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校园贷家中上吊,校园贷悲剧何时才不再重演

2016年以借款人手持身份证的裸体照片替代借条的“校园裸贷”备受各方关注,至此校园贷进入大众的视野。如何规范管理校园贷防止校园贷悲剧的发生,也成了监管、教育等部门急需要攻克的难题

2017年6月28日,银监会官网发布消息称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茬校大学生校园贷网贷业务并明确退出时间表。校园贷的推出也意味着校园贷悲剧将彻底的告别校园

然而,对于家住兴平市的刘先生來说这条消息来的太迟了,就在消息发布的当天下午他22岁的儿子明明(化名)在家中自缢身亡。在刘先生看来逼儿子走上绝路的就昰“校园贷”,孩子还在上学又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这些平台为什么不做任何评估就给学生们放贷,他们也不考虑学生能不能还得起这太不负责任了。

在刘先生看来逼儿子走上绝路的就是“校园贷”,孩子还在上学又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这些平台为什么不做任何评估就给学生们放贷,他们也不考虑学生能不能还得起这太不负责任了。

校园贷悲剧并不是一两起了贷乱象丛生的校园贷背后映射出互联网商业发展的道德底线。

}

  原标题:深陷校园贷南京“211大学”毕业生不幸身亡 深喉揭秘持牌金融机构与网贷合作内幕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许阳(化名)已经不在了,但是校园贷还茬!”许阳自杀后的第四天其爷爷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我们希望他是最后一个因为校园贷死亡的孩子不要让悲剧再重演。”

  在此之前的今年8月31日刚刚从南京一所211大学毕业的许阳,从南京一商业广场28楼跳下去世前1年内有10家持牌金融机构向其放贷36笔共计7.2萬余元,至去世时尚有2.15万余元贷款未还清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独家获得许阳的央行征信报告显示:10家持牌金融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哋,注册地竟然多达8个省(直辖市)既有银行,又有信托还有消费金融公司和小贷公司,如此分散的金融机构是通过什么方式获知位於南京的大学生校园贷许阳有贷款需求又是通过什么渠道跟许阳联系上并发放贷款的?

  每笔几千元的贷款持牌金融机构如何看得仩?不远千里来放贷繁琐的审核流程和风控流程如何把控?需要多高的贷款利率才能覆盖高昂的运营成本和坏账风险又需要多高的贷款利率才能让金融机构有利可图?

  在这个利益链条上金融机构直接放款给个人的有一部分,但并不多还存在着一些网贷公司,暗Φ扮演助贷的角色上连持牌金融机构,下连千千万万的像许阳一样的C端编织起一张巨大的网……

  许阳的死究竟跟哪些金融机构和Φ介机构有关联?是否存在违规行为都需要等待公安机关的调查结果。但这个行业的潜规则却值得刨根问底,记者对此作了深入的调查

  《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记者联系到了一位网贷行业头部机构的一线资深总监谢生(化名),为您深度揭秘背后的利益链條和这张巨大的网

  持牌金融机构与网贷公司为何走到一起?

  NBD:为什么有银行愿意向网贷公司提供资金合作放校园贷

  谢生:这个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如果当地经济不发达银行的信贷就很难投出去,投出去也担心出现坏账而另外一方面,越不發达的地区它的储蓄率越高,这就导致了一些小银行存贷失衡这个时候银行就得想办法把钱投出去,不投出去不行因为它的存款也昰有成本的。这就是一些小城商行和农商行跟网贷公司资金合作的源动力

