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诺如病毒预案工作怕把病毒带回家,传染给自己的宝宝!

湖北一幼儿园3名儿童确诊感染诺如病毒 引家长控诉
原标题:掇刀一幼儿园3名儿童确诊感染诺如病毒!但千万别慌…呕吐、恶心,还伴有发热、头痛。5月3日,安纳伯格幼儿园大一班8名儿童出现了类似病症,他们大多数被送往市一医南院就诊,最初,医生给出的诊断是感染性腹泻、急性肠胃炎,随着发病人数的增多,医院联系市疾控中心,对最初进院治疗的4名患儿的呕吐物进行检测,有3名儿童确诊感染“诺如病毒”。全班患病,严重者呕吐到脱水昨日,在位于掇刀深圳大道附近的安纳伯格幼儿园内,大一班近20名儿童的家长聚集在一起,从3日到4日,已经有近20名儿童出现呕吐、恶心、头痛等病症,其中有8名儿童正在进行住院治疗。“才5岁大的孩子,一天就吐了好几次,最后严重脱水,医生给他抽血,找不到血管,只能从颈动脉那里抽。”一位患儿家长给记者看了孩子抽血的视频。她说,3日晚,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就发现他胃口不是很好。后来在幼儿园的家长微信群里发现有4位家长都遇到这样的问题,她就跟这些家长一起带孩子去一医南院治疗。当时幼儿园的园长跟老师都过去了,由于其他孩子都有呕吐症状,要进行住院治疗,她的孩子没有呕吐,医生让她带回去观察,结果晚上12点钟,孩子吐了。她立马带孩子去医院,在去的路上,孩子又吐了4次,到了医院打了止吐针,孩子的病情仍不见好转,还是吐了4到5次,现在还在医院住院。她说,当时孩子的主治医师说可能是食物引起的中毒,但究竟是细菌还是病毒引起的,需要市疾控中心对孩子的呕吐物进行检测。之前医院已经将最初进院治疗的4名患儿的呕吐物送去检测,结果显示有3人感染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极易被传染,她的孩子也很可能感染此病毒,她会配合医院,将孩子的呕吐物送去检测。家长控诉:幼儿园未做好病毒预防与防范一位姓余的家长说,病症这么大规模的集中暴发,幼儿园没有做好防护,没有及时将发病的儿童隔离起来,对孩子的病情也不重视。他们很少到医院看望孩子,发病第二天,幼儿园还照常上课。孩子从小班上到大班,幼儿园从未对诺如病毒进行过预防与防范。幼儿园的负责人还对家长说,诺如病毒是“天灾”,这种态度让家长不能接受。幼儿园负责人道歉,加强卫生管理安纳伯格幼儿园一位姓姚的园长表示,未对诺如病毒进行预防与防范,是幼儿园的疏忽,她向所有患病儿童的家长道歉,以后一定加强对诺如病毒的防范,并请专业医护人员对园区教职工进行预防培训,做到日日消毒,加强食堂卫生管理,保证幼儿的健康与安全。她承诺幼儿园会承担患病儿童所有医药费,并在他们患病期间,跟幼儿园相关负责人一同前往看望慰问。诺如病毒解说什么是诺如病毒?对此,掇刀区疾控中心负责人表示,这是一种常见病毒,可控制也可治愈,感染诺如病毒后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恶心,或伴有发热、头痛等症状。该病毒可通过食物、饮用水传播,也可通过小朋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特别是这种疾病很容易发生呕吐,呕吐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含有病毒,可引起疾病传播。学校和幼儿园要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的管理,从源头上保证学校内供应的食物、水是安全、未被污染的,还要教育学生养成“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的良好卫生习惯。要坚持每日开展晨检工作。学生在教室、宿舍内出现呕吐、腹泻时,应先嘱其他健康人员远离,用湿抹布或拖把等覆盖呕吐物、腹泻物,在采取一定的个人防护后进行清理,并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环境和物表的消毒。诺如病毒来了!预防是关键!什么是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人类杯状病毒科中诺如病毒属的一种病毒。诺如病毒导致感染性腹泻,且传染性较强,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目前也没有特效药物。全世界范围内均有流行,全年均可发生感染,寒冷季节呈高发。在中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检出率15%左右。虽然它的喜好不挑国别、不分种族、不论男女,但骨子里最一往情深的还是人群密集的学校、幼托机构。诺如病毒的症状有哪些?诺如病毒会引起胃肠道感染,潜伏期多在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可能出现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脱水症状。诺如病毒的感染途径是?1、食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诺如病毒污染的饮料。2、接触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手接触到口。3、直接接触到感染者(如照顾病人,与病人同餐或使用相同的餐具)。看好了,感染诺如病毒,不要慌!