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治疗焦虑症解决牙科焦虑

香港专家:提升“牙科焦虑”认知避恶性循环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华网香港3月18日电(记者牛琪)3月20日为世界口腔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庆祝拥有健康笑容”。香港大学牙医学院18日举办讲座,希望提升社会各界对“牙科焦虑”的认知,打破其中的恶性循环,帮助更多市民拥有健康笑容。
原标题:香港专家:提升“牙科焦虑”认知避恶性循环
新华网香港3月18日电(记者牛琪)3月20日为世界口腔健康日,今年的主题是“庆祝拥有健康笑容”。香港大学牙医学院18日举办讲座,希望提升社会各界对“牙科焦虑”的认知,打破其中的恶性循环,帮助更多市民拥有健康笑容。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平均每人1年进食高达30公斤糖分,足以对口腔造成严重威胁。香港一项本地研究更发现,高达九成半香港成年人中牙肉均不健康,近六成人出现蛀牙问题。与此同时,尽管口腔健康教育一直呼吁市民需定期接受牙齿检查,然而社会上仍有部分人因“牙科焦虑”,没有定期向牙医求诊,以致口腔健康欠佳,更造成恶性循环。香港大学牙医学院研究助理教授高晓莉解释说,“牙科焦虑”是指对于接受牙科治疗感到恐惧、焦虑。较轻微的人士可能对见牙医感到担心、不安,严重的人则会想尽办法逃避有关的检查及治疗,牙科焦虑甚至有可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研究显示,引致牙科焦虑的成因有很多,大多数源于过往牙科检查不快或不适的经验,或对于牙科诊所的环境及治疗过程,如针筒、治疗椅、金属钻嘴等感到恐惧。“这将不仅使其错过早期治疗机会,更会进一步引发其他问题,使情况越来越严重,最后不得不接受复杂及创伤性较大的治疗。这又往往令患者更加恐惧,陷入一个恶性循环。”高晓莉说。在香港,近十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尽管定期接受牙科检查的人数有所增加,但仍有超过四成的成年人没有定期检查牙齿的习惯,真正能够做到每年检查牙齿的人更仅约两成七。就此,香港大学牙医学院院长卢展民教授表示,要维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其实有赖日常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定期检查牙齿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 广西& 南宁& 530023)
【摘要】牙科焦虑症是影响患者来口腔科就诊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医疗服务水平、就诊环境、心理干预、药物干预、点穴疗法、口腔卫生教育等几个方面论述牙科焦虑症的干预对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牙科焦虑症;干预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7-03
&&&&&&& 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DA)是指患者对牙科诊治过程所持有的忧虑、紧张或害怕的心理以及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敏感性增高、耐受性降低甚至躲避治疗的现象[1-2]。牙科焦虑症在牙科就诊患者中较常见,不仅降低了口腔疾病的早期就诊和治愈率,而且由于患者回避定期检查和治疗导致口腔健康状况更加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3],加上牙科焦虑症患者对各项医疗操作配合程度差,导致其临床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明显降低[4]。DA在临床的发生率较高,大约78.67%~84.60%牙科疾病病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牙科焦虑症[5]。如何帮助病人摆脱牙科焦虑症的困扰,将是口腔科医务人员要面对的一个挑战,下面将牙科焦虑症的常见干预对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1.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 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牙科焦虑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能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减少牙科焦虑症的发生。
&&&&&&& 1.1 注重医护人员形象
&&&&&&& 在牙科的诊治中,阻生牙的拔除,牙周病的洁治等均可能出现血液溅到工作服的现象。当接诊下一位病人时,应及时更换污染的工作服,以免病人看到有血迹的工作服时会产生恐惧的心理阴影。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要有修养,应专心地聆听病人的病情陈述,让病人取得良好的第一印象,使他们在信任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治疗[6]。
&&&&&&& 1.2 良好的沟通
&&&&&&& 患者来到陌生的牙科治疗室往往会产生紧张心理,医护人员热情接诊,说话语气缓和,仪态端庄,可以使患者心理放松,有效缓解和降低焦虑情绪的发生[7]。沟通可以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对就医环境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消除其紧张情绪。在临床操作过程中不时用适当的语言安慰和鼓励病人,使病人充满信心,保持冷静,操作结束时鼓励和安抚病人。尽量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器材,让病人直观地看到操作的过程,从而相信操作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了解治疗前后的显著区别,增强病人对医生的信任[8]。
