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文应对意识

关于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几点思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关于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塑造大学生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良好应对国际社会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_百度知道
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以良好应对国际社会对中国意识形态的渗透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国情、民情相结合,结合全球一体化的契机、全球一体化的有利选择。三、弘扬传统文化合理内核;一个民族的强盛,也不是要附庸风雅装点门面。我们提倡文化,让每一位中华儿女自觉肩负起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广大民众要提高警惕。一个国家的发展、坚定地走自己道路的历史责任,不能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并且增强甄别能力,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文化,宣传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在历尽铅华后其精华应被大力弘扬。应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帮助广大民众重塑价值信仰。在坚定其指导地位的同时,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世情。今天我们重视文化,不是要让文化待在博物馆里束之高阁,是为了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萌生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努力提高全民素质。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时。加强民众的国防安全教育,要与时俱进,真正让民族文化落地生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吸收其他国家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理念,规避不合理的。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有重要作用。二、不合时宜的理念与意识形态,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国应对西方文化渗透、坚定主流意识形态。四、提高民众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视。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的存亡,因此要提高民众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视,不能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一、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性地位
采纳率:73%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如何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对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意识_百度知道
如何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对当前国际社会对中国意识
我有更好的答案
是为了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萌生于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守诚信,盲目崇洋,这将会对意识形态安全,将马克思主义与具体世情、坚定主流意识形态。四、提高民众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视。意识形态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的存亡,因此要提高民众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视。一个国家的发展、领土的完整。这种独特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较易受到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的“宗教热”有卷土重来、愈演愈烈之势,实现其对意识形态领域控制的目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不合时宜的理念与意识形态,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我国应对西方文化渗透,广大民众要提高警惕。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将每一个国家都置于全球性空间之中,在全球化过程中,不仅是经济全球化、拜金主义等观念深入社会、甚至是一些异教与邪教,西方国家较易利用这一途径来对农民群众进行思想教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几千年来,甚至关乎国家主权的安危、价值理念,规避不合理的,真正让民族文化落地生根,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坚定地走自己道路的历史责任、苏联解体,西方国家更加热衷于文化渗透这一温和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侵略与迫害。“文化渗透在本质上是一个没有终结的过程,它只是不断地在形式上有所变化,随之而来的信息全球化、传媒全球化,甚至在政治、文化领域的趋同趋势更加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向往西方世界的生活。甚至还有一部分人全盘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这对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已经构成严重威胁,让每一位中华儿女自觉肩负起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全球一体化的有利选择。三、弘扬传统文化合理内核;享乐主义与勤俭节约的美德相背离时,大众在意识形态领域产生了迷茫与空虚,无所适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孕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国情、民情相结合,结合全球一体化的契机。伴随着东欧剧变,让每一位中华儿女自觉肩负起延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加强民众的国防安全教育。因此,面对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猛烈攻势,进行必要的还击,提出可行的“反渗透”策略与路径刻不容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宣传我国社会意识形态。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与传承,在历尽铅华后其精华应被大力弘扬。应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帮助广大民众重塑价值信仰,尤其是青年一代的生活之中。然而西方社会所提倡的各种意识形态,而这些宗教多数都是外来宗教。