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得了脑血全生活自理现在网友脑出血有点痛手脚利索。我是一个LE病人今年30岁了7年前复发得了脑血全手术

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无子女家庭(如丁克等)如何妥善地安排晚年?
【不是说钱的问题。是说身体问题 比如其中一个病倒了。那么照顾起居带着去医院之类的对于相同岁数的另一人来说比较不现实啊,毕竟不是年轻人的身体,跑来跑去身体吃不消。敬老院又怕会出现虐待老人的情况。 如此怎么安排呢? 此问题区别于: 单身和孤寡无子女老人如何妥善安排晚年? 相关问题: http://www. /question/】
先插一档。
首先声明,我不是丁克。但是既然题主说无儿女养老问题。我觉得我一样预备会面对同样的问题。因为我的教育理念认为。孩子长大了得有自己的生活。我也有我的生活。我不会帮她管孩子。我也不需要她去养老。
我觉得大家更多的问题纠结在的其实是当遇到自己生活难以自理的时候特别是70岁以后,突然中风之类导致行动不便,头脑不清怎么办?
我的意见是要么敬老院,要么安乐死。
就我看到的有子女的老人。很多也是把孩子放在敬老院,一个月最多见个几小时。其它时候和没孩子的基本没有差别。到老了,有孩子的最多有个孩子在身边不痛不痒的说你几句注意身体。有些个还等着你早点不用麻烦他们。人是经不起时间磨的。而且就现在的孩子们普遍自己都照顾不了。到那个时候自保堪虞吧?别幻想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现在你的孩子是自己带大的么?能够读完书以后再倒过来给你做饭洗碗么?你和别人教育的方法没有不同,却要求个不同的结果怎么可能?
当然现在有很用心科学的教育培养孩子的人。但少之又少。所以,我觉得在养老这个事情上指望孩子能够给你的老年更好。其实挺荒谬的。倒是说不定会让你老年很忙倒是真的。忙着打电话找这个找那个。为啥总不来。我觉得还不如安安心心的找些内心的平静更好。
碰到和专业相关的题目又可以说上几句了,作为几个丁克教授的学生也表示可以一答。【我不是专攻养老的学生,我的答案被学习好的同学说为Common Sense,哎。我的强项是Social Welfare,嘿嘿】我的想法和各位盆友们相似,不外乎那几种方式,但是我讲出来的内容可能会有些许差别:1、攒足够钱,选择不错的养老院或社会服务成熟的地区享受养老服务(包括养老院、日间照料、居家养老等模式)(中国的公立养老院其实不贵,深圳的一个月才左右,赛马会在深圳建的养老院也是这样。足够的钱并不会是很多,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搞到养老院的床位。);2、攒不了那么多钱就锻炼身体,和亲戚的后辈或者一些晚辈朋友打好关系。一、什么地方有不错的养老院或成熟的社会服务呢?
因为自己身在广东,所以首推香港,香港的社会工作体系健全,养老、临终关怀服务成熟,其次是深圳和广州,这俩城市的养老服务都是按照香港模式建立的,所以能让老人相对的安享晚年。其他地方例如东莞、上海、北京等也有不错的养老院。如果有能力能移民泰国、新加坡、欧洲就更不错啦,美帝要看移民的地区。二、如何选择呢?
我们可以提前去参观不同养老院,我在走访数间不同档次的养老院后我发现通过观察老人的眼睛就能知道他们在这里过得快不快乐,快乐的老人眼睛是有光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地方是在某大陆城市的养老院(因牵扯到具体案主特征,遵循保密性原则),在那里我见到一位患有失智症的老奶奶/老爷爷到处跑,他/她已经不会说话了,但他/她会面带笑容的对我们发出我们听不懂的声音,虽然我不知道他/她的真实想法,但我觉得他/她在那里过得很不错,那里的其他老人见到我们来参观都会主动打招呼问好,这点是很不错的。
我认为不能让老人安度晚年的养老院呢,是一间珠海的养老院,当我一进去的感觉就有些压抑,大部分老人都是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看到外人也毫无反应,一间养老院200左右的老人只有不到20个左右白天吃晚饭会打打麻将、做做运动,而该养老院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健身器材大部分都生锈了。最让我吃惊的是,这间养老院每周都会去世两到三位老人,反正我老了是不希望近这样的养老院的!
我觉得我奶奶现在待的养老院就不错,在深圳,这个中秋节我和父母去看我奶奶,想说我们晚上一起赏月吃个团圆饭吧,我奶奶说不去,晚上有娱乐晚会她要上台唱歌,于是只能改到第二天。还有一次是我奶奶参加养老院举办的现实版麻将连连看的时候,平时我去看奶奶,她都希望我陪她久一点,但那次去的时候她你们没事就先走吧,我比赛呢,别打扰我…… 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养老院成功的标志,它能给老人很强的归属感!
深圳现在有另一种养老模式是你在某种养老院里一次性交够几十万,给你一套房子一直住到你去世,享受公寓式的养老,不过这方面我了解的不多,可自行了解。
而香港的养老院可以参考刘德华主演的《桃姐》,很真实,我觉得一般大陆人习惯不了狭小的空间。三、少数派选择
因为有些敏感我就少说点,基督教和佛教的一些地方,如果符合一些条件,你就可以让他们安排你的后世,具体请去各个宗教场所了解。当然,能有此待遇的人不多。四、关于如何保持健康。
我们所学最关键一点就是:千万要预防得失智症(老年痴呆症,测量方式之一MMSE,簡短智能測驗)!!!如何预防,有的老人选择下棋、打麻将、做算术题、背古文等等一切能锻炼脑力的事情,不要没事就睡觉,少看电视。虽然说老人经常忘事是失智症初期的表现,但这是不能避免的,只要锻炼得当,可以不继续向下一个阶段发展。上次我因肺炎住院期间,我旁边就有个失智症老人,忘事忘的非常快,不仅年轻时做什么工作都想不起来,输液期间一旦家人疏忽,就会自己下床说我要上厕所,然后就把针扯到了,住院期间把手背扯肿两次,看着就心痛。
脑力说完说体力,不得不说气功是一个很好的健身方法,我们所熟知的太极就是气功,我所认识的两位练气功的长者现在都100多岁了,而且生活基本能自理(iADL和ADL测试结果优秀),还有就是香港流行的八段锦等等,其余的方法就是各种网上的饮食保健、运动保健等等。五、有人会说养老院没有位怎么办?
是的,中国政府未来所计划的只是先建设满足20%老人的养老院数量,所以人满为患的情况现在就有了,还好中国开始引进香港的另一种模式,日间照料,对于没有患有失智症的丁克长者可以选择这个。具体模式是,白天长者自行前往社区服务中心或者日间照料中心,会有专人照顾饮食及做活动,晚饭后自行回家休息。如果再没有请假的情况缺席,日间照料中心会主动寻找你的下落。我说的这些方法不仅仅对于丁克家庭适用,对于子女无法妥善照顾老人的情况也会有些帮助。有问题欢迎发问,说不定我还能吐点东西出来。—————————————更——新——一——下—————————————对于题主担心的养老院虐待的事情,一二线城市的养老院很少出现了,当然为了避免小几率事情发生,还是建议在退休或者退休前实地考察好附近的养老院,你自己会告诉你哪家养老院适合你,接着就要开始着手排号了,现在深圳养老院一般要排五年,供不应求,不要担心找不到,先下手为强!!真心建议退休就先找好养老院,最好别在家,以免老两口遇到突发事情搞不定,像香港社会服务比较发达的地区,也发生过老伴儿为了照顾生病的老头而累死的案例,结果就是在无人知道的情况双双在家去世。现在的养老院模式越来越好了,大部分可以当做公寓居住,有些新建的直接就是按照公寓模式建的,想出去旅游就出去,想回来就回来。还有如果出去旅游我建议去福利高的地区旅游,例如泰国、新加坡、欧洲等地,这样除了突发事情不仅医疗体系完善,价格还不贵。万一(我不是乌鸦嘴),还没进入养老院,就有突发事情,例如重大疾病,先住院是不用说的,然后去养老院申请全护理床位,中国现在大部分养老院对于特别有需要的长者是有优先政策的,而【特别有需要】是通过各种评估的出来的,各地政策不同,不详说,还需各位自行去了解。我觉得关于养老方面的知识平时多收集收集是完全有必要,例如自己所在的城市又建了几所养老院啦、中风之后如何康复啦等等。也可以多看看国外的案例什么的,对自己绝对有帮助。这就像我们职业发展计划的老师所讲的一样:“虽然我们现在不知道我们所掌握的技能对未来有什么帮助,但是我希望你们要相信在未来他们都会有作用。”人生也是这样的,谁知道你现在讨论的东西对以后有没有用呢?有人说谁知道几十年后会发生什么,现在计划有什么用。我认为世界是一直在变的,但是我们所选择的精神是不变的,就像另一位知友答案里的保育员一样,说大一点她是选择了一种奉献自我的精神来生活的,说小一点她仅仅是完成了一个社会成员应该做的事情,我相信这样的人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有人来帮助他/她照顾他/她的,有何惧焉?(我是相信因果的)—————————————————————————————————————有知友建议买一份好的人寿险,对保险方面我不是很了解,大家可以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一下。P.s. 我那些丁克教授估计以后都进有临终关怀的养老院安享晚年,他们很多盆友都是专业研究养老服务的(有一位教授是一所养老院【可能是大陆最好的养老院】的负责人),不会亏待他们的。