&&&&&&& 1.3 娴熟的操作
&&&&&&& 在检查治疗过程中,操作应尽量轻柔[9],如拔牙过程中切忌使用暴力,或摇动幅度过大、动作过急;使用一次性器械盒时,医护人员应先用镊子刮净口镜及探针上的塑料毛刺,以免刺伤患者的口腔黏膜;在拉开口角时,应在口角处涂上石蜡油,同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口角被拉伤。需提高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尽量采用无痛技术降低患者对牙钻和注射针头的恐惧缓解患者在牙科治疗中的焦虑更好地配合牙科治疗[10]。
&&&&&&& 1.4 先进的医疗器械
&&&&&&& 曲面断层片及锥形束CT的应用在口腔辅助检查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医护人员可以更加直观地向病人描述其病情,使得病人熟悉自己的情况而不会表现出未知的茫然[11]。
&&&&&&& 2.良好的就诊环境
&&&&&&& 舒适的环境使患者感到轻松、愉快和亲切,还可以减轻心理负担,缓解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候诊室应设有书架和电视,书架上摆放娱乐、科技等各方面的图书杂志,供患者就诊前翻阅,加上电视的播放可以让他们轻松地度过候诊时间,还可以减轻他们在就诊前的焦虑情绪。治疗中播放病人喜欢的音乐可极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紧张神经,可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并缓和气氛,在治疗时收到良好的镇静镇痛效果[12]。对于儿童诊室,建立温馨、轻松的治疗环境。张贴彩色卡通图片,候诊室放置电视播放动画宣传片,诊室内播放儿童音乐,准备玩具和儿童图书,护士和医生着有色彩的工作服[13]。
&&&&&&& 3.心理干预
&&&&&&& 近年来,研究证明[14]心理行为干预能降低牙科焦虑水平,逐渐成为国际上治疗牙科焦虑症的又一新方向。术前对患者焦虑心理进行评估,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15],暗示性以及安慰性的语言在口腔治疗中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畏惧程度,在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以消除患者对看牙的负面认识,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16]。
&&&&&&& 3.1 认知行为疗法
&&&&&&& 目前认为:认知疗法有助于减轻DA是因为DA和其他类型的焦虑有共同的特征,即极度的负性情绪。梁国健等[17]研究表明,在利用低速手机清洁牙齿这一过程中(0.5~2.5min),接受模仿法的A组心率的曲线呈递增状态,接受&说一示一做&法的B组心率的曲线呈递减状态。表明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降低儿童牙科焦虑。
&&&&&&& 3.2 注意力分散作用
&&&&&&& 通过播放背景音乐或观看3D电影,把患者的注意力从牙科治疗情景中分散开,对轻度或中度牙科焦虑的患者是有益的[18]。多种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注意力,许多医生播放舒缓的音乐,患者也可以带上喜欢的音乐,将注意力放在轮流放松机体的某个部位上,或畅想未来美好的事物上。
&&&&&&& 3.3 催眠疗法
&&&&&&& 催眠疗法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催眠疗法对于一部分人群十分有效,可以减轻牙科恐惧,患者在催眠状态下是安全的,而且不用口服药物。Facco等[19]认为,催眠能中断大脑对疼痛的感知进程,控制好深度强度,催眠法可作为减轻牙科焦虑的方法,但催眠术只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师才可使用。
&&&&&&& 3.4 系统脱敏法
&&&&&&& 系统脱敏法是指建立一个诱导性恐惧刺激体系,患者按照一定顺序接受刺激,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患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有研究表明[20]在牙科恐惧患者中,治疗前进行系统脱敏训练者比治疗前服用安定者更加放松,治疗效果更好。
&&&&&&& 3.5 认知重建法
&&&&&&& 这个过程包括识别与牙科恐惧相关的误解和灾难性的想法,取而代之的是更现实的想法。研究显示[21]对 6~7岁年龄组口腔就诊儿童的恐惧和疼痛记忆进行修复治疗,改变他们在牙科经历中的认知,发现干预组儿童第二次就诊时,其恐惧和疼痛的记忆较初次就诊时明显减少。
&&&&&&& 4.药物镇静
&&&&&&& 使用药物是解除牙科焦虑症的关键,可以针对不同程度的患者使用止痛剂、镇静剂或抗焦虑的药物[22]。如对于病情较轻的情况,可使用局部麻醉暂时性消除痛觉,焦虑程度较重的患者可给予镇痛镇静药。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需要警惕口服药物镇静带来的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等。另外,如果患者焦虑的对象为医生,镇静治疗显然是不能帮其降低恐惧的。
&&&&&&& 镇静技术治疗DA效果十分确定,笑气作为镇静剂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患者吸入笑气具有失忆性,常常不会回忆起治疗时的不良情绪和不适感觉。由于药代动力学的特点,决定笑气起效快、复苏快,患者认知功能并不受影响,这些特点均为口腔治疗时的镇静、镇痛控制技术提供应用基础[23]。笑气/氧气具有镇静及镇痛双重作用,吸入50%以下浓度的笑气可产生最小镇静及轻度镇痛作用,有效控制恐惧或焦虑情绪,而情绪放松也利于提高痛阈,其间患者呼吸和心血管功能不受影响, 保护性反射存在[24]。
&&&&&&& 5.点穴疗法
