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层次分析法的适用范围围划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划分为哪些层次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来源:&&发布时间: 10:52:00
  摘 要 微博公众平台具有的强大的功能和优势,使得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成为可能。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构建新模式时,要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进行整体转换,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立体化,提高精准性、有效性。&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群体学习&
  据易观智库发布的《201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在智能手机在人群中得到普及,互联网走向社交化的背景下,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推出基于移动端和智能机的新的移动社交软件&微信&,并于2012年8月推出微信公众平台。据中文互联网数据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微信用户群中大学生是主体,占了64%。这些表明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交往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
  面对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强大的影响力,如何有效利用微信的功能,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开发其学习资源,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1 微信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
  微信开放式、多维度的交流方式使得划一性、封闭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受到冲击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以学生工作部门、共青团等其他组织的校园文化为辅,课堂教学的教学内容以全国统一的教材、教学大纲为依据。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现对最新信息和知识的及时补充,缺乏对具有时效性和时代性的社会热点问题的及时关注。&
  作为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工具,微信既加强了以手机通讯录等为代表的熟人强关系社交圈,其&摇一摇&和基于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s,基于位置的服务)的&查看附近的人&等功能又把社交圈扩展到陌生人层面,同时微信的系统插件也打通了QQ邮箱、微博好友等通道,最终形成一个庞杂的社交网络,使得学生接收和传播的信息呈现出多维的态势,学生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多变性增强,教师在学生思想中的影响的中心地位和权威日趋弱化。同时,学生通过微信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关注到社会热点问题,并可以转发或者评论自己的态度和想法,提升群体互动的深度与广度。这样的网络深度参与和划一性、封闭式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强烈的反差,以课堂为中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挑战和冲击。&
  微信多元化的信息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下降 目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注重对学生&社会本位&的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的灌输和对学生品行的评估、监督和约束,缺乏对教育对象&主体性&的考量,这必然使学生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空洞、强迫等消极体验。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和普及,使得大学生面临多样化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和思想意识。微信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一对多&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微信关注、评论等功能使学生从单纯的信息获取转向互动参与,多样化的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和思想意识在微信上流转、汇聚和碰撞,大学生在对社会事件的事实信息和评论信息的接收、理解、评判和容纳中构筑自己对客观世界的多元认知。这影响了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同和践行程度,降低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微信庞杂的网络舆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淡化 由于微信操作简单、信息量巨大和高效的传播特点,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通过微信能很快进入大学生的视野,各种错综复杂的海量信息汇聚其中,大量错误伦理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不良的价值观以及消极世界观、人生观可以在短时间内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传播。错误的网络舆论误导大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政治理论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政治价值观模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社会主导性的价值观在微信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的冲击、挤压,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大学生,容易在多元化信息中迷失,这些因素使得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被淡化。&
  2 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微信注册用户中大学生是主体,在使用方式上,微信以手机为主要使用终端,微信用户的手机比例高达95%,而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率极高。微信的高覆盖率和独特的传播功能使得利用这样一个公众平台构建在线教育环境,通过微信推送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内容成为可能。另外,自2012年8月,腾讯推出微信公众平台以来,微信公众账号数量已达百万级别,其中高校的微信公众平台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的公众平台极少,这也说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开发和利用这一网络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信息交流的及时高效性,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展度 文字聊天、图片、语音、视频等上传功能使得微信的信息传播具有即时性,而且微信支持QQ离线消息接收,这些特征实现了人际交流的及时、高效,可以最大范围地把信息聚集,又以最快的速度把信息广泛传播。同时,通过微信实时留言、消息推送等功能,学生在宿舍、教室、交通工具、公共场所、户外等地点可以随时随地使用微信向教师提问并得到解答;教师利用微信,通过聊天、解答疑惑等互动形式加深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将普通关系发展成强关系,优化师生关系,提升师生互动的深度与广度。这样可以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规的课堂为主的时空限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可以得到加强。&