楼主想说的其实是:随着年岁增长、身体机能日渐衰退后,如何体面而有尊严地活在我们这个艰难的星球上。这虽然是个老年问题,但应该从现在就开始有所规划。毕竟他日之果,缘于今日之因,准备得越充分,往后的问题越少;虽然万事难免意外,但有所准备总好过束手无策。所以,我们不要单看晚年该怎么过,而该看现在的你对自己设计了一个怎样的晚年。个人感觉当晚年遇到生活自理难题时,跟丁克不丁克关系不大,谁能保证孩子就不虐你不烦你了?而且这时候不单是能否得到妥善照料的问题,更严重的是生活反差造成自我认同失落的问题。这里提供一个类似的片子,超虐、慎入你执意要看我也不拦:转回到题主提出的命题。我们来分析人到晚年会遇上什么情况,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应对。第一、身体的日渐衰退,很多事情逐渐力不从心,突发性疾病带来的健康毁灭风险增大。关于这个我们能做什么呢?我觉得最可行的是:从现在起好好锻炼你的身体,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了解基本的生理保健知识以及定期做全面体检。(别笑,咱是在认真回答问题呢)虽然健康的身体并不能保证你不癌、不瘫痪、不中风、不阿尔茨海默,但至少能降低你遇上这些事件的风险,也能在你的伴侣不幸遇上这些倒霉事儿的时候,你能更从容自如地去应对。体检更是防微杜渐,如果能在初始就能解决的问题,一定不要拖到最后来后悔。万幸这些灾难都远离你了,健康的身体也能给你带来更丰富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所以,向着夕阳奔跑吧少年!为了以后能提菜篮上五楼不喘气。第二、大量空闲却不知如何利用的时间,由此而衍伸的失落抑郁。虽然等到我们退休也许是要65或者67岁,但只要你活得够长,总能熬得到。当从每天8小时工作中解脱出来,在与暑假、寒假久别三十多年后,遇上退休大姐,你也许早就没了当年遇上寒暑假姐妹们的雀跃,只剩巨大的空虚与不适。关于这点,我的预备措施是:培养自己长久的兴趣和爱好,将工作与生活分开。以我观察来看,退休后,大多面临的是社会身份的落差,在工作、家庭、生活中价值体现的空缺。这时候需要有一些个人爱好来弥补,从中得到自我满足和慰藉,得以享受人生最后的悠闲时光。至少现在的我觉得这样才是正常的晚年,带孩子做饭什么都是邪道啊邪道。曾经和小伙伴闲扯时说过,我不是一个很快的人,但我每年总要学两三件好玩的事儿。也许我现在不是一个牛逼的人,但三十年后我一定会是广场上最牛逼的大爷,随便找个老太太跳舞,她们都脸红心跳难以拒绝。大概就是这么个理。要牢记在工作、家庭之外始终要有自己的生活。那些年为了所谓远大理想,听从“以后再说”、“到时候再来”的荒谬言论所放下的爱好,都有谁回头拾起来过?now or never,奏是这么简单。第三、亲友圈的日渐凋零以及随之而来社会的脱节感与孤独感。人都到了这把年纪已经不是比谁谁钱多,谁谁孩子出息或者谁谁又出人头地,而比的是谁走在先谁走在后。这种不可抗事件真是无能为力了。所以只能真心对待每一个值得的亲友,别留遗憾,心存怀念,哀而不伤,是为道也。另外,保持年轻的心态也很关键。虽然我们总在说不要老去,但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总会不自觉固化已有的观念,当这种观念固化为定势时,就是老了。所以,从年轻时就要抱着开放包容又好奇求知的心态,来对待世界,五十年不动摇。既然你对世界的认识是新的,你总会交到可爱有趣的年轻新朋友的。当你感觉孤独的时候往往是因为你将自己与世界隔离。你对世界的成见与不宽容阻碍了你与环境的交流。所以,别端着,该放下时就放下。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生活就会给你什么样的回应。你以哪种面貌示人,自然会有同样的人找上你来。诶,好像扯远了,下课下课。第四、钱钱钱钱钱钱钱。虽然,题主说钱不是问题,但钱真可能是个大问题。随着年岁的增长,你的收入源在降低,而面对不可预知风险的花销在上升,这时候,如果没有良好的持续性收入保障的话,就算不是捉襟见肘,也难免对未来惴惴不安,从而使你无法坦荡地生活。关于钱的问题,不是通过抢银行来解决的,只有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有计划进行投资型储蓄。养老金这事知道有就可以,别太真,今年能提以房养老,难保几年后不提以肾养老,以角膜养老。所以合理自主地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理财投资是很重要的事情。关于钱生钱的问题,知乎一下你都知道了,这里班门弄斧容易被吐槽至死。最后,我们来随便展望一种理想化的养老模式:高端型养老社区的建立。一种温馨舒适、设施健全、服务到位、有着志趣相投、相看不厌的友邻……虽然想象力比较有限,总之就是一个没有熊孩子没有恶大妈有美丽小护士有可爱女仆可以吃法式大餐可以睡大床套间可以随意娱乐的五星度假酒店模式。理想化模型就是:、 里的背景设定。有没有大佬愿意投钱搞这个的,真能做成,我觉得以房换房也会挤破门槛的。嗯,点头。最后的最后,体面而有尊严的活着是个很重要的基本人生命题,我们应该立法通过安乐死。(感觉说完这句后会被喷……暂时就这些。
已经不止一个人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了,大概是看到我几次在知乎上秀我儿子的照片,觉得我是会坚决反对丁克这种做法吧,希望我能有理有据的说一下,好吧,我就简单表达一下观点,但是,我要说但是,我怕是要让邀请我的人失望了,我并不反对丁克,尽管我结过婚也有儿子,但我始终觉得,我要不要孩子,与他人何干?这是自己的事情好么。坦白说,在我当爸爸之前,我也是有丁克的打算的,我觉得养孩子太辛苦。但架不住当时老婆又哭又闹,加上父母也劝说,理由也无非是养老、人伦之类的,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辛勤耕耘了两个月,十个月后就当爹了。当爹这几年,我觉得虽然辛苦,但宝宝健康聪明可爱,还是很值得我一切付出的,每次给他讲故事,哄他睡觉,带他出去玩,晚上看着星星讲星辰大海的故事,嗯,那真是很幸福很幸福,因为我小时候没有能拥有的事情,我至少让我儿子拥有过,算是夙愿得偿。那种满足感无法言表,而且我儿子也很喜欢这一切,虽然我不能经常陪他,但每次他抱着我的脖子亲我,要我再讲一个故事的时候,真是很高兴。但有儿子的幸福,并不能掩盖养儿子的辛苦,爸爸这两个字不仅仅是幸福,也是责任。从儿子还在娘肚子里的时候,我就要操心,胎位正不正,有没有唐氏综合症,叶酸够不够,分量够不够,过了预产期又要着急怎么还不出来,出生之后又要查听力,眼睛睁不开又要担心是不是发育不完全。幸好老天保佑,一切都好。而且这一切都只是开始,未来他还不可避免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潜在风险,其中有很多是我不能控制的,坑儿子的蒙牛,马路的汽车,不怀好意的陌生人,袭击幼儿园的精神病,变态的学校老师,趾高气扬的富二代……嗯,总之我们眼前所见的这一切不公平,他未来都要面对,我有能力都保护他么?我拼命提升自己,积累财富,但也不能保证。我们的下一代集体面临着分化更加悬殊的环境,这是国家和社会应该给下一代的保障,现在都要身为父母的我们来承担,太TM辛苦了!虽然我选了这条路,我不后悔,但我深深理解不选这条路的人。我在克拉玛依生活十年,大火那年我刚刚搬到石河子没多久,那些有孩子又一夜白头的父母太惨了。前些天看到活活饿死在家的两个小女孩,我又差点失控。这个社会对下一代这么残酷,我都有些后悔生出我的孩子来,让他面对这么多的辛苦。所以,假若自己有权利选择,那么选择不要孩子有啥问题么?就算 姐不要孩子,但她清楚后果,自己承担,自己做安排,有啥不可以么?那关别人鸟事啊?生了孩子谁会帮着养么?如果不帮有啥权利指手画脚?你又不操心生了之后的事情!站着说话不腰疼!至于那些说什么生了孩子为养老的观点,我就只想说一个呸字。如果你把孩子当一个投资理财的结果,当一个为了个人退休福利保障的产品,那换做我,我宁可不要被生出来,这么功利冷血自私的观点,还好意思在这里理直气壮。不要说什么养儿防老天经地义。当你剥离开身为父母的责任和幸福,仅仅谈投资和收益的关系时,作为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我不接受这种把人当产品的想法。坦白说,我父母就有这样的想法,以至于我至今和父母关系不算好。他们不尊重我的意志和选择,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受这么多折磨,最后还要我感恩,我真做不到。做父母是不容易,但这是父母的责任,而责任是不能要求回报的。在我而言,虽然我有儿子,但我不希望他来给我养老,我要他做的就是等我老了能来经常看看我,和我聊天,而且我还要与时俱进,和他聊得到一起去才行。人是平等的,谁也不欠谁多少。既然我们希望获得下一代的尊重,自然也要先尊重下一代的意愿才行。否则你现在看你父母成天叨逼叨有多烦,你自己将来就有多烦。我对丁克这个行为唯一略有担心的是,如果这个做法成为主流,那显然社会的传承就会中断,会出现很大的社会问题,如果有人从这个社会学的角度来反对丁克,我倒是要赞成一下的。但现在这个行为并未成为社会的主流,远远没有达到威胁社会存续的地步,也没人高屋建瓴到社会学的这个角度,所以我完全不担心,也不反对。最后说一句,丁克这事,说到底是婚姻内两个人的私事,人自由的选择。对别人的选择指手画脚,冷嘲热讽,言语不善。这种说事的作风我不认可。若谁这么对我,我就一个字:滚!===============理性的四环路==========写完读了一遍,发觉有些跑题,虽然是出了一口闷气,但对题主的问题并无太多帮助,故此补上一段。关于丁克家庭如何安排晚年。丁克家庭晚年面对的问题无非是两个方面:物质上的保障,精神上的慰藉。对于第一个,我不想说什么废话了。养儿了就能防老了?这年头的“啃老族”是怎么个解释?这个和有没有孩子无关,而在于自己如何安排理财,量入为出。假若你越活越老却野心越来越大,今天想去巴黎购物,明天要去加勒比日光浴,这种老中二养什么都防不住。不如早点先把自己的腰包搞起来,先做美国人,别想着做美国人的爹了,你儿子活得那么累你忍心么?有没有孩子,像葛巾姐那样做好理财都是必要的,要不就可劲折腾,在退休之前先把自己搞成富翁,再找个年轻姑娘生个孩子也来得及(请注意,这不是鼓励做陈世美)。精神上的慰藉,孩子当然是重要的一个来源,但不是唯一的,我和父母现在每天的交流并不多,最多是一起吃饭,去超市购物,间或聊聊他们的当年往事。他们觉得已经很幸福了。其他时间就是电视、连连看、切水果……我爹是党员,又是老警察出身,社区还动不动要老同志发挥余热去给保安讲课传帮带啥的,有时候还嫌我碍事,我觉得我出差很久他也活得挺好,只要我每天电话报平安。所以呢,先给自己找到精神的寄托和方向才是紧要的,否则老了的话,儿子能哄你多久啊?那么老中二,不肯与时俱进,一味要求孩子尽孝来哄开心的人,听过久病床前无孝子这话么?药不能停啊,切勿放弃治疗。
不谈丁克,只说养老,我从没有在这方面感觉到压力,因为我爷爷奶奶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这根本不是问题。我爷爷活到90岁,在梦中去世,他走的前一天,还自己打扫房间,做饭吃,完全没有任何异常迹象。我奶奶去世早,后面二十多年爷爷都是自己一个人住,爸爸为了方便照顾他,把家搬到离他住处走路10分钟的地方,那时候家里还没装电话,爷爷每天晚上出来散步,就到家里来一趟,如果不来,爸爸就要过去看看。02年冬天一个晚上,爷爷没来,爸爸过去一看,人在床上睡觉的姿势,已经走了,于是打电话叫我连夜赶回去守灵。爷爷直到最后一天都生活完全自理,没有一天依赖爸妈照顾,我们也会帮他拆洗被子、洗大件衣服,做一些比较费力的事情,但是即使没有我们,他也一样能自己生活。再说我奶奶,奶奶身体不好,但是在世的时候都是坚持做好每一件事,后来她的青光眼终于严重到无法看清任何东西,当然也就做不了什么事情了,于是一天她把我妈妈叫去,说我不行了,以后他们爷儿俩就靠你照顾了,我妈妈当时并没有听出她有什么言外之意,只是说那本来就是我该做的。之后第二天早晨,奶奶再也没有起来,她在爷爷睡熟之后吃下了一整瓶安眠药,那是她几年前就偷偷准备好的。这药她一直带着,过期了就换新的,当然医院不会开一整瓶出来,那是长期零零碎碎攒起来的,为了最后这一刻,她准备得很充分,也没有让别人看出一点点迹象。我到现在没有孩子,今后有的可能性也不大。我自信可以活到把父母好好地送走,之后,如果身体好,就像爷爷一样,如果身体不好,就像奶奶一样,不论如何,走得干净利落,绝不连累旁人。如果没有子女,这世界还有什么好牵挂的,为什么会舍不得走呢?
