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是否具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属性?(根据大众传播理论中的斯图亚特霍尔

斯图亚特·霍尔/斯图亚特·霍尔
Stuart Hall)日生于,文化的杰出人之一。曾任英国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简称CCCS)主任。终身致力于媒介和大众文化的研究。霍尔的名声不是基于他自己的哪一本书,而在于交织在热烈论争之中的文章和文集序言。他最广为人知的重要贡献是提出了一种有关编码与解码的,认为受众对媒介文化产品的解释,与他们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立场相对应。他提出三种假想的地位,即:以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为特征的“主导—霸权的地位”,大体上按照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进行解释,但却加以一定修正以使之有利于反映自身立场和的“协商的符码”,以及与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全然相反的“对抗的符码”。霍尔的研究成为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研究受众接受行为的理论背景。此后,文化研究敞开了关于电视受众主动性的研究的大门,一种新范式的受众研究兴起并迅速扩展开来。日,文化研究理论大师、英国社会学教授斯图亚特·霍尔因病去世,享年82岁。
霍尔的主要论著有/斯图亚特·霍尔
《电视讨论中的编码和译码》(Encoding and Decoding in the Television Discourse,1973),《文化研究:两种范式》(Cultural Studies: Two Paradigms,1980),《“意识形态”的再发现:媒介研究中被压抑者的回归》(1982),《意识形态与传播理论》(Ide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heory,1989),《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文化、传媒与“意识形态”效果》,《结构“大众”笔记》等,1980年出版专著《文化、传媒、语言》(Media , Culture and Society, Academic Press, London)。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6次
参与编辑人数:4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34:38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视角【精品文档】
下载积分:2000
内容提示: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视角【精品文档】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2:58:02|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20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斯图亚特霍尔
关注微信公众号您现在的位置: &
文化身份对该商品的评论
文化思潮带来了什么
评分: 11:21:49
?“文化研究”学派作为对经典大众文化理论的承继者,对其进行了巨大的发展。他们注重从制度话语与思想意识、权力等微观政治角度来考察和分析大众文化,将大众文化置于错综复杂的权力关系网中;并且一反将大众视为被动的、他律的“文化的白痴”,重视大众在接收过程中的自主能动性。 ?? ??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基本上覆盖了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主要环节。经典的大众文化理论主要立足于对大众文化在生产中夹杂的意识形态、产品的特性等生产端的考察;“文化研究”学派则主要对大众文化的载体和受众进行研究:一是对受众的研究,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研究大众在接受大众文化时具有的解码能动性,包括对大众文化的选择、抵抗甚至对立否定;一是对传播环节的研究,从消极的意义上对大众媒介和符号霸权进行解构和重构。