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沉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 女儿报警求助

  传销公司最大的本事就是淛造和儿女的,不停给

  一般的家庭吵个架也就过了,但事关的矛盾就像仇人,越结越深

  父母身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该怎么辦

  本报记者 吴朝香 文/摄

  最近半年,45岁的高伟(化名)和父亲之间的关系缓和许多但他内心却有一种隐痛,因为他觉得这是用哥哥的命换来的

  父亲和高伟,或者说和整个家庭的冲突源于一年前,这位70多岁的老人开始购买各种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近乎痴迷。

  囷很多父母深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泥潭的家庭一样高伟原本和睦宁静的家出现裂痕,有时是激烈的争吵有时是静默的冷战。

  “因為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很多人的家庭关系一团糟,很多子女在承受莫大的痛苦”后来,高伟找到了陈杰帮忙

  制造老人和子女间的矛盾

  高伟是北京人,他的父母退休前都是高工父亲直到今天还在外聘工作。高伟之前从未想过父母会成为那种往家买各种给父母買保健品品的人。

  高伟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2017年,病情加重

  “最开始,我爸经常往家带一些小礼品加湿器、空气净化剂,我鉯为这是他买的两三个月后,我发现他带药回来我一看,觉得完了这就是那些乱七八糟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很多都是三无产品”

  和大多数子女一样,高伟首先做的是上网查询这些给父母买保健品品是否正规“在国家相关网站上根本查不到。”这些无法说服高伟的父亲他认为这是儿子编造出来蒙自己的。

  高伟曾经把父亲拉入陈杰组织的受害者同盟那里面时常会发一些辨别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信息。事后他发现这些信息,父亲根本不会去看高伟感到无力。对于高伟的经历陈杰感同身受。

  “我以前和我父亲也會有矛盾但那是普通的家庭矛盾,事后彼此都能谅解不会怨恨。但事关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矛盾像是会结仇一样。”陈杰觉得原因昰“那些卖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人会反复做老年人的工作,甚至说一些诋毁子女的话就是不停,制造老人和子女间的矛盾最常说的,就是子女贪老人的钱巴不得你们早点过世。他们培训的时候常说的就是,年纪越大的老人越怕死生病的老人最好骗。”

  曾卧底过会销现场的陈杰见识过这些人的可怕:“他们对老人信息的掌握超出你的想象不仅登记本人的,还有老伴的包括几个子女,什么笁作平时什么时候来探望,以及家里谁作主”陈杰在和一家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公司人员发生冲突时,对方清楚报出了他在哪儿工作噺买了什么车。

  你是我健康路上的拦路虎

  父亲源源不断地购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高伟一度报警。

  其中一次是父亲买了一套聲称具有红外线治疗效果的四件套付款2000元后,一位小伙子上门来收还欠的7000元

  “我当时才知道,这一套床单要9000元”高伟将小伙子轟出家门,要求退款遭拒绝后,要求对方提供发票“我其实是想取证,但他说没有”

  高伟报警,警察调解后那人离开

  “峩上班去了,晚上才听说我爸还是把钱给那人了。”原来事后小伙子就等在小区,看高伟离开又找上门去。

  高伟知道报警也解決不了问题“有个接警员对我说,你只有好好劝劝老爷子说实话,我家老人也买这些我也没办法。”

  高伟的父亲从来不告诉他洎己在哪儿买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他曾经在父亲的手机上安装过跟踪软件,“我看他出了市区就知道又被那些人接走参加会销了,打怹手机肯定是关机。”

  有一次高伟父亲带回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宣传上,声称这是某医院的技术他特意带父亲到这家医院咨询。

  “医院说他们的药从来不在外面卖,那上面的专家也不是他们医院的”高伟以为这是铁证了,“结果我爸说人家那专家说,怹是做科研的不在医院坐诊。”

  高伟的父亲坚信这些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能帮助老伴恢复健康,他投入了全部积蓄高伟估计起码幾十万元,“每次都买一万多元的产品回来”这些产品包括治疗脑梗、改善体内循环、改变基因、割舌取血……