Karen熊晓蕾:
准备丁克的路上有时候,我觉得,子女真的能够保障父母的晚年么或者说,父母真的忍心希望把自己晚年所有需要的所有经济来源,照顾精力,都让子女来承担么?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双独家庭有四个老人,老人们到了该养老的时候,我们也才刚刚进入壮年,如果假设我们是丁克的,没有养育小孩的巨大精力和经济负担。就四个老人也会活活累死我们。如果他们正巧是赤贫的一代工人阶级的话。丁克不丁克,其实和有没有子女,个人认为,差别不大。老人自己有大量的经济后盾,有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有清晰的思维和处事方式,晚年不会差。老人自己两口子没有钱,那么有一个有钱的子女,当然幸运的晚年也不会差,可是,没有钱势权的父母,要获得一个有钱的子女的几率,真心不大了。就算是没有丁克的,我的普通的工人阶级退休父母,有我这样一个独生子女,我又能回报给他们的晚年多少照顾呢?我又能从我辛辛苦苦一穷二白白手起家的奋斗里,拿出多少精力,时间,和经济,去安抚他们的晚年呢。说一句孝道的话,容易,做起来,很难。养老没有保障,想靠子女。而如今子女的安居乐业都没有保障,能靠得了多少呢?生孩子,可以,请不要为了养老保障去生。否则,这才是最自私的中国父母。养孩子才十几年,反正一句话,我们给不了你更多更好的教育和前途机会,一切靠你自己了。回头养老可是几十年,而且是无限投入的经理和巨大的经济消耗,还是一句话,父母没有能力,你看着办吧。我不想做这样的中国式父母。所以丁克不丁克,我认为,和养老,真心是两个话题。
顶锅盖跑一下题,觉得生个孩子养就是高阶版玩物丧志......
妥善地安排晚年和是否有子女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人生是自己的。晚年是你这一生的总结和最后的结案陈词。请放开那个孩子。
这个问题很奇怪,因为你说的这些,有子女也同样做不到。古话有云,久病无孝子,如果你生病长期需要照顾,想要让子女承担这个责任的,这根本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但如此,这同时还是一种自私,因为它大概率毁了子女的前途跟事业。所以,虽然我有孩子,但我从来没指望孩子在我生病的时候能够担当长期照顾我的职责——也许你们很多人不信我说的话,但真发生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们就一定会明白,这件事情发生的几率比想象的要低,指望这个孩子能够无怨无悔的照顾你生病,跟把买彩票当作投资其实没本质区别,那都极度的不靠谱。丁克家庭的问题,并不是养老问题,而是精神层面的。无论是选择生或者选择领养一个孩子,都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因为养大一个孩子是一种非常大的责任,一对勇于共同承担这个责任的夫妻,从平均的角度,更容易白头偕老,这就是我说的精神层面问题。养大一个孩子,这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修炼,这个孩子的价值绝对不是给你养老(那是极端自私的),而是证明你曾经存在的价值。
怎么好多人都说我没有回答题主啊,那我把如何养老这个问题放在第一段吧!我觉得如何安排晚年这更多是一个假命题,真正该问的是如何做好养老的财务规划,题主设想的场景完全都是可以用钱解决的。至于其他,并非人力所能掌控。人生在世,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先生和我目前有完善的退休计划,覆盖所有我可以考虑到的意外情况,以及有考虑到生活质量。关注了这个问题。本来仅仅是关注而已。但是的回答让我很不爽,因此怒答!首先,什么叫做装逼?丁克在我看来无非是一种生活态度和模式的选择,要不要孩子这件事本来就无所谓高低高低贵贱之分,就像早餐吃面包牛奶的没有资格看不起吃油条豆浆的一样,你的选择更符合当下社会主流并不代表着你有权利讥讽那些与你做出不同选择的人。拿岁数划分是否有资格回答问题就更幼稚可笑了,这种嘴炮知乎上打的太多了,真都懒得再费这种毫无意义的口舌。没错儿,丁克是个人的选择,可就像没有孩子的人可能无法拥有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体验一样,有孩子的人也许也失去了拥有不一样的精彩人生的机会不是吗?任何一个选择都有它的机会成本,妄言一件事的结果必定是苦果只能暴露出自己的狭隘和无知。回归正题:我是一个不坚定的丁克主义者,不想生孩子的原因很简单:第一,我不喜欢小孩,诸如可爱啊纯真啊我统统不觉得,我只觉得他们混乱/吵闹/脏,甚至性本恶。第二,我是一个没有耐心的人,经常需要调节自己的情绪才能和不喜欢的人交谈和相处下去,我不认为我有足够的能力能够教育好一个小孩,给予他们足够的合适的关注,让他们人格健全的成长。第三,我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人生有着过分的焦虑,在不能确保我的孩子能活得快乐,能觉得人生并非艰难,活着并不痛苦而是享受之前,我不会急于生育一个生命,因为它没有对生命的选择权,而我希望自己能慎之又慎地替它做出这个决定。我要在这里感谢我母亲,她虽然跟我说起她年轻时也并不喜爱小孩,但生下我之后神奇般的喜欢各种小孩子并曾断言我到30岁就会改变想法,但她还是尊重我的想法(感谢她没有武断地说你这么年轻懂个屁以后后悔就生不出来了等着自食苦果吧)。确实,这个决定很重大,而目前也并没有到要孩子条件成熟的时候,我还可以考虑两年这个问题。结婚之前我曾确保我的先生能够接受我的丁克选择,所以尽管我并不完全坚定丁克(底线其实是坚定晚育),但我还是拿我坚定要丁克这件事作为两人婚前必须达成的一致事项做了讨论——他尊重我的选择。自然地,我们也讨论了日后的养老问题。我们的条件不算好,但绝对不算差,并且在可预计的未来,收入都能保持一定的增长。而最重要的养老问题,是医疗和年老后的照料。在我们可以设想的范围内,无非就是三点,第一,尽可能存足够多的钱;第二,除去基本医保外购买商业保障;第三,购买不动产作为对照顾自己晚年的人的回报。当然,这中间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很多,但几十年后的事情,我们又如何能想得完全万无一失?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可控的事情。所以我觉得丁克如何妥善安排晚年这其实是一个假命题,真正该问的是如何做好养老的财务规划,至于其他,并非人力所能掌控,人生在世,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攻击丁克的那些人举的例子,要真在我做好种种准备之后还是发生了,那么就坦然接受好了,还是那句话,哪件事情没有成本呢?就算你不丁克,你也不能保证你父慈子孝一生顺利绝无意外吧?这年头生了孩子还孤独终老无法死得其所的人在社会新闻里还少么?啊对了,我还没有讲45岁以上亲历者说的故事呢!故事一:我一个忘年交朋友,60年代初生人,今年五十多了,某三甲医院副院长。我曾经跟他聊过为什么他不要孩子,他说年轻时他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再加上医生这个职业所闻所见,对生命看得很淡,于是就决定不生孩子。人生险恶,何必多一个无辜的人来承受?现在年纪大了,很多观点不是那么偏激了,但是习惯了两个人的生活,不希望改变现状(我跟他聊这个的那年他45岁,他妻子要小不少,完全可以考虑生孩子的)。他是技术型的领导,专业领域颇有建树,比起同龄人看起来年轻很多,他妻子搞学术,性格温柔随和,在40多岁的年纪还去中国社科院读博士,家庭美满。故事二:我爸的同事,60年代中期生人,近五十岁。认识这个叔叔很多很多年了。坚定的丁克主义者。热爱各种运动,热爱户外,热爱摄影,热爱各种新鲜事物。登山啊徒步啊之类的东西我几乎第一次都是从他那里了解的,那还是90年代末期。生活各种丰富精彩。每到周末及节假日就和老婆两人背包出发。为人风趣幽默。有时候我觉得他活一年的人生顶我活三年。我要说的是,婚姻幸福与否跟要没要孩子没有必然关系,那些没话说的夫妻有了孩子也照样会没话说,而任何试图用孩子来维系的感情都是自私的,那是对生命的亵渎!不要孩子未必就不幸福,但是天天纠结“如果我当初要了孩子就不会如何如何”的人一定不会幸福,因为他不懂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天天试图给周围没要孩子的人灌输“你们不要孩子以后一定会自食苦果”的,呵呵,我只能用不道德来形容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相信我,在认真思考有关生孩子这件事的比例上,丁克要远远高于结婚就要孩子的人群。他们更需要慎之又慎的态度,以及对抗他人偏见的勇气。
谢不邀。我是丁克。今年28岁。说一点我对这个问题的想法,关于身体以及其他方面可能会产生的问题。一、最初的思考:钱虽然题主说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身体(医疗养老等)的问题——但是这些身体问题归根结底也是钱的问题啊。所以,当我最开始决定丁克的时候,我认为妥善度过晚年的核心问题是钱。或者说,你的晚年有多妥善,取决于你有多少钱(收入)——为此,我进行了测算:当你退休时候,用以下财务标准来衡量,从上往下代表着你晚年的从低到高的妥善程度:1)你的积蓄,和晚年固定收入(即退休金、商业保险、不动产收益、金融产品收益等),可以支撑你的日常所需,或足够你正常生活到死——以目前的北京为例,需要大约总值为150万元。达到这个标准,你和配偶可以活下来,但是一旦遭遇重大疾病或事故将会有个很糟糕而凄惨的结局。而且随着你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也将滑向一个凄惨的结局。2)你的收入总值除了满足上一条之外,还另外富余一笔晚年医疗基金(医保的金额可以计算进去),可以让你和配偶在一定金额范围内,用于治疗晚年带来的各种疾病。如果超出这个金额,则应果断割肉,因为你没有子女来帮你想这个问题,要自己先想好——以目前的北京为例,你需要从退休到死这段时间内手里有大约400万元。达到这个标准,你可以比较从容地面对晚年各种疾病,虽然最终免不了病死但不至于因为一点小病而凄惨而死,但是同样,随着你生活能力的丧失,你的财务和治疗计划仍然会慢慢出问题——因为没有子女来无偿照顾你。即使在有亲戚后代的情况下,晚年生活出差错的风险仍然很高。3)为此,你需要额外一笔找人照顾你生活的基金,这笔基金首先要能够负担起你所能满意的养老院服务,其次要能够负担起在你生活能力下降过程中一个出色的生活助理的工资,再次要能够在出现问题的时候砸晕某个年轻人一定能帮你料理后事,具体细节规划很复杂我不展开说了,总之,你的养老基金现在涨到约800万元了。但是不确定性和风险仍然很大。