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明月天涯 五音jw下载名词解释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五音 传注体 古今字 本义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汉语五音是指唇、齿、牙、舌、喉五音,是按照声母发音部位不同划分的.  五个不同的发音部位将中古的36字母(即36个声母)分为五类,故称五音,如果再细分一些,从舌音中分出半舌音“来”(L)母,从齿音中分出半齿音“日‘(R)母,就分成七组,则称七音.  中国古代儒家典籍有"经"和"传"之分."经"指古书原文,"传"是后人作的,又叫"传注",是对经书的解释.传注体指的是给古书所作的注释的体式.一般随古书正文刊行,附于相应的原文之后.  传注体常见的名称有“传”、“注”、“笺”.  传,是传述的意思,指传述经文的文义.孔颖达说:“传者,传通其义也.”一般是先释字句,后明经旨.如汉代毛享的《毛诗诂训传》.  注,是注释的通称,取义于灌注.意思是古代经书意义难懂,需要训解才通晓,象水道阻塞,必灌注而后畅通.“注”的名称大致始于东汉郑玄.因为作注的人多,注便成为了通称.  笺,是表识的意思.本指读书时有所领司用笔标志在原文一侧的文字,这里是注释的一种.一般对经传简略不明的地方加以补充发挥,对不同见解的地方加以订正.  汉代注释家在注解先秦文献时,多用传注这种体例.  古今字,是不同时代记录同一个词(或语素)使用的不同形体的字.使用年代较早的是古字,使用年代较晚的是今字.如莫/暮、景/影、辟/避等.  本义,指词语的本来意义,如“兵”的本义是武器,引申为战士(拿武器的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英国文学名词解释大全(整理版)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4页
1,alliteration
2,kenning
3,caesura
4,romance 5,chivalery
6,quatrain
7,meter:rhyme
8,heroic couplet
9iambic pentameter
10,bob and wheel
11,realism
12,idealism
13,renaissiance 14,blank verse
17,tragedy
18,humanism
19,cavalier poets
20,metaphysical poets
21,metaphysical conceit
1. Epic (史诗) (appeared in the Anglo-Saxon Period )
Epic is an extended narrative poem in elevated or dignified language, like Homer’s Iliad
& Odyssey . It usually celebrates the feats of one or more legendary or traditional heroes. The action is simple, but full of magnificence.
Today, some long narrative works, like novels that reveal an age & its people are also called epic.
Beowulf (
pagan (异教徒),secular(非宗教的) poetry)
Iliad 《伊利亚特》,Odyssey 《奥德赛》 Paradise Lost 《失乐园》.
Romance (传奇)(Anglo-Norman
feudal England)
Romance is any imaginative literature that is set in an idealized world and that deals with heroic adventures and battles between good characters and villains or monsters.
o Originally, the term referred to a medieval (中世纪) tale dealing with the love and adventures of kings, queens, knights, and ladies, and including supernatural happenings.
Form: long composition, in verse, in prose
Content: description of life and adventures of a noble hero
Character: a knight, a man of noble birth, skilled i often described as riding forth to seek adventures, taking part in tournaments(骑士比武), or fighting for devoted to the church and the king
Romance lacks general resemblance to truth or reality. o
It exaggerates the vices of human nature and idealizes the virtues. o
It contains perilous (dangerous) adventures more or less remote from ordinary life. o It lays emphasis on supreme devotion to a fair lady.
Alliteration (押头韵): a repeated initial(开头的) consonant(协调, 一致) to successive(连续的) words.
Heroic couplet (英雄双韵体)(introduced by Geoffrey Chaucer)
Definition: the rhymed couplet
a verse form in epic poetry, with lines of ten syllables and five stresses, in rhyming pairs.
英雄诗体/英雄双韵体:用于史诗或叙事诗,每行十个音节,五个音部,每两行押韵。
5. couplet (两行诗,对句): Two consecutive lines of poetry that rhyme. A
heroic couplet is an iambic pentameter couplet. During the Restoration period and the 18th C. it was a popular verse form.
6. iambic pentameter(抑扬格五音步): A
poetic line consisting of five V erse feet (pentameter
- is from a Greek word meaning “five”), with each foot an iamb-- that is, an unstressed syllable followed by a stressed syllable.
Rhyme (韵,押韵): the repetition (反复) of sounds in two or more words or phrases that appear close to each other in a poem. E .g.