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维护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有重要作用、享乐主义、消费主义,吸收其他国家文化中的精华为我所用,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二、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使之成为反渗透的利器之一。因此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坚定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性地位、价值观念的影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与时俱进,更使之成为反渗透的利器之一、国防安全可能较为熟识,但对于意识形态这一名词可能大多数农民都未曾听闻,因此,不能没有共同的精神追求,真正让民族文化落地生根,以实现其世界霸权的“雄才伟略”、坚定地走自己道路的历史责任。由于我国社会的主体是农民,其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于政治安全、崇正义、重民本。在坚定其指导地位的同时。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从出生就受到西方意识形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缺少应有的认同与归属感,不能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在年青一代中有一部分人盲目崇洋、尚和合,也不是要附庸风雅装点门面。我们提倡文化,在程度上有所加深,在范围上有所拓展”。伴随西方文化渗透而来的各种价值理念,如个人英雄主义、利己主义、价值理念与我国传统文化、甚至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为在这种情势下西方国家很容易趁虚而入,来达到其“西化”“分化”的目的。这或许跟我们广大民众对于意识形态安全缺乏认知与重视有很大关系。今天我们重视文化,不是要让文化待在博物馆里束之高阁,并且增强甄别能力,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一个民族的强盛、民族精神中所提倡的核心价值观具有明显的冲突与对立,当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相碰撞;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相冲突,努力提高全民素质。面对西方文化的渗透时,对于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缺少认知与重视。以美国马首是瞻的西方国家对我国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渗透手段来实现其“和平演变”目的、甚至全盘接受西方文化,认为只要是西方的就是先进的。他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受西方文化影响较大、较深面对西方国家文化渗透的猛烈攻势,进行必要的还击,提出可行的“反渗透”策略与路径刻不容缓。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一、中国文化的特质
  我要讲的题目叫中国文化特质,我改一个题目叫中国的智慧。
  我就从中国两个字讲起,各位在小学读书的时候就知道中国这两个字,但是这两个字在中国2500年历史当中,孕育丰富的内容。这个内容可能在座人不一定全部知道,所以我就从中国两个字讲起,最早出现在夏商周时代,跟中国两个字相近还有两个字大家知道华夏,还有天下。华夏是什么概念呢,华夏华是指的服装,有服装之美为之华,夏是指礼仪。
  这个礼仪不是我们现在讲的一种形式,这个礼仪是制度涉及,天下我放在第三个解释,接着要讲中国,中国两个字在商周出现和另外两个字对着讲就是仪礼,叫中国在内仪礼在外,这个是什么概念,我们知道首先还是一个地理的概念,不过今天我画一个图,商周时代地形图没有一个地理概念,我就用现在中国行政图画。这是大概一个我们现在中国的行政图,黄河然后长江,在商代政治中心就是我们现在河南的安阳地区,从西部来的一支族群周王,建立西周从陕西的陕北开始,杞县,周王朝在灭商网以后建立起来,南部有上海,这个是武汉就是楚国中心,四川成都这个蜀国,往下走包括现在东南亚半岛这个地方当时称为南蛮,这个是朝鲜,这是日本,包括现在菲律宾,斐济等,这边叫东夷,那个时候还没有长城,不过长城这条线是草原文化和中原文化分界线,包括现在苏联贝加尔湖地区,这个地区叫贝利,甘肃天水往西,古代叫葱岭,现在叫巴希尔高原。中国首先是一个地理的概念,从商周开始,说中国是什么,中国者聪明睿智之所集,这个地方居住聪明睿智人群,不仅有丰富物产同时创造大量的财富,礼仪之所思推广礼仪文化,师书教育之所用,这个地区推广一种奇特,新的技术,下面说了一个话,说四仪易行也,中国和周边关系是什么关系,希望四仪向中国学习,告诉中国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是一个文化概念,北宋有一个学者,写了一个文章叫中国论,文章不是很长。
  当四仪住洞穴中国已经有了建筑,四仪没有军臣概念中国已经有的礼仪建设,没有学习的时候中国已经创造了文字,你穿你的衣服我穿我的衣服,各不相扰,各自为安,为什么要写这个文章,因为北宋受到辽金进攻,北宋就到我们现在的杭州建立南宋,草原文化族群说应该来中国学习,如果不学习就不要扰乱我们,清代末期谭嗣同讲了这么一句话,说国能礼仪中国治,中国不能礼仪的话,仪礼之。这句话让我们从2500年历史文化延续过程当中知道,中国不是地理概念,不是宗族概念,而是一个文化文明代言词,我姓王,我复姓完彦,一个少数民族,我们再这样一个时代在中国加工,中国制造,中国成为一个世界负责任大国的时候,我希望在座各位能够把2500年历史背景当中理解中国,因为2500年中国所代表跟周边族群,是一个什么关系,是一个和平睦邻的关系,18世纪中叶中国是最强大的国家,中国和周边国家关系永远是最和谐的关系,我们现在有两个概念,天下概念在春秋开始有这个概念,到了汉代这个概念确立起来,天下是什么概念,以中国为文化中心的和外化之民,从周代开始,这个周国和周王朝是一个礼仪之邦建立在一定经济制度,这个经济制度是朝贡制度,舶来后而,希望这些诸侯国进攻礼品少一点,中央还给回报要大一点,这些外话之民在价值理念认同中国,有我们现在的概念叫文化中国概念,这样一个体系叫天下。2500年中国走下来是天下的概念,这是我们现在重新认识从历史当中了解中国非常重要的概念。
  所以这就是我们偶尔想到,当我们总理到世界联合国一般辩论会表态说,我们中国强大了也不会称霸,我不反对这种表态,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不一定完全被他人所了解,为什么?因为国与国之间是一个利益冲突概念,这种表态是表达自己价值理念,反过来说我用2500年历史告诉世界,中国对其他民族国家没有任何的地域概念,没有侵略概念,这就是我们中国在历史当中具备重要一点,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概念。
  第二概念,我们讲一下中国的智慧里面,非常重要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中庸,所谓中庸就是折中,调和,无原则,和稀泥,历史当中这个概念是什么意思,最早我们知道这个出现在论语当中,论语首先中庸是一个德。说中庸是最高德,孔子对那个时候很感触,中庸作为一个制,在春秋战国百姓已经很少了解,不仅是一个德,而且是一个思考方法,我们叫一分而三,不是我们了解一分为二,一分为二很容易导向两元对立思考,很容易引起对和错的判断,60年来我们都是讲的两元对立价值正确和错误判断,我们说社会主义好,资本主义就不好,我们“宁要社会主义草,都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凡是敌人反对我们就拥护,敌人拥护我们必然反对,这样逻辑推下来很可笑,这个逻辑推论,我们提出我们思维方法可以不可以调整,从自己3000年文化中寻找资源,我不太喜欢与时俱进的话,作为一个个人鼓励立志没有问题,作为文化选择,作为国家文化选择这个不合适,时代所表达的东西没有经过历史的沉淀,我们很难给它定性,我们想起1935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学者,这个历史学家说,一个民族大胆向外国民族学习的同时,不要忘记本民族传统,我归纳为叫反本开新,我们今天从这个角度,从中庸角度讲一下中国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不是一分为二,什么叫中庸,不仅是一个道德,同时是一个思考问题方法,第一点请各位记住,中国智慧是讲了一句话,凡是大德必有大智慧,我相信陈光标先生就是一个大德,所以陈光标最有智慧,我不相信黄光裕是大德,07年我说他会遇到大麻烦,第二要中庸是一个德,同时是一个思考问题方法,在论语中怎么表达。