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治疗痛风的最好药什么药好

痛风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tòng fēng]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主要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尿酸盐肾病和尿酸性尿路结石,重者可出现关节残疾和肾功能不全。痛风常伴腹型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病等表现。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传播网络平台
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是高尿酸血症。正常成人每日约产生尿酸750mg,其中80%为内源性,20%为外源性尿酸,这些尿酸进入尿酸代谢池(约为1200mg),每日代谢池中的尿酸约60%进行代谢,其中1/3约200mg经肠道分解代谢,2/3约400mg经肾脏排泄,从而可维持体内尿酸水平的稳定,其中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1]。
1.原发性痛风
多有遗传性,但临床有痛风家族史者仅占10%~20%。尿酸生成过多在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病因中占10%。其原因主要是嘌呤代谢酶缺陷,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HGPRT)缺乏和磷酸核糖焦磷酸盐(PRPP)合成酶活性亢进。原发性肾脏尿酸排泄减少约占原发性高尿酸血症的90%,具体发病机制不清,可能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但应排除肾脏器质性疾病。
2.继发性痛风
指继发于其他疾病过程中的一种临床表现,也可因某些药物所致。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红细胞计数增多症、溶血性贫血和癌症等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加速,使核酸转换增加,造成尿酸产生增多。恶性肿瘤在肿瘤的放化疗后引起细胞大量破坏,核酸转换也增加,导致尿酸产生增多。肾脏疾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多囊肾、铅中毒和高血压晚期等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可使尿酸排泄减少,导致血尿酸浓度升高。药物如噻嗪类利尿药、呋塞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和烟酸等,可竞争性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而引起高尿酸血症。另外,肾移植患者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也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可能与免疫抑制剂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有关。
痛风依病因不同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痛风指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由于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引起;继发性痛风指继发于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骨髓增生性疾病及肿瘤化疗所致尿酸生成增多等。
痛风临床表现
痛风多见于中年男性,女性仅占5%,主要是绝经后女性,痛风发生有年轻化趋势。痛风的自然病程可分为四期,即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期、间歇期、慢性期[3]。临床表现如下:
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多数患者发作前无明显征兆,或仅有疲乏、全身不适和关节刺痛等。典型发作常于深夜因关节痛而惊醒,疼痛进行性加剧,在12小时左右达高峰,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和功能受限。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首次发作多侵犯单关节,部分以上发生在第一跖趾关节,在以后的病程中,部分患者累及该部位。其次为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关节,肩、髋、脊柱和颞颌等关节少受累,可同时累及多个关节,表现为多关节炎。部分患者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心悸和恶心等全身症状,可伴白细胞计数升高、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等。
2.间歇发作期
痛风发作持续数天至数周后可自行缓解,一般无明显后遗症状,或遗留局部皮肤色素沉着、脱屑及刺痒等,以后进入无症状的间歇期,历时数月、数年或十余年后复发,多数患者1年内复发,越发越频,受累关节越来越多,症状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受累关节一般从下肢向上肢、从远端小关节向大关节发展,出现指、腕和肘等关节受累,少数患者可影响到肩、髋、骶髂、胸锁或脊柱关节,也可累及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和腱鞘等部位,症状趋于不典型。少数患者无间歇期,初次发病后呈慢性关节炎表现。
3.慢性痛风石病变期
皮下痛风石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是长期显著的高尿酸血症,大量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于皮下、关节滑膜、软骨、骨质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结果。皮下痛风石发生的典型部位是耳郭,也常见于反复发作的关节周围及鹰嘴、跟腱和髌骨滑囊等部位。外观为皮下隆起的大小不一的黄白色赘生物,皮肤表面菲薄,破溃后排出白色粉状或糊状物,经久不愈。皮下痛风石常与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并存。关节内大量沉积的痛风石可造成关节骨质破坏、关节周围组织纤维化和继发退行性改变等。临床表现为持续关节肿痛、压痛、畸形及功能障碍。慢性期症状相对缓和,但也可有急性发作。
