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周围表皮痛与周皮的图片,区别,谢谢

更多好玩美拍美空通告APP下载
通告公众号
扫一扫二维码,加入红人研究院药用植物学
适用课程:&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学实验()【访问量:6003】
第二章 植物的器官
一、目的要求:
&&& 1. 掌握根的表面特征;掌握正常根及变态根形态和类型。
&&& 2. 掌握根的组织构造,重点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次生构造和异常构造。
&&& 3. 熟悉根的生理功能。
&&4. 了解根的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
二、授课重点
(一)根的外部形态
&&& 1. 正常根的形态和类型
1.1根的形态:重点掌握根的形状,表面特征(如不含叶绿体、无节和节间,不生芽(定芽)、
叶、花等),根的特性(向地性、向湿性、背光性等)。
1.2根的类型:重点掌握主根和侧根、定根和不定根、直根和须根、直根系和须根系。
&&& 2. 变态根的形态和类型
了解变态根的概念和意义;重点掌握变态根[贮藏根(圆锥根、圆柱根、圆球根和块根)、
支持根、攀援根、气生根、呼吸根、寄生根和水生根]的概念、功能及常见类型。
&&& 3. 根的生理功能
了解根的吸收、输导、固着、合成、贮藏及繁殖(营养繁殖)作用。
&&& 4. 根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了解由于根的合成和贮藏作用,根中贮存了大量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成分,而具有重要的
经济价值(甘薯、萝卜等可食用,人参、桔梗、黄芪等是重要的生药(中药材)。
(二)根的显微构造
&&& 1. 根尖的构造:了解根尖纵切面个层次的名称(根冠、生长点、伸长区、成熟区)、细胞
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向。
  2.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重点掌握根的初生构造所包括的基本层次。
&&& 2.1表皮:特点为吸收表皮
&&& 2.2 皮层(外皮层、皮层基本组织、内皮层):重点掌握内皮层加厚的两种方式[凯氏带(点)和
U形加厚]的概念及特点。
&&& 2.3 维管柱:维管柱鞘(除了解细胞结构特点外,还要了解细胞的发展趋向,既恢复分生能力
转化为次生结构的特点);维管束(重点掌握根初生构造中维管束的类型、特点及分化方式),
了解细胞发展趋向,既部分薄壁细胞恢复分生能力转化为次生结构的特点,为次生结构的学习打
&&& 3.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
&&& 主要讲授木栓形成层和形成层的发生、细胞分裂方式及分化结果。
  3.1.了解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结果:
  3.2了解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结果:
3.3 重点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的组成(如列表说明)
双子叶植物根
的次生构造
木栓形成层
初生韧皮部
次生韧皮部
维管形成层
次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
次生射线 (包括木射线和韧皮射线)
&&& 4. 双子叶植物根的三生构造(异型构造)
掌握双子叶植物根的三生构造的发生和分化方式,以及由于三生形成层发生及分化方式的
不同,在三生构造上又形成了两种类型,即同心圆型和非同心圆型。如何首乌(非同心圆型)、
商陆与牛膝(同心圆型)。
&&& 5. 单子叶植物根的基本构造
&&& 了解单子叶植物根的基本构造;掌握单子叶植物区别于双子叶植物根的显微构造的主要特点。
  5.1.表皮的特点:暴露于地面以上的部分,细胞壁外壁角质化,甚至整个细胞的细胞壁木栓化
或木质化。
&&& 5.2内皮层的特点:在多数情况下,除通道细胞外,其余细胞的径向壁、横壁和内切向壁五面,
甚至整个细胞的细胞壁全部木栓化或木质化加厚。
&&& 5.3.木质部束的特点:初生木质部束较多,常8-30个,甚至更多。
5.4.基本组织的特性:有极发达的髓部。
三、教学难点:
根的多数类型是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般不难理解,但对攀援根、气生根与支持根的
关系、气生根与正常根的关系等多变类型,有时不易理解,学习时最好与实物照片比对,有助
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有关内容。
&&& 另一个难点是根的初生结构如何转化成次生结构的,特别是根的初生结构转化为次生结构,
形成层由周边带多个突起,如何变成圆形等,通过课件中图片的过程展示,可增加学生的理解。
四、复习题:
&&种子植物有哪些器官?哪些属营养器官?哪些属繁殖器官?