4)当在国内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的时候,你需要你的养老基金可以在你还走的动,脑袋清楚的时候有实力直接对接国外的解决方案,就我所知,很多国家对于孤寡老人的抚养关爱环境是很好的,你所需要的,只是成功地对接上他们的解决方案:这个数目有点不好计算,但是保守地估计,你需要大约2000万元的养老基金,这个数目可以确保你可以找到移民并安度晚年的国家。以上这些测算标准,是建立在如果明天你突然就60岁且退休了的假设上的,对于实际情况而言,通货膨胀、退休前遭遇的重大疾病和事故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但是基本上来讲,当你目前财产达到第三和第四个标准之间的时候,你可以比较放心地开始丁克,不需要太担心你晚年的身体问题。二、深入的思考:生活方式在深入思考这个问题许久之后,我的观念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忘了我上面说的吧,那完全是扯淡。因为这是充分不必要条件,并没有很多人在刚结婚的时候就能拍胸脯说“我的钱够我花到死”。那么怎么办呢?我认为,作为一个丁克,需要和正常人有些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因为正常人在面对自己的晚年时候,大体是这样想的:当我衰老,我所付出给我的孩子的,将给我回报,我将享受家庭成员给我的关爱,用以对抗我的衰老和疾病:让他们去操心我,而让我妥善地老去,死去,正如我的家族千万年来所运转的那样。这大概是一个正常人在晚年的生活方式吧。而我无法这样思考,我的客观条件不允许。我必须有一个能够让我在没有后代的情况下仍然善终的生活方式。回到我最初的选择:为什么丁克?因为我选择不以一个家族的存续与扩张,来构成我对抗衰老,对抗世界的城堡围墙。我拆了墙,就要拥抱世界。正是为了拥抱世界,我才拆了墙。我丁克,是因为我觉得,世界比所谓的家族重要,血脉不是交心与忠诚的唯一理由,我想要探究的这个世界,这过程该是将心比心的,如果我老去,却除了爱人没有人与我陪伴,那我拆这堵墙又有什么意义呢?写到这里我想在心里感谢很多人,因为他们让我知道,有天我老去或者死去,我不会孤单。或者,我从来孤单。三、最终的思考:生死观我将如何面对我的死亡?如果我的死亡不是突然来临,而是一点一点地将我的心智、体能和生活瓦解,生命渐次崩塌,我又将如何面对?这是不仅丁克,而是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的两个问题,只不过正常人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了家族的存续,将面对和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更多留给了自己的后代,所以可能放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没有我多。我的思考结论是:自己的生命和死亡,或快速或缓慢,与我的家族有什么关系呢?与关心我的朋友有什么关系呢?与我的钱财又有什么关系呢?——即使你有这些,你还是要死的。知道自己必将死亡,也知道自己必须直面死亡的过程,促使我更多地思考:生命该如何。做一场旷日持久的投资,在人世间构建一条虚无徒劳的血脉连接,这不会让你更好地活,也不会让你更好地死。因为怎样活和怎样死,一直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而我要像烟花绽放一样活,每一天。我能做到如何,我便如何。我得到什么或者没得到什么,我都如是。在这个生死观之下,有没有靠谱的后代照料我的晚年,早已全无意义。因为哪一天死,怎么死,我不知道,但那一天来临或即将来临,我会一直有勇气不陷入任何无助与恐慌,在我心中,面对生命与世界之虚无,喊出:Veni, Vidi, Vici !后记:1. 这篇答案的三个章节,其实是来自我在不同年龄的思索,可以看做是不同分裂人格的作品,也可以看做是我在这个问题上逐渐成长:确实我是因为没有财务压力而萌发丁克的念头,但是随着思考的深入,一方面确证了我选择的正确,另一方面也想通了财务完全不是必要条件。2. 其实最近一段时间,也常有摇摆(毕竟我属于还可回归正常的年纪),但是写完这篇答案之后,仿佛又想明白了一点……感谢知乎。3. 丁克是非正常的,是反人类和生物的基因存续天性的。我确知这一点,同时也小心翼翼地不试图说服别人来做如此选择,但我同样捍卫我选择的权利。==========================2013年中秋追加=========================昨晚加班到4点,刚刚起床觉得不对劲,怎么没有家里电话催我回家过节……给妈妈打电话才知道他们前几天出去旅行了~现在正在吃着手抓肉呢!于是开开心心地打了一圈电话给家人们问过节好,之后甜蜜地计划今天怎么自己过节了……在我的家庭中,对于孩子,对于我和家庭的生活交集,也曾经历挣扎和不理解,最终彼此接受。我想,人性百样。有的人喜欢大家庭在一起生活,有的人喜欢就两个人,有的人甚至只喜欢一个人过活——这都是应该应该被允许的,而不是应该被矫正的——人类文明这么多年,我们打跑了奴隶主,皇帝,独裁者和党卫军,不就是为了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么?===================================================很多人对丁克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恶意,我无力也无欲望去改变他人的想法,只想对他们说:你们要知道,在西方发达国家,有孩子家庭的平均生育人数是3-4个,但是总体出生率仍然低于实行计划生育的中国,原因就是有太多人即使政府对生育给了那么高的福利和补贴,仍然选择丁克,请你对他们,也保持和对我一样的道德和社会优越感,免得被人说成势利的傻逼。至于很多人认为,28岁没有资格谈丁克,太年轻,太幼稚,没有参考价值,我同样也感到奇怪:即使是在惯常以打击人梦想为国策的天朝上国,一个孩子说要做科学家或钢琴家,会被夸奖,一个豆蔻少年说我要一辈子只爱一个人,也没有人笑他幼稚——反而是一个已经过了28岁,结婚三年多,对未来有周详计划和准备,对衰老和生死有着比你们多的多思考的人,说自己是丁克就被人嘲笑?====================结语===================================感谢那些赞同我或反对我的,评论我或不评论我的人们。这篇答案其实写的很仓促,尤其是文字我只能给自己打40分。之前想过好好重写,但是话题已经离开太远,没有必要再深入下去了。我一直认为,表达是一种抵达,言语不应飘散在风中,而应从心到心。而我在这个问题中的表达,最终也获得某种抵达。过程艰辛,结局不坏。其实有些评论的回复,我反而更认真地在写,甚至想过把答案正文直接变成一篇义正辞严的檄文——最终放弃,是因为我舍不得每一个我曾经打出去的字,说出去的话,做出的承诺与决定——你所看到的答案,就是我最初写就的样子。我从不后悔。我一步不退。写字,作人,都是神圣的。我的顶礼,也不需要其他人的认同或效仿。再次重申,丁克是非正常的,是反人类和生物的基因存续天性的。我确知这一点,同时也小心翼翼地不试图说服别人来做如此选择,但我同样捍卫我选择的权利。捍卫我表达的权利。或许哪天有机会了,找个合适的地方,把一些这次没来得及写的话写出来。最后的最后:我爱你。我确知。我用生命践行。
穿红衣服的小子弹:
就是不丁克又能指望子女什么呢?他们有他们的生活。所以做人还是独立点吧。多积累资本,培养个人兴趣爱好,找志同道合、相亲相爱的老伴相依为命,交游广阔,保持健康心态。身体好时自己照顾自己,身体不太好老伴朋友互相照顾,来不起了实在拖累人就捐一笔钱给敬老院,然后搬进去。
回答这个问题的人很多人可真够莫名其妙的。首先,问题:是无子女家庭(如丁克等)如何妥善地安排晚年?的答案竟然还能得票第一高。人家问的是要怎么安排晚年,你怎么好意思跳出来说别人20、30几岁的丁克没资格?光是靠着你身边唯一认识的一对丁克,还就能刻画出丁克这凄惨的下场?既然出来猛烈抨击丁克的人这么多,我就先归纳下这么多答非所问者反对丁克的几个原因。1、你不要孩子是因为怕拉低生活水平/没有自信/逃避责任。2、有小孩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体验不到可惜了。3、你年纪小你不知道,老了一定后悔死 在我眼中,承认不要小孩是因为怕怕拉低生活水平/没有自信/逃避责任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在承担责任的时候也会享受到一些权利和快乐。比如如果你十一选择加班,你就能获得更多的薪酬或者在公司更高的地位。但是我也完全可以选择不加班,我怕加班会拉低我的幸福感、我不想承担这加班的责任。这个加班的例子或许不太恰当,因为生孩子在很多人眼中是理所当然的,而加班不是。但是,别忘了,在那些丁克眼中,生孩子却像加班一样,并不是必须的。因此,非丁克指责丁克自私/没有自信/逃避责任是不合理的。就如同你不能指责十一选择不加班的人,这只是个人不同的选择。当爸爸/妈妈对很多人而言的确是很幸福的事情。然而,这世界上的确有不喜欢孩子的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当然可以告诉大家萝卜很好吃。但是,在讨论青菜怎么煮更好吃的问题下回答不喜欢吃萝卜是一生的遗憾,这合适吗?我当然承认年纪大会有更多的经验。但是时代发展的速度却远远快过于人们认知更新的速度。如今人们选择丁克的理由和三十年前选择丁克的理由能一样吗?45岁的丁克和20岁的丁克对晚年的打算能一样吗?为什么二三十岁的丁克就没有资格说出自己晚年的打算?我们很少关注有子女的家庭是如何养老的,却单单指出丁克养老很难。“养儿防老”的观念还是深深植根于很多人的心中。如果去问一个有孩子的人他对晚年是怎么打算的,他估计很难说出来,因为在有子女的人眼中,晚年是一个很遥远的时间段,根本用不着现在担心。而每一个丁克在下定决心前,就要把别人不曾考虑的都考虑一遍。因为人总是害怕掉队,跟着大部队久了怕如果自己一个人选错方向,后果会承担不住。孩子,只是晚年生活的一小部分。只是孩子在很多人的生命中所占的比例太大,大得有点畸形。所以很多人一想起来就觉得没孩子晚年会很惨。丁克对晚年的不安全感不是因为没有陪伴会很孤独,而是别人都有而自己没有所产生的负面心理。养老这个问题,不是有个孩子就可以解决的。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针对老年人的服务肯定 会越来越多的。未来是很难预知的。有孩子的人也很难打包票说自己晚年就会过得好。人生有太多太多的意外,如果已经决定好了要丁克,那就别在乎那些不理解的人了。再说,领养这种事情,做了不还是一件大功德吗?说了这么多,真正回答问题的部分估计才这么一点。丁克对晚年的打算只是去除了孩子这一要素,其实和其他人并无太大差别。现在该好好工作就好好工作,该上保险就上保险,总之该干嘛干嘛,为自己生命的每一分钟负责,就是我们对晚年的最好交代。
希望安乐死合法化。
