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将文房四宝,你好;请教一个问题如何将五十度左右的白酒浸泡成的中草药酒

张老师,你好;请教一个问题如何将五十度左右的白酒浸泡成的中草药酒- _星空五金网
你的位置:&&&文章正文……
张老师,你好;请教一个问题如何将五十度左右的白酒浸泡成的中草药酒
张老师,你好;请教一个问题如何将五十度左右的白酒浸泡成的中草药酒
张老师,你好;请教一个问题如何将五十度左右的白酒浸泡成的中草药酒变成凝胶状或者说是膏状的怠担糙杆孬访茬诗长涧可以直接涂敷在皮肤上的剂型?谢谢!
打粉后,加酒!
热心网友 7-17 08:30
.五十度的酒是指酒精占酒的体积数,酒中除了水还有其他物质.而50%酒精虽然也是指酒精占50%但是除去...……
五十六度的白酒白酒的主要作用,就是醉得快(医生认为高度白酒对人体损害大)。呵呵 至于人们常说的消毒作...……
一斤白酒500个60度所含有的酒精500x0.6=300g。300\0.5=600g。600-500...……
可以。 30~50度白酒搀和,然后泡药酒是可以的,这样的酒精度,杂菌很难生长的,泡药材没有问题。……
放上几年就跑的车不多了……
黄酒属于酿造酒,酒度一般为15度左右。 黄酒,顾...所以有的人将黄酒这一名称翻译成“Yellow ...……
少量的白酒,可以用滤纸、漏斗配合过滤。 若大规模生产,需要白酒介质吸附一下,然后通过硅藻土过滤机过滤...
五金者,指金、银、铜、铁、锡五项金属材料之称,五金材料之产品,通常只分为大五金及小五金两大类。大五金指钢板、钢筋,扁铁、万能角钢、槽铁、工字铁及各类型之钢铁材料,小五金则为建筑五金、白铁皮、锁类铁钉、铁丝、钢铁丝网、钢丝剪、家庭五金、各种工具等等。就五金之性质与用途,应分钢铁材料、非铁金属材料、机械机件、传动器材、辅助工具、工作工具、建筑五金、家庭五金等八大类
Copyright & 2017
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保证,有事情请发邮件到xkynjf#(把#换成@)张老师,你好;请教一个问题如何将五十度左右的白酒浸泡成的中草药酒-百谷歌三七和天麻用五十度白酒泡几天能
三七和天麻用五十度白酒泡几天能
三七和天麻用五十度白酒泡几天能喝啊!泡好的时候什么味道啊?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小儿内科
擅长:外科
共3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及药品推荐仅供参考
职称:主管药师
专长:附桂骨痛颗粒,藿香正气水,双黄连口服液,三黄片,清...
&&已帮助用户:11897
问题分析:你好!一般来说,三七和天麻用五十度白酒需要泡制半个月左右就可以饮用了。意见建议:这个味道是不好形容的。一般是没有什么异味的,如果药材正宗的话,味道是比较纯正的。
三七,天麻,枸杞,大枣,能一起泡酒嘛?泡出来酒什么味道啊?
回复:也是可以一起泡酒的。
职称:副主任药师
专长:用药指导,用药咨询,药品管理
&&已帮助用户:6976
问题分析:三七和天麻用50度白酒浸泡至少冬天1个月,夏天l5天,使其中的有效成分都被浸泡出来,略有点微苦的味道。意见建议:依据当事者的身体实际情况与个体体质的不同,灵活适宜饮用,尤其对促进活血通络有极大效果。
职称:主管药师
专长:用药咨询,药品管理,用药指导
&&已帮助用户:13813
问题分析:这两个药物一般可以拿高浓度白酒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比较好意见建议:泡酒一般就是药酒的味道,就是这两个药物的成分溶解在酒里的味道
问天麻泡入白酒中能喝吗
职称:医师
专长:高血压。糖尿病
&&已帮助用户:23004
病情分析: 你好,这个是可以喝的,但是别过量,具有治疗头疼的功效
问请问;天麻枸杞红枣泡白酒行吗?
职称:主治医师
专长:风湿热,痈,伤寒,喉痹,舌扁平苔藓,月家痨病
&&已帮助用户:200
问题分析:天麻,枸杞,红枣都是比较平和的药物。起到补益肝肾,益气健脾的作用。意见建议:可以一起用,起到保健作用,不宜用于儿童,孕妇。
问三七天麻血滕能泡洒吗
职称:药师
专长:硫磺皂,维生素C,维生素B6,多种微量元素注射液,风油精,复合维生素片,桂枝茯苓胶囊,酒精,清开灵分散片,双氧水
&&已帮助用户:501
问题分析:三七有止血散瘀,消肿定痛的功效。天麻有息风定惊的功效。血藤有败毒消痈,活血通络的功效。意见建议:这三味中药无配伍禁忌,可以一起泡酒。适量饮用药酒对身体健康有益。
问三七、天麻、枸杞泡的药酒有何作用
专长:胃肠疾病、高血压
&&已帮助用户:41399
你好,三七、天麻、枸杞泡的药酒有治疗头晕目眩,活血,滋阴补肾的功效,建议不要自行服用,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问你好:我患有腔梗,已肝。能用天麻、白花蛇、三七,红...
职称:护士
&&已帮助用户:28031
病情分析: 你好,天麻、白花蛇、三七,红花、人参、西洋参、丹参对腔梗确有治疗作用,但饮酒对你的肝脏不好。意见建议:建议你还是选用其他的方法治疗。
问灵芝,天麻,杨梅,枸杞,杜仲可以放一起泡白酒喝吗?
职称:医师
专长:中医科,尤其擅长体寒等疾病
&&已帮助用户:168
病情分析: 下午好!灵芝既可益气血、安心神,又能健脾和胃;天麻乃是息风定惊之良药;杨梅能生津止渴与健胃消食;枸杞既可补肾益精、又能养肝明目;杜仲能补肝肾、强筋骨且能安胎。意见建议:从上述五药的功效与性味来看,没有相反与相畏存在,共同泡酒饮用,乃是很好的益气生津、补肾健脾之饮品。只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搭配好各自的用量为宜。祝好!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社会发展节奏快,生存压力大,很多人不能良好调节自我心理,导致.
长期持续这种不良的作息习惯,会给身体造成很大负担,通常晚睡会使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也是男性高发病症,一般分为假性和真性两
天麻相关标签
免费向百万名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评价成功!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大家都知道原酒。。。。。。。。。。每一口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就像是林青霞、张曼玉、钟楚红这样的美女,都是风姿卓越,却各有不同,如果再加上岁月沉淀,更是醇美无比。。。。。。。。反之,一些通过勾兑、调配的酒,更像是现在动过刀的美女,一眼看上去。。。。。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美则美矣,却少了很多天然的趣味。
  ========================================================
  这是酒友安溜兄的一段话,我录在此处。
  窃以为安溜兄的比喻十分恰当,把我想说却又说不明白的给诠释的清清楚楚,赞一个。当然,说每一口都不同有些言过其实,真实情况是每一个窖池的酒都有不同,而且有时候差别还很大。因此想说几句本来再也不想在此帖中提及的:常相遇,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可能一个酒友几个月后忽然想起来这个酒,弄到手一喝,嗨,这和上次不一样呀!遇到这种情况切莫奇怪,因为几个月前的和几个月以后的肯定不会是同一个窖池的酒,自然会有差别,这差别可能是前面的比后面的好,也可能后面的比前面的好,但这个好也只是比较得出的, 因为我知道底线在哪里,所以它也差不到哪里去,只是某个池子的更优秀而已。
  说到好,什么是好呢?千人千面,众口难调。有说酒糟味没闻过不习惯,有说就爱这个味的;有说度数高,还有希望再高点才好的,等等,各有所好。在这一点上,其实没有好坏的取舍,也没有对错的抉择,不需要任何的博弈,既然是还原传统白酒的本来面目,那就还原本来面目嘛,不修饰,不伪装,像安溜兄所言那样,该是张曼玉就是张曼玉,该是林青霞就是林青霞,不动刀,不做人工美女。
  每一个窖池都是独一无二,哪一个窖池哪一次的酿造会是最好的,谁也不知道,刻意的追求可能一无所获,这个确实是靠运气。很多年以前,曾经有朋友包到一池子极品,我有幸尝过一口,那个美好的感觉难与人言,之后那个出了好酒的池子被追捧了不短的时间,但再也没有弄出过那个味道。
  现在想来,也可能有一定的原因是那一池子的酒出的少(那是个小窖池,窖池越小发酵越充分,酒也越好),大家都追捧,都喝不到,有这个情绪在里面,好确实是好,但氛围可能又有所加分。由此可见,酒的趣味于酒的本身只是一个方面,饮酒的氛围也是提高酒的好坏的一个关键。再由此回想一下,假如让我必须在喝过的酒中选出一个最好的,我会选择大概三四岁时,老人蘸在筷子上的那几滴,那是第一次尝到酒,觉得辣,觉得苦,觉得是世界上最坏的东西,舔上一下,呲牙咧嘴的痛苦半天。而那个尝了以后的表情,就是老人刻意用酒换来的小小玩笑。那个时代哪有现在动辄多少多少钱的美酒呢,只是酒铺里灌过来的散酒,前面提过,八毛一斤。可那个夏日夕阳下,小院子里的晚餐,四方小桌矮板凳,那平生第一次尝到的酒,以及那些笑声,恍如隔世却常在心头。
有兄台动问:酒头里面是不是含甲醛较多,酒里所含的甲醛都在酒头上?酒头是什么,我想比喻一下,蒸馏一锅酒就像生孩子,先露出头时,我们说“看看,头出来了”,然后是“身子出来了”,再然后是“脚也出来了”,这里说的头身子和脚是对一个整体的人的各个部位的不同识别的叫法,酒头酒中酒尾对应人的头身子和脚,那么人的头刚生出来,医生会把头剁了吗?酒也是,酒头你给接走了,那一锅就是死酒了。人生下来是个整体的人,酒蒸出来也是个整体的酒。你能说人的血液全在头上吗?那么甲醛怎么只在酒头上呢?全装在一个大缸里,你说哪一勺子舀出来的是酒头呢?