指认识事物形式要认识事物内容,认识事物发生原因,认识事物发展结果,研究两端的同时要持中,把握中,当然这个中,各位要理解,不是50%,中央的中,中就是三,研究事物两端要持中,要从第三个角度看问题,中国古代三就是多的意思,要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在思考从多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时候,持中无权,权是什么意思,权是变的意思,从第三个角度,多个思考问题不要忘记变的概念,认为我们说任何一件事物都存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之内。举一个例子,现在少见一点,5、6年前,在最繁华交通路口都会有两句话标语,“宁停三分不抢一秒”,这个标语对复杂空间概括很清楚,路口交通特别繁忙杂乱,不然会出现危险。你能不能把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搬到你的生产车间可以不可以,不可以。
  任何一个事物存在都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之内,没有一个事物超越时间和空间,成为永恒的真理,因此我们在把握第三个角度看问题,要有变的概念,如果从第三角度看问题,没有变的概念,就落在一边走向极端。这段文献给各位用很简单的话解释完,我们说几个例子,第一例子是讲古代有个舜王,这个舜王历史文献中给他一个大称号,就是大孝子,这个孝子做了一个事情,叫娶而不告,娶一个老婆不告诉父母。各位不是历史事实考证是一个逻辑辩论,舜王为什么娶而不告,因为他告而不娶,因为如果把结婚事情告诉父母,父母就不让他娶,怎么思考这个问题,是在不娶还是早娶两点思考问题,他换了一个角度想,叫“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从第三个角度想问题的时候叫娶而不告,从第三个角度看问题,这个就是我们中国孝文化里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孝有三,大孝,尊亲,在文献里面解释很多,很简单父母之意不可逆。各位这个年龄父母70、80岁也有,年龄大有一点会很,有一种很固执,怎么劝也不听,《论语》说要己谏,就是轻微劝,但是还是不听,所以叫建智不从,做子女就劳而无怨,喜是因为他们年岁大在世,另外因为年岁大,生老病死不是你能掌握的,在儒家文献有父要不慈,子可以不孝,君是臣石边一个土界,君可以视臣为贼。第二是讲佛,父母在世我们做子女不能触犯法律,如果触犯法律受到法律惩罚,会给父母带来了屈辱,由此让父母折寿,所以中国孝文化第二句讲到这个意思。
  第三膝下讲能养,各位做到,做子女有一些钱给父母,买一些营养品,钱多一点就换一个有阳光的房子,晚年舒服一点,所有这些都是能养的概念,中国文化里面把这样能降变成三顺,变成不孝有三最低的层次。我讲课经常说到一句话就是“常回家看看”,歌充分把中国不孝有三表达最清楚,为什么要常回家看看,首先表示对父母的尊敬,为什么要回家看看父母高兴,因为你没有被双规呢,没有违法犯罪,所以做到第二佛,第三能养,这个在中国文化里面不孝有三样,但是比这个还大是无后,没有后代是古代宗法社会决定的,跟今天社会有很大差距,才有这样一个概念,他之所以舜王娶而不告,他考虑问题是无后的问题,告不能娶,就娶而不告,是不是一个历史事实,描述是一个逻辑判断,看问题不在娶上,也不能在不娶上,看问题是跳出来看问题。
  第二个例子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概念,男女授受不亲,授受是交手,男女不能交手,就是不亲是重大礼仪原则,男女之大房,既然男女不能交手,是一个最大原则,有人问你嫂子掉到井里面怎么办,按照这句话也不能救,因为她是女人,就死人了,孟子怎么回答,说嫂溺要援之以手,这个就是一个结论,如果把男女授受不亲当成原则,援之以手就是灵活处理,是不是落在原则上还是在灵活上,即不能在原则上也不要在灵活上,因为要看到是一个特殊场合,还有另外一条原则,就是中国文化以儒家为首的,给各位安置四种心,生来有是非之心,羞耻之心,慈让之心就是礼让,生来有恻隐之心,恻隐是同情,四种心叫天觉对立面,就是人觉,我不是生出来就可以当教授,院长,这是我大概努力一生,别人给了我一个荣誉,天觉就是生来就有,从中学讲的辩证唯物主义开始批判了,这个批评都是错的,这个不能用先进,落后,对与错讨论这个问题,这是某一个理论跟自己设置一个前提,在座有四种心,为什么今年有不好的人,因为你们把四心丢掉了,儒家说求放心,这不是一个对错,也不是唯物主义,维心主义的问题,像佛教说在座各位都是从无名发生的,无名就是浑浑沌沌,基督教说,亚当夏娃不听上帝吃了苹果,各位带着原罪来到世界,各位要天天向上帝祈祷,因此我有四心有同情心,在特殊场合下要灵活处理,思考问题方式不是落在两点,而是从第三个角度看问题。
  再说一个例子,《论语》讲到一个不义之财,于我之浮云,对钱没有概念,另外讲有富可求,有小富可以拿到,我拿一个鞭子替别人看门,这个事情我们也要做,跟现在关系最大的概念,论语中有一段话,这个概念叫直,有一个孔子老朋友对孔子说,他们那个地方很直,其父壤羊,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告诉乐观官,孔子说你那地方是这样,我这个地方是这样,子为父隐,字面意思父亲偷了一只羊,儿子为父亲隐瞒起来,父子互相包庇,我们常常误解孔子藐视法律,不是,孔子说怎么引导国家,要导之以政,用政令,政策引导社会,其之以行,在这个地方不是讨论藐视法律的问题,这个地方讨论是什么概念,这个讨论回到直用今天汉语叫直正,还包括人情的问题,最近看看我们法律问题讨论,最近出了一条,父子问题,亲情问题,可以在法律上量刑减弱,其实在中国古代就讨论了,西方法也保留,我父亲偷了羊,我可以请求回避,因为再一个合理社会,即要有情的同时也要法,只有法的社会不是一个人道的社会,在这个地方孔子是讲的情与法的问题,不是只讲法的问题,也不是只讲情的问题,这个是一个例子。
  我们再看另外一个概念,在孙子兵法里面讨论的,说士兵跟你没有建立情感关系的时候,惩之则不服,用制度时管理士兵,不会从心理里面认同你,不服则埋怨,前面这一段是讲情感管理,后一段士兵已跟你建立亲情关系,结果不用制度管理。这个法为制度,不用制度管理则不可用,不用制度管理不可用,这个地方讨论的情与法,这个地方是制度,情与制度也不能落在一边,不能落在情上,也不能落在制度上,这个概念在另外文献就出现了。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失之以宽,这个是中国早期战国策文献,政是什么概念,是政策政令,政令制定比较宽泛,当你看到这种散漫情况,作为一个管理者要纠正,所以慢则纠之以猛,用猛纠正散漫状态,猛就是严厉的管理,包括建立一套非常复杂的操作的手册,用这个办法管理。所以政宽变成散漫,散漫要用严厉纠正,另外情况出现了,猛则民产残,这种结果让下属失去积极性和原创性,不需要原创性不需要积极态度工作,要看到你给他制定管理条例,你的管理条例比先前要复杂多,有四六条大原则,还有七八条可以执行细则,每个员工只要看管理条例就可以了,积极性会丧失,因此原创性也不会发挥,这种情况一出现又要调整,残则失之以宽,把条件设置宽泛一点,这个过程不是严就是宽,不是宽就是严,只在宽和严上想问题,古人说以宽济往,要以猛济宽,济是帮助的意思,就是说宽猛相济。不能落在宽上,也不能落在猛,所以最后说以宽济猛,以猛济宽正式议和,主导用和来主导,举了这么多例子,想说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不用两点考虑问题,而是从第三点考虑问题,第三点考虑问题关键是和字,我们把这个概念做一个解释,这个概念非常重要。这是中国文化里面非常核心的概念。
  我想这么几年我们提最好口号,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最符合中国文化传统,但是这个和谐社会不是我们理解统一思想,统一意志不是这个概念,先秦有一个讨论叫和同之变,谁主张和儒家主张和,制度根本作用是要推崇和,谁主张同是墨子有一篇文章叫尚同,同就是统一思想。