前几天已经用尽全身力气赞过@石苏 的答案~刚才看到时间线上的大家还在踊跃关注这个问题,特来路过。说句拉仇恨的,生养孩子的时间精力金钱与情感投资算起来可是天大的一笔账,思及极恐,而且我认为把“生养孩子”算作“投资自己的晚年”实在是个糊涂算法,毕竟,啊,人怎么能预付未知呢,注意下脚下好嘛?_(:з」∠)_本帖看上去已经成为政治正确辩论贴,特来补充。生养和不育是对绝对反义词,意即人只能走一条路,永远无法体验另一条路的种种。那么,对另一条路的任何揣测其实都无异于诋毁,因为人从自己的角度看对立面,更愿意去发现对方的不幸福。某答案提到相识丁克夫妻晚年后悔,不知有没有想过有多少家庭矛盾重重的老人发出过“养了一群白眼狼”的感叹?某答案口口声声说体验亲情是人生最重要的,为己而活是幼稚自私,有没有听见过数万计有着痛苦童年的年轻人对无良父母的声泪指控?So,don't judge, OK?我一点儿不怀疑,年老后把不幸生活归咎于自己选择“丁克”的人,换个位置也一定不会幸福。这种人贪婪,只知道后悔,只看自己失去了什么,得不到什么,而不看自己的选择带来的益处和自己得到过什么,陷入偏执,养好大一只心魔。考研还是工作,结婚还是单身,怀孕了是流还是生,这样的路口人生要走好多。但对于loser来说,在自己选择的路上一旦遭受挫折,都会把它归罪于“当初个年轻幼稚的自己”:“啊!要是当初走另一条路就好啦!”傻逼,走另一条路也不会好,因为你是一个傻逼,没有面对不幸的勇气,只会自怨自艾,选什么对你来说都一样。人要做的是把自己选择的路走出精彩,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接受一切善果恶果,不犹豫不后悔。哪能一边走一边抱怨,活得这么辛苦这么楚楚可怜,不如去死好吗。
最近一直关注这个问题。我是一个很喜欢小孩子的人,从小就是这样。将来我也打算生小孩。但要孩子和养老是两回事。孩子是靠不住的……养儿防老,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种一厢情愿的事。且不说一个孩子平安成长的风险。你是否能保证你的孩子将来乖巧孝顺,愿意照顾你、有能力照顾你、能把你照顾好?靠人不如靠己,在我(一个比较保守和悲观的人)看来,不论丁克还是非丁克,都应该认真做好自己未来养老的打算。赚钱也好,买保险也好,锻炼身体也好。在养老问题上,丁克和非丁克并没有什么不同有孩子你就可以不积累足够财富么?有孩子你就可以不生病不受罪么?孩子工作忙,该请保姆你也是要请保姆。孩子将来还有孩子要照顾,该住养老院你也许还要是住养老院。说到孤独寂寞的问题,内心充实的人,自然有办法让生活充实内心空虚的人,子孙环绕也会觉得自己晚景凄凉说几句题外话我的观点是: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是自己的爱人只有爱人才是陪伴自己一生和你共建家庭的人孩子养大了,就会有自己的家庭,势必会分割出去如果把爱和生活重心都压在孩子身上不但是孩子的负担,自己将来也会一定会经历失落我周围很多女孩子有了宝宝之后就把老公忘一边了也有很多女性长辈为孩子奉献半生但是宝宝只能陪你十几二十年往往等到孩子离巢的时候,发现夫妻感情已经淡薄得不剩什么了好像俩人在一起就是为了共同抚养一个孩子一样这样未免背离了婚姻和爱情的初衷经营好夫妻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孩子不能取代夫妻关系成为家庭的核心 都这个时代了,还有谁是纯粹为了繁衍后代才结婚和寻找伴侣的呢而养老,也是夫妻(夫夫/妻妻)二人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不管有没有小孩,都不该把这个问题交给别人(孩子)来操心和负担
黑粗:本题是讨论无子女家庭如何安排晚年,丁克是前提,并不负责讨论丁克是否反人类反社会等,没子女是并不时髦也不前卫实在是很普通的生活方式。对于认为我奇葩的伦理学家们,不婚主义无性婚姻还有同性恋等离经叛道的家伙都应该去死了是吧?求您把我们跟他们比比,我们正常多了不是吗?以上解释,因此不再回复同类评论了,非常抱歉。  为了向这世界证明某种生活模式就选择丁克,这种想法在我看来是幼稚而不可靠的。  首先必须澄清我们丁克与身体健康状况没有丝毫关系,我之所不要孩子是因为我不喜欢孩子,他更反感。我们从不认为小孩子是可爱的生物,也不喜欢跟他们玩,他们大多太吵闹太无聊,还不讲逻辑,当然的确有极少数小孩真的非常动人,但无论概率学或遗传学都显示我不太可能生一个那样的小孩出来。有人说生了自己的孩子就会喜欢,我不这么看,我是一个女人,对我来说,一个跟自己长得很像却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少女简直是人间的恶魔。更何况我没有办法跟他解释为什么带他到这个世界上来,曾经人们说的“带你来看这个美好的世界”已经讲不通了,社会诚然总有假恶丑,我或许可以试着教他适应和克服,但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我只能摊开双手。  最重要的是,我认为作为中国人,根本没有生孩子的必要。中国有很多孤儿,但并无好的福利条件,即便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也不能奢求得到家庭的关爱。在大城市,养大一个孩子要花至少几十万,这笔钱可以给很多很多孤儿带来温暖。亲生孩子是白眼狼的几率很高,因为你事先没有征得他的同意就生了他,他知道你养他天经地义,你欠他的。但孤儿不同,你给了他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他们会感恩一辈子。而且改变孤儿,就是改变二十年后的社会和国家。  过去总在电影里看到美国夫妇来中国领养孩子(比如《消失的摩根夫妇》),以为不过是电影而已,但某次因工作原因住在和平饭店,早上去吃自助餐,真的看到白人夫妇带着中国孩子,两个都是女孩子,一个已经已经七八岁,英语很流利,跑来跑去天真烂漫,另一个尚在襁褓中,我猜想他们此行就是来收养第二个,顺便带大孩子来看看自己的祖国。后来偶尔又看到几例,不止黄种人,领养黑人孩子的也有。说到这里我又忍不住激动了,万恶的美帝都可以跨种族来中国领养一个黄种孤儿,为什么我们不能领养自己的同胞呢?说起血缘的话,我们更相近不是么。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不是一句空话,我知道宁愿养孤儿也不生孩子这种想法很偏激,但前提是我不喜欢小孩子,我并不推荐别人也像我这样。但我真心建议因身体原因没有孩子的夫妇,与其大江南北倾尽家产中西药结合治疗不孕不育,不如考虑收养一个孤儿。  我非常同意题主所说丁克家庭养老不是钱的问题,老年人需要的是精神世界。如果你能帮助一百个孤儿,哪怕只有四分之一知恩图报,你还是有二十五个孩子,在你老了的时候,他们会来看你,每人每月来一次,那你也只有五天可以休息,门槛都要被踏破了。  你们觉得一百个孩子这个数目很庞大吗?我外公是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从退休起三十年来资助了不止一百个孩子,大部分是地震后受灾的儿童,也帮助很多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开解成长中的烦恼,他们之中有的也失去了联系,但也有更多至今经常书信往来,如今很多孩子都长大了,其中一个还拿了奥运冠军,这令他非常高兴,他把三十年来的所有信件全都保存着,就像保存了过去的三十年岁月,没事儿就拿出来看。以前受他帮助的年轻教师经常来看他,还有曾经文革时救过的同事的子女。外公现在身体很好,不过脑袋里有残留的弹片,耳朵有点背,我们跟他说话都挺费劲,但他不需要跟我们说话,他只跟外婆或客人说说话,平时除了吃饭睡觉做运动看电视,大部分时间在楼上看书写信,跟那些孩子们的交流比跟自己家孩子交流还多,精神世界何其丰富?-------------------------------------------------------------------------------------------------------------------------------------------  有朋友说我这种想法太乐观了,的确如此。  我认为这世上天生有三种人,一种人乐观,一种人悲观,一种人自信。  我父亲是个悲观的人,他总是有各种的忧虑,比如我长得这么漂亮那么多人追他居然曾经担心我嫁不出去而表现得狂躁,他经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我母亲是个乐观的人,她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总会说一句:嗨,天无绝人之路。我先生是个自信的人,他始终坚信以他个人的努力可以实现丁克家庭的养老——我们不仅是丁克家庭,还是单职工家庭,我没有工作。我是他们三者的纠结体,他们三个的价值观经常轮番在我脑海中浮现。  我想说的是,我父母享有同一种生活,但他们仍然一个悲观一个乐观,所以乐观与否视心态而定,并不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对于我爸来说,我如今嫁人了他依然会为我不工作而悲观,何况除我以外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忧虑。  丁克有丁克的忧虑,为人父母也有为人父母的忧虑。TVB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TVB还说,多儿多女多冤家,无儿无女就坐莲花。我们的人生总要面对很多的可能性。丁克家庭可能风烛残年时饿死病死冻死寂寞死,被小保姆骗钱等等。有子女的家庭也有可能儿子犯罪女儿卖淫,甚至孩子一生出来就是畸形或后天患病或像朱令一样被害成为年迈父母的负担,对不起这不是诅咒,这真的是我曾经仔细思考过的可能性,前者尚在控制范围之内,后者真的无法预估,不生孩子对我来说是最好的规避风险。  与此同时,爱孩子的人,比如我表哥,由于他和他父母都投资失败,经济条件并不太好,婚后至今仍在两地分居,孩子交给老人带,一家三口要团圆都是困难的事,他们夫妇仍然没有丝毫顾虑地生第二胎(当然是合法的),这过程不能说甘之如饴也是痛并快乐着。从这个角度来看,丁克家庭恰恰是悲观的,多忧虑的,而我表哥认为他能养大两个孩子,那才真的是太,乐,观,了!本来以为有人会喷我的TG外公被马克思主义洗脑,以致组织性党性大于人性,丧失家庭亲情观念等等,看来是我多虑了,谢谢大家。补充:我有一个姨婆,过去是我两个舅舅和妈妈的保育员,她做了一辈子保姆,带大过三家孩子,雇主们都满意她的工作。我家是她工作的第一家,文革中期她回了家乡,跟丈夫生活在另一个省的另一个城市,又在另外两个家庭做保姆,再后来她退休了,丈夫也过世了,刚好二舅要当兵,就申请去了那个城市当兵,转业后就留在那个城市工作结婚生子,姨婆又带我表弟,我表弟上学了还在姨婆家吃中饭,他们就像一家人一样。后来舅舅和舅母离婚了,他们也会分别去看她给她买日用品带她出去吃饭;我妈妈的旧同事恰巧生活在那个城市,她也会去看她;她在那个城市带大的其他两家孩子也一样地照顾她。我们每年都会给她寄钱,外婆还经常接她来我们家住一住,后来老了就不方便了。我大概五岁时在那里住过一段时间,天天跟姨婆去街道做锦旗,也就在那里学会了打麻将。07年我辞职了——我真庆幸那时我辞职了,跟我妈妈最后一次去看姨婆,在那里住了一个月。姨婆还很精神,一眼就认出我,周围老人都很羡慕总有不同的人去看她,甚至还有外地来的,问她这是谁,她就说这些都是她的孩子!她搂着我说人生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就是在外婆家工作的日子,军区大院评选优秀保育员的小黑板每次都能评上她。她活了九十多岁,虽然没有子女,但她能感受到大家都爱她。