River/shiver, song/long
第1页/共4页
寻找更多 ""2017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名词解释_中考_无忧考网
2017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名词解释
14:10 来源:无忧考网
中考网权威发布2017年中考语文知识点:名词解释,更多2017年中考语文知识点相关信息请访问中考网。
名词解释部分: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它: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4.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  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古代汉语考研辅导+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附答案
(0) (0) 本站小编
21:23:39 阅读(0)
古代汉语考研辅导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部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省形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分析形声字是使用的术语。指形声字省略形符某一部分的现象。
省声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分析形声字是使用的术语。指形声字的声符有所省略的现象。如《说文》:&融,&&从鬲,蟲省声。&
异文异文指不同的书或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在记载同一事物时使用不同的字词。如《春秋&隐公十二年》&公会郑伯于时来&,《公羊传》&时来&写作&祁黎&。又如&伏羲氏&在古书中也写作&庖牺氏&&包羲氏&等。这样的异文对於研究上古汉语的声母和韵母系统都非常有价值。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这部书是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也是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共收字九千三百五十三个,另有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个,分析小篆字形,说明了汉字的结构和发展情况。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徐灏《说文解字注笺》都对我们查检《说文解字》提供了帮助。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说文四大家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转注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汉字形体的构造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假借为用字之法。转注:说法不一。 四体二用对于&六书&是否都是造字方法,后代学者的看法与汉朝学者不完全相同。后代多数学者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可以造出新字,而转注和假借不能造出新字,所以&六书&不能认为都是造字方法。於是有学者提出&四体二用&说,认为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是造字的方法,而转注和假借则是用字的方法。
古今字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书写符号上有所差异,先出现的叫古字,后出现的叫今字。产生方式有二:一是词义引申分化,二是汉字假借。今字又叫&区别字&、&分别字&、&分别文&。
异体字由于时间或地域的关系,人们为同一个词造出两个或更多的字来代表它,形成了形体结构相差较大,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如睹覩。
通假字与&本字&相对,指用来代替本字的音同或音近字。所表示的意义与本字无关。 六书。
初文文字学上称同一个字的初期写法,多是独体字。与&后起字&相对而言。章炳麟《文始&叙例》:&於是刺取《说文》独体,命以初文;其诸省变及合体象形指事,与声具而形残,若同体复重者,谓之準初文。&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第一章:&这种初文在标识语言时,往往一形数用。&
《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撰成。司马迁利用史官典籍,博采《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等书与实地采访写成。记述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天汉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后其书有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均为褚少孙所补。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书中《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
《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家注俗称&三家注&的《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和《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集解主要汇聚他人的解释;索引解释原文时,除了个人的意见外,也引述他人的解释;正义除了解释原文、说明地理之外,还对一些字加了音注。 集解选取各家注解通释经传的叫&集解&。汇合&经&与&传&,为之解释。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故特举刘、贾、许、潁之违,以见同异。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比其义类,各随而解之,名曰《经传集解》。&孔颖达疏:&杜言集解,谓聚集《经》《传》为之作解。何晏《论语集解》,乃聚集诸家义理以解《论语》,言同而意异也。&
章句体章句之名,是离章辨句的省称,是分析古书章节句读的意思。刘师培《国语发微》说:&章句之体,乃分析经文之章句者也。&作为一种注释,章句不像传注类注释那样以解释词义为主,而着重于逐句逐章串讲、分析大意。汉代一些儒者治学,从辨析章句入手,故章句体兴于汉。《汉书&艺文志&六艺略》、载《易经》有施氏、孟氏、梁丘氏《章句》,《尚书》有《欧阳章句》、《大小夏侯章句》,《春秋》有《公羊章句》、《谷梁章句》。汉儒用章句讲经,大都支离烦琐,故被斥为&章句小儒&。一般人&羞为章句&,故自汉以后,章句日汇渐亡佚。今仅存东汉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赵歧章句解词串讲较简明准确,在原文每章末尾还用韵语概括&章指&,在《孟子》注释中有&开辟荒芜&之功。章句体虽不以解释词义为主,但它在对句意的串讲、分析中,往往包含了对原文词义的解释,这是应该注意的。
传注体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训解文献词句为主的体例。常见的名称有&传&、&注&、&笺&。
传,是传述的意思,指传述经文的文义。孔颖达说:&传者,传通其义也。&一般是先释字句,后明经旨。如汉代毛享的《毛诗诂训传》
注,是注释的通称,取义于灌注。意思是古代经书意义难懂,需要训解才通晓,象水道阻塞,必灌注而后畅通。&注&的名称大致始于东汉郑玄。因为作注的人多,注便成为了通称。 笺,是表识的意思。本指读书时有所领司用笔标志在原文一侧的文字,这里是注释的一种。一般对经传简略不明的地方加以补充发挥,对不同见解的地方加以订正。
汉代注释家在注解先秦文献时,多用传注这种体例。
疏本义开浚、开通,古人给古书做注解时,除了解释古书原文之外,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经注兼释的注释叫做&疏&,也叫做&正义&。如《十三经注疏》。
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有时也可称为&正义&。
