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议迷宫捡垃圾组合都比读大学强吗

女孩考上大学父亲不让上 称捡垃圾都比读书强_教育培训_福建之窗
&&&&当前位置: &
女孩考上大学父亲不让上 称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发表时间:    
 来源:成都商报
  [导读]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
  资料图
  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女儿
  我不想把我辛苦赚来的钱白白丢给大学。&&&父亲
  读书有用
  女儿的愿望
  只有读大学
  才能更有修养更有层次
  复读一年,终于考上自己中意的成都某高校本科。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人,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读书无用
  父亲的账本
  我只读个小学
  比很多大学生还赚得多
  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打工,四年至少可赚8万,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拿去做首付买房子,或者开个店做生意都能赚钱。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个工作每个月就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赚回这16万。&不管什么方式,都比读大学划得来。&
  核心提示
  今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19岁的玲玲出生在川北的一个小村子。父母和所有的亲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母都只读完了小学,就开始自己做小生意。5年前,觉得成都是大城市,更好赚钱,父母带着玲玲和弟弟举家搬到了成都,在槐树店路附近全款买了套房还买了个小铺面,靠着这个铺面做着小生意。&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玲玲说,父亲反对主要是认为上大学没什么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本网注明"出处:×××"(非福建之窗)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2、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女孩考上大学父亲不让上 称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作者:柯娟 何彬
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女儿
我不想把我辛苦赚来的钱白白丢给大学。&&&父亲
女儿的愿望
只有读大学
才能更有修养更有层次
复读一年,终于考上自己中意的成都某高校本科。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人,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父亲的账本
我只读个小学
比很多大学生还赚得多
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打工,四年至少可赚8万,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拿去做买房子,或者开个店做生意都能赚钱。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个工作每个月就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赚回这16万。&不管什么方式,都比读大学划得来。&
今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19岁的玲玲出生在川北的一个小村子。父母和所有的亲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母都只读完了小学,就开始自己做小生意。5年前,觉得成都是大城市,更好赚钱,父母带着玲玲和弟弟举家搬到了成都,在槐树店路附近全款买了套房还买了个小铺面,靠着这个铺面做着小生意。&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玲玲说,父亲反对主要是认为上大学没什么用。
她想读大学
出路在哪里
还有一个星期,录取玲玲的大学就要报到了。由于得不到父亲的支持,玲玲也曾尝试其他的办法来筹大学学费。
她先是想申请助学贷款,但是仔细研究了相关政策之后,她发现自己根本够不上贫困的资格,无法申请贷款。她想借钱,但是和家里的亲戚关系一般,加上亲戚和父亲的观念一样,她觉得是没法从亲戚那借到学费。
玲玲对好朋友蓉蓉诉说了这件事。蓉蓉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父母直接打了一万余元过去,蓉蓉说,交完所有费用应该还剩下2000元左右,她要把这2000元都借给玲玲,支持玲玲读大学。
然而这离四年的大学学费相差甚远。
眼看就要开学了,昨日,玲玲再次和父亲进行了沟通。父亲依然还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女儿相信自己,读书没有什么用,自己为她规划的道路是自己亲身实践过的。这些话说了无数次,玲玲有些疲惫,也有些无奈,她只是坚定地看着父亲,不断地重复着&我就是想读大学&这句话。
最终,父亲撂下了一句狠话,&反正我是不得出钱的,就算你自己找到学费生活费,只要你去读了大学,我以后再也不得管你。&(玲玲系化名)
女儿的追求
