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腔肠动物的生殖方式到哺乳动物的可视颜色分别有哪些?非灵长类哺乳动物都只有两种视锥细胞吗?它们相当于什么色盲

[科普]为什么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为什么人在黑暗里看不清颜色?为什么哺乳动物没有鲜艳的颜色?
我的图书馆
[科普]为什么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为什么人在黑暗里看不清颜色?为什么哺乳动物没有鲜艳的颜色?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注:文中“[]”是日志发布后增添的内容,这在笔者其它日志中也是如此)
先来回答第一个问题,因为它比较简单,但是为了让你能够得到更透彻的理解,我从头说起:
&&&&&&& 要问光的三原色为什么是红绿蓝,先要问颜色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颜色的不同就是可见光波长或频率的不同,如图01所示:
&&&&&&&&&&&&&&&&&&&&&&&&&&&&&&&&&&&&&&&&&&&&&&&
图01单色光波长
进一步地讲,可见光之所以可见,就是因为它们的光子轰击到视网膜上之后,能够引起感光细胞内的感光色素的光化学反应,这一原理同胶片照相机的原理完全一样:
光子的本质是电磁力的量子,化学键的本质是就是电磁相互作用,能量足够的光子轰击到溴化银或者其它感光材料上,就会改变化学键的,甚至破坏化学键。在溴化
银底片上,发生的是这个光分解反应:
&&&&&&& AgBr=Ag+Br
&&&&&&& 那么在人眼视网膜上发生了什么呢?这里先看人视网膜的结构:
&&&&&&&&&&&&&&&&&&&&&&&& 附加图03
电子显微镜下人视网膜的显微照片,颜色是后期处理
&&&&&&&&&&&&&&&&&&&&&&&&&&&&&&&&&&&&&& 图02
视网膜结构示意图
我们可以看到,图02里视网膜有非常明显的三层细胞,标上了1、2、3,现在只需要讨论标着1的那层细胞,它们就是人眼的感光细胞。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一层细胞分成了两种,一种是细长形、表示成蓝色的视杆细胞(Rod
cell)也就是附加图03里数量较多的柱状细胞,另一种是用过的避孕套形、表示成橙色的视锥细胞(Cone
cell),也就是附加图03里前排的尖头细胞。它们含有不同的感光色素,具有不同的功能:
&&&&&&& 占多数的是视杆细胞,它们有一个细长的头部,里面有层叠的内质网: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加图01
视杆细胞结构示意图
&&&&&&& 在外端的Outer Segment,内质网上镶嵌着一种蛋白质色素,叫做视紫红质(rhodopsin),由视蛋白(opsin)和视黄醛(retinal)组成,如下图所示:
&&&&& &&&&&&&&&&&&&&& 图03 视紫红质分子结构
螺旋形的是视蛋白,中央的一团小球是视黄醛
&&&&&&& 其中,视蛋白嵌在内质网膜上,像一个管子;视黄醛嵌在中央。视黄醛又叫维生素A醛,是视黄醇——也就是维生素A——氧化后得到的衍生物,它不但是形成视觉的关键物质,也是一种脂溶性抗氧化剂,对维持上皮结构完整、维持牙齿坚固、维持头发正常生长和儿童骨骼生长也有重要作用,但是它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通过食物获得,食物中的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一个β-胡萝卜素分子是由两个维生素A分子缩合而成,当β-胡萝卜素在体内氧化断裂,人体就得到了二倍的维生素A。β-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最稳定的天然色素,动植物鲜艳的橘红色一般都是因为它,它们在植物中光合作用中具有吸收光能传递给叶绿素,并保护叶绿素的作用。多说一句,著名的转基因黄金大米,就是添加了一条β-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新一代转基因作物,因而染上了鲜艳的金黄色:
&&&&&&&&&&&&&&&&&&&&&&&&&&&&&&&&&&&&&&&&&& 图04 左侧普通大米
右侧黄金大米,更多情况点
&&&&&&& 一不留神β-胡萝卜素的闲话说多了,咱们回到视紫红质上来——在视觉的形成中,由于视黄醛吸收光子后发生异构,视紫红质就有了有如下光反应:
&&&&&&&&&&&&&&&&&&&&&&&&&&&&&&&&&&&&&&&&&&&&&&&&&&&&&&&
视紫红质→视蛋白+视黄醛
&&&&&&& 这和溴化银的光解效果一样,不同的过程是,视蛋白嵌在感光细胞内的片层膜上,这个光分解反应会生一系列能量传递,最终打开细胞膜上的Na-K离子通道,造成
感光细胞细胞膜内外的电势差;而当光强减弱,又会发生这个反应的逆反应,视蛋白重新和视黄醛结合成视紫红质,减少打开的离子通道。接下来就如你生物课
上学的一样了,不同强度的电势差产生不同强度的神经冲动,经过图02上2、3两级细胞传递,通过视神经进入人脑,视觉中枢识别这些神经冲动,于是形成了基本的视觉,下面这个图,能看懂就看吧:
&&&&&&&&&&&&&&&&&&&&&&&&&&&&&&&&&&&&&&&&&&&&&& 图05
视紫红质的感光
&&&&&&& 但是,视杆细胞中的视紫红质对所有的光一视同仁,只要有光,就能反应,所以视杆细胞只能分辨有光无光,不能分辨颜色,就像溴化银老照片一样,它形成的视觉是黑白的。
&&&&&&& 色觉来自另外一组细胞,视锥细胞:
&&&&&&&&&& 图06 视锥细胞 上面的圆锥形尖头里含有层叠的膜,感光色素就嵌在上面
&&&&&&& 人有三种视锥细胞,各自都有一种因视蛋白结构不同而与视紫红质有不同光敏感性的感光色素,这些色素的光反应都只对特定波长范围的光敏感:第一种略微带红,对长波长可见光,尤其是波长563nm左右的黄绿光敏感,含有这种色素的细胞叫做L视锥细胞,L是long的缩写;第二种呈绿色,对中波长可见光,尤其是535nm左右的绿光敏感,含有这种色素的细胞叫做M视锥细胞,M是middle的缩写;第三种有点儿蓝,对短波长可见光,尤其是420nm左右的蓝紫光敏感,含有这种色素的细胞叫做S视锥细胞,S是short的缩写:
&&&&&&&&&&&&&&&&&&&&&&&&&&&&图07
人眼三种视锥细胞对光波的敏感程度
不同的波长下,每种色素发生光反应的比例不同,所在的视锥细胞产生的兴奋强度也就不同了。于是,光进入人眼就会使四种细胞发生兴奋:视杆细胞产生光照强度
的兴奋,三种视锥细胞产生波长范围的兴奋。而视觉中枢根据三种视锥细胞兴奋的程度,就可以知道照上来的光波长范围是多大了。
&&&&&&& 举个例子,橙色的光进入眼睛,L视锥细胞最兴奋,M次之,S最不兴奋,于是视觉中枢就明白这个光的波长比较长,而且根据S、M、L三种细胞的兴奋程度,知道是橙色光。[在这里补充一下,当光刺激转变成视神经冲动的时候,是能体现出强度差异的,比如L视锥细胞,如果它很兴奋,视觉中枢就知道这是红,如果不怎么兴奋,视觉中枢就知道是红的反色,青——这种一个冲动表现红-青、绿-洋红、蓝-黄的机制,叫做“拮抗”。]
&&&&&&& 但是要注意,如果红光和少量绿光同时进入人眼,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这意味着人眼是不能区分单色光和混合光的。
&&&&&&& 好了,前来两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
&&&&&&&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RGB,并不是出于物理原因,而是出于生物原因,是因为人眼有三种感受颜色的视锥细胞,而且这意味我们看到的颜色实际上大都是几种光混合在一起的,并不一定真的是那个波长范围的光。