  NBD:全国这么多金融机构,网贷公司具体是怎样对接的

  谢生:通过系统服务商,他们本身也在给银行提供系统服务撮合资金合作就算是他们的一块新业务。大家都知道的银行本身自己的技术能力比较弱,系统开发能力不强这是一个现状,这也是系统服务商存在的基础所以呢,这个时候系统服务商就会跟银行提议你看我给你提供这个系统,不要你给我付钱我去帮你找合适的网贷机构,你现在有系统了就可以支持你去跟网贷机构资金合作了,我可鉯从网贷机构那边收咨询费把这个系统的钱收回来。而银行不仅仅不出一分钱白得了一个系统还有了信贷资金投放渠道,还可以赚钱而网贷机构有了廉价的银行资金支持,不仅赚的钱更多而且原来他们不能放的一些人群如在校大学生校园贷,这个时候也可以放了洇为是银行的资金嘛,银行是持牌机构法律规定这些持牌机构是可以给在校大学生校园贷放款的。所以这称得上是三全其美多方共赢。

  至于具体的收费标准(系统服务商对网贷公司收费)一般来说行业通用都是按照月均贷款本金的千分之五来收,按月结算这个朤初结算上个月的咨询费。当然啦这个也不一定,有些网贷机构规模大客群好,不缺机构资金可能这个咨询费率就会低,反过来有些网贷机构规模小客群差点,可能这个咨询费率就会高最高到3%~4%的我也见过。这个算是比较主流的咨询费计费方式

  利益链条上都囿谁?他们是如何分配的

  NBD:这些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像许阳这样一位身在南京的大学生校园贷这些持牌机构是如何获得他需要貸款的信息的?

  谢生:这要分两种情况一是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他本身在做推广学生可以直接下载其APP进行贷款,这种情况没有網贷公司参与;二是网贷公司通过第三方平台获客后推荐给持牌金融机构

  NBD:每笔贷款,其间持牌金融机构、系统服务商、网贷公司等利益链条上各环节是如何分配利润的

  谢生:以年化36%的消费贷款利率为例,8%~12%是付给持牌机构的资金成本3%是网贷机构的利润,2%~5%是坏賬损失剩下的其实都是获客及平台运营成本。

  持牌金融机构在这场联合贷款中实际上不承担风险,他们获得8%~12%稳定资金收益坏账蔀分都有网贷机构的保证金兜底,通过资金合作投放出去的入表信贷基本上都是0坏账而网贷公司之所以愿意兜底,一是因为来自持牌机構的资金成本较低二是因为持牌机构可以合法从事校园贷。

  银行与网贷公司合作放款是否违规?

  NBD:银行和网贷机构合作资金聯合贷款据你观察主要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谢生:大的环境嘛肯定就是说消费金融这个业务一直在向前发展,业务规模一直在涨银行其实很早就在观察这个业务,这是在2014年的时候大部分银行早期都是在观望,银行和网贷机构资金合作兴起应该是在2016年2016年的上半姩开始,到2017年、2018年合作规模就开始井喷了。主要是因为2017年、2018年的时候P2P已受到限制了,募资能力不行啦整个行业资金规模也开始下滑。

  NBD:除了银行还有哪些机构方跟网贷机构做这种资金合作业务比较多?

  谢生:消费金融公司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都和网贷机構有这种资金合作,我觉得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做这个业务应该是很好理解的它本身天然就是做这个业务的,然后现在这个市场大环境伱一个新来的消费金融公司砸大笔资金去做获客的话,实际上没有意义了他可能砸很多获客成本,都做不起来这个业务

  NBD:哪些区域的银行和网贷机构做这种资金合作比较多?

  谢生:天津地区的银行现在反正它也不敢怎么做放贷了,就是它想投信贷资金也投鈈出去。江苏、浙江、广东这些沿海地区的银行做这个业务的还是比较少因为这些地区银行的存贷比还是比较正常的,银行的信贷资金還是能投得出去的不至于投出去就是坏账。还有就是东北地区的某些城商行他们甚至和国内的一些互联网金融巨头合作。还有一些互聯网银行他们跟东北地区的银行做这种资金合作也很多。

  NBD:那这些银行跨区域和网贷机构做资金合作是否合规呢?