  酒头是蒸馏时最早的那一部分,确实甲醛含量高,但接下来会被稀释,然后被挥发。。
  甲醛是什么?说个俗名,就是福尔马林,那是毒。酒中所含的甲醛会挥发,当酒蒸馏出来,如果非得把酒头掐掉,也不是不可以,但要放一放,甲醛会被挥发掉。
  甲醛的危害很大,最明显的表现是喝了头疼,就是所谓的上头。为什么原酒不上头呢,就因为甲醛含量低,低到无害。这个里面有个体量的问题,酒里面有甲醛,但甲醛的比例是多少,你和勾兑酒一比较,原酒里的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你仅仅从原酒里的甲醛是不是集中在酒头上来说,也可以说是较集中,但这个集中不超过十分钟。而你非得在十分钟以内把他喝掉吗?就算喝掉了,你也不会中毒,不过晕一会而已。并且仍然不会上头。
  甲醛最集中其实不是酒头,是酒尾以后的“酒梢子”,在蒸馏酒时,一开始很清澈,后来会忽然浑浊,到了浑浊时,出的就是酒梢子。所谓的掐酒,其实就是在什么时候停,把酒与酒梢子分离开。酒梢子上面会有一层黄色的漂浮物,术语叫甲醛纯油,那是甲醛含量最高的,危害最大的。酒梢子不能喝,但酒头不仅能喝,而且难得。前面我讲过,不是非常非常的便利,哪个出酒的也不会把酒头给你,除非你把一锅的都买下,酒头接走,剩下丢了。
  酒头喝起来度数高,劲大,喝酒头就像喝一团火,很难咽下去。一般很少有人专门喝酒头,偶尔尝一尝是可以的,天天喝受不了。酒头用处最大的是泡酒,泡药酒用酒头最好。还有就是我这样的泡些水果,这几天泡了两斤桑葚,就是用的酒头,不过不是新酒头,是陈了两年的。
  用酒头泡酒是有原因的,你看桑葚本身水分就很大,等于是在酒里兑果汁,一般按照2斤酒1斤桑葚的比例泡,这样泡出来才有味道,酒头度数高,2斤酒掺进1斤果汁,泡出来一定不到50度。如果不用酒头,你弄50度的酒泡出来,那最终30多度的口感味道就寡淡了。你可能会选择少放点水果,2斤50度的酒泡半斤桑葚,那样的结果是,度数有了,但桑葚的味道就不足,喝起来就无趣的很。当然一比一比例的泡酒也有,泡出来度数也不高,但水果的味道浓郁,就算这样也得酒头泡,万一你用40多度的按一比一泡桑葚,那就不如去商场买瓶十几度的果酒了。
中午发了帖子,提到酒梢子里的甲醛纯油这个词,有群友问,这个甲醛纯油是不是杂醇油,把我问住了,连忙给酒老板打电话,答案是这个不是杂醇油,杂醇油是酒香的来源,什么酒中都得有,不过不能超标。而原酒是从粮食中发酵蒸馏出来的,杂醇油不会超标,会超标的是勾兑酒,你们上网搜一下,会找到不少杂醇油的厂家,他们的产品卖给谁了,你们懂的。
  其实这个油那个油这个醇那个醛的都是酒中的化学物质,酒老板不是学院派,答的不是很专业、这不奇怪,绝大多数酿酒的都没有什么高学历,基本都是子承父业,就算参加过培训也与化学家们也不能同日而语。高学历的都在调酒,酿酒是个力气活,是粗人。
  那接下来像这帖子上出现过的几位仁兄可能就要教育我了,这连什么化学成分都不知道,各项指标都不清楚,这简直是外行呀,这酒还能喝吗?你觉得不能喝可以不喝呀,但也无需用各种指标来说服我这样愿意喝的。为什么我敢喝呢,因为我有一个很笨的想法是“传统早于科学”。酒这个东西几千年了,而现代科学的出现才多少年呢?别说勾兑酒了,就连很多人鼓吹的调制酒又才出现多少年呢?几千年都没出问题的传统,你们搞个某某指标就给否定了,就成了害人的毒药?
  幸好我也会百度,我百度了一下,这个甲醛貌似是1855年才被科学家发现,1855年是哪一年呢?是清末闹太平天国的时期。
  那这个逻辑就变成这样了,我们来罗列一下是,几千年来都喝的传统白酒,到了1855年被发现里面有甲醛这个东西,或者乙醇呀,丙醇呀,杂醇油等等现代科学发现的物质,然后传统白酒就被枪毙了,不能喝了,有毒!要喝得喝调制酒。但调制酒也得有这些物质呀,比如杂醇酒,没有这个酒不香,那好,那就单独生产杂醇油来勾兑。
  想明白了这个,我怎么不敢喝呢?
  所以有些问题不是好问题,哲学上好像有个说法是,在提出一个问题时首先要研究这个问题是不是问题。像传统白酒能不能喝这样的问题就根本不是问题,而像只有调制酒才能喝的问题简直是傻问题。
  中午的帖子说了酒头,又延续说了果酒,其实也是延续了原来的话题,酒得自己弄,想喝喜欢的酒就不能懒,得花些功夫在上面。
  今天在淘宝又上线了常相遇的另一款酒,有了这个酒,常相遇就相对完善了。这款有“老”字样的瓶子里装的是老酒,我定义老酒就是窖存一年以上的酒,也可能是两年三年,但不会低于一年,这一款算是常相遇的高端了。但我并不建议酒友买它,自己窖藏的酒才有味道,人生其实也很漫长,何必急于尝那一口时间的味道呢。
  发布这个酒的目的,是为了方便酒友能先行体会到老酒与新酒的差别,先了解你手中的新酒两年以后是什么样子,然后再比对一下新酒,判断自己更喜欢哪一种,以此决定是不是要窖藏酒。所以真的想提前尝尝老酒的味道的话拍两瓶未尝不可,经常拍则无必要。还是建议大家拍些新酒,同一个时期的新酒,每隔两三个月开一瓶,感觉酒因时间而起的不同变化,才是有趣。
  这个酒我能找到的并不多,现在推出来的也只是我个人的收藏。好在我联系了当地的一些酒友,必要时可以让他们贡献一些,但仍然数量不算太多。我会在今年多窖藏一些,但不管怎么准备,它依然是有数量的上限。
  有了好酒还不够,怎么喝也是玩酒的内容之一。你有100瓶好酒,可能也就一两瓶能喝出心旷神怡的感觉来,把好酒喝好了是有诸多条件的,这得机缘巧凑。
  有个朋友在上海的某个观光餐厅里和美女对饮,目光所到皆是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窗外就是外滩,喝的也是难得的佳酿。但他那顿酒喝的并不好,为什么呢,据他说,一切条件都很好,但喝酒的对象是别人的媳妇,老感觉像自己媳妇在监视着似的,鬼鬼祟祟的感觉。这样的酒哪能喝出情趣来呢。
  而我有一次在长沙火车站等车,遇见一打工还乡的中年男子,面前一瓶十几块的劣质酒,一瓶百事可乐,喝一口酒喝一口可乐,我就觉得特有意思。这哥们喝的很飘逸,眼神空洞,每喝完一口酒时嘴立即闭的严严的,面无表情,马上凑上一口可乐,然后嘴张的老大,面目狰狞。仿佛刚从集中营出来看见第一缕自由的阳光。
  后来我凑上去和他简单聊了一会,递给他一小壶我出门常带着的酒,他也不客气,拿起来就喝,仍是一会面无表情一会面目狰狞。我问他我这酒喝着怎么样,他说“我喝啥都是一个味”。我这心里乐呀,两个人就喝上了。我酒量小,喝的慢,但他比我喝的都慢。他就着可乐下酒,我掏了半天找出一块小蛋糕来,就这样,候车室里人潮人海,而我和他我行我素,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闲淡,喝着都是一个味的酒,那一刻真的有点恍惚,似醉非醉,似梦非梦的感觉。
这是个开放的平台,谁都能发布观点,这也是网络存在的价值。我们既然在这个平台上,就得接受不同的观点的提出。夸我们的不要当真,骂我们的也一笑而过,凭什么不能听到不同意见呢,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小庙也是渴望能遇见高山,所以今后网友尽管对小庙斧正,如有发现帖子里没有谈到的,或者有疑问的也尽可动询,但凡是好问题,小庙知无不言。
  巡场兄的问题,“给盛世开良方”这位兄台也转发了一次,之所以没有完全回答是因为其中提的大多问题我在前面帖子里已经有回答,例如酒价是怎么算的,我前面其实说的很详细。但第一个和第二个问题倒是很有意思的,既然盛世兄也再次动问,我合在一起答复,也请巡场兄参考。
我们这里酿酒的这个方法是沿袭的老传统,一直以来皆是如此,工艺的总得名称叫“老五净”,这三个字是音译,因为我多年以来,从没有找到哪一个酒老板能准确的给我写出这三个字,都是这么叫,但都不知道这是哪三个字,解释各不相同,jing字有的说是上面一个瓦下面一个曾,有的说是干净的净,也有的说是敬礼的敬,只好音译于此。另外提出的“用的什么工艺”问题,让我很难简单回答,因为语境不同,放在整个白酒行业来看,工艺有很多,但就我们这里只有这一个工艺,并不是说酿酒的掌握很多方法然后选择用哪一个,而是就只有这一个,所以不存在用那种工艺的问题。因为传承在先,后来研究酿酒的学院派给这工艺起了个什么样的学术名,我真的不知道,因为我也是跟着他们叫。但不管书本上它叫什么工艺,我只能用这里的语境来回答,这个工艺叫“老五净”。
也有网友百度后告诉我应该是“甑”字,因为他搜到相同的酿酒方法,人家就用的而这个字,小庙不敢苟同。虽然工艺相同,但这个字估计也是以讹传讹。这个字我也早见有人在用,但他用的对不对,我有怀疑。查了很多字典,这个“甑”字在南北方语系中都不会有jing的发音。因此小庙不认为jing字是这个“甑”,虽然它的意思中有蒸馏用具的含义,但读音和jing靠不上,同时五甑的话应该是指五个蒸馏用具,而蒸酒虽分五次但用的却是同一个锅,也不贴切。假如一定要有个判断的话,我愿意相信是“净”字,因为既然这是个工艺的名称,就应该指明这个工艺的技术特点,而不应该是指该工艺的用具。否则,只要是用五个锅,甚至是分五次蒸馏的都能叫老五甑了。而用净字的话就贴切了,老五净,老是指传统,五是指五次蒸馏,净是指每次都蒸馏的干干净净。干干净净,这个意思用在这里看起来很萌,但却准确,因为明确指明了工艺的特点,区别我下面再谈。
  这个酒的做法的各个环节也都有叫法,比如前面我说过做大曲用的是“浓头酱尾”,蒸馏时用的是“清蒸清吊”,等等。在酿酒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也都有专用的名词,比如说,一池子酒要分成五次来蒸馏,第一锅蒸的是窖池中最上面的粮食,这一锅叫“头茬”,接下来分别是“二茬”“三茬”“四茬”,最后一锅却是另一个专门的词叫“池底”。顾名思义就是窖池里最下面的粮食了,这个池底是这一池子最好的一部分,香味特别浓郁。一个池子的五锅酒要倒在同一个缸里,这个也有专门的叫法,例如“强茬”“压茬”等等。虽然我并不全面了解,但也知道一些,可是只能透漏到这里,不能再说了。因为这是他们的行话,也就像江湖的春点一样,是人家的法门之一,假如一个买酒的到酒池子去了,人家有些话当着客人的面不方便说的就用这些春点来说,目的是多挣些钱,哪能让外行学了去呢。
  池底这一锅酒最好,所以在当地几个人要包个池子的话,这一锅归谁也有约定俗成,例如我上一次包池子是我去找池子,垫资,总之是我来跑腿,那么这个池底这一锅就是我的。但也不是说完全的归我,而是在倒入酒缸时,我得留下自己满意为止的量而已,这个池底的酒味道最浓,这个味就是大家说的酒臭味啦。第一次送给大家的酒便是我与朋友合伙包池子得来的池底。所以有群友说后来的不如前一次的味道浓郁,这也是原因之一。
  给大家团购包池子时因为数量大,恰好一个池子的量,所以在全部蒸好以后,把五锅酒都倒在一个大缸里混合了一下,没有像上一次那样把池底的留一些不倒,再把混合好的自己的那份倒进留了池底的桶里。但有了这次经验,我想好了解决的办法,今后再为酒友们找池子出酒时,把前面四茬酒早掐一小段,就是为了混合在一起时让池底的比例占比高一些,想来虽有不足,也差不到哪里去。
  当然,哪怕相邻半米远的池子,一切工序同步,做出来的酒也有不同,同胞兄弟也相貌各异,没有任何两个池子的酒是相同的。所以酒厂出的成品酒需要调制,也是这个原因,为了统一口感,风格,把不同池子出来的酒调制成统一的标准。常相遇保证做到的是纯粹原酒,因此不同池子的酒一定会有不同,做不到以某一次的标准来要求永恒不变。
  假如完全描述一下,我能得到的最好的酒,那就是用冬天浓头酱尾的曲在春天压池子到秋天,然后清蒸清吊,取池底的前面100斤,再窖存两年以上。但这个很小众,很小众。。。。。。。
  至于“好像说很多烧酒工艺,蒸酒后的粮食,要重新回窖池发酵一段时间,再次烧酒的。不知道楼主的包池酒,只烧一次,是用的什么工艺。”这个问题可能是个误会,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是纠正这个问题的提出。粮食在发酵前要蒸一遍,因为生粮食发酵不了,要把粮食蒸熟了才能混合酒曲一起发酵,因此误会可能是,他把蒸粮食的程序当成了蒸酒。
但有一种普遍使用的工艺符合前面所说,重新发酵再次蒸酒的介绍,这个方法叫续渣混蒸,,因为续渣混蒸能大大提高出酒率。这也是我要说明老五净为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净字的原因。据我的了解,续渣混蒸这个工艺的出现本身就有那么一点尴尬。老五净是每一次的蒸馏都把酒完全蒸馏干净,而续渣混蒸是把蒸过的粮食再一次入窖发酵,然后再蒸,这样牺牲的只是外行感觉不太明显的品质,却赚到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呵呵呵。
但常相遇是清蒸,清蒸呀。这就好比,你拿着一碗红烧肉问我“你这条鱼,怎么和红烧肉不一样呢?”是呀,怎么会一样呢,鱼和肉本来就不是一回事嘛,你拿红烧肉来证明鱼不是红烧肉,这让我怎么回答呢。
甚至有酒友拿着混渣续蒸的酒与常相遇做对比,续渣混蒸的也是粮食酒,兑水也浑浊,烧碱也能合格,但为什么没有常相遇的香味浓郁呢?难道常相遇添加了香料?嘿嘿,哭笑不得!!!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续渣混蒸的如能和清蒸清吊的相同,那还需要用两个名词来代表吗?!
