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城镇居民人均用水量平均日用水量为2.0m³/d,日变化系数为1.85,时变系数为1.75,求该城镇居民人均用水量的最

考点: 1、管网定线: 2、节点流量: 3、设计充满度 4、埋设深度: 3、不计算管段: 5、径流系数: 1、简述树状网和环状网的特点? 2、排水体制可分为哪几种?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合流制? 3、管网平差后还应对哪几种条件进行核算? 4、排水管网布置形式有哪些? 5、防止给水管腐蚀的方法有那些? 1、给水管网布置应该满足哪些要求
2、城市污水管网设计流量是由哪几部分组成? 3、排水管网布置原则? 4、输水管全长的流量不变时,能否用分区给水方式降低能量,为什么? 5、给水管道的性能应该满足哪些要求 ? 计算题: 1、某大型企业以高地水库为水源,平行敷设两条输水管,为保证供水量不小于70%的设计用水量,试确定等距离连接管数目。 2.城市年平均日供水量为Qd,日变化系数为Kd,时变化系数为Kh,用该三个参数依次写出下图中各设计流量的计算式。(注:q1=5%Q2,排水量=80%用水量,q7=0)
1、某城镇最高时用水量为Q=300L/s,其中工业用水量q=90L/s,集中从节点4取出。干管各管段长度(m)如图所示。管段4-5、1-2、2-3为单侧配水,其余为双侧配水,求管网比流量qs及节点4的节点流量q4。
2、 图为某工厂工业废水干管平面图。图上注明各废水排出口的位置,设计流量以及各设计管段的长度,检查井处的地面标高。排出口1的管底标高为218.9m,其余各排出口的埋深均不得小于1.6m。该地区土壤无冰冻。要求列表进行干管的水力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标注在平面图上。 4、(20分)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27000m/d,其各小时用水量如表1所示,管网中设有水塔,二级泵站分两级供水,从前一日22点到清晨6点为一级,从6点到22点为另一级,每级供水量等于其供水时段用水量平均值。试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并进行以下项目计算: 1)时变化系数; 2)清水池和水塔调节容积。
某城市最高日各小时用水量
表1 0~1 1~2 2~3 3~4 4~5 5~6 小时 803 793 813 814 896 965 用水量(m3) 12~13 13~14 14~15 15~16 16~17 17~18 小时 用水量(m3) 71 69 3 6~7 7~8 8~9 9~10 10~11 11~6 05
19~20 20~21 21~22 22~23 23~0 5 859
解:1)时变化系数: 2)绘制用水量变化曲线 3)列表求清水池和水塔调节池的调节容积 4)清水池调节容积约为7.57%×270000 (m3)
水塔调节容积约为1.28%×270000 (m3)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10分) 1、用户对给水的要求主要包括 水质 、 水压 和 水量 三个方面。 1、给水系统按使用目的可分为生活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和生产给水系统 2、管网定线是指在地形平面图上确定_确定管线的位置和走向__。 3、对树状管网计算时干管管径是按经济流速确定的支管管径是按允许的水力坡降确定的。 4、城市给水设计水量包括 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生产和职工生活用水、市政用水以及未预见和管网漏失水量等五部分 5、在给定设计充满度条件下管径越大相应的最小设计坡度值
。管径2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为
,管径300mm的最小设计坡度
。 6、城市规模越大则污水的总变化系数越
(填大或)。 7、污水管道的衔接方式有
。 8、雨水出水口为防倒灌,管底标高一般在河流常水位之
(填或下)。 5、每一设计管段的污水设计流量可能包括以下几种流量:
。 6、排水管渠清通的方法主要有
两种。 四、名词解释(共5题,共15分) 1、控制点(4分)P45 2、设计充满度(4分)P141 3、管内雨水流行时间(4分)P174 4、埋设深度 5、径流系数 6、不计算管段(污水): 7、节点流量:从沿线流量折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是在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 8、时变化系数:在一定年限内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9、最大转输:设对置水塔的管网水泵供水经管网到水塔往水塔供水量最大时。 10、截流倍数 11、设计管段:将两个检查井之间流量没有变化,而且管径、流速和坡度都不变的管段称为设计管段。 五、简答题(共3题,共18分) 1、简述给水管网布置形式中树状网和环状网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6分) 2、排水体制可分为哪几种?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合流制?(6分) 4、雨水管渠计算时,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下游管段的设计流量小于上一管段的设计流量的情况,此时应如何确定下游管径?
