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水能覆舟亦能载舟启示是苟子还是李世民说的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均摘自《贞观政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题库-e学大
您好,欢迎来 e学大,我们来自全国最大的智能教育机构——学大教育
当前位置: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均摘自《贞观政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题库-e学大
【论述题】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阅读下列唐太宗的言论(均摘自《贞观政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材料三:天下英雄尽入吾彀(圈套)矣。材料四:“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族皆依朕如父母。”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思想?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的繁盛局面称为成为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认识使唐太宗善于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请举出被他重用的贤才。(3分)(3)唐太宗通过何种制度将材料三中所说的“天下英雄”纳入“彀”中?(1分)(4)从材料四以看出唐太宗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并写出唐太宗时期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具体事例。(2分)(1)重视人民的力量&& 贞观之治(4分)(2)房玄龄& 杜如晦& 魏征(6分)(3)科举制度(2分)(4)开明的民族政策&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4分)答案解析相关微课程上一题:下一题:发现相似题
学生端下载第28卷第9期2010年9月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王海燕,WANGHai-Yan;嘉应学院,社科部,广东,梅州,514015嘉应学;JOURNALOFJIAYINGUNIVERSI;参考文献(7条);1.李纯德儒道思想廉洁价值论[期刊论文]-嘉应学;5.吴兢;裴汝诚贞观政要?贪鄙第二十六20076;本文读者也读
第28卷第9期2010年9月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OURNALOFJIAYINGUNIVERSITY(Philosophy&SocialSciences)V01.28No.9Sep.2010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及其现代启示王海燕(嘉应学院社科部,广东梅州514015)摘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举其要者一是历代思想家们如先秦儒、法、道、墨诸家对廉政思想的深刻阐发和弘扬;二是一些有作为的君臣对廉政思想的倡导和实践;三是“国得宝,不如荐贤”的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思想火花。这些宝贵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四点启示:德法并举,营造“廉洁”和谐的社会环境;民水君舟,强化为官者“民本”思想的教育;居安思危,培养盛世下全体公民的忧患意识;考核监督,完善公务员的队伍管理和建设。关键词: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现代启示中国分类号:l(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42X(2010)09一(1022一05中国古代廉政思想和文化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在历代思想家和一些明君贤臣的直接倡导及身体力行实践下,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并为后人留下了廉政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为今天所进行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廉政清风的洗涤。如北宋的范仲淹,为人正直,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已熔铸成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激励着无数的后人和为官从政者。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崔秋甫三首》诗中有两句写到:“见客但倾酒,为官不爱钱”。王勃在《上刘右相书》诗中也写到“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在《永州韦一、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经验举要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内容非常丰富,这里试梳理其要者加以阐述。(一)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古代先哲对“廉政”文化建设的贡献儒家的“为政以德”、“以廉为本”、“廉政必先廉吏”的思想;法家的富民安邦、礼义廉耻国之“四维”的思想;道家的知足常乐、抵制贪欲、清心养廉的思想;墨家的节用爱民、“廉、义、爱、哀”君子之道的“四行”思想等等,都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自隋唐以后,大量的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考试步人仕途,从饱读诗书,到掌权从政,大多数人往往是集二者于一身,这其中不乏有威望的思想家,他们把廉政的理念带进官场,通过他们的倡导和率先垂范,使国家的吏治在~定程度上得以接受收稿日期:2010―07―15作者简介:王海燕(1956一),女,蒙古族,吉林松原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明清社会史。使君新堂记》中所说的“蠲浊而流清,废贪而立廉”等都是对为官者廉洁之德的阐述。