&&&&&&& 但是这里仍然要说明一下,虽然三种视锥细胞最敏感的颜色实际上是黄绿、绿、蓝紫,但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分别刺激这三种细胞,于是采用了波长差距更大的红、绿、蓝,也就是说,用其它任意三种单色作为原色都是可以的,只是不能表示这么大的颜色范围。
&&&&&&& 至于颜料的三原色为什么是蓝红黄,也很好解释了,不过还是说一下,颜料的三原色实际上是青(Cyan)、洋红(Magenta)、黄(Yellow),蓝、红、黄只是俗称,因为颜料的颜色来自吸收光而不是发出光,所以就采用了红绿蓝的补色:红的补色是青、绿的补色的是洋红、蓝的补色是黄。
&&&&&&& 第二个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这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的敏感性差异造成的:视紫红质对光线极为敏感,还可以在光线暗的时候大量地由维生素A转化而来,所以视杆细胞特别灵敏,只要一个光子就能激活它;而由于感光色素不同,激活一个视锥细胞需要成百上千个光子,而且数量也更少,只有视杆细胞的1/18左右,所以在黑暗的地方,人的色觉就会消失,所以人在黑暗的地方人也能分辨轮廓——你一定有经验突然进入黑暗处会一下子什么都看不见,但是过一会儿就好了,这就是人眼在快速地合成视紫红质(这个速度比硬盘上数据的读写还快,所以视紫红质还是下一代数据存储材料的候选之一)——却不能分辨颜色。特别的,如果缺乏维生素A,人就会因为视紫红质合成不足而患上夜盲症,好在维生素A代谢非常快,夜盲症病人中午吃一块猪肝,晚上就痊愈了。
&&&&&&&&&&&&&&& 附加图02
视杆细胞(黑色虚线)与三种视锥细胞(彩色视线)感光范围比较
&&&&&&& 再说一句题外话,为了更好地识别物体的颜色,人眼为数不多的视锥细胞几乎都集中在了视网膜的中央一个叫做黄斑的地方,对颜色格外敏感,所以每当人注视某项物体时,眼球常会不自觉转动,让光线尽量聚焦在这里。但是这里没有视杆细胞,光线少的时候就不好使了——所以在黑暗的地方还有一个很奇妙的现象:你觉察到旁边有什么东西的在晃悠,扭过头定睛一看却看不到了,无数鬼怪的故事就诞生了。同样,仰望星空的时候,越是盯着一颗星星看,星星越暗,反而目光偏离一些看得更清楚。[在开始下一个问题之前,透露一个很有趣的事情,相当多的鸟类只有视锥细胞没有视杆细胞,所以在夜间完全是瞎子,这也是为什么偷鸡的成功率特别高,因为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要不疼就不叫——自己拿根树枝子,把鸡抱上去,端着就走了,当事鸡什么都看不见,毫不知情]
&&&&&&& 现在再来看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哺乳动物没有鲜艳的颜色?
如果你去搜索这个问题,网上的答案多半会告诉你:哺乳动物没有鲜艳的颜色,是因为哺乳动物不能合成鲜艳的色素——但是为什么别的四足脊椎动物都进化出了鲜艳的色素,独独哺乳动物没有呢?只要鲜艳的颜色能给个体带来生存优势,进化就决不会放过任何能产生颜色的突变,进化一定会让这个突变发扬光大——这种事情
怎么就没发生在哺乳动物身上呢?
&&&&&&& 我来试着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和前两个问题还是很有关系的。
&&&&&&& 我们不妨先回答一下,为什么鸟类、蜥蜴、两栖动物和鱼类这些脊椎动物都进化出了鲜艳夺目的体色?
首先,动物特别进化出来的颜色一定是用来看的——要么是伪装,让天敌或猎物不能注意到自己的存在;要么是警戒,让天地吃一堑长一智,知道这种生物有毒下次
不敢贸然行动;要么是婚姻色,让异性更容易注意到自己,或者索性用鲜艳的颜色倾倒对方。那么这些脊椎动物的情况怎样的?[这里要补充提醒一下各位同学,本段第一句“动物特别进化出来的颜色一定是用来看的”,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如果动物特别进化出了某种颜色,那么一定是这种颜色对动物的生存有利,让具有这种形状的个体更容易生存,而不是说“动物发现这种性状有用,于是特别进化出或者强化了这个形状”——也就是要强调,“用进废退”是一个错误的进化观点。比如说,是“长脖子的长颈鹿更容易吃到树上的树叶,所以繁殖得更多,于是后代的脖子也越来越长”,而不是“长颈鹿为了吃树上的树叶,不断伸长脖子,于是一代代脖子越来越长”。事实上,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演化学说,最大的敌人除了“神创论”,就是等人“,二者互相对立。但是不知出于什么情况,中国大陆的公众却普遍把它们当作了一个理论的两个部分。]