在划分各设计管段的汇水面积时,若各设计管段的汇水不是均匀增加,就有可能出现下游管段的设计流量小于上一管段的设计流量的情况。这是因为下游管段的集水时间大于上一管段的集水时间,下游管段的暴雨强度小于上一管段的暴雨强度,由于汇水面积的增加量小于暴雨强度减小导致的减少量。出现这种情况应取上一管段的设计水量作为下游管段的设计流量。 3、管网进行核算的工况有哪些核算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管网进行核算的工况有三个,1消防时
2最大转输时
核算的目的是:管网的管径和水泵扬程是按设计年限内最高日最大时所需的水量、水压确定为了核算所定的管径和水泵扬程能否满足其它工作情况的要求就需进行核算确保经济合理的供水。 六、计算题(共20分) 1、已知某小区内各类地面的面积值Fi值如下表所示: 地面种类 面积(hm2) 采用Ψi值 1.3 0.9 屋面 0.7 0.9 沥青路面 0.6 0.4 圆石路面 0.3 非铺砌土路面 0.9 0.8 0.15 绿地 求该小区的平均径流系数。(6分) 2、某城镇平均日用水量为1.5万m3/d,日变化系数为1.4,时变化系数为1.8,求该城镇最高日平均时和最高时设计用水量。(6分)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习题 ? 名词解释
1.复用给水系统:是按照各车间对水质的要求,将水顺序重复利用。 2.循环给水系统:是指使用过的水经适当处理后再行回用 3.分质给水系统:因水质要求而分系统供水。 4.分压给水系统:因水压要求而分系统供水。 5.最高日用水量: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用水最多一日的用水量。 6.最高时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的那天,用水最多一小时的用水量。
7.日变化系数:在一年中,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8.时变化系数:最高一小时用水量与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9.管网水压控制点:指管网中控制水压的点,往往位于离二级泵站最远或地形最高的点。 10.城市给水管网定线:指在地形平面图上确定管线的走向和位置。 11.比流量:假定用水量均匀分布在全部干管上,由此算出干管线单位长度的流量。 12.节点流量:从沿线流量折算得出的并且假设是在节点集中流出的流量。 13.沿线流量:指供给该管段两侧用户所需流量。 14.折算系数:把沿线变化的流量折算成在管段两端节点流出的流量。 16.年折算费用:有条件的将造价折算为一年的费用。 17.经济流速:一定年限内管网造价和管理费用之和为最小的流速。 18.连续性方程:任一节点来说,流向该节点的流量必须等于从节点流出的流量。 19.能量方程:管网每一环中各管段的水头损失总和等于零。 20.管网平差:在初步分配流量确定的管径基础上,重新分配各管段的流量,反复计算,直到同时满足连续性方程和能量方程为止。这一计算过程称为管网平差。 21.环闭合差:环各管段水头损失的代数和。 给水用途: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市政消防用水 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 给水系统:保证城市工矿企业等用水的各项构筑物和输配水管网组成的系统 给水管网:将经过给水处理后的水送到各个给水区域的全部管道 给排水系统主要功能:水量保障、水质保障、水压保障 子系统:原水取水系统、给水处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排水管网系统、废水处理系统、排放和重复利用系统 水质标准:原水、给水、排放水质标准 水质变化过程:给水处理:将原水水质净化或加入有益物质,使之达到给水水质要求的过程 用户用水:用户用水改变水质,使之成为污水或废水的过程,水质受到不同程度污染 废水处理:对污水或废水进行处理,取出污染物质,使之达到排放水质标准 水输送压力方式:全重力给水、一级加压给水、二级加压给水、多级加压给水 管网系统应具备的功能:水量输送、水量调节、水压调节 给水构成:输水管、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施及水量调节设施 排水构成:废水收集设施、排水管网、水量调节池、提升泵站、废水输出管、排放口 按系统构成:统一给水管网、分区给水管网 按输水方式:重力输水管网系统、压力输水… 排水系统:合流制、分流制 连续性方程:对任一节点来说,流向该节点的流量必须等于从该节点流出的流量。 能量方程:表示管网每一环中各管段的水头损失和等于零的关系 影响生活用水量的主要因素:生活习惯、气候变化、一天的时间变化等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针对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供水排水系统建设的综合优化功能和工程布局进行的专项规划
1.长度比流量: 假定沿线流量均匀分布在全部配水干管上,则管线单位长度上的配水流量称为长度比流量。 2. 本段流量:从管段沿线街访流过来的污水量称为本段流量。 转输流量:从上游管段或旁侧管段流过来的污水量。 集中流量:从工业、企业及大型公共建筑物流出来的污水量。 3. 最小覆土厚度:指的是管道外壁顶部到达地面的距离。 埋设深度:只管到内壁距离地面的距离。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给排水管网2二,管网,排水,给排水管网,排水管网,给水排水,排水管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给排水管网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2015给排水工程师章节练习题:设计用水量_给排水工程师模拟试题-中华考试网
给排水工程师
2015给排水工程师章节练习题:设计用水量
&& 14:43:46&&【
  第2章 设计用水量
  一、单项选择
  1、给水工程应按远期规划、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的原则进行设计。近期设计年限和远期规划设计年限分别采用( )。
  a、5――10年和10――20年 b、5――10年和10――15年
  c、10――20年和20――30年 d、10――20年和20――50年
  答案:a。具体年限的确定应在满足城镇供水的需要的前提下,根据建设资金的投入情况可能作适当调整。
  2、综合生活用水是指( )。
  a、居民用水各小区公共建筑用水 b、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c、居民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浇洒道路绿地用水d、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
