当的点拨。 汇报预设: (1)绿色是生命的音符。 作者引用冰心的话,以增强自己观点的说服力,冰心的话,热情地讴歌了绿 色,生动地揭示了绿色的本质特征:能迸发出勃勃的生机。 (2)绿色是我心中的一首诗,一幅画。 说绿色是一首诗, 看出绿色在作者眼中是有诗一样情怀的,花草树木无拘无 束地开放、 顺其自然地伸展、 自由自在地生长??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由的追求和 向往。(此处通过学生的有感情朗读来体会。) 说绿色是一幅画, 看出绿色在作者眼中像画一样的美,花草树木间的各种绿 色, 形成别致的绿的风景、 绿的大观。 (此处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细致入微地观察, 想一想,省略号里省略的可能还有什么绿?) (3)绿色在“我”心中别有一番情趣。 作者为什么感到小草像少年、树木像青年、绿丛像老年? (理解词语:茁壮如茵、葳葳蕤蕤、博大精深) 作者恰当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 形象地写出了作者漫步在绿色的小道上看 到眼前的景物引起内心感受, 看出作者已经和绿色融为一体了,所以作者的心也 绿了,有些飘飘欲仙了。 这种美妙的感觉怎么能读出来呢?学生试着有感情朗读。 【由理解文本,到体会情感,再到练习有感情朗读,循序渐进,突出语言文 字训练,培养语感,增强语文课的“语文味”。】 作者要写的是绿色,为什么要写老牛和牧童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 牧童手里拿的柳条和头上戴的草帽与作者写的绿色相辅相成, 他们使静止的 绿色变成了流动的绿色,动静结合,为绿色的画面添上了灵动的神韵,更增强了 作者对绿色的喜爱之情。 (4)向往天然的绿色。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风景是心灵的镜子” 想想 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就说明你的心灵是什么样的。能看到这样美的风景,是 因为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无比的热爱。 四、回顾全文,总结升华 1.再读课文,体会文章表达的感情和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总结本文的写法。(细致观察、情景交融、动静结合) 【在理解、感悟绿色之美,感受语言文字之美的基础上,总结写作方法,体 现读写结合。】 五、落实识字,拓展阅读 1.学生自主识字,同桌互识互认。 2.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随风吹笛》一文,回答文后的问题:你 是怎样理解“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这句话的。 3.教师小结: 同学们, 今天我们不仅和作者一起领略了绿色的美妙,还让我们明白了一些 深刻的道理,老师希望你们做一个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人,在漫漫的人生路 上,愿每一天在我们眼中、心中都是美好的绿色! 板书设计 向往绿色 迷恋 生命的音符一首诗一幅画一番情趣 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黑龙江省安达市教师进修学校徐萍)能说会写 我爱大自然 教材简析 本课是能说会写中的习作训练,教材由 3 部分内容组成:第 1 部分,介绍大 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第 2 部分,提示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和内容;第 3 部分是一幅 插图,画面是 3 个学生走进自然,观察自然的情景。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作文教学中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基于此,本设 计力求为学生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使学生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把外在的教学 要求内化为 “表达自己内心” 的需要。 同时,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取材, 先说后写,打开思路,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能有条理地描写自然景物,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及感受。 2.在交流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敢于交际和评价。 3.学会评改作文,激发潜能,丰富积累,陶冶情操。 4.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为保护环境献策献力。 教学准备 1.有关自然风光的多媒体课件。 2. 学生观察当地的自然风光,收集自己喜欢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或图片, 以及有关“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典型事例。 教学重、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与描写,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欣赏风光片,激情引趣 1.导入:(播放优美的自然风光片) 同学们, 大自然是人类的故乡, 是心灵的家园。 大自然赐给我们生命与灵感, 它是美的源泉; 古往今来, 有无数的文人墨客青睐于它, 写下了千古名句、 名篇。 在本单元中,我们学习的描写景物的诗文,其写法各不相同,但每一位作者都用 优美的语言文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大自然的美好,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2.