&&&&&&& 对于大多数动物,色觉都非常有利于适应多变环境。这里有一个解剖学事实,现存的脊椎动物中,爬行动物、鸟类、和的鱼类(除了鲨鱼、鳐鱼、鲟鱼、多
鳍鱼、雀鳝和弓鳍鱼以外现存所有的鱼)都具有四种视锥细胞,而不像我们人类有三种,它们还能看到波长更短的紫外线,研究这些动物调控视蛋白合成的基因,我们得知这三群动物的共同祖先,也就是3亿6千万年前的硬骨鱼类就具有了:
& & & & & && &&&&&& & & & & & &图08鸟类所能感受到的颜色
&&&&&&& 也就是说,它们看到的世界要比为我们还更加多姿多彩,我们对于它们来说都是色盲,[顺便说一句题外的:色觉最丰富的动物是节肢动物螳螂虾,也就是皮皮虾,它们的感光细胞不是4种,也不5种,甚至不是6种——而是多达12种!它们不但对波长敏感,甚至能“看”出来各种偏振光,更神的是,它们的色觉细胞分布成6列,两只复眼分别向两个角度转动,通过视野交叉锁定猎物,犹如科幻片里的反导弹——这对神眼用来测定斑斓诡谲的珊瑚礁里的猎物在3维空间里的精确位置是非常有力的。这种动物也就有了一些惊人鲜艳的品种,比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珊瑚礁生态系统里的热带鱼具有如此斑斓的色彩——伪装
色、警戒色、婚姻色同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婚姻色,不需要地理隔离就能形成新物种,比如在非洲维多利亚湖里,由于雌鱼的性趣会随基因突变,婚姻色和
性选择协同作用,使得形成仅仅75万年的非洲维多利亚湖里分布着20个属300多种慈鲷(图09)——不过由于人类的疯狂补捞和养殖品种的鱼类入侵,这种
繁荣已经不复存在了,今日只剩下15%左右,而且情况还在继续恶化。
&&&&&&& &&&&&&&&&&&&&&&&&&&&&&&&&&&&&&&&&&&&&&&&& 图09
种类丰富的慈鲷
&&&&&&& 另外自我推荐一下,我有一个相册叫做,里面收集了许多斑斓鲜艳的生物;还有一个相册叫做,里面收集了大量虫的伪装——图文并茂,欢迎大家浏览和分享:
&&&&&& & & & & & & & & & & & & & & & && 图10
我的相册《活色》部分图片
&&&&&&&&&&&&&&&&&&&&&&&&&&&&&&&&&&&&& 图11
我的相册《虫的拟态》部分图片
&&&&&&& 回过头来接着说脊椎动物的体色。
&&&&&&& 大多数时间都行动迟缓,如果它们生活在枝叶丛中,长成绿色就会非常有利,因为它们的猎食者——鸟类和其它爬行动物也有敏锐的色觉。另一方面,它们
的伪装也妨碍了异性之间的识别,于是蜥蜴和蛇往往会在繁殖期间暂时换上鲜艳的色彩,以便识别。另外,蛇常常有毒,它们也还进化出了警戒色;个别蜥蜴也进化
出了假招子的警戒色,比如这只蓝色舌头的蜥蜴:
&&&&&&&&&&&&&&&&&&&&&&&&&&&&&&&&&& 图12
澳大利亚斑点蓝舌蜥(Tiliqua nigrolutea)
鸟类情况不太一样,生活在枝叶从中的鸟都善于飞翔,而且反应敏捷,伪装的意义不大,而那些长期在地面活动的鸟大都不善于飞,它们就具有明显的保护色:地面的落叶与泥土中,棕褐色搭配斑点最好了,比如野鸡、鹌鹑。夜晚出现的猫头鹰也是如此,它们的棕褐色难帮助它们免于惊动猎物。鸟类的颜色更多地来自前者,来自它们的性选择——斑斓的颜色在树丛中很容易被异性识别,而且为了帮助性别识别,鸟类的雌性和雄性往往具有不同的颜色:
&&&&&&&&&&&&&&& 图13 红背细尾鹩莺(Malurus
melanocephalus),下面是雄性,上面是雌性
&&&&&&& 那么,哺乳动物同样源于这个3亿6千万年前的硬骨鱼祖先,怎么伪装色、警戒色、婚姻色就没有这么丰富呢?