不说这个了,苦笑不得!!!
  而配料的问题,估计网上不太好百度,呵呵。因为各家的配料都略有不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让大家执行,所以也是各家的小秘密,我浅显的说一些,其实我能知道的也一定是能公开的,因为酿酒的告诉我的一定也是不怕别人知道的大概面貌。
  先要阐述哪是主料,哪是辅料。群里曾有酒友问过,用的什么料,我不假思索就回答是小麦,但后来想想回答的不严谨,容易造成误会,借这个机会也说明一下。
  多数酒友把数量大的当成主料,这是通行的认识。但我们其实把数量较小的酒曲当成主料,把数量大的纯粹只为淀粉含量的那一部分称为辅料。因为酒的好坏可以说百分之八十取决于酒曲,酒曲是重中之重,所以酒曲是主料。一个窖池的酒曲大概在八百斤上下,这八百斤中六百斤是小麦,一百斤豌豆,剩下的是大麦等等,酒曲以外是1000斤左右的红高梁,就是要蒸熟在下池子前要蒸熟的哪一部分。然后混合稻壳等等加进水压在池子里,最少四个月后才能弄出来蒸酒。
  要严谨的回答一池子酒要发酵多久,虽然前面帖子已经详述了,这里再重复一遍也无妨,整体算起来,最少要七个月,因为酒曲也要事先发酵三个月左右才能用。我们在计算发酵往往忽略制曲的时间,而只从混合完材料压进池子的时间算起。
 前面讲过,没有任何两个窖池的酒是一样的,所以酿出的原酒差别都是很大的,中间商从窖池买来原酒以后要进行初步的勾兑,什么勾兑呢,就是把不同窖池的酒混装在一个大酒罐里。然后去酒厂交货时,他们必须要去找调酒师疏通,因为企业主都不能决定,这一罐酒能不能用,只有调酒师能决定中间商能否交掉这一单货。怎么疏通,大家都懂得。
  在打通了调酒师的环节以后,那么接下来是谁为谁服务呢?我苦笑两声。
  这就是原酒中间商能成为一个专门行业的原因。
  有没有调酒师自己开酒厂的呢?呵呵,恕我孤陋寡闻,受视野所限,至今还没有看到过。假如你是一个永不会失业的调酒师,你会去自己开酒厂吗?!你不会的。有钱有闲的日子谁不珍惜呢,走钢丝的生意场不是谁都能干,也不是谁都能成功的。
  如果已经得到能够满足物质需要的经济基础,或者说有一份工作或者小生意能生活的很惬意时,仍然还去铤而走险的,不要夸夸其谈什么事业心,其实是对金钱的贪婪,是希望自己的钱越多越好,不管是不是需不需要那么多。事业是什么?好像社会上一说事业就是有了多少钱,或者将要赚多少钱,把赚钱当成事业时,已经亵渎了事业二字。
  见过很多生意人,动辄就是要做大做强,其实就是嫌自己的钱少呗。读到此处,诸位想一想,当大家做发财梦时,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可能大多数都是有了钱先买什么车,买什么房。呵呵呵。但假如你们其中有人对我说:追随我吧,赚钱去建孤儿院。那我一定会追随他。因为那才是我认为可以谈得上事业的事业。我甚至会给他出很多坏主意,帮他赚很多的钱,以便孤儿院能早日建成,这就是那句话啊“正人施邪法,邪法亦正”。
  有个朋友有部一百多万的越野车,车很大,很宽敞,开起来确实有气势。但每天开着这么一个庞然大物在城市里穿梭,很是不方便的,就像穿着皮鞋在运动场上跑步。我就问他:你干嘛不给自己请个司机呢?他回答是用不着,做个生意而已,自己完全能胜任。那么我就觉得,你都不需要找司机,那你有必要买这么好的车吗?
  很多不必要的物质生活成了必需品,二十万的车已经很好了,非要百万级吗?虚荣,炫耀,是金钱至上的表象。人的一生,比钱重要的东西太多了,还不说多么高大上的例子,就说自我的那份安宁,多少钱能买回来呢。
  前面有个酒友说大学时候喝多了,半夜醒来视黑夜如白昼,不知道为什么,我读了这段话就很感慨。其实一点都不神秘,视黑夜如白昼有点夸张,不过是久违的耳聪目明而已。假如还原到大学生活,年轻朋友聚在一起,没有任何的思想束缚,没有爱恨情仇,荣辱纠缠,完全的身心放松,美美的喝一场酒,夜半睡到自然醒,整个身体得到完全的休整,何止是感受到耳清目明呢,假如你此刻再推开房门步入自然,看满天星斗映照,万籁俱寂,甚至有呼吸宇宙,吐纳风云之感也未可知。
  道家好像有“守静笃”一说,我不了解道家的寓意,对守静笃我有自己的理解。所谓守静笃,不是枯坐,幂想。而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守住自我的那份安宁。不被物质蒙蔽,也不被金钱权势所奴役,没有什么危险需要担心,也没有什么欲望非要满足,放下执着,每天都能安心的喝一杯酒,安心的睡到自然醒。
  快乐不一定是有所得,无所求又何尝不是快乐。
  无所求即快乐。
  这个无所求不是不求,而是不强求。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挣良心钱,吃干净饭。不去贪婪的要求自己得到这些那些,即是无所求。人有时候会受到很多的外界影响,看见人干嘛就想着自己也要干嘛。曾几何时,听过有人感慨,谁谁谁比我傻,居然他就发财了。还有的说,我要怎样怎样,一定如何如何。但你想过没有,就算你成功了,也不过是让自己成为了别人,并不是完全的自己。
  原来仰慕过的一个作家改变我不少,安兰德,她提出的“理性的利己主义 ”我深以为然:人们必须透过理性选择他们的价值观和行动;个人有绝对权利只为他自己的利益而活,无须为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但也不可强迫他人替自己牺牲。。。。。。
  说的多好呀,我的解读是:首先人要理性的选择价值观并且行动,然后在实践自己的价值观时,可以自私但不能妨碍他人。
  那么假如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以前,没有确定自己的价值观,或者盲从于普世的甚至是别人的价值观,那么不管行动是成功或是失败,结果都是更深的迷失。所以我们总会听到在老之将至的某个黄昏,有悔不当初的一声叹息传来。
  你可以选择国家、人民,并为之奋斗,你也可以选择艺术、哲学成为你的追求,你更可以选择金钱、欲望为理想,但不管选择什么,总要选择一项为这一生的价值所在,或者说选择为什么而活,并从此在这条路上前行,往前走,不后悔。
  说这些是说教吗?不是。大家读到此处完全可以一笑了之。一个选择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方式的人,除了爱喝点酒,没有什么值得你的关注。在此喋喋不休,仅仅只是一种表达,并不要求你的赞同。
  但这些又和酒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关系还挺大。因为价值观是人对事物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假如没有确立自己的价值观,那么我怎么知道爱酒于我是什么意义呢?!