  答案:b。
  3、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d为( )水量之和。
  a、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水量
  b、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水量
  c、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水量
  d、综合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管网漏失水量,未预见水量
  答案:b。最高日设计用水量Qd是城市给水系统在设计年限内,可能达到的最高日用水量,计算时应包括:综合生活用水量(或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管网漏失水量及未预见水量。最高日设计用水量计算时不计入消防用水量。
  4、综合生活用水一般不包括( )。
  a、居民生活用水 b、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
  c、工业企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d、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答案:c。综合生活用水是指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一般不包括工业企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5、时变化系数是指( )。
  a、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
  b、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c、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d、平均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答案:c
  6、生活用水量受当地气候、生活习惯、建筑物使用性质、卫生器具和用水没备的完善程度、生活水平以及水价等很多因素影响,故用水量不均匀。建筑内部用水量根据( )颁布的用水定额进行计算。
  a、市政供水部门 b、城市供水部门 c、建设部 d、水利水电管理局
  答案:c
  7、各种用水量的基本计算方法,是将该种用水定额与其用水单位数相乘。当将居民日常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一并计算时,应采用( )。
  a、居民生活用水定额 b、公共建筑用水定额c、综合生活用水定额 d、城市综合用水定额
  答案:c
  8、给水工程设计,时变化系数宜采用1.3~1.6,当( )时,应采用下限。
  a、城市规模大 b、用户用水不连续 c、用户作息规律性强 d、城市规模小
  答案:a
  9、已知:综合生活用水量Q1,工业企业生产、生活用水量Q2,市政用水量Q3,消防用水量Q4;则最高日用水量Qd的计算式应为( )。
  a、Qd=Q1+Q2+Q3+Q4 b、Qb=(1.15~1.25)(Q1+Q2+Q3+Q4)
  c、Qd=Q1+Q2+Q3 d、Qd=(1.15-1.25)(Q1+Q2+Q3)
  答案:d
  10、最高日用水量即设计用水量,应根据( )等进行计算和预测。
  a、设计年限 b、用水定额 c、用水种类 d、用水单位数
  答案:a
  11、最高日用水量作为设计用水量,其含义是指( )。
  a、设计年限内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b、设计当年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c、一年内最高一日的用水量 d、各种用水日最高用水量之和
  答案:a
  12、通常采用( )以确定给水系统中各类设施的规模。
  a、用水量定额 b、用水量变化 c、最高日用水量 d、日变化系数
  答案:d
  13、城市给水系统的设计供水量必须满足设计用水量,即以( )作为设计供水量。
  a、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量b、城市综合用水量c、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d、综合生活用水量
  答案:c
  14、某城市现有人口75万人,供水普及率70%,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为12.6х104m3/d。近期规划人口将发展到100万人,供水普及率增长到90%,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量增加到300L/(人•d)该城市的最高日综合生活用水将比目前增加( )。
  a、6.75х104m3/d b、 14.4х104m3/d c、17.4х104m3/d d、7.5х104m3/d
  答案:b。按近期规划,设计最高日综合生活水量为0.3х100х90%=27 104m3/d,比目前增加了(27-12.6) 104=14.4 104m3/d。
  15、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05m3/d,最高日内各小时用水量占最高日用水量的百分数如图1-1所示,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为( ),该城市用水的时变化系数为( )。
  a、6%;1.25&&&& &b、 6000m3/h;1.36&&&& c、6000m3/h;1.44&&& d、6%;1. 56
  答案:c。由图1-1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发生在7时和8时,为最高日用水量的6%,即6000m3/h,而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的1/24=4.17%,,即/h,因此,时变化系数Kh= = =1.44(或Kh= = =1.44)
  16、某城镇最高日内小时用水情况如图1-2所示,该城镇用水的时变化系数为( )。
  a、1.1 b、1.4 c、1.7 d、2.0