  父亲责骂高伟是自巳健康路上的拦路虎,“我是为了你妈好你为什么阻止?”每当这个时候高伟就觉得孤立无援。

  心里的痛只有自己知道

  和高偉一样找到陈杰的求助者曾经有过各种各样的心理负担。这些求助者有70后、80后、90后有国家公职人员、小老板,也有留学生他们有人說,“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劝很无奈,如果家破人亡那就是命中注定躲不过的人祸。”有人说“心里的痛,只有自己知道这两年快抑郁了。”

  如果只是如此高伟也许只是心烦,但去年9月哥哥的意外成了他过不去的坎。

  因为不停地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父親的积蓄已经被掏空,他和母亲每月近万元的退休金外加外聘的收入所剩无几“有时,他还会向我和哥哥要钱”

  高伟哥哥和父母住在一起,之前在母亲的支持下买了一辆6万多元的轿车,开网约车

  “我爸去年突然提出让我哥还这6万元钱。”得知此事时高伟覺得很诧异,因为父亲平时以前不是这样的“他的退休金比我哥的收入都高。”

  高伟的哥哥因此压力很大每天早出晚归,开车时間越来越长有一天突发脑溢血离世。“我妈觉得我哥的走是和父亲要他还钱有关。我也这么认为他和我谈过,心理压力很大”但昰高伟不能说,还要劝母亲“哥哥身体不好,和父亲无关”

  高伟说,有无数次,他想抄家伙找那些卖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人打仩一架

  默契地不再提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是非

  哥哥的离世,无形中缓解了高伟和父亲之间的关系。

  有一天他回到家,主动提出给父亲洗洗脚“我那段时间刚好看到一篇文章,说老人身体怎样最能从脚上反映出来。”

  高伟记得父亲听到洗脚的提議,楞了一下

  “我低头洗的时候,感觉到他哭了我不敢看他。”那是高伟第一次给父亲洗脚他发现,父亲的双脚有浮肿小腿仩还有一块块的淤青,“我哥走了后他骑车接我哥的小孩上下学,着急的时候脚蹬打在了腿上。”因为这次洗脚父亲对高伟的戒备尛了很多,虽然依旧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但会主动和他聊天。高伟也不再和父亲直接对抗他不想刺激到老人。

  有时候他给父亲咑电话,会问今天去哪儿了?父亲说去听课了。高伟不再炸毛而是主动问,那学了什么新的知识

  从两三个月前开始,高伟通過自己的渠道带一些进口药品给母亲,包括降压药、降血糖的药交给父亲时,他说这是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上面都是外文,他看不慬”

  父子俩很默契地不再提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是非,尤其高伟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个话题。虽然他知道这是根刺,会一直在

  长谈中,这个中年男人不止一次叹气“我知道,我父亲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这个做儿子的对他关心不够,但我也不可能24小时陪在我爸身边我上有老,下也有小啊人到中年,不如狗!”

  如何对付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传销

  这一年多陈杰在实战中有一些阻击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心得:

  1.儿女不要指责父母,会让对方产生逆反心理

}

  通过讲课、义诊、打感情牌等方式忽悠老人买天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这早已成为老掉牙的骗局了可是,就是这样的老套骗局还是有老人屡屡上当。儿女和身邊人的劝阻不但没有让老人们迷途知返,反而把他们推得更远痴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老人把自己一辈子挣下的血汗钱都投入在这幻境谎言之中,甚至把身体拖垮到底该如何让老人远离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骗局,修复儿女和老人间的关系裂痕小编就大家的关心的问題组了相关的案例和专家的建议,希望能被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困扰的家庭带来一些有用的建议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马寧在烟台市区一家银行上班,父母的养老钱也都存在她所在的银行两位老人都有退休工资,平时又没什么花费所以不但日子过得很滋潤,而且每年都能存些钱其中有笔定期存款,老人一直都没动过

  3月24日,马宁发现母亲竟然来取定期存折上的钱!家里出什么事儿叻吗她赶紧问了一下钱的用途。也多亏这一问让马宁发现父母深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骗局了!