  如果有一天老之将至,让我做一个人生回顾,我会在诉说中用大段的话语来描述我的老友,酒。快乐时候他升华我的快乐,忧伤时候他消解我的忧伤。我温顺他就温顺,我暴烈他也暴烈,如果曾经酒后得罪过谁,我得说,你不需要原谅我是因为喝醉了酒才得罪你,其实是我想得罪你而故意借酒得罪了你,真的不怪酒。
  酒在那里,怎么喝取决于人,并不取决于酒。不要把酒后的得失归结于酒,酒是无辜的。
  慢酒喝的是随意,快酒喝的是豪迈。曾见过一位刘兄喝酒,酒中豪杰,一个二两的分酒器倒满了,别人喝时他不喝,他等,等到都喝得差不多了,要清盅时,他随着大家最后这一口,一下把二两喝完。然后再倒,他还是如法炮制,酒喝的豪迈,但往往醉的最厉害的也是他。但他有个好处是从不闹酒,猜拳行令都不参与,就是笑眯眯的看着乐着,到最后醉的一塌糊涂,总之是那种从不强迫别人喝,但一定会让自己喝好的那种,酒风凛然。
  闹酒是个氛围,借酒助兴就体现在闹酒上,非得把某个人灌醉是闹酒的一个目的,在开喝之前可能并不确定要灌醉的是哪一个,但喝着喝着谁想喝醉就看出来了,那这个人就必醉无疑。
  闹酒闹出过人命,闹出的笑话也是层出不穷。貌似闹酒是饮酒当中不安全系数最高的一种。
  而安全系数最高的饮酒,估计要数父子对饮。不仅谁也不劝谁喝,反而都不想让对方喝多,万一有一方喝醉了,父翻子盅,子夺父瓶的情况也有发生,当然例外也有,爷俩喝酒猜拳喊出哥俩好的听说过没见过,爷俩喝酒能喝醉的我却有幸得见一回。
  老家街口有个小餐馆,老两口经营,三十多岁的儿子隔三差五来看看,一天我在小店里吃饭,看见他们饭菜上桌,老爷子端起碗正要吃,儿子来了一句:喝点吧。老爷子“哦”了一声,放下碗,转身抄出一瓶酒。儿子拿过两个酒杯,倒满了,两人就喝了起来。之间也不见两人说什么话,就是喝一口吃点菜,定定神再一口。倒是儿子一边喝着一边和掌火的母亲聊着天,喝了差不多半斤多吧,儿子站起身拿起酒瓶还要倒,老爷子说了“管了”,这个管了的含义就是行了,可以了,不喝了。儿子立马定住,把酒瓶放回原处。
  老爷子这时已经又开始端起饭碗吃饭,儿子坐在对面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请示似的说“我再喝瓶啤酒吧”,老爷子无话,儿子就沉默了,就是僵持住了的感觉。将近两三分钟吧,老母亲过来了,拿着一瓶啤酒递给儿子,说“想喝就喝呗”。老爷子还是不说话,慢慢吃着自己的饭,儿子倒是兴高采烈了起来,啤酒倒上,喝的啧啧有声,而且这时候话明显的就多了,有趣的是,这时候的话都是给老爷子的说的,简直是没话找话,好像要麻痹对方好偷偷喝完这瓶酒一样。话说的多了,老爷子也来了兴致,“再给我倒杯白的”,接下来这酒喝的在外人看来就另有一番面貌。
  直到老母亲走过来,夺掉儿子不知第几瓶的啤酒,收走老爷子快见底的酒杯。这时候老爷子喝的笑容可掬,抄着手,端坐着呵呵的笑,也不知道笑什么。儿子站起来在小店里走来走去,漫无目的似的转圈,老母亲收拾着小店里的卫生,嘴里唠叨着“恁爷俩也能喝醉”,殊不知这番小醉也是她的纵容。一会老母亲有点不耐烦,简直是怒喝一声,“恁俩都滚”。这爷俩像是得了令了,老爷子简直是从凳子上蹦起来似得就朝门外走,儿子快步走到后面弓着腰摸出毛巾肥皂,爷俩洗澡去也。
  这一番父子对饮,我看的呆了。
看到酒友们晒下酒菜,五光十色很是炫目。不管天南海北,有个比较广泛一些的共同点是,多数都有花生米,有煮的,有炸的,有炒的,各式各样。花生米应该是下酒菜中最为爱酒之人推崇的一种了。
  想起皖北小城,老百姓爱吃炒的五香花生米,我们叫“花生仁”。貌似只要是跟吃喝有关系的地方,都有卖的。有些街头小摊,摆上一些日常小食,放一坛子散酒,酒坛子傍边搁一小桌,桌上有一个不大的盘子,上面一小撮花生仁,那是免费给喝散酒的人的小食,俗话叫“垫牙”。到了傍晚,下了班的酒徒路过,丢下两毛钱打上二两,伸脖一口灌下去,随手把盘子里的花生仁抓了去,边走边吃着就回家去了。
  只要是大众广泛接受的东西,总会比较出来个山高水低。小小的花生仁,也有行业高山。
  当年皖北小城的花生仁,数一个叫“大胡子”的炒的最好。大胡子以一脸的大胡子而得名,真实姓名我不知道,只是跟着叫大胡子,他是少数民族,一年四季光着头戴一个帽子,每天下午才出来卖他的花生仁。固定的在城门下面,一个马扎似的木质架子支起来,上面是竹制的圆形平底小筐,里面放着包好的花生仁,那个时候没有塑料袋,都是用纸包。分三种,小包的卖两毛,中包的卖五毛,大包的卖一块。
  摊子支好了以后,离摊子三五米的距离,他弄俩小板凳,一个放上酒壶酒杯,一个自己缓缓坐下,靠着城墙根就很慢很慢的喝起来。大凡他的主顾,都是知道他的规矩,走到摊子上,拿一包花生仁,把对应的钱朝摊子下面的罐子里一丢,招呼一声就走了。遇到新主顾或是要找钱的,随便你咋嚷嚷,他是不会抬身子走过来为你服务,反而是你得走到他跟前,他才可能好整以暇的给你找钱,或是啰嗦几句。他的酒友挺多,只要到了晚饭的点,总会有人走过去和他一起喝,要是你空着手来喝他的酒,那你得买包他的花生仁,你要带着酒来请他喝,那他的花生仁随便你吃。
  据说有时候喝高兴了,会跑到城门楼上唱戏,有熟悉的给他开玩笑就说他,多喝点,一会听你唱戏。我没听过他唱戏,但很是欣赏他关公似的大红脸。大胡子也有福气,老年时候,孩子们争气混的好,想让他居家安享晚年,他不愿意,非得继续他的小生意,估计不是为钱也不是为酒,可能舍不得的是他那些酒友们,快快乐乐的,就是一辈子。
  大胡子的花生仁怎么个好法,虽然我是没少吃,但可惜当时年龄太小,现在也没啥印象了,描述不了。回想起来,未必就是他的花生仁有什么特别之处,我觉得可能倒是他的酒风吸引了众多同好捧场而已,不然怎么就只见酒徒必买他的花生仁下酒呢,妇孺不喝酒的不见得非他的不吃。
  家严有个同事加好友老张,好酒,每天下午要去买大胡子一包花生仁。这里科普一下,花生仁必须当天买当天吃,因为炒货不能放,隔了夜就返潮。现在买花生仁可以一次多买点,塑料袋一装能放几天,而三十多年前,塑料袋还是稀罕物呢。
  有一次,不知为什么,家严就把我托付给老张照看一天。下午跟着老张去买大胡子的花生仁,老张一般是买两毛一包的,这天因为有我,买了一包五毛的。我那时候小,六七岁的样子,嘴馋,拿到就要吃,老张把纸包递给我我就毛手毛脚的想打开,那个纸包包的不严实,很松散,一不小心,一包花生仁哗的撒了一地,那是城门楼下面啊筒子们,老城的繁华之地,一包花生仁可以说是撒了满大街都是。我就楞那了,不知道怎么办,好像被不知道是谁的某个人,给狠狠的欺负了的感觉。
  这时候老张没言语,也没像一般大人那样呵斥我,但他接下来的举动让我认为还不如呵斥我一通呢。他居然弯下腰,是弯下腰啊,不是蹲着,很不雅的弯下腰,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粒一粒的捡那些被我撒了的花生仁。我那个臊呀,当时就想装成不认识他。
  老张弯着腰一粒一粒的把花生仁捡好,然后用手一搓,左手倒右手再一吹,把花生仁上面的那个皮都弄掉了,然后拉着我的手,把黄澄澄的花生仁倒在我手心里。依然笑眯眯的样子,这样吃起来更够味。老张的这个举动,我愤恨了很多年,三十岁以后才慢慢的把这一次经历消化完,而且,反刍出相反的意思来:人活的是自己,只要地上干净,花生仁掉了咱捡起来,管过路的怎么看呢!
  对老张的钦佩这些年才开始明显,而且越来越感叹他的从容。
  老张结婚晚,中年得子,很知道惜福。但距今二十年多前,老张的儿子路走到尽头,那一天老张委托亲朋好友去料理,他在家呆了一天,据说那一天他没哭,就是坐在家中的椅子上面无表情的坐了一天,从那天开始老张戒了酒,那一年老张60岁。
  从那以后二十多年里,我也再没见过他。直到08年前后,在一次宴会上遇见,老张都快80岁了,但看上去好像还很矫健的感觉,除了满头白发,谈吐也还是轻松风趣。他们一桌的老朋友慢慢聊着喝着,老张端杯茶陪着,时不时的飘句话,引得一桌子呵呵呵呵。
  宴会结束,我送他回家,车上我奉承他身体保养的好,年龄这么大了这么健康不容易,他沉默了一会,自言自语似得低声对我说:老张60岁时就死了,我这二十年是替孩子活的,按孩子的年龄算起,我还不到五十岁,还小还小。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现如今,大胡子走了,老张也走了。
  花生仁还在!
 刚开贴时,提到过我们街口有一卖包子的,每天早上就得半斤酒,不然干不了活。这个人挺有趣,应该写几笔,从他的身上我们或许也能有稍许领悟。
  这个卖包子的姓李,也是少数民族,真名叫李满意。因为个头矮,只有一米五上下,却偏偏有双大脚,穿43码的鞋,所以得了个诨名叫“大脚小李”,五十岁后被喊成“大脚老李”,这诨名喊得时间久远,深入人心。他小的时候,全城就一家饭店,国营的。因为本地少数民族较多,所以这家饭店请他的父亲来做大厨,专做民族菜,因此他小时候就在这家饭店里厮混,到了年龄稍大一点,就直接在这家饭店做了帮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临时工。
  国营饭店有意思,不仅是要盈利,而且还有为人民服务的意思在里面,所以不光是包间的满汉全席,还得有面向劳苦大众的零售食品,这家饭店就在门脸上专门有一间卖包子。小李就在这个包子铺当服务员,端盘子打包收钱。等到他长大成人,娶妻生子,改革开放了,各种饭店餐馆就渐渐多了起来,国营的这家就慢慢式微,直到解散。
  大脚老李是临时工,饭店解散以后就没了饭辙了,除了卖包子,别的什么都不会,也就没再改行,在家门口租了个小门脸,开始卖包子。
  老李孩子多,经济负担重,包子铺是他唯一的生活来源,所以生意虽小,但兢兢业业干的很是勤勉。同时除了爱喝酒,也没有其他不良嗜好。但这酒,老婆也想让他戒,两口子整天为这事叮叮当当。老李一遇到老婆开仗就拿隔壁炸油条的老高说事,这老高爱“长头发”,就是喜欢琢磨并且勇于实践男女关系,老张明目张胆的给自己媳妇谈判“我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啥坏脾气都没有,就喜欢这个长头发,所以这一条你得忍,忍不了就离婚”。老高每天生意做完就睡觉,一觉睡到下午,然后换身好衣裳,打扮的油头粉面的就出去了。
  老李总拿老高说事,“你是喜欢我在家喝点酒,还是愿意我跟着老高一块出去?”呵呵。
  老李喝酒喝得急,早上起来开铺子第一件事,倒一搪瓷缸子酒,大概就得半斤多点,然后等第一笼包子开卖时喝第一口,这一口就得二两多。最多撑到大概7点钟,这半斤酒就喝完了。喝完也不再喝,客人这个时候就多了,忙生意,里里外外的也确实辛苦。到了10以后,铺子里的生意就冷清了,老李开始他的外卖。
  我们这里呢,卖包子的没有外卖的,都是在铺子里卖,多数上午卖完就歇摊,一天的生意就结束了。一小部分晚饭时间再卖一会。像老李那样到处跑着外卖的,全城仅此一人。
  10点钟一过,老李再倒一回酒,这次不多,一两二两的样子,一口灌下去。然后把一个装包子的圆筐顶在头上,一个手扶着,大喊一声“羊肉包,素包~”,就快步开动起来。
  大脚老李,走路快如疾风。他应该有固定的外卖路线,可我一直搞不清楚是怎样的规律,总觉得他无处不在,但不管他的要去多少地方,有两个场所我肯定是他的重点。
  第一个是书棚,书棚不是卖书的,是说书艺人的演出场所。去听说书的基本是老城人以及乡下来的老人,老城人听书很固定,书棚来了新艺人了,说部什么书,好,那就天天到点去听。乡下来的基本是进城办事,或买或买,走亲访友的,一般他们起的都早,天不亮就开始赶路,当时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呀,所以他们早饭吃的比较早,到这个点上也就该饿了,这部分人是老李的主要对象。