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行己有耻”的思想,认为行己有耻不仅是要用羞恶廉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而且还应是“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驰之事也。聒之于人大矣!”等处世待人之道。他鉴于明末清初一些学人和士大夫寡廉鲜耻、趋炎附势而丧失民族气节的现象,提出“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虚之学,吾见其日是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也就是主张把“博学于文”与“行己有耻”结合起来。因此,他认为只有懂得羞恶廉耻而注重实学的人,才真正符合“圣人之道”,否则,就远离了“圣人之道”。顾炎武还提倡“利国富民”,,并认为“善为国者,藏之于民”。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进的精神力量。晚清大思想家、两江总督曾国藩把道德规范为“诚、忠、勤、恕、敬、万方数据第28卷第9期王海燕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及其现代启示廉、俭、信、谦、慎”等十字,主张用传统道德维护社会秩序,其中的“廉”和“俭”即是中国历代学者和思想家一直所倡导的和孜孜以求的修齐治平的重要内容。(二)“居上能俭。可以导俗”:古代君臣对“廉政”的倡导和实践在中国古代,对廉政的倡导除了知识分子和思想家外,还有一些有作为的帝王及其属下大臣。从远古的尧、舜、禹开始,直到明朝的海瑞和晚清时期的道光、曾国藩等,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诸多明君贤臣对清廉从政的传承提倡、制度构建以及身体力行的实践,为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最为称道的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祖朱元璋。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所创立的封建盛世一“贞观之治”,其核心内容就是善于总结历史经验、纳谏和用人,这些都与廉政有着直接的关系。唐太宗继位后,总结了隋炀帝暴政而亡的教训,他对侍臣说:自古帝王凡有兴造之事,必须贵顺物情。昔大禹凿九山,通九江,用人力极广,而百姓没有怨气,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百姓造福。秦始皇营建宫室,引起民怨,其原因是为徇其私欲。我今天准备修建一宫殿,材木都已准备齐全,但一想到秦始皇之事,遂作罢。古人云:“不作无益害有益。”“至如雕镂器物,珠玉服玩,若恣其骄奢,则危亡之期可立待也。”他下令:“自王公以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准品秩不合服用者,宜一切禁断。”悼。正是皇帝的倡导,在此后20年间,出现了社会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的清明景象,为贞观之治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唐太宗是从隋末农民大起义的风暴经历过来的,对君和民的关系而导致政权的稳固与覆灭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常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在贞观年间,他把“安百姓”作为重要的治国方针之一,爱惜民力,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他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民。”万方数据贞观二年,唐太宗对侍臣讲了贪财之人的愚蠢,他说“朕尝谓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贞观四年,太宗谓公卿日:“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卿等宜深思此言。”【31古往今来,贪官始终不明白这个道理,待到贪污受贿事发,锒铛入狱,则悔之晚矣。作为封建皇帝的这段话,对当今为官者也是个极好的警醒。在中国历史上,治吏最严、惩贪最厉者非朱元璋莫属。明朝政权建立后,即制定详细的法律条文,对官吏贪污腐败加以严厉处罚。如官员贪污赃银60两以上者,将被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朱元璋命令在各府州县衙门左侧设置皮场庙,就是剥皮的刑场,贪官被押到这里,砍下头颅,挂到竿子上示众,再剥下人皮,塞上稻草,摆到衙门公堂旁边,用以警告继任的官员。这种办法无疑对各级官员们起到了相当大的震慑作用。他还亲自编写《御制大诰》,用活生生的案例进行廉政方面的普法教育,收到了极好的效果。由于朱元璋出身贫苦农家,不仅深深体谅农民生活的艰辛、物力的艰难,而且他还身体力行,带头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洪武三年七月,太祖查阅内藏时,很感慨的对臣下说:“此皆民力所供蓄积,为天下之用,吾何敢私苟,奢侈妄费,取一己之娱,殚耳目之乐,是以天下之积,为一己之私也,今天下已平,国家无事,封赏之外,正宜俭约,以省浮费。”朱元璋不喜欢喝酒,他多次发布限制酿酒的命令。洪武四年十一月的一天,守卫京师的将士中有人于闲暇时酣饮,朱元璋听说后叫来训斥说:“勤俭为治身之本,奢侈乃丧家之源。近闻尔等耽嗜于酒,一醉之费,不知其几,以有限之资,供无厌之费,岁月滋久,岂得不乏。且男不知耕,女不知织,而饮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9月食衣服,必欲奢靡。夫习奢不已,入俭良难。非保家之道。”随后即命令:“自今宜量人为出,裁省妄费,宁使有余,毋令不足。”在朱元璋看来,节俭二字,非但治天下者当守,治家者亦宜守之。朱元璋不仅重典治贪,更为可贵的是他作为具有至高无上权力的皇帝能够带头执法。他的女婿、驸马都尉欧阳伦,凭着自己是马皇后亲生女儿安庆公主的丈夫,不顾朝廷的禁令,向陕西贩运私茶。后来河桥巡检司的一位小吏向朱元璋告发了此事。朱元璋立即下令赐死欧阳伦,同时他还发了通敕令,表扬那位小吏不畏权贵的精神。朱元璋惟一的亲侄、开国功臣朱文正违法乱纪,朱元璋毫不留情废了他的官职。开国功臣汤和的姑夫,自以为后台硬,就隐瞒常州的土地,不纳税粮,朱元璋也将他依法处死。(三)“国得宝,不如荐贤”: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的思想火花廉政建设最重要的内容是官员的选拔,这可以说是吏治清明的第一道保障。中国古代早就有“国得宝,不如荐贤”的深刻认识,这是古代选官制度的思想火花。的确,无论对哪一个时期的哪一个政权,具备一支素质高、操守好的官僚队伍,是能够实现清明政治的重要基础。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凡是开明之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重视选拔官吏。