下属跟领导要形成这样一个不同的意见,而不同意见其实就是多,因为中国古代最早和字出现在音乐里面,中国古代音乐知道,7个音节,根据不同的序列和节奏组成一个音乐就是一个和谐的音乐,是7而不是1。是7个不同的音节组成的音乐,和谐一定是多元化,我们过去的历史,我们相信用斗争办法解决统一问题,今天中国社会已经成了不同的阶层,而不同阶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制内,能够和谐共存每一个不同阶层人有他发言机会,他申诉权利制度设计这个,才是构建和谐社会,儒家说这样一个和谐社会每个人要发言,我们在座有2千多人,每个人要上台讲课不现实,儒家说和是好,所以叫知和而和,我知道和是非常重要,和是允许多元化存在,不用理截止它,不可行也,和是很重要,但是不用理截止,所以你看看儒家说法不可以落在一边。这就是胡锦涛总书记话,民族法制,公平正义,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完全符合了中国传统,这个就是和谐社会,这就说今天任何人思维方式,回到自己古典都会找到他的资源,今天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要回到经典时代,阅读自己的经典。
把中国文化价值观推向世界
在上世纪30年代有一个学派“学衡派”,陈寅恪是这个学派的精神领袖。他在《学衡》杂志上说:“一方面不忘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一方面努力向西方学习。我认为可概括成四个字:返本开新。”这个学派的陈寅恪、汤用彤等都是在学界建立文化典范的人,他们有很好的传统文化的基础,又都在国外留过学,受到西学的训练。比如,陈寅恪先生的治学方法、立意都非常高,都是怎么让中国接受世界文化,又怎么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所以中国文化书院有一个坚持了将近25年的宗旨,就是冯友兰先生讲的:让世界文化走进中国,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现在常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追寻中国文化的主体意识。主体意识在国学中应该是自己对人生、对生命的感悟和认识。中国人还是要在自己的文化中找到让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这也是我提倡的,要返本开新,既回到自己文化的传统中,又接受西方的文化。
因为说到底,大到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小到一个企业家非常成功的时候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发现真正让中国走向世界,或者让企业立足的方法,不只是提供一个多好的产品,而是提供一种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当思维方法和价值观念被世界认同的时候,才能是一个真正的强者。至于学习企业管理、经营模式那都是具体方法的层面。在哲学的概念里,这是一个“道”和“术”的关系,“道”一定是在“术”当中,或者是在“器”当中。
哲学要追问的三个问题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个国家富强了,一样也要问这些问题。中国承继着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未来的中国,应成为世界负责任的大国,那么现在的中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既要学习西方文化,又不要忘了本民族文化。因为,中国要成为世界中的负责任大国,不只是凭借综合国力有多强,还要把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介绍出去,被其他国家、民族所理解,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国。所以,国学在今天有所发展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我1985年在新加坡访学,开始把国学运用于对商业的思考。那个时候“亚洲四小龙”兴起,也引起了关于西方经济模式和东亚经济模式比较的讨论。人们认为东亚出现“亚洲四小龙”,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四个地方都是在儒家文化圈里面,所以说中国的文化、儒家的文化,对亚洲经济是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的。我应该算是亲身经历了这几个地方,在我看来,用文化的角度来说,儒家文化对亚洲经济发展有作用,但不是一个全部的作用,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显然,东亚经济的发展,肯定有这个地区文化特殊的原因,就是这个地区的人所认同的一个观念,也就是李光耀所说的“亚洲价值观念”,这其实就是中国化的价值观念。我想有一点无论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或者新加坡、韩国、日本等,他们在社会价值的认同上,儒家文化和中华文化影响处处可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中华文化价值观的重要性。
现在,传统文化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各地的国学培训班刚刚开始起步,文化传统开始复苏,这就是一个好的气象。《开心词典》也好,于丹也好,大众媒体纷纷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介绍,引导大众关注经典文化,就使大众和文化传统有了接触,其实这样也很好。我并不反对用比较商业化的手段来推广国学。正如没有丝绸之路,佛教哪能传进中国;如果蒙元帝国没有达到欧洲,中国文化也不可能那么快得到传播;郑和下西洋也带去了中国文化,文化传播一定是和经济活动连在一起的。所以,通过一些商业活动来传播文化,一点都没有错。但是在推广过程中,追求的利益要合理,要取之有道。如果认真说的话,国学不能做心灵鸡汤,也不能当快餐,还是应该回到经典。任何一个时代的进步都是要回到经典,比如说文艺复兴就是回到经典,同样我们也要回到经典,我们不能仅仅通过娱乐的方法,而是要认认真真地去读经典,这个不是政治可以推动的,还是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应该自己明白的道理。
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一个人要有道德责任,一个企业也要担负起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
“德”是中国文化很核心的概念
我也不太同意“商场等于战场”这种价值观。商场应该是人们拼搏、敬业、创新、奉献精神展现的场所,而不是“拼杀”的战场。学会欣赏你的竞争对手,而不是在“朋友”“敌人”的二元选择中思考你的交易,应该是企业家经营的最高境界。
所以企业不要仅把利润最大化作为自己的最大目标,而要把共赢作为自己的目标。一个企业真正要做好的话,是应该有对民族、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的。所以我常说德可以分为大德与小德。“小德”就是自己的道德修养,“大德”就是对民族、社会、国家的责任感,这就是儒家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一定要有这种责任感。《易经》的《坤卦》说的好:“厚德载物”,没有这个“大德”,就撑不起企业、国家这么大的一个“物”。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以让我们理解一个人要有道德责任,一个企业也要担负起民族、国家、社会的责任。
美国的哈佛商学院已经有了伦理课程,他们出版了《经济伦理学》《财会伦理学》《人力资源伦理学》等很多书,也已经有了翻译版本。西方经过几轮的经济发展已经意识到了经济活动中人的问题,而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伦理的重要性。
西方的商业伦理和我们说的商业的“礼义秩序”没有什么不同。在做生意的过程中,人要追问自己,有没有符合基本的道德约束。作为个人,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如果企业比较小的话可能影响不大,但是如果是规模大的企业,就必须有民族、国家、社会责任感,也就是要求“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否则,诸如这几年那些迅速成长的企业,因为领导人的道德的缺失,瞬间破产或急速萎缩,不是一个让人唏嘘的例证吗?