  说点题外话,想起有一次,有个河南来的两口子在书棚说薛刚反唐,男的弹坠琴,从头至尾不怎么说话,女的叫莫红梅,面前放一个小圆鼓,说一会唱一会。说了估计有一个月左右,有多火呢,火到我这样的小孩子都成群结队的去看,注意是看不是听,因为我也听不懂,就是看着热闹去凑热闹。写到这时,百度了一下这个人,看到她现在俨然已被誉为大家了,通过百度也明白了莫红梅当时为什么这么火,原来她融汇了豫剧,坠子,琴书等等民间艺术,搞出了新东西,创造了新历史,怪不得当年那么被老城的爱好者们追捧。百度了她的视频,和我印象中的外貌完全两样了,不知她是否会记得老城演出,小孩们朝台上抛过去的那些塑料花。
  第二个是录像厅,说到录像厅,想必会有不少60后70后会心一笑。哈哈。这里呆着的多数都是小伙子,逃学的,旷工的,有家不回以及无家可归的等等社会闲杂人等,这些人吃饭没正点,饿了就吃,没吃的忍一忍也就不吃了。老李的包子总是恰到好处的送过来,一家一家的录像厅,老李不跑快点哪能跑过来呢。
  老李卖包子很会吆喝,他的标准口号是“羊肉包素包~~~,我的包子没有馅,都是葱~~~”。
  老李嘴碎,从10点出了铺子,这嘴就没有片刻的空间,不停地说,或者说是不停的喊,看见什么说什么,而且都得和包子联系上。比如看见吵架的,他吆喝“快打快打,打饿了吃包子”;看见打架的啦,他又吆喝“吃个包子歇歇吧”;见了老人他吆喝“省钱给谁花呀,买个包子过过年吧”;见了小孩他吆喝“可有人疼了,连个包子都吃不上”;哪怕四下无人,他对着树也得吆喝“可有上吊的吗,吃个包子再走”。。。。。
  大脚老李每天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就这样马不停蹄,卖完一筐跑回来再装一筐,一直动如闪电疾如风,不停吆喝。除了吆喝,不和任何人闲谈,一直面无表情,可以说是不苟言笑。
  待到三点一过,回到铺子,把自己直接扔在里间的床上,这一觉就到了天黑。
  每天忙忙碌碌,几十年呐,没见他歇过。
  晚饭时间,老李起来刷牙洗脸,坐到饭桌边上,笑眯眯的先问老婆今天卖了多少钱,该为明天做的准备做好没有,等等,得到满意答复后,把酒就拎了出来,还是早上的那个搪瓷缸子,哗哗倒上半斤酒,这一顿喝的就慢了。他不怎么和孩子们言语,喝着自己的酒,看他们吃饭,待到都吃完站起来走了,老李这才把剩下的酒加紧几口喝完,桌上有什么吃点什么算是晚饭。
  看上去他吃饭很随意,其实不然,这个人疼孩子,虽然一样的粗茶淡饭,他是尽着孩子吃,他吃孩子剩下的,所以哪天孩子们要是把饭吃光了,他宁愿饿着。拼了命的卖包子,赚了钱却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我琢磨一定有什么的原因在里面,从这吃饭的细节,我看得出他就是为了孩子,为了给孩子存点钱,为了给孩子储蓄未来。
  但光顾着挣钱呢,很少与孩子交流,而且过多的沉湎于自我,就想把所有的担子都挑在自己肩上,咬着牙,想着现在难点,今后会享福。他把美好生活的希望更多的寄托在未来,而不是当下。渐渐的性格在别人看来就有些孤僻,为家庭付出的最多,可孩子长大了却不和他亲。
  其实穷也好富也好,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不是钱的多少能够衡量的。同样生活在社会底层,安贫乐道,知足常乐的大有人在,干了一天活回家喝上二两,领着老婆孩子小河边上散散步,哪怕是窝在家里看肥皂剧呢,一样的温馨和睦,其乐融融。老李就是心劲大,心强,总爱和人比,扭曲了自己的价值观,以为攒够了钱,就会有享不完的福,殊不知,福,就在身边,就在当下。
  他所希望的那个未来终究没有到来。
上个帖子说老李,贴出来后,几个群友却对老高感兴趣,都想知道知道爱长头发的老高后来怎么样了。老高不喝酒,本来想跳过去写他的一个亲戚,但既然大家问了,就从老高开始吧。
大脚老李出走以后,炸油条的老高很是惋惜,经常唠叨这个老邻居。一次我在他店里用早餐,听老高又和街坊聊老李,老高的媳妇有点二,是个糊涂人,忽然就发问“大脚老李大脚老李的喊了这么多年,这大脚老李姓啥我都不知道”。
这句问的振聋发聩,把全场都镇住了。老高倒是气定神闲,很真诚的对媳妇说:“大脚老李姓张”。
老高媳妇很认真的念叨了一遍“原来他姓张呀”,好像要努力记下来老李姓张似得,摇头晃脑的又忙乎店里的活去了。
老高看看大家说:“明天大家来,问她大脚老李姓啥,她还是不知道。”
哈哈,就是这么样的两口子,老高的那点爱好怎么不能明目张胆呢?!
老高其实口碑不错,但瑜不掩瑕,他的缺点别人看起来一笑了之,他媳妇也毫不在意,可唯一的儿子心里压力大,对父母有埋怨。老高两口子呢,照看孩子的时间也不多,孩子的学习就耽误了,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打工去了。
做了一年不到吧,在省城一家大酒店里做传菜员。据说一次给某个房间传菜,恰好这个包间的服务员出去了,客人就让他把菜直接端上来,而且要放在主客的面前。小伙子传菜没问题,上菜是第一次,有点手足无措,不小心就把桌上的一杯酒打翻,弄脏了这位主客的衣裳。主客倒没说什么,但请客的不愿意了,“啪啪”就给了小伙子两个嘴巴子。酒店经理也混蛋,跑过来净当孙子了,光赔不是不说,还当场表态要扣小伙子工钱赔给人家。这请客的更混蛋,人家经理赔不是了,你就顺坡下驴吧,他偏不,他还说了一句比那两个嘴巴子还伤人的话“你的工钱别说赔这身衣裳,能赔得起这杯酒钱吗”。
小伙子一想自己兜里确实没钱,谁叫咱是穷人家的孩子呢,人家一顿酒咱得干一年,当时就万念俱灰了,那个委屈那个为难,唉!
十八九岁的小伙子,血气方刚。哭着小声嘟囔了一句什么,语焉不详,然后顺手推开窗户,就跳了楼。
想来小伙子的一时激愤,也可能与成长路程上的委屈有关。老高的不检点对儿子一定有很大的伤害,多年来烦恼郁结,终于。。。。。。
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小伙子的舅舅姓朱,原来在文化馆工作,爱好书法,性格有点迂腐。书法写了几十年,一点名气也没有。就皖北小城来说,写书法的搞个排名的话,前十名肯定没有他,前50名也不会有,前100如果有的话,很多人都会不服气。但无论谁都得承认一点,老朱在书法上面下的功夫,恐怕比前十名加起来的都多,但字就是没长进。行家怎么评价不说了,他自己都觉得寒碜,曾经很忧郁的对大家说“我怎么就看自己的字不顺眼呢”。
搞艺术确实需要天赋,不是凭努力就能行的。那句什么“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的下半句最适合他:“没有那百分之一的灵感,世界上所有的汗水加在一起也只不过是汗水而已! ”
而他仍是孜孜不倦,勤勉的很。我曾经在某个场所见几个老婆婆拿着纸笔画划,真的是画划,因为都不认字,就是瞎划,她们说画的划没有任何意义,就是在划的过程中很快乐。这恐怕也是老朱痴迷书法的原因之一:沉迷书写过程的快乐,而不是对造型艺术有多高的追求。拿起笔落在纸上,心中就有一团火,像躁动,像放纵,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动。哈哈
一个人,爱好一个东西,弄了几十年,哪怕一点成果都没有,就这份执着,这份享受的劲
,足以令人肃然起敬。
老朱的营生是卖字,在老城很繁华的一条街上,某两座楼之间的巷口,摆了个摊,主要给别人写个帖,写个告什么的,偶尔也会卖上一副中堂。有买中堂的老朱就很兴奋,恨不得免费送,生怕人家买回去不挂似得。
曾经有人让他写碑文,老朱兴冲冲的写好了,人家拿走又送了回来,改了几次三番就是通不过,后来一打听,原来那一头的风水先生为难他,没告诉他合黄道的法门,就等着老朱去请教。老朱不懂这个,后来还是同行指点,拎包茶叶去拜访了一次才拿下。
稍稍跑跑题,合黄道也算是传统的一种吧,比如说“黄道吉日”,这个吉日就是用黄道算出来的,怎么算呢?黄道分大黄道和小黄道,分别用了两句话来应用。还以老朱写碑文举例,大黄道是用“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这十二个字去套,轮回循环,最后一字落在带“走之底”的字上是吉;小黄道用“生老病死苦”这五个字,同样轮回循环,最后一字落到“生”或“老”上才吉。
中国人聪明,讲究,什么事都有章法可循。
老朱爱喝酒,他的酒具很特别,是中华墨汁的小瓶子。许多60后70后应该见过那种小玻璃瓶,小小的,圆圆的,容量就是50毫升上下。老朱把它洗干净了装上酒,摆在案头,写着写着来一口。尤其是在冬天看他喝酒最是有趣。
坐在巷口写字,寒冬腊月的那个冷可想而知,老朱写着字冷了,把笔一丢,拿起小瓶子,咕咚咕咚灌几口,然后双手交差抄在袖筒里,屏住呼吸闭着眼几十秒,忽然就长叹一声,“啊~~”,不知道的路过听这一声,会以为老生要开唱。老朱喝酒限量,上午一墨汁瓶下午两墨汁瓶,吃饭时间不喝酒,晚饭以后不喝酒。高明之处在于一年四季,每天如此,而且酒量虽小,酒却不含糊,必须是秋天第一池子的小窖,没有三年以上根本不入口。
老朱恬淡的日子过了几十年,很是知足常乐,直到外甥的事发生,让他动了肝火。
老高两口子接受了结果,老朱不接受,老朱悲愤的很,从此几年间不停奔走。一般上访告状的路子老朱也走了一遍,但因为老高夫妻已经妥协,所以收效甚微。后来老高改了策略,拿出了看家本事,书法。
他去首都,带上两个军用水壶,一个装酒,一个装墨汁,毛笔往军大衣里一掖就出发了。皖北有去北京的直达火车,但老朱不座,他座那种一站几十公里的城际交通的客运汽车。每到一站后,他就溜达到半夜,待路断人稀的时候,他拿起毛笔在汽车站和火车站的墙上写状子,但凡有白墙,他就写。时间长了,他写的状子也慢慢的改变风格,开始是长篇大套,生怕不详细。后来越写越精炼,简单几句话,就勾勒出大概,而且语言力量超强,看者无不动容。
老朱也精明,他不是直线走,而是看似漫无目的的,交叉着朝北走,搞得谁也不知道他到底要去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意思。到后来估计首都去不去也都无所谓了,就是宣传了,借以宣泄心中的不平。那时候没有天涯呀,发消息真的很难。
几年下来,老朱的书法大有长进,一尺见方的字,力透墙背。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可以挂在老朱家的墙上,人微言轻的老朱,就这样几年下来,居然真的讨得了公道。
现如今,老朱归于恬淡,颐养天年。
曾经老朱晚上爱拿笔蘸水在路边石板上写字,这些年这样写字的多了,老朱不落俗套,改了路子。每到月明星稀的夜晚,他就拿只笔到河边上,在水面上写。月光下,毛笔在水面轻轻滑过,惊起一串串的涟漪。
写的很慢,很温柔。
  & && && && && && && &&&更新分割线
   ==============================================================
更新一之开篇
   四个多月没有更新,写起字来颇感生疏。温习前面的帖子,暗自心惊,竟然逾七万字。字数让我很不安,围绕一个主题写了七万字,前所未有。很希望我的小学老师能看到,她曾断言我长大了写封信都困难。虽然成绩一般,但小庙很听老师的话,后来少小离家时候,孤独寂寞也不写信,幸亏这次是写贴不是写信,要不然写完“你好”就又卡住了。感谢互联网。
虽然有了七万字,但觉得七万字并没有把酒描述的足够,我知道酒友都看累了,可我好像还有千言万语。是我太唠叨了吗?不尽然。只怪酒的历史太悠久,故事太多,纵使小庙喋喋不休,也只是沧海一粟。
叹一声: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自从写贴,加微信的酒友众多,每每打开朋友圈看一圈,目不暇给煞是热闹。不时有酒友借酒抒怀,间或见解独到且言真意切,当真是振聋发聩。于无声处听惊雷乎!