4.肾脏病变
(1)慢性尿酸盐肾病尿酸盐晶体沉积于肾间质,导致慢性肾小管一间质性肾炎。临床表现为尿浓缩功能下降,出现夜尿增多、低比重尿、小分子蛋白尿、白细胞尿、轻度血尿及管型尿等。晚期可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出现肾功能不全。
(2)尿酸性尿路结石尿中尿酸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在泌尿系统沉积并形成结石。在痛风患者中的发生率在20%以上,且可能出现于痛风关节炎发生之前。结石较小者呈砂砾状随尿排出,可无症状;较大者可阻塞尿路,引起肾绞痛、血尿、排尿困难、泌尿系感染、肾盂扩张和积水等。
(3)急性尿酸性肾病血及尿中尿酸水平急骤升高,大量尿酸结晶沉积于肾小管、集合管等处,造成急性尿路梗阻。临床表现为少尿、无尿,急性肾功能衰竭;尿中可见大量尿酸晶体。多由恶性肿瘤及其放化疗(即肿瘤溶解综合征)等继发原因引起。
1.血尿酸测定
男性血尿酸值超过7mg/dl,女性超过6mg/dl为高尿酸血症。
2.尿尿酸测定
低嘌呤饮食5天后,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600mg为尿酸生成过多型(约占10%);&300mg提示尿酸排泄减少型(约占90%)。在正常饮食情况下,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以800mg进行区分,超过上述水平为尿酸生成增多。这项检查对有痛风家族史、年龄较轻、血尿酸水平明显升高、伴肾结石的患者更为必要。通过检测,可初步判定高尿酸血症的生化分型,有助于降尿酸药选择及判断尿路结石性质。
3.尿酸盐检查
偏振光显微镜下表现为负性双折光的针状或杆状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急性发作期,可见于关节滑液中白细胞内、外;也可见于在痛风石的抽吸物中;在发作间歇期,也可见于曾受累关节的滑液中。
4.影像学检查
急性发作期仅见受累关节周围非对称性软组织肿胀;反复发作的间歇期可出现一些不典型的放射学改变;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可见单钠尿酸盐晶体沉积造成关节软骨下骨质破坏,出现偏心性圆形或卵圆形囊性变,甚至呈虫噬样、穿凿样缺损,边界较清,相邻的骨皮质可膨起或骨刺样翘起。重者可使关节面破坏,造成关节半脱位或脱位,甚至病理性骨折;也可破坏软骨,出现关节问隙狭窄及继发退行性改变和局部骨质疏松等。
5.超声检查
受累关节的超声检查可发现关节积液、滑膜增生、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关节内或周围软组织的痛风石及钙质沉积等。超声下出现肾髓质特别是锥体乳头部散在强回声光点,则提示尿酸盐肾病,也可发现X线下不显影的尿酸性尿路结石。
6.其他实验室检查
尿酸盐肾病可有尿蛋白浓缩功能不良,尿比重1.008以下,最终可进展为氮质血症和尿毒症等。
中老年男性肥胖者,突然反复发作的单个跖趾、跗跖、踝等关节红肿剧痛,可自行缓解及间歇期无症状者,应首先考虑到痛风性关节炎;同时合并高尿酸血症及对秋水仙碱治疗有效者可诊断为痛风;滑液或滑膜活检发现尿酸盐结晶者即可确诊。
痛风鉴别诊断
1.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的鉴别
继发性痛风有以下特点:
(1)青少年、女性、老年人多见;
(2)高尿酸血症程度较重;
(3)部分患者24小时尿尿酸排出增多;
(4)肾受累多见,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
(5)痛风性关节炎症状往往较轻或不典型;
(6)可能有明确的相关用药史。
2.与其他关节病变的鉴别
(1)类风湿性关节炎一般以青、中年女性多见,好发于四肢的小关节,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受累关节呈梭形肿胀,常伴晨僵,反复发作可引起关节畸形。类风湿因子多阳性,但血尿酸不高。X线片可见关节面粗糙和关节间隙狭窄,晚期可有关节面融合,但骨质穿凿样缺损不如痛风明显。
(2)化脓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一般都有关节外伤史,化脓性关节炎的关节囊液可培养出致病菌,两者的血尿酸均不高,关节滑液检查无尿酸盐结晶。
(3)关节周围蜂窝织炎关节周围软组织明显红肿,畏寒和发热等全身症状突出,但关节疼痛往往不如痛风显著,周围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血尿酸正常。
(4)假性痛风关节软骨矿化所致,多见于用甲状腺素进行替代治疗的老年人,女性较男性多见,膝关节为最常受累关节。关节炎症状发作常无明显季节性,血尿酸正常。关节滑液检查可发现有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石,X线片可见软骨成线状钙化,尚可有关节旁钙化。部分患者可同时合并痛风,则有血尿酸浓度升高,关节滑液可见尿酸盐和焦磷酸钙两种结晶。
(5)银屑病关节炎常累及远端的指(趾)间关节、掌指关节和跖趾关节,少数可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表现为非对称性关节炎,可有晨僵。约20%的患者可伴血尿酸增高,有时难以与痛风相区别。X线片可见关节间隙增宽、骨质增生与破坏可同时存在,末节指远端呈铅笔尖或帽状。
3.与肾结石的鉴别
反复发作的肾结石要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多发性结石鉴别。后者有持续性骨痛、病理性骨折和手足搐搦,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示全身骨代谢异常,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可与痛风鉴别。
原发性痛风缺乏病因治疗,不能根治[4]。
治疗痛风目的:①迅速控制急性发作;②预防复发;③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④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1.一般治疗
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2.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尽早治疗,防止迁延不愈。应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药物,见效后逐渐减停。急性发作期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