&&& 2. 根的表面有哪些主要特征?根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 3. 结合实物说出正常根的类型及其各类型的特征。
&&& 4. 常见哪几类变态根?它们在形态上和生理功能上有何区别?
&&& 5. 举例说明气生根、支持根与正常根之间的关系。
&&& 6. 解释下列名词术语:定根、不定根、变态根、攀援根、凯氏带。
7.根的基本构造有哪几种类型?如何区分这些类型?试述这些类型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8.根的三生构造(异型构造)是怎样发生的?常见的三生构造有哪些类型?每种类型有何特点?
9.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10.单子叶植物根与根茎在构造上有何区别?
11.双子叶植物根、茎与根茎的三生构造在发生部位上有何不同?是否有相同情况,请举例说明。
三生构造产生的结果会使根、茎和根茎发生哪些变化?&&&&&&&&&&&&&&&&&&&&&&&&&&&&&&&&&&&&&&&&&&&&&&&&&&
一、目的要求:
&&& 1. 了解茎的表面特征;芽的特性及类型,正常茎的形态,重点掌握变态茎的形态和类型。
&&& 2. 了解茎尖的构造,重点掌握茎的内部构造中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茎的次生构造、茎的异常构造。
&&& 3. 熟悉茎的生理功能。
&&& 4. 了解茎的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
二、授课重点
(一)茎的外部形态
&&& 1. 正常茎的形态:
&&& 1.1 了解茎的外形:圆形、方形、三棱形、扁形、实心茎、空心茎等。
&&& 1.2 了解茎的特点:节、节间、叶、叶痕、叶迹、叶腋、芽、枝、等;重点掌握节是区分根
与茎的特征区别点。
&&& 1.3了解芽的类型及发展趋势:定芽(顶芽、腋芽、副芽)、不定芽、叶芽、花芽、混合芽、
鳞芽、裸芽、活动芽、休眠芽等。
&&& 1.4 了解茎的分枝方式:单轴分枝、合轴分枝、二叉分枝、假二叉分枝。
&&& 2. 茎的类型:
&&& 2.1了解依质地分:木质、草质、肉质。
&&& 2.2了解依生长习性分:直立、缠绕、攀援、匍匐、平卧茎。
&&& 3. 茎的变态与类型:
&&& 3.1了解变态茎的共同特征征。
&&& 3.2 重点掌握地下变态茎的类型和特点:根茎、块茎、球茎、鳞茎。
3.3 熟悉地上变态茎的类型和特点:叶状茎(枝)、枝刺、钩状茎、茎卷须、小块茎、小鳞茎。
(二)茎的显微构造
&&& 1. 茎尖的基本构造:了解根尖与茎尖在结构上的区别。
&&& 2.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
  重点掌握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的主要层次及各层次的细胞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势,掌握茎与
根在初生构造上的共同点和主要区别。
  2.1表皮:表皮细胞的结构特点及表皮衍生物的分化情况。
  2.2皮层:了解皮层的细胞结构特点。
  2.3维管束:重点掌握维管束的组成、类型、排列方式及分化方式等内容。
  2.4髓:了解髓的概念,细胞结构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分化趋向。
&&& 2.5射线:了解射线细胞的特点及可能发生的分化趋向。
&&& 3.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重点):
  以木质茎为例,重点掌握两个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结果。
  3.1维管形成层的来源与活动结果: 比较在来源上与根的不同之处。
  (1)束中形成层的活动
  (2)束间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次生维管束的形成。
  (3)次生射线的产生
&&& 3.2木栓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介绍木栓形成层可能产生的部位及各种形成方式。
