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出的辣椒出现类似红辣椒的动漫霉烂的症状,是辣椒株发生什么病变吗?打什么药可以解决这种病症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有什么特效药吗?_百度知道
辣椒细菌性叶斑病有什么特效药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试试高锰酸钾!
可以试试氯溴异氰尿酸,或者春雷霉素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辣椒要怎么种植?需要施什么肥?_百度知道
辣椒要怎么种植?需要施什么肥?
株距6-10cm,行距12-15cm,边排边浇水,防止秧苗萎焉,一般不需管理,发现开始出苗。植株封行以前,再中耕一次。中耕结合除草和培土。  ②肥水管理:定植后要抢晴天追施提苗肥,过早定植,因土温低。  ③采收和留种:作为鲜食的,大都采收青果。浇水后两小时,再检查一次,如发现局部仍呈干象,就进行补水,使秧苗生长一致。阴雨天、冰冻天都不应浇水。出苗后;缓苗水轻浇,可以喷洒500毫升每千克的矮壮素,或者5毫升每千克缩节胺。秧苗弱黄可喷天达2116定植前用病毒灵或植病灵等灌根带叶面喷洒,对预防病毒又较好作用,架高0。2,即在田间根据品种特征选择标准株贴上标志,更要求土壤有充分肥水,植株才能正常生长和结果。如果在浇水后土壤未干爽以前就接着下大雨,落叶和死株现象就会相当普遍,特别是在起伏至立秋这段时间内最为突出,达不到早熟目的,防止败秧和死秧: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将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栽植2-3行。也有宽畦2.3-2.7米:播种前床土充分浇湿,每穴1株。选择晴天的下午定植,当天上午苗床需浇水,以利扯苗,剖开取出种子,晾干后贮藏。[3] 种植培育育苗过程1.种子处理,容易发生病害。下雪天气。果实开始采摘后。早发苗是掌握定植期及定植后管理的主要原则。辣椒又以沟栽或平栽为宜,定植时浅覆土,追肥以氮肥为主,增温保墒,促进发根。灌水深度以不超过畦沟的四分之三为宜。  留种采收株选结合果选的方法,蹲苗不宜过长,约10天左右.5-1厘米厚的细土覆盖,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尤其一直生长到秋季的青椒。适当密植有利于早封垄。两边用砖压为好,消灭越冬害虫和病菌孢子。  ④苗床管理、蕃茄、马铃薯、烟草等同科作物连作。栽培辣椒地块,一定要根据天气预报决定灌溉时间;结果后期要继续加强管理,及时浅中耕一次,推迟开花结果。当等一、二层着果后,要追施较多肥料,促进果实长大。发现床土现白,秧苗萎焉,草窗上面再盖一层薄膜,还可以在床内安装电灯,温度低,由于地表覆盖遮荫,土温及上壤湿度变化小,最后用细竹竿或竹片围成小块拱架、追肥,提高早期产量。2.育苗播种:苗床做好后要灌足底水,增产增收。1、开始采收前的管理此期地温低、根系弱,应大促小控。即轻浇水:播种后白天气温25-34.7度,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应,并配合施些磷钾肥,促秧棵健壮,防止落花,每次用量不能过多或过浓。阴雨天也要尽量通风换气。70%小苗拱土后,要趁叶面没有水时向苗床撒细土0.5厘米厚,以后逐渐培土封垄,定植后只依靠干旱蹲苗会损伤根系,所以辣椒苗期管理要小蹲苗或不蹲苗,及时摘除第一花下方主茎上的侧枝,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炼苗要逐步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如果秧苗徒长。将其第一层果早日采收上市,留2—4层果作为种果,防止下雨时肥份流失,要立即揭除地膜,株距25-30Cm,暴雨后根系不至于被暴晒,否则,因湿度过大,床温降低,可掺施过磷酸钙15kg-20kg,短灌,生长缓慢,而且落花辣椒对温度的要求介于蓍茄和茄子之间。种子发芽适温为23-30℃,低于15℃则不能发芽,上面泼一层人畜粪,晒干后,盖上薄膜。一般青椒生产密度为每亩穴(双株)。一般多采用双株或3株1穴。定植方式有大垄单行密植、大小垄相同密植及大垄双行密植等,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管理过程辣椒喜温,否则形成高脚苗,对防止落花,再喷用绿亨一号3000倍进行消毒。然后撒薄薄一层细土,将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植株开始生长,着重中耕一次,行距50-60cm;勤中耕;开始采收至盛果期要促秧。辣椒幼苗要求较高的温度,晴天上午9点揭开薄膜,下午4点仍旧盖上薄膜,辣椒密植增产潜力大。整地过程辣椒生长期长,根系弱,为使其不断开花结果,必须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营养条件,定植前翻地10-15cm深。亩施厩肥5000kg,厚度约2厘米左右,以盖没种子为度。然后浇水.5%的磷酸三钠,以利防寒保苗。  ⑤排苗:为使秧苗粗壮。  ③播种,要排水良好,调节根秧关系。蹲苗结束后,及时浇水,株距50—60厘米,草木灰25公斤作基肥。播种育苗将塑料小拱棚育苗的方法介绍如下:  ①苗床选择:苗床要选择背北向南,高燥爽水、始收期至盛果期的管理这一阶段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逐渐增多,病虫害陆续发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为防止早衰,应提前采收门椒,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度,促秧攻果,争取在高温季节封垄。进入盛果期,封垄前应培土保根,并结合培土进行追肥。3、高温季节及其以后的管理高温雨季易诱发病毒病,落花落果严重,有时大量落叶。因此,高温干旱年份必须灌在旱期头,而不能灌在旱期尾,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抑制病毒病的发生与发展。雨后施少量化肥保秧,还要及时灌溉,防止雨季后干旱而形成病毒病高峰。高温季节应在早晚灌溉。盛花期喷800-1000倍矮壮素3-4次,有较好的保花增产效果。4、缩果后期的管理高温雨季过后,气温转凉,青椒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必须加强管理,促进第二次结果盛期的形成,增加后期产量,应及时浇水,并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性肥料,补充土壤营养之不足。采收一般花谢后2-3周,果实充分膨大、色泽青绿时就可采收,也可在果实变黄或红色成熟时再采摘。注意尽量分多次采摘,连果柄一起摘下,留较多果实在植株上,可提高产量。注意要点1、春辣椒的苗龄在110天左右,有的可达到150天以上,在北方地区,通常在4月中旬、5月下旬才能定植。辣椒本身高产稳定,但是一些地方出现减产现象是因为品种退化。抗病力较差,病害严重造成,种植地块要选择在近几年没有种植茄果蔬菜和黄瓜、黄烟的春白地。刚刚收过越冬菠菜的地块也不好。定植前7天左右,每亩地施用土杂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碳酸氢氨30公斤作基肥,按照70厘米行距开沟,整平、起垄、覆膜等待定植。定植可按30公分株距,两个相临行错开放苗,每穴栽一棵。每667平方米穴。2、定植后到出果期是辣椒田间管理的前期,管理上要促根、促秧、促发棵。次间要注意浇水和中耕,在定植15天后追磷肥10公斤、尿素5公斤,并结合中耕培土高10-13公分,以保护根系防止倒伏。进入盛果期后管理的重点是壮秧促果。要及时摘除门椒,防止果实坠落引起长势下衰。结合浇水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磷肥20公斤,尿素5公斤,并再次对根部培土。注意排水防涝。要结合喷施叶面肥和激素,以补充养分和预防病毒。3、辣椒生长期对多种除草剂敏感,尤其是2,4D乳油,喷施农药不当会对辣椒产生严重药害。阳台培育阳台辣椒的种植方法:第一步:材料准备所需材料:种子、塘泥、泥炭土、园土、沙、栽培容器、园艺铲、修剪刀、水1、土壤:入盆前营养土的配比可用塘泥:泥炭土=1:1;入盆后可选园土或泥炭和沙按一定比例配比。2、容器:一般应选高10-15cm,大小可据自己种植的需要选择,单株种植密度为10-15cm。第二步:播种育苗1、可直接播种,或将买来的辣椒种子置于50-55℃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2、播种前先将准备好的营养土装入盆内,距盆沿3-4cm即可,并浇透水,待土壤稍干即可间隔10-12cm播种1-2粒菜籽,播后覆盖1cm细土。第三步:入盆1、待小苗长到2片真叶时即可入盆。2、入盆前用瓦片在盆底的透水孔搭“人”字形,加上卵石,再加入营养土,使盆土低于盆口2cm,挖好5-7cm见方的穴。3、用园艺铲在原盆植株根系周围5cm左右的位置挖出小苗。将带土坨的小苗栽入已经准备好的花盆内。4、浇水至盆底有水渗漏。5、入盆以后放置在室内阴凉处,控制蒸腾,待幼苗缓苗后再放入阳台。第四步:日常管理1、辣椒喜温暖,怕霜冻、忌高温。2、每天或隔天淋清水。3、入盆后每隔15天每株添加5-10g复合肥。4、对光照要求不严,但光照不足会延迟结果期并降低结果率。5、生长期内基本不用整枝。6、重点是果期的管理,果实发育适温25-28℃,若遇高温干旱、强光直射易发生果实日灼或落果,果期不宜多浇水,要求空气干燥,否则授粉不良。应对连阴雨连阴雨对后辣椒如果管理不当,对辣椒有一定影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中耕除草、增施草木灰,降湿通气通过中耕,破除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辣椒根系的发育,为辣椒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中耕时间应选择在晴天高温期或高温前进行,近根处浅,行间深,避免伤根。中耕后杂草大量失水枯死,同时又具有土壤消毒杀菌的作用。结合中耕增施草木灰,一是降低土壤湿度;二是增加土壤养分。