我非常爱读书,喜欢泡在图书馆里。书本打开了我的眼界,提高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我不想成为只会做小生意的农村人,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做个有层次的人 我要读大学
我不想过父亲那样的生活,思想封闭、眼界和层次低,没有任何精神追求
父亲两次反对我读大学
&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8月30日,在槐树店路一家茶楼,玲玲告诉成都商报(微博)记者,与其他因为贫困不能读大学的同龄人不同,父亲反对主要是认为上大学没什么用。
&实际上,从小学到高中,他都没有反对我读书。第一次发生分歧是我去年复读时。&去年,玲玲高考发挥不好,只考上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三本院校。
当玲玲把自己的复读决定告诉父亲时,父亲第一次表现出对读大学的反对。&他告诉我,读大学没用,还不如直接出去打工。随后、玲玲和父亲为此进行了长达一周的沟通。&由于我自己联系了一所高中复读,不仅不给学费,每月还有200元的补贴。因此父亲并没有太过坚持,我也顺利复读。&
通过一年的努力,今年8月初,玲玲终于接到了自己很中意的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还没来得及分享考上大学的喜悦,她不得不再次就&读不读大学&问题和父亲开始了长达一个月的&谈判&。
&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谈到这个话题,双方都想说服对方。&玲玲说,在父亲看来,花几万元读个大学,出来很有可能找不到工作,几万元钱白白丢了。即便大学毕业出来找个工作,月薪也不过两三千元,&和高中毕业就去打工能赚到的工资几乎一样,浪费了钱还浪费了四年的时间,不值!&
父亲告诉玲玲,&你现在就进入社会,开始打工,当个服务员,学习点别人的经营方式,锻炼几年后,我出资给你开个店,当个小老板,一样能赚钱。&
[责任编辑:王尚喆]
相关新闻:
用户名&&密码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当前位置:
&“捡垃圾都比上大学强”,现实还是揶揄?
“捡垃圾都比上大学强”,现实还是揶揄?
作者 ll9999
今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化名),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 & 记者:很多家是农村的父母都认为知识改变命运,都希望娃娃能考上大学,你为什么不这样想?
& & 玲玲父亲:就算10个父母有9个都这样想,我也要做特殊的那一个,我坚定地认为读大学没得用。
& & 记者:你是不是认为,不管做什么工作,赚到钱就可以?
& & 玲玲父亲:是啊,捡垃圾都比读书强,我们门口捡垃圾的每年都能赚两三万,很多大学生出来都赚不到。(《中国新闻网》9月2日)
& & 手拿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化名)却不知道自己的路在何方
& & 不仅是80后自身对高考的排斥,现在连家长都出现这样对立和抵触的情绪。或许,这位父亲的想法和做法有些偏激,甚至极端。但至少折射当下一种现实的尴尬。曾经被冠之以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何时竟变得如此的一文不值?
& & 先来说说自己身边的事,就在老家的农村里,不像偶们那一代,村里出个大学生算是天大的喜事了。可时代不同了,考大学越来越容易;但因为上的是三本甚至普通的大专或民办高校等,刚考上的那一阵子家里是高心了好一会,可一等到毕业就傻眼了。
& & 要么去生产线当工人,怕吃苦不愿去,最后还是跟了一个包工头的亲戚去了工地;更有甚者,还有一个还被骗至外省的传销团伙,家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捞出来,现在在农村里娶了个老婆,安心在家当起奶爸来,整天游荡,一家三口所有的开销由父母亲供应。
& & 事实上,农村里的考生大部分由于起点较低、农村中学的教学质量低下等,导致自身成绩很是一般,很难考上国内的一流大学,甭说那些数一数二的顶尖大学了。二、三流甚至更低的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自身质量参差不齐,在人才市场中竞争力明显逊于别人。
& & 不争的事实是,高校大幅扩招带来的后果就是,入学率大幅下降,与上个世纪相比,高考变得愈发的容易和简单。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残酷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高于80%的考生都能上大学:从重点到普通,从公办到民营,各个层次的高校都有。
& & 关键是,从各式高校里生产出来的流水线产品越来越不适应市场了。或是自身的原因,因为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进入大学就仿佛进入了潇洒和挥霍青春的天堂;要么是高校老师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哪有精力专心与科研和育人。此种情况下,毕业生的质量可想而知。
& & 于是乎,近年来每到毕业季,大批的毕业生涌向人才市场。眼高手低的不乏其人,要么嫌薪水低,要么嫌职位低。再加之不愿从基层做起,或者不愿回基层去,候鸟似的蜗居在现代城市里;但城市的高房价和生活高成本往往吓退了不少农村学子。
& & 再反观另外一种奇特的现象,一些没上过大学的农村人或城市人,由于自身头脑灵活、脸皮厚肯吃苦,又善于捕捉市场机会,按照现代人的标准,要么成为大老板,要么活得很滋润。这样就在无形中增加了对上大学没有啥好处的新概念。
& & 只是,“捡垃圾都比上大学强”固然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仅是对现实近乎冷笑话般的嘲讽,更是一种新形势新环境下的“读书无用论”。其实,这是一种无奈之下的喟叹,更是对无情现实的揶揄。
二本以下大学,就不要上了。
不如读大专,学个好专业。
扩招大学生,学校就是为了赚钱,导致老师为了完成任务教书!