3.3 根据两个形成层的活动结果,重点掌握茎的次生构造的基本层次关系(下表所示)。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
的次生构造
木栓形成层
初生韧皮部
次生韧皮部
次生木质部
初生木质部
&&&4.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
熟悉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基本构造并与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共
同点和主要区别:&&&&
双子叶植物草质茎的次生构造
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次生构造:
周皮(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等)
皮层发达(分布有厚角组织、同化组织、中柱鞘纤维等)
皮层不发达(含韧皮纤维、石细胞等)
维管束不发达
维管束发达(特别是木质部更发达)
髓所占比例较大
髓所占比例较小
射线较宽,由多列细胞组成
射线较狭窄,由1-2列细胞组成
&&& 5. 双子叶植物根状茎的构造
熟悉双子叶植物根状茎在构造上与草质茎、木质茎的共同点及主要区别。
周皮:木栓层及栓内层均发达
周皮:木栓层发达,栓内层不发达
发达,多为贮藏细胞
有厚角组织及同化
组织(含叶绿体)
较宽,由多列细胞组成
较宽,由多列细胞组成
射线较狭窄,仅1-2列细胞组成
&&& 6.双子叶植物茎和根状茎的三生构造:
&&& 重点掌握双子叶植物茎和根茎三生构造的种类及发生部位,如茎的三生构造:海风藤(发生于髓部),
鸡血藤(发生于皮部),如根茎的三生构造:大黄(发生于髓部)
&&& 7.单子叶植物茎的基本构造:
&&& 掌握单子叶植物茎的基本构造及其两种不同类型,并了解与双子叶植物茎的显微构造的区别。
  7.1 单子叶植物实心茎的基本构造:表皮:主要了解其细胞结构特点;皮层:了解皮层与维管柱
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维管柱:了解维管束散生在基本组织当中,没有髓和射线之分。同时熟悉维管束的
类型及其结构特点。
7.2单子叶植物空心茎的基本构造:主要了解空心茎的结构特点及髓腔的概念。  
&& &8. 单子叶植物根状茎基本构造:
 & 了解单子叶植物根状茎在结构上与茎的相似之处和不同点:表皮细胞木栓化;多数有明显的内皮层
或有明显的皮层;皮层内散布有根迹或叶迹维管束。
三、讲授难点
&&& 1. 在茎的形态学教学中,学生比较难以区分的首先是根茎和根在外观上的区别,特别是那些节和
节间不明显的根茎,在外观上往往无法区分。其次是变态茎的各种类型,如攀援根与攀援茎、块根与
块茎、鳞茎与球茎、匍匐茎与平卧茎,对以上难点可通过课件图片演示或通过自己的野外实习实践逐
步加以理解。
2. 在讲授茎的显微构造时,由于涉及到茎、根状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草质茎、木质
茎等概念较多,特点不好记,所以最好根据课件中的图片,采用比对法来学习,掌握重要的区别点。
四、复习题
根与茎在外形上有何区别?请在茎上指出叶痕、叶迹、顶芽和腋芽、节和节间。
木质茎、草质茎、肉质茎各具什么特点?依生活习性可将茎分为哪几类?如何区分缠绕茎与攀援茎、
匍匐茎与平卧茎?
常见的变态茎有那些类型?如何区别块根与块茎、圆球根与球茎、鳞茎与球茎、根与根茎、攀援根
与攀援茎、茎卷须与叶卷须?
4. 名词解释:攀援茎、木质茎、草质茎、乔木、灌木、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叶状茎。
双子叶植物茎在初生构造和次生构造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有何特点?有哪几种类型?根与根茎在构造上有何区别?
双子叶植物根、根茎、木质茎、草质茎四者在次生构造上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
8. 双子叶植物根、茎与根茎的三生构造在发生部位上有何不同?请举例说明。三生构造产生的结果会
使根、茎和根茎发生哪些变化?&&&