这两种理论范式联合构成了“文化研究”学派大众文化理论的大厦。 ?? ??文化研究学派不再一味秉承经典的精英立场居高临下地俯视大众文化的消费群体,不再坚持大众/精英的二元对分,而是试图从平民立场出发,去发觉受众对大众文化的积极反应。文化研究学派将这种积极反应命名为“解码的能动性”。大众的确存在被动接受的一面,许多时候被蒙蔽和愚弄,但这不是本质和全部;大众是以复杂、矛盾而积极的方式体验着他们的生活位置,复制从属和抵抗从属,在他们身上有着抵抗力量,对支配性力量的反作用力。大众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权力场,大众和他们的外部力量在此做复杂的斗争。文化研究的受众理论范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一、雷蒙威廉斯(1921――1988)在《漫长的革命》中对文化概念做了新的阐释。他将文化界定为三种。第一是理想的文化定义。这种定义从精英主义的立场出发,视文化为伟大传统中最优秀的思想和言论,即经典大众文化理论中的文化。第二是文献式的文化,指所有有记录的文化作品和活动,是一种固定的文化。第三是文化的社会定义,即文化是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不仅指思想和言论,也包括其他的知识形式、制度、风俗、习惯等,总之涵盖了人们全部的思想行为方式。如今我们主要考察的是第三种定义上的文化。 ?? ??二、斯图亚特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斯图亚特霍尔在考察大众文化内部的复杂结构时发现,其中存在着双重作用力和反向运动(权力与反权力、权力支配因素与反抗因素),他以“编码/解码”这一概念组合对之进行命名,被看作是文化研究学派对大众文化的研究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主要是从大众文化的传播流通环节开始的。流行的传播理论认为,传播是一种从发送者直接到接收者的直线运动,信息的流通具有线形特征,信息在从发送端到达接收端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总是保持着原来的面貌。斯图亚特霍尔则敏锐地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在信息流通过程中存在许多干扰破坏了信息的原貌,而接收者并非机械被动的接收,他不是机器,而是有着能动性的人。所以,事情开始变的复杂了。“编码/解码”理论虽然最开始是以电视话语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但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适用于大众文化研究。大众文化产品的生产、传播和接收三个阶段,就是“编码”、“成品”、“解码”的三个阶段。在编码――意义生成阶段,主体对原材料进行选择和加工,这与生产主体自身的知识结构、教育背景、生产技术等主客观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未经加工的历史”是不会进入大众传播的。成品被生产出来以后,进入传播渠道。消费者在面对成品时,有一个解码――意义接收阶段。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关系如何将决定产品中意义的解码结果如何。斯图亚特霍尔归纳出三种不同的接收解码模式:一是主导――霸权型(dominant-hegemonic position)。在这种类型中,传播和接收呈现了线性的作用特征,接收者完全按照编码的意图来解读和获取信息,比如观众从电视节目中获取新闻信息或时事。二是谈判型(negotiated code)。接收者对编码一方既有认同,也有抗拒,不完全接受也不完全否定。三是对抗型(oppositional code)。接收者对编码意义采取完全意义上的颠覆性解读,解码完全是对编码意图的有意的抵抗和批判,在抵抗中产生出全新的意义。我们看到,编码者与解码者在知识结构、阶级性别、种族地缘等方面存在的或细微或巨大的差别都将导致解码的结果与编码的意图发生分歧。 ?? ??三是约翰费斯克提出的在大众文化的文本阅读中生产意义和快感的理论。在约翰费斯克看来,大众是一个语义复杂的集合体,是各种差异性存在的聚合,由各种各样的亚文化群体组成。