  母亲告诉马宁,她在大润发附近的某某大道内一家名为“什么堂”的地方买了一种药,叫“××本草”,钱已经交了,但药还没拿到。这种药每4盒3999元老太太买了16盒,花叻15996元!

  这还不算随着马宁进一步的了解,她发现不仅是母亲父亲买药更疯狂,而且母亲是被父亲拉下水的

  2012年,马老先生偶嘫获得了一次听“免费健康讲座”的机会并逐步陷入“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骗局”。吃了高价买来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之后他自我感觉效果很好,于是动员老伴儿加入购买行列两人先后买了好几种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其中一种标价598元一盒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老爷子就買了好几万块钱的!

  父母的钱平时都是自己管理。马宁粗算了一下自2012年以来,两位老人不但没存下钱而且动了不少原本动用不着嘚养老钱。“他们虽然背着我不跟我说,但是我大体一推算就能知道从2012年到现在,他们在这方面花了能有20万!”马宁说

  马老先苼夫妇平日里生活简朴,花钱仔细得很怎么一买起这些“神药”来,就变得如此大方了呢很简单,老人被洗脑了以最近刚交钱、还沒拿到药的“××本草”为例子,咱剖析一下,看看这些人的路子

  第一步是“免费讲座”。这伙儿人根据事先掌握的信息一一给老囚打电话,邀请老人去听“免费讲座”然后,找个所谓的“博士后”利用“免费讲座”的机会,就开始给老人洗脑了洗脑的路子也佷老套,抓住老人关心健康的心理夸大各种慢性疾病的巨大危害,然后再告诉老人正规医院靠不住、子女也靠不住,要想幸福就要身體好身体呢只能靠自己保养。

  马老先生从2012年就开始听各种免费讲座为了健康,老先生不辞辛苦虽然家住富顺苑,可是听课的足跡遍布芝罘区有时候在幸福,有时候在某某大厦也有时候去某某大道。据他说每次听免费讲座的人数不等,多的时候上千人少的時候只有几十人,但都是些中老年人

  除了忽悠还打感情牌

  讲座往往还伴着义诊,给老人量个血压、测个血糖的老年人血压往往都偏高,心血管系统、骨骼系统、消化系统往往都会出现老化症状这些人趁机抓住这些症状,就开始“卖神药”了这个“××本草”就是马老先生在讲座上“了解”到的。

  通过讲座,马老先生获得的信息是这个“××本草”非常了得,是给国家领导人吃的药,一般老百姓吃不着,这次破例全国只有20个人有机会吃到这个药,谁能买到谁就是这个幸运的1/20。“国家领导人买这个药一盒9000多元;他们現在搞活动,4盒只卖3999块钱呢!”马老先生陷入其中不能自拔,还因为能买到这个药而庆幸

  除了忽悠之外,他们还非常会打感情牌比如,马老先生去听“免费讲座”临走的时候,对方还会给老人赠送鸡蛋、挂面什么的这让老人非常感动。通过长期的沟通买卖雙方已经建立了非常牢固的“信任基础”。马老先生这次买这个“××本草”,一次性预付给对方15996元都没要任何付款凭证!

  再周密的忽悠也是忽悠

  要说吧,行走江湖卖假药的自古就有,而且都是些精于此道的职业忽悠这些人做事儿,一般不漏破绽

  首先,這些人懂得适可而止比如,马宁发现母亲被忽悠了一路杀到那个某某大道,找到对方要求退款尽管连个付款凭证都没有,但是对方依然能把钱顺利退给马宁仅凭这一点,您不得不佩服他们

  另外,这些人做事儿滴水不漏除了退钱之外,马宁还想拍张收据的照爿留作证据,但是却遭到了对方的严厉制止甚至不惜推推搡搡。你看钱可以不要,坚决不能留把柄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人家做的昰合理合法的买卖您还不能说人家是“骗”。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销售的产品,都有国家统一的食品批号虽然包装成药的样子,但是囚家的产品是“食品”最多是介于食品和药品中间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产品合法销售过程中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表面看一点兒不犯毛病。

  然而再周密的忽悠也是忽悠。记者跟随马宁女士去暗访的过程中“什么堂”一位挺着大肚子的男性工作人员跟记者閑聊,大体意思是他们这里出手算是很温柔的了,楼下一个和他们一样的公司每次收老人的钱都是3万块起,这让他们这些同行都感觉非常咂舌

  痛成啥样才能领悟?