再看一个解剖事实:除了旧世界的灵长目动物(非洲、欧洲、亚洲的猿、猴、人,但不包括各种狐猴)、多数阔鼻猴(美洲的猴子)的雌性、吼猴的两性还有有带类(袋鼠、树袋熊、负鼠等)以外,其它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只有两种视锥细胞,[鲸类只有一种,用来看到唯一能进入深水的红光;另外夜行哺乳动物也多见单色觉,或者严重色弱的]也就是说它们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红绿色盲,对红色和绿色的差异不敏感,它们的色觉从紫色到绿色,看不出紫外线、橙色和红色。
&&&&&&& 为什么呢?
&&&&&&& 这要提到一次生物史上的浩劫,,也就是著名的恐龙灭绝事件。多重证据指向这是尤卡坦半岛的小行星撞击造成的:
&&&&&&&&&&&&&&&&&&&&&&&&&&&&&&&&&&&&&&&&&&& 图14
小行星撞地球想艺术象图
我们的哺乳类祖先遇到了严峻的考验。幸运的是早期的哺乳类中,我们后来的祖先为了躲避与恐龙的竞争,已经习惯了挖洞的穴居生活或者夜行生活,而且体型大都偏小。穴居生活不但让我们躲开了恐龙的压迫,也让我们避开了天地大冲撞的末日。
&&&&&&& 那次浩劫也有别的四足脊椎动物幸存:有一个会飞的分支,这就是鸟类,它们借此也躲开了那次灭绝(而同样会飞的翼龙,大体型的全部灭绝了,小体形
的则在更早的时候就被更出色的鸟类灭绝了);鳞龙类,也就是蜥蜴和蛇,由于体型小、吃得少、代谢效率低,不但顺利活了下来,而且是风风光光地活了下来——
没有一个陆生的有鳞目的科被灭绝;另外,生活在水中的龟鳖类也很出色,80%都活了下来;鳄目由于水生和会挖洞,也保存得不错,但是大型的史前鳄类全都绝
种了,海洋里的鳄类也灭绝了,因为海洋比淡水更受灭绝事件影响
随后,由于恐龙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陆地生态位大量空出,哺乳动物凭借更加发达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迅速兴起繁盛,成为了新生代地球的主角——那这和哺乳动物的体色有何关系呢?
原来,咱们祖宗过穴居生活和夜行生活的时候,一辈子也见不到什么光,视网膜里的视锥细胞总也派不上大用场,仅有的一点色觉也会使黑暗中物体的轮廓不那么清
晰,反倒是视杆细胞能在黑暗中分辨轮廓和运动,显得格外有用。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穴居和夜行的哺乳动祖先终于失去了两种色觉,成了。[这也不是由于用进废退,笔者考虑,一次微小的基因突变就会导致视蛋白的敏感波长发生改变,如果色觉并不重要,在千万年乃至上亿年的进化里,有害的突变会大量积累,最终使得视蛋白失去功能。](幸存的哺乳动物不止这一
支,有袋类是一支更加古老的种群,它们的色觉或许来自更早祖先的遗传,但它们也是,不是四原色。)另一方面,这样的黑暗环境里,褐色、黑色、灰色和杂斑也是最好的伪装,所以哺乳动物迟迟没有进化出鲜艳的颜色来。
而当恐龙灭绝之后,虽然哺乳动物成了主角,再也不用过偷偷摸摸的日子,但是色盲的基因却遗传了下来,直到今日。注意,虽然二原色哺乳动物尚能分辨蓝紫色到黄绿色之间的颜色,但是失去红橙色之后,这些颜色的区别就不是那么明显了,下面是我用Ps合成的一张示意图:
&&&&&&& &&&&&&&&&&&&&&&&&&&&&&&&&& 图15
我合成的去掉红橙色后的二色视觉
&&&&&&& 左边是正常颜色和人类的色谱,右边是去掉红橙光之后的颜色和色谱——我们觉得差距很大的颜色,在它们眼里非常接近。
于是,婚姻色的意义也就消失了——就算有,也只是图案和颜色浓淡的变化,不是颜色鲜艳程度的变化。而且它们天敌通常也是另外一种哺乳动物,另一个色盲,保
护色和警戒色也没什么用处,这样的基因没什么优势,反而对于那些能识别颜色的天敌来说,生活在地面上的哺乳动物如果有颜色就更容易被发现了。于是,哺乳动
物能够合成真黑素(eumelanin)和褐黑素(Pheomelanin)就已经够用了。
那么,人的第三种视觉是哪里来的呢?原来,我们的祖先,旧世界灵长目动物是住在树上吃树叶的,这几乎是它们唯一的食物来源。但是树叶不是随便吃的,发育成
熟的树叶往往含有大量鞣酸,这会给消化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太嫩的树叶又常常带有毒素,吃下去更不得了,只有半成熟的树叶才适合食用。区分它们最有效的方