酒友之中不乏有心之人,这几个月来,有几位提醒我,说网络上有人在模仿,甚至在诋毁。小庙听到居然暗自得意,虚荣之心人皆有之,我非圣贤,焉能免俗。其实小庙也曾一探,虽是意兴阑珊,但也饶有兴味。不仅看了他们的文章,而且还买了他们的酒尝。
但这小小得意只是肤浅的愉悦。朝深里说,这是初衷的部分实现。因为常相遇就是希望酒商们觉醒,做出物美价廉的酒来。假如常相遇是一次启迪,那最好能激发更多的回响。
不足之处是模仿无需面面俱到。可能因为我一直自称小庙,所以有几位的酒也都在名字前加个“小”字,叫小X酒,我估计这文字他们也会看到,在此奉劝一句,画蛇添足了,大可不必。希望你们不要把心思全花在三圣小庙身上,而是要多关注怎样做出超越常相遇的酒来。只要能拿出好酒,不管你说过我什么,小庙也一定为你喝彩。
好酒难得。酒真就不容易,酒好则难上加难。常相遇也仅仅是个真字而已,离好字那还远的很。就目前环境看,咱们也只能权且求真。清蒸清吊是必须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以外,我们抬起脚尖勉强能够到的,无非是这秋天的第一池子酒,压池子酒。这个名词无需过多解释,无非是发酵时间长点而已,前面详细讲过,大家都知道。
可要是深入思考一下,也能反映一些问题。既然发酵时间越长越好,那么酒厂为什么不让每批酒都发酵时间充允呢。春天的料到秋天好喝,那秋天的料春天再蒸岂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究其根源,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传统白酒原本就是隔季出酒,一个池子一年只出酒两次。而自从勾兑酒的魔盒打开,从此万劫不复。
起初原酒所占勾兑酒的成本比例较高,为了压缩成本,“专家”发现原酒作为基酒的原料,经过勾兑而出的口味并不受发酵时间所限,所以酒厂为了压缩成本,就缩短发酵时间,现在二十多天的发酵期是普遍现象,这样一来,一个池子从每年两次增加到七到八次,池子使用率高了,那成本自然降低不少。当然还有发酵时间更短的,有种方法的标准时间是七天,那个嘛,呵呵,不在此议。
缩短发酵期盛行一段时期以后,同行皆行其法,成本逐渐趋同。“专家”又想出了好办法,“混扎续蒸”工艺开始盛行,原本三斤粮食只出一斤酒,使用这个工艺以后,可以出一斤半,成本再次降低。
但这还不够!所谓欲壑难填,当成本再次趋同时,“串香”横空出世,假设一个池子原本出600斤60度的酒,现在出800斤900斤也还是60度。
没有最便宜,只有更便宜。你想要酒降到酒精的价钱,那就一定会有“专家”做出酒精一样的酒来。酒精是酒吗?这个问题也有人博弈。我想最好的回答是:糖精是糖吗?
往前追溯三十年,有迹可循的现实很残酷,成本越来越低,而酒价却越来越高,成本与价格之间的距离越拉越大,搭眼朝这个空间看去,适用于某段京剧的上半句:看~那~里,黑~洞~洞,定是那~贼巢穴......。
谈到这里,诸位一目了然。愿意多花钱,包个池子的话,想发酵多久就多久,不受限制。但仅从酒业现实出发,想买到接近传统白酒的一个“真”字,也就只能是在这秋天才有可能。所以压池子酒并不是酒老板们良心发现,他们不得已而为之矣,我们绝不心怀感激。顺势而为,拾遗捡漏吧,不亦快哉。“俺不免~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秋天说话就到了,距离出酒季已为时不远,记忆中每到农历八月初,前后几天功夫,周围酒厂就都开了工,压池子酒的味道本就浓郁,况且几乎同时开蒸,蒸完酒的酒糟再露天摊开晒上,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酒的味道,无孔不入。
小时候可没觉得这味道好闻。放学路上遇到躲不过的酒糟子,就捂着鼻子趟过去,每每一仰头,或许就看见乌压压的大片鸟雀,遮天蔽日的伴着巨大声响飞进视野,缓缓地又从视野里飞出去。
回想一下,好像进入九十代后,就再也没见过鸟群飞过了。它们都去哪了呢?!
生存还是毁灭?依然是个问题。
更新二之醉听秋雨
承蒙酒友错爱,寄来两瓶莲花白酒,甚是高兴。仰慕此酒久矣,夙愿得偿实乃快事。赶快整了几个小菜,但求一醉。
先看了酒的说明,说此酒是为历代贡品,汉高祖刘邦钦定御酒。这顶帽子戴的虽大,却不合适,汉朝时候还没有蒸馏酒,怎可能被定为御酒?
又说用了二十多种中药材制成。这与我所知道的莲花白也有不同,莲花白不是药酒,也没有保健作用,为什么要用中药材呢?
另外莲花白虽有两种颜色,但不是黄色和透明无色,而应是粉红色和青绿色。粉红色的是用荷花制成;青绿色的是用荷叶制成。
手中此酒与我已知的信息出入很大,是我书读错了吗?参详了一会,想出了办法能解决这个冲突,可能也是唯一的正解,那就是断句。手中的这个莲花白酒应该读作:“莲花、白酒”。而不是我以为的:“莲花白、酒”。
这样一来,问题就解决了,即没推翻莲花白的美好形象,也无需认定“莲花、白酒”与史不符。无事无非,皆大欢喜。只怪我和酒友会错了意,断错了句,且不管酒厂是无意还是有意。
我倾慕的莲花白,出现在清末,靠谱的说法是爱新觉罗•宝廷的创造,宝廷有号称作竹坡,后人都称他为宝竹坡。这位兄台是牛人,堪为酒徒表率。
引证的这个说法出自安徽人周寄梅,周先生1883年也就是光绪九年出生,宝竹坡1890年去世,算来时间隔得不太远。并且1913年也就是民国二年,二十九岁的周寄梅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时,正是莲花白盛行的时期,想来以清华校长之尊,应不会空穴来风,当必言出有据。
莲花白是把白酒用吊药露的方法,把酒与荷花一起吊出来。吊这个字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提取,怎么个提取前人没有明确说法,能找到的资料到吊这个字就结束了,今人自然也难以全晓。虽然做酒的没有说,可吊药的师傅还是有的,小庙曾留意中药提取的方法,传统中药的提取方法有很多种,较为接近的是蒸煮法、浸渍法、渗漉法、蒸馏法。
蒸馏法明显不是,若要与荷花蒸馏的话,可以在蒸酒时就把荷花掺进去一起蒸,那就不是改造酒了。况且酒再次加热温度过高的话,也会改变品质,因此需要把酒加热到较高温度的蒸煮法应该也不是。而浸渍法类似于浸泡,假如仅是泡酒那么简单,莲花白自当是寻常可见,如今也不会消声灭迹。所以参详很久,小庙以为,这其中能符合莲花白的这个吊字的,极有可能是传统中药提取方法中的渗漉法。
结合一下简单说,其实也不难,把荷花弄碎了,放在纱布筛子上,筛子下面是酒缸,把酒一遍又一遍的舀出来,浇筛子上的荷花,让酒循环往复,不断通过荷花过滤,渲染上荷花的清香。
荷花的清香是哪种香呢?很多年前小庙曾小试一次,入口时若苦若涩,口感不尽人意,但喝完以后,似有似无的清爽感觉反冲到鼻腔口腔,久久不散。对,所谓的清香不是嗅觉,而是味觉。很难描述的奇妙感受,带来的是清爽的愉悦,就像痛痛快快刷了个牙似得。
假设我找到的方法是错的,虽不尽人意,但也略有小趣。假设我找到的方法是对的,我想可能也离原貌相去甚远。因为仅有这个方法还不够,还要有最合适的搭配才行,例如:用什么酒,老酒?新酒?高粱酒?玉米酒?。。。。。。;又用什么花?池栽缸栽?是花蕾还是花瓣?鲜花干花?等等。要找出最佳的那个味道,非小庙所能为矣。
窥一斑而知全豹吧。起码印证一点,那时酒徒所传人生极乐绝非虚言:莲花白、熏雁翅、醉听秋雨!
窗外秋雨绵绵,酒徒莲花白喝着,熏雁翅吃着,不亦快哉。说明一下熏雁翅并不是大雁的翅膀,而是猪排骨。家畜而已,为什么起了个飞禽的名字,无从参详。估摸也是酒徒的创造,起个有意境的名字,才能配上喝酒的情致,要不然莲花白猪排骨醉听秋雨,那就有点煞风景了。
宝竹坡无疑是资深酒徒。没有莲花白的时候,宝竹坡也得喝酒,照样熏雁翅听秋雨,想必泡杨梅泡桑葚等等酒徒常备诸技皆有之。未曾诸酒洞察,何谈精益求精。
莲花白的产生,说明能喝到的酒已经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已经到了更加注重细节微妙变化的境界,所以有酒在杯仍不满足,挖空心思的改造酒,以期弄出妙品,这样的酒徒我辈岂能不敬。
凭空想一下吧,在秋雨绵绵的午后,宝竹坡望雨凝思,看荷花飘摇暗香袭人,触景生情突发奇想,莲花白的念头涌上来,那一番得意快活,诸位酒友如今想来,也定能心领神会感同身受。
有了莲花白,就像现在手里有个畅销酒,那就是银子呀,这交在如今的酒商手里,荣华富贵垂手可得,但宝竹坡至死仍是穷困潦倒,这也是质疑宝竹坡是发明者的依据之一。
宝竹坡姓爱新觉罗,这是个什么姓咱不用解释了,那是不折不扣的宗室子弟。官当得也可以,与张之洞、陈宝琛等人被合称为“四谏”“五虎”。且不说仕途如何,八旗子弟有铁杆庄稼在手,哪一个会去做下九流的生意人,举家食粥酒常赊也不为五斗米而折腰,这是旗人的通病。但这是病吗?倒也未必,今人只晓从利益看世界而已。
再深入一下,光绪驾崩,宝竹坡的三个孩子居然闭门自经,赴死国难,若从今人看来,岂不更是荒诞不经。
其实单从酒徒心态来看,宝竹坡没有因此得利也说得通。酒徒都有炫酒的通病,发现了好酒,一定会呼朋唤友共饮,但凡得人赞赏,就是对自己酒品之佳的肯定,那真是洋洋得意快乐非凡。酒徒这点小小虚荣,古今皆同,宝竹坡也不能免俗。并且他本不是造酒的,他只是开创了一种酒的改造方法,推己度人换位思考一下,作为酒徒,有此良法岂能不到处炫技。
改酒的蔚然成风,造酒的必然效法,好比大家都买酒泡药,那么很快酒厂就会造泡好的药酒卖给你。例如同仁堂的茵陈酒,也未必是独创,野蒿子的嫩芽不是只有乐家才能采到。之所以惟独乐家的绿茵陈最好,皆是专业人士介入后,必会将改造的技术进一步提升,品质也理所当然的更进一步。所以清末民初仁和酒店的莲花白最正宗,也无非是此原由。
宝先生成此妙法,酒徒惬意满足就是他的最大快乐,利禄何足挂齿。岂不闻,昔人有云:功不必自我成,名不必自我居。
至情至性之人,宝竹坡名符其实。
他最后一个官职是福建乡试的主考,结果却娶了个歌女回来,当时叫纳妓为妾。这是个不小的罪名,他的可敬之处是,回京后立即上奏自劾,也就是自己举报了自己,由此被革了职,罢了官。
今人有考证,宝竹坡纳妓为妾而后上奏自劾是蓄意为之,因为他对天朝很失望,感到国家没有前途,所以故意给自己找个罪名,为的是脱离腐败的政局。但宝竹坡罢官后家徒四壁,衣食无着,每遇师友门生,伸手告贷。这般窘境,想必仅是因为对国家前途无望而辞官,说不过去吧?况且,辞官的方式有很多种,无需要给自己按个罪名呀。官这个事,自古只有当不上的,哪有辞不掉的呢?。
蓄意为之是一定的,宝竹坡当初肯定知道纳妓为妾会带来什么后果,一意孤行,到底是因为政治还是因为爱情,诸位酒友,你们愿意相信哪一个?