大众从来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有着裂隙与分歧的共同体。他进而认为,大众文化不是别的什么外部力量创造以后加在大众身上的,而是大众自己创造的;它产生于内部与底层,而非来自上方。文化工业只能制造文化的文本“库存”或文化资源,而大众则在生产自身的大众文化的持续过程中,对之加以使用或者拒绝。大众并非被动无助、无分辨能力的“文化瘾君子”,“它总是在宰制与被宰制之间,在权力以及对权力所进行的各种形式的抵抗和规避之间,在军事战略与游击战术之间,显露出持续斗争的痕迹。”(约翰费斯克《解读大众文化》第25页)约翰费斯克将这种解码能动性称为大众文化文本阅读中的意义和快感的生产,具体有两种表现形式:逃避与抵制。显然,约翰费斯克与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存在相似之处,不过是言说的角度和策略不同罢了。
您已经赞过了
共有0条回应
作者:于文秀 著
当当好书指数0大众文化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根据大众传播理论中的斯图亚特霍尔_百度知道
大众文化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根据大众传播理论中的斯图亚特霍尔
大众文化是否具有意识形态属性?(根据大众传播理论中的斯图亚特霍尔的理论来回答:)是文学概论的作业
我有更好的答案
在社会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组用来解释社会应当如何运作的观念与原则,并且提供了某些社会秩序的蓝图、伦理的等等,有政治的、社会的、知识论的意识形态有很多不同的种类
采纳率:73%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博泰典藏网
典藏文档 篇篇精品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导读:化没有传播就不能发展、生存、延伸和成功,理论议题,第一个文化议题是由大众传播产生的“大众文化”,通俗文化不再只被看成大众传播批量生产的廉价物,传播技术对于我们了解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大众媒介产业所代表的组织性文化生产,三、起源:法兰克福学派与批判理论,被称为“批判理论”,攻击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对文化标准构成了威胁,体现在不同的理论中,霸权:从葛兰西学派的理论中,大众媒介并化没有传播就不能发展、生存、延伸和成功。 理论议题。第一个文化议题是由大众传播产生的“大众文化”,发展到对“通俗文化”的思考,通俗文化不再只被看成大众传播批量生产的廉价物,而是一种具有活动、文化创造力与享受的新兴流派。(第三至第八问题) 第二个议题与新技术有关。传播技术对于我们了解我们的社会以及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具有许多重要意义。(第九、十问题) 第三个议题,大众媒介产业所代表的组织性文化生产,具有政治经济层面的内容。(第十一至十三问题:涵化、全球化、后现代文化) 三、起源:法兰克福学派与批判理论
(附:法兰克福学派:指与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有关的一群德国知识分子,该研究所成立于1923年,1933迁往纽约,1949又迁回德国。该所将马克思主义与精神分析学融为一体,被称为“批判理论”。代表人物有阿多诺、本杰明、霍克海默尔、劳文托尔和马尔库塞等。攻击大众文化,因为大众文化对文化标准构成了威胁,并使工人阶级非政治化从而维护社会权威的统治。) 批判学派对媒介文化作为阻遏社会变革的力量的关注,体现在不同的理论中。 文化产品可以换得消费者的心理满足、娱乐感以及获得在社会上所处位置的虚幻观念,其结果经常导致对社会真正结构和我们在其中的附庸地位的模糊认识。 四、霸权 霸权:从葛兰西学派的理论中,某个居支配地位的阶级不仅统治着一个社会而且还通过其在道德和精神方面的领导地位引导着这个社会。支配性的意识并非强迫性性的,而是凭借着一种不受质疑的共识而存在。它通过“话语”而非政治或经济力量使得对社会状况的定义变成一种现实。大众媒介并非自己定义现实,而是提供权威性定义。通过这种方式,使得现存的权力与价值体系看似自然而合理。 五、批判文化学派的后期发展:伯明翰学派。 20世纪70年代,霍格特在伯明翰大学建立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为这一学派的大本营。 