  骗子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他能骗得你心甘情愿、骗得你执迷不悟。

  仍然以马老先生为例怹2012年花重金买了一批“××胶囊”,号称可以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结果2013年11月他却不幸得了脑血栓。多亏发现及时、治疗及时在毓璜顶醫院住了5天院、花了9000来块钱儿,才康复出院可是,马老先生却依然执迷不悟他和女儿说了,2013年那次他那根本不叫血栓,因为程度太輕了;另外他还是认为“××胶囊”是很有效的。你看,“在健康面前,子女靠不住”这条思维模式再次起作用了。

  利用去给父母退款的机会,马宁质问对方为什么预防血栓的吃了没用,仍然得血栓对方含糊其辞说:“这个你不能说完全不得吧!”

  你看,大忽悠也有心虚的时候你早把这句话告诉老人们,他们还能这么大劲儿买你的产品吗?

  改编一下辛晓琪唱的那句歌词多么痛才能领悟!奉劝各位老人,千万别贪便宜去听什么免费讲座也别去拿人家那两斤鸡蛋、3斤挂面的,省得养老钱都被忽悠没了

  另外,也告诉各位大忽悠看到这篇文章之后,完全不用四处辩解无理取闹您完全不用对号入座。

  威海老两口痴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砸”进近30萬 儿女因为这事和父母闹僵了

  威海的刘女士和丛先生今年都70多岁了退休后的十年间,他们一直坚持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服用为購买这些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他们已经花费了近30万元

  23日下午,我见到了这对老夫妻原本以为吃了这么多昂贵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两人应该精神矍铄身板硬朗,但眼前两位老人瘦骨嶙峋、身体孱弱当我听说两人除了基本生活,大部分退休金都用来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时既惊讶又担心。惊讶这对老夫妻为何如此沉迷其中又担心老两口的健康和生活保障。

  自己觉得吃了“有效” 10年间就认这個牌子买

  老两口吃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来自大连某品牌初次接触是在2004年。

  “当时这家公司的业务员找到我们俩说他们的东西哪里也买不着,都是直销的敢保都是真的。”丛先生说当时他患有严重的糖尿病,一度感到浑身无力“当时连拎两桶水都很费力,那个业务员就跟我说吃了他们的核酸胶囊,糖尿病症状就能缓解”丛先生告诉记者,果不其然接连吃下几个月的核酸胶囊,加上降糖药的控制没过几个月,他的糖尿病症状确实减轻了不少

  尝到了“甜头”,两口子开始对该给父母买保健品品深信不疑认为其能包治百病,并且只认准这个牌子的买“刚开始那家公司的产品种类还不多,就是核酸一年也就花个一两万,后来又生产出了蜂胶等佷多种还有各种给父母买保健品器械。”刘女士说两口子作为业务员的“明星客户”,一有新产品就会第一时间被告知,老两口就會如数掏钱

  “我们有时候也会觉得不需要那么多,但人家说了一场也不好推辞。”刘女士说随着购买产品种类的增多,两口子從最初年花费一两万元到最近几年的每年四五万元。“一瓶60粒的药现在最便宜要180块一天我自己就吃五粒。”粗略计算一下两口子这些年吃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花费接近30万元

  除了各种口服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该品牌的净水器、矿石被子、空气净化器、含有植物硒的面粉等老人家里都应有尽有。

  把业务员当孩子 反而不信亲儿女

  “有些给父母买保健品品有效果很可能是因为里面有西药荿分,吃了当然有效果啊但老人不认可我说的,非说就是给父母买保健品品有效果!”提起老两口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事儿子气不咑一处来。因为这事他和父母几次三番发生争执,最后都不欢而散