如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建议不要坚持上学或上班;食品从业人员,病人密切接触者在接触48小时内应关注身体健康状况,以免传播更多人;对出现聚集性病例的学校等集体单位要及时报告;低温保存病人粪便、呕吐物、食物、水等样本并送检。其实,大家对于“诺如”也无须过分恐慌,一般患者靠自身免疫力就能逐渐恢复痊愈,甚至特殊治疗都不用。不过,专家特别提醒,如果老幼感染后上吐下泻,一旦出现脱水症状,即使精神食欲还好,也要到医院口服补液盐;如果症状严重,就要及时输液治疗了。特别提醒:当孩子发生腹泻时,家长切勿盲目使用抗生素,避免抗药性的产生。家长需要做的是留意孩子腹泻物的症状,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通过病原学检查来确诊后,由医生制定对应的治疗方案,做到对症处理。预防诺如最关键!当然了,预防诺如最关键,而预防最有效的就是做好下面这四件事:第一件事,勤洗手,洗净双手。尤其是在吃饭前、做饭前、上厕所后,一定要用肥皂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第二件事,洗净果蔬。水果、可生吃的蔬菜,在食用之前务必认真清洗干净,建议瓜果最好削皮后吃。第三件事,煮熟煮透。吃的东西一定要煮熟煮透,特别是生蚝之类的海产品。第四件事,加强通风。家里、工作场所、集体场所,要常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虽然诺如传播性强,没有特效药,但只要我们不掉以轻心,做好预防措施,一定会让它离我们远远的!赶紧转给身边人,让大家都重视起来!来源/荆门晚报(记者 胡燕 文/图)、荆楚网主编/张云峰 编辑/熊玺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乙肝宝宝遭幼儿园拒收 教育局:体检合格可入学
泉州网-东南早报林书修 许奕梅
“乙肝宝宝”想上学 幼儿园拒收? 园方:沟通存在误会,体检报告合格可接收孩子快满2周岁,找一个适合的幼儿园就读,对孩子的家长来说是一件大事。对于家住洛江的林女士来说,还有一心事:她的孩子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幼儿园收不收?林女士咨询市区一私立幼儿园,幼儿园给她的回复是“我们不收”。这让林女士有些不解和慌张。泉州市教育局初幼科表示,幼儿入学体检严禁查乙肝,乙肝宝宝体检合格,园方无权拒收。林女士提供的短信内容 ■早报记者 林书修 许奕梅家长反映 一听孩子“遗传乙肝” 幼儿园拒收市民林女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她的孩子现在快要两周岁了,孩子出生后三天内注射了乙肝疫苗,在孩子八个月大时,在洛江区附幼保健所抽血检查,结果显示感染乙肝病毒,“当时医生说没什么问题,等大点再进一步抽血检查”。“孩子目前身体状况正常。”林女士说,孩子目前留在漳州老家由奶奶抚养,她想明年把孩子接来泉州上幼儿园。虽然林女士落户在洛江区,但因片区内没有公办幼儿园,她就在自己上班的公司附近物色了一家私立幼儿园,想先咨询下报名事宜。当林女士如实告知幼儿园,自己的孩子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幼儿园工作人员没有进一步了解情况,就直接表示:“不能接收。”早在2009年12月底,卫生部就通报,明确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入学就业的条件。2010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为此,林女士很疑惑,为何幼儿园听到孩子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就直接将孩子拒之门外?幼儿园沟通存在误会建议入学前做好幼儿体检昨天下午,记者前往林女士所反映幼儿园了解情况。正值暑假,幼儿园大门紧闭,只有一名负责人在园内值班。“如果体检表上盖章‘同意入学’,那就可以接收。”该幼儿园相关负责人黄老师说,每年9月份,幼儿园新生入学时,园方都会通知每个家长带着幼儿去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检,要求开学时带着孩子的体检报告到幼儿园。黄老师表示,如果医院体检判断孩子有传染性疾病,报告上没有“同意入学”的盖章,按照规定,园方就不能接收这样的幼儿。“医院盖了章,说明已经把好了关,园方才能同意幼儿入学。”黄老师告诉记者,园方要考虑到其他家长的担心,毕竟孩子在幼儿园,园方就有责任照顾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可能是咨询的过程中沟通有问题。”黄老师说,家长咨询时说了孩子有乙肝,招生的老师可能误以为孩子没有通过体检,存在一定误会。黄老师表示,林女士的孩子只有2周岁,还没到上幼儿园年龄,她建议林女士的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时,按要求去做入学体检报告。如果报告结果是“同意入学”,原则上园方都会同意接收。市教育局: 幼儿入学体检严禁查乙肝相比林女士2岁孩子的遭遇,陈女士10岁儿子就幸运多了。10岁的小东在鲤城区一家小学读三年级,小东的母亲陈女士说,因自己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小东出生后也被检测出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后期检测肝功能指标正常。