揭题:今天,就让我们也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写一写我们亲眼目睹的 自然景观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板书课题:我爱大自然) 二、明确写作内容 1.请把书打开看一看第二单元写作提示。(请同学读一读) 2.你读懂了什么? 幻灯出示: 内容: 1.对大自然的赞美。 2.你所了解的大自然的奥秘。 3.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倡议与措施。 4.亲近自然的往事。 要求: 1.任选一项。 2.自拟题目。 3.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三、自由选题,准备材料 1.在本次习作提出的内容中,你想选择哪个内容来写?根据自己的生活实 践体验或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自由选择。 对学生说明,如果想写其他关于自然的内容,也可以。 教师按学生所选内容,把写同一内容的学生安排坐到一组,以便于交流、合 作、互助。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写作思路。 要求学生在听别人的写作思路后,要提出优缺点和修改建议,同时完善自己 的写作思路。 教师巡视指导,对共性的问题,一起研究解决。 四、指导写法,拓宽思路 (一)写自然风光的指导。 1.激情渲染,营造氛围。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景色奇异,当你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呼吸 着新鲜湿润的空气,极目远眺无边无际的田野,耳听小溪潺潺的歌声,便可使人 心情愉悦,物我皆忘。大自然的胸怀是博大的,她包容万物,大自然的气质是高 贵的,她美丽端庄;大自然的品格是高尚的,她慷慨奉献。人类对大自然的些许 付出,它便有无私的回报。当人类把大自然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时,它就会带给 人不尽的幸福,成为永不衰竭的快乐源泉。现在,我们就走进大自然,去欣赏它 的美丽吧! 课件出示春、夏、秋、冬的风景图片,以及大自然神奇的景观或某种现象,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倾听,帮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2.前后桌 4 人小组交流自己观察的自然风光或收集到的资料。 3.读写结合,提示写法。 课件出示:写自然景物的方法。 (1)开头:扣题定位引下文。 如:课文《桂林山水》的开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舟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 山水。 (2)中间:明确顺序,突出特点。 ①时间顺序:可按早、中、晚或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如《美丽的小 兴安岭》就是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三峡之秋》是按早上、 中午、傍晚、夜晚的顺序来写的。 ②空间顺序。对景物观察可按东、南、西、北或由近及远,由远及近,或从 上到下,从下到上的观察顺序来写。如《迷人的天山牧场》。 ③按总分、分总、总分总顺序来写。 抓住自然景物的特征写,并大胆想象,采用对比、比喻、拟人等手法,把景 物写生动形象。如《巫峡赏雾》。 (3)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如《桂林山水》。 (二)写亲近自然的往事。 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教师明确主要问题:一是写“往事”;二是确定事情 的主要内容是“亲近自然的”。 (三)写自然揭秘。 在写这个内容时,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一定要描述清楚这个神奇的现象;介绍 清楚这现象的本质。 (四)适当加入环保内容。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周围的环境。同学们都 希望我们周围的环境是清洁、美丽、舒适的。人类是环境污染的最大受害者。痛 定思痛,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保护环境。同学们,在你 们写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倡议与措施时,一定要把自然遭受破坏的状况、自己 “怎样保护周围环境”的想法和打算清楚地表达出来。 五、动笔成文 1.在指导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自己的写作思路。 2.动笔写作。 第 2 课时 一、学生继续写作 二、主客评价,完美升华 1.同桌互评。 检验结果的时候到了, 现在请你把习作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双方互相评价, 提出修改意见。 评价要求: (1)是否抓住最主要的特点展开详细叙述。 (2)叙述是否合理。 2.根据同桌的评价意见进行修改。 3.全班交流。 每一类内容选一名同学的习作,在班级读、评。 4.教师分别选取优秀习作或有待改进的习作,请全体学生一起赏析、品评、 总结。 5.对自己的习作再作“微调式”修改和完善,最后认真誊写习作。 (黑龙江省安达市升平镇拥护小学仲淑霞) 语文七色光?二 教材简析 本单元语文七色光围绕 “投身自然” 这一主题安排了 4 项内容。 1 项是 第 “练” , 包括 3 方面内容:一是通过抄写生字,训练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培养学生 良好的书写习惯;二是通过给词语归类,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三是让学生学习 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写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第 2 项是“日积月累”,通过吟诵 描写自然景色的古诗句,丰富积累。