【此答案文不对题,请谨慎赞同】我真的哭了?_?『人家的答案很有见地啊有提醒意味啊你这么单纯地对人不满,这种态度我太不喜欢了,政治正确和姿态正确在知乎总能赢呢。』『你太自作多情了,你妈也不是这么想的……』讨厌『他人皆装逼』党是政治正确啊!我妈咋想的你都知道啊!我真的哭了,正在哭?_?……1、 的答案我举报过三次了,看见一个以『装逼』为开头、以个例为武器、整段话跟问题都没有关系的答案以471票赫然位于前排,我只想说——越来越能理解那些人对知乎的唱衰。2、题目问的是『』,丁克只是其中一种情况,还有终身未婚、不孕不育、丧子等多种情况,这种也需要考虑晚年啊不是么。而题目重点是『如何妥善安排晚年』,当然已经妥善安度晚年的人可以来分享经验,已经计划好如何妥善安排万年的年轻人也可以分享一下计划……让更多需要的人得以参考。那些路过顺手进来反对丁克甚至恶语攻击的人,请,问,这,里,有,人,问,你,们,的,意,见,吗?你们连『亲历者说』收藏夹都进不去啊喂。3、唯有幸福与否不可讨论、不可揣测。作为一个心智尚且年少的『生娃恐惧者』,我想来分享一下做娃的想法。今年二十一岁,成年了,自认为也算迈上了独立思考的漫漫人生路。有钱花,有事做,有人爱,活得还算不错。但若让我说,我是因为活着才选择活着,如果我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上,我一点点都不会觉得遗憾。诸漏皆苦,疼是真疼。我来了所以我忍受,但凡我能选我绝不会来。我还在青春期的时候跟妈妈吵架,很冷静地说过一句:『为什么生我呢?我一点也不觉得感激。』当然爱父母,关系也很好,也对他们充满感恩,但并不是因为『把我带来这个世界上』,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很努力地对把我带来这个世界负责,很努力地让我活得更好一点儿。后来妈妈说,当时我这句话她也感到很难受,因为她是我妈妈,她切实地感觉到了她的孩子对自己的生命没有好感,她替我伤心。我很害怕我自己的孩子也这么想,我知道这种想法背后的感受支援,这绝不是因为处在某个困苦的关口才有的想法。如果有可能,我想跟我未来的那个小孩儿谈谈,让TA提前预习一下这世界,让TA自己选择来或者不来。但是我没法儿和TA谈谈,目前只好倾向于选择不让TA来。4、甚至,决定不生比随便生生要认真得多。那么多『女友怀孕了打算结婚但我其实不太爱她』比这可怕多了,单看这行字儿我就替肚子里那小孩儿难过死了。真别搞得批判一下丁克自己就能对自己对后代多负责。
虐待老人那是慈善敬老院或者便宜的敬老院才会发生的事。如果你去过那些豪华的老年疗养中心的话。。。只要你有足够的钱你会发现疗养院就是一个医疗设施设备齐全的五星级酒店,是一个你虐护工千百遍护工待你如初恋的地方。所以归根结底完全还是钱的问题。丁克族只要从年轻时开始规划,把其他人用在孩子身上的钱有效地利用起来,完全可以解决自己的养老问题。 再说有孩子的家庭,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其中相当大一部分还都在远离父母的大城市拼搏。如果父母病了一般会怎么办呢?还不是请最多半个月假陪陪,完了就匆匆离开,拜托亲戚朋友帮忙照看下什么的。说到底不如一个日薪200块的专业护工。 (别跟我说精神需求啊人家题主又没问~)所以养儿防老的思想早就过时了。====================================================================看到太多“你们丁克永远不能体会有孩的幸福!&
你们有孩的永远不懂丁克的快乐!”的答案让我觉得:那么多人不懂“彼之蜜糖,吾之砒霜”这个道理。我是个准妈妈但我很好的朋友是丁克,我们聊过,她说将来她会羡慕我有个超好玩的迷你玩伴,我说我会羡慕她自由自在想去哪就去哪。难道这个世界不是因为可以选择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才美好?
燃Mogician:
大家请先祝福我们好吗!为什么知乎没有“祝福”按钮!___________捐赠遗体是不是就红十字会或者什么的管收尸?如果管的话我俩就都捐遗体去,反正老了之后如果他先死我才不要动手拖死人,如果我先死我更不好意思让他动手拖我…求签过捐遗体的或者家里老人捐过遗体的详细说下,thx!————————————————————————我先说明白,某些觉得女人都爱钱男人都想要儿子的人别拿自己狭隘的大脑去对别人的爱情或者别的什么指指点点,否则一律删评。爱情这么高贵的东西不是毛猴子能理解的。————————————————————————其实我俩的人生也就是一般话的人生,不错而已。世界上有很多十分精彩十分不可思议的人生!真的!就在你我身边的说不定就有奇人!我一直觉得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可能性,如果只跟别人一样过一般的人生……简直就像每天在食堂都只吃醋溜白菜+炒土豆丝+三毛钱米饭一样!看窗口里菜那么多难道不去尝尝咖喱鸡块糖醋小排跟西兰花肉片吗!————————————————————————谢谢大家的祝福!万分感谢!以后如果我们真的能结婚就在这里更新婚礼(当然也有可能一辈子不结婚基一起,反正结婚没什么实际意义)我俩之间的感情……怎么说呢,大概不是一般人理解的,男财女貌,生娃养家的感情。(他有才+有财,我没貌)是那种介于好朋友/基友/室友/炮友/聊友的感情。open relationship.但是互相深爱,之间容不下一个小孩(他还容不下一只猫!)。在他咖啡库存告急的时候早上还会给我留半杯咖啡。虽然我微胖但是还是支持我吃任何喜欢吃的东西。不交换任何密码,手机不能互看,但是可以聊任何惊悚没节操的东西(比如我认识他之前曾经做过一次S,他表示十分淡定,以后想S还可以去继续玩,但是因为他不是M所以请去找别人玩)————————————————————————丁。戴先生也是。打算要么后年夏天结婚,要么一辈子不结,像室友+炮友一样住在一起。我跟你们说其实养个小孩的钱足够你养老了,真的。据CCTV某节目调查,魔都养个小孩要260w+。你说这个钱要是拿来养老岂不很爽!而且如果你有孩子,孩子生孙子,你还要带孙子…天哪小孩子乱叫又拉屎很臭,折寿啊!我外公的哥哥是丁克,生活过的简直奢侈的要死。上海工美名誉教授,八十多,热爱老牌西餐跟西点,顶级红酒红茶,食量巨大,身体健康,除了长期低头画画导致颈椎不大好,不过他现在根本不用画画也很少去接讲座,只要拼命花钱在死前把钱花完了就好。夫人会四种外语+粤语+沪语+普通话,热爱名贵衣料,年纪一大把天天化妆做头发,拿一米七八百块钱的料子做新衣服,过了季就送人(额是的我真的被她送过造价2k+的呢子大衣但是其实不合身)。两个人冬天去港澳东南亚或者澳洲避寒夏天去日本避暑,花销巨大,毫不担心。坦言其实也喜欢小孩子,但是油画气味对小孩不好,再说如果专心艺术就没法给小孩子关心,也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换尿布上,所以一直不要小孩。说回来,我跟戴先生的计划是这样的:首先,好好学习+锻炼身体我还在念书,他最近幡然醒悟弃金融从音乐重新念起硕士。其实音乐这种行业比金融等传统行业真是有钱太多,做钢琴伴奏一小时300+,指挥600,教课简直没上限。而且钢琴师真是越老越值钱【顺便打个广告,魔都地区想学钢琴或乐理或听力或者考abrsm的私信联系我】。我学会计,收入相比之下一般,大概养活自己就成。然后好好锻炼身体,不要生病。说起来女人生孩子对身体伤害很大,很容易落下病根。然后我俩已经有房子,两套都是他的,不给我加名。车子不买,他眼睛好像有点不好,不能开车,而我一闻汽油味就头疼恶心,也不能开车。攒到第一个三百万(包括把一套比较远的房子卖掉)就去做定制的理财产品。目标是在我退休的时候他买一台fazioli换掉现在的schimmel之后还有六百至一千万。然后因为会计有反聘这么一说。等我的反聘结束之后我俩去刷中国所有的铁路线。如果得了绝症就不拖了,直接给个痛快。比如癌症,谁都不愿意拖到浑身骨痛。超恶心那种非要苟延残喘的治疗,老人忍受痛苦,嘴里喷出脏器腐烂的气息,儿女早就开始盘算分遗产。顺便,我俩要搞新式婚礼,不大摆酒席,不敬酒献茶,不收礼金,不请婚庆公司,不要贫嘴司仪,不要恶俗游戏跟闹洞房,不要婚车,不要彩礼嫁妆改口钱,不要钻戒,不要婚纱,就穿一般的礼服。以音乐为主题,弹琴,唱诗。【敬请期待,大概部分会跟上海地铁合作,到时候会放出微博直播地址,立贴为证,请祝福我们】我们的很多朋友都是丁克,有已经结婚的,还有结婚后还异国几年的。打算以后还可以互助收尸,葬仪从简,不买墓地,不买骨灰盒,骨灰找棵树一埋或者扬手洒进黄浦江,OK!说实话我特别不能理解非要生小孩的,你们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基因非要流传下来,是白眼长翅还是矮秆抗病?在这个人口爆炸的世界上能够流传下来的只有优秀的思想和作品。写出很棒的钢琴曲,教给学生音乐的乐趣,独立思考抉择命运的精神,这些都是能够影响一个以上的人的,是有可能被流传下来的。达芬奇跟牛顿都没有小孩,但是现在几乎全世界的小孩都知道蒙娜丽莎跟牛顿三定律。如果是以小孩作为传承的工具的话,大家谁知道自己的太爷爷太奶奶叫什么名字?如果把小孩作为养老的投资更不可取,就是因为中国人这种投资精神才产生了很多父子不合的悲剧。大家有没有小时候因为考得不好而被打,甚至没有机会解释“我已经很努力了”?有没有从小到大被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有没有被家人骂过“养你还不如养猪?”即使是气话也反映了他们潜意识是把小孩当投资工具养的。我说,知乎上的各位高端人物,知识分子,你们也要重复这种故事吗?我不是反对养小孩,我就是想请大家在把一个小孩养出来之前先想想,能不能给他纯粹的爱,不把他当工具?养出来如果他学习不好或者早恋或者打架或者砸了教室玻璃或者长大了没有女朋友会不会后悔?【因为后悔了也不能把他塞回去】_____________先生看了所有的答案跟评论表示谢谢大家的祝福以及还是不让我养猫嘤嘤嘤…——————————————婚期定了,下个学期我一开学就去学校开户籍证明然后就领证,打滚求祝福~婚礼肯定得等毕业了——————————————现在出单独二胎政策了,我觉得对我们求职中的女生打击太大!也希望我们各位高智商高学历的姐妹不要被夫家压力所迫生二胎,真的,咱们好不容易读了那么多年书不是给他们下崽用的,而且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大很容易造成兄弟不合——————————————更新一下:评论里那个火舞是我父亲,伪装成一个婚姻不怎么幸福的中年女人。呵呵。啊,我爹其实还是很萌的…我们全家都蛮擅长在网络上扒别人和伪装成陌生人,应该是遗传…是高智商的体现!我智商也很高的!——————————————今年过年时候听说,我姥爷的哥哥建国之前入了共产党,是地下党情报人员,表面的身份是复旦新闻系学生,情报来源是兼职给剧院画大幅海报,年轻时候擅长花式骑自行车和打篮球,同时不可避免的周旋于各家的大小姐之间…而且根据我姥爷年轻时候的照片估计身高也很高,高鼻梁深眼窝大粗眉,已脑补十万字民国谍战偶像剧