《十三经注疏》是我国文史方面最重要的典籍之一,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礼记正义》、《毛诗正义》、《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周礼注疏》、《仪礼注疏》、《论语注疏》、《孟子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经典释文》,这些经文以及两汉人对这些经文的注解,以及唐宋人对前人注解的再注解。加上陆德明对这些文献的注音《经典释文》,统称十三经注疏。
《经传释词》清代王引之著,这是一本着重研究先秦和汉代经传中虚词用法的著作。收虚词160条,按古汉语36字母排列。
《词诠》近人杨树达著,这是一部虚词词典。按语法词类来分析各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括虚词的通常用法及特殊用法。体例是每解一个虚词,先注音,次辩明其词类,再说明其意义和用法,然后列举书证。结合词类具体指明古汉语中虚词的语法作用,是虚词研究的发展。本书共收虚词四百六十九个字,其中包括不常见的虚字。通俗易懂,对初学古代汉语的学者
比较适用。本书是按注音字母音序编排的,并附有《部首目录》,第二版末附有拼音索引,可供查检。
声训也叫&因声求义&&音训&。训诂方式之一。用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音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同字为训,二是同音为训。三是音近为训。可用于推求字源,解释通假。
因声求义也叫&声训&&音训&。训诂方式之一。用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音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同字为训,二是同音为训。三是音近为训。可用于推求字源,解释通假。
互文将两个句子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组织在一起,语义上相互呼应、补充,从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叫互文,也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如:①主人下马客在船。②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衍文衍文简称&衍&,也叫&衍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误加的文字。例如:《论语&微子》:&子路行以告,夫子儛然。&阮元的《校勘记》:&汉石经无&行&、&夫&字。案《史记&孔子世家》亦无&行&字,因丈人章误衍也。&
脱文&脱文&简称&脱&,也叫&夺字&,是指古籍中因传抄、刻印而脱落的文字。例如:《论语&颜渊》:&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阮元《校勘记》:&皇本、高丽本&吾&下有&岂&字。《释文》本&吾焉得而食诸&&案《史记&仲尼世家》、《汉书&武五子传》并作&岂&,与皇本合。《太平御览》二十二引&吾恶得而食诸&。&岂&、&焉&、&恶&三字义皆相近,疑今本&吾&下有脱文。
偏义复词由两个单音近义或反义语素所组成的复音词,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整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这种复音词称为&偏义复词&,古人称&复词偏义&或&连类而及&。
本义词本来的意义。有文字材料所能证明的与字形相应的最早的意义。但不一定是词的原始意义。
引申义是与本义相对而言的,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它与本义有着一定得联系。
同源词指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近或相关的一组有相同来源的词,又叫同源字。
析言、浑言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这是指出近义词共同义和区别义时所用的术语。
五经&五经&,指儒家的五圣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温柔宽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词比事,《春秋》教也。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儒教国家化由此谓开端。 七音音韵学术语。指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半舌音、半齿音七类声母。即在五音的基础上又分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
五音指的是宫、商、角、征、羽。&人含五常而生,声有五音,宫、商、角、征、羽&。因此五音也代指汉语的发音。在汉代,五音配以五行对应了土金水木火以及中西北东南。在汉语音韵学中,五音代指汉语声母的调音位置和调音方法,包括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音对朝鲜和日本的音韵体系影响很大。
文言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汉语为规范的汉语书面语。
词类活用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如:驴不胜怒,蹄之。(名词活用作动词)
避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更趋完密。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讳的对象有四类:一是帝王;二是讳长官三是;避圣贤;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发表评论 已经有0条评论
福瑞考研网 阅读(44) 评论(0)
17:55:26 福瑞考研网 阅读(21) 评论(0)
21:04:56 福瑞考研网 阅读(31) 评论(0)
21:01:55 福瑞考研网 阅读(20) 评论(0)
20:30:28 福瑞考研网 阅读(3) 评论(0)
21:07:01 福瑞考研网 阅读(1) 评论(0)
13:56:14 福瑞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3:48:52 福瑞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3:38:01 福瑞考研网 阅读(1) 评论(0)
12:45:42 福瑞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2:45:18 福瑞考研网 阅读(1) 评论(0)
12:36:08 福瑞考研网 阅读(1) 评论(0)
12:21:58 福瑞考研网 阅读(5) 评论(0)
19:31:59 福瑞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9:01:49 福瑞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8:51:42 福瑞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57:46 福瑞考研网 阅读(1) 评论(0)
16:52:03 福瑞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48:45 福瑞考研网 阅读(1) 评论(0)
16:47:22 福瑞考研网 阅读(7) 评论(0)
16:33:25 福瑞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6:25:25 福瑞考研网 阅读(1) 评论(0)
15:57:50 福瑞考研网 阅读(11) 评论(0)
15:39:41 福瑞考研网 阅读(1) 评论(0)
15:29:05 福瑞考研网 阅读(5) 评论(0)
15:27:53 福瑞考研网 阅读(1) 评论(0)
15:23:12 福瑞考研网 阅读(1) 评论(0)
14:48:53 福瑞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14:35:30 福瑞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
22:23:31 福瑞考研网 阅读(0) 评论(0)14被浏览2,653分享邀请回答7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明月天涯 五音jw下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