早在尧舜时期就十分重视选贤任能,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载:帝尧“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富而不骄,贵而不舒”,寿116岁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他在选择接班人时,“知子丹珠之不肖,不足以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尧认为:“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珠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珠得其利”。因此,“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舜在选接班人时,继承了尧的这一做法,选用治水有功的禹执掌天下。尧舜择贤传位,开启一代风气之先,为中国古代以德治国、举贤任能的思想奠定了最初的基础。诸葛亮特别强调“举贤”对于治国的重要性。他曾总结两汉兴衰治乱、用人得失的历史教训,“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41并据此提出了“治国万方数据之道,务在举贤”的方针。他说:“为人择官者乱,为官择人者治。”瞪】他认为作为一国明君,只有做到洞察全国大小官吏的善恶,进用贤良,退去贪懦,才能使得众多贤才为国所用。唐太宗李世民提出了“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的著名论断,这是当时对人才重要性的最高概括。“贞观之治”盛世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用人得当。贞观元年,太宗对房玄龄等大臣们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选官的审慎。选任官员要根据才能授职。《尚书》早就说过“任官惟贤才”,我们应该记住。贞观六年,他对大臣魏征说:“古人云,王者须为官择人,不可造次即用。朕今行一事,则为天下所观;出一言,则为天下所听。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故知赏罚不可轻行,用人弥须慎择。”可见,在如何选官用人上,唐太宗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天下未定之时,可以注重人的才能,天下已定,就必须要德才兼备了。明太祖朱元璋也把德行作为选任官员的首要条件。在洪武六年(1373年)下诏求天下贤才,强调司察举贤才必须“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而且非常重视人才群体的作用。他在洪武十二年,对礼部臣僚们说:“为天下者,譬如作大厦,大厦非一木所成,必聚才而后成,天下非一人独理,必选贤而后治。故为国得宝不如举贤。”【6’洪武六年(1373年),朱元璋下诏求天下贤才,强调司察举贤才必须“以德行为本,文艺次之”。由此,以德为先的用人思想通过诏书的形式转化为具有法律效力的用人准则。清康熙皇帝的人才思想更具有经典意义。他指出:“自古选贤任能,为治之大道。”所以,“致治之道,首重人才”。这些论述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天下兴亡、社稷安危、国运盛衰,皆系于人才的道理,即使今天的人读起来仍觉获益匪浅。二、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经验的现代启示儒家学说蕴含着丰富的现时代可以借鉴、继承和吸收的廉洁文化资源。‘71。卜一)德法并举。营造“廉洁”和谐的社会环境第28卷第9期王海燕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及其现代启示在以儒家为主导思想的中国古代社会,虽然强调德治教化,但也从来没有完全抛弃法治。儒家在治国方略的设计上是“以德为本,以法为用”,或者说“德法并举、德主刑辅”。因为在儒家看来,道德与法律在治国中各有积极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治国手段,但是德法有自身所无法弥补的缺陷和不足,需要相互补充借以发挥自身作用。中国封建社会的多数时期,都采用这种建立在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基础上的“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德法并举不但对于我国现今所进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而且对于我们营造“廉洁”和谐的社会环境更具有深刻的启迪。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德法并举,二者不可偏废。这是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给我们的宝贵启示。回顾中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使我们对以德治国还是以法治国的治国方针有了很清晰的答案。秦始皇建立秦朝后,由于单方面强调法治,实行暴政,结果使其秦王朝短暂而亡。明太祖朱元璋虽然以治吏惩贪最严而著称于世,但他并没有忽视中国传统的道德教化作用,采取德法并用的方针,使得他所创建的大明王朝初期的政治清明胜过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孟子曾经说过:“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我们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设也需要德法并举,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虽然现代社会更加突出法治,但我们应该结合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将我们祖先留下来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成功的经验传承下来,再吸取其他民族的优点和现代社会的有效机制,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廉政文化思想体系和制度,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才能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二)民水君舟,强化为官者“民本”思想教育民水君舟的思想,最早是由苟子提出来的,后来被唐太宗等后代思想家和统治者所阐发,可以说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又一宝贵经验。这一告诫对于我们今天领导干部个人政德的培养和整个公务员队伍的廉政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以民为本、顺应民心。