批判方法与伯明翰学说的结合导致了一个从关注媒介文本中的意识形态到关注这些意识形态如何被受众理解的转变。 斯图亚特?霍尔提出了一个“编码-译码媒介话语模式”,将媒介文本置于生产者和受众之间。提出了交流中三色类基本代码:一是和权力相关的占有优势意义的代码;二是磋商性代码,作为信息的专门传送者和中立的媒介的;三是对立的符码,即人们选择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有关真实的信息。这种简单的模式认为,传送的意识形态并不等于接收的意识形态。 六、性别与大众媒介 七、通俗文化“救赎” 人民的(符号层面)权力。费斯克认为:同样的文化产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即使文化产品中可能含有特定的主流意义。他将文本意义的多元性定义为“多样性”和“交互性(指跨越不同的媒介产品的意义)”。 这种思想是从霍尔的译码理论得来的,所有的文本都可以用一种对立的方式进行解读,而文本中所编码的意识形态也能够被轻易破坏。 费斯克主张有两种经济的存在,一种是文化经济,在文化经济中,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符号权力:即根据本身的喜好来塑造意义的权力。一种是社会经济,大多数人处于从属地位。 未有答案的问题。媒介文化看来仍具有以下的局限:重复的、肤浅的、在主题上受限的而且是盲从的。大多通俗文化是由大公司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所生产的东西。受众被视为可加以操纵与控制的消费市场。 八、商业化 商业化的内容更倾向于消遣和娱乐,更肤浅、因袭、缺乏原创性而且属于标准化的。 报纸的小报化,即更强调叙事,煽情主义的新闻观代替了理性主义,电视新闻也有个人化和戏剧化的倾向,这种倾向使新闻更容易接近大多数人,但也使人们实际从新闻中得到的东西变得琐碎化。 传播关系的商业化,使赢利变成唯一的考量动机。 重点提示:对媒介商业化的批评:一是低文化品质即琐碎化;二是剥削弱势的消费者;三是功利主义;四是为消费主义进行宣传;五是文化商品化,与受众的关系商品化;六煽情主义和个人化。
7 九、传播技术与文化 历史上传播技术的创新实际上没有成为社会形式转变的动因,但传播技术对传播过程本身会产生影响,文化与传播彼此交织。 麦克卢汉对文化变革的观点。认为所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因此也是我们感觉的延伸。他把焦点放在我们如何体验世界上,而不是体验了什么(即内容)。每一种新媒介都超出了早期媒介所能触及的经验范围,且带来了进一步的变革。 (附: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1、媒介即讯息。除了媒介所传递的内容,媒介作为一种手段也影响着个人和社会。
媒介作为人类思维的延伸,因此,任何一个历史时期的潮流都体现了当时所用媒介的偏向。即媒介决定了某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事件以及哪些事件具有历史意义的。
2、感官平衡:人们可以通过获得感觉上的某种比例或平衡来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某一时代的主要媒介能够带来这种特定的感觉比例,以此来影响人们的知觉。他把每种媒介都看作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对人类的感觉起到了放大的作用。) 科技与文化变革的一个模式。技术对于文化实践不可能造成直接的冲击作用,而只是通过大众媒介的中介而产生作用。 十、媒介的逻辑与传播的倾向性。 媒介的逻辑:是技术决定论的另一个有用的概念。指媒介对“真实世界”本身以及真实世界的塑造和建构的影响。也可以理解为:理解和解释社会事件的方法。 重点提示:五种媒介技术的倾向性:一是克卢汉所说的感官倾向性,它使我们通过视觉形象来体验世界;二是形式和表现的倾向性,信息被代码化或像照片一样完全无代码;三是信息内容的倾向性,比如写实主义或多义性;四是使用环境的倾向性,一些媒介适合于私下及个人化的接收,有些适于集体性或分享性的接收方式;五是“关系”的倾向,即单向或互动的媒介。