在就读幼儿园前也做了乙肝两对半检测,显示没有传染性,也顺利在鲤城区一家公办幼儿园就读,之后升入小学。记者咨询市区多家幼儿园和小学,对方均表示目前入学体检只检测肝功能等项目,一般都没有再进行乙肝检测。市区一家市直公办幼儿园的老师介绍,现在入园体检没有强制性要求检测乙肝,即使是乙肝患者,没有传染性也可以上学。教育局:“乙肝宝宝”符合条件可入学“根据相关文件,幼儿入学体检早已明确取消乙肝检测项目。”泉州市教育局初幼科督学俞老师表示,目前在泉州中心市区的幼儿园,新生入学前一般都要到市儿童医院或者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检,向幼儿园出具体检报告,体检合格的话,医院会在体检报告上盖有“同意入学”的章。“乙肝是否有传染性,主要还是要看 ‘转氨酶’和‘肝功能’两项指标,如果这两项指标不合格的话,按规定,幼儿园有权拒收。”俞老师告诉记者,如果只是病毒携带者,并不具有传染性的孩子,园方不能歧视,更无权拒收。俞老师表示,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患传染病的患儿治愈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方可入园,目前不能“边治疗、边就读”。对于乙肝病毒幼儿肝功能异常的情况,俞老师建议家长可以暂缓入园,同时进行治疗,以保障其他儿童的身体健康。律师:通过体检仍拒收 家长可起诉幼儿园“对于通过体检,学校仍拒收乙肝幼儿的情况,家长可以起诉相关幼儿园。”福建闽荣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萍煌表示,相关文件已规定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不少幼儿园虽不会直接拒绝宝宝入园,而会采取其他的委婉方式来拒绝。市民在搜集证据方面也会存在困难。王律师建议,市民遇到类似情况,可先向相关教育部门反映,并要求进行协调,协商不成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反歧视相关法律法规针对儿童入学等问题还没有具体规定。”王萍煌告诉记者,目前反歧视的法律主要针对就业方面出现的问题,我国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得以是传染病病原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医生:乙肝病毒只有进入血液才会传染“乙肝病毒是通过血液和体液进行传播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雷俊宝介绍,乙肝病毒只有进入血液才会传染。在输入了含有乙肝病毒的血液、使用了不洁净的注射器、拔牙所用的器具上有乙肝病毒,带有乙肝病毒的唾液附着身体上有破损的地方,而且进入了血液,正常人才有可能会被传染上乙肝病毒。“即使身边有人是‘大三阳’、‘小三阳’,也不必惊慌,日常的工作和生活接触不会传染,像拥抱、握手、公用洗手间使用等一般接触也不会传染。”雷俊宝表示。提醒:“大三阳”“小三阳”与乙肝有区别雷俊宝表示,乙肝病毒携带者从属于乙肝患者,他们的区别在于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症状,只有乙肝五项检查结果中有阳性指标,而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定量都是正常的。而乙肝患者除了有阳性指标外,肝功能和乙肝病毒定量检查结果也是超过正常的。“携带者是不用治疗的,但乙肝患者要进行抗病毒治疗。”而 “大三阳”和“小三阳”就是指在进行“乙型肝炎抗原两对半”体检时的两种不同结果。所谓“乙型肝炎抗原两对半”,是给5项检测指标排了队,它们依次是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通常又把1、3、5项呈阳性(或+)称为大三阳,1、4、5项呈阳性(或+)称为小三阳。大、小三阳都是反映体内乙肝病毒数量和活跃程度的一个数据,只是反映人体内携带病毒的状况,都不能反映肝脏功能的正常与否。所以,人们常说的某人“大三阳”、“小三阳”,是指处于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只是说他感染了乙肝病毒或是携带乙肝病毒,并不能说明这人就得了乙型肝炎。只有“大三阳”、“小三阳”伴有转氨酶异常才诊断为乙肝。相关法规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消除乙肝歧视、维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合法权益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法》将乙肝从乙类传染病删除,并要求“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2010年2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文,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的乙肝检测项目”;2010年卫生部明确要求,“医疗机构在提供入学、就业体检服务时,不得对受检者开展乙肝项目检测”。这些政策在保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同时,也对医疗、教育、用人单位提出了严格要求。