法,就是颜色:越嫩的叶子叶绿素越少,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相对越多,颜色就越红。此外,能否找到鲜艳的花朵和果实也是灵长目动物能否更好活下去关键,因为这些食物里含有更多的糖和淀粉。于是,颜色带来的巨大的生存压力让一次基因突变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 一次非常巧合的事件让原本是红绿色盲的猴子们有了色觉,这是因为指导合成视蛋白的基因发生了————于是我们重新获得了第三种色觉:红橙色。[新世界大多数猴子的X染色体不一样,它们突变出了一对产生红色觉或者绿色觉的等位基因,结果只有雌性杂合子才有红绿色觉,其它猴子都是色盲,于是它们集体觅食,大家就都能有饭吃了。对这个过程有兴趣的同学,欢迎参看我的新日志]
猿猴分野之后,这种色觉也遗传给了猿,又在人猿分野之后传给了人,于是人有了色觉。人类和其它灵长类的红绿色盲,就是又发生了突变,把这个好容易重新获得的性状又丢了。笔者的父系家族就遗传红绿色盲,不过万幸没遗传到自己身上。
&&&&&&& 那么,既然如此,灵长动物有了色觉,又住在树上,理应发展出婚姻色或者保护色,怎么没有呢?
&&&&&&& 答:谁说没有?你见过猴屁股吗?
没错,灵长目动物自从有了色觉,很快就让“性”和“色”联系起来,进入繁殖期的成年个体,生殖器和面部会充血,变成鲜艳的红色,灵长目这些地方没有毛,就是因为更容易让异性知道自己准备好交配了:
&&&&&&&&&&&&&&& 图16 繁殖期雌性黑冠猴(Macaca
nigra)的屁股又红又肿,好像在说“来吧!”
&&&&&&& 雄性山魈甚至通过皮肤表层和色素与底层血液颜色的叠加——类似青筋的原理——产生了兼具蓝色和红色的面部皮肤:
&&&&&&& 图16 雄性山魈的脸——山魈(Mandrillus sphinx)
是世界上最大的猴
这种变化还有一个意外收获,面部皮肤的微小动作裸露出来,情绪的变化更加明显,对于社会生活的灵长类来说,这对加强个体交流非常有利。其中,人的社群是最大的,于是人的面部毛发是最少的,人的表情也最丰富,而且也是一种会红脸的动物。
&&&&&& 此外,,群体越大的灵长类,面部的毛发的花样也就越少,裸露的皮肤越多——不过这一研究的研究对象是南美洲的灵长目,它们的色觉仅限于雌性,所以它们的颜色仅在雄性身上比较明显——雌性就算有颜色,雄性也不怎么认得,这对上面的“意外收获”是个很好的旁证:
&&&&&&&&&&&&&&&&&&&&&&&&&&&&&&&&&&&&&&&&&&&&&&&&&&&&&&&
图17 几种猴的脸
另一方面,树上的生活很安全,猛禽不容易飞进树冠,它们的天敌主要是花豹这样的大色盲,在较小的生存压力之下,保护色和警戒色没有特别的用武之地,也就迟迟没有演化出来。
以上全文系业余爱好者拙见,如有异议,欢迎讨论。如果你是专业人士并发现了我的错误,请务必在原日志下留言,方便我改正,以免祸害同学
资源来自网络,部分来自或
TA的最新馆藏[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人是怎么确定动物看东西的颜色的?比如说一些科学杂志,介绍猫、狗说到,它们看物体时灰色的,无法识别彩色,那么这个人类是如何确定的呢?都好专业啊!佩服
■天戾军团■50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解剖学里研究眼睛的结构与功能,发现视力即视锐度,也称为视觉分辨力,分为远、近视力 哺乳动物中大多数食草动物视力一般,基本色盲,无立体视觉.大多数食肉动物视力很好,有立体视觉,但基本属于色盲.大多数灵长类动物视力较好,有立体视觉,能分辨颜色.绝大多数鸟类视力很好,有立体视觉,分辨颜色能力很强,且有双重调节焦距的功能.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视力都不太好,且大多数为色盲.无脊椎动物中章鱼、乌贼视力较好,接近高等脊椎动物.其余如昆虫等视力较差,仅能分辩出近距离的物体,但对移动的物体反应很快.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通过形态解剖来确定。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分两种。一种是视锥细胞,一种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可以分辨颜色,视杆细胞只能分辨黑白。但视杆细胞的感光性非常强。我们通过解剖他们的眼睛,可以发现大部分非灵长类哺乳动物的眼睛的视锥细胞是很少的、甚至是没有。所以他们不能分辨颜色。但他们的视杆细胞很多,所以他们可以在晚上感知很弱的光线,尤其是夜行动物,他们的视杆细胞很发达。这就是为什么他们...