十一、涵化以及认同的中介 “认同”是通过大众媒介有组织的广泛共享的信息中取得的。 格伯纳:大量看电视的人,环境被电视所垄断,电视促成了主要观点的培育和积累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都系统地接触一些经过选择的社会观。 变动的社会空间界线。一个关于大众媒介和社会变化的最新的与麦及高夫曼有关的理论:人类体验传统上被人们担任的社会角色和环境切分,并割裂为个人的(后台)和公众的(前台)领域。这种由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们决定的不同经验区之间高墙林立。电视则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加区分地展示给所有人看,于是原来的区分便没有了秘密存在。 十二、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趋势是新传播技术产生的效果之一。 造成全球性媒介文化倾向的源头有几种,最重要的一是打破时空限制,以低成本来穿越国界,世界性地传送声音及影像的能力大幅增加;二是全球性媒介产业的兴起,提供了全球化的组织架构和驱动力。 跨国化的一般结果被 认为是接受跨国文化的国家的本土文化被替代或处于从属地位,并模仿国际流行的模式。
时间、空间与媒介。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表明媒介与文化的认同关系。(见书P95页) 整体来说,地主性、民族性以及比较个人化的媒介能促进恒久的认同和文化自主;而国际性的媒介内容则对肤浅的、短期的文化现象有较大的影响。 十三、大众媒介与后现代文化 后现代主义削弱了将文化视为某种固定的、等级性的传统观念。它所偏好的是属于短暂的、当下的、肤浅性的愉悦且诉诸感官(而非诉诸理性)的文化形式。电视音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后现代主义被认为主张卸下政治意识形态,失去了对理性和科学之神的信仰。当前的“时代精神”不再共享任何固定的信念和承诺,而产生了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活在当下”的倾向。 鲍德里亚提出“模拟”的概念,这个词汇指影像与真实之间的差别不再那么重要,大众媒介提供无穷无尽的、替代体验的“虚假-真实”影像,要分辨出影像和真实已经变得很困难。 (附:让?鲍德里来和媒介符号学1、理论:符号正逐渐与其所代表的事物分离开来,而媒介推进了这一过程, 8 以至于导致了这样的状况出现:没有什么东西是真实的。2、仿真时代:符号不再是指代,而是创造了我们的现实状况。仿真决定了我们的身份和行动,我们的体验不再借助于外部工具来得以再现,符号建立起我们的体验。比如迪斯尼乐园、网络的仿真。 消费文化也体现了我们生活的仿真世界中的一个方面。) 第六章新媒介-新理论 一、新媒介与大众媒介机构 信息传播技术最根本的方面是“数字化”,通过数字化的过程,所有的文本能够缩减成二进制元编码,并且可以采用同样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 一方面,我们可以将新电子媒介视为现存媒介的新成员,而非取代现有媒介的东西;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认识到数字化及整合所可能带来的许多革命性的后果。 二、信息社会的崛起 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是信息生产和流动的增加,其原因是小型化与计算机化之后传输成本的降低,而成本的降低又进一步刺激了增长的速度。 三、“新媒介理论”的重要问题 在第4章中,从“权力与不平等”、“社会整合与认同”、“社会变革”三个方面方面来考察大众传播,也能够从相同的主题来探讨新媒介的理论观点。 在权力这个层面:传播并未主要以垂直或中心化模式来运行,尽管在接近使用及运用上存在着不平等现象,但是由于传播者、接收者、旁观者与参与者都拥有接近权,所以我们并不能说新媒介被 统治阶级所拥有。 在整合与认同概念上:问题仍是新媒介宣传部是导致社会分裂还是促进社会整合,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新媒介信息的多元化,可能促进分裂;但是新媒介冲破地理限制,开启了不再限于既定的社会关系的认同。 就社会变革方面而言:一方面,传播者对内容方向和控制力的丧失;另一方面参与性也许更能够推动变革的进行。 四、“新媒介理论”的可能基础 新媒介依照他们共有的渠道分成四类,并以使用、内容、情境相区别: 1、人际传播媒介:包括电话,特别是移动电话和电子邮件。其内容是个人的且易逝的,此外通过耸传播所建立与强化的关系,要比所传递的信息更为重要。 2、互动操作系统:主要包括计算机游戏和视觉以及虚拟真实的装置。与传统媒介相比,主要区别在于互动性,以及对使用过程的控制而不是对使用目的的满足。 3、信息搜索媒介:互联网是最明显的例子,它们被视为一种具有空前的容量、实在的、易接近使用的图书馆与资料来源。 