&第三节叶一、 目的要求:1.掌握叶的基本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基本特征和类型;单叶和复叶的基本特征;复叶各部分的名称及复叶的类型;叶序的概念及类型;变态叶的概念、形态和类型。2.掌握叶显微构造、类型特征及在药材鉴定中的意义。3.了解叶的生理功能、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
二、讲授重点:
(一)叶的外部形态
&&& 1. 叶的概念及特性:了解叶是合成有机养料的器官,其特性“向光性”。
&&& 2. 叶的组成:了解叶片、叶柄和托叶的基本性状和部位,完全叶与不完全叶的含义。
&&& 3. 叶片各种形态和类型:熟悉叶片全形、叶端、叶基、叶缘各类型的命名方法及原则,并比较区别
各类型的主要特征。
&&& 4. 叶片的分裂:熟悉浅裂、深裂、全裂及掌状裂和羽状裂的命名原则。
&&& 5. 叶脉及脉序:掌握网状脉、平行脉及二叉脉的特点、类型及其在植物类群中的分布。
&&& 6. 叶片的质地及表面性状:
&&& 了解叶片的质地:膜质、干膜质、纸质、草质、革质、肉质叶片之间的区别。了解叶片表面的特征
(这些特征在保护组织中大多已学习过)。
& &&7. 叶的异形性:了解在同一株植物的不同枝条、不同生长期或不同环境下所出现的不同叶形。
8. 单叶和复叶:
8.1 掌握单叶和复叶的基本概念:
&&& 8.2 了解组成复叶时,叶各个部分的名称。如总叶柄、叶轴、小叶柄、小托叶等
&&& 8.3 掌握复叶的各种类型:三出复叶(掌状、羽状)、掌状复叶、羽状复叶、奇数羽状复叶、
偶数羽状复叶,单身复叶。
&&& 8.4重点掌握复叶和具单叶的小枝的区别,了解复叶与全裂叶的主要区别点。
了解叶序的概念及主要类型;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和基生叶的特点及排列状况。
&&& 10. 叶的变态:掌握变态叶的类型及各类型的特点:苞片(苞叶)、鳞叶(膜质、肉质、革质)、
叶刺和托叶刺、叶卷须和托叶卷须、水生叶(根状叶)、捕虫叶。
&&& 11. 叶的生理功能:了解叶的主要功能即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蒸腾作用,以及吐水、吸收、贮藏
和繁殖(营养繁殖)作用。
&&& 12. 叶的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了解叶的食用、药用及观赏价值。
(二)叶的显微构造
&& &1. 叶柄的基本构造:
&&& 了解叶柄在构造上与茎的相同之处和区别要点。
 & 2. 叶片的内部构造:
  2.1 两面叶的基本构造:掌握两面叶各层次的细胞特点及主要功能。
  (1)表皮:掌握叶的上、下表皮在表面装片及其横切面的细胞形态特征和表皮衍生物的存在情况,
熟悉气孔、毛茸和蜡被等在药材鉴别中的意义。
  (2)叶肉:掌握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细胞结构特点。
  (3)叶脉:熟悉叶脉的一般结构。
  2.2等面叶的结构特点:
  通过对比方式了解等面叶的两种情况及其与两面叶的区别。
  2.3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 通过比较,了解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在表皮、叶肉和叶脉方面与其它植物的两面叶和等面叶的主要区别。
三、授课难点:本章教学内容从理论上讲,没有难懂或难以理解的内容。但本章内容中有关叶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类型较多,每种类型各有其特点,个别是有几对性状相近的类型,如叶片类型中的箭形与剑形、箭形与戟形;叶缘类型中的锯齿状与牙齿状;复叶中的复叶与对生叶序的小枝等;单叶与单身复叶等,这些内容最好拿实物和课件中的图片对照学习,在学习时多采用比较法有助于同学理解和掌握这些类型间的区别点。四、复习题:&&& 试述叶柄、托叶的各种正常类型和变态类型。2. 叶片类型是如何划分的?说出常见的叶片类型。3. 何为叶基、叶端和叶缘?各自的类型是如何划分的?如何区分楔形与渐狭、锐尖与渐尖、牙齿与锯齿?4. 叶裂的类型是如何划分的?叶裂的类型分为哪几类?5. 如何区分全裂叶和复叶?试述复叶各部分的名称。6. 常见变态叶的类型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作用?