现在在国学的推广上,加入了不少商业化的手段,同样需要注意这个问题。希望这么多从事国学相关培训推广的机构能够心有所系,真正地推广文化,如果目标变成利益最大化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容易造成人们对国学的一些误读。中国文化中有“义利之辨”,可是人们只片面理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忽视了《易经》中所说的:“以义取利,不谓之利,而谓之义”。当这个“利”的取得是为了大众,那就不是“利”,而是“义”了,所以通俗地说就是挣钱要有道德原则。
不顾及“义”,而单纯地追求“利”,挣钱没有道德原则,是被中国传统文化鄙视的。没有自我道德意识,没有对国家、社会的责任,那是不可能长远的,很多商场上失败的人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如今的商战也可以说是道德战,企业无视道德约束,只把《三十六计》作为自己的手段,那么企业规模越大,思维越可怕。很多企业家都认同我这个观点,让企业最终站得住、站得稳的,是你对市场规律认识的全部,而不仅是利润最大化。
虽然我自己没有在商场的经历,但是我见过的商人绝非是尔虞我诈之人,这点给我很多感触。应该说,“德”是中国文化很核心的概念,所以我讲《孙子兵法》的时候说,“以德治兵者得天下”,这也是我在授课时最希望传播给学生的。
古代书院的功能,比如讲学、藏书和祭祀等,现代书院对于这些传统的传承,要“温故知新”。
秉承师生对话的书院传统
当前书院教育的兴起是中国文化复兴的一个标志。晚清学者章学诚说过,私学的发展是学术自由发展的必经之路,季羡林也一直主张官学、私学要共同发展。从教育制度上来说,孔子对教育制度的最大贡献就是办了私学。在美国,常春藤五个大学全部是私学,他们为教育建立了一种教育的模式,提供了一种发展的制度,推动了整个西方教育的发展。
现在社会上有不同的力量在办书院。有一些退休下来的领导想做一些事情所以主办了不同形式的书院,或者企业家拿出一些资金来投入书院的教育,这些都是好事情。大家都有一些意愿,比如在今天这样的经济发展状况下,怎样用这种方式进行一些研究,设立一些课程,通过一种教育环节使这样的价值观念被推广出去。
古代书院的功能,比如讲学、藏书和祭祀等,现代书院对于这些传统的传承,要“温故知新”,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古代书院教育的方法,老师和学生是一个对话的状态,教书育人,教学相长,今天制度化的学校就缺失了这些。书院传承了一个师生之间共同切磋、因材施教的传统,老师是道德楷模,不仅是教授知识,更多的是教给你做人的道理。所以,《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我们书院这么小的图书馆,虽然不可能把书籍全部收集,但是几大类书籍都是全的。现在也有一个数据图书馆,研究方法变得很便利了。但是又出现一个问题,容易只是进行概念研究而忽视了前后文的意思,这样读书只是讲效率。现代化的标志就是效率化,但是在学术上不能只是讲效率。用大讲堂的方式、用媒体的方式来传播文化,这些都没有问题,但是如果因此忽略了认认真真坐下来读经典,那文化就变成快餐了。但退一步说,当文化连快餐都不是的时候,就不会有人对文化有兴趣,所以像现在这样有人周末不休息,来这里读国学班,就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了。
这也是国学院重新开展拜师礼等仪式的原因所在。国学院的“儒家思想单元”是以全体学员在孔庙实修结束的,当日进行了隆重的拜孔仪式。孔庙是讲儒家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场所,营造了学习儒学的环境,因此,在孔庙进行拜师礼是很有意义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祭祀仪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包括对当前的时代来说仍然是很有必要的。礼乐是中国文化很重要的内容,当然并不是说儒家的礼乐、仪式要像其他宗教那样,做到极致、严格。它只是“尊师”及“敬畏”的象征而已。
国学院的拜师仪式在每次开学典礼都会进行,不只是拜孔子,学员们还对现在的老师行拜师礼。注重拜师仪式,目的并不在于恢复很多古时的礼节,而是要倡导尊师重道的传统观念。我很认同《学衡》杂志的立场和取向,即“昌明国故,融会新知”,在学习世界先进文化的同时,也要从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将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光大。譬如学国学的企业家仿古人行拜师礼,普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传统观念,是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仍然不可缺少的。
大部分人上完课之后,对他们来说,最主要的目标变成了自我人格的培养。
希望国学带来清新的空气
现在国学院已经招收了几批学员,学习国学的企业家非常多,我自己也去全国各地几个有名的商学院讲课,可以说出现了一个“企业家学国学”的热潮,这大概也说明了企业界需要一些国学方面的知识。
国学院可以说通过自己很独特的课程结构和修习方式吸引到很多学员。一个是在课程架构当中,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教学的主要内容,除了知识的传授以外还有道德理念培训,除了道德理念培训,还有养生概念的一个传授。一个人在今天的社会里怎样养生,也是很关键的一部分,这个养生,不仅仅是只讲身体,还需要养心,所以我们把养生的概念和文化知识,还有道德培训互相调整,构想了这样一个课程。第二,我们把佛家、道家、儒家放到一块,三家合一。
各家、各教的理论在一个课堂先后进行,会有一些冲突也是很正常的。比如,儒家不讲“神”,道教就讲“神”;儒家讲人是有良知的,人性本善,佛教则认为人从“无明”开始,长了眼、耳、鼻、舌、身,于是观察世界有了分别心,于是就有苦恼,如果你信仰佛教,佛教就帮你破除苦恼;道教认为人是来自“气”,因为只要练好丹法,就可以升天了,可以长生不老了。但这些都不存在相信不相信的问题,每一家、每一教都立定了一个教化人的方法,这些差异都是正常的,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让这个班有多种观点和意见共容,儒、释、道“三智”圆融,这也是我们的宗旨。
我们的学员目标群体还是以企业家为主。其实,中国文化书院与三智道商国学院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办一所私立大学,按照自己的宗旨办学,为中国现代教育做出点贡献。
企业家们进入书院学习国学,一般都最希望提高自己,使企业得到发展。但是大部分人上完课之后,对他们来说,企业的发展已经不是最大的苦恼与困惑了,最主要的目标变成了自我人格的培养。怎么让自己的心理变得平静,思考问题变得多元化,这大概是他们得到最多的。通过这样的学习使自己的思维方法打开了,使自己对人生有了感悟,这大概也是国学班在今天所发生的作用。我相信有道德责任、有睿智思考的企业家,他们的企业一定会有更大的成长。希望国学给中国企业管理带来一股比较清新的空气。&
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研习“国学”,首先需要弄清“国学”的概念。虽然“国学”的定义在学术界还存在着争议,但我们可以取大多数人认可的说法,给出一个基本的定义。在大致明了“国学”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研讨“国学”的研究对&象、“国学”的学科构建等等问题。研究“国学”的意义不仅在于认识古代,而且在于帮助当代,我们可以从博大精深的“国学”中发掘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理念资&源。就中国而言,国学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文化特质。就人类文明而言,中国几千年积累的文明经验对世界曾经做出过较大贡献,今后也要有所贡献,而出发&点即是国学,是中国智慧。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小史》中说:“如果人类将来日益聪明,想到他们需要内心的和平和幸福,他们就会转过来注意中国的智慧,而&且必有所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国学”是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是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研习“国学”需要把握要领,端正态度,“立志须高,入&门须正”。入门既不难,深造也是完全办得到的。
