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除了上课时间以外都没有学习,成绩却还是很好

为什么有些人除了上课时间以外都没有学习,成绩却还是很好?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有些人除了上课时间以外都没有学习,成绩却还是很好?
作为老师,我来告诉你如何做吧。赢得学习竞赛不是要玩命跑,而是要给自己升级,这才是真正的竞争力。死命学是最低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它会耗干你的学习动力,很快就会厌学,所以就应该劳逸结合,来提高学习的幸福感。不要和别人比较,比完只会让你失去信心,其实排名10~20名的中上游就够了,这足以保证自己不掉队,不要刻意追求进前3名,为了进前三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训练根本不重要的技能,这就没时间给自己的竞争力升级了。我观察过很多学生,无论是上课还是自习,他们的注意力并不在学习上,在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无意识的游走状态。做起作业来就像在磨洋工。有时候一个小时一道题都没做完,发呆、走神、聊天、各种无谓的小动作,就是不能进入高效的学习状态。其实他们都是在假装学习和表演勤奋,是不得已被摁在教室里学习,很多人早就厌学了。而厌学是学习的癌症,靠老师的力量是很难治愈的。学习就像长跑,大部分时间不要领跑,让前三名竞争消耗去吧,你要做的是积蓄力量,保持自己不掉队、不厌学,在后半段再逐渐加速超越。当然,这也不是让你傻玩。你最应该关注是你当下的进步,主要精力用在给自己升级,而不是分数或他人。比如学习方法的进步,归纳、收集各种学习方法,降低自己的思考成本。纠错能力的进步,总结、反省自己的各种错误,闻过则喜的习惯可以降低你失败的成本。笔记整理的进步,梳理知识脉络和训练上面的元认知能力,完成思维方法上的系统升级。自控能力的进步,发现自己效率低下、情绪低落的时候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警惕自己沦陷。超越课本的进步,抽时间大量的阅读科普书、传记和名著,把视野拓宽到更广更深的领域。同学关系的进步,真诚的与同学分享经验和资源,建立互助的学习氛围,让他们成为你的助力。师生沟通的进步,每天都要抓住老师把自己的问题、疑惑、困难和苦恼都要提出来,老师的经验能大幅降低你的试错成本。(比如我这篇文章)你不用急于超越别人,特别是分数上,只要不掉队就行。因为人学了东西会忘记,很多高一高二学的知识到了高三就忘光了,需要重新复习和训练,这就是后面人超越的机会。你当下最重要的是把更多时间用在完善心智系统上,到了高三再拼命学,就能很快超越他们。我作为一个老教师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老师见的太多了,不要相信智商、天份、天赋的神话,那都是人为的幻象,太多人活在这种幻象里了,包括一些年轻教师,他们有这种幻象是因为见的太少。一说到不要相信智商,很多人会本能的抵触,你呢先别忙着点反对,推荐你看这本书《》,这里面对智商说的非常透彻,看完你就全明白了。开始在长跑中领先的人,都有自己能赢的幻觉,但最后都会绝望的发现,很多人在把他甩掉,而这时候他已经没有足够的力气追赶了。真正的高手,对内关注自己当下的小进步,对外关注不断增长的好奇心,积蓄好力量,在正确的时候发力,这才是最优的策略。其实就算你赢了高考,挑战也才刚刚开始,到了大学里,尖子生满地走,毕业后到了社会上,更是有积累了几十年经验的人在和你竞争,比智商和成就一定会被秒杀,是不管用的,还是要靠长时间的持续升级来赶超他们。年龄大的人,他们的缺点是负担重,升级比你难,这是你的机会。所以越快升级自己的心智系统越好,因为人生长着呢!如果你想知道如何升级自己的心智系统,可以阅读我的两个专栏《》和《》,里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帮到你。回答一些评论#你知道前三名看见这个心多累吗如果有一天,大家都不关注分数,都不在乎别人的智商有多高,而是关注自己的进步,寻找自己的兴趣和好奇心,并能和同学建立亲密的互助学习关系,我觉得教育的目的才是真的达到了,人的成长才是教育的目的,分数排名不是目的,不对吗?那个时候前三名就不觉得累了,你会很幸福,因为大家都把考试作为反馈的工具,谁都不把名次当回事了。#写的不错,但非常片面,智商是重要的因素不可忽略。“非常片面”这个词挺片面的,哈哈。大部分人所说的智商其实是天赋,因为他们喜欢用“天生”这个词。如果暂时看不了《超越智商》那本书,可以看我专栏里的以下几篇关于天赋的文章:——会引发习得性无助——我承认天赋,但大部分人说的天赋不是真天赋——天赋更多的是自我实现预言#我不喝!明明智商差距就在哪里。哎想哭自从鸡汤这个词开始流行,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一言不合就说别人是鸡汤。鸡汤偏见会封闭他们的好奇心,不再有兴趣去关注别人说的话有没有依据,有没有有价值的地方。他们就是要用情绪来抵触你。一般年纪大的人,才会这样固执,现在很多年轻人未老先衰,已经失去了开放的心态。这就是为什么要升级自己的心智系统,很多人的低效恰恰源自自我束缚,要警惕自己的封闭性思维。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21694被浏览1318485分享邀请回答1073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为什么有些人除了上课时间以外都没有学习,成绩却还是很好?