整枝打尖,防止落花落果辣椒整枝时,保留主干和2-3个侧枝,下部腋芽应全部抹除,并剪掉内膛枝、老病残枝,使内膛通风透光,在3级以上分枝留2叶打尖,新长出的枝条留1果2叶打尖,摘除下部老病叶,以促进上部枝叶生长和果实伸长膨大。同时再次培土,促发新根,并喷施2‰的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肥料。推株并拢,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辣椒到了成熟期,由于植株生长茂密,枝条纵横交错,以及杂草清除不彻底,或管理不当等,直接影响线辣椒成熟时需求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如不采取推株并拢解决群体郁蔽问题,尤其是阴雨连绵将会出现已丰收到手的胜利果实落果霉烂,直接影响成熟质量,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推株并拢是阴雨天促进辣椒红熟的关键措施。推株并拢方法:人工用两手将辣椒植株从茎基部约5厘米处,用力向两侧推压,用脚将根部踏实。但要轻手轻脚,尽量防止伤坏植株和青椒。在推株并拢的同时,可结合进行拔除杂草、捡拾落地青椒、虫病斑椒以及畸形椒。为辣椒创造一个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储存方法一、埋藏法在贮藏窖或室内,先铺6—9厘米的干沙子,摆放20—30厘米厚的无病、无虫、无机械损伤的辣椒,再铺放9—12厘米的沙子。如此堆放1—3层。也可用筐或木箱装辣椒,离箱、筐上口5—7厘米处覆盖湿润的泥沙。把筐、箱堆4—5层,在最高层覆盖30厘米厚湿润的泥沙。窖或室内保持贮藏适温,可贮藏50—60天。二、窖藏法选土质坚实、地势高燥的地块,挖地下窖。窖壁要坚实,底垫砖块,窖口用塑料薄膜封闭,防止雨淋和冻害。辣椒在窖内的存放形式有:  1.筐贮:将挑选好的辣椒放在筐中。筐内垫纸或薄包,装后加盖。将筐堆垛。  2.架贮:在窖内作成1—2米高的架子,分成3层。将辣椒平铺在架上。  3.散藏:在地面铺上稻草,上放辣椒30厘米厚,堆成一长条,上盖草苫子。窖内的蒲包、草苫子等均应保持湿润,并保持窖温7—9℃,每15天可检查1次。  4.塑料薄膜气调贮藏法:将经过挑选的辣椒装入消过毒的板条箱内,每箱装10公斤左右,按“丁”字形堆放。每垛堆48箱。最上层覆盖麻袋或牛皮纸等,防止水滴落在果上和避免光照直射辣椒。底层放生石灰5—7公斤,以吸收二氧化碳。外层罩上塑料膜账子,密封隔绝外界空气后,即抽氧充入氮气。一开始把氧含量降到2—5%。经数天后,将氧调节在5%以内。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增加消石灰的办法吸收,使其含量也控制在5%以内。每隔10—12天揭账倒动1次,擦干薄膜上的水滴,剔除腐烂果实。如无抽氧充氮装置,也可用自然降氧的方法。即利用果实自行呼吸使氧降低到5%左右。.7米为宜。一般不浸种催芽。早熟种一般1月份播种,晚熟品种行距66—73厘米,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或者用0、落营和落叶有良好的作用,则必须采收红熟的果实,采收要及时,否则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结果,则需浇水,浇水时间一定要在上午9点1-2点;土平它大、水畅流”,在畦上横向栽植的。作畦的同时,每亩施腐熟厩肥50-80担,过磷酸钙15公斤.5米左右,上面覆盖薄膜,可小浇小蹲,也可以采收红果,一促到底。定植密度辣椒株型紧凑。以弥缝保墒,小蹲苗,将薄膜北边用泥土压实,以利防风,作为留种株,早追肥,但高温易得病,水涝易死秧,肥多易烧根。整个生育期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定植后采收前要促根,促秧,否则易引起徒长,排苗床的准备、要求和管理均与播种床相似.5-1。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后,再盖一层0,排灌方便,并要求深耕。最好能做到冬耕,休闲冻土,可加盖草窗,再用25-30度的温水浸泡8-12小时,地温20度左右,并要在晚上或清晨进行,而且急灌急排,栽植一亩需播种75-120克。播种后,用拌有老糠灰或煤灰的细土盖种,需假植一次、攻果;进入高温季节后要保根保秧,待收水后,盖上地膜。定植距离,早熟品种行距40一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每穴l一2株,而且未栽过茄科作物的地块。  ②苗床准备:苗床最好在伏天就深挖烤土、破老底,整细整平。苗床宽一般1。而作为干辣椒的,以改良土壤。因此,在灌溉时,最后覆盖小棚保湿增温。3.苗床管理、喜水、喜肥。定植前再整地,表土仍保持较大土它,以便透气爽水:定植成活后,根系发达,当秧苗出现两片真叶时、短排作沟渠。定植辣椒的定植以土温15℃以上为宜。6-7天就可以出苗,起到促根促秧的作用,适于密植。试验证明,晚熟种一般2—3月播种,生长缓慢。开花结果初期白天适温为20-25℃,夜间为15-20℃,结果期土温过高,尤其是强光直射地面,对根系生长不利,且易引起毒素病和日烧病。整地基肥辣椒忌连作,也不能与茄子,沟沟相通,使雨后田间不积水:播种后到出苗前。辣椒高度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又水源方便。定植过程适期定植,促早发根。长沙菜农对种植辣椒地的要求是“深沟高畦,或300-400倍的高锰酸钾。或1%硫脲浸泡20-30分钟。田间管理①中耕除草,但又不能使土壤过湿,种果红熟后采收时,进一步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的果实,采摘的种果摊放在阴凉处,后熟5—7天,可结合追少许粪水,浇后及时中耕。畦宽一般是1.3-1.7米(连沟),以便随时揭膜,通风换气
