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年没有好好学,成绩cad标注超出尺寸线二本线四分,第二年拼了命的学,有考上清华的可能性吗?

辍学少年当半年清华保安 高考超二本28分|清华保安_新浪教育_新浪网
辍学少年当半年清华保安 高考超二本28分
文科510分,过了二本线,(安徽文科二本线482分),不算太高的分数。但听完他的故事后,你一定会很惊讶!
他的名字叫闫程程,今年20岁,家住颍东区杨庄巷。2011年3月,他退了学,曾先后前往郑州、上海、南京、武汉、北京等地打工。去年,他在(,)当起了一名保安,并下定决心自学参加高考。
于是,有了后面的故事……
进过工地,卖过保险,当过学徒,端过盘子
179cm的身高,较瘦,黝黑的外表下透着一股沧桑老成,这是初次见到闫程程的印象。采访中,颍州晚报记者才渐渐了解到他成功背后的辛酸和泪水。
2010年,闫程程考上了阜阳市第三中学,却无法适应学校的生活。第二年,他结束了高中的学习生活。
可退学后,外界的压力,让他曾经的雄心壮志渐渐被磨灭。抑郁、自闭,种种不好的情绪不断袭来。父母看在眼里疼在心中,带着他看了心理医生,并决定让他去外面的世界走走。
后来,闫程程带着400元现金,孤身前往河南郑州。年龄小,又没有技术,闫程程进过工地,卖过保险,当过学徒,端过盘子……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期间,父母帮他联系了几家私立高中,可惜因种种原因都没能重回学校。
到清华大学做保安,重燃高考梦
2015年5月,闫程程从合肥一家饭店辞职,准备前往北京务工。“当时合肥的工资很低,就想到北京闯闯。”闫程程说,但北京的旅馆太贵,他开始在网吧、24小时营业的商业大厦、三联书店等地方过夜。
一个偶然的机会,闫程程听说高校的保安工作时间规律、收入稳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来到了(,)保卫处,咨询保安招聘事宜。“当时北大的保安人数够了,而且我比较瘦,没有顺利应聘上。”闫程程说,接着,他来到清华大学,顺利成为一名校园保安。
在清华大学当保安时,闫程程遇到了很多优秀的同事,不少是准备考研的大学生。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他开阔了视野,也重新燃起了自学参加高考的梦想。
此时,颍东区招生办的一句话让他没有了后顾之忧:“你可以以社会生的身份参加普通高考,只要具备高中阶段的知识水平,同等学力,就可以报考。”
“我当时高兴坏了,还请同事们吃了顿饭。”闫程程说,从那时起,他开始拾起了高中的课本。
抄过300多份高考试卷,跟理科状元一起学习
趁着在清华打工的宽松环境,闫程程给自己定了高考目标。“当时想着,如果失败,那就认命,以后好好打工挣钱,也算是尝试过了。”闫程程说,由于高一辍学,他对高中的知识体系一片空白,困难也接踵而至。
“最难的是数学,甚至连虚数都不知道是什么。”闫程程说,他采用了最笨的方式学习——抄试卷。拿着高考试卷,他一边抄一边学习,整整抄了300多份试卷。
后来,闫程程还遇到了一个“贵人”——2014年湘西自治州理科状元黄祚栋。“一次,我去教室上自习,刚好与他坐在一起。”闫程程说,当时,他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就鼓起勇气向黄祚栋请教。而闫程程拿着的高中数学课本,也让对方产生了浓厚的好奇心。
就这样,他们成了好朋友。每每遇到数学难题,闫程程就会主动向黄祚栋请教。“他帮了我很多,还帮我制定了数学的学习计划。”闫程程说,黄祚栋给他讲解了很多题目和学习方法,暑假期间还把学生卡借给他使用。
2015年11月,闫程程从北京辞职回家,开始报名参加普通高考。为此,他制定了一套精确而固定的作息习惯,每天凌晨1点半准时睡觉,早上6点半准时起床。数学、英语、语文、文科综合,每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
考了510分,以后想学经济
高考来临时,闫程程既紧张又兴奋。“可考完数学后,我整整哭到夜里一两点,一宿都没睡好。”闫程程说,考完试后,他对自己的成绩没抱太大希望,准备前往外地务工。
分数下来的那天,闫程程查了一下成绩——510分!