&&&&&&& 点穴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具有镇静止痛,解除痉挛,开通闭塞,疏通经络,调节脏腑的功能[25]。点穴[26]以手代针作用于穴位,按压内关,神门,合谷三穴。内关穴位于掌心手腕横纹上同身寸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神门穴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神门,内关分别是心经和心包经的穴位,能减轻焦虑情绪,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合谷穴属阳明经,此经的支脉经过面颊, 进入下齿龈,按压此穴有清热镇痛、祛风泻火的作用。点按以上三穴,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具有安神宁志和缓解局部疼痛及痉挛的效果。
&&&&&&& 6.加强口腔卫生教育
&&&&&&& 在口腔科的走廊上设置宣传海报,如正确的刷牙方法,牙列不齐的矫正,年轻恒牙的窝沟封闭治疗,龋齿及牙周病的危害及治疗措施等。这些内容可以增加人们对口腔知识的了解,提高口腔健康保健意识,使更多的病人在口腔检查及治疗时有较好的心理准备,可有效预防DA的发生。告诉患者养成定期口腔检查的习惯,预防比治疗更重要,早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降低 DA发生率[24]。
&&&&&&& 以上每一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没有一种方法能解决所有临床问题,临床上应根据不同患者类型为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任何一种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其良好的口腔健康态度,最终达到不借助药物完成口腔治疗的目的。如何帮助焦虑症患者走出困境是当前口腔医务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口腔医务工作者应尽己所能提高自身素质,采取措施将DA 的危害性降至最低,使更多的患者得到舒适和高质量的治疗。
【参考文献】
[1]陈晖,王晓波,朱小茼.口腔患者牙科焦虑状况的临床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7-18.
[2]许琼莉,许明莲,贸伟,等.成人牙科焦虑症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601-602.
[3]梅妹,李珊,汉媛媛,等.口腔门诊患者牙科焦虑症的调查与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78-80.
[4]何天鹏,李昕.综合医院牙科门诊老年患者焦虑症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166-169.
[5]邓咏梅,王金华,何松霖,等.重庆市口腔医院门诊成人患者牙科焦虑症调查分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918-920.
[6]刘晓.心理护理干预对牙髓炎伴牙科焦虑症患者的影响[J].现代实用医学,):.
[7]佘烟花,费华@.牙科患者恐惧症的心理干预[J].中国疗养医学,):706.
[8]李淑芳.护理干预对牙科焦虑症固定正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旬刊,):99-101.
[9]高晓燕,周丽娜,吴伟,等.口腔科就诊患者牙科焦虑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185-188.
[10]廖阳阳,轩东英,谢宝仪.口腔健康状况与牙科焦虑症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东牙病防治,):539-540.
[11]张博文,李蓝,李中杰,等.成年患者牙科焦虑临床原因分析.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724-726.
[12]岳新芝.音乐疗法对牙科焦虑症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
[13]杜绒绒.儿童龋齿治疗中牙科焦虑症特殊心理干预措施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103-104.
[14] Chen HY,Yang H,Chi HJ,et al.Physiologic and behavioral ef-fects of papoose board on anxiety in dental patients with specialneeds[J].J Formos Med Assoc,):94-101.
[15]杨馨.牙科焦虑症心血管疾病患者拔牙的护理措施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35.
[16]苗燕.认知疗法对青少年龋病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14-215.
[17]梁国健,林苑云,林俏霞,等.&说一示一做&法与模仿法在减轻儿童牙科焦虑症中的作用比较[J].现代医学,):.
[18]李玉梅.心理干预在儿童牙科畏惧症治疗中的应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97-98.
[19] Facco E,Casiglia E, Masiero S,et al. Effects of hyp-notic focused& analgesia on dental pain threshold[J].Int J Clin Exp Hypn,):454-468.
[20]谷楠,刘富萍,张宇娜,等.儿童牙科焦虑症的治疗及其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575-577.
[21]陆英.牙科焦虑症治疗的研究进展[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308-310.
[22]郝妍.安慰剂干预法对牙科焦虑症病人疼痛的影响[J].护理研究,):.
[23]王静,刘飞.心理干预和笑气吸入对前牙冠折患者牙科焦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49-50.
[24]谢玲,任重鸿,蒋勇.103例口腔患儿应用笑气镇静的临床效果[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534-536.
