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山东考生报考外省二本所有外省学校是裸分投档吗?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4-6-27 21:11
查看: 1358
对报考外地学校的考生来说,少数民族、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都是裸分投档,由于这些考生占全部照顾加分的考生的90%,对裸分考生的排名几乎不受影响,那么谁能给出一个不含照顾加分的考生分数分布啊?
Powered by→ 裸分生 如何与 加分生 公平竞争?
裸分生 如何与 加分生 公平竞争?
”这6类加分包括“北京市三好学生”、“少数民族考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等。
那些获得“本省政策加分”考生,在不承认地区性加分政策的外地高校中,其加分就失效了。这类高校的政策就为裸分生带来了利好,既有了能和部分加分考生公平竞争……
2012年北京高考报名政策中“照顾对象先锁定”举措的出台,又引来了社会对加分政策的议论,和对裸考生与加分生不平等竞争的质疑。众所周知,高考中拿到10分的加分,能让一个考生在全市排名提前几百或上千个位次,加上20分的,就更可能让一个成绩在二本的考生上一本的……5分、10分、20分这些不等的名目繁多的政策加分,也造成了裸分考生心理上的不平衡。面对政策加分,裸分生和他们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味地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加分生在高兴之余,也有自己的苦恼――担心加分被高校“歧视”或“不认可”。在加分政策不可改变的当下,裸分生要仔细研读高校政策,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与加分生公平竞争的机会。高老师博客根据往年的政策,为考生家长做出几点提示:港校不认内地加分每年高考,大批的优秀考生都会在清华、北大、人大、复旦等名牌高校间进行激烈的竞争。这些考生中大部分都有政策加分,裸分生只是少数。当竞争中的裸分生处于“劣势”的时候,不要忘了,近年火热的港校内地招生,也为裸分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港校招生完全以面试表现和高考分数说话,“政策加分”不算数。港校在内地本科生招生主要有两种形式:(1)参加内地统招,在提前批录取。目前,只有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但这两所统招港校在录取时明确不会考虑的各种政策加分。香港城市大学2011年度本科内地招生章程第五条规定,“招生对象是参加2011年普通高考且实际考试成绩(即不含任何加分)达到一本线的考生。”(2)自主招生,参考高考成绩。、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等院校实行这样的招生形式。这几所港校未纳入内地高校统一招生计划,有独立的程序,内地的加分政策在其招生过程中也不适用。本地加分政策外地高校参考当前,考生家长都在急切的等待着本地区加分政策的出台,但是,考生家长应知道,高考加分项目由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因此,各地在确定加分标准、加分项目时,也加入了一些“地方内容”。一般来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高校,外地高校认可与否由学校审查决定(可查看各高校的招生章程)。北京考试院高招办主任高福勤在高招咨询时曾介绍,在北京2011年高考众多加分政策中,有6类加分仅适用于北京地区的高校,外埠高校不认。“这是自己的政策,不是国家政策,外地院校只参照执行,认可不认可完全由外地学校自己来决定。”这6类加分包括“北京市三好学生”、“少数民族考生”、“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等。那些获得“本省政策加分”考生,在不承认地区性加分政策的外地高校中,其加分就失效了。这类高校的政策就为裸分生带来了利好,既有了能和部分加分考生公平竞争的机会,也增加了被录取的可能。部分高校只有提档认“加分”裸分生一直担心没有加分在高校录取中吃亏,要说完全“不吃亏”是不可能的,但有些“亏”是可以避免的。不少高校在提档时承认政策加分,但在录取时,却按照考生的实际考分和报考志愿安排专业。也就是说,高校提档时是算上加分的,在专业录取上,部分高校是按考生裸分算的。在2011年的高招录取中,清华大学、中山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城市学院等高校已明确规定,只有提档时承认政策加分,在专业录取上,按考生实际高考分数安排专业。比如,清华大学在2011年的招生章程中明确,清华大学按照考生的实际考分和报考志愿安排专业。北京第二外国语学校也在招生章程中表示:对享受政策性加分的考生,可按考生所在省(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的规定进行投档。投档后,我校按照考生实际考分进行专业录取。另外,北大医学部在2011年的招生章程中写明:对于考生的各种政策性加分,在提档时予以认可,但在录取时均按实际考分排队,加分仅在考分相同情况下予以优先考虑。对于这类只在提档时认加分的高校,有加分的考生会在他高考成绩的基础上加上政策照顾分,根据志愿向高校投档,显然比裸分生占优势。但在高校录取和专业安排时,高校就会减去加分生的政策加分,只看实际考分,这种情况下,裸分生和加分生是公平竞争的。高校的提档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加分生和裸分生都可能进入到这个范围内,也都有被退档的风险,这时考生的实际高考成绩才是比拼的先决条件。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加分生是有先天优势的。高老师博客列举了上述几种情况,为裸分生寻找能与加分生公平竞争的平台,也让加分生在填报志愿时要有所注意。这些仅供考生家长参考,让您心里有个底。在实际填报志愿时,不要只顾为获得一个“公平”的环境,而忽视了对高校的选择。另外,我们也希望考生不要过分纠结于加分的得与失,影响备考情绪,毕竟获得加分的还是少数考生。而那些凭借奥赛获奖和优秀学生等获得加分的考生也曾为此付出了时间和努力。当然,加分政策中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项目,在加分生中也出现过弄虚作假的情况。这也是裸分考生和家长最为不满的地方。为了维护高考公平公正,去年,部已要求各地在今年上半年完成对地方加分的清理,各地都在对加分项目进行“瘦身”,北京市地方加分的清理工作目前已经完成,新政将于2014年高考正式实施。