(1)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有效缓解急性痛风症状,为一线用药。非选择性非甾体类抗炎药如吲哚美辛等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必要时可加用胃保护剂,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禁用,伴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胃肠道反应较少,但应注意其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
(2)秋水仙碱 是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秋水仙碱不良反应较多,主要是胃肠道反应,也可引起骨髓抑制、肝损害、过敏和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与剂量相关,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使用。
(3)糖皮质激素 治疗急性痛风有明显疗效,通常用于不能耐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单关节或少关节的急性发作,可行关节腔抽液和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以减少药物全身反应,但应除外合并感染。对于多关节或严重急性发作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使用中小剂量的糖皮质激素。为避免停药后症状“反跳”,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
3.间歇期和慢性期
目的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或溶解痛风石。使用降尿酸药指征包括急性痛风复发、多关节受累、痛风石、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或受累关节出现影像学改变、并发尿酸性肾石病等。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mg/dl,以减少或清除体内沉积的单钠尿酸盐晶体。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尿酸药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均应在急性发作终止至少2周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根据降尿酸的目标水平在数月内调整至最小有效剂量并长期甚至终身维持。仅在单一药物疗效不好、血尿酸明显升高、痛风石大量形成时可合用2类降尿酸。在开始使用降尿酸药物同时,服用低剂量秋水仙碱或非甾体类抗炎药至少1个月,以预防急性关节炎复发。肾功能正常、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3.75mmol,应选择抑制尿酸合成药[5]。
(1)抑制尿酸生成药为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广泛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尤其是尿酸产生过多型或不宜使用促尿酸排泄药者。
(2)促尿酸排泄药主要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尿酸。主要用于肾功能正常,尿酸排泄减少型。对于24小时尿尿酸排泄&3.57mmol或已有尿酸性结石者、或慢性尿酸盐肾病的患者、急性尿酸性肾病患者,不宜使用。在用药期间,特别是开始用药数周内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①丙磺舒;②苯磺唑酮;③苯溴马隆。
(3)新型降尿酸药国外一些新型降尿酸药物已用于临床或正在进行后期的临床观察。
(4)碱性药物尿中的尿酸存在游离尿酸和尿酸盐2种形式,作为弱有机酸,尿酸在碱性环境中可转化为溶解度更高的尿酸盐,利于肾脏排泄,减少尿酸沉积造成的肾脏损害。痛风患者的尿pH值往往低于健康人,故在降尿酸治疗的同时应碱化尿液,特别是在开始服用促尿酸排泄药期间,应定期监测尿pH值,使之保持在6.5左右。同时保持尿量,是预防和治疗痛风相关肾脏病变的必要措施。
4.肾脏病变的治疗
痛风相关的肾脏病变均是降尿酸药物治疗的指征,应选用别嘌醇,同时均应碱化尿液并保持尿量。慢性尿酸盐肾病如需利尿时,避免使用影响尿酸排泄的噻嗪类利尿剂及呋塞米等,其他处理同慢性肾炎。对于尿酸性尿路结石,经过合理的降尿酸治疗,大部分可溶解或自行排出,体积大且固定者可行体外冲击碎石、内镜取石或开放手术取石。对于急性尿酸性肾病急危重症,迅速有效地降低急骤升高的血尿酸,除别嘌醇外,也可使用尿酸酶,其他处理同急性肾衰竭。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清楚。诊断并不困难。预防和治疗有效,因此预后相对良好。如果及早诊断并进行规范治疗,大多数痛风患者可正常工作生活。慢性期病变经过治疗有一定的可逆性,皮下痛风石可缩小或消失,关节症状和功能可改善,相关的肾脏病变也可减轻、好转。患者起病年龄小、有阳性家族史、血尿酸显著升高和痛风频发,提示预后较差。伴发高血压、糖尿病或其他肾病者,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风险增加,甚至危及生命。
对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预防痛风发作以非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包括饮食控制和戒酒,避免用使血尿酸升高的药物如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复方降压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和普萘洛尔等。饮食控制后血尿酸仍高于9mg/dl时,可用降尿酸药。对于已发生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间歇期患者,应预防痛风的再次发作,关键是通过饮食和药物治疗使血尿酸水平控制达标,此外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或损伤,控制体重,多饮水,长期碱化尿液等。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风湿病学杂志,):6,410-413.