“新酒倾一斗,旧诗焚一首,纸灰飞上天,诗心逐风走......。”
宝竹坡诗篇犹在,莲花白已成绝响。
更新三之屠苏酒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是王安石的《元日》诗,收录在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中。小时候学这首诗时,老师告诉我们,诗里的屠苏是种酒。我很喜欢,感觉这个酒的名字特高古,黄钟大吕般的深沉雅致。现在北师大版的课文里,对诗中屠苏二字的解释仍然为:一种用屠苏草泡制的酒。也有别的版本的课本注释为:代指美酒。总之,屠苏二字的官方解释确凿无疑,屠苏是酒。
“春风送暖入屠苏”,如果屠苏在这里真是指酒的话,和前面这个“入”字连起来,极其费解。难道春风把酒吹热了?有违常理,怎么琢磨都别扭。小时候问过老师,老师也没解释通,被追问的急了,老师丢下一句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很妙,我不理解就是意会的不够。随着年龄的增长,意会能力有所增加,但仍然未解其味,因此对言之凿凿的课文注释有点怀疑。如今旧事重提,屠苏在这首诗里真的是指酒吗?
如果这里的屠苏是指酒,按照课文里所讲,是用屠苏草泡制的,那就得有屠苏草这个东西,先找草吧。
百度了很久,也查证了相关资料,貌似目前植物界并没有叫屠苏的这种植物。可能古今名字有不同,找到过去叫什么,也许就能得知现在是什么,应该有迹可寻。往前查!
结果胆战心惊!不仅没找到屠苏草,更可怕的是,屠苏酒里竟然根本没有屠苏。例如孙思邈《千金方》,陈延之《小品方》等等文献中所记录的屠苏酒配方,没有一个方子里有屠苏这个字眼。
因此我壮着胆子认定,屠苏酒不仅不是屠苏草泡制的,而且这世上也根本没有屠苏草。
哎?!不对呀。我只是想要证明诗中的屠苏指的不是酒,但却把屠苏草给证明没了,一个问题变成了两个问题.更是头大,头大头大。
真担心万一我是正确的,那课文就摊上事了。
首先,屠苏草既然不存在,那课文给学生的正确的答案就是错的,这不叫失察,这叫无中生有、信口开河。想必注释此文的先生,习惯性的把酒前面的名词当成酒的原料,望文生义了,顾名思义了,有点过了头。
其次,虽然有时候屠苏二字也可代指酒,例如陆游:半盏屠苏尤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这里很明显是指酒,读者一目了然。但在《元日》这首诗里,屠苏却不是指屠苏酒,盖因前面有个“入”字。
一番曲折之后,小庙以为的正确答案应该是,《元日》这首诗里所用的屠苏二字,是指当时老百姓居住的茅草房子,有“家”的含义,这一句的完整意思应该是:春风把温暖送到了千家万户。
这可是语文课本呀,诸位酒友,怎么就觉得有些敷衍了事呢?好像英语课程就不会有这样的纰漏,学生如对哪句语法不明白,老师基本都能解释的清清楚楚,英语老师挺可怜,不能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话来搪塞。
窃以为,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内容,教育应以启迪启发为主,让学生开眼界,广泛了解。被触动了,也就产生好奇,好奇是求知的动力,传承不就是一代一代的求知吗,所以说学会欣赏是首要目的。广而化之,美术课完全可以改为美术欣赏课;同理,音乐课也可以是音乐欣赏课。
而像元日这首小诗,理解都困难,何谈欣赏。并且给的答案不能质疑,还得必须死记硬背,卷子上万一与注释不同就得扣分。既然只可意会,那你还非得言传干嘛呢。
课文里的不说了,诸位见仁见智吧。我们继续谈屠苏酒。
按照北魏的议郎董勋所说,民间风俗,元旦(即是现在的春节)时喝的酒,是把花椒焙成的粉末,用布包起来投到酒里泡几天,在除夕那天喝。因为当时老百姓居住的草房子统称为屠苏,而元旦这天家家都喝这种酒,所以称之为屠苏酒。
但泡花椒的酒,又是什么酒呢?
从信史看,宋代以前没有蒸馏酒,蒸馏酒早则出现在北宋,迟则出现在南宋。实证是两件文物,一件在黑龙江阿城市,是上下两层的蒸馏器,上层冷凝器,下层为甑锅。还有一件在河北青龙县,和阿城的是相同的,年代都是南宋赵构当政的时期。
也有疑问,唐诗中有提到“烧酒”一词,这烧酒会不会是蒸馏酒呢?。根据唐朝房千里的《投荒杂录》以及刘恂《岭表录异记》证实,当时所谓的烧酒,是把发酵酒加热的意思,并不是蒸馏酒。在蒸馏酒出现以前,酒经过了温酒、烧酒、煮酒的发展过程,这三种方法都是为了固定酒的品质,防止酒的酸败。
因此可以肯定北宋以前屠苏酒是用发酵酒泡花椒。酒友们请注意,北宋以前,不管是李白还是杜甫,刘邦还是项羽,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喝的都是发酵酒,原料是米。
在《齐民要术》和《北山酒经》中可以看到当时酒的制造方法。一边做酒曲,一边烧饭,然后把米饭和酒曲混在一起发酵,发酵后过滤出来的汁,就是当时的酒。
山东诸城出土过一幅汉代的画像石,通过图画,简明直白的描述了这个工序。
这种米酒度数很低,最高的度数也不会超过二十,一般应在十度左右,口感很甜,所以不难理解张飞为什么抱着坛子喝了吧,那时酒其实就是饮料,稍稍有点酒量,灌上几斤是稀松平常的。屠苏酒就是用这种饮料来制作。
老百姓在过年时放上花椒泡一泡,一来是花椒的确有温中、散寒、除湿等药物作用,毕竟花椒也是中药。二来其实就像是后人喝黄酒时放点姜丝或辣椒加热,为的是增加一点辛辣的口感而已。所以老百姓普遍饮用的屠苏酒断不是孙思邈他们留下的药方那样,如真像方中那样用多种中药炮制,不是当时普通百姓经济上都能承受的起的。古代中医药与现在是大相庭径,这个不能展开说,不然又是几万字也不能述其万一。
综述一下,屠苏酒,就是把花椒放在米酒里泡一泡,仅此而已。虽然如此简单,但屠苏酒在酒中的地位却很高,传统文化中能叫得响的名酒本不多,屠苏酒是其中翘楚。因为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屠苏酒就是过年的代称。
现代过年的象征是饺子鞭炮贴春联,而宋朝以前,以上三种不是如今的样子,鞭炮那时还没有出现,庭前爆竹,就是烧根竹子而已,有点噼噼啪啪的响声,算不上很热闹的项目。春联那时候还是原型桃符,桃符只是一块桃木板,挂在门前,一直到了明朝,桃符才发展成写在纸张上的春联。那时更没有饺子这种食物,饺子出现最早也得在宋朝,所以宋朝以前,过年的三样象征是:爆竹、桃符、屠苏酒。
及至到了蒸馏酒出现后,高度烈酒普及,劲够大,味够足,已经无必要再朝米酒里加花椒取其辛辣了,米酒泡花椒的屠苏酒从此式微,蒸馏酒取而代之为年夜饭上的用酒。但屠苏酒的名字却沿袭了下来,因为屠苏酒名称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无可取代。就像如今不管过年你是吃火锅还是吃饺子,都叫年夜饭。同理,宋朝时不管是喝发酵酒还是蒸馏酒,到了年夜饭的餐桌上,也还是得叫屠苏酒。
既然是年夜饭的重头戏,喝这屠苏酒自然也与平时不同,有特殊的规矩。按常理,酒要先敬给长者,让辈分高,年龄长的人先喝,长者为尊嘛。但喝屠苏酒时,这规矩却反过来了,得让辈分最低,年龄最小的先喝。
“可是今年老也无,儿孙次第饮屠苏。一门骨肉知多少,日出高时到老夫。”这是郑之望的诗,讲的是除夕之夜喝屠苏酒,家里人丁兴旺,从幼至长挨个喝,等到老郑喝时,已经日上三竿了,透着自豪满足的炫耀劲,自我感觉超好。想来人到暮年,再看荣华富贵,功名利禄,定不复年轻时的心境,间或一声嗟叹,都是浮云。唯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儿孙满堂,团圆和睦,那才见人生的真意义。
从幼至长,屠苏酒为什么要这样喝,一定有它的寓意在里面,这个寓意是什么,说法不一,看了一些资料,大多牵强附会,不足信。时过境迁,今非昔比,古人寓意何如,今人再难揣度,留个悬念吧,存疑也好。
屠苏酒,米酒泡花椒。究竟口感如何,小庙也曾小试。皖北小城号称四大药都之首,出处不如聚处,这里各种中药材自然齐备,找药用的花椒不难,易如反掌,难的是找到能接近传统的米酒。
小庙以为,与汉唐时期米酒较为接近的是湖北孝感米酒和湖南永州米酒,可惜孝感的原料是糯米,略有不符;而永州的虽是大米,但有煮的工序,酒精度数较高。后来经人指点,通过馒头铺的老板,找到一个做“浮子酒”的李先生。皖北小城的浮子酒也是米酒,有糯米制作也有大米制作,如今已没人当成酒喝,只有馒头铺子在和面时加入做酵母用。
之所以叫浮子酒,是因为成酒以后,会有米像浮标一样漂在酒上,当地人称浮标为浮子。小庙仔细看了一下工序,制作方法与《齐民要术》及《北山酒经》中所记基本吻合,就用它,权且一试。
没泡花椒以前,这浮子酒略有酸味,还算清爽,泡了几天花椒以后,再喝起来,说辣不辣,说呛不呛,其中混合了几种口感,但任一口感均有不足。总体来说,不好喝,甚至可以说很难喝。
不应该是这样啊,古人在年三十喝的,一定得是好东西呀,怎么特么难喝呢。
思考了很久,估摸原因在于,虽然酒接近那时屠苏酒,而喝酒的人却离古人太远。诸位想呀,如今物质丰富,好吃好喝的应有尽有,什么好东西没尝过呢,这张嘴早就刁了,不像古人那样粗茶淡饭,自然喝不出此酒的好处来。
因此,小庙后来用了一周时间酝酿了一下情绪,七天里只吃杂粮,馒头稀饭面条,除了盐的咸味,杜绝酸甜苦辣,喝的除了白开水,远离一切饮料。一周以后口里的那个寡淡,诸位可想而知。
在第七天的晚上,弄了一碗羊肉,半只鸡,再倒一碗屠苏酒,摆在桌上,为了更加逼真的还原汉唐的环境,把电灯全灭了,点一支蜡烛照明,可惜没弄到合适的油,不然油灯光闪烁之下或许更有感觉。小庙坐下来面对酒肉先感受了一番口腹之欲的挣扎,思考了一会,是先喝呢?还是先吃?
沉思片刻,酒徒的本性凸显,感觉对酒的渴望更强烈,随即双手端起陶碗,举酒于目下,观其色若琥珀解于水,闻其香如空谷藏幽兰,一饮而尽,刹那间天高地阔,云淡风轻,此中愉悦唯两字可形容:妙极!