  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符号多样化,能多元化地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微信的信息传播可以使用语音、文字、图片、视频、表情等符号,而认证之后的账号拥有更高的权限,能推送更漂亮的图文信息。这类图文信息既可以是单条的,也可以是一个专题,其丰富的共享信息和多样的信息形式,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另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可以利用微信提供的基本的会话功能,通过语音、图片、文字等与学生进行交流,尤其是语音通信功能可以传递情绪,准确了解对话者的心情和语气,更好地把握彼此的心理;可以利用微信平台的独有功能多元化地传播信息,推送更加丰富的教育内容,大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精确定位目标人群,从而实现精准性教育 微信公众平台的开放,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提供了可能。一方面,通过公众平台推送的信息到达的都是主动选择关注了认证账号的潜在用户。用户的主动关注和选择,就意味着微信公众账号的目标人群的精确定位,这就给思想政治教育精准性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在微信公众账号后台,可以看到用户的班级、性别等信息,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有针对性、有区别地向某一分类学生发送特定的学习材料和学习信息,实现精准的学习信息推送。&
  另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认证账号,教师及时发现跟踪学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可以一对一地给学生答疑,也可以接受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便于发起相关话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交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可以做及时有针对性的交流、引导。&
  微信公众平台群发推送、二维码订阅等功能,方便信息发布、分享,增加了学习群体的自由组合和学习 微信公众平台丰富的功能为学生的群体学习和开展实践活动提供了便利。微信是基于手机通讯录或绑定腾讯QQ获取好友的移动通讯软件,通过微信平台的朋友圈、搜索功能,能聚集相同兴趣爱好者。另外,使用群聊功能,利用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将同一时间处于同一地理位置的学生聚集,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群发推送功能可以将与群体内各成员的兴趣高度契合的内容发到微信上,从而迅速形成一个学习群体,群体成员可以通过语音聊天、分享评论等方式参与到互动中。另外,在学习群体举办各种校内外实践活动时,可以利用微信的&查看附近的人&和&向附近的人打招呼&功能,即时群发推送学习和活动信息,以引起&微友&的围观。&
  3 思想政治理论课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操作策略&
  面对微信在学生中的广泛使用、强大的影响力以及优越于传统教育渠道的影响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对传统的教育思想、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整体转换。应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创造更好的教育方式、制造更优质的教育内容,多维度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循环。&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立体化 随着微信在大学生中的流行,微信网络信息在大学生思想中的影响正在加大,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要比以往更加复杂。因此,仅靠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是难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政治品德的,需要全方位、多层次和立体化的教育模式体系。通过&立体化&的教学内容、手段、方式来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首先,教学内容的立体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突破传统的教学、教材体系,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和困惑大学生的人生、社会、世界的认识问题能解疑释惑,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只有真正引发学生的真切感受与内心的认同,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化,实现个性品质升华,帮助学生完成精神成长。课堂理论教学中重视微信网络舆论动向,跟踪和关注困惑大学生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突破传统的教学、教材体系,及时补充、更新整合、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立体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其次,教育方法和手段的立体化。要创新方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优势,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群体学习活动中全面参与、全面实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要把&师对生&单向的、讲授式为主的平面的课堂教学,改变为借助微信平台联系课堂内外的师生双向互动和生生群体互动的立体的、多层面的、多向的互动模式,形成立体化教学情境和交互式的教学活动。&
  最后,教学时空的立体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现实社会中多种复杂信息对学生的重大影响,突破传统封闭、平面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利用微信具有的不受时间、场所、空间限制等优势,提供多元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开展丰富的学生实践教学活动,建立生活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互联系、全面渗透的多维、立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从而使学习空间立体化。&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实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指导者。利用微信强大的功能,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深入的教育和引导。微信公众平台有用户分析、图文分析和消息分析三项数据统计功能:用户管理分析可以查看任意时间段内用户数的增长、取消关注、净增人数和累积人数以及用户属性等统计数据;群发图文消息分析可以查看任意时间段内图文消息群发效果的统计结果,包括送达人数、阅读人数和转发人数等分析;用户消息分析可以查看针对用户发送的消息的统计,包括消息发送人数、次数等,分析用户发给公众号的消息中有哪些关键词。对这些数据深入地挖掘分析,能更好地知道学生的喜好,了解他们的需求,掌握最合适的教学内容和微信推送的内容和素材,选择最佳的推送时间和推送频率,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性。此外,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一对一聊天功能,使用丰富的文字、声音、图像声情并茂地解答思想、心理方面的疑难问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高群体学习广泛化、多样化 所谓群体学习,就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对师生负责、平等、开放的研究性学习组织形式。在群体的环境中,人们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可以充分发挥群体的助长作用,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利用微信将有共同兴趣的学生组建相互间有持续交互关系的学习群体,实现各种目的的学习群体的自由组合,这样不但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发掘和利用各种有价值的教育资源,还可以实现相关实践活动最大范围的关注和更广泛群体的交流,大规模协作完成实践任务。善于使用微信公众平台的消息群发、新关注自动回复、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完成线下实践活动的相关信息发送,学习群体实践活动报名统计,提高群体实践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敏.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2(6):72-76.&
  [2]徐静.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3(2):&39-40.&
  [3]叶成林,等.移动学习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04(3):12-19.