“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遍遍退出网页再重新进去。”闫程程说,整整查了六七遍后,他才相信成绩的确是自己的。那一刻,泪水早已模糊了他的眼睛。
这几天,闫程程正在查看高考报考指南,准备以后学经济类的专业如会计等,“目前看中了华北科技学院、西北民族大学。”闫程程说,希望自己能成功被录取,“以后的路该怎么走还没有想好,现在只想着把学上好。
更多信息请访问:
(收录2595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提供29省专家服务)
三步报志愿
41243人已测试
8210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为什么有些二本院校分数线比一本还高?一本分数上二本院校亏不亏?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有些二本院校分数线比一本还高?一本分数上二本院校亏不亏?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高考选择志愿时,不敢冒险博高。有些二本院校的分数线甚至超过了一本线,导致很多同学明明考了一本分数,往往最后却报考了二本大学。这种现象普遍至极,甚至也有很多同学觉得很不值。你是其中之一吗?你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23个回答201赞踩先表达观点:基本不亏为什么说基本不亏呢?因为事无绝对,我先说一下不亏!之所以出现有能力进二本而读了二本大学的情况,无非是考生本身对自己考进一本没有什么自信,或者说是能力不足!一般的二本大学和普通一本的水平差不多,都足够培养考进来的每一个考生!有很多考进二本院校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或者考研情况要比一些一本的学生要好一些,当然没让拿二本学生跟一流大学比,不在一个平面上,就算有掉下来的,也是个别!我本身是二本工科大学(很多人说我这个学校垃圾,但是我不这样认为),有个学长,他当初以零星之差没进入他想去的大学来到了二本,他就立志考研一定要考进去,结果他没考而是直接保送进了那所大学而且是很好的专业(哈工大)!每一年都会有很多人保送到各个名校读研,我这一届有大连理工、哈工大、清华!这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二本的学生通过努力还是可以走向更高端的平台!上面说考研,下面是工作。确实在找工作中,二本学生不占优势,但是能找到好一点的工作并不是难事儿!说很真实的话,在二本里能好好读书做一些有用的事情的学生并不多(在普通一本也是这样的),我上大二那年看着那些毕业的大四学生在拍毕业照,那几天天天在学校里晃悠,又跟我朋友说了一句话:这些学生连自己的未来在哪都不知道,还有一天天美美哒,真是不知所为啊!后来想想说的可能是傲慢了,但是这确实是我对大部分二本甚至普通一本的学生看法!在二本大学里,如果你有心想做一些实战性的科研工作很容易(之前我看到我所在的学校就很支持学生实战)。我是工科,学院各个实验室均为学生开放,学生自主管理,学生通过培训参加科创活动,通过专业技能你可以接外面或者老师的项目挣钱!等到毕业的时候,很多人都提前被企业签走,也有很多被院长或者老师直接推荐到公司里做技术研发工作!我经常跟我工作室的队员说:思想决定了你的最大值,而能力是你是否能达到你最大值的关键因素!你要你想、你去开拓、你去探索、你去努力,二本足够给你一个足够的平台,但是好学校的资源还是很多,不是一般破学校能媲美的(旁边有一所985每个老师研究经费每年几十万甚是百万很正常用不了,我们整个学院才几十万,都不够用),所以不要嫉妒。有一次跟985名校的一个老师带的研究生团队合作(机会偶然,要不然我也没这这样的机会在那种层次上合作项目),当那个老师知道我是二本的时候很是不屑,有点看不上,很正常。但是我把我的简历给她看的时候,她看到我之前做过的项目成果的时候,说你这样的成绩应该考研,考我这我会接收!我还是选择工作了,明年夏天去工作,过年之后跟我之前合作的公司老板合作开一家公司。感觉未来还是挺好的!如果进了二本没必要不甘心,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一本不一定会比二本的出路好!但是并不是鼓励不好好学习毕竟考一个好点的大学还是有更好的发展的!189赞踩我国是有很多二本的专业比一本的分数线还要高出很多的。湖南一理科考生,高考成绩549分。当年考生所在省理科本科一批控制线为544分,该生成绩只高出5分。而考生想在省内报考的一本院校就只有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那么几所。当时考生也意识到,这些大学同样也是其他同学想报的,志愿肯定爆满,要是再去分一杯羹,就如虎口拔牙。之后,他决定还是到外地的二本高校“逛逛”。当时他向一位上一年考上长春理工大学的师兄请教。师兄告诉他,长春理工虽然不是一本大学,但它的光电技术类专业却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多数省份招的都是一本线上的考生。由于地理原因,湖南的考生对远在东北的这所高校热情不高。