更新四之陈万能
更新以来,前面三篇讲的是各种酒,较为枯燥,今天改一下路子,讲点喝酒的人,放松一下。讲故事我不在行,写上个把小时就得跑阳台上抽根烟,所以写的断断续续,一篇看下来若有不通顺的地方,那一定是我中间去阳台吐纳风云了。虽然都是平铺直叙,没有跌宕的情节,好在没有虚构,都有所闻有所见,诸位酒足饭饱后歇歇神,抽根烟看看权且消遣吧。
不在室内吸烟,这个习惯虽是被迫养成,但觉得这个习惯也挺好,也就不再纠正。现在很怀念最初在阳台抽烟的那段日子,说来都十几年前了,依稀年轻时的我,夜晚、阳台、香烟。凝视满天星斗,呼吸之间享受烟草的醇美,而身后的房间里,崭新的小生命正在慢慢孕育。很美妙。
有句话说“烟酒不分家”,意思是说烟和酒是绑在一块的绝配,现在超市里经常有品牌酒搞促销,买瓶酒送包烟,估计也就是这个意思。小庙看来,烟,能不抽最好不抽,尤其是喝酒的时候,一但有烟味,酒的味道就跑偏了。
酒友之中,烟酒不忌的占大多数,有一位陈先生是高人,人称“三根火”,意思是一天只用三根火柴。陈先生早上醒来点上烟,抽到走出门;走出家门点上火,晃荡一天直到回家,期间烟不带灭的,一根接一根的续着;回到家洗把脸,再点一次就直到安歇。是否真是如此,无从查考,但这个绰号起码说明此人烟抽的厉害。
屈指算来,陈先生如今也该60多岁了,据说身体仍很健朗,依然每天三根火。我就奇怪这烟怎么就没要他的命!
有些人,刚认识时泛泛而已,交往时间长了却成了知心好友;而有些人,初次见面很是钦佩,相逢恨晚,时间长了却不厌其烦,甚至躲之不及。恰巧陈先生就是后者。
陈先生酒量奇大,酒风尚可,就是一样很讨厌,喝多了爱吹牛,而且吹的大,不知根底的乍一听就给整懵了。
例如一次酒宴,在座的有位挂子行的前辈,很是令人敬仰,话题自然围绕着他聊。咱们外行人在行家面前就想探听点稀奇,所以尽聊些南拳北腿内外家的皮毛引老先生的话头。聊着聊着聊到了太极拳,斤把酒在肚的陈先生,听了半响,扬起半红脸插了一句:那个陈氏太极,其实是我创造的。
陈先生若有其事,侃侃而谈:文化大XX以后,太极拳已经绝迹,只剩下个名字,其实是个空壳。伍主任(貌似当年国家体委主任,他称呼起来跟老表似得)找到我,却不过情面,我写了一套拳谱给他,唉,我也记不太全,中间有些招式是我当时现编的。。。。。。。
这当着行家现编瞎话,你说大嘴巴子是该抽他左脸呢,还是右脸?!
还是人家江湖人有涵养,老拳师听完不说话,跟没听见一样,置若罔闻,神态安详。酒宴散后,一一握手道别,不显露丝毫不快。
陈先生的职业与爱好有关系,他天生爱热闹。爱热闹就得往人多的地方凑,哪里人多呢?婚丧嫁娶的人最多。陈先生也是热心肠,谁家有事,他是忙前忙后迎来送往,不辞辛劳,再加上能吹好说,又天生的大嗓门,逐渐的成为红白事上有名的“大总”。
“大总”是个俚语,具体是干什么呢?大家看红楼梦有一章,《秦可卿死封龙近卫,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王熙凤当时干的事就是大总的一个部分,总揽一切内务;大总另一个部分的工作我觉得应该是“祭司”。不管红白事都会有祭祀活动,大总在总揽内事以外,还得负责安排指挥有关祭司的事项,也就是负责礼仪活动。这个祭司部分也是大总最出彩的部分。
祭司又是什么呢?据说上古时候负责祭祀活动的术士叫祭司,后来演变为一个专门的职业,这个职业叫“儒生”,起初儒生这个职业专业性很强,后来因为民间祭祀活动的需要,儒生也逐渐的世俗化,成为谋生的手段。
例如至圣先师孔子名丘字仲尼,据说也曾是专做“相丧”的儒生,放在陈先生这里做个比较,孔子也就是专做白事的大总一名。不过孔夫子道高一筹,搞出了学说称为儒教,被尊为“至圣先师”。而陈先生的同行们,一代代衍生下来,连儒生二字也不敢自居,只以大总自称了。
以上是玩笑话,但因为这个玩笑,陈先生被小城百姓称为“陈孔子”。叫了一段时间的孔夫子,陈先生觉得孔子也不能比拟他的多知多懂,索性自封了一个绰号叫“陈万能”。
陈万能喝多了吹牛原本也不是大毛病,说大话吹牛的人多了去了,很多人酒后吹牛是管不住嘴,酒醒了一回想,恨不得抽自己大嘴巴子,第二天见了人惭愧的不行,这种吹牛的兄台不算吹牛,最多是个不严谨,无伤大雅。
最可恨的酒后吹牛是嘴忒损,抬高自己,贬低别人,以诋毁与己无关的一切为能事。
陈万能一次酒后,躺在澡堂子里捏着脚,悠然自得。听得旁边有几个人在说闲话,谈到城中有个很著名的两口子的离婚事件,大家替女方委屈,一致谴责男方。这就是说闲话,扯闲淡,这种蜚短流长到处都是,某个人想添油加醋现编点佐料,都会从“我听说”这三个字出发。“我听说”作为谣言的开始,鲜明的代表了传谣人立场:造谣可以,但要先把自己摘出去,以免把谣造到自己头上。
陈万能是奇人,只要能显摆自己,引人侧目,不惜自我牺牲,但凡有几声赞叹,简直是无上欢愉。
听到大家聊得差不多了,陈万能坐了起来,喝杯茶漱漱口,作势给隔壁的众人敬敬烟,然后盘好腿摆正坐姿,小烟卷猛吸几口,开腔了:你们啊,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他两口子离婚,不怨男的,也不怨女的,其实都怨我。
满座皆惊,人家这城中巨富的两口子离婚,怎么会怨你这个胖老头子呢?人在感觉离真相很接近的时候都是按捺不住的好奇,七嘴八舌的追问,怎么怨你了呢?!
陈万能续上一根烟,满腹心事,一脸愁容:唉,其实吧,我都这个年龄了,她别说离婚,就算没结婚,我也不能娶她呀。最近我都不敢回家,只能在澡堂子躲躲。
说完这段话,陈万能陈情圣丢下一圈目瞠口呆的围观群众,趿拉着拖鞋,肩膀搭着破毛巾下池子又去洗一遍。这一遍洗的舒坦,全身泡在温汤里,闭着眼睛一想,自己在不明真相的群众眼中的神秘形象该是如何高大完美,乐的酒糟鼻子直哼哼,欲仙欲死。
陈大情圣池子里泡了一会,意犹未尽,琢磨着还得再添油加酱一番方能过瘾,连忙爬了出来,嘴歪眼笑的又朝大厅里去了。
未及走到大厅里面,刚到门口,满堂喝彩轰然而起,陈大情圣很得意,很亢奋,顾盼群雄舍我其谁之感油然而生,咧着臭嘴正要亮嗓,突然面前一黑,一把大茶壶连汤带叶的就劈头砸了过来。澡堂子里的瓷茶壶,足有两斤多重,再加上满满一壶水,这一家伙,把陈万能砸的咣当就倒下了。从里面蹭蹭冲过来俩小伙,作势还要打,被热心群众给拦了下来。
陈万能看有人劝架,也不怯场,嚷嚷着要给这个局长那个市长的打电话。呸,人家也得认识你。
劝架的一打听,打人的俩小伙是闹离婚的那家女方的本家侄子,来洗澡听一群人正叽叽喳喳的传陈万能的艳情故事,虽是离陈大情圣造谣伊始不过短短十几分钟,已被演绎的香艳露骨。谣言一旦出生,成长的特别快,尤其是闲人扎堆的地方,顷刻间故事结构丰满,细节刻画传神。一众闲汉说的眉飞色舞,不料主家俩小伙听得恨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虽是远房亲戚,但事关家门清誉,士可忍孰不可忍啊。
听到陈万能还在池子里,俩小子就沉着气等上了,定要等他走上来,在人多的地方打。及至老陈一露面,满堂喝彩声起,小伙子一跃而起,抄家伙吧。。。。。。。
隔着劝架的人,俩小伙问陈万能,你服不服?老陈理亏,长叹短吁的不再言语。相熟的街坊了解陈万能此等闲人外厉内茬,劝解一番,给老陈架起来送到了里间,俩小伙出了恶气,也撂开手,扬长而去。
一场风波顷刻消散,可惜没见陈万能施展陈式太极,算是一憾,深藏不露乎?!。
兴之所至,无所不为。因为喝多了吹牛挨打,在陈万能的履历里也不是一次两次,但就是忌不住嘴,油嘴滑舌,讨厌至极。好在有副热心肠,真是谁家有事用得着他,还真是尽心尽力。毁誉参半吧。
像陈万能这样的兄台,社会上真真的不少,亦正亦邪。但别以为莽汉就一定浑浑噩噩,看似没心没肺,不经意的被什么蛰一下,立即原形毕露,直面真心。温情起来,也细腻的令人唏嘘。
距老城三十里,某个乡村办了个土菜馆,传说很是正宗地道,一时间食客趋之若鹜。酒友邀约,且是要验证土的掉渣的老传统,结果也确实名符其实,大快朵颐不亦乐乎,宾主尽欢。席间除了陈万能高谈阔论以外,众人酒都喝的很温和。这也算陈万能的长处吧,一斤酒下肚,飘飘然的就兴致高涨,随便起个话头,陈万能就滔滔不绝,有时也妙语连珠,让人忍俊不住。
因是中午,都没闹酒的意思,消消停停的喝的差不多了,让老板上主食,主食品种还真不少,陈万能听完老板介绍,不假思索就点了炒面。
顷刻,炒面端了上来,出乎意料,炒面竟然不是炒面条,而是炒面粉。
在面粉里掺上芝麻、白糖,用炒锅干炒,把这面粉炒的脱了水,炒的熟了,然后冷凉,吃的时候用开水一烫,搅拌的粘稠的一碗,是谓炒面。炒面这个东西有个作用是易于存放,因为脱了水,所以不容易坏,在原来最是适合出远门的旅人,如今基本绝迹,因为真的是不好吃。
陈万能抄起炒面吃了几口,就唏嘘不已,而后借着酒盖脸,居然嚎啕大哭。
陈万能小时候在农村,家庭条件普通,能吃饱但吃不好,用老话说有点“缺嘴”。上面有几个姐姐,陈万能是唯一的男孩,万里良田一根苗,很是受宠。
那时候家家都烧的土灶,本地话叫“地锅”。在靠着锅沿略高的地方,会系一个铁皮做的大肚窄肩的“燎壶”,燎壶的燎字就是烟熏火燎的意思,做饭的时候,灶膛里的火苗窜出来正好燎到壶底,一顿饭做好,这燎壶里的水也就被燎开了。向智慧的劳动人民致敬,啥叫充分利用能源,燎壶就是一例。
燎壶也能热酒,酒徒冬天想喝口热酒,把酒灌在燎壶里,然后款款坐下来,在灶灰里埋个玉米或是一把蚕豆,帮着添柴拉风箱。妇人做好了饭菜,他把棉袄一脱,扒拉出下酒的小菜,趁着灶灰的余温把燎壶稍烫一下,仰身朝柴堆上一倚,慢腾腾的就是一醉。
陈万能家的燎壶自然是陈万能的专用,陈妈妈贴出几个杂面饼子,再搅上一锅玉米粥作为一家人的晚饭,然后把燎壶取下,给陈万能烫上一小勺炒面,至高享受啊,不仅是白面,而且里面还有糖。很甜很甜的糖,白糖。
陈万能有时一觉醒来,夜半三更的吵着饿了,陈妈妈就得起床去烫一碗炒面来。陈万能说,整个童年,最惬意的就是老母亲把炒面端来,陈万能趴在被窝里吃的时刻,陈妈妈坐在床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张老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