2.何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病因与流行病学.中国临床医生,),11-13.
3.郭立新等.痛风.内科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年1月,856-864.
4.刘湘源,郑晓娟.尿酸持续达标是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68-170.
5.刘湘源.不容忽视痛风的降尿酸治疗.中华风湿病杂志,):361-363.
副主任技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临床营养科
副主任技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临床营养科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肠外肠内营养科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老年病科
主任医师 襄阳市中心医院 风湿免疫科
博士 广东省中医院 骨科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主任医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内分泌、风湿免疫科
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技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临床营养科
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肠外肠内营养科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医院 骨科
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教授;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风湿免疫科
栗占国|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八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风湿免疫学系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什么是痛风
如何治疗痛风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
提供资源类型:资源治疗痛风的中成药
医学百科提醒您不要相信网上药品邮购信息!
中医·痛风痛风(gout)为病名。是指以?趾、跖趾关节、足背、足跟、踝、指、腕等小关节红肿剧痛,反复发作,关节畸形,形成痛风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痛风亦称痛痹、历节、白虎历节、风痹、白虎风。病因病机《格致余论·痛风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医学准绳六要》:“痛风,即《内经》痛痹……古云三气合而为痹。今人多内伤,气血亏损,湿痰阴火,流滞经络,或在四肢,或客腰背,痛不可当,一名白虎历节风是也。”《张氏医通·痛风》:“痛风一证,《黄帝内经灵枢》谓之贼风,《黄帝内经素问》谓之痹,《金匮要略方论》名曰历节,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多因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辨证分型痛风·湿热蕴结证痛风·湿热蕴结证(goutwithsyndromeofaccumulationandbindingofdamp-heat)是指湿热互结,侵犯关节,以下肢小关节猝然红肿热痛、拒按,触之局部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痛风证候。痛风·瘀热阻滞证痛风·瘀热阻滞证(goutwithsyndromeofblockadeofstaticbloodandheat)是指血瘀热结,阻滞关节,以关节红肿刺痛,局部肿胀变形,屈伸不利,肌肤色紫暗,按之稍硬,病灶周围或有块瘰硬结,肌肤干燥,皮色暗黧,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黄,脉细涩或沉弦等为常见症的痛风证候。痛风·痰浊阻滞证痛风·痰浊阻滞证(goutwithsyndromeofblockadeofphlegm-turbidity)是指痰浊内停,阻滞关节,以关节肿胀,甚则关节周围漫肿,局部酸麻疼痛,或块瘰硬结不红,伴目眩,面浮足肿,胸脘痞闷,舌胖质暗,苔白腻,脉缓或弦滑等为常见症的痛风证候。痛风·肝肾阴虚证详见百科词条: [ 最后修订于 14:28:54 共25913字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治疗痛风的中成药如下: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粒含秦艽以龙胆苦苷(C16H20O9)计,不得少于2.0mg。功能与主治:清热祛湿,活血通络定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红肿热痛,伴有发热、汗出不解、口渴心烦、小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痛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注意:孕妇慎用;服药后不宜立即饮茶。规格:每粒装0.4g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结晶,具有特殊异臭,有吸湿性,易升华。存在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chuanxiongHort.根茎、姜科植物温莪术(郁金)CurcumaaromaticaSalisb.根茎、大戟科植物痛风麻疯树JatrophapodagricaHook.茎。为治疗血栓等疾病的一种新型药物.有对抗肾上腺素和氯化钾引起家兔离体动脉收缩的作用。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降低动脉压及冠脉阻力。