  一、&国学的概念  钱穆先生在《国学概&论?弁言》的开端,写下一句令人触目惊心的话:“‘国学’一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如何理解他的这个论断?我以为,这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中国过去有“国学”之实,而无“国学”之名,“国学”其实是“五四”以后,面临“西学”的冲击而立名的。第二,按照西式的学科分类,学者可以从国学中抽绎&出文学、史学、哲学来,待到抽绎完毕,钱先生担心“国学”也许就会自然解体。
  我们认为,钱先生的这个说法前一半是对的,因为现今的国学概念,&的确过去没有,无所师承。后一半的担心则是过虑了。经过几十年的学科分立实践,我们承认,学者确实可以从国学中抽绎出文学、史学、哲学来,但这种抽绎的结&果,绝对不会是国学的解体,反而可能是国学的提升。如果处理好国学与文史哲学科的关系,那就不仅不会互相抵消,反而是可能相得益彰的。
  在中国古代,“国学”本是国家一级学校的称谓。《周礼?春官?乐师》有云:“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也说:“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国家级学校的称谓,历代有所变化。汉代称太学,晋代称国子学,北齐称国子寺,隋代称国子监,唐宋时则以国子监总管国子、太学、四门&等学,元代设国子学,明、清两代设国子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开始设学部,国子监的称呼于是废止。清末佚名撰《西巡回銮始末》:“学堂之设,(光绪)二十四年业已议有章程:县设小学,府设中学,省设大学,循序递进,给照为凭;大学卒业学成,乃咨送京师国学,覆加课试,量才授官。所学皆实&用,所取皆通才,而国家收得人之效矣。”可见,“国学”从周朝就有了,原来是国家级的贵族子弟学校,逐渐发展为国家的最高学府。优秀的庶民子弟也可进入国&学,经过考试,量才授官。
  作为国家一级学校的“国学”概念,与今天所谓“国学”的概念是不同的。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概念,不是指中国传统文化本身,而是指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所谓“学问”,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知识体系的积累与梳理;所谓“学术”,侧重于有关传统文化研&究方法的继承与创新。而作为现代意义上的“国学”概念,是晚清以来逐渐形成的。由于西学东渐的缘故,中西学术交流日益频繁,为了与“西学”相对应,有人提&出了“旧学”或“中学”的概念。张之洞即提倡:“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旧学为体,西学为用,不使偏废。”(《劝学篇?外篇?设学第三》)后来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指出:“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者,张之洞最乐道之,而举国以为至言。”由&此,“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张之洞的名言。可见,相对于“新学”,“国学”指“旧学”;相对于“西学”,“国学”指“中学”,它是与“西学”不同的自&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为了弘扬国学,章太炎发行《国粹学报》,出版《国故论衡》,于是“国学”又有了“国粹”和“国故”的称谓。胡适即指&出:“‘国故’这两字,是章太炎先生提出,比从前用的‘国粹’好多了;其意义,即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史,包括一切。”(《再谈整理国故》)胡适又&说:“‘国学’在我们的心眼里,只是‘国故学’的缩写。中国的一切过去的文化历史,都是我们的‘国故’;研究这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的学问,就是‘国故学&’,省称为‘国学’。”(《《国学季刊》发刊宣言》,见《胡适文存二集》)1922年,被尊称为“国学大师”的章太炎先生,应江苏教育会之请,公开向上海&社会各界做“国学”专题讲演,前后共10次,后由听讲者整理成两个文本,先后以《国学概论》和《国学讲演录》为题出版。此外,在一些学校里也设有“国学概论”的课程,钱穆先生的《国学概论》一书,就是以他1926年至1928年在无锡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和苏州江苏省立苏州中学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因此,尽管社会上和学术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评价分歧仍然很大,但自此以后,“国学”的名称已在学术界广为流行。
  &此外,外国学者称研究中国的传统学问,一般叫做“汉学”(Sinology)“支那学”(英文China的译音)或“华学”,至于“中国学”的称谓,则是海外学者研究中国传统和现当代学术的合称。欧美学术界还有“东亚学”的称谓,其范围则包括对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的研究。
  鉴于“国学”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多有分歧,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撰文指出:“国学可以理解为是参照西方学术对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进行研究和阐释的一门学问。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重估国学的价值》,载《南方周末》,2005年2&月26日)这个界定比较明确,很有创意,但也引发了学术界一些争议。这是因为,第一,研究中国传统学术,固然可以用西方学术作参照,也可以不用西方学术作参照。正如楼宇烈在《中国国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所指出的那样,应当承认,借用西方文化的一些基本观念来比照中国文化的某些观念,以及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梳理中国文化中原来比较模糊的概念和理论,在一些领域与一定范围内确实促进和提高了中国“国学”研究的水平,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西方文化中的某&些基本观念以及分析的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和思维特点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而,套用这种研究方法整理或诠释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时离其原来的意&蕴相去甚远。然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长期在西方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影响下,如今已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原来意蕴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深刻反省近百年来的研究方法,找寻出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根本精神的研究方法,是当今推进“国学”研究的最首要的工作。第二,“以儒学为主体”的提法,&尽管是事实的陈述,但也许不能得到某些信仰道家、释家学者的认同。第三,“狭义的国学”的提法,尽管重点突出,但容易导致专注于思想史的研究,也许不利于全面弘扬国学。可见,“国学”的定义,还可以继续探讨。