采纳率:61%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辣椒的点点滴滴
由于辣椒比较容易种植,如今是城市居民在阳台盆栽的主选品种之一。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从墨西哥到秘鲁,古印第安人在不同地域纷纷驯化了这种作物,早于公元前7500已用作烹调食品。厄瓜多尔出土的一系列考古证据指出美洲人在公元前6000年已懂得种植辣椒,其耕作纵影遍及美洲中、南、北部,从秘鲁到墨西哥皆留有古人培植辣椒的资料。
虽然欧洲曾有学者提出古罗马人已有本土辣椒出品,但古罗马诗人Martialis形容的一种带核的“生椒”(Pipervee
crudum),但学术界仍公认辣椒并不适合在欧洲的自然环境生长。直至15世纪末,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后,在加勒比海发现辣椒后,把辣椒带回欧洲,并由此传播到世界其他地方,这种香料始为世界所识。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横渡美洲时,船上的医生Diego &Alvarez Chanca首次从墨西哥把辣椒带入西班牙,并在1494年论说它的药用效果。此时西班牙已将墨西哥收归为殖民地,辣椒也随着西班牙的贸易船队流入其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辣椒再流入中国、印度和日韩等地。
明代前,中国传统的辛香料主要有姜、花椒、茱萸和胡椒等,尤以花椒为主,没有辣椒。史料记载,辣椒是在明代末期,由海路从美洲的秘鲁、墨西哥传入中国的。并且辣椒最早也只是作为观赏植物,放进菜肴中的时间更迟。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清代陈淏子《花镜》开始有番椒的记载:“番椒丛生白花,果俨然秃笔头,味辣色红”。
今辣椒在中国各地普遍有栽培,是中国境内最晚传入却用量最大而广泛的香辛料。
16世纪至17世纪辣椒传入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的民众就利用辣椒腌制食品,逐渐成为各款朝鲜泡菜必备的主要配料。
辣椒(学名:Capsicum
annuum),又叫牛角椒、长辣椒、番椒、番姜、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单叶互生,叶片卵圆形。花萼杯状,花白色。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向有朝天或向下之分;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酱色、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种子肾形、淡黄色,胚珠弯曲。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作为佐料能增进食欲。
红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维生素A前体),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但在黄色辣椒和尤其是绿色辣椒(基本为未成熟果实)中这两种维生素含量则相对显著偏低。此外,辣椒还富含多种的维生素B(尤其是维生素B6),以及钾,镁和铁等人体所必需微量元素。辣椒中高含量的维生素C还有助于食物,比如豆类和谷物,中非血红素源的铁元素的吸收。
并非所有的辣椒属植物都有辣味,比如没有辣味的青椒、甜椒。辣椒的辣度由史高维尔指标(Scoville
scale)衡量,辣度数值越高,辣椒就越辣。
2007年,印度的“断魂椒”(Naga Jolokia)达到1,041,427个史高维尔单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并收录于吉尼斯世界纪录。2010年另外一种辣椒“娜迦毒蛇”(Naga Viper pepper)以1,382,118 SHU超过断魂椒,收录于吉尼斯世界纪录。2011年,一家澳大利亚辣椒公司宣布种植出一种新的辣椒“Trinidad Scorpion Butch T
chili”,辣度达到了1,463,700
SHU。我国一些名牌辣椒的辣度如下:四川海天椒、黄金椒10.6万,贵州七星椒6.0万,湖南小米椒3.0万,云南朝天椒2.25万,陕西线椒1.5万。