[25]李家邦.中医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6]梁瑾冰,梁茜茜,吕计宝.心理干预结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牙科焦虑症的疗效[J].中医药导报,):151-152.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闻香”可明显减轻牙科焦虑症
来源:健康报
  本报讯&&(通讯员李华妍&&记者衣晓峰)吱吱作响的牙钻、冷冰冰的拔牙钳,看牙的过程总是让很多人感到恐惧和焦虑,甚至因此讳疾忌医。大庆油田总医院口腔外科副主任闫征斌等人于近日完成的《薰衣草对牙科焦虑症治疗效果分析》提示,在治牙时吸入薰衣草精油的香味,可明显减轻牙科焦虑症的发生。   据介绍,牙科焦虑症在口腔科就诊患者中广泛存在,通常表现为交感神经机能亢进体征,如面色苍白、肌肉紧张、脉搏加快、血压增高等,甚至出现高声叫喊、躲避和阻挡诊治器械等不合作行为,影响正常诊治。目前,临床主要采用心理干预、药物、音乐疗法等进行调控,但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存在周期过长、专业性过强或存在一定药物依赖风险。   在本项研究中,闫征斌等专家选取了152例15岁到55岁之间的阻生牙拔除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77例对照组患者在无任何干扰下常规动力电钻拔牙,75例治疗组患者在薰衣草精油气味下动力电钻拔牙,其中薰衣草精油和纯净水按11比例添加。治疗前两组均填写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术前、术中均监测血压,同时采用10厘米视觉模拟评分表对患者疼痛水平进行评分(VAS评分)。研究显示,薰衣草精油散发出的香气对成年牙科焦虑症患者的治疗有效,可显著降低焦虑患者的血压和疼痛感受水平,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清醒镇静技术——应对牙科焦虑的有效方法
*什么是清醒镇静技术
清醒镇静技术( conscious sedation )
是指对意识水平产生轻微的抑制,同时患者能够保持连续自主的呼吸及物理刺激和语言指令做出相应反应的能力。整个过程中,患者保持清醒,没有意识丧失,保护性发射活跃,并能配合治疗。运用清醒镇静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有牙科焦虑患者的牙科焦虑症状,避免无牙科焦虑的患者因接受牙科治疗而产生牙科焦虑,让牙医面对放松、清醒、合作的患者而减轻压力,并提高医患双方的满意率。&
*什么是笑气清醒镇静技术
目前口腔科最常使用的是笑气氧气吸入清醒镇静技术,而最早用笑气麻醉的是在1844年,Dr. Horace
Wells吸入笑气拔掉一颗牙齿。笑气氧气吸入清醒镇静方式是采用笑气氧气的混合气体,其中笑气浓度不高于70%,而氧气浓度不低于30%,应用于口腔科、产科、急诊、儿科、皮肤科、放射、内窥镜等,北美管饭应用于牙科诊所,是最安全的牙科用麻醉方式之一。
笑气氧气吸入清醒镇静能够快速产生镇痛作用和缓解焦虑情绪,患者获得镇静,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保持清醒,放松、舒适,对语言指令有反应,张口合作,配合治疗,起效和恢复迅速,在适量用药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几乎没有任何副作用,安全性大,避免医源性心理创伤,降低医生压力,节约时间,提高效率。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焦虑患者的牙科治疗出没于大脑记忆牙科治疗焦虑症源于大脑记忆
作者:  文章来源:世界牙科网
10:30:46 
【】 【】 【】
&&& 日本、东京:几乎每十牙科病人当中,就会有一个病人,听到牙钻或吸唾系统的声音就会感到恐惧。在美国最近的神经科学会议上,日本研究人员提出了新的研究结果,就‘在治疗期间,焦虑患者的大脑如何做出反应’有了新的见解。使用功能磁共振成像,一种通过神经成像来测量大脑活动的检测手段,显示当使用的各种牙科器械发出声音时,焦虑患者的左尾状核活性更强。然而,当发出中性的声音,像一个圆号或纯音时,这一区域的活性显著降低。
&&& 当对照组的无焦虑患者听到相同的声音时,未检测到显著的神经活动。相反,这些患者在与听觉处理和其他神经功能相关联的左右颞脑回表现出更强的活性。
&&& 来自日本齿科大学儿童牙科系的刈部浩之研究员提出“最近的研究已经表明,基底神经节,包括尾状核,可能行使学习和记忆的功能。因此牙科畏惧组受试者可以从记忆中牙科治疗的声音接收到反馈。”
&&& 他认为:虽然他的研究结果尚未发表,但是仍可用于评估牙科畏惧症患者采取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如认知行为治疗。
&&& 这项研究是首次测量了牙科治疗器械的声音如何与大脑活动相关。它证实了牙科焦虑症的发生主要是有原因的,而不是对牙科治疗疼痛的恐惧。
&&&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或在微信上搜索 英文ID:kq88_com
责任编辑:陆美风
上篇文章:下篇文章:没有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有效治疗焦虑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