有增进微循环的作用。...乳香3钱,没药3钱,代赭石3钱,穿山甲(生用)3钱,羌活5钱,草乌(生用)5钱,全蝎21个(炒),川乌(生用,不去皮)1两。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丹溪心法》卷四之八珍丸主治痛风走注,脚疾。用法用量:每服21丸,温酒送下。《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方之八珍丸:组成:朱砂半两,犀角(镑),羚羊角(镑)、茯神(去木)、牛黄、冰片各二钱半,胆南星、硼砂各一两。制法:为细末,炼蜜为丸...毛诃子10g诃子9g余甘子10g制法:以上二十五味,共研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粉末;气微香,味涩。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0页)。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疗疮疡。用于脏腑,皮肤,肌肉,骨,脉热病,扩散伤热,波动热,瘟热,毒热,新旧热病,痛风,痹病,疮病丹毒,内痈脓血。用法与用量:一次1.3g,一日2次。规格:每袋装13g。贮藏:密闭,防潮。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起草...意珍宝丸剂型:每丸0.5g。如意珍宝丸的主要成份:珍珠母、短穗兔耳草、沉香、石灰华、红花、檀香、降香、毛诃子(去核)、余甘子、甘草、麝香、牛黄等31味。如意珍宝丸的功能主治:清热,醒脑开窍,舒筋通络,干黄水。用于瘟热、陈旧热证、“白脉病”,四肢麻木,瘫痪,口眼歪斜,神志不清,痹症,痛风,肢体强直,关节不利。对白脉病有良效。注意事项:禁酸、冷、酒。如意珍宝丸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5丸,2次/d。...eli剂型:颗粒剂:每袋15g。复方罗布麻颗粒的主要成份:罗布麻叶、菊花、山楂。复方罗布麻颗粒的功能主治:清热,平肝,安神。用于高血压、神经衰弱引起的头晕,心悸,失眠等症。注意事项:1.伴有糖尿病、痛风的高血压患者慎用。2.复方罗布麻颗粒不作为妇女及哺乳期妇女高血压患者的首选药物。3.复方罗布麻颗粒大剂量服用时有中枢镇静作用,驾驶车辆及高空作业者慎用。4.对复方罗布麻颗粒过敏者禁用。5.复方罗布麻...说明书:药品名称:头风痛胶囊药品汉语拼音:toufengtongjiaonang剂型:胶囊剂:每粒0.5g。头风痛胶囊的主要成份:白芷、川芎、绿茶。头风痛胶囊的功能主治:祛风止痛。用于偏头痛,眉棱骨痛。头风痛胶囊的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粒,一日2次。头风痛胶囊的禁忌:孕妇禁用。头风痛胶囊的不良反应:服药过程中有个别患者出现轻度腹胀,食欲不振,轻微皮疹、搔痒。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计,应为0.60~0.80mg;大蜜丸每丸含马钱子粉以士的宁(C21H22N2O2)计,应为3.3~4.1mg。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闭阻、瘀血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疼痛、冷痛、刺痛或疼痛致甚,屈伸不利、局部恶寒、腰腿疼痛、四肢麻木及跌打损伤所致的局部肿痛。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4g(20丸),小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注意:按规定量服用,不宜多服...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9页)。含量测定:取本品3.0g精密称定,照挥发油测定法(附录48页甲法)测定。本品含挥发油总量不得少于48.0%(ml/g)。功能与主治:清凉,镇痛,驱风,消炎,抗菌。用于伤风感冒,中暑目眩,胀风肚痛,头痛牙痛,筋骨疼痛,舟车晕浪,水火烫伤,蚊虫叮咬等所引起的不适。用法与用量:外用,擦太阳穴或涂于患处。注意:禁用于Ⅱ°以上的烫伤。规格:每瓶装(1)3g;(2)6g;(3)9...青藤碱(C19H23NO4.HCl.2H2O)计,应为标示量的90.0~110.1%。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证。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等及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上述症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4片,一日3~12片,饭前服或遵医嘱。注意:如出现皮疹,或少数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时,停药后即可消失。规格:每片含盐酸青藤碱20mg...为1.10~1.20。其他应符合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3页)。功能与主治祛风活络。用于四肢关节酸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g,一日2次。贮藏密封,置阴凉处。《活人方》卷六:方名:桑枝膏组成:青桑枝(取朝东者;锉碎,晒1周)不拘多少。功效:滋肾益阴,祛风润燥。祛风宣络。主治:痛风,肝虚血少;风热风盛者。肢节痠痛。用法用量:早、晚空心用史国公酒调服。制备方法:上用河水、井水各半,熬膏至...筛,加入水牛角细粉,混匀,用儿茶膏、渣驯膏、麝香细粉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性状:本品为黄色水丸;气芳香,味苦、涩。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祛风除痹,消炎止痛,干黄水。用于“白脉”病,痛风,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肿痛变形,四肢僵硬,黄水病,“冈巴”病等。用法与用量:一次4~5丸,一日2~3次。规格:每丸重0.3g。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西藏自治区药品检验所起草....3g。