辣椒大致分为6类:
1.樱桃类辣椒。叶中等大小,圆形、卵圆或椭圆形,果小如樱桃,圆形或扁圆形,红、黄或微紫色,辣味甚强,制干辣椒或供观赏。如成都的扣子椒、五色椒等;
2.圆锥椒类。植株矮,果实为圆锥形或圆筒形,多向上生长,味辣。如仓平的鸡心椒等;
3.簇生椒类。叶狭长,果实簇生,向上生长,果色深红,果肉薄,辣味甚强,油分高,多作干辣椒栽培,晚熟,耐热,抗病毒力强。如贵州七星椒等;
4.长椒类。株型矮小至高大,分枝性强,叶片较小或中等,果实一般下垂,为长角形,先端尖,微弯曲,似牛角、羊角、线形。果肉薄或厚,肉薄、辛辣味浓,供干制、腌渍或制辣椒酱,如陕西的大角椒;肉厚,辛辣味适中的供鲜食。如长沙牛角椒等;
5.甜柿椒类。分枝性较弱,叶片和果实均较大。
根据辣椒的生长分枝和结果习性,也可分为无限生长类型、有限生长类型和部分有限生长类型。
四川、重庆一带特产,又辣又香。
主要有:丰满,线椒,一都红,八尺,朝天椒,皇冠,三鹰椒,子弹头。
1.种子处理:育苗一般在春分至清明。将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杀死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或者用0.5%的磷酸三钠,或300~400倍的高锰酸钾。或1%硫脲浸泡20~30分钟,以杀死种子上携带的病菌。反复冲洗种子上的药液后,再用25~30度的温水浸泡8~12小时。
2.育苗播种:苗床做好后要灌足底水,再喷用绿亨一号3000倍进行消毒。然后撒薄薄一层细土,将种子均匀洒到苗床上,再盖一层0.5~1厘米厚的细土覆盖,最后覆盖小棚保湿增温。
3.苗床管理:播种后白天气温25~28度,地温20度左右。6~7天就可以出苗。70%小苗拱土后,要趁叶面没有水时向苗床撒细土0.5厘米厚。以弥缝保墒,防止苗根倒露。苗床要有充分的水供应,但又不能使土壤过湿。辣椒高度到5厘米时就要给苗床通风炼苗,通风口要根据幼苗长势以及天气温度灵活掌握,在定植前10天可露天炼苗。炼苗要逐步进行,切不可一步到位。如果秧苗徒长,可以喷洒500毫升每千克的矮壮素,或者5毫升每千克缩节胺。秧苗弱黄可喷天达2116定植前用病毒灵或植病灵等灌根带叶面喷洒,对预防病毒又较好作用。
辣椒生长期长,根系弱,为使其不断开花结果,必须有良好的土壤条件和营养条件,定植前翻地10~15cm深。亩施厩肥5000kg,可掺施过磷酸钙15kg~20kg,短灌、短排作沟渠,沟沟相通,使雨后田间不积水。
适期定植,促早发根。早发苗是掌握定植期及定植后管理的主要原则。辣椒又以沟栽或平栽为宜,定植时浅覆土,以后逐渐培土封垄,定植后只依靠干旱蹲苗会损伤根系,所以辣椒苗期管理要小蹲苗或不蹲苗,一促到底。
辣椒株型紧凑,适于密植。试验证明,辣椒密植增产潜力大,尤其一直生长到秋季的青椒。适当密植有利于早封垄,由于地表覆盖遮荫,土温及上壤湿度变化小,暴雨后根系不至于被暴晒,起到促根促秧的作用。一般青椒生产密度为每亩3000~4000穴(双株),行距50~60cm,株距25~30Cm。一般多采用双株或3株1穴。定植方式有大垄单行密植、大小垄相同密植及大垄双行密植等,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辣椒喜温、喜水、喜肥,但高温易得病,水涝易死秧,肥多易烧根。整个生育期内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定植后采收前要促根,促秧;开始采收至盛果期要促秧、攻果;进入高温季节后要保根保秧,防止败秧和死秧;结果后期要继续加强管理,增产增收。
1.开始采收前的管理
此期地温低、根系弱,应大促小控。即轻浇水,早追肥;勤中耕,小蹲苗;缓苗水轻浇,可结合追少许粪水,浇后及时中耕,增温保墒,促进发根,蹲苗不宜过长,约10天左右,可小浇小蹲,调节根秧关系。蹲苗结束后,及时浇水、追肥,提高早期产量,追肥以氮肥为主,并配合施些磷钾肥,促秧棵健壮,防止落花,及时摘除第一花下方主茎上的侧枝。
2.始收期至盛果期的管理
这一阶段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量逐渐增多,病虫害陆续发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时期。为防止早衰,应提前采收门椒,及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度,促秧攻果,争取在高温季节封垄。进入盛果期,封垄前应培土保根,并结合培土进行追肥。
3.高温季节及其以后的管理
高温雨季易诱发病毒病,落花落果严重,有时大量落叶。因此,高温干旱年份必须灌在旱期头,而不能灌在早期尾,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抑制病毒病的发生与发展。雨后施少量化肥保秧,还要及时灌溉,防止雨季后干旱而形成病毒病高峰。高温季节应在早晚灌溉。盛花期喷800~1000倍矮壮素3~4次,有较好的保花增产效果。
4.缩果后期的管理
高温雨季过后,气温转凉,青椒植株恢复正常生长,必须加强管理,促进第二次结果盛期的形成,增加后期产量,应及时浇水,并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性肥料,补充土壤营养之不足。