第 3 项是“知识窗”,通过阅读短文,观看 照片,了解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诗人朱自清的生平及著作。第 4 项是“大家 一起来”,让学生课后搜集课外相关书籍,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诵读古今著名诗文 的感受和体会。通过活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设计理念 “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为此, 。 本设计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图文并茂的形式, 激发学生“投身大自然”的兴趣,在浓厚的氛围中,掌握语文知识,全面提高学 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抄写生字,训练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2.给词语归类,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3.学习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写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积累搜集和交流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积 累、搜集和交流,增强学生珍惜自然、保护自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1.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 2.学写比喻句和拟人句。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描写大自然风光的诗文。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激趣导入 导言:(播放《七色光》歌曲)同学们,伴随着美妙的歌声我们又在这有趣 的《语文七色光》中见面了。我们会在这里学到许多新知识并增长见识,大家高 兴吗?让我们一起进入七色光训练场。 二、知识训练营 同学们, 书写汉字不但要写得规范、 整洁, 还要力求美观。 怎样才能做到呢? 下面我们共同来研究汉字书写的基本方法。 1.抄写下面的字?扛鲎侄家?吹谜?非宄?#? 渭?鍪荆? 炼醒毅晓瞬微鼓茫 (1)让学生观察这些字分别是什么结构?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小组讨 论) (2)总结汇报: 这些字有左右结构的、左中右结构的、上下结构的。 左右结构的字有:炼醒毅晓瞬鼓 左中右结构的字有:微 上下结构的字有:茫 在书写时应注意: ①注意字的各个部件的比例分配,要做到结构匀称、伸缩有致。如“晓”左 窄右宽,左边占三分之一,“醒”则是左右相等; ②注意笔画变化,力求汉字的整体和谐。如“炼”的火字部的捺变点, “微” 中的“几”字竖弯钩变成竖提,“鼓”的左半部最后一横变成提等。 (3)根据总结的方法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对共性的问题通过范 写,加以纠正。 (4)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书写评比活动。 【把握楷书书写的基本方法,了解字的结构大小、比例,指导训练书写,使 学生感受汉字之美,体会书写成功的快乐,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过渡:下面我们进入词语训练场,了解词意,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辨析词 语的感情色彩。 2.品味词语,把每组中不一样的词语画掉。 (1)介绍词语的感情色彩(课件出示)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 喜爱、 肯定、 尊敬或者贬斥、 厌恶、否定、鄙视等感情。词的褒贬色彩在反义词中表现最为明显。例如:美好 ―丑恶,勇敢―怯懦,聪明―愚蠢等等。同义词中有些也带有褒义或贬义。例如 “鼓励”“怂恿”“理想”“梦想”“顽强”“顽固”等等。有些成语中也有褒 贬色彩,例如“奋不顾身”“贪生怕死”“大公无私”“损人利己”“见义勇为” “见利忘义”等等。 (2)根据对词语感情色彩的了解,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分辨下列词语的 感情色彩。(课件出示) 第一组:高尚伟大卑鄙端庄正直 第二组:轻视蔑视仰视藐视歧视 第三组:再接再厉始终不渝死心塌地斗志昂扬 (3)小组讨论、代表汇报、共同总结 第 1 组词语中,“鄙视”是贬义的,其他 4 个词语是褒义的。 第 2 组词语中,“仰视”是褒义的,其他 4 个词语是贬义的。 第 3 组词语中,“死心塌地”是贬义的,其他 3 个词语是褒义的。 (4)拓展练习:辨析下列词语的感情色彩。 A.美好愚蠢勇敢聪明团结 B.鼓励怂恿理想顽强坚强 C.奋不顾身大公无私见义勇为见利忘义 【在学生了解词语感情色彩的基础上,正确区分所列词语的感情色彩,使学 生在实际生活和习作中能更准确地运用词语表情达意。】 过渡:我们说话、写文章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意思,不但希望人家能听明白, 还希望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就需要我们掌握恍┯镅约记桑?棺约旱挠镅宰 既贰⑾拭鳌O旅嫒梦颐堑骄渥友盗酚?欣戳芬涣贰? 3.体会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课件出示句子) A.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 咙?? C.绿是我心中的一首诗、一幅画。 (1)学生读句子,想一想这几句话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拟人、比喻) (2)小组讨论:说一说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好处。 