自先秦典籍《尚书》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民本思想之后,历代进步思万方数据想家以及较为开明的统治者都能坚持民本与爱民的思想传统,并在统治制度与政策的设计上有所体现。他们能够比较清楚的认识到,政治的重心在民不在君,比如孟子就直接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社会的主体是民而非君,统治者的政策只有顺应民心、保护人民,爱护人民,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与拥戴,国家才能够达到长治久安。否则人民就会造反,政权就会覆灭。“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民心者得天下”,等等。这些古之圣贤之言,无不都在强调民本思想。因此可以说,民本思想既是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优秀传统,也是历代廉政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今天,我们仍然强调以民为本,尤其对于廉政文化建设而言,民本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因为各级领导干部的权力是人民给予的,权力的行使就应该时刻以为人民服务为其宗旨。只有坚持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原则,才能够在任何时候不被各种欲望所诱惑,才能够做到洁身自爱和廉洁奉公,也才能够最终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做一个人民信赖的好官。(三)居安思危,培养盛世下全体公民忧患意识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时刻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以及全体公民的忧患意识教育。因为忧患意识是执政党建设的一种重要资源,是一个民族和国家不断创新和兴旺发达的真正动力。什么是忧患意识呢?具体说,所谓优患意识,即是古人所说的“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意识。无论个人、集体以及国家,都需要具有忧患意识,这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如何培养盛世下全体公民的忧患意识?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居安思危的氛围。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使各级领导干部以及社会的全体成员都能认识到“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奢侈华丽,人之大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道理。充分挖掘历史资源,用古往今来勤俭廉洁的典型人物及其生动事例进行宣传教育。使勤俭节约、廉洁奉公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一部分,逐渐引导着人们去关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9月注,去追逐。其次,要从教育人手来培养公民的优患意识。这是最根本的一点。有了居安思危的意识,人们自然就会做到勤俭节约而不铺张浪费。要做到从教育人手,就应该从幼儿园的娃娃抓起。一个人。一个民族,能否做具备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直接关系到能否健康成长成才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因素。优患意识教育应从多角度渗透,其形式可灵活多样。一个人的成长过程,除了家庭之外,幼儿园、小学和中学是最重要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基础打好了,可能会使忧患意识在孩子的内心深处牢牢扎根,终身受益。(四)考核监督,完善公务员的队伍管理和建设廉政文化建设是个系统的工程,其中对官员的考核监督是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防止贪污腐败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建立和完善官员的审核监督制度,是防患于未然的具有极为重要意义的工作。这也是历史经验和教训给予我们的启示。预防贪污腐败是廉政建设最首要的一环,而预防工作最根本的就是制度的建立。在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设中,我们既应该学习借鉴古代成功的经验,又要结合当前的实际不断创新,制定具体而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对在职官员上任之初的财产申报、定期考核和审计、多层级的监督和权力的透明等等,都要做到有法可依和有章可循,不给贪污腐败留下任何滋生的土壤和可乘之机。有了制度的保障,再配合为政以德、廉政为民的教育,相信在新时期一定会出现一支具有廉洁奉公、素质高和能力强的公务员队伍,使清明的政治如春风温暖着中国大地。参考文献:[1][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卷三[M]//与友人论学书.北京:中华书局。1959.【2][唐]吴兢.贞观政要-简约第十八【M].裴汝诚,等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3][唐]吴兢.贞观政要?贪鄙第二十六[M].裴汝诚,等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晋]陈寿.三国志:卷35[2I垂]∥蜀书五?诸葛亮传.[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5][三国]诸葛亮.便宜十六事[M]//举措第七.刘炯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上海书店.明太祖宝训:卷五[M]//求贤.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7]李纯德.儒道思想廉洁价值论[J].嘉应学院学报,2010(7):20.