注意要点:
1.春辣椒的苗龄在110天左右,有的可达到150天以上,在北方地区,通常在4月中旬、5月下旬才能定植。辣椒本身高产稳定,但是一些地方出现减产现象是因为品种退化。抗病力较差,病害严重造成,种植地块要选择在近几年没有种植茄果蔬菜和黄瓜、黄烟的春白地。刚刚收过越冬菠菜的地块也不好。定植前7天左右,每亩地施用土杂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75公斤,碳酸氢氨30公斤作基肥,按照70厘米行距开沟,整平、起垄、覆膜等待定植。定植可按30公分株距,两个相临行错开放苗,每穴栽一棵。每667平方米穴。
2.定植后到出果期是辣椒田间管理的前期,管理上要促根、促秧、促发棵。次间要注意浇水和中耕,在定植15天后追磷肥10公斤、尿素5公斤,并结合中耕培土高10~13公分,以保护根系防止倒伏。进入盛果期后管理的重点是壮秧促果。要及时摘除门椒,防止果实坠落引起长势下衰。结合浇水施肥,每667平方米追施磷肥20公斤,尿素5公斤,并再次对根部培土。注意排水防涝。要结合喷施叶面肥和激素,以补充养分和预防病毒。
3.辣椒生长期对多种除草剂敏感,尤其是2.4D乳油,喷施农药不当会对辣椒产生严重药害。
一般,6~7月果红时采收,晒干。花谢后2~3周,果实充分膨大、色泽青绿时就可采收,也可在果实变黄或红色成熟时再采摘。注意尽量分多次采摘,连果柄一起摘下,留较多果实在植株上,可提高产量。
阳台辣椒的种植方法
第一步、准备所需材料:种子、塘泥、泥炭土、园土、沙、栽培容器、园艺铲、修剪刀。
1、选择品种
羊角椒是甜辣椒里面的一种类型,形如羊角,细长,尖上带钩,皮薄、肉厚、色鲜、味香、辣度适中。
阳光五彩椒:株高30~60cm,开展度45~50cm。果实圆锥形,向上直立生长,成熟时由乳白、紫、黄、橙转为红色,单果重2~10g,观赏性极强。
2、土壤:入盆前营养土的配比可用塘泥:泥炭土=1:1;入盆后可选园土或泥炭和沙按一定比例配比。
3、容器:一般应选高10~ 15cm,大小可据自己种植的需要选择,单株种植密度为10~15cm。
第二步、播种育苗
1、可直接播种,或将买来的辣椒种子置于50~55℃的温水中浸泡20分钟。
2、播种前先将准备好的营养土装入盆内,距盆沿3~4cm即可,并浇透水,待土壤稍干即可间隔10~12cm播种1~2粒菜籽,播后覆盖1cm细土。
第三步、入 盆
1、待小苗长到2片真叶时即可入盆;
2、入盆前用瓦片在盆底的透水孔搭“人”字形,加上卵石,再加入营养土,使盆土低于盆口2cm,挖好5~7cm见方的穴。
3、用园艺铲在原盆植株根系周围5cm左右的位置挖出小苗。将带土坨的小苗栽入已经准备好的花盆内。
4、浇水至盆底有水渗漏。
5、入盆以后放置在室内阴凉处,控制蒸腾,待幼苗缓苗后再放入阳台。
第四步、日常管理
1、辣椒喜温暖,怕霜冻、忌高温。
2、每天或隔天淋清水
3、入盆后每隔15天每盆添加5~10g复合肥
4、对光照要求不严,但光照不足会延迟结果期并降低结果率
5、生长期内基本不用整枝。
6、重点是果期的管理,果实发育适温25~28℃,若遇高温干旱、强光直射易发生果实日灼或落果,果期不宜多浇水,要求空气干燥,否则授粉不良。
【发病特征】:植株发病时,病株顶部叶片白天枯萎,阴天或早晚恢复,2~3天后叶片保持绿色但全株枯萎。切开病茎,导管呈褐色,将切口浸在水中,从切口处流出白色混浊的菌液。
【发病规律】:辣椒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在土温达到20℃~25℃时,气温达到30℃~37℃时,土壤含水量达25%以上时发病严重。当大雨骤晴,气温迅速升高,湿度大,蒸腾量大时,病菌活动旺盛,病株增加,为害严重。病菌在土壤酸碱度为6.6时适宜发育。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调整土壤酸碱度,亩施石灰50~100公斤;
3.实行轮作,防止重茬或连茬;
4.及时检查,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在穴内撒施石灰粉;发病初期可用100~200PPM农用链霉素或春雷霉素一包兑水150市斤淋湿土壤,连续防治3次,灌根每10~15天一次,连续2~3次。
【发病特征】:在整个生育周期皆可发病,苗期染病,多发生于茎基部,苗期发病,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浸状软腐或猝倒,即苗期猝倒病;有的茎基部呈黑褐色,幼苗枯萎而死;叶片染病,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3厘米,边缘黄绿色,中央暗褐色;果实染病始于蒂部,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迅速变褐软腐,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即病菌孢囊梗及孢子囊,干燥后形成暗褐色条斑,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在土壤中或病组织中越冬,卵孢子借助雨水、灌溉水溅射传播,病菌发育最适温为23℃~31℃,高温高湿有利于病菌发生。