本文TAGS:
上一个文章:
下一个文章:
本站专注于、、及各类服务,联系QQ:(企业版多工号),全国统一客服热线:400-0808380(多线路)
联系地址: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邮编: 610065
&&网站合法性备案号:苏ICP备号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星论文网 版权所有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基本矛盾分别是什么?
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基本矛盾分别是什么?
08-12-28 &
我修改了下,希望您满意.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概略地加以分析,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是由基本矛盾及其制约下的诸多具体矛盾所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可以具体表述为: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说它是基本矛盾呢? 首先,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为什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实际的思想品德表现总是同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有距离,不那么协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逐步缩小这一距离,使两者协调起来。没有这一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就不需要存在了。 其次,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分析这个矛盾,弄清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哪些方面不符合社会要求,不符合的程度,然后才能确定内容,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与社会品德要求由不适应到基本适应,这可以看作是一次教育过程的完结。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人的思想也会产生一些新特点,两者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又开始新的过程,发展到新阶段。正是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这个矛盾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他具体矛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矛盾,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介体的矛盾、教育介体与受教育者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可以看作是上述特殊矛盾的具体表现,它们的解决都服务于基本矛盾的解决,都是为了使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意识和实践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这些具体矛盾主要有: 1、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不一致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规范要求一般是通过教育者传达给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对社会要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多数情况下,教育者对社会要求是能正确理解、把握和践行的,因而与社会要求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与社会要求不一致,产生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者由于自身经验、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觉悟水平等因素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或者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社会要求。第二,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教育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式地开展教育活动。 解决这一矛盾,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觉悟,使他们更好地认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要求;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断更新观念,使他们能正确把握社会要求。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对矛盾。两者之间的不协调、摩擦乃至冲突都是这类矛盾的表现形式。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格因素引发的矛盾,如教育者不能以身作则,受教育者屡教不改,其中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第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矛盾。这里所说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不仅包括教育者自己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处理,也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处理等。无论哪种关系处理不当都可能引起矛盾。此外,两者行为方式的不同,个性的差异,都可能引起两者之间的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这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者一方。如果教育者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或者,他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不是采取公正的立场,而是以自己为中心,或亲疏有别,那他就势必会与受教育者发生矛盾乃至冲突。因此,解决这一类矛盾,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育者的人格修养,改善工作方法。 3、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思想及行为很难完全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是矛盾。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他们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总是基本一致又不完全一致,这就决定了这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长期存在的。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之间的不一致。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个性的正当发展。然而很多时候尤其是在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却往往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强调整齐划一,这就势必引起个人正当的发展需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当然,个人的过份需求也可能导致个人与教育要求的冲突。因此,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应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帮助人们改变过份需求状态,培养人们合理的需求,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一致。 第二,社会要求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个人的经验对社会要求的内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社会要求一致或比较一致,个人就较易接受社会要求;如果不一致,个人就可能排斥社会要求,固守个人经验。这就会产生两者之间的冲突,使个人在选择上发生困惑。这是一种认识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经验虽然是可贵的,但由于个人的认识离不开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他遇到的具体事物,因而这种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种局限性和片面性会有意无意地妨碍人们接受社会要求的品德规范。因此,应帮助人们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固执个人经验,也不排斥经验,而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吸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养料,并不断丰富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第三,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不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无论是总体要求还是具体要求,往往都有偏高的倾向。 