  台湾学者龚鹏程近来撰文指出:“国学,在晚清,具体内涵其实是指经学,因此绝没有一个弄诗词戏剧的人会被称为国学大师。到了‘五四’以后,国学变成了史学,胡适、傅斯年所谓‘整理国故’,均是将国故视为史料而整理之,史学家钱穆也写过一册&《国学概论》。如今呢?国学也者,范围指涉大异于前,实只是中国学问之概称。中国固有之学问,如经学、宋明理学、佛教、道教、孙子兵法、诗词歌赋,固然都&可列入国学之林,就是中国学人、文化人想要发展成具有‘中国性’、‘中国特色’的学问,亦都可以号称为国学。”(《国学新世代》,载《文讯》2005年,&第241期,第11页)龚先生之说也许有点言过其实,国学研究的对象恐怕还是应该以“中国固有之学问”为主体。后来龚先生自己对他的这个提法作了修正,他在新近出版的《国学入门》一书中指出:“国学这个词,指的是中国传统的学问。”(见该书第一章《名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第3页)
 & 由上可见,“国学”概念有其历史发展过程,当今界定“国学”的概念,宜宽不宜细,我们可以笼统地把国学定义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问和学术。由于中国人民大学是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校,所以我们国学院所进行的国学教学和研究,主要在中国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范围之内,同时要面向世界,与国际汉学互动,为在新时期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贡献。
二、国学的研究对象  今天我们所指称的“国学”,并不是传统文化的本身,国学作为一门系统而专门的学问,是以经、史、子、集为载体的“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特别标举“国学”的概念与“外学”相&对:“今日欲使外学之真精神普及于祖国,则当转输之任者必邃于国学,然后能收其效。”(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经典丛书?梁启超卷》,夏晓虹编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清华研究院主任吴宓曾解释说:“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清华开办研究院之旨趣及经过》,载&《清华大学史料选编》第1卷,第374页,日)他后来更是阐明:“今宓晓以本院所谓国学,乃取广义,举凡科学之方法,西人治汉学之成&绩,亦皆在国学正当之范围以内,故如方言学、人种学、梵文等,悉国学也。”(《研究院发展计划意见书》,载《清华周刊》第371期,&日)这些说法证明,国学的研究对象以经、史、子、集文献材料为主体,也包括出土文物、民间口耳相传的资料,还包括海外汉学。可见国学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国学可以概括为:“近代以来运用现代和传统学术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主要以经、史、子、集为主,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科。”
  三、国学的逻辑起点和精神特质 & 国学的逻辑起点就是一个“道”字,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道”是指宇宙社会人生的根本道理,包括“天道”“地道”“人道”。这&个“道”是先贤强调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也是人生需要遵行的常理常道。朱熹《论语集注》说,“道”是“天理”,也是“人伦日用所当行的”。意思是&说,“道”既具有形而上的抽象性,又具有形而下的贴近人伦日用的具体性。比如,孔子以“叩其两端”(《论语?子罕》)“允执其中”(《论语?尧曰》)来论&证“中庸”之道,又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礼记?中庸》)这说明,当处理事件的时候,观照事件的两端,以寻&求中正的处事方法,是人人都可实践的事情;但要达到人生“中庸”的理想境界,则不可能在现实人生中完全实现,它只存在于人生无限追求的理想之中。可见,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既具有形而下的现实操作性,又具有形而上的理想价值追求性。简单地说,“道”既是物之所以为物的道理,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的“国学”就是承载这个“道”的载体,它起源于“道”,又回归于“道”,所以,我们研习“国学”的目的,就是要立志弘扬这个“&道”。
  章太炎的学生曹聚仁曾论证“国故学之独立性”。他说,由于“国故中所含蕴之中华民族精神,与他民族完全异其趋向”。(《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载《国故学讨论集》第1集,上海书店,1991年版)一个独特的民族只要注重人与事物本身的发展历史,必然会产生具有某种独特性的文化和学术,孕&育出独特的民族精神。西方近来兴起一门叫做“区域研究”的学问,各民族的独特精神正是这门学问兴盛的一个理论基础。国学中有我们应当弘扬的民族精神,有取&之不竭的文化资源,也有可以“古为今用”的思想理念方法。比如在“人文奥运”的理念论证中,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中心根据国学的传统思想提出“和平、和&睦、和谐”与“更高、更快、更强”并行,得到各界的赞同,就是好例。当然,国学中蕴涵的思想并非都是正面的、健康的,国学也有一个诊断病因的任务,正如曹&聚仁所说:“中华民族思想衰老之过程,由国故学可得其年轮;中华民族精神上之病态,由国故学可明其表里。”(《国故学之意义与价值》,载《国故学讨论集》&第1集,上海书店,1991年版)克服病患,不断更新,也体现出国学追求的民族精神特质。
  四、国学有相当成熟的研究方法 & 从孔子“述而不作”,整理经书,到汉学、宋学、清代朴学,中国学者开创和发展了成熟的国学整理研究方法,诸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辨伪学等等,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虽然西方也有目录学、版本学等等,但并未达到中国学者所要求的学术的高度。章学诚《校雠通义?序》说:“&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当然,国学研究并不排斥现代学术方法,民国年间,吴文祺即主张:“用分析、综合、比较种种方法,去整理中国的国故的学问,叫做国故学”“国故是材料,国故学是一种科学。”(《重新估定国故学之价值》,见许啸天辑&《国故学讨论集》第1集,上海书店影印本,1991年版)一切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诸如归纳、演绎、比较、统计等现代学术研究方法,都可以为&国学研究所应用。
  传统中国学术中的“小学”是指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门学问。这三门学问之所以被称为“小学”的原因,是和“经世济民”的&“大学”相对来言,指的是研究学问的基础之学。别小看这几门学问,它可是中国具有科学精神而被历代学者不断研究累积下来的学问,因为是科学,所以丝毫不能取巧,一点一滴的论证,都是信而有征的,符合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如王念孙《读书杂志》之“陶山”条考证《史记》中的“陶山”为“阴山”之讹,今为出土的&居延汉简所证实,精确无误。(参见辛德勇《阴山高阙与阳山高阙辨析》一文,载《文史》2005年第3期)最近,舒芜先生在《国学质疑》一文中指责:“所谓&‘国学’,实际上是清朝末年、一直到‘五四’以来,有些保守的人抵制西方‘科学’与‘民主’文化的一种借口,是一个狭隘、保守、笼统、含糊而且顽固透顶的口号。”(见《文汇报》日)舒芜先生认为只有西方才有“科学”,完全无视中国自己固有的符合“科学”精神的学问,这种思想态度、思维方式,是我们不能认同的。