【防治方法】:
1.若辣椒疫病是土壤传染,防治时必须用农药灌根。
2.防治的关键时间为6月中、下旬?辣椒开花盛期挂果期,一般为浇完头水后1~2天内进行灌根。
3.有效农药用25%早霜灵或58%早霜灵锰锌,浓度为500倍液灌根,每穴灌0.3~0.4斤效果最好。
【发病特征】
辣椒白粉病由子囊菌亚门真菌鞭靼内丝白菌引起,叶片,老叶、嫩叶均可染病。在田间主要靠气流传播蔓延。稍干燥条件下该病容易流行。病叶正面初生褪绿小黄点,后扩展为边缘不明显的褪绿黄色斑驳。病部背面产出白粉状物,严重时病斑密布,致使全叶变黄,大量脱落形成光秆,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1.种植时选择抗病性较好的品种并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种植前深翻土壤,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杀菌消毒、保温保墒。
3.在辣椒的各个生长期要适时喷洒辣椒壮蒂灵,增强体内营养输送,提高辣椒对外界病菌的抵抗力。
4.发病初期喷洒多氧清1000倍液加杜邦福星3000倍液并加施新高脂膜,效果尤好。
疫病。辣椒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如遇连日阴雨或暴雨,病害则迅速蔓延,严重成灾。
(1)、主要症状:叶片病斑呈圆形或近圆形,中央暗褐色,边缘呈黄绿色,果实从蒂部开始发病,病斑为水浸状暗绿色,后变软腐。当湿度大时,叶片软腐,容易脱落,果实上长出白色霉层。
(2)、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6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隔7-10天喷1次,喷2-3次,严重时,隔5-7天喷1次,喷4-5次。
连阴雨对后辣椒如果管理不当,对辣椒有一定影响,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
★中耕除草、增施草木灰,降湿通气:
通过中耕,破除土壤板结,改善土壤通气状况,促进辣椒根系的发育,为辣椒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中耕时间应选择在晴天高温期或高温前进行,近根处浅,行间深,避免伤根。中耕后杂草大量失水枯死,同时又具有土壤消毒杀菌的作用。结合中耕增施草木灰,一是降低土壤湿度;二是增加土壤养分。
★整枝打尖,防止落花落果:
辣椒整枝时,保留主干和2-3个侧枝,下部腋芽应全部抹除,并剪掉内膛枝、老病残枝,使内膛通风透光,在3级以上分枝留2叶打尖,新长出的枝条留1果2叶打尖,摘除下部老病叶,以促进上部枝叶生长和果实伸长膨大。同时再次培土,促发新根,并喷施2&的尿素、磷酸二氢钾等肥料。
★推株并拢,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
辣椒到了成熟期,由于植株生长茂密,枝条纵横交错,以及杂草清除不彻底,或管理不当等,直接影响线辣椒成熟时需求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如不采取推株并拢解决群体郁蔽问题,尤其是阴雨连绵将会出现已丰收到手的胜利果实落果霉烂,直接影响成熟质量,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推株并拢是阴雨天促进辣椒红熟的关键措施。推株并拢方法:人工用两手将辣椒植株从茎基部约5厘米处,用力向两侧推压,用脚将根部踏实。但要轻手轻脚,尽量防止伤坏植株和青椒。在推株并拢的同时,可结合进行拔除杂草、捡拾落地青椒、虫病斑椒以及畸形椒。为辣椒创造一个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在几个人体试验研究中发现,有辣椒的饭菜能增加人体的能量消耗,帮助减肥;一篇发表于《英国营养学杂志》上的文章也指出,经常进食辣椒可以有效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及血液中脂蛋白的氧化。此外,以前人们会认为,经常吃辣椒可能刺激胃部,甚至引起胃溃疡。但事实刚好相反。辣椒素不但不会引起胃酸分泌的增加,反而会抑制胃酸的分泌,刺激碱性黏液的分泌,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胃溃疡。
典型的用辣椒制作的食品例子比如:辣椒酱、剁辣椒、泡辣椒、油泼辣子、豆豉辣椒、七味粉。
各类川菜菜式都多以辣椒作调味料,包括麻婆豆腐、水煮鱼、麻辣火锅等。
湘菜以剁椒蒸鱼头为代表,以注重酸辣见称。
辣椒以果实、根和茎枝入药。
辣椒中含丰富的维他命E、C,此外还含有只有辣椒才有的辣椒素,而在红色、黄色的辣椒、甜椒中,还有一种辣椒红素(capsanthin),这两种成分都只存在于辣椒中,辣椒素存在于辣椒果肉里,而辣椒红素则存在于辣椒皮,它的作用类似胡萝卜素,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因此喜欢吃剥皮辣椒的人可能就吃不到辣椒红素了。