高要求是对的,但要求高到受教育者实际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就不仅没意义,而且会产生受教育者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具体要求一定要适度,即要高于受教育者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经过一定的努力又确实能达到。 4、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所导致的教育影响和环境影响同时作用于受教育者。在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里,这两种影响往往是一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影响在很多时候又表现为不一致,有矛盾。如果环境影响和教育影响一致或比较一致,教育影响就会受到强化,其有效性就会得到提高;反之,教育者所传授的社会客观要求的份量就会减轻,就会造成受教育者在选择社会行为规范时的矛盾和困惑,使之采取“随大流”的策略而置社会要求于不顾。这后一种现象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大量存在的,也是较为突出的。 解决这类矛盾,即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出努力,又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社会来讲,应加大反腐败力度,确实扭转大气侯,使各种社会组织和大多数人都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范围内行动,在全社会造成按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办事光荣,受人尊敬和赞扬,违反社会规范办事可耻,被人鄙视、遭人谴责的气氛。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来讲,既要进行公认的社会规范的教育,又要敢于揭露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使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便作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5、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这些要求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必须借助一定的活动方式和互动手段。没有这些“中介”因素,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在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创造各种方式,以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求的过程。因此,只有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受教育者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内在需求。而方式方法的改进主要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所决定的,不存在千古不变到处适用的方式方法。正确的恰当的方式方法总是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的,旧的方式方法过时了,就应该用新的取而代之。只有不断地以恰当的方式方法作用于教育对象,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人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它是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关于这一规律,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本书试作如下表述: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要求以及品德状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去影响受教育者,不断解决其思想品德水平与社会品德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其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这一规律可以简述为: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又要超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现状,体现社会思想品德要求。我们可将其称为“适应超越规律”。由于这一规律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适应超越规律是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显然要受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状况的制约,因而教育内容、方法等应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只有这样,教育影响才能真正作用于受教育者,促进其思想品德逐渐升华。反之,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可能脱离实际,起不到它应起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提高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的职能,因而教育要求又应有一定的超越性,应指明受教育者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教育活动才能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长远发展的需要,推动其思想品德朝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不断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具体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许多具体矛盾,因此也就存在着许多具体规律。 本书各章所论述的问题,都是某一层次,某一侧面的规律性的问题,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集中表现。这里仅就几个具有全局意义的具体规律作一些阐述。 (1)双向互动规律。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一方面,教育者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的表达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而是发挥着主体作用。受教育者是能动地践行思想品德规范并影响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没有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所传导的教育要求就不可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认识和接受,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也离不开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没有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没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 思想品德的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就无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内化外化规律。即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阶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实现内化和外化,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内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的过程。外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和外化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两者相互联系。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内化,也就没有外化;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外化,内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两者又相互渗透。内化中有外化,认识离不开实践,受教育者新的思想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信念和品德意志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也就是受教育者践行新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过程;外化中也有内化,行为实 践受认识、情感的指导和支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是其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 (3)协调控制规律。即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立体的,开放的过程,这是由它的社会性决定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不仅受到教育主体的各种自觉影响,而且同时受到教育环境的各种自发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协调各种自觉影响和自发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立体的过程,是各种自觉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党、团组织、学校、家庭等多种教育主体。