名词解释:完全叶、单叶、复叶、掌状叶、羽状叶、叶脉、脉序、一回、二回、三回、一出、二出、三出中的回和出、总叶柄、叶轴、互生叶序、对生叶序、轮生叶序、叶卷须、叶刺。
比较两面叶、等面叶和禾本科植物的叶在构造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9. 举例说明叶的构造的各种类型在生药鉴别方面有何参考价值?比较两面叶、等面叶和禾根科植物的叶在构造上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第四节花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花的概念、花的基本组成和类型及其各组成部分的基本特征和类型;花序的概念及其各部名称。
2.熟悉花在植物分类中的意义及花的生理功能。
3.了解花的经济价值及药用价值。
二、授课重点:
&&& (一)序:了解花的来源、花的概念(种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繁殖器官)及其花在植物分类学中的
重要意义。
&&& (二)花的组成部分及其形态结构:掌握花梗(花柄)、花托、花被的概念,重点掌握雄蕊群和
雌蕊群的结构特点及类型。
1.花梗:了解花梗的形态和作用。
2.花托:了解花托的变化类型及其在进化方面的关系。
3.花被:了解花被概念,掌握单被花、双被花和无被花的区别。
4.花萼:掌握花萼的组成及变化类型。萼片、萼筒、合生花萼、离生花萼、副
萼、瓣状花萼、距、冠毛等。
5.花冠:掌握花冠的组成和类型。花瓣、副花冠、合瓣花、离瓣花、十字花冠、
蝶形花冠、唇形花冠、管状花冠、舌状花冠、漏斗状花冠、钟状花冠、坛状花冠、高脚碟状花冠、辐(轮)
状花冠等。
6.花被卷迭式:了解花被在花蕾时期的卷迭方式。
7.雄蕊群(androecium):重点掌握雄蕊群的概念(一朵花中所有雄蕊的总称)、
雄蕊群的组成以及雄蕊的类型。
7.1雄蕊的组成:了解雄蕊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熟悉花药的开列方式及
着生方式。
花药及其开列方式:花粉囊、药隔、纵裂、横裂、瓣裂和孔裂。
花药的着生方式:全着药、基着药、背着药、丁字着药、个字着药、广歧着
7.2雄蕊群的类型:重点掌握雄蕊群类型的分类方法及其主要类型。离生雄蕊、
合生雄蕊、二强雄蕊、四强雄蕊、单体雄蕊、二体雄蕊、多体雄蕊、聚药雄蕊等。
&&&& 雌蕊群(gynoecium):在了解雌蕊群的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雌蕊群的
组成和类型。
&&&& 8.1雌蕊的组成:重点掌握雌蕊的基本组成及其各部分的名称。心皮、子房、
花柱、柱头、子房壁、子房室、腹缝线、背缝线等的概念。
&&&& 8.2雌蕊的类型:重点掌握单雌蕊、复雌蕊、离生心皮雌蕊、合生心皮雌蕊的
&&&& 8.3子房着生的类型:掌握上位子房、下位子房、半下位子房的概念和特点。
&&&& 8.4胎座的类型:在讲清胎座概念(胚珠在子房内着生的部位称胎座)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各种类型
的特征。边缘胎座、侧膜胎座、中轴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基底(生)胎座、顶生胎座。
&&&& 8.5胚珠的构造及类型:在简要介绍胚珠各部分的名称的基础上,根据各部位生长速度及其位置的不同,
形成胚珠的各种类型。珠心、珠被、珠孔、珠柄、合点。直生胚珠、横生胚珠、弯生胚珠、倒生胚珠。
&&& (三)整朵花的类型:掌握完全花、不完全花、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雌雄同株、雌雄异株、
辐射对称花、两侧对称花、不对称花、蜂媒花、虫媒花、水媒花和鸟媒花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四)花程式和花图式:掌握花程式和花图式的含义及使用方法。
(五)花序:在掌握花序概念的基础上,熟悉花序各部位的名称(总花柄、花
序轴、小花、小花柄、总苞片、小苞片),并重点掌握花序的类型。
&&&&& 1. 无限花序:掌握无限花序的概念, 重点掌握无限花序的各种类型,并比较各种类型之间的区别。
单花序、总状花序、穗状花序、柔荑花序、肉穗花序、伞房花序、伞形花序、头状花序、隐头花序、
复花序、复总状花序(圆锥花序)、复穗状花序、复伞形花序、复伞房花序、复头状花序。
&&&& &2. 有限花序(聚伞花序):掌握有限花序的概念及总体特征(开花顺序),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
无限花序各种类型的特点。单歧聚伞花序(含螺旋花序和蝎尾状花序)、二歧聚伞花序、朵歧聚伞花序、
杯状聚伞花序等。
(六)花的生理功能:简要介绍开花、传粉、受精及果实或种子的形成过程。
三、授课难点
&&& 在本章教学中名词术语太多,学生学起来感到非常枯燥。在雌蕊群部分,学生最难理解的是心皮
(大孢子叶)如何卷合成子房的,以及子房各部分的名称。如:腹缝线、背缝线等。以及心皮数、
胎座类型与子房室数目的关系。以上问题,除运用课件图片和教材插图外,学生还应多思考,多比较,
多观察,多实践,以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四、复习题:
1. 为什么说花是种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繁殖器官?
2. 结构完整的花分布在哪个植物类群?