预设: ①第 1 句中,一个“闹着”给蜜蜂这种可爱的小昆虫赋予了人的动作,表现 出蜜蜂的活泼和欢快,这样的描写生动有趣。 ②“呼朋引伴”“卖弄”把鸟儿的鸣叫赋予了人的情感,把小鸟的高兴劲儿 表达得淋漓尽致,突出了小鸟的活泼可爱。 ③把绿色说成一首诗,一幅画,可以让我们展开丰富的想象,说绿色是诗, 因为绿色在作者的眼中有诗一样的激情, 有诗一样的向上精神; 说绿色是一幅画, 我们会感受到绿色如画般的美丽。 (3)体会句子:到你读过的文章中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一下 这样写的好处。 5.拓展练习:按要求写句子。(课件出示) 比喻句: 拟人句: 三、“收集积累”小分队 同学们,课外阅读能丰富语文知识积累,点燃思维的火种,培养写作灵性, 现在就请同学们走进“日积月累”,涉足诗海,感悟诗人的情感,体验诗文的美 妙。 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诗句,并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2.说出这几句古诗的出处,并背诵全诗。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王维的诗《山居秋暝》。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出自唐代李白的诗 ” 《登金陵凤凰台》 。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出自唐代韩愈的诗《春雪》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诗 ” 《钱塘湖春行》 。 3.小组交流:把你曾经收集过的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文,读给大家听一听, 并说出它的出处和你的体会。 四、布置作业 课后继续搜集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文,在下节课上交流。 第 2 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走进了字、词、句的训练场,大家有很多的收获,下面我们再 来进行真才实学演练,领略各位同学在词句训练中的风采。 1.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课件出示) (1)诡计多端神机妙算老谋深算足智多谋 (2)视死如归贪生怕死镇定从容惊慌失措 (3)赞不绝口赞叹不已阿谀奉承啧啧称赞 2.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方法说一句话。 二、知识小窗口 名家令人羡慕不已,名篇令人欣赏不止,下面请同学们走进大作家、大?酥 熳郧宓男醋魃?睿?肺端?拿??炎鳎?惺芩?拇蠹曳绶丁? 1.自由读“知识窗”中的小资料。 2.谈谈从中了解到了什么? 3.谁还知道关于朱自清的故事及其代表作品。 (学生交流,教师可以相机补充。) 4.教师朗读教学参考书中的例文《绿》,供学生欣赏。 三、大家一起来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大自然情有独钟,他们不怕严寒酷暑,不怕路远 山高,风餐露宿,历尽艰辛,遍访名山大川,写出了脍炙人口的篇章。课前,同 学们都搜集了这类诗文,现在我们就共同交流一下。 1.自由朗读课前搜集的诗文。 2.组内有感情朗读,交流自己读后的感受。 3.推选代表在全班汇报朗读,交流感受。 四、总结收获,布置作业 同学们,在今天的“语文七色光”学习中你有什么收获?谁能说一说? 同学们课下再搜集一些描写自然风光的经典诗文, 读一读、 品一品、 记一记, 让我们的语文知识底蕴更加丰富。 教师小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希望同学们能坚持多读书,多学习,愿你 们每天都学有所获。 (黑龙江省安达市老虎岗镇中心校尚辉尹志国)课文 5 最后的时刻 教材简析 《最后的时刻》 是一篇记叙文。课文生动地描写了革命烈士江姐在生命的最 后时刻,梳妆打扮,与牢房的同志们告别,像赴隆重的典礼似的迎接最后的战斗 的悲壮的情景,成功地塑造出一个生活严谨、对革命无比忠贞、视死如归的女共 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学习本文,要深切体会“最后的时刻”的含义。 设计理念 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注重细节描写。教学时通过多层次的朗读,体会课文运 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感受语言的丰富内涵。 通过深入领会课文内容, 感悟江姐面对牺牲大义凛然、 从容不迫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敬 爱戴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神情、行动、语言的语句或段落,了解人物内 心世界,体会革命者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对革命英雄的崇敬爱戴之情。 3.认识“滓、纲”2 个生字,会写“渣、滓、拟、纲”等 10 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革命者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风貌。 2.学习课文细节描写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认识江姐 1.结合单元训练重点,激情导入。 本单元以“高山仰止”为主题,编排了《最后的时刻》和《颁奖词三则》两 篇主体课文,目的是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英雄人物事迹,感受他们崇 高的革命精神。 首先我们一同走进第一篇课文《最后的笨獭罚?タ匆豢次闹械慕 ?闶窃跹?娑运???淖詈笫笨痰摹#ò迨榭翁猓? 2.借助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革命烈士江姐。 