各种不同的教育主体都会自觉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由于各种教育主体在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对受教育者施加的自觉影响也会出现差异,有时甚至会出现对立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的教育影响进行自觉地协调,以使他们向同一方向发展,形成正合力。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各种自发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同社会环境不断地发生着相互作用。各种不同的教育环体都会自发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各自的影响,这种自发影响有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有的则起着消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抑制和消除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利用并强化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影响,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影响协调统一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概略地加以分析,我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是由基本矛盾及其制约下的诸多具体矛盾所构成的。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可以具体表述为:教育者所掌握的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说它是基本矛盾呢? 首先,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根据。为什么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呢?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实际的思想品德表现总是同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有距离,不那么协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逐步缩小这一距离,使两者协调起来。没有这一矛盾,思想政治教育就不需要存在了。 其次,这个矛盾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推动着它的发展。这个矛盾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分析这个矛盾,弄清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哪些方面不符合社会要求,不符合的程度,然后才能确定内容,采取措施,加以解决。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与社会品德要求由不适应到基本适应,这可以看作是一次教育过程的完结。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会提出一些新的要求,人的思想也会产生一些新特点,两者又会出现新的不平衡,这时思想政治教育又开始新的过程,发展到新阶段。正是这一矛盾运动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向前发展。 最后,这个矛盾规定和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其他具体矛盾。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其他的矛盾,如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介体的矛盾、教育介体与受教育者的矛盾等。这些矛盾可以看作是上述特殊矛盾的具体表现,它们的解决都服务于基本矛盾的解决,都是为了使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品德意识和实践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矛盾通过一系列具体矛盾表现出来。这些具体矛盾主要有: 1、教育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不一致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规范要求一般是通过教育者传达给受教育者的。教育者对社会要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多数情况下,教育者对社会要求是能正确理解、把握和践行的,因而与社会要求是一致的,但有时也会与社会要求不一致,产生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者由于自身经验、认识能力与思维方式,以及思想觉悟水平等因素不能全面完整地把握社会要求,或者片面理解甚至曲解社会要求。第二,教育者内心并不认同教育要求,仅仅是出于职业要求而例行公事式地开展教育活动。 解决这一矛盾,一是要提高教育者的觉悟,使他们更好地认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要求;二是通过各种途径提高教育者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不断更新观念,使他们能正确把握社会要求。 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对矛盾。两者之间的不协调、摩擦乃至冲突都是这类矛盾的表现形式。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格因素引发的矛盾,如教育者不能以身作则,受教育者屡教不改,其中任何一种都可能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第二,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引起的矛盾。这里所说的人际关系的处理,不仅包括教育者自己与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处理,也包括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处理等。无论哪种关系处理不当都可能引起矛盾。此外,两者行为方式的不同,个性的差异,都可能引起两者之间的矛盾,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这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育者一方。如果教育者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或者,他在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不是采取公正的立场,而是以自己为中心,或亲疏有别,那他就势必会与受教育者发生矛盾乃至冲突。因此,解决这一类矛盾,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教育者的人格修养,改善工作方法。 3、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思想行为之间的矛盾 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思想及行为很难完全符合社会的客观要求,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这就是矛盾。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他们的思想行为与社会规范之间总是基本一致又不完全一致,这就决定了这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也是长期存在的。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 第一,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之间的不一致。思想政治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个性的正当发展。然而很多时候尤其是在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却往往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强调整齐划一,这就势必引起个人正当的发展需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 当然,个人的过份需求也可能导致个人与教育要求的冲突。因此,解决这一矛盾,一方面应尽可能创造条件,满足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帮助人们改变过份需求状态,培养人们合理的需求,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相一致。 第二,社会要求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个人的经验对社会要求的内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社会要求一致或比较一致,个人就较易接受社会要求;如果不一致,个人就可能排斥社会要求,固守个人经验。这就会产生两者之间的冲突,使个人在选择上发生困惑。这是一种认识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经验虽然是可贵的,但由于个人的认识离不开他所处的生活环境和他遇到的具体事物,因而这种经验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这种局限性和片面性会有意无意地妨碍人们接受社会要求的品德规范。