3. 举例说明花托有哪几种常见的变化类型?
4. 如何解释花被?单被花、双被花(重被花)无被花分别包含什么意思?
5. 举例说明常见的花冠类型。
6. 如何划分子房上位,子房半下和子房下位?
7. 何为胎座?常见有那些胎座类型?
8. 简要叙述花序各部位的名称。
9. 名词解释:冠毛、蝶形花冠、唇形花冠、舌状花冠、合瓣花、离瓣花、合生雄蕊、离生雄蕊、
二强雄蕊、单体雄蕊、雌雄同株、心皮、子房室、胎座、胚珠、花序、不完全花、花程式、花图式。
第五节 果实
一、目的要求
&&& 1. 熟悉果实的概念及形成过程。
& 2. 掌握果实的基本结构、类型划分依据及类型特征。
& 3. 了解果实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
二、授课重点
&&& (一)果实的概念及形成:在阐明果实概念的基础上简要介绍果实形成的过程及必要条件。
&&& (二)果实的类型:重点掌握各类型的划分依据及各类型的识别要点。
&1.单果:掌握单果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类型。
&1.1肉质果:在了解肉质果的共性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各类型的特征。浆果、
核果、梨果、柑果、瓠果。
&1.2干果:在了解干果定义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干果的类型。
&&&&& 开裂干果:蓇葖果、荚果、角果、蒴果。
&&&&& 不裂干果:瘦果、颖果、坚果、翅果、胞果、分果(双悬果)。
&2.聚合果:掌握概念(由一朵花中的许多离生心皮雌蕊所形成的果实),了解
其类型(聚合瘦果、聚合蓇葖果、聚合核果、聚合浆果、聚合坚果等)。
&3.聚花果:掌握概念(由整个花序形成的果实),了解其分布(如:桑葚、凤
梨、无花果等。
& &&(三)果实的生理功能(了解)
& (四)果实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了解)
三、教学难点
&&& 在本章教学中名词术语多,内容多,学生接受起来可能比较吃力。建议参照课件和书本图片,
多看多比较,加深理解。
四、复习题:
简要说出单果、聚花果和聚合果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它们在组成上有何不同?
常见的肉质果和干果各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如何区分蓇葖与荚果、角果与荚果、角果与蒴果、瘦果与小坚果、瘦果与颖果、坚果与核果、
梨果与瓠果。
第六节 种子
一、目的要求:
&&& 1. 掌握种子的概念和基本结构。
&&& 2. 熟悉种子的生理功能。
&&& 3. 了解种子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二、讲授重点:
(一)种子的一般概念:
  种子的形成:了解种子是由胚珠受精后发育形成的。
2.种子的基本概念了解种子是种子植物特有的有性繁殖器官。
3.种子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了解种子在分类学中的重要地位。如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
种子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了解种子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如:粮食作物(大米、面粉等)、
油料作物(花生、大豆等)。药用种子如车前子、莱菔子、薏苡仁、桃仁、苦杏仁等。
(二)种子的表面特征掌握种子表面的各种结构是由胚珠表面的各种结构发育而来的。其对应
关系如下:
种脐由珠柄发育成种柄,种柄脱落留下的痕迹。
种阜种孔周围的海绵状结构,种子萌发时有吸水作用。
(三)种子的内部构造掌握种皮、胚乳、胚基本结构特点。
  种皮:了解种皮的一般结构特点,说明各层次的细胞结构特点。
   表皮层及表皮衍生物 栅状细胞层 支柱层 色素层 营养层。
  胚乳:掌握胚乳的来源及细胞结构特点;了解外胚乳的来源和一般特点。
  胚:掌握胚的基本组成以及胚根、胚轴、子叶和胚芽的相互位置关系及其结构特点。
&(四种子的类型:掌握根据子叶数目和胚乳的有无划分的四种类型。
  双子叶有胚乳种子
&&2.双子叶无胚乳种子
  单子叶有胚乳种子
  单子叶无胚乳种子
三、教学难点:
在本章教学中,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内容主要有种子的实际结构与横切面的关系问题。
四、复习题:
1.试述种子表面的基本特征与内部结构。
2.如何区分裸子植物的种子与被子植物的果实?
3.胚由哪几部分组成?胚乳和外胚乳在来源上有何不同?外观上有何区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表皮生长因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