事实上,不管吃辣成瘾与否,适量吃辣椒对人体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健胃、助消化:如前所述,辣椒对口腔及胃肠有刺激作用,能增强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改善食欲,并能抑制肠内异常发酵。中国一些医学、营养专家对湘、川等省进行调查,发现这些普遍喜食辣椒的省区,胃溃疡的发病率远低于其他省区。这是由于辣椒能刺激人体前列腺素E2的释放,有利于促进胃黏膜的再生,维持胃肠细胞功能,防治胃溃疡。
☆预防胆结石:常吃青椒能预防胆结石。青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可使体内多余的胆固醇转变为胆汁酸,从而预防胆结石,已患胆结石者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青椒,对缓解病情有一定作用。
☆红苹果红辣椒防治乳癌——研究人员发现,红苹果和红辣椒等“红皮”水果和蔬菜对乳腺癌等肿瘤疾病有防治作用。
☆改善心脏功能:以辣椒为主要原料,配以大蒜、山楂的提取物及维生素E,制成“保健品”,食用后能改善心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常食辣椒可降低血脂,减少血栓形成,对心血管系统疾病有一定预防作用。
☆降血糖:牙买加的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辣椒素能显著降低血糖水平。
☆缓解皮肤疼痛:研究发现,辣椒素能缓解诸多疾病引起的皮肤疼痛。实际上,确实有药用的辣椒霜,不过不是用来减肥,而是用来——止痛!出人意料吧,能把人辣疼的辣椒素竟然也能止痛?原来通过辣椒素刺激神经可以让产生痛觉必不可少的P物质被释放出去,于是在P物质重新合成积累的这个过程中,人对疼痛就没那么敏感了,起到了止痛的作用。
☆减肥:辣椒含有一种成分,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刺激体内生热系统,有效地燃烧体内的脂肪,加快新陈代谢,使体内的热量消耗速度加快,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无色无嗅的辣椒素会让哺乳动物有火辣的灼烧感,是因为它可以刺激感受神经上的一种叫做TRPV1的受体,同时释放出一种与痛觉密切相关的P物质。P物质有扩张血管、加速血流的作用,所以被辣椒素刺激的部位会变红发热。这样的反应和运动以后身体的发热很像,可能因此让人误以为能起到和运动一样的减肥作用。殊不知,运动减肥的真正原因是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发热只是伴随产生的现象。
一些研究指出,辣椒素可能具有减肥作用,只不过不是用涂抹辣椒霜的方式,而是直接服用。但要最终确认有效,并作为安全的药品用于减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并通过药物监管部门严格的安全性有效性审批。
☆防感冒:辣味食物具有通利肺气、通达窍表、通顺血脉的“三通”作用。
☆抗辐射:红辣椒、黑胡椒、咖喱等香辛料,能够保护细胞的DNA免受辐射破坏,尤其是伽马射线。
☆助长寿:中医认为辛辣食物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增进脑细胞活性,有助延缓衰老,纾缓多种疾病。
☆暖胃驱寒:《食物本草》中说,辣椒能温暖脾胃。如果遇寒出现呕吐、腹泻、肚子疼等症状,可以适当吃些辣椒。
☆促进血液循环:辣椒有一定的药性,因此能“除风发汗,行痰,除湿。”用现代医学解释,就是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怕冷、冻伤、血管性头疼。
☆美容:辣椒能促进体内激素分泌,改善皮肤状况。许多人觉得吃辣会长痘,其实并不是辣椒的问题。只有本身就爱长痘的体质,吃完辣椒才会火上浇油。
辣椒虽然富于营养,又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但食用过量反而危害人体健康。因为过多的辣椒素会剧烈刺激胃肠粘膜,使其高度充血、蠕动加快,引起胃疼、腹痛、腹泻并使肛门烧灼刺疼,诱发胃肠疾病,促使痔疮出血。因此,凡患食管炎、胃肠炎、胃溃疡以及痔疮等病者,均应少吃或忌食辣椒。由于辣椒的性味是大辛大热,所以火眼、牙疼、喉痛、咯血、疮疖等火热病症,或阴虚火旺的高血压病、肺结核病,也应慎食。
但这种菜肴不宜多食,因辣椒辛热有毒,过食可使体内湿从热化,表现为皮肤痤疮,血压升高,痔疮加重,鼻出血等。如果长期大量食用辣椒,则会引起中毒表现,如胃脘灼热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头晕,甚至呕血、尿血、衄血、血压升高或下降。动物实验证实,辣椒的主要成分辣椒碱对循环系统有一定影响,可引起短暂性血压下降、心跳减慢及呼吸困难等。因此,过食辣椒当心中毒。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类似原味小辣椒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