因此,应帮助人们正确对待个人经验,既不固执个人经验,也不排斥经验,而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吸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神养料,并不断丰富个人经验中的积极因素,克服其消极因素,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第三,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实际可能性之间的不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提出的要求,无论是总体要求还是具体要求,往往都有偏高的倾向。 高要求是对的,但要求高到受教育者实际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就不仅没意义,而且会产生受教育者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尤其是具体要求一定要适度,即要高于受教育者实际的思想品德水准,经过一定的努力又确实能达到。 4、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所导致的教育影响和环境影响同时作用于受教育者。在一个健康有序的社会里,这两种影响往往是一致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影响在很多时候又表现为不一致,有矛盾。如果环境影响和教育影响一致或比较一致,教育影响就会受到强化,其有效性就会得到提高;反之,教育者所传授的社会客观要求的份量就会减轻,就会造成受教育者在选择社会行为规范时的矛盾和困惑,使之采取“随大流”的策略而置社会要求于不顾。这后一种现象即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大量存在的,也是较为突出的。 解决这类矛盾,即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出努力,又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从社会来讲,应加大反腐败力度,确实扭转大气侯,使各种社会组织和大多数人都在法律和道德规范的范围内行动,在全社会造成按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办事光荣,受人尊敬和赞扬,违反社会规范办事可耻,被人鄙视、遭人谴责的气氛。从思想政治教育自身来讲,既要进行公认的社会规范的教育,又要敢于揭露社会生活中的矛盾现象,使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以便作出正确的行为抉择。 5、受教育者的内在精神世界发展的需要与满足这些要求的方式(条件)之间的矛盾。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教育影响,必须借助一定的活动方式和互动手段。没有这些“中介”因素,教育活动就无法进行。在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是不断创造各种方式,以满足受教育者发展需求的过程。因此,只有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受教育者乐于接受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的方式方法与受教育者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经常存在的。解决这一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内在需求。而方式方法的改进主要是根据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所决定的,不存在千古不变到处适用的方式方法。正确的恰当的方式方法总是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的,旧的方式方法过时了,就应该用新的取而代之。只有不断地以恰当的方式方法作用于教育对象,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人们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 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它是一个由基本规律和具体规律组成的多侧面、多层次的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关于这一规律,目前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界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本书试作如下表述: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发展的要求以及品德状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以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规范去影响受教育者,不断解决其思想品德水平与社会品德规范要求之间的矛盾,使其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并不断提高到新水平。 这一规律可以简述为: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又要超越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现状,体现社会思想品德要求。我们可将其称为“适应超越规律”。由于这一规律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矛盾运动的发展趋势,因而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适应超越规律是适应与超越的辩证统一。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活动显然要受到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状况的制约,因而教育内容、方法等应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相适应,只有这样,教育影响才能真正作用于受教育者,促进其思想品德逐渐升华。反之,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可能脱离实际,起不到它应起的作用。但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又具有提高受教育者思想品德水平的职能,因而教育要求又应有一定的超越性,应指明受教育者努力的方向,只有这样,教育活动才能满足受教育者精神世界长远发展的需要,推动其思想品德朝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由此可见,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状况相互作用,辩证统一,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地不断发展。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具体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具体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许多具体矛盾,因此也就存在着许多具体规律。 本书各章所论述的问题,都是某一层次,某一侧面的规律性的问题,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更是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集中表现。这里仅就几个具有全局意义的具体规律作一些阐述。 (1)双向互动规律。即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与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辩证统一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双向活动过程。一方面,教育者是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的表达者,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者,也是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积极性的激发者,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也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影响,而是发挥着主体作用。受教育者是能动地践行思想品德规范并影响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的主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没有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教育者所传导的教育要求就不可能为受教育者所真正认识和接受,教育目标就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的体现,也离不开教育者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没有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没有教育者对受教育者 思想品德的激发和引导,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地体现,就无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可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能动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内化外化规律。即内化与外化辩证统一规律。从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阶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实际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实现内化和外化,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内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的过程。