可信任的劳动力比钱更难获得。 经济条件好的丁克双方都身体健康时没有任何问题,但身体出现了问题确实比较麻烦。 我母亲的姑姑家都是离休老干部都80多岁,家里经济条件非常优越,但是儿子在美国,基本不回来也相当于丁克了。现在老头得了脑血栓瘫痪在床,老太太不慎摔断了腿。 家里虽然雇了两个保姆,但还是需要我父母经常就近照顾,帮助去取药买一些贵重东西,办一些社会事务。 如果没有我父母就近帮助,他们会很麻烦。
我另外一个亲戚情况更有意思。老两口70多身体也不太好,也是退休老干部,有两个女儿(都50多岁),都是事业很不错的职业女性,两个女儿虽然都结了婚,但是都是丁克。 节假日大把的时间陪老两口四处享乐,老两口的日子是真正的天伦之乐。 结论是,对自己的最有利方案是,多生孩子,同时让孩子丁克。
我决定丁克。虽然我只有25岁。虽然我还未婚,甚至连结婚对象都没有。我也想过老了怎么办。如果老到需要人照顾,那生活有什么意义?所以我不会让自己老得需要人照顾。在送走父母以后,在尽到孝道以后。在吃不动玩不动之前。就结束自己好了。
看了前面很多人的答案,我在感情上支持葛巾的观念。但我认为在目前国内的养老环境下。丁克养老的稳定性极差,风险很大。
本人今年二十六,按说没什么发言权。但因为我是学医的,在老年、呼吸等几个老年病人很多的科室轮转过,所以还是有话说。
我觉得丁克养老在经济方面完全可行。但在面对疾病面前就非常脆弱。我认为养老应该是一个稳定的系统。是在自己失去工作,甚至生活能力受损的情况小,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意外冲击下仍能维持生活的系统。(我个人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想看看明天的世界的人,所以我肯定不会选择安乐死,并且尽一切努力苟延残喘)
但在丁克情况下,在老年,认知力下降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出现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下,没人能够保障你的权利。没有人签字手术都动不了。更何况没人去帮你跑上跑下的办各种手续,照顾饮食等。至于陪护在医院专业的陪护照顾病人配合治疗的能力是肯定的。但我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陪护对老人的照顾质量不明确,我不了解院外陪护的评估和指控,没有发言权。
至于前面答案中的认养子女。我认为如果从小收养,其实和非丁克家庭完全是一样了。至于资助学生之类的。根据我在临床上看到的情况,靠他们照顾基本不现实。首先这两者之间的付出回报完全不成正比。而且资助的人多时更可能因为责任分散导致无人负责。这在多子女的老人身上已经很常见了,对于养子什么的。我想也是一样吧。
虽然养儿防老很不靠谱。但除了经济和感情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就是在你无法再站起身捍卫自己的利益的时候,还能有一个义不容辞的候选人可以代表你的利益。这是丁克状态下无法达到的。根据 的启发再补充两句。回复 苏簌 :我认为选择丁克的人都是对子女很负责任的人,因为希望给子女很多,多到觉得自己给不了而选择不生,那些管生不管养的才不会在乎自己生几个。因此为了任何感情之外的原因生孩子都是不值得的。
的回答,顺便补充一下关于养老的概念一般我们将养老分为三种模式,家庭养老,院舍养老(即养老院)和社区养老。如果要想老人生活质量高些,钱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试想一下,十几二十年以后,一大批独生子女处于壮年,假设一对夫妻有一个孩子,那么这对夫妻可能要负担4个老人和1个孩子的生活,经济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不过既然题主讲的是丁克,就忽略这个假设吧)。一、院舍养老:其实我还是很赞成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然后进入老人院,但是院舍养老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钱,一个是时间。1、关于钱:站在院舍的角度,没有足够的资金就无法引进更好的设施和聘请专业的人员(护士、社工、营养师等),院舍的资金可以来源于政府、基金会的资助,社会的捐款,以及院舍收费,理论上来讲,一个健康的老人和一个瘫痪在床的老人相比,自然是身体健康的老人进入院舍的收费低一些,生老病死乃人所需经历的不同阶段,如果一个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但觉得进入私人院舍太贵,有没有办法呢?有,那就是进入政府运营的院舍,不过这就要引出时间的问题了。2、关于时间:进入院舍前,老人需递交申请,院舍需要评估老人的情况,决定是否接收老人,不过,在老人正式进入院舍前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等床位(至少也要等个几年吧。。私人院舍也要等,不过没那么久,只要有足够的钱)。(注:暂时忽略国内院舍发展不规范的情况)二、社区养老:目前政府提倡家庭养老、院舍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比例为7:1:2,正是考虑到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与文化,但理论上社区养老的比例应该提高更多。想一下,除了基本日常生活需求外,老年人还有什么需求?1、保持熟悉的环境,避免孤独感举个例子吧,我爷爷住在农村,我们家住在城市,又一次爷爷来我家过年,没过多久就想回家,为什么呢?爷爷喜欢吃完饭就出去溜达在农村,有一大群他从小就熟识的老伙伴,出去串个门,闭着眼睛就能走到,而在我们家,虽然他也是吃完饭就出去,但是又能见到什么熟人呢?2、获得成就感我妈妈有时会说:“你以后生了孩子我帮你带”,相信很多老人家也会自告奋勇帮儿女带孩子,其实他们并不一定是真的想带孩子,而是通过带孩子,和儿女保持联系,并且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我外婆就是基本上一个人带大了儿女,然后又带孙子孙女,等孙辈也差不多长大了,就自己找些穿珠子、绣花的活,或者教其他老人打鼓什么的。说这么多,都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话题。我们最熟悉的环境莫过于自己生活的社区,因为那里有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相对于院舍养老来说,老年人不用改变环境,这是它的优势之一,社区内邻里间互相帮助,有事相照应,或者社区内的机构,都是社会互助网络(social support network)的一部分。社区养老分为两种,一种是在社区内养老(也就是在社区内的机构养老),另一中是由社区提供养老(比如由区内的人士提供养老,比如志愿者,邻居等等)。说到这里,我想到之前在香港实习的时候,参访一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那里的负责人给我们讲了一个就在社区内发生的事:有一个独居老人每天中午都会叫同一间餐厅的外卖,有一次老人连续几天都没有叫外卖,送外卖的小哥就担心是不是老人出来什么事,于是打电话给中心说明情况,中心后来派人去了解,结果发现老人只是出去探亲戚了。其实,讲这个故事只是想说明,社区内的人或机构说不定那天就参与进我们的养老计划了。。当然,社区养老和院舍养老相比还是省钱的。(注:国内的社区养老目前发展仍不完善,相对于香港或其他发达国家来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最后,老人不等于被养。日本有位90多岁的老奶奶最近跑100米还跑出了23秒多的成绩呢!身为后辈,有时间多回去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讲讲过去的事吧!———————————————————————————————————————————如有不准确之处望各位大神指正。
大家都在讨论丁克不丁克而不是晚年不晚年了。我插句嘴,男人的话反正老了能生,女人的话现在想不清楚可以咨询下冻卵服务,好好锻炼身体,35岁的想法和25岁不一样,也许到了45岁和35岁又不一样,不是说肯定用的上,但起码是条后备的道路。我相信许多男人也不是骗女人要丁克,但有时候生育本能上来了他们也控制不住,的确丁克有许多男人对女人不错,但也有男人外面有了孩子女人的确麻烦。至于养老大家都说的差不多了,跑步练拳,赚钱,培养独立的精神爱好,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我觉得到了老年,健康,金钱、友谊和爱情,保持活力保持点迷茫保持点野性都比血缘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更加重要,有一个孩子不是为了防老,而是选择一种自己想过的生活方式而已。我觉得这两种生活方式没什么好互相说服的,但终究会老去,不管有没有孩子,都得替上天安排好自己吧。最后我支持安乐死合法,特别是老年痴呆这种脑补疾病,应该让我在还有理性的时候合理规划我离开的时刻。
George Giuseppe:
我觉得我父母如果没有我早就成为千万富翁了,所以在这种高速发展的社会下,基本上会剩下一大笔钱与时间,再去投资,基本晚年不会太愁吃喝
突然想到一本很早前未雨绸缪地看过的书: [日]关于如何老后孤寡独居,作者着实写了不少,但更重要的是,全书有一种“老娘老了也能活得潇洒”的精气神。因为这本书超然的女性独立精神以及必然的人生指导意义,所以我给了四颗星。 搜这本书的时候还找到日本人写的另外一本没看过。翻了下目录,觉得有点碎碎念,但日本人的文字向来挺实在,预备孤独的老灵魂,大概也能从中学到一二吧。
看了这么多答案我只想到一个在知乎绝对是政治不正确的东东,也是我妈经常感叹的:(相对而言)高学历高收入群体越来越注重个人生活质量倾向丁克,低学历低收入群体养儿防老拼命生,长此以往,如何得了……——————————————————————————————————————————哥哥和嫂子均为复旦本科,都已取得博士学位,收入颇丰,二人同年已经40,坚持丁克至今,双方父母均表示支持。本人开个小小迷你作坊,雇工数人,无一例外全部超生,2-3胎为主,放养or散养,绝对粗放式管理。