我的图书馆
为什么有些人除了上课时间以外都没有学习,成绩却还是很好?
讲三个故事。初中我读的是国家级重点高中的附中,全省成绩最好的学生,家庭背景最硬的,最有钱的学生基本都集中在这里了。当时班上有个学霸,班花,尖子生,父母大概是律师。数理化,一般人考试,很努力,最后得个98,99,总难免有个小闪失,但是她每次都是100,而且每次都是提前交卷。交完了还连连感叹:¨啧啧啧,这个题,是不是也太简单了。¨那些还在埋头苦干的可怜狗,手中的笔都要捏断了,只能抬头看着她,然后觉得人比人该死。语文课,你交个作文上去,老师随便批两句丢下来,但是她的作文,每次要在班上作为范文来念。英语课,总是,145以上,拿不到150是耻辱。开家长会,她的家长上台介绍经验,非常和颜悦色地说,我们的教育方式就是素质教育,关键看兴趣,孩子喜欢学就学,不喜欢学就让她玩,轻松自由就学好了。她和另外几个,一直占据着前三排名,他们是班上唯一不调座位,最先配上手机,最先配上电脑,最先用qq,每天零花钱最多的。在我们看来,他们是学习娱乐两不误,德智体美劳先天完美发展的好孩纸,超新星人类。于是开完家长会回来,爹妈总是阴阳怪气的,看看人家玩得起!像你这种,就只有笨鸟先飞!用手机?上网?上个锤子!那个时候,我的成绩大概前五,对这个永远的第一名的妹纸,简直是到了迷信的地步。我坚信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是天生的。后来和她玩得比较熟了,才知道,她课内课外的时间,都是排满了的,语数外数理化,全部在老师家补课,是的,语文都补了的!除此而外,周末是外语培训机构找外教补英语,空余时间学游泳,学网球,学古筝,学钢琴。从小学四年级以后,就是这样。我还记得春节的一个晚上,给她打电话,几个朋友说平时也紧张,过年过节出来吃个饭,聚一下。电话时她妈接的,她妈很客气的说,我上楼去帮你叫一下。过了一会儿她妈下来说,对不起,她写作业写困了,趴在桌上睡着了......你呆会再打......讲这个故事,我只想说,不努力就很优秀的故事一般发生在童话故事里,这个你都信的话,只能说明你很傻很单纯。事实上,要想看起来毫不费力,那么你必须非常努力。到了初三,开始感觉有点吃力了,然而前面提到的学霸始终是在红榜上第一个,我无论如何努力,三诊还是全校两百多名。有一次物理考试,居然挂了。作为班干部,校干部,班主任也是出于关心,当着全班的面把我提起来说了一顿,算是敲山震虎。没想到当时自尊心强,居然哇的一下就哭了。那个委屈啊,因为我也认真学了,早上六点就起来读外语,背单词,晚上11点才睡,作业我也写了,平时也没玩,连个流行歌曲都不听,但是你什么电啊,力啊,我搞得懂,算出来就是不对啊。最后一次家庭聚会,姨父,教育专家一看,说,这样子要读本部可能恼火了,不过不着急,你还是去补课吧。然后托关系找了个本部的老师。拿着我的几个不及格的卷子去找她。老太太和颜悦色地看了看,然后慢条斯理的开始给我补。一周就上一次课,勾重点,上了个把月,各种试题,卷子反复拿出来做。最后物理100,从来没掉下来过。数学也开始补,从此之后理科成绩吊打全班。后来介绍了一个小学妹去,也是十几分补成满分。我不是想批判应试教育,因为全中国就这样。我也不是想推崇补课,扼杀天性,把所有小孩都变成机器,但确实不是所有的小孩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在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方面,人和人是有差异的,小时候训练越多,成型越早,就比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强一些,这不是智商问题,就是个适应能力问题。