很好的问题。某种动物是否具有色彩感觉,我们不可能变成动物,以主观的“第一人称角度”去看,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某种动物的生态环境和行为去判断。跟我们许多人传统的想法不同的是,许多野生动物的视觉跟人类的视觉有很大的差异,它们眼中看到的物体跟我们看到的景象经常会有所不同,它们周围的世界或许不像我们见到的那么丰富多彩,它们只看到它们想看的东西,对不相关的东西常常视而不见,这是最有效率的视觉模式,不会...
扫描下载二维码为什么大部分哺乳动物都是色盲?
&&&&&&&&&&&&&&&&&&&&&&&&&&&&&&&&&&&&&&&
(来自凤凰网)
你拥有非凡的眼睛,你的妈妈也有。实际上我们人类,以及我们的灵长类亲戚(如黑猩猩)都有很出色的眼睛。说“出色”并不是指漂亮,而是因为含有丰富的视锥细胞。
  视锥细胞是眼睛中的光感受器,之所以你能够分辨种类繁多的颜色,而你的狗狗不能,就来自于视锥细胞的差异。最近人们发现,狗狗的色盲源于恐龙时代,这表明,对于哺乳动物来说,眼睛是窥视演化历史的窗口。
  不同生物的眼睛发展出了不同的形状、不同的机制和各种各样的能力。昆虫有令人惊艳的复眼,能将多个光接收单元组合在一起生成一幅环境的合成图像。它们的复眼甚至在形状上也是多种多样的——从并置到叠加,从抛物线到多面体。
  作为哺乳动物,比起昆虫的复眼,我们更熟悉的是非复眼,非复眼的结构同样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坑状眼(pit
eyes)的构造宛如其名——一个简单的眼点置于一个“坑”中,也许类似于最早的非复眼。带有球形晶状体和多晶状体的眼睛可以生成更清晰的图像,这类眼睛存在于腹足纲动物(例如蜗牛)和头足纲动物(例如章鱼)身上。
  大多数陆生脊椎动物,包括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则都有带着屈光角膜的晶状体眼睛,包括一个凹透镜,可以将投影在眼睛后部图像放大到视网膜上处理。视网膜由一片感光细胞组成,可以将光产生的信号通过视觉神经传入大脑。这就是动物视觉的基本原理。
  动物眼睛千变万化的复杂性常常被神创论拿来作为神的神圣指导的标志:如此复杂的东西怎么可能诞生于一系列随机突变的累加?半成的眼睛有什么用?然而对眼睛演化的这种“非全即无”的解释并没有考虑到在漫长的演化过程里各种动物视觉机制和复杂程度的多样性。
  眼睛在生命的长河中至少独立演化了40次。也就是说,现在所有动物的眼睛并不是由某个共同祖先的眼睛演化而来,而是多条动物分支的多个祖先先后独立演化出了不同的眼睛。在没有亲缘关系的多个动物种系中反复出现相似的结构并不稀罕,甚至是在意料之中,毕竟我们跟其他动物有着相同的生化基本组分,也同样受制于世代相传的随机突变,所以同样的发展过程在多个不同种系的动物身上被“偶然发现”并不奇怪。如果它刚好是有益的,那么它很可能因为增加动物的生存几率而被留传下来。对于活生生、运动的动物而言,眼睛是对生存最有益的身体特征之一。
  脊椎动物的光感细胞主要分为两类: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视锥细胞对光线没那么敏感,但能够通过探测不同光线的峰值波长来帮助动物区分颜色。视杆细胞则在弱光环境中更为敏锐,但这是以欠佳的清晰度为代价的。动物世界中各种眼睛的视网膜上都含有不同数量的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你也许会觉得视杆细胞应该先出现,然后才演化成更复杂的能区分颜色的视锥细胞——就跟黑白照片早于彩色照片出现一样,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类似视锥细胞的光感受器先出现,然后才演化出了视杆细胞。视网膜上的视杆细胞,甚至还在利用视锥细胞的回路。