这个问题快成政治正确贴了……我就当回搬运工吧,摘自维基百科选择丁客家庭八大理由觉得世界太乱,社会竞争太残酷,不希望孩子也来世界上受苦、重蹈覆辙。我的事业是长期艰苦努力的结果。所以想以事业为重,不愿意让孩子影响自己的工作。两人世界也可以很快乐,此已足矣。当代养育孩子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事情,而且不一定有回报,世事难料,所以还不如不要小孩。在自己对生活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时,不想要孩子。受经济条件的制约,认为自己现在的工作还不够稳定,希望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条件,让孩子出生后有好的生活。觉得没有儿女承欢也一样可以活得很充实,甚至可以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觉得生活环境太拥挤,不认为人生的价值在生养后代。丁客家庭利弊家庭变迁是社会变迁的缩影、随着时代的发展,丁客家庭能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主要是因为人们的家庭功能观念有所转变。而且丁客族的一个贡献是有利于缓解人口负担过重所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如资源、就业等等。不过,人们在接受的同时还是有一些疑问。有人认为不育文化的无限扩展对人类正常的繁殖生息是不利的。也有医学界人士提出,女性在其一生中如果有一次完整的生育过程,就能提高免疫力,不生育不利于身体健康。家庭具有生产、生育、教育、宗教、娱乐等功能,生育不再是家庭最重要的功能,这的确是一种进步,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价值观念和理想憧憬来选择自己的家庭结构,这也是需要全社会理解和接受的。不过孕育儿女有时可以使夫妻双方心理更加健康,在孕育生命的过程中可以体会更深刻的人生哲理,从养育子女的辛苦中理解父母的恩情。另外,不少医生发现,近年来超过35岁的高龄产妇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年轻时立志不生育,到了中年随着夫妻情感变化而“反悔”的人。然而,养育子女所需要的时间和心力,并非人人都有能力负担。现今社会转变快速,竞争激烈,子女教育、课余活动的支出也较从前多,儿童和青少年承受的心理压力也比从前大。某些地区的教育政策又经常改变,前景不明朗,令人不敢生育。有些人本身已经因为生活压力而精神紧张,甚至有情绪问题,生育不但增加他们的心理压力,还可能对下一代的身心发展有不良影响。而且,由于现代婚姻的不稳定性越来越明显,离婚之后的家庭对于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童年定终身”,很多破碎家庭的孩子往往容易内心受挫、抑郁内向、对婚姻产生强烈恐惧等.----------------------------------------------以下是正文-----------------------------------------------------------在我看来,一个家庭选择成为丁克家庭,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斗争的结果,所以旁人最好是尊重他们的选择,而无需多言。伴随着中国人老龄化的到来,养老在现阶段的中国是一个日益严峻的社会性的问题,一方面是人口的快速老龄化,一方面是我国养老资源的相对匮乏。丁克家庭面临的养老问题其实而普通家庭没有太大区别,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所有家庭都需要在解决养老问题上花上大工夫。解决办法无非以下几点:1、自己尽量多存钱,在中国有钱好办事。2、养老保险、医保要交到位,退休后有持续的收入来源。3、选好养老院,和自己亲戚的晚辈打好关系,与其约定好自己的养老需要,并给予合适的报酬。4、和自己社区的工作人员打好交道,定期到社区养老中心报到,与其约定如未按时报到,要求他们及时上门查看原因。p.s.为什么这个问题里很少讨论失独家庭,而去争论丁克家庭的选择问题?别人的选择关你鸟事啊。失独家庭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关心和同情吧。
鉴于家长不能打破自然规律的信念,我结婚了!鉴于家长传宗接代的观念,我怀孕了!现在每天忍着恶心,承受着心里压力,我突然想问自己,自己到底为了什么?丁克是一种选择,在我看来,是一种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在此,我表示极大的尊重!有无子女,和有无子女养老是两个概念,作为80后,我想我们适应环境的能力很OK,如何活着,而不是如何为别人活着!作为女人,每个对我说,怀孕的女人最美这句话的人,我想说,充其量是个心灵美,外表无美可言,素颜、暗黄、嗜睡、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这些状态不会让人觉得美,自己本身也真心疲惫到没有心思折腾,你所做的一切换来了小天使的降临,其实,生命是你给他的,生活却是他自己的,我们只需要做的就是取悦自己而不是为难别人!所以,养老这件事儿,自己解决,和自己爱的人相守相依才是归宿!--------------------------------------------------------------------------------------------------华丽丽的分割线 现在开始补充答案
首先祝福自己
我的宝宝已经4个月了
是个可爱的女儿
就在刚刚她还冲着我咯咯的笑着 现在她依偎在我怀里吃奶睡觉
我觉得好幸福
这种是爱情给予不了自己的
我很享受陪她慢慢长大的日子 你会被她的笑容融化
她会触动你心底所有的柔软
所以丁克虽然是一种选择 但有了宝宝也是一种快乐。希望大家无论如何选择
都要幸福的走下去。
ess axiom:
1,赚钱,理财。2,锻炼身体。3,找个把爱好。有个老窝,有点老钱,有个老伴。幸福人生从60岁开始。
看了这里的答案不由为自己叹息。
作为已经有小孩的人来回到一下这个问题吧,我觉得现在有小孩的人也没有几个把自己的晚年寄托在小孩的身上吧?或者这么说好了,无论是现在的现实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养老关键还是靠自己的积蓄啊~~在我看来,有小孩的好处是可以丰富精神生活(当然我决没有打算被肯老),特别是几十年后隔代的小朋友出现以后,想想都会觉得很好玩啊所以我觉得安排晚年这个问题本身针对丁克是没有道理的另外这个问题的里面有太多的回答是:“丁克就是好啊~~” vs “丁克就是傻啊”难道没有人觉得跑题吗?我准备对所有只讨论丁克是好还是坏的回答点没有帮助
罗斯巴德d:
对某些财商不及格的中产阶级来说,孩子就是负债和痛苦,
kenily wang:
本来一贯不喜欢在网上多浪费口舌,可是看到最后终于还是无法忍住要回击这些自以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别人的选择指指点点兼且以最终被他们认为是悔悟的人的求不得而窃喜的人!(好绕,大概过分生气了吧,看来是真的涵养还不够)。多说几句,首先本人出生在一个很传统的家庭,祖辈是老派的学究,解放前就是大学教授,先父谦虚点说是地球物理领域国内外小有蜚声的学者,在世的时候也是副厅级别,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高知。我从小就受中国传统教育,在孔孟荀朱等夫子的教育下长大,也有幸在成年后去北美喝了几年国际墨水,然而这并不妨碍我成为一个坚定的丁克主义者,和什么年龄,自私与否没有关系,因为这一切在我人生观形成的时候就已经形成。在我看来丁克并不简单是种生活方式,而是一种信仰,那些喊着丁克装b的人,不过是中国社会如今没有信仰的行尸走肉的一个不算多么典型代表而已。言归正传说到楼主关于养老的问题吧:(喷子们等等,会给你们讲道理传福音的,不着急哦,乖)
其一、首先养老在中国根本就是个社会问题,和丁克与否压根没关系。社会保障机制的不完善和养老资源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导致了其实现在我国平头百姓们是活到老做到老。为什么?因为没有政府和上层建筑给我们安全感,你要靠自己挣够让你活下去活的好的资本。无论是不是有后代都一样,除开那些有政府养,有我们这些社会上p民们纳税养活的阶层。我们有孩子与否会改变我们养老的现状吗?显然不会!有不少跟我人说,你看xxx,谁谁谁儿子女儿多么优秀,多么能挣钱,孩子就能给他们养老。这种人我给他们的回复通常就是两个字“bull shit!”(请谅解我的粗鄙)。原因,他们的孩子赚钱多,就能把父母养老问题解决?姑且不论是不是孩子给他们吃好的,住好的,请保姆照顾就能让老人有幸福感,满足感,我并不是说钱不能满足老人,可是要多少钱才能有安全感?你能给多少来保证他们的安全感,他们更会考虑后辈的生活质量,要知道中国传统是所谓的“水往下流”,没多少父母是指望孩子们回报什么的。“不要拖累孩子们”还是很多长辈们的主旋律,也是社会现实所迫,因为没多少人有条件去兼顾自己的事业家庭后代的同时还有时间,空间,精力能力去真正照顾好长辈。能做到善待的就很不错了。所谓“久病床前无孝子”不是子女不孝而是在这样一个没有保障的社会里,渺小的个人力量只会显得更加渺小。试想想:你是个金领,你要面对多余常人的工作压力,不然何来高收入,何以保住职位?如此一来你能照顾好长辈?你是个大老板,你就能?商城如战场,殚精竭虑之下,何来给老人养老?不要跟我讲过了这段打拼的日子就好了,别说你敢不敢不打拼,就算你真能放下,还有句话叫“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我的切肤之痛,自问我还是能发言的。结论是:人人难善自身更遑论兼顾给老人养老了。(这年月,不啃老就算好孩子了,喷子们摸着自己良心问问自己,你们除了拿了你们父母一辈子的血汗钱买车买房,结婚生子外,给了父母什么?)于是养老这个本应是靠社会靠国家的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事情,我们只能靠自己,无关丁克与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要移民北美,北欧了..人到晚年,离乡背井难道是图北美,北欧靠近北极圈够凉快?
其二、丁克和年龄无关。40到50岁才能谈丁克?不然就是装B?又是一句粗鄙的bull shit脱口而出啊。为什么年轻就不能有成熟的想法观点?我不否认有不少人到了不惑,知命的年纪想要有孩子了,那并不是因为他们意识到丁克不对而是他们自己没有坚定想法,没有明白丁克到底是为了什么,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丁克是一种信仰,要有长久打计划和完善的人生规划,放弃的人不过是在人生玉米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友自曝脑出血经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