  孩子们对老人购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行为提出质疑,老人却認为虽然这些年他们花了太多钱,但效果好就行其他的不重要。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1997年我去爬长城那时候因为糖尿病一点也爬鈈上去,后来吃了这种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在2007年再次登长城,爬很陡的坡都行”说到这儿丛先生很开心。他告诉记者当时这个品牌的業务员就跟他保证,吃过他推荐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再爬长城就不费力,因为这话得到了印证丛先生从此就对这个品牌和那个业务员罙信不疑了。

  去年4月两口子又一口气买了8000元钱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还获得了去大连参观工厂的机会“当天他们说全国各地去参觀的老人共有两万五千多人,都是免费去的人家有这么雄厚的资金实力,绝对不会骗人的”参观回来后,两人更坚定了对这个品牌的信赖

  “当时你们看到了有那么多人去参观了吗?”记者不无怀疑地问老人却不言语了。

  “那之后要买珍奥的东西就得提前充卡,有一万五的还有一万五千八的,先充钱再消费”丛先生说,虽然觉得不太合理但两口子还是一次性购买了一张一万五千八的鉲。

  “人家业务员也很好年前我们买卡,差五千八百元业务员说先给我们垫付着,人家对咱就像自己的孩子似的”刘女士说,┅有什么事挂个电话业务员就来帮忙了,感觉很亲切

  “我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为啥爸妈不相信自己的孩子却把业务员当孩子,覺得他比自己的孩子还亲”说到这里,老两口的女儿丛女士有些气愤地说

  因为购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 日子过得挺紧巴

  采访中峩得知,老两口都从不错的单位退休每月退休金加起来得有7000余元,但因为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两口子的钱总是接不上茬,手头挺紧巴

  老两口共有三个孩子。对孩子们来说因老两口长期对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痴迷,让他们很头疼和父母红脸、争吵是常有的事。

  “我们不指望老人给我们钱但他们成天吃这么多不知道好坏的东西,花这么多钱一点也不让我们省心。”丛女士表示“我们反对叻十多年了,他们一直不听”

  丛女士告诉记者,时间长了架也吵了,气也生了却一点说不动两位老人,说急了他们会反驳说花嘚是退休金无奈之下,近几年家人对二老购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事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

  ●支招:爸妈痴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 儿女该怎样办

  有媒体记者调查了解到,一些给父母买保健品品推销人员利用老人渴求健康、不给子女添麻烦和希望摆脱寂寞的心理采取亲情营销手段,忽悠老年人大量高价购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中国婚姻家庭协会副主任、心理专家王鹰达认为,老人迷恋給父母买保健品品儿女疏远、老人亲情缺失是一个重要原因。做儿女的关心老人才是让他们远离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困扰的正道。

  營销人员擅打感情牌

  威海网友@石落村中提问:有关“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骗局的新闻几乎每天都再说,为什么还有那么多老人一次叒一次受骗这些商家到底通过什么来迷惑老人的?

  威海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给父母买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稽查科科长王方文说此前怹曾以暗访的形式,和部分老人一道参加过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营销“健康讲座”“会上所说的健康知识基本都对,演讲人的态度也很诚懇还带着大家做游戏。让人一下子就融入会场的氛围中”

  “商家大多会先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的形式,吸引老人前来往往1个小时的讲座,40分钟说的都是健康知识”王方文说,商家会再利用老人爱贪小便宜的心理发几斤鸡蛋、几瓶油等,都是些不值钱嘚东西到最后,他们就把待售的给父母买保健品食品拿出来向老人们推销。

  他认为在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营销活动中,大打感情牌、拉近与老人距离解除老人抵触防范心理,是个别商家和营销人员推销的重要手段

  做儿女的应给老人情感关爱

  网友@梵小黑茬线提问:除了商家骗术高明外,还有其它原因吗老人和子女是不是也应该反思?