责任编辑:陈火祥ExperienceofBuildingtheCultureofIncorruptibilityinAncientChinaandItsContemporaryEnlightenmentsWANG(DepartmentofHumanhiesHai―YanandSocialScience,JiayingUnwersity,Meizhoua514015,China)Abstract:BuildingthecultureofincorruptibiHtyhassinceancientChina.IdeologistssuchthetheoryofbuildingvocatedandcarriedanaslonghistoryandwehaveaccumulatedlotsofexperienceConfucian,Legist,Daoist,andMohistallelucidatedandcarriedforwardincorruptibilitygovernmentculture.Someprominentemperorsandministershavealsoad―outthetheory.Inaddition,thesystemofchoosingofficialsinancientChinais”RecommendingtotheVirtuousandAble”.Thesevaluableexperiencebringsforwardfourcontemporaryenlightenmentsandlegality,buildingaUS:moralitywater,high―ofunex―honestandcleangovernmentwithharmony;emperorstoareboatsandpeoplealelightingdemocraticeducationofficials;stayagainstadversitiesintimesofpeace,fosteringawarenesspecteddevelopmentamongthewholepeople;assessandsupervise,improvingmanagementanddevelopmentofciv―ilservice.Keywords:ancientChina;experienceofbuildingthecultureofincorruptibility;contemporaryennshtenments万方数据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及其现代启示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王海燕, WANG Hai-Yan嘉应学院,社科部,广东,梅州,514015嘉应学院学报JOURNAL OF JIAYING UNIVERSITY) 参考文献(7条) 1.李纯德 儒道思想廉洁价值论[期刊论文]-嘉应学院学报 .上海书店 明太祖宝训 19903.诸葛亮 便宜十六事 20074.陈寿 三国志 20075.吴兢;裴汝诚 贞观政要?贪鄙第二十六 20076.吴兢;裴汝诚 贞观政要?简约第十八 20077.顾炎武 顾亭林诗文集 1959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1. 崔延平.CUI Yan-ping 略论古代廉政文化资源对现代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期刊论文]-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 杨红燕.Yang Hongyan 廉政档案服务和廉政文化建设浅析[期刊论文]-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余凯祖.YU Kai-zu 国有企业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期刊论文]-陕西煤炭)4. 谢兵良 弘扬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期刊论文]-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王海燕 斯巴达克+雅典=新管理模式?[期刊论文]-科学大观园2007(4)6. 王海燕.喜饶尼玛.Wang Haiyan.Shesrab Nyima 民国时期推进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政策因素[期刊论文]-西藏大学学报)7. 霍军 注重"四个结合"大力推进供水企业廉政文化建设[期刊论文]-工会博览?理论研究. 王永华.Wang Yong-hua 论实现传统廉政文化与时代的对接[期刊论文]-大连干部学刊)9. 王海燕 明代冀东移民及其社会影响[期刊论文]-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10. 李培i.王海燕 论清初八旗军队迅速衰落的原因[期刊论文]-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本文链接:http://d..cn/Periodical_jydxxb.aspx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行业资料、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经验及其现代启示43等内容。 
 论中国古代廉政文化 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意义 ...中国古代的廉政文化就有大量的经验值 得我们借鉴与...产生过积极作用,对我们今天也还有启发 甚至具体问题...  廉政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是使政治廉洁,按照现代政治实践理解, 廉政是与...四、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的措施 为了向既定的方向前行,实现既定目标,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党课讲稿(27页)_党团建设_党团工作_实用文档...而在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中, 就蕴含着丰富的官德方面的内 容,所以这也是...  用现代 话讲,廉就是与贪污受贿等道德沦丧的事情...的政治规则,也成为古代社会廉政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建设对当代廉政建设的启示 廉政...  廉政文化建设经验_党团建设_党团工作_应用文书。以...女子公诉科被中国妇联授予?巾帼文明示范岗?称号。 ...使典型示范教育更切合实际、贴近生活,起到现实中的...  中国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源流和发展趋势_文化/宗教_人文...廉政文化建设作为新生事物可谓“初露尖角” , 经验还...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现实就是过去历史的延续。不...  廉政文化建设经验材料_工作总结/汇报_总结/汇报_实用...《廉洁持家启示警示》《廉内助、 、 贪内助》等...示范作用警示作用 看郑培民、王瑛、沈浩和“感动中国...  中国古代官德修养及其现代启示(上)_文学_高等教育_...他在官场上呆的时间很长,由于从政的一些经验,应 ...我们说第一个先讲一个孝,孝文化在中国是源远流长...  第二个层次中间两个部分就是从古代政治传统的部分和中国 现代革命传统的部分来探讨一下与廉政文化建设...法律和宗教,实际上是人类经验或说 人性的两个基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