人生历炼必经的阶段,终身受益,岂能用挣钱的多少来衡量。
一种社会环境造就一种思想理念,现在的社会体现你成功与否,普遍都是以你所拥有的金钱和社会地位来衡量。当然啦!你也可以用思想道德修养上说的那个价值观来衡量,呵呵...
上大学是为了学习生存能力,如果想着自己上大学就很牛鼻子,认为上大学就什么都有了的,那还是不要上的好。
我能在大学里知道什么样的人我不会去结交,遇到我最近几年里可能最好的朋友,并且我有点知道我开始不是盲目的去听从某个老师,而去自己来权衡其中的利弊,开始学会了拒绝。
今年刚上大一的新生,我问他,大学毕业后第一个月的工资,你想要多少?他说应该要五千多。我问在三线城市吗?他说是。我不想说什么。典型的眼高手低。
书读的多,遇到事情处理的角度都不一样,体会也不一样。。还是多读点书好
24小时热帖
下载小木虫APP
与700万科研达人随时交流北青报:如何破除“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来源:&&&&
&&&&&&字号
原标题:如何破除“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在大学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四川成都槐树店路的玲玲(化名),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玲玲的父亲所称“捡垃圾都比读书强”,在网上引起很多网友的共鸣,这也折射出社会对大学教育不满的情绪。在笔者看来,这位父亲可以对读大学进行如此判断,但却不能剥夺孩子上大学的权利;从孩子已成年角度,他也可以拒绝为孩子提供学费支持,但在上大学问题上,还是应从长远计―――上大学要算“投资账”,但更应该算教育账。
  我们承认,这名父亲的经济账或许是对的。他说,大学四年学费加生活费肯定需要8万,如果高中一毕业就开始打工,四年至少可以赚8万,这样一来一回就是16万。这16万都可以拿去投资个房子做首付,或者直接开个店做生意也能赚钱。可是拿去读大学,毕业后也许找不到工作,或者找一个工作每个月就两三千元,又要四五年才能赚回这16万。可是,读大学还有发展人格、完善自我的非功利价值,难道人生就只追求金钱吗?