让学生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江姐。教师可以做适当的补充。 江姐:江竹筠,原名江竹君,曾用名江志炜,人们习惯称她江姐,以表敬爱 之情。1946 年至 1948 年,在重庆做地下党工作。 1948 年 6 月 14 日,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 集中营。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各种酷刑,老虎凳、吊索、带刺的钢鞭、撬杠、 电刑,甚至竹签钉进十指??特务妄想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身上打开缺口, 以破获重庆地下党组织。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江姐始终坚贞不屈,“你们可以 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 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她关怀难友,参与领导狱中 斗争,被亲切地称为“江姐”。 1949 年 11 月 14 日,在重庆即将解放的前夕,江姐被国民党军统特务杀害 于歌乐山电台岚垭,为共产主义理想献出了年仅 29 岁的生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顺。 2.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读文后,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总结归纳,课文主要写了江姐在狱中临 赴刑场前的情景。 (2)再浏览课文,边读边想:在赴刑场之前,江姐都做了些什么?用笔在 相应的段落做简单的标记。 读文后,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明确:赴刑场前,江姐在狱中巧妙处理党的文 件,认真整理自己的着装,与战友深情告别。 3.回读课题,理解含义。 结合读文,再来看看课题,说说你是怎样理解“最后的时刻”的?(在学生 理解的基础上,教师点拨,明确: “最后的时刻”就是指江姐“牺牲前”的时刻, 这样说,体现了作者对江姐的敬重和爱戴。) 三、品读课文,走近江姐 (一)巧妙处理党的文件。 1.自由读课文,想一想,江姐是怎样处理文件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2.读后交流。 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描写体会: (1)对江姐神态的描写:从“不慌不忙”“像平常一样”体会江姐的镇定 和从容。 听到特务喊她的名字, 她从多年的革命工作经验和对敌人凶残本性的了 解,已经判断出自己牺牲的时刻到了,但是她却依然“不慌不忙”,表现出了江 姐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2)对江姐动作的描写:把讨论提纲“塞”在另一个同志的铺下,“跳” 下床来,看出江姐的机警,这是在与敌人的斗争中炼就的。 3.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 2 自然段。 (二)认真?碜约旱淖抛啊? 1.学生默读 4、5 自然段,边读边想:江姐明知道自己要赴刑场,为何还要 这样认真地整理自己的着装? 2.学生汇报交流。 (1)在学生汇报时,教师适时地向学生补充介绍:重庆解放前夕,新中国 已经成立,敌人在逃跑前,策划屠杀被捕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的阴谋。根据上级 党组织的指示,为配合我军胜利进军,江姐在集中营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在这 生死的紧急关头,敌人要提前杀害江姐。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 姐毅然走向刑场。 (2)江姐怎样整理自己的着装?体会“??像要去参加什么隆重的典礼似 的”含义。 预设:整理着装一丝不苟,把自己走向刑场当作走上宣告敌人灭亡的庆典。 (3)引导学生想象:江姐在整理自己着装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 预设:为革命事业献身是神圣的,在看到胜利曙光时牺牲是快慰的;敌人酷 刑拷打奈何不了我,只好杀害我,这是我斗争的胜利,我走上刑场就是走上宣告 敌人失败的庆典。所以,死也要死得光明磊落,死得堂堂正正,死得神采飞扬, 死得顶天立地,对得起革命者的称号。 (通过想象人物的内心世界, 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江姐面对死亡的无所畏惧的 高尚人格,体会她要用微笑去迎接胜利的曙光的革命精神。) (4)指导学生带着自己对江姐的崇敬之情,有感情朗读 4、5 自然段。 (5)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悟,教师对当时的情况再做补充: 江姐在临刑之前还写下了一封托孤遗书,是写给她的表弟谭竹安的,是用筷 子磨成竹签做笔,用棉花灰制成墨水,写下的遗书,信中大概说道:“我们有必 胜和必活的信心, 自入狱日起, 我就下了两年坐牢的决心, 现在时局变化的情况, 年底有出牢的可能??我们在牢里也不白坐, 我们一直是不断的在学习??我们 到底还是虎口里的人,生死未定??假若不幸的话,云儿(指江竹筠、彭咏梧两 烈士的孩子彭云)就送给你了,盼教以踏着父母之足迹,以建设新中国为志,为 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到底。孩子们决不要骄(娇)养,粗服淡饭足矣??” 看来,江姐早已知道自己将要被敌人杀害。读了这封遗书,你对江姐临刑前 整理自己的着装,又有了怎样的感悟? 引导学生体会:作为一位母亲,江姐深深地牵挂着自己的孩子,她也不舍得 就这样离开自己的孩子,就这样离开自己为之奋斗、牺牲的祖国。但是,当死亡 即将降临时,在敌人面前,她还要表现出革命者的坚贞和不屈,要忍下自己的悲 痛,笑着面对死亡。 (5)让学生带着更深的感悟,再一次有感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广州小学语文教材版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