  、大多数脊椎动物,例如鱼类,鸟类和爬行动物(所以恐龙肯定也是),在视网膜上有着大量的视锥细胞,因此可以探测到广范围的颜色。然而哺乳动物拥有的视锥细胞则较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视杆细胞,因此颜色分辨能力被削弱,夜视能力却好得很。一般哺乳动物的色盲称为红色盲(protanopia),它们分不清光谱中红-黄-绿的部分。
  灵长类动物是少数拥有不错颜色视觉的哺乳动物之一,这多亏我们祖先产生了额外的视蛋白基因拷贝。视蛋白是视网膜上感光细胞中的感光蛋白,它们能把光线转化为电信号。我们祖先产生的这次基因重复使它们能够分辨颜色,这或许给他们提供了在森林环境中搜寻成熟果子的生存优势。
  为什么大多数哺乳动物眼中的世界缺少色彩?科学家认为,哺乳动物视网膜中视杆细胞的主导地位或许可以追溯到约2.25亿至6500万年前(中生代)。当时,地球上的统治者是像恐龙这样的爬行动物,但最早的哺乳动物也起源于那个时候。它们繁盛于中生代,不仅跟它们体型庞大的远亲一起熬过了漫漫1.5亿年,也在消灭了大量其他脊椎动物的白垩纪末期的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中存活了下来。
  虽然成功地与中生代爬行动物共同生存了1.5亿年,但这段经历给早期哺乳动物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哺乳动物体态娇小:几乎没有比狐狸大的,大多数则比狐狸小得多。然而浓缩就是精华,这些哺乳动物的先驱成功利用了与当今小型哺乳动物相同的生态位:如鼹鼠般掘洞,如松鼠般爬树,或者如水獭般游泳。但有一个改变对它们的视力有着直接影响:变为夜行生活。
  人们认为,选择夜间活动是我们哺乳动物祖先最伟大的创新之一。夜行加大了对嗅觉的依赖,这是脑容积增大的动因之一,皮毛的产生也让它们能够忍受一天中最冷的时段。大概当时大部分爬行动物是昼行的(在白天活动),黑夜则留给了羞怯的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演化历程中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夜行瓶颈”,任何增强暗光视力的基因突变都可以赋予这些动物独有的生存优势。
  于是我们的哺乳动物祖先获得了夜视能力。上述对哺乳动物色盲的解释不只是猜测:近期一篇论文提供了支持这个理论的生物学证据。通过研究调控视杆细胞发育的基因在小鼠早期胚胎阶段中的表达,然后跟斑马鱼进行比较,科学家们发现了将哺乳动物视锥细胞转化为视杆细胞的生物机制。这个机制的确定,为早期动物成为夜行专家的理论提供了重要支持。
  夜视能力、脑容积增大,以及牙齿和骨骼的一些变化,一同促成了哺乳动物巨大的成功。这些演化优势使它们开拓了独特的生态位,在百万年前与恐龙一起繁盛,并最终超过了它们。随着恐龙霸主的消逝,哺乳动物统治了白昼,体型随之大幅度增加,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
  总结:你的虎皮鹦鹉可以比你的狗狗分辨更多颜色,只因它们各自的远祖——恐龙和早期哺乳动物的生存竞争。灵长类动物重新获得了分辨更广阔色谱的能力,但在我们基因中还潜伏着曾经夜行时期留下的痕迹:基因线索指向了曾经有利于生存的基因突变。
已投稿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