  毋庸回避的事实是,在我国社会,功利教育盛行,读书对于很多人而言,只剩下功利的价值,而一旦功利的读书价值下降,读书就变得无用,这与我国的整体教育模式和目标有关。在基础教育中,只重视知识教育,把升学作为唯一的奋斗Q标,没有针对学生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生存教育;在高等教育中,混一张文凭是很多人的追求,以前文凭还比较值钱时,大家认为读大学有价值,而当文凭不值钱―――仅凭一张文凭找不到好工作时,就认为读大学没意义,加之近年来大学办学严重同质化,甚至有的学校、专业教育严重空心化,不能给学生多少真正的教育,这种情绪进一步增加。或者说,是我国当前的教育模式,制造了功利教育观。
  对于这起事件,我国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引起反思,虽然不把上大学作为唯一的成才选择,在健康的教育环境中,其实是社会的进步,意味着学生的教育选择多元、成才选择多元,但在我国当下,不选择上大学其实充满无奈情绪,这就需要大学提高办学质量,提高教育回报率。如果大学办学质量低、教育回报低,会有越来越多的家庭、学生选择放弃高等教育,并产生放弃高中教育、初中教育的连锁反应。其实,我国每年已有200万左右的学生以各种形式放弃高考,只是由于学生做主放弃,或者家庭和学生共同商议放弃,没有像这位父亲要求孩子放弃具有新闻效应。
  另外,我国社会应该为学生自主选择提供空间。据报道,这名学生其实想通过助学贷款来完成学业,而不是依靠父亲的资助,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也有助于其自强自立―――父亲的不允许,恰可以给其自主锻炼―――可她仔细研究了相关政策之后,却发现自己根本够不上贫困的资格,无法申请贷款。这是不应该的。在国外,不少国家的助学贷款基本覆盖所有的学生,凡是想贷款上学的学生,都可以申请,这可以让学生自强自立,完全靠自己的力量读大学,而不需要家庭的资助。以美国为例,一个本科生最多可以借4.6万美元,一个研究生可借13.85万美元。助学贷款学生享受较低的利益,而家庭经济状况困难的学生则能得到政府的利息补贴,自己不用支付大学期间的贷款利息。我国也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允许所有学生都可申请助学贷款,而对贫困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实行免利息。
  如果我国能推行这样的制度,也就表明我国教育部门和大学真正重视学生自强自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切实关注受教育者的权益。当学生能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大学学业时,这样的大学竞争力必然更强―――不能回报给受教育者教育价值,受教育者选择借款读书干啥?所以,如果能以这起事件来推动我国助学体系的改革,那么,这可以视为我国大学在应对读书价值下降时做出的积极举措。
(责编:张丹丹(实习)、文松辉)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观点集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正文
父亲反对女儿上大学 称捡垃圾都比读书强
  今日是很多大学的开学日,在新生们忙着开始迎接大学生活时,家住槐树店路的玲玲,却在为上大学的事和父亲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谈判。虽然拿到了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玲玲的父亲固执地认为“读书无用”,他宁愿出钱资助玲玲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
  19岁的玲玲出生在川北的一个小村子。父母和所有的亲戚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父母都只读完了小学,就开始自己做小生意。5年前,觉得成都是大城市,更好赚钱,父母带着玲玲和弟弟举家搬到了成都,在槐树店路附近全款买了套房还买了个小铺面,靠着这个铺面做着小生意。“我们家经济条件不错,不缺上大学的钱。”玲玲说,父亲反对主要是认为上大学没什么用。
  她想读大学
  出路在哪里
  还有一个星期,录取玲玲的大学就要报到了。由于得不到父亲的支持,玲玲也曾尝试其他的办法来筹大学学费。
  她先是想申请助学贷款,但是仔细研究了相关政策之后,她发现自己根本够不上贫困的资格,无法申请贷款。她想借钱,但是和家里的亲戚关系一般,加上亲戚和父亲的观念一样,她觉得是没法从亲戚那借到学费。
  玲玲对好朋友蓉蓉诉说了这件事。蓉蓉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学,父母直接打了一万余元过去,蓉蓉说,交完所有费用应该还剩下2000元左右,她要把这2000元都借给玲玲,支持玲玲读大学。
  然而这离四年的大学学费相差甚远。
  眼看就要开学了,昨日,玲玲再次和父亲进行了沟通。父亲依然还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希望女儿相信自己,读书没有什么用,自己为她规划的道路是自己亲身实践过的。这些话说了无数次,玲玲有些疲惫,也有些无奈,她只是坚定地看着父亲,不断地重复着“我就是想读大学”这句话。
  最终,父亲撂下了一句狠话,“反正我是不得出钱的,就算你自己找到学费生活费,只要你去读了大学,我以后再也不得管你。”
  (玲玲系化名)
责任编辑:陈晨
48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锋日记 捡垃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