外化就是教育者帮助和引导受教育者将自己已经形成的思想品德认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过程。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内化和外化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两者相互联系。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内化,也就没有外化;外化是内化的目的和归宿,没有外化,内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另一方面,两者又相互渗透。内化中有外化,认识离不开实践,受教育者新的思想品德认识、品德情感、品德信念和品德意志形成和巩固的过程,也就是受教育者践行新的思想品德规范的过程;外化中也有内化,行为实 践受认识、情感的指导和支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是其思想品德认识、情感、信念和意志综合作用的结果。 (3)协调控制规律。即协调自觉影响与控制自发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立体的,开放的过程,这是由它的社会性决定的。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不仅受到教育主体的各种自觉影响,而且同时受到教育环境的各种自发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协调各种自觉影响和自发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 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立体的过程,是各种自觉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党、团组织、学校、家庭等多种教育主体。各种不同的教育主体都会自觉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由于各种教育主体在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对一定社会的思想品德要求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也存在着差异,因此,他们对受教育者施加的自觉影响也会出现差异,有时甚至会出现对立和冲突。这就要求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主体的教育影响进行自觉地协调,以使他们向同一方向发展,形成正合力。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开放的过程,是各种自发影响交互作用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并同社会环境不断地发生着相互作用。各种不同的教育环体都会自发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各自的影响,这种自发影响有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有的则起着消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注意抑制和消除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利用并强化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影响,使之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影响协调统一起来,从而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促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既十分重要,又相当难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相对疲软的状况,很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不力的原因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人格教育及培养。我以为,人格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就犹如无根的浮萍,总是漂流在人的思想表面而不能深入下去。原因在于:第一,人格是人生价值观念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基础。人的价值观念必须统一和稳定,而这就需要一个人的心理过程及其人格形态是统一而稳定的。否则,分裂的人格只能产生分裂的观念。第二,人格是形成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内在心理依据。世界观是对于世界的认识,正确的世界观虽然来自于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学习,但如果没有良性的人格形态作为内在心理依据,外在的观念灌输就很难起作用。第三,人格是形成特定道德素质的主要动力。人格具有品质化的特性,因此,人格一旦形成,人就具有了相应的内在质地,不同的质地会适应不同的道德倾向,良性的人格自然易于建立良性的道德素质。当然,人格的这些基础作用并不是绝对的,而往往是相对的,同时它还与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意识发生相互的影响和转化作用。因而,人格既有统一性和稳定性,也有分化性和可变性,这些特性也决定了良性人格的不易养成。总之,人格状态可以说就是细微的、隐性的和原始的思想道德状态,而思想道德则往往是发展了的、成型的、成熟的、显性的人格表现。 人格是人们社会化的结果,一般被理解为由人的心理、气质、生活习惯等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质。人格与人的先天秉赋密切相关,但更与后天的生活环境、习性养成和教育密切相关,也与特定的民族文化相关。因此,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一般来说,人格教育和养成的内容主要是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日常习惯的养成,包括行、坐、卧的日常行为举止和言谈的把握程度。良好的日常习惯是生成良好道德的基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教育中的“礼仪”观念即是对养成良好习惯的要求。第二,生活方式的养成,包括对待衣食住行的态度和整洁化等要求。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养成是形成健康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开端。在这方面,应当教育人们养成朴素、节俭、惜物、恬淡和卫生的生活方式,反对和抛弃奢侈、糜烂、浪费和过度的生活观念。第三,心理倾向的养成,主要是外向或内向心理倾向的养成问题。一般来讲,外向的心理倾向易于接受新事物,但也存在思想观念易于波动变化的问题;内向的心理倾向易于稳定和求同,但却存在僵化和不易灵活变通的缺点。良好的心理倾向教育可能应当是在二者之间寻求一种“中和”状态。同时,在心理倾向上,还要注意培养人的独立气质和自主能力,并把这种气质能力与遵从社会规范、服从公共权威的“顺从”意识结合起来,而不能一味地认为独立就是好的,顺从就是错的。再一方面,在现代社会生活普遍优裕的情况下,要牢记“生于忧患”的教训,对青少年进行适当的挫折训练,培养吃苦精神、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挫折的毅力。第四,人际习惯的养成,人际习惯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人际关系,而是指作为人格的一种表现,是人在人际关系方面养成的天然性趋向,也就是不加人为力量而表露出的一种内在人际自然力。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和谐习性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等和对抗习性如争夺、竞赛、苛求、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等两种。这两种习性对于养成人的道德行为和思想意识关系极大。一般情况下,应当以教育和养成人的和谐习性为人格培养的目标,而应当消除对抗习性,即使在成人人格养成中,对抗只能作为一种权宜性人际关系或工作手段,而不应当成为一种人格习性。否则,社会的人际关系恶化,人与人的对抗和争斗是不可避免的。要达到这一点,就要注意克服现代思想观念中不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观,继承和培养传统的“无我”、“忘我”的精神境界,消除人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努力使人们达到做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奉献的人的境界。 要真正重视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就必须切实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看到这一点。但是,以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把力气花在了正面的、显性的教育上,花在外部灌输上,而很少从人格的和人的心理的角度来深化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失去日常化和潜移默化的效应。因此,必须在人格培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上来一个根本的转变,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优势和效益。这里仅从人格培养的角度提出几点应当注意的方法,以引起大家思考:第一,必须把外部灌输和开发人的自觉性结合起来进行人格教育。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外部灌输就是社会教化的过程,人的自觉性过程是个体内化的过程。只有外部灌输,而不注重于社会个体内在化了多少人格要素和思想观念,人格培养就是一句空话。中国传统教育十分重视从小培养人的自觉性,并主张通过“修养”建立自觉意识,这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有效方法。第二,必须采取日常化教育方式,使人格教育的内容和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进而形成为人的习惯。