于是,该考生就在一本批次的第一志愿上填报了长春理工大学,第一专业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结果他被顺利录取。而这一年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一本高校,在本省录取时,最低分都超过了一本控制线10分以上。看到这里,有的考生和家长可能就急眼了:“用一本分数上二本院校,那不吃大亏了吗?”  此言差矣!严格说来,真正的一本院校应该是20世纪90年代以前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的面向全国招生的院校,此类院校大约只有100所右。随着高考制度的不断改革,高校招生的自主权越来越大,一些高校在校园环境、师资建设和生源质量有了较大改善之后,便纷纷向省级招办申请“晋升”录取批次。而这种“晋升”又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而就出现了同一所二本院校分别在第一、第二批次录取的现象。  另外,关于一本、二本的划分,国家并没有统一界定。即使是国家明确公布的在一本批次录取的院校,也含有行业照顾、西部扶持、政策倾斜等“计划经济”因素,特别是一些边远省份的一本院校,无论国家怎样加大投资扶持,其办学条件(尤其是师资力量)也难以与北京、上海及经济发达地区的二本院校相抗衡。看近年来我国院校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很多专科性极强的院校被一些综合性的或者其他性质的院校合并了,为此,建议大家如果上一本线,大家一定要慎重考虑是报考一本还是二本。比如现在的浙江大学,就是由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而来,在全国名气,分数和实力和合并后相比都相雀甚远,在合并后学科更完整,实力更雄厚。  所以,如果你的高考分数仅仅是刚上一本线,或是在一本线上20分之内,那你不妨在二本院校里多下点功夫,很有可能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收获。比如本案例,该考生的成绩属于中上等,仅高出一本控制线5分。在这种情况下,多数考生会绞尽脑汁在一本院校里反复搜索,生怕自己从一本院校掉到二本院校。这样做的结果不外乎两种,或是被本省的一所好学校里的“差专业”录取,或是被一所很偏僻的一本院校录取。这两种结果都不是考生所愿意看到的。本案例中的考生,在明白了自己的尴尬处境后,并没有削尖脑袋往上攀,而是经过调查和咨询,第一志愿便填报了远在东北的长春理工大学。该校虽然属于二本院校,但在许多省份都已经晋升为一本院校,特别是光电类特色专业,教学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一条龙”的办学实力,完全可以与其他一流名校平起平坐。  可以说,该考生填报志愿的结果是“明降暗升”,看似吃亏实受益。1.二本院校里的国家重点学科  高校里的重点学科是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国家财力的可能,在高校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重点学科是衡量高校学科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其科研经费、实验设备与图书资料等方面有良好的基础,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成绩显著。以下是二本院校(或非“211工程”院校)里的国家重点学科分布情况:2.一线城市里的二本院校  “求学要到北上广”,这是一句近年广为流传的“学谚”。这几个一线城市由于文化、经济发达,伴随而来的是更好的学习氛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这些城市的二本院校,倚城市之名而水涨船高。由于外地考生竞相报考,使这些城市中的某些学校的录取分数接近甚至超过一本控制线。  尤其是北京、上海这两座中心城市,一北一南占据着中华大地政治和经济的霸主地位。在这样的城市上大学,经过数年的熏陶之后,你的骨子里就会浸透一种优雅、一种气质、一种风范、一种大气。这种性格是其他一些城市的大学生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难怪老舍先生早在70多年前就说过:“一个大学或者正像一个人,他的特色总多少与他所在的地方有些关系。”外省许多上了一本分数线的考生,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种共识:宁上北京上海的二类大学,也不上二类城市的一类大学。3.其他热点城市的二本院校坐落在经济发达城市和东南沿海城市的一些二本院校,在外省录取时,也大多超过一本控制线。以下是一线城市“北上广”的二本院校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有用就点个赞吧~109赞踩二本院校的录取分数为何比一本还高?首先,就业平台成就“最大利好”。