一个有多年经验的大师指点你一个小时,真的比你自己瞎摸索一个月见效。补课真的要不到多少时间,在你每天傻了吧唧刷剧的时候,人家一周花一两小时去老师家里坐一会儿,就把一个星期的问题都解决了。所以¨你看到的¨仅仅是你看到的而已,你又不是他妈,人家开小差,逛街,拉屎,滚床单的时间,他妈都管不到,你就能了如指掌?那些从小就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进入了高中,已经是良性循环,你看到人家在玩,或许人家真的没有吃夜草,但是人家课堂45分钟充分吸收,外加课后合理安排时间消化,可能效率就是比散养的要高很多。这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经过训练的军用黑贝和家里逗主人开心的二哈,差距也就是几年的条件反射而已。讲这个故事,我只想说,人和人智力的差距肯定是有的,但是决定性因素并不是先天差异,而是问题的打开方式。有师傅指点的或者自己擅于找到规律的,就是比瞎干的效率高。那么,比你努力的人,还比你有方法,你不做学渣谁做学渣?更可怕的是,他们不怕老师,经济利益的关系使得老师放下了架子,这样师生之间的沟通障碍更小,学生更开放大胆。容易养成一种不怕事的习惯。我后来接触的很多第一眼就让你喜欢的学生,一般都是不把老师当老师,而是把老师当朋友的。后来读高中了,全班都是一种阴阳怪气的风气——老师:这个你们都不懂,猪啊?学霸:就是就是,这个你们都不懂,不知道下来有多懒!班干部:哎嘛,我又没考到满分,回去肯定被打死!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做化学题,按照公式,用计算器,照着搬,就是做不出正确答案。我觉得自己是一绝对的弱智。然而我同桌却是一看题直接出答案......后来毕业多年,大家说起,当时班上大多数人都在各种补习班,老师家补课,上课还没讲一样东西,上周末他就已经做过无数次了。爹妈也是很不愿意送我去补课的,因为每科都补的话,一个月好几千。哎,说实话应试教育的畸形体制下,现在小初高的老师真的是毁人不倦金腰带,漏题补课无尸骸啊。爹妈觉得,你自己不喜欢,不是那块料,反正补了也是卵用。这个也是有道理的,所以我高中混得可渣了。然而有个数据很有趣,原来班上牛逼的学霸,大多数出国了,有的没有必要回来,有的想回来,却回不来。不得不说,他们是人生的赢家,用一代人到两代人的努力,完成了阶级的跨越。接下来是家庭条件不错的,以前是啥样,现在还是啥样,当学渣还是学霸,反正都有工作,反正房子车子无忧,想读书的呢,出国镀金,回来进个企业,年终奖拿到手软。这帮人每天讨论的是哪家新餐厅好吃,格子是不是又出了新风衣,驴牌的爆款是什么。班上原来很糟糕老被老师批评和吊打的孩纸,有的进警校,有的进军校,有的自己开公司,现在最孝顺的,常常去看老师的,是当时老师最不看好,最调皮捣蛋的¨坏孩子¨。只有那些比来比去,又没背景,又没天赋,又不努力的,现在在为生存挣扎。时不时还怨天尤人。除了那些真正当科学家的,其他人见了面,不管以前成绩好不好,说起什么三角函数,元素半衰期,牛顿定律,一样都是一脸的麻木——啥啥啥?早忘光了!来来来我们讨论一下怎么股票期货黄金代购搞点银子花。世界就是如此,弱肉强食,越厉害的越厉害,越弱的越弱,除了少数人,大家都在浑浑噩噩。当然班上也有极个别什么都不补,自己认真学习的天赋异禀的人。我遇到过一个,生活及其节俭,娱乐及其单调,性格还有点古怪,然而不但每科总是高分,而且自学日语,外宾来了能够直接跟外宾交流。时不时他还可以指出老师的错误,这种人太宝贵了,天生喜欢学习,没办法,毕竟兴趣是最大的老师......这个男生后来去了新加坡,估计今后是个大科学家的料。