中国文化从小对儿童进行“洒扫、应对、进退”方面的教育,就是从劳动、言谈和礼仪方式培养其人格自觉性。西方社会也十分重视人们从小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培养人格和思想品德。例如,西方人注意培养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其依赖性;教育儿童爱护一草一木,爱护环境,由此培养其热爱家园、热爱国家的基本情感。这些良好的教育方法,我们应当积极吸取。第三,必须采取诱导式教育方法,避免强制式教育产生的逆反效果。人格的形成应当是自然的,道德的养成也是如此。教育者应当以诱导为主,逐渐引导被教育者建立良性人格。强制教育建立在对人的威胁和制裁的基础之上,不符合人的受尊重和服人以理的心理,应当慎重采用才行。第四,必须采取启发式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在自我思索的状态下建立良性的人格。人格教育和思想教育与文化教育一样,应当想办法激发受教育者的探索热情和思考习惯,并在受教育者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达到“愤”和“悱”的临界状态下,教育者适时“启”之“发”之,就能使受教育者“如醍醐灌顶”,顿然醒悟,从此对思索出的人生道理铭记于心,没齿难忘。第五,必须运用无形教育的方式,把教育者的日常言行作为受教育者的样板和标准树立起来,使受教育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良好人格和思想品德的影响和感染,进而建立与教育者一致的人格和思想品德。常言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正是说明为父母者的自然“身教”的巨大影响力。在学校教育中,学生往往以教师作为人生的标准和社会的化身,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默默地感染着学生。在社会中,位尊势重的人的言行同样在“暗示”着周围的人:人应当怎样生活,怎样工作,怎样为人。可见,无形教育的效果往往大于有形教育,正如春雨的滋润往往比暴雨的冲刷更有益于万物的生长一样。做到这一点,有赖于教育者高度的素质修养。说到底,教育者也有一个不断地接受教育、自我教育和不断提高的问题。这也说明了人格教育是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化的,全社会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的形成,要靠每一个人在人格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提高,以及彼此的相互影响。这正应了《礼记 大学》中的那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参考资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原为教育部“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此次新编,根据新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以邓小平教育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素质教育思想为宗旨,以培养21世纪合格中学政治课教师为目的,对于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学习指导法、教学评价、教师素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阐述和研究,对原教材《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作了内容和体系上的更新;《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新论》主要可供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专科教学使用,也可供中学教师学习参考。 导论第一章 思想政治学科原理论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科简单的历史回顾一、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二、新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节 优秀的德育思想一、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德育思想二、借鉴、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德育思想第三节 邓小平德育理论一、学习邓小平德育理论的意义二、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三、邓小平德育理论的基本内容第四节 与时俱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素质教育的概念二、素质教育的特征三、素质教育的核心四、创新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五、实践能力是人才素质形成的基础第五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一、历史论德育性质二、内容论德育性质三、特点论德育性质四、途径论德育性质第六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功能一、思想政治学科具有导向性功能二、思想政治学科具有规范性功能三、思想政治学科具有个性化功能第七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任务一、完成基本理论教育的任务二、完成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三、完成各种能力教育的任务四、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第八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基本范畴一、教师与学生二、教育与教学三、传授与接受四、内化与外化五、理论与实践第二章 思想政治学科课程论第一节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一、课程的定义二、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是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三、新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四、基础课程改革的目标第二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课程标准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二、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体系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目标分类附录:关于中学德育课程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第三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论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一、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本质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的要素三、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问题第二节 学生的学习力一、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二、学生的智力因素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互相促进增强学生的学习力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一、知行统一规律二、灌输与疏导统一的规律三、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四、时代性规律第四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方针一、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二、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第五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原则一、方向性原则二、授业与传道相结合原则三、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四、正面教育与积极疏导原则五、师生民主合作原则六、课内课外教学活动相结合原则七、创新性原则八、以鼓励为主的原则第四章 思想政治学科教法论第一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组织形式一、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二、思想政治课的课外活动第二节 思想政治学科的教法和教学模式一、教法和教学模式二、启发式教学模式三、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法四、探究式教学模式五、案例教学法六、情感教学模式第三节 思想政治学科常用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一、教学方法二、教学模式第四节 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教学一、多媒体教学的含义二、多媒体在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的作用三、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程序四、思想政治学科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原则附录:《市场交易的原则》教学设计第五节 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准备工作一、制定教学工作计划二、备课三、教案的编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