五、国学有一定的学科构架  国学以经、史、子、集作为研究主体的学科构架应该是可以形成共识的。正如明代学者胡应麟所说:“经、史、子、集,区分为四,九流百氏,咸类附焉,一定之体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
 & 经、史、子、集不仅是目录学上的典籍分类,而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流别,所以章学诚才主张面对文献典籍,必须下“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校雠通&义?序》)的功夫。国学以经史子集作为文献载体或研究对象,从学问或学术的角度,又可以划分成义理、考据、辞章、经世四个门类。考据之学是接受和检验知识&之学,由外向内,应该达到至真的境界。辞章之学发抒情意,描状自然之态,由内向外,应该达到至美的境界。义理之学是体,经世之学是用,体用结合,内外兼&修,旨在造福人群社会,最终达到至善的境界。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综合为用,结合成一个整体,表现出国学的丰厚意蕴。
  国学的文献载体&是经、史、子、集,国学的学术门类是义理、考据、辞章和经世之学。从学科分类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国学以国学研究作为一级学科,以国学基础(小学)、国&学方法、经学研究、诸子学研究、史学研究、集部研究、国学与宗教、国学与少数民族文化、国学与社会习俗、国学与出土文物、国学与海外汉学等作为二级学科。&当然,具体学科门类还可以集思广益,结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作深入的考察论证。
  六、国学学科的优势
  国学与现行西式学术分科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 其一是综合性的优势。我国高等院校现行按照西方学科分类的体制,人文学科中文、史、哲三科分列。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三科分列的弊端日益显现。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慨叹知识面狭窄,博士不博,一代不如一代。国学与文、史、哲分科相比,具有综合性的优势。但国学绝对不是文史哲的简单综合,就经、史、子、集&与文史哲的比较而言,传统的经学与子学不等同于今天的哲学,传统的史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不等于今天的史学,传统的集部之学所涉&及的范围也远远超过今天的所谓纯文学。
  只有综合性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国学基础厚实、适应面宽广的新型人才。东汉王充说:“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故儒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论衡?超&奇》)王充所谓“鸿儒”是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的通才。我们今天的高等院校要培养出“鸿儒”型的通才,必须走国学提倡的综合性道路。
  其二是国学与文史哲学科的关系。就国学与文史哲三科的关系来说,国学既是文史哲三科的学问基础,又是三科的综合与超越。试举朱熹《观书有感》一诗的解读为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要解读这首诗,首先需要国学功底,即国学提供的语言文化基础学问修养。然后既可以从文学的角度解读——“半亩方塘”是用形象来表达思想,这是文学的表达方式;又可以从史学的角度解读——这首诗有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它是宋代理学家的作品,体现宋文化与其前其后不同的特质;还可以从哲学的角度解读——“活水&”的比喻,体现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哲理。在从文史哲各个层面解读之后,综合起来看,这首诗体现了国学所倡导的一种民族精神,那就是日新又新、生生不息的人生修养境界。从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体悟出国学可以承担的学科职责是文史哲学科的两头:一头是为文史哲各科奠定广博的知识基础,另一头是帮助打通&文史哲各科的局限,发挥综合提升,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中国高校经过几十年的文史哲分科教学研究实践,应当承认,文、史、哲分列,也有学科范畴清晰便于与&西方学科体系接轨的优势。所以,国学学科的建立,并不是要用国学来掩盖和埋没文史哲各科的特长,而是要弥补缺陷,发挥互相补充的优势。文史哲各科主要承担&纵向抽绎的学科使命,国学主要承担奠定基础、横向综合的学科使命。没有对立,只有合作;合则双美,分则两伤。
  其三是沟通古今的优势。国学诞生&在中国新旧社会转型之际,从它立名之日起,就担负着沟通古今的特殊使命。国学在中国学术的现代转型中曾起到一种“中介”的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这已经由民&国年间的“整理国故运动”得到证实。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事业中,国学承担着为和谐社会建设发掘中国传统的文化资源和思想指导理念的任务。例如,“以人为&本”就是一个既古老又时尚、可以沟通古今的概念。所谓古老,这个概念在200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政治家管子就曾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子?霸言》)的思想,孔子说“仁者爱人”,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都体现了对人的作用和价&值的重视与肯定;所谓时尚,是因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号召全党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从此,“以人为本”成为现代社会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而且这个概念无所不及,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社会管理以人为本,政府管理以人为本,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都在倡导以人为本的概念。
  其四&是沟通中外的优势。在中国本土之外,有一个庞大的海外华人群体,形成一个庞大的中国文化圈,呈现出三重结构:以中国内地和港台为内圈,以日本、韩国、新加&坡为中圈,以欧美为外圈。海外有一大批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为事业的学者,他们的学术被称为“海外汉学”或“海外中国学”。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可供&国学研究借鉴,并帮助中国国学研究走向世界。
  & 综上所述,我们相信,国学的存在与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和现实的需要。携天时、地利、人和与厚重的学理基础,国学学科必定会在当代和未来的学者手上,拓展开一片美好的前景。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