风湿祛痛胶囊的主要成份:黄柏、苍术、威灵仙、鸡血藤、蜂房、乌梢蛇、金钱白花蛇、蕲蛇、红花、土鳖虫、乳香、没药、全蝎、蜈蚣、地龙等。风湿祛痛胶囊的功能主治:燥湿祛风,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痹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寒热错杂证。症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晨僵、局部发热等。注意事项:1.过敏性体质者慎用。2.孕妇忌用。风湿祛痛胶囊的用法用量:一次5粒,3次/d,餐后30...其余共研成细粉,过筛,加入麝香细粉,混匀,用8岁童尿、猪油或陈酥油调成软膏,即得。性状:本品为浅黄色软膏,气微,味苦、甘。检查:应符合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9页)。功能与主治:止痛消肿。用于痛风、湿痹、“冈巴”、“黄水”病等引起的肿痛发烧,疱疹,瘟疠发烧等。用法与用量:取本品适量涂于患处,一日2次。规格:每瓶装100g。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青海省药品检验所起草青鹏膏剂说明书:药品名称...剂项下含膏量测定法(附录ⅠQ)测定,用乙醚作溶剂,用100cm2应不少于1.60g。其他应符合橡胶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Q)。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风湿疼痛等症。用法与用量:贴患处。注意:孕妇慎用。规格:(1)6.5cm×10cm(2)6.5cm×4cm贮藏:密闭,置阴凉处。云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云南白药膏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云南白药...名方剂约有两首。牛黄上清丸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为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的功效。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牛黄上清丸的药典标准。《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兰州、天津方)之牛黄上清丸:...点应小于对照品的斑点或不出现斑点。其他: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A)。功能与主治:消炎,止痛,祛风。用于扁桃体炎,咽峡炎,流行性感冒,炭疽病,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胃痛,牙痛。用法与用量:睡前服或含化。一次2~3丸,一日1次;极量5丸。注意:本品有毒,慎用;孕妇忌服。规格:每10丸重0.3g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五味麝香丸说明书:药品...拼音:qūfēngzhǐtòngpiàn英文:祛风止痛片药典标准:品名:祛风止痛片QufengZhitongPian处方:老鹳草334g、槲寄生167g、续断167g、威灵仙83g、独活83g、制草乌83g、红花83g制法:以上七味,威灵仙、独活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槲寄生等五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煎液滤过,滤液合并,浓缩成相对密度1.18~1.20(80℃)的清膏,与上述细粉混匀,干燥,粉...止痛涂膜剂的主要成份:铁棒锤、麝香、西红花、雪莲花、冰片、五灵脂、延胡索、川芎、红景天、秦艽、桃仁。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的功能主治:活血,消肿,止痛。用于急慢性扭挫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骨质增生所致的肢体关节疼痛肿胀,以及神经性头痛。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的用法用量:涂在患处,3次/d。将瓶身倒置,使走珠接触患处,轻轻挤压瓶体将药液涂抹均匀,形成药膜。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的...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8页)。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干黄水。用于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痹病引起的四肢关节肿大疼痛,变形,黄水积聚等。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丸,一日2~3次。禁忌:酸、冷、酒。规格:每丸重0.25g。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云南省药品检验所起草...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每粒含麻黄以盐酸麻黄碱(C10H15NO·HCl)计,不得少于0.18mg。功能与主治: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用于寒湿闭阻经络所致的痹病,症见腰脊疼痛、四肢关节冷痛;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4粒,~日2次。注意:本品含毒性药,不可多服;孕妇忌服。规格:每粒装0.3g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风湿骨痛胶囊中药...文:zhongganlingtablets概述:重感灵片为中成药,主要成分为毛冬青、羌活、葛根、石膏、马鞭草、板蓝根、青蒿、马来酸氯苯那敏、安乃近。具有解表清热,疏风止痛的功效。用于表邪未解、郁里化热引起的重症感冒,症见恶寒、高热、头痛、四肢酸痛、咽痛、鼻塞、咳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重感灵片的部颁标准。