调查本内容是否有用
上一篇:出席中国气象局2011年高级英语强化培训班结业仪式
2011年高级英语强化培训班学员进行汇报演出
中国气象报记者何孟洁 通讯员闫一铭报道 11月25日,中国气象局2011年高级英语强化培训班结业,学员们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全英文汇报……下一篇:签字确认报名信息时缴纳现金报名费,最后的报名名单以交费名单为准。
(二)2007级离校生到现场手工报名
1. 学生于11月30日前到外语学院教学办公室报名;
2. 现场核对本人报名信息并签字、确认;
3. 同时交纳现金报名费……
裸分生 如何与 加分生 公平竞争? 相关推荐
{$str_relative_reduce}
裸分生 如何与 加分生 公平竞争? 公平竞争,加分,如何,考生,政策
Copyright by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号上海鼓励本市考生报考外省市高校:可不迁户口-闽南网
上海鼓励本市考生报考外省市高校:可不迁户口
来源:解放网
&  记者 徐斌忠&  晨报讯 降分或加分投档 户口可不迁出沪……为了鼓励本市生源考生积极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市教委对2016年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继续实行优惠政策。&  对本科普通批次、高职(专科)批次中报考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本市生源考生(零志愿的外省市高校和提前批、艺术体育类高校及征求志愿高校除外),市教育考试院高招办在向外省市普通高校投档时,如外省市高校线上生源不足,对线下的考生,在征得学校同意后分别给予合成总分加20分投档的优惠(加分后必须达到学校所在招生批次的控制线)。加分投档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招生高校接收到的考生电子档案中考生成绩仍为原始合成总分(不含20分的加分),由招生高校按招生章程进行审核录取。&  在上海招生的外省市普通高校,如本科资格线上生源不足,经加分投档及征求志愿后线上生源仍然不足,可分别在本科控制分数线下降分择优录取本市生源考生(其中农林、石油、地质高校可不经征求志愿直接降分录取),降分幅度最大可降至规定的分数线上(具体降分幅度根据本市规定由招生高校选择确定),高职(专科)高校则不得在规定的高职(专科)最低控制分数线下再降分录取。对于填报外省市普通高校的考生,招生高校在降分投档时不再征求学生意见,直接降分投档,降分投档同样采用“平行志愿”投档方式。&  凡在本科普通批次、高职(专科)批次中填报广西、甘肃、陕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新疆、辽宁(除大连市)等省、自治区、直辖市高校以及湖南、湖北、山西等3省少数生源长期不足的普通高校,并被上述高校录取的本市生源考生,可获一次性补贴1000元; 征求志愿填报而被录取的可获一次性补贴500元。&  被外省市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本市生源考生,入学后可以不办理户口迁移手续,如户口需要迁往外省市普通高校的,毕业后户口均可以迁回并回沪就业,按当年就业政策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被外省市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本市生源考生在毕业前一学期内,可登录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进入上海生源外地高校学生服务专区,获取相应就业信息。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至24日召开。
48小时点击排行榜15高考改革方案要点,影响简析、报考建议
友情提醒:填报时间仅为5天,等到报考时再关注,就来不及了。建议:
对位院校及专业的研究,画出框架,圈出可能。
招生政策及规则的理解及应用。、
&高考完,和孩子讨论圈出的院校及专业,预估分数及排名,实际考察或细究院校及专业。一旦考试分数及排位出来,和招办老师联系,然后直接在所圈范围内选出院校及专业。&
一、高考志愿
&填报时间:考后知分填报,本科批次 6.25~29 共 5
天填报时间。其中,本科批次志愿和单考单招志愿填报时间为6月25日8时至29日20时进行;专科批志愿填报安排在本科录取结束后进行,填报时间为8月3日8时至4日20时。
本科志愿设置:本科一、二、三批分别 6 所院校大平行,每所院校可填报 6 个专业;提前批分为 A、B、C
三段。本科一、二、三批均为平行志愿,分别可以填报6所平行志愿高校,每所高校填报6个专业,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方式。本科提前批按A、B、C三段顺序依次录取,每段均设置两个顺序志愿,每个志愿填报1所高校。艺术院校(专业)、体育院校(专业)、军事院校、武警部队院校、招收国防生的院校(专业)、公安类等院校(专业)在A段录取;“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原则上在B段录取;“农村专项计划”在C段录取。