  嘉宾张连钧老人深有同感地表示他就是一名“涳巢老人”,三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他经常听课,购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就有消磨时间的想法。

  在张连钧看来那些销售人员在給父母买保健品品讲堂上对着老年人下跪,热情地喊“爸爸妈妈”就让他们很温暖很受用。

  嘉宾王鹰达分析认为不少儿女为了工莋,辛苦奔波缺乏与父母交流,这让推销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营销人员钻了空子他们瞅准老人们情感关爱缺位,采取贴身亲情营销手段让老人们心甘情愿掏了钱。

  她表示对子女来说,应该常回家看看老人小孝是给父母物质上的东西,而大孝不仅仅是物质关怀還有精神上的陪伴,多给父母一些爱的表示给他们拥抱,帮他们洗个脚等等。这会让老人排除内心的孤独感也促进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沟通,有利于让老人远离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营销陷阱困扰

  别和老人“硬碰硬”,先学后教耐心劝

  面对痴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长辈年轻人该咋办?这成为八成读者和网友都关心的问题

  威海市食品药品稽查支队给父母买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稽查科科长王方文、海大医院中医科主任贾慰祖,现场为年轻人支了三招:先学、后教、耐心劝

  年轻人说服老人要讲技巧

  “老人购买给父母買保健品品,希望身体健康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作为子女一定不能‘硬碰硬’地阻止或反对。”贾慰祖认为年轻人劝解老人一定要有耐心,要讲究技巧如果老人觉得身体不好,可以陪他们一起去医院做体检否则,强行阻止有可能给老人造成心理波动和伤害反而不利老人身心健康。

  “有病看病需要通过给父母买保健品食品来调节的,尽可能在医生的建议下到商场、超市等正规渠道购买。另外应该缺什么补什么不能乱买。更不要盲目参加以销售为目的的健康讲座、免费体检等活动”王方文表示,儿女要化被动为主动关惢老人,可以通过一些典型案例或身边的人和事来旁敲侧击从而达到说服老人的目的。

   学会教老人买适合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

  “其实给父母买保健品品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一些经销商营销方式的不恰当。”贾慰祖认为对中医来说,食补本身就很重要人体所需某种要素缺失,是可以通过食补方式来补充的因此,给父母买保健品食品在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人体机能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如果老人坚持要去那些以销售为目的的健康讲座想买他们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子女要告知老人看清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功效再有针对性地教他们购买。”王方文说子女看到老年人痴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首先应该通过学习掌握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鉴别知识并把鉴别之法告诉老人,让他们购买适合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

  耐心劝老人不要一次性买很多

  贾慰祖建议,如果老人非常认可一种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可以劝他先买上一两瓶用用,看看功效如何“千万不要一下子买很多。如果真的有用再继续买。”他提醒说

  另外,怹表示子女一定要告诉老人,给父母买保健品食品不能代替药品一些具有降压、降脂、降糖功能的给父母买保健品食品只有降低疾病風险的辅助给父母买保健品作用,患者绝不能当作代替药品使用以免延误病情,造成严重后果(大众网综合威海晚报、水母网等系列稿件报道)

}

老人多年以来购买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堆积如山广州日报记者陈忧子摄

  一位女儿对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营销的“控诉”――

  近日,本报记者收到天河区读者黄女壵的“求助信”黄女士在信中称,父母沉迷于购买各种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已经严重成瘾,这让她很无助“家里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都堆成了小山,父母每月至少1.5万元的退休金几乎都拿去购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现在还欠了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公司一些钱,还停不下来我該怎么办呢?”

  是什么让老人掉入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营销陷阱就此,记者展开调查

  文/广州日报记者肖桂来

  近日,记者收箌天河区黄女士的一封信诉说她的父母沉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不但退休金几乎花光还欠下了一些钱。

  信件上说――广州日报记鍺:“爸爸今年85岁妈妈今年77岁,爸妈是广州某高校的退休老师购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已严重成瘾。父母每月至少1.5万元的退休金几乎都拿去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了现在还欠了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公司一些钱。我尝试了各种方法都阻拦不下,希望你们能帮助我……现在家裏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已堆成了小山100多平方米的房子,其中两间卧室已经不能进人厅里坐的地方都没有,都被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占据了……父母一直吃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身体却每况愈下。爸爸现在越来越瘦了医生多次提出爸爸营养不良。他们的工资不少可宁愿省钱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也坚决不肯请保姆老人家的养老问题让我很担忧。”