4、集体参与式的媒介:特别涉及网络的使用。运用的目的是为了共享和交换信息、观念、经验、发展活动。电话会议也属于此类媒介。 从个别使用者的角度,区分出新、旧媒介的特点:一,互动的程度;二,使用者所经历的“社会现场感”或者“社交程度”;三,自主的程度;四,私人化程度;五,享乐的程度。 五、信息传播的新模式 训示:通过训示,信息能够由一个中心同时向许多四周的接收者进行传达。特征:训示是一种典型的、针对许多人的单向传播,而个人给予反馈的机会非常少;另外,传播的时间和地点是由传播者或中心决定的。EG:演讲、音乐会、无线广播。 对话:个人能够直接和其他人进行互动,而这是跨过某个中心或媒介物而进行的,并且能够自行选择传播的伙伴、时间、地点以及主题。其特征是在交换的过程中,各方面都是平等的。EG:个人信件的交流、电子邮件的运用。 协商:意味着某种范围内的不同传播情境,在这些情境中,个人在信息的中心:资料库、图书馆、计算机磁盘中寻找信息。“协商”的时间、空间及主题由处于边缘的接受者决定的。 登录:称为登录的信息交流模式,是协商模式的反转。登录是中心要求并接收来自周边参与者的信息,通常参与者本身并不知道。在登录模式中,就内容和信息交流的产生而言,中心普遍比周围的个人具有更多的控制力。EG:中心电话交换机中的自动记录、运用“电视人员记录器”的受众研究。
9 综合图景。(图见书P110) 六、以计算机为中介的社群的形成 社群:(早期的观点)意味着一群具有共同地点、认同、特定规范、价值与文化实践的人,而且这群人通常人数很少,中以彼此认识或进行互动。是一种评估社会社会变革冲击的工具,而且是大众观念的对照物。 虚拟社群:以共同兴趣为基础,有意识地组成,通常是围绕着特定的文本或是由非计算机中介传播领域引进的事项(比如肥皂剧或剧中角色)而形成。它能够由任何数量的人人,以选择或是对某些刺激的反应为基础,通过网络而形成。虚拟社群可能保有真实社群的特征,包括互动、共同目标、认同感与归属感,各种规范等,而且具有排斥或拒绝的可能性;虚拟社群也有惯例、仪式与表达模式。在线社群具有开放性、可接近性、互动性的优点。 对虚拟社群的质疑:一是经常缺乏意义,它们经验的联系通常是无目的性、偶然性的联系。同时,由机器来担任中介,会降低使用者“与他人接触”的感知。 七、政治参与、新媒介与民主(非重点) 大众媒介因公共事务信息向所有民众传播以及政治人物与政府被曝光于公众而引起的注意和批语,被认为对民主政治有利。但由于传播渠道被少数声音支配,垂直流动居于主导地位, 以及媒介市场高度商业化等,导致媒介的民主角色遭到忽视。 新媒介提供了高度差异性的政治信息与观念方式,以及其在理论上几乎可以让所有声音无限制地接受使用,领导者和追随者可以有许多反馈与协商,所以新电子媒介为利益团体的发展以及意见的形成提供了新兴的论坛。 但是,没有其他社会基本条件的帮助,人们尚不完全清楚旧政治转变要如何才能产生。 八、新传播技术的全球化倾向(非重点) 新传播媒介虽然打破了传统“中心-边缘”式的大众传播模式,技术的拥有的确开启了信息与相互沟通的可能性,但是传播的不平衡依然存在,对较贫穷、较弱小国家而言技术的成本与运用及基础设施和管理系统都是有利于既得利益者。 九、自由的科技(非重点) 和其他媒介相比,网络仍然是自由而且不受管制的,但随着网络的增长,有明显的倾向显示它的自由已经受到限制。 十、新的平衡器(非重点) 电子媒介有助于一种更为平等与自由的社会产生。对于对些想要传播自己声音的人来说,其优点是一种顺畅的接近使用渠道,不必以那些控制印刷媒介和无线广播频道的强势利益为中介。 但是,在未来还是有被管制的可能,同时,较富有的人首先掌握并获得新技术,并永远领先于穷人。社会和信息的鸿沟将会扩大而非缩小。 十一、结论 尽管普遍出现重塑大众传播理论框架的主张,但公共传播仍然像以前一样持续进展,上述的理论仍是不确定的。 第七章媒介与社会的规范理论 一、媒介与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媒介应当执行当代社会中若干重要的、符合大家的利益的任务。公共利益也意味着媒介运作体系应该是和正义、公平、民主以及当前值得向往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相符合。 布伦勒认为,第一,媒介的权力就像政府的权力一样,应该用合法的方式来执行,这和“责任”的概念相类似;第二,公共利益不同并优先于其他特定利益;第三,公共利益的观念必定在一个不完美且不单纯的世界中运作。 海尔德描述了两种关于公共利益组成及其内容的建构方式的主要观点:一是多数主义观点:公众利益就意味着给予公众所想要的,也就是满足媒介市场中大多数消费者的需求;另一种是“单一论”,或“绝对论”,这会导致一种家长式或父权主义的体系,在其中由监护者或专家决定“什么是有益的”。 各地大众媒介都受到广泛的法律控制和制约,以及非正式手段的影响,而这些法律和非正式手段的用意是促进媒介执行那些“社会”所想要的事情,防止媒介做出“社会”所不希望的事情。 二、媒介社会理论的主要议题