自主招生等特殊招生单独批次,在提前批后一批前录取:高校自主招生选拔、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单独设置特殊类型志愿,考生可填报1所志愿高校,录取安排在本科提前批次录取结束之后本科一批录取开始之前进行。取得资格认定的考生,须将资格认定高校填报在该志愿中,方能享受相关特殊类型招生政策。
二、照顾加分
保留少数民族加分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从2017年起,加分考生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分值5分,也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招生录取。
2015年前获得的特长、竞赛、省优等加分,增加5分向高校投档。其它照顾加分,依照教育部规定。
三、招生计划
扩大农村专项计划:从14年的 3
所市属高校扩大至市属一批招生全部院校。扩大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本科农村专项计划。2015年农村专项计划将从30扩大到200左右,从3所市属高校扩大至所有市属本科一批招生院校,招收在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就读的农村考生。
市属高校“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市属一批次院校,按区县分配2000个招生计划。实施市属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招生计划数2000左右,按区县分配。
要点简析、关注重点、报考建议
一、高考志愿&
两个关键词:出分后,大平行。
改革效果:高分生倾向利好,偏低分考生报考更难。直接结果,考生落榜率降低,可以(适当)放开了报考。与往年相比,分数高(排名高)的考生,落差降低,可以录取到相对满意的高校;分数偏低(特别是接近一本线)的考生,很可能反而降低了院校录取满意度,比往年更难选择到理想的高校和专业。压线生的选择将非常困难,转战到二本的成本升高。
改革影响:
所有高校录取排名升高。排名增幅,中偏上院校可能增幅更高。
院校间分差更加扁平化,今后逐渐固化录取位置。
一本线划线比例,可能减少。
专业满足率上升,但整体专业满意度降低。
大小年现象不会消除,特别是外地招生计划少的院校。
填报注意:
仍有风险。专业需服从调剂。
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的选择,更难。
提前批,更倾向于本来招生的意义(考生意愿),而不是报考策略上的防止落榜。
后续关注:
高校招生计划
高校招生章程
填报建议:
拉开院校梯度,冲高院校不纠结专业,稳报院校专业优先,兜底院校选择优势专业。
拉开专业梯度,冲高院校专业梯度拉开,接受专业调剂。
兜底院校避开可能大小年院校。
一本边缘,提档线没有差别,看最高专业的差别,按(高分)专业,给院校排序。
常规提前批,按照“喜欢”原则报,减少冲高目的。
农村计划、“双培”“外培”计划,利用好,按照冲高原则报,特别是分数偏低、压批次线考生。
二、自主招生特殊类型志愿&
&影响:需详看自主招生录取情况。获得自招认定的考生,又报考了自招志愿,且分数够模拟投档线,被高校录取。如果录取规则上,该考生按自招录取,不占用统招计划,则给没有自主招生的裸考生增加了递补机会,相当于扩大了统招计划。如果录取规则上,该考生走了统招计划,则与往年一样,对裸考生影响不变。
后续关注:
自主招生认定人数,及认定考生分数结构。
自主招生录取上线考生的占用一批次计划情况。
报考建议:
预计考分远高于自招认定高校可能的提档线,放弃自招认定,选择一批次院校报考,冲击更高院校。
预计考分上线,自招认定专业不理想,可以放弃自招认定,选择一批次报考,冲击更好的学校;或者在该校中选择其它更理想专业报考。
预计考分上线,自招认定专业理想,报考。
预计考分不足,认可院校,报考。
预计考分不足,对院校可能给予的专业不满意,可以放弃,选择一批次中其它院校和专业。
三、照顾加分
影响:可忽略。远小于往年对裸分考生的冲击,特别是高分段考生的冲击。预计获照顾加分人数,在7000人左右,其中少数民族在6700人左右。这些考生,占总报名人数的10%,其中少数民族加分考生,在生源中(按考试成绩分布)几乎等比例存在,往年竞赛生遗留加分,这部分考生基本上一本线以上偏高分段。少数民族加分的考生,照顾加分投档限定在北京市属院校内有效。因此,考分偏中下的考生,有可能优选北工大、首经贸等市属院校。但由于市属院校招生计划多,这些有照顾加分的考生,对裸考生的冲击不大,不会由此大幅抬高市属院校分数(排名)
报考建议:
一本线上,有少数民族加分的考生,适当倾斜市属院校,但不建议强烈在意这5分。因为可能5分的原因,失去了外地更合适的院校。可以忽略5分在院校梯度上的影响。
一本线上,没有少数民族加分的考生,不必刻意避开市属院校。
对于二批次,有少数民族加分的考生,建议优选北京市属院校。因为二批次对应考生分数段最为密集,5分加分的影响体现更大。
四、“双培计划”和“外培计划”
影响:中偏下考生的福利。要结合计划人数、“双培”和“外培”的院校以及专业来看。14年,北京市属院校一批次招生,理科在京投放7446个计划,文科在京投放1500个计划,合计8946个计划。15年,“双培”和“外培”共
2000 人左右,如果总招生计划不变,报考市属院校将有四分之一强的机会获得这两个计划。
“双培”和“外培”的院校以及专业。
投放计划,在区县的人数、对一批次计划的影响。
报考建议:
中偏下考生特别是一本线附近考生,建议强烈关注。由于放在提前批,不影响一批次报考和录取,所以可以有策略地选择,建议摸高报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
秒以后自动返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河南考生报考外省大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