  答案:d。由图1-2可知,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发生在7时,为最高日用水量的8.5%,而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的1/24=4.17%,因此,时变化系数Kh= = =2.0
  17、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d,用水日变化系数为1.2,时变化系数为1.4,则管网的设计流量应为( )。
  a、6250m3/h b、7500m3/h c、8750m3/h d、10500m3/h
  答案:c。管网应按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设计,即设计流量为 1.4=8750 m3/h。日变化系数为多余条件。
  18、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为15 104m3/d,用水日变化系数为1.2,时变化系数为1.4,水厂自用水系数为1.1。若管网内已建有水塔,在用水最高时可向管网供水900m3/h,则向管网供水的供水泵房的设计流量应为( )。
  a、6250m3/h b、7500m3/h c、7850m3/h d、8750m3/h
  答案:c。管网设计流量Qh=.4 24=8750m3/h。其中水塔可向管网供水900m3/h,则剩余水量由供水泵站提供,即泵站的供水量应为0m3/h
  二、多项选择
  1、综合生活用水包括( )。
  a、居民生活用水 b、 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
  c、宾馆、饭店等用水 d、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答案:a、b、c、d。综合生活用水是指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
  三、计算及问答题
  1、设计城市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哪些用水量?
  答:设计用水量由下列各项组成:(1)综合生活用水量,即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2)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3)消防用水;(4)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5)未预计水量及管网漏失水量
  2、某城市用水人口50万,求该城市的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和综合生活用水量(取最高日生活用水量定额0.15m3/d?人,综合生活用水量定额0.20m3/d?人,自来水普及率90%)。
  解:(1)最高日居民生活用水量: 90%=6750m3
  (2)最高日居民综合生活用水量: 90%=9000m3
  3、某城市最高日用水量/d,给水系统设有取水泵房、输水管渠、水处理厂、供水泵房、清水输水管、配水管网、调节水池,日用水变化系数Kd=1.2,时变化系数Kh=1.5,水厂自用水量为5%,则取水泵房的设计流量为多少m3/h?
  解:取水泵房按最高日平均时流量计算,且一级泵房按24小时运行,即:
  Qd Kh (1+5%)/24=.5 1.05/24=/h以下试题来自:
多项选择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按直接供水的建筑层数确定给水管网水压时,其用户接管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一层为8m,二层为12m,三层为16m,四层为20m,五层为24m
B.工业企业内工作人员的生活用水量,应根据车间性质确定,一般可采用30~50L/(人&班),其时变化系数为1.5~2.5
C.在缺乏实际用水资料情况下,最高日城市综合用水的时变化系数宣采用1.2~1.6,日变化系数宜采用1.1~1.5
D.城镇给水管网的未预见水量及管网漏失量按最高日用水量的15%~25%合并计算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综合生活用水
B.工业企业用水
C.浇洒道路和绿地用水水量
D.管网漏损水量
A.居民生活用水
B.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
C.宾馆、饭店等用水
D.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
A.20000m3/d
B.30000m3/d
C.40000m3/d
D.50000m3/d
A.用户对水质的要求
B.城市地形起伏
C.居住建筑密度
D.供水水源条件
A.输水管渠和管网
B.取水构筑物和水处理构筑物
D.清水池和水塔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时变化系数是指(
)。A.最高日用水量与平均日用水量的比值B.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C.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与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D.平均日最高时用水量与平均日平均时用水量的比值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10%~15% B.10%~12% C.8%~12% D.8%~10%2A.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B.综合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C.居民生活用水,工业企业生产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D.居民生活用水,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浇洒道路和绿化用水,消防用水,管网漏损水量,未预见用水量3A.居民生活用水 B.学校和机关办公楼等用水C.工业企业工作人员生活用水 D.公共建筑及设施用水4A.居民生活用水和小区公共建筑用水B.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C.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浇洒道路绿地用水D.居民生活用水和公共建筑用水、市政用水5A.生产设备 B.生产工艺 C.生产原料 D.产量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