相关链接●2015年4月,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一大一女生,在学校单间宿舍烧炭自杀,结束了自己的青春年华。因为在学校一次义务献血后,被查出“大三阳”,同学们知道后,就视其如瘟疫,唯恐避之不及,学校更是强行要求其单独居住。●2014年,来自四川的黎小军夫妇,靠在宜昌白龙岗卖菜维持生活,儿子盼盼在入园体检时被查出乙肝两对半有三项呈阳性后,多家幼儿园明确表示拒收“乙肝宝宝”。●2013年,一名到沈阳务工人员李波,由于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受到歧视,两个多月都没有找到工作,行李、手机都丢了,而且钱也花完了,没地方住,最后只好发微博求助媒体。征集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合法权益需要得到保障。如果您或者您身边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学、求职时遭到歧视或者不公平的对待,可以拨打本社24小时热线96339或通过()官方微信(微信号dnzb2000)告诉我们,我们将与您一起维护合法权益。(()-())>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扫描左侧二维码下载新闻客户端 更多惊喜送给你
想了解福建古闻、习俗、人文、美食等可以订阅精品原创栏目《光阴福建》
《翁进谈心》有专家为你解读情感方面的问题,让你生活更加美满。
关注原创栏目《康师父》,可以了解自身健康的方方面面,让你更为养生。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v_huayuyang]
福州市交警公布14条电动车行人违法处罚标准
厦门半马本周六海沧开跑 最美路线助攻周末“跑旅”
关注排行图片排行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幼儿园别的小朋友病毒发烧会不会传染啊 应该给孩子喝抗病毒的嘛
医生回复:
病毒感染发烧也会有可能传染的,注意多让宝宝喝水,注意勤洗手,室内勤通风。。
不用喝抗病毒的吗
没有不适不能随便服用药物
主治医师 新生儿科
高安市立医院
已为19649位患者解除疑问
相关药品推荐
感冒灵颗粒(999)
解热镇痛。用于感冒...
抗病毒口服液(香...
清热祛湿,凉血解毒...
用药有疑惑?医师给你正确&
专业医生免费咨询
相关用药指导
没有找到你想要的信息?长沙一所幼儿园29名孩子感染诺如病毒 园长辞职|幼儿园|诺如病毒|园长_新浪新闻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原标题:长沙一幼儿园29名孩子感染诺如病毒 园长引咎辞职
  湖南都市频道-都市1时间消息,从11月初开始,位于长沙天华南路的万乐达德幼儿园有29名孩子开始相继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事发后,园方已紧急停课,29名孩子已回家或入院治疗。目前,长沙市疾控中心经过调查已出具报告,确定29名孩子感染为诺如病毒。
  29名孩子感染诺如病毒  
  饮食抽检追查感染源
  李女士的女儿在幼儿园读小班,11月19号,孩子开始上吐下泻,送往医院被诊断为肠胃炎。女儿就读的幼儿园小班上共有25名学生,其中就有14人相继出现了同样的症状。
  14人集体出现上吐下泻的状况,园方只字未提,直到幼儿们的家长们在微信群上互相沟通才得知,从11月初开始,就已经有幼儿出现身体不适的症状了。事发后直到11月15号,万乐达德幼儿园发出了一份紧急停课通知。
  今天记者从长沙市疾控中心了解到,在11月15号,疾控出具了检测报告,证实对病例呕吐物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为诺如病毒阳性,也就是说确定幼儿园29名孩子此次上吐下泻症状为感染了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一种秋冬急性胃肠炎的常见病原体,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空气等传播。虽然传染性较强,但致病性并不强,感染后一星期基本可自愈。29名孩子集体感染诺如病毒是否和园内卫生状况有关联,长沙市疾控中心现正在对食品、饮水进行抽样检测。
  原园长引咎辞职
  幼儿园受降级处罚
  今天,孩子家长们前往园内给孩子收拾寝室,惊人发现,孩子们日常睡的床铺被褥上有大量老鼠屎。这样恶劣的卫生状况,使得家长们纷纷质疑,孩子集体感染诺如病毒和园内卫生状况有很大关联。
  记者了解到,这家万乐达德幼儿园是一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每月学费保育费为1600元。事件发生后,原园长已引咎辞职。
  对于家长们质疑的,孩子是因为园内卫生状况恶劣而感染的诺如病毒,长沙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现正在全力调查,等待长沙市疾控中心出具最终的检测结果。
  现在29名感染诺如病毒的幼儿已基本康复。教育局责令园方目前进行停课整顿,对全园消毒。疾控专家表示,学生们在校园聚集,一旦出现传染病容易引起聚集性的发病。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爆发流行的高发季节,患儿表现为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的症状,一旦有发现异常,校方应在第一时间向疾控部门报告。