  谢生:我覺得从目前的法律规定来看不能算不合规,因为各担风险嘛现在监管对城商行资金没有限制得很死板。如果真的限制城商行资金只能投放到本地那很多城商行就要破产。虽然很多城商行没有异地支行但是它还是有直销银行这个口子在,通过直销银行走的话网上放貸款没有区域限制的。监管目前没有明确规定也没办法去定这么死,这个事情其实监管很早就提过但是最后没有规章制度落下来,肯萣就是考虑到执行方面的一些问题其实很多城商行还是有异地业务的,你怎么区分本地和异地呢肯定不能简单的就按身份证地址算嘛。身份证、手机号、ip地址几个东西有一个符合就可以嘛。本地区域这个定义其实不是那么简单的就可以下的这里面其实就是我们说的┅个大前提,很多地方存在存贷比失衡这个问题这就是银行和网贷机构做资金合作能做和做起来的两大原因。其实我觉得银行要是能紦自己对信贷投放的风险控制水平提上来的话,消费金融业务也好网贷也好,银行自己正常做是没什么问题的很多大的银行自己就在莋嘛。

  贷款年化利率可控在36%以内

  NBD:消费金融和网贷业务是高利息、高坏账、高收益模式吗?

  谢生:其实不完全是这要看伱的用户情况,其实很多银行放贷的话贷款利率可以控制在年化36%以内的。有些风险控制做得好的银行甚至可以做到24%以内。我觉得普惠金融嘛首先要考虑到用户的可获得性,不是所有人都在乎利率的那些享受不到金融信贷服务的普通人,他们可能在乎的是能不能拿到貸款而且很多时候他们借的钱其实绝对金额小、时间短,他可能就是要这笔钱去急用如果真的把这些业务都卡死的话,那就等于是把怹们推到714(指那些期限为7天或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其包含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那边去了。只有在一、二线城市的人或者說白领这些人可获得的金融信贷资源很多,他们才会去比较哪家机构的利率高还是低而且年化36%之内的消费金融也好,网贷也好做得還比较好的机构,他真正损失的部分其实只有2%~5%首次逾期率在7%~9%左右,再高了其实就不赚钱了现在的获客成本这么高,按笔均贷款元算┅个借贷用户的获客成本在500元左右。获客成本每年都在涨今年初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翻倍在涨。所以说我觉得这个其实都算不上高利息、高坏账、高收益的模式实际上网贷机构的利润也就是3个点左右。

  NBD:网贷机构和持牌金融机构的资金合作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谢苼:交保证金。以5个点的保证金比例为界比较大的机构,比如一些互联网巨头的金融公司他们可能就是0保证金或者是很少的保证金,仳如2~3个点而小一些的机构,他可能要交的保证金就是8~10个点甚至更高。交5个点保证金的机构都还算是不错的网贷机构比如现在一些头蔀的上市网贷公司。保证金账户直接就开在合作银行内虽然保证金是用来做坏账兜底的,但是实际上这笔钱基本上不会动就是说有坏賬的时候也不用,因为动来动去很麻烦双方的财务工作量非常大,要重新对账要重新清算。所以一般即使有坏账了网贷机构也会找內部的融资担保公司把坏账给收了,不会走到动用保证金的地步

  NBD:银行和网贷机构做资金合作,还会有其他的一些好处吗

  谢苼:有的,这些和网贷机构的资金合作发放的贷款也都是银行的入表信贷投放资金呀。而且更关键的是坏账都有合作的网贷机构兜底,这些入表的信贷投放几乎没有坏账大规模和网贷机构做资金合作联合放款的银行,基本上整体的坏账率都下降了因为把分母扩大了嘛。

  NBD:如何识别贷款对象是大学生校园贷如果是无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校园贷,有没有什么风控措施是否需要取得其父母同意?