因为就业的刺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不少二本院校与行业结合紧密,在一些招牌专业中,无论师资还是实践实习资源、乃至学生就业推荐上均有优势。另一方面,二批次录取院校中,成为不少考生、家长看好的“潜力股”。其次,分数线随进校线“水涨船高”有很大一部分的学生有“一本实力”,不填报往年分数线与一本线持平的学校,而是直接选择二本录取的机会,参与竞争其中热门专业,对二本线上分数相对较低的考生产生较大压力,这部分考生若在填报时没有注意各校间分数级差,或坚持留沪不填外地高校,很可能进入专科层次录取。一些特殊行业院校,最低分也比较高。如上海海关学院,2007年才从专科升格为本科,因为以海关、税务、外贸专业为特色,听上去非常“高大上”,文史类、理工类最低分分别高出二本线62分和85分。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虽然在陕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但文史类、理工类最低分也分别达到560分和528分,令人“不明觉厉”。一本线报考二本专业到底值不值?看近年来我国院校的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很多专科性极强的院校被一些综合性的或者其他性质的院校合并了,为此,建议大家如果上一本线,大家一定要慎重考虑是报考一本普通大学还是二本综合类院校强势专业。比如现在的浙江大学,就是由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合并而来,在全国名气,分数和实力和合并后相比都相雀甚远,在合并后学科更完整,实力更雄厚。例如下面这39所院校均是超过一本线录取的学校:注:院校整理来自高中生家长圈4赞踩这个我最有权利回答,我是今年毕业的,读的是电气工程专业。我们学校是二本,但是电气工程是在第一批招生,分数线高也有他高的道理,我们专业毕业非常好找工作,比其他一些985 211的其他许多专业就业好的多,大多数去了国家电网和电厂之类,也有不少考了公务员。总之感谢命运安排,当初没有去一本学校读差的专业。79赞踩能够上一本尽量上一本,二本都是些商务形式化的学院,所谓一本院校都是有建校100年的历史了!有一套完善的中国大学教育体制,师资硬件方面也是符合国家对人才的要求。所以一本的才是属于国家大学教育。这里面的大有文章,一本院校培养人才都是符合国家要求综合素质教育比较高的紧凑型人才,在思维方式上一本院校的培养方法确实很有用,综合所有院校来说从一本院校出来的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职场适应能力,人生未来的前景和发展都是第一的。。二本院校因为建校时间不过百年或者只有几十年,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塑造上没有一套健全完善的管理体系。师资硬件也是根据国家发展和要求逐步完善中,校园的风情虽然也是良好,校规也比较严格要求,但是终究还是太人性化建筑,人性化办学,人性化教育,人性化了就不没有秉承历代思想家教育的精神。。虽然也为国家培养出很多精干型人才,但是这些人才他终究还是不稳定。。。所以人还是往高处走,能选一,绝对不要选二,26赞踩本一线上了本二。最多的情况是刚过本一线,这种只能去本二,本一很有可能考不上,录取了也是学校基本最差的专业了,第二个就是有特定目标行业的,比如想学医,但是一般医学院分都比较高,过了本一线但是不够本一的学校,只能去二本。第三个就是特定专业了,比如南京审计的审计专业,要超一本挺多的才能上。很少有出现能上本一而不去上本二的,基本都是别无选择。14赞踩你说的情况不是普遍现象,是有这种情况,就像有些同学不上北大清华去复旦、上海交大一样,为了选一个好专业。这很正常,我的孩子就是为上金融专业而降级上了财经大学,他的大学同学还有很多分比他高。在一本边缘的同学当然这样想法的人更多了。不过我的建议是,能上一本的不是万不得已坚决不要上二本,找工作时差别就出来了。不是差一点,是差很多。有很多单位不要是一本的简历都不收,也别怪谁,僧多粥少嘛。23赞踩说句不好听的除了清华北大实力超群,甩其他其它985一条街,还有985/211基本上都还不错,其它的所有的什么一本二本都差不多,选对行业选对专业就好。没什么亏不亏的,现在的大学生连社会地层都不如,尤其是农村大学生,农民工还有人同情,大学生还要被嘲讽,被污蔑。没啥意思,人生道路何其之多,真的没有必要浪费在读书这个路,起码现在的时代不是读书人的时代。25赞踩一本学校一般好的,就业也好,高分在一本多,但财经类院校985,211才几所,二本多就业好录取分数比211高,江西财大,南京审计大学分数就比211高,上海立信,广西财院有些专业比一本高二三十分。但财经类优势就业好,所以分数高!23赞踩这是高考的大趋势决定的,首先,某些二本学校相对于一本学校来说,并不是都落后,有相当一部分二本院校的专业实力非常强,其次,除了985 211高校外 , 一本二本其实相差不大 。所以,谈不上亏不亏!
馆藏&2039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支票金额超出红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