  来源:湖南都市频道-都市1时间
责任编辑:张义凌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卫生部拟规定幼儿园不得拒收携带乙肝病毒儿童_网易新闻
卫生部拟规定幼儿园不得拒收携带乙肝病毒儿童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视频说明:卫生部政法司昨日发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拟规定幼儿园不得拒收携带乙肝病毒儿童。
新京报7月31日报道卫生部拟给乙肝宝宝以正常待遇,要求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不过该条文需经16天公示期的考验。
卫生部政法司昨日发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草案)》,并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将于8月15日截止。
招生须有卫生评价报告
草案中明确,新设立的托幼机构,招生前应当取得符合《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的卫生评价报告。托幼机构应当按照收托150名儿童至少设一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收托150名以下儿童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保健人员。
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前必须取得《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健康合格证》。在岗员工还要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如果托幼机构聘用没有进行健康检查或者体检不合格的工作人员,没有定期组织员工体检,将受到警告和通报批评。
疑似传染病须离园诊治
目前正在部分地区流行的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儿童是主要的感染对象。
草案中要求,发现入托儿童患疑似传染病时,应当及时通知其监护人进行离园诊治。但是,患儿治愈后,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可再次入园。
此外,托幼机构不得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记者看到,之前管理办法中规定,对离开园所3个月以上或有肝炎接触史的儿童,应检疫42天,经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能回班。
■ 各方反应
家长:担心文件执行困难
昨天,获知“乙肝宝宝”拟可正常入托的消息后,“乙肝宝宝”家长陈女士表示,担心文件执行困难。
去年11月,全国101名乙肝宝宝的妈妈联名发出求助信,要求取消对乙肝宝宝不得入园入托的歧视性规定,陈女士便是其中之一。
陈女士表示,即使上述规定最后条文写进了文件,幼儿园还是会以其他的理由拒绝孩子入托,“幼儿园是稀缺资源,学校也怕受到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来自其他家长。”
这种担心确实存在,记者昨日联系了其他三位家长,他们的孩子即将或者已经在上幼儿园,他们的回答出奇的一致:“如果我知道孩子身边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我不会让孩子再上学的。”
幼儿园:应该“因人而异”
昨日,北京明天幼稚集团科研中心主任郝建玲说,乙肝携带儿童是否适合入园,需因人而异。
她说,乙肝儿童入园这不止要考虑到病情是否具有传染性的问题,因为有些人可能是带菌者,不传染,也可能病情会“后发”。即使没有传染性的孩子,也要看他的生活习惯、体质是不是能够适应集体生活,这都需要医生专家的认定。
她认为,乙肝儿童入园是一个复杂的事情,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毕竟幼儿园是一个群体生活的环境,乙肝儿童入园,托幼机构就要为这名儿童和其他所有的儿童考虑周全。郝建玲表示,此前存在乙肝儿童入园后,其他家长反对的案例。
■ 新闻背景
若肝功能正常不会有传染性
卫生部颁布的《预防控制乙肝宣传教育知识要点》中提到,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
有报道称,据专家介绍,人们通常所说的“小三阳”、“大三阳”乙肝病毒携带者无需经过特殊治疗,只要定期复查就可正常工作、生活。孩子如果肝功能一切正常,就说明不具传染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每个新生儿一出生都会打疫苗。儿童在一起时,一般不存在传染的可能。
本文来源:新京报
作者:吴鹏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预防诺如病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