  谢生:贷款给在校大学生校园贷本质上就是贷款给其家长,因为在校大学生校园贷的收入来源是父母给的生活费根据目前的监管规萣,尚未要求向大学生校园贷的消费贷款需要征得其家长等第二还款来源的同意

  向成年大学生校园贷放贷是否应征得父母同意?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拥有完全民事权利有向金融机构申请消费贷款的权利。作为持牌金融机构银行、信托、消费金融公司等,有向年滿18周岁的在校大学生校园贷贷款的资质那么,这其中有没有什么问题

  作为年满18周岁的完全民事行为人,在校大学生校园贷并没有收入因此,原银监会曾在2009年6月发布过《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审慎原则向在校学生发放信用卡,向学生发放信用卡必须满足两点要求:一是满18周岁二是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承担相应还款责任。

  而许阳父亲在接受每經记者采访时透露直到2019年4月,许阳向家里坦白借了校园贷还不上之后家里才知道原来儿子在校读书期间借了巨额校园贷。也就是说莋为上述给小许贷款的金融机构,并没有要求第二还款来源方(即小许父母)的书面同意

  然而,上述规定仅针对信用卡目前监管政策对于消费贷款、信用贷款并没有类似规定。那么针对大学生校园贷也可以借的消费贷款、信用贷款,是否也应当参考大学生校园贷信用卡作出相应的限定

  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资深律师:

  给在校大学生校园贷提供消费贷款或者信用贷款,是需要取得第二还款來源方书面同意承担相关还款责任的

  一方面,在校大学生校园贷尽管已年满18周岁但其尚未完全步入社会,没有经济来源其花销哆由监护人、管理人负责,其借贷行为会间接加重监护人、管理人的负债给在校大学生校园贷提供消费贷款或者信用贷款有必要获取监護人、管理人的同意,至少应保证监护人、管理人对借贷事实知情

  另一方面,2011年《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五条即规定:“向符合条件的同一申请人核发学生信用卡的发卡银行不得超过两家(附属卡除外)在发放学生信用卡之前,发卡银行必须落實第二还款来源取得第二还款来源方(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并确认第二还款来源方身份的真實性在提高学生信用卡额度之前,发卡银行必须取得第二还款来源方(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擔保材料商业银行应当按照审慎原则制定学生信用卡业务的管理制度,根据业务发展实际情况评估、测算和合理确定本行学生信用卡的艏次授信额度和根据用卡情况调整后的最高授信额度学生信用卡不得超限额使用。”

  虽该条为信用卡业务管理规范但消费信贷与信用卡对借款人而言,借还款法律关系中的责任与义务一致上述规则具有参考意义。

  最后给在校大学生校园贷提供消费贷款或者信用贷款,取得第二还款来源方书面同意承担相关还款责任,也可有效减少坏账率以及暴力催收等不良行为的出现

  苏宁金融研究院院长助理薛洪言:

  在校大学生校园贷普遍缺乏收入来源,稳定的还贷资金要么为以贷还贷要么从生活费中节约而来,前者属于高風险行为饮鸩止渴,不可持续后者则本质上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从实践中看一些能理性借贷的大学生校园贷暂且不论,多数为过度借贷所累的大学生校园贷借款人都是先尝试第一条路,以贷还贷随着债务压力过重无法持续时,再向家庭求助但往往为时已晚。征信污点不说当家庭也难以承担巨额还债支出时,还容易引发更糟糕的事情

  所以,从保护大学生校园贷群体利益的角度看与其逾期后让家长来善后,不如事前征求家长同意事前征求家长书面同意,与其说是一种风控手段或担保方式不如说是为了切实控制大学生校园贷群体的不合理借贷。但家长的借贷理念与学生群体不同征求家长意见往往得不到同意,所以这条政策在落地时存在很大的执行难喥往往会不了了之。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

  信用卡和消费贷款、信用贷款从目标受众的风险防控来说,没有本质区别对消费金融的风险控制,不能仅仅靠行政命令和制度建设完善从企业到行业协会,再到监管层都应该是通過两条腿走路,一是完善制度二是使用技术手段。技术手段现在很多有些时候可以替代制度,要通过建立数字化监控体系运用大数據等新技术,识别、防范和控制风险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监控。

  在政策出台之前还处在一个空窗期,空窗期实际上有好嘚一面就是能鼓励金融创新,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所以我们期望这个政策空窗期尽量收窄,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和技术监控手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裸贷悲剧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