组成:毛冬青、羌活、葛根、石膏、马鞭草、板蓝根、青蒿、马来酸氯苯那敏、安乃近...: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药理作用:备注: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中医耳鼻喉科学》:方名:润喉丸组成:甘草粉300g,硼砂15g,食盐15g,玄明粉30g,酸梅750g(去核)。主治:慢喉喑。语调嘶哑,日久不愈,喉部微痛不适,干焮,喉痒,干咳痰少。用法用量:含服。制备方法:并研为细末,以荸芥粉250g为糊制丸,每丸重3g。...,测定,即得。本品每粒含防己以粉防己碱(C38H42N2O6)和防己诺林碱(C37H10N2O6)的总量计,不得少于1.2mg。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用于湿热阻络所致的痹病,症见关节红肿热痛、肌肉酸楚;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5粒,一日3次。注意:孕妇、体弱年迈及脾胃虚寒者慎用。规格:每粒装0.3g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风痛安胶...本品为棕红色至棕褐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甘而苦。检查:乙醇量应为40~50%(附录50页)。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骨痛,手足麻木,腰痛腿痛,跌打损伤。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15g,一日2次。注意:孕妇忌服。贮藏:密封,置阴凉处。风湿痛药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风湿痛药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黄褐色,渐变桔红色。检查:相对密度应为0.94~1.04(附录34页)。折光率应为1.467~1.497(附录39页)。其他应符合油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六册附1页)。功能与主治:驱风,止痛。用于伤风感冒,头晕,头痛,舟车晕浪,风湿骨痛,牙痛,蚊叮虫咬,皮肤瘙痒等。用法与用量:外用。涂擦额角、眉心或患处。贮藏:密封,避光,置阴凉处。注熏衣草油的质量标准。性状:本品可溶于4体积的70%乙醇中。比重...色谱峰。检查:含膏量照橡胶膏剂项下含膏量测定法(附录18页)测定,用乙醚作溶剂。每100cm?应不少于1.6g。其他应符合橡胶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8页)。功能与主治:祛风湿,活血止痛。用于风湿关节,肌肉痛,扭伤。用法与用量:贴患处。注意:孕妇慎用。规格:(1)4.0×6.0cm?2)5.0×7.0cm贮藏:密封。风湿伤痛膏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风湿伤痛膏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约5分钟,滤过,取滤液2ml,加三氯化铁试液2滴,显深绿色。(2)取本品1g,加水20ml,研磨,滤过,取滤液3ml,加茚三酮试液数滴,加热,显紫红色。检查应符合颗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C)。功能与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用于风邪阻络型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神经性头痛、风湿关节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规格每袋装10g贮藏密封。广州市药品检验所起草...项规定(附录ID)。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止痛。用于外感风热、风温时毒所致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贮藏:密封,置阴凉处。北京市药品检验所起草速克感冒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速克感冒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止痛。用于风热感冒,症见发热,头痛,咽痛;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规格:薄膜...,作空白,依法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中无水芦丁的量,计算,即得。本品每片含总黄酮以无水芦丁(C27H30O16)计,不得少于14mg。功能与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用于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痛。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5片,一日3次。规格:(1)薄膜衣片每片重0.33g(2)糖衣片(片芯重0.32g)贮藏:密封。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汉桃叶片中药部颁标...本页仅显示前30条,更多结果请
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为开放式编辑模式,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
关于医学百科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链接及网站事务请与Email:联系
编辑QQ群:8511895 (不接受疾病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痛风的最佳药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