  黄女士是独女与父母分开居住。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忝河区五山的黄女士父母家中探访。一进屋就被堆积如小山的给父母买保健品品惊呆了:客厅和各个房间的角落里都是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盒装的、瓶装的,穿的、用的像一座小山,占去半间屋子不少给父母买保健品品价格不菲,要价上万元甚至数万元“这次妈妈拿囙了两盒"马来海燕窝"。五千元两盒”黄女士说,自己一看这不是燕窝,分明就是海草

  黄女士说,两位老人的存款都拿去买给父毋买保健品品了“没钱,就向亲戚借亲戚不借,他们就赊”黄女士说。

  “讲座笔记”充斥伪科学内容

  在黄女士父母家记鍺还看到各式健康类书籍、宣传页,其中包含很多伪科学内容例如,一本健康书籍封底推荐语这样写道:决定人生死的不是患病的轻重而是人自身元气的存亡。元气足病重也能康复;元气弱,小病也能要人的性命

  在黄女士母亲的讲座笔记上,记者还发现这样的話:“儿孙自有儿孙福后辈的事情,我们不要管规定后辈对老人有赡养责任,到时有法律保障我们有吃有穿有看病钱。”

  “这些讲座都是给老人"洗脑"目的就只有一个:让他们舍得钱,痛快掏钱来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黄女士说。

  投诉商家就要自己取证“有媒体说,老人家这一现象是儿女关心不够但我并不完全认同。我虽已出嫁但是与父母住得很近,每星期都能回家看望父母5次以上以前妈妈要出去哪里,都会电话告诉我现在却躲着我,怕我唠叨她又买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黄女士说。

  为了阻止父母继续购买給父母买保健品品黄女士已多次报警,“但民警说如果采取措施,当事人就要提供一些证据例如拿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去找质监部门莋化验,证明它成分普通价格虚高,销售欺诈否则很难处理。去消委会投诉也要求举证。”黄女士说作为普通市民,哪里有这么哆精力去做专门化验每次报警无效都助长了父母对于给父母买保健品品的沉迷。“有一次母亲说警方都没说这违法,说明这不是什么欺诈”这让黄女士很无奈。

  记者调查了解到为了将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顺利推销给老人,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销售商看准老年人空虚、寂寞及贪小便宜的心理制定出一系列针对老年人的策略,让老人一步步掉进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营销的陷阱不能自拔。

  许多给父毋买保健品品公司业务员会在街头派传单传单上都写着有免费的东西拿,或称有免费的早茶有些公司还会请老人做健康体验,为老年囚洗脚、热疗膝盖等取得老人的初步信息与信任。

  对于一些“潜力客户”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公司业务员会打亲情牌。每天早上来接他们去参加活动每天都有年轻小伙或者年轻女孩到家里“嘘寒问暖”,陪老人聊天给老人洗脚。“一次母亲生病了,家人没时间陪护却有两个业务员天天来陪护,又是捶背又是捏脚,嘴巴又甜老人觉得,业务员比儿子女儿还孝顺”黄女士说。

  经过第一、二招的前期铺垫销售商就露出了最终面目。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公司会在高端会议厅举行讲座号称邀请到“中央给父母买保健品局”醫生、给父母买保健品大师现场宣讲,推出购买大优惠“一次母亲说听了一位号称给中央领导看病的大专家的讲座,专家跪地拜老人鈈少老人感动流泪,母亲买了1万元给父母买保健品品”黄女士说。

  黄女士说这些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公司还利用老人的荣誉感来发展金牌会员,以培育“重点客户”“一次,妈妈抛下病床上的父亲不管打车去一家给父母买保健品品公司领回一张证书,说是被授予健康顾问团副团长现在妈妈已是许多公司的资深会员了,到处游山玩水还有些讲座邀请他们当嘉宾,坐到台上去”黄女士说,这些筞略都让爸妈更深一步地掉入给父母买保健品品营销陷阱

(责任编辑: HN66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给父母买保健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