10 媒介规范包括对媒介结构与组织和规范;及对媒介行为与内容上的规范。但同样的一套原则可以同时应用在这两种层面上。 结构与所有权。一是独立性,以便充分保护自由与开放的观念与信息的公开表达;二是多元性,即一种反对所有权集中与控制垄断的规范,社会中各种声音都拥有通过媒介向社会传播的机会。 公共秩序和国家安全。媒介既有维持秩序和社会整合的功能,也有引发冲突和失序的可能。所以对媒介进行一些合法的限制是必须的,但是政府也容易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由来控制和封杀媒介。 “公共领域”的前景。媒介通过对公共事务住处进行完整、公平与可靠的公布,促进多元观点的,给社会上许多声音表达的机会,让公民参与社会与政治生活。 文化价值。一般希望媒介能够支持社会主流的价值与道德标准。在文化价值领域,消极的规范理论多于积极的,禁止的多于改进的,例如对暴力与色情的做法。 个人的权利。媒介经常侵犯个人的权利,如人个名誉、隐私权、财产权等。但对于隐私权的侵犯因更广泛的公共利益的理由而获得正当性,EG:政治丑闻、公共名人的事件。 三、早期的理论:身为“第四权力”的新闻业 第四权力:由18世纪英国的伯克所引用。用来指称新闻界所拥有的政治权力,这种权力和大英帝国其他三种权力-上议院、教会、下议院的权力相等。新闻界的权利来自它具有的公布或隐藏信息的权力,以及其他提供信息的能力。而其核心的自由则是报道与评论政府的审议、会议及行动。此种自由乃是代议民主进步的基石。 18世纪后的所有革命和改良运动无不高举新闻自由的旗号,并在实践中运用这个理论以推动自己的发展。 意见自由市场:当真理与谬误都得以自由发表时,自由表达的真理最终将战胜谬误。 新闻自由奋斗的脉络是与出版和某些权威之间的对立,最初是教会,后来的政府。 新闻自由主要从“自由免于限制”来下定义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闻自由成为赚钱的手段,以及新兴的资产阶级进行宣传的手段。 四、1947年的新闻自由委员会与社会责任论 新闻自由委员会:为了应对美国的报业,尤其是它的煽情主义、商业主义还有政治不平衡与垄断倾向的广泛批评,一个非官方的调查委员会在1942年成立。 1947年,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的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提出了“社会责任”的观念。该委员会支持一种具有多元性、客观性、信息性与独立性的新闻制度,社会责任应该靠新闻界的自我约束,而非政府的控制来达成,但同时也不排除政府控制的情况。 重点提示:社会责任论:一,媒介对社会有义务,而媒介所有权是一种公共信托;新闻媒介应该是真实的、准确的、客观的、中肯的;三,媒介应该是自由的,且自我约束的;四,媒介应该遵守共同的伦理与专业规范;五、在某些环境下,政府可能需要介入以捍卫公共利益。 五、职业特性与媒介伦理 新闻职业特性具有多种形式,包括组成协会、创立新闻评议会,并且以制定行为准则和伦理的形式来规范良好的行为。 新闻记者的行为准则是指“新闻记者本身所采纳与控制的一套专业指导原则”。 这些现象反映出广泛的新闻专业化过程,也反映出媒介希望保护自己免受批语,尤其是远离外界干预与妨碍自主性的期望。 强调新闻必须促进人权、和平、国家自由、社会进步与民主,禁止种族、民族与宗教歧视、尊重隐私、禁止收受贿赂或牟利等。 六、《报刊的四种理论》与其他理论
四种理论:集权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根据最近的批评意见,认为该书就只有两种理论,自由主义和与它相对的集权主义。 集权主义理论:就是对近两个世纪或者更久各种压迫性政权对新闻实施控制的描述。 自由主义理论是从自由民主对抗暴政斗争的角度来描述的,主要原则:一是防止政府控制的消极的自由;二是“自我校正”精神,即“意见的自由市场”。 近来,一些评论家认为,除去上述两种理论,还需要一种“发展理论”:经历了从欠发达和殖民主义到独立过程的社会,通常缺乏金钱、设施、技术和受众,以维持一种广泛的自由市场式的媒介体系。在这种情境下,政府 11 包含总结汇报、高中教育、教学研究、人文社科、外语学习、资格考试、计划方案、自然科学以及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等内容。本文共8页
相关内容搜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