我看得出来,老师并不喜欢他,甚至都不想拿他来给自己教育有方贴金,在老师看来,他也就是个怪胎而已,所以有什么好事,有什么好机会,是那些补课走后门的占了先机。他从来没有说过学习是个很轻松的事,他承认学习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是枯燥乏味的,尤其是打基础阶段,然而基础的扎实程度又是和今后紧密相连的。他只是觉得新知识,世界的规律总是吸引着他的好奇心去探索,尝试,验证,他是真的喜欢,他随时都在学习和思考,而且从来不掩饰自己的勤奋和牛逼。你身边要是真有这种人,你就赶快对他好点吧,买早饭给他带一份,有零花钱多给他花,生活给他伺候好点,什么微信微博脸书能加上的赶快加上,他的课本试卷作业什么的你记得收藏好,多年以后说不定你靠吹牛你是尼采,福柯,图灵,曼昆,霍金这一类璀璨巨星的愚蠢的同学,大概就够混一辈子了。ps.后来我成为了一名教师,在国内教过大学生,在国外带过研究生,发现一个普遍现象,不管是真学霸,还是假学霸,只要不是先天热爱学习的,而是那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补出来的,都有一种贪官或者暴发户悄悄地干活,放炮不要的习惯,那就是从不在别人面前秀勤奋,只秀优越感。¨哎呀来玩嘛,学什么学,反正学习也没用!¨¨你这么聪明,不需要学习的!¨¨应试教育就是毁人的,只会学有什么用,要会玩,会社交才能适应这个社会¨他们总是这么对你说。然而,竞争和碾压的时候,他们是一点都不含糊的。他们没考好在老师面前一哭二闹三上吊四吃耗子药五睡觉的造型是不会让你知道的,反而还在你面前个性地说,傻逼老师,不识货,我才不在乎他给我几分呢!他们自己投了一百份简历也是不会告诉你的,说不定还把你的简历要过去参考参考。老爹安排他们进某公司他们也是不会告诉你的,在你面前说的都是,哎呀他们非要我去银行上班,残酷地剪断了我自由的翅膀,一个月工资才两千多,真没意思!然而年终奖十多二十万他们是不会告诉你的。我亲眼看到一个班上课,补课,你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全班都说懂了,而私底下各自是阵营,套路深似水,来邮件的,发短信的,请吃的,搞关系的永远络绎不绝。中国人搞其他的不行,就是宫斗高手是永远不缺的。认真你就输了,反正僧多粥少,挂的是你,没工作的是你,被淘汰的是你。真正的学霸,智力和习惯上时具有一定的碾压优势的,这就是为什么爱因斯坦,霍金,牛顿等人,几百年才出一两个。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不同的领域,产生过各种优秀的学霸,有些是靠天赋,也有一些是靠努力,无论靠天赋还是努力,真正的学霸,从来都是不需要掩饰自己的智商,也不屑于掩饰自己是如何用努力让已有的才华和天赋变得璀璨夺目的。你遇到的那些,只不过叫做学婊而已,他们有些背景殷实,出学校就可以赢在起跑线上,将你吊打,他们当然无所谓,还有一些,超过不了学霸,也没有牛逼的爹妈,只有站在同类的尸体上上位,他们有你们这些心安理得做学渣的人垫背,也就放心了。骚年啊,不要东想西想,如果你爹娘不是达官显贵,你自己又不是天赋异禀,却要过上毫不费力的生活,那就不要看别人怎样作死了,赶快滚回去好好读书吧。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21694被浏览1318485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1694被浏览1318485分享邀请回答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