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下这是脚气 皮下水泡吗?还蔓延开始就是小点久了就干了

穿别人的拖鞋,会感染脚气吗?
丁当有个朋友,老王,前段时间出了个差,回来后脚丫子就开始痒痒,足跟的死皮变厚了,还脱屑,中间还有几颗小红疙瘩,脚趾间也脱了皮。
糟糕,老王想,这是得了脚气了。
老王抽空到附近医院,医生说问题不大,给开了些药膏涂。可是老王心里还有些疑惑,问丁当:
我在哪传染的脚气呢?脚气这病能不能预防呀?还有啊,听说脚气不能根除,我要一辈子跟它打交道了吗……
这机关炮一样的问题,还是请丁当的另一个朋友,皮肤科医生陈语岚来答一下。
穿别人的拖鞋,会得脚气吗?
脚气学名足癣,是最为常见的皮肤浅表真菌感染,多数由红色毛癣菌引起。
红色毛癣菌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非常随遇而安,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附着于各种生活用品上。
这其中,鞋袜最容易带有红色毛癣菌,感染脚气。
一个足癣患者赤脚穿了公用的拖鞋,拖鞋上就常常会沾染上癣菌,如果之后拖鞋没有得到消毒,就又被第二个人穿去,那么第二个人就有可能被传染脚气。
所以,在拖鞋混穿的家庭里,常常一人得病,全家脚痒。
老王一想,出差时就穿了旅店里提供的橡胶拖鞋,可能就是这么被传染的。
其实,现在不少酒店已经不再提供公用橡胶拖鞋,而是改为一次性无纺布拖鞋,安全便捷。不过老王这个可能是旅店卫生工作没做好。
怎么避免传染脚气?
在家里,拖鞋不要混穿;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洗脚;
鞋袜常洗常晒,加入衣物消毒液清洗;
浴缸、浴盆定期清洗,浴室保持通风;
外出时,尽量不穿公用拖鞋,可以自带;
在外避免和他人衣物混洗,避免浴具混用;
发现足癣及时治疗,不要给它蔓延的机会。
在我国,大多数洗衣粉、洗衣液里,并不额外添加消毒剂。(衣服消毒剂是个好东西,你可以在一些大型超市和电商处购买到单独的衣服消毒剂。)
假如患者将袜子与其他衣物一起混洗,而没有加入衣物消毒剂,又没有充分晾晒好,足癣有可能通过纺织品进而传染到身体的各个地方,造成股癣、体癣等等。
除了袜子以外,浴盆、毛巾等浴具也可以传播。
那去别人家做客,总不能随身带拖鞋吧?
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是信任啦,先选择相信人家把卫生工作做好了的。
其实,如果你当时是穿着袜子的,没有光脚直接接触到客用拖鞋,回家后,将袜子用衣物消毒液浸泡清洗,那么染上足癣的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已经得了脚气,能不能断根?
许多人的脚气反反复复发作,沮丧之余都开始怀疑这个病根本是无法治愈的。
引起足癣的红色毛癣菌并非多么难以杀灭,只是太易于生长繁殖,对环境几乎完全不挑。
它是如此地随遇而安,黏附到木材上,纺织品上,甚至光溜溜的陶瓷浴缸表面,到哪里都能存活一阵。以至于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难言之隐。
脚气的治疗绝大多数情况下非常简单,但这次治好了,不能保证下次就不会被感染上。
就像普通感冒一样,这次治好了不能保证你以后都不感冒。
看来我一直误解脚气了,都是电线杆上的小广告给害的。
其实,比不能「断根」更可怕的是不及时治疗……
足癣→甲癣→手癣→不可描述的癣
足癣虽不是什么夺人性命的大病,但假如置之不理,时间长了,也有可能蔓延到趾甲上,形成甲癣。
甲癣的治疗就比足癣要麻烦得多。
由于甲的质地致密,外用药物很难渗透,多半不能像足癣那样涂涂癣药膏就痊愈,而是要配合定期刮掉分层、萎缩的病甲表面,并用厚厚一层药膏封包,如果仍然控制不住病情,还有可能需要口服抗真菌药物。
足癣会导致明显的瘙痒,患者常常忍不住想抱住脚丫子一阵抠,心里觉得又痛快又解气。假如患者卫生习惯不好……
抠完脚不洗手,足癣就有可能蔓延到手上,变成手癣。
又随着手接触身体的其它不可描述的部位,而蔓延开来……
别以为我开玩笑,医生当久了,什么病人没见过。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转载请联系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孕妇有脚气了怎么办
来源:网络
发布者:xiaobai
  虽然社会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但是人们的健康并没有越来越好,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专家来讲解一下孕妇有脚气了怎么办。病例一:病情描述 :  孕妇脚气痒的厉害怎么办?我怀孕快八个月了,怀孕前就有脚气,但自从怀孕了脚气就越来越严重了,起水泡,脚痒的厉害,前几天用无花果叶熬水洗了几个晚上,现在仍然痒的厉害,脚趾缝里都烂了还很痒.脚底起水泡.怎么办啦?痒死了.给点建议吧!问题回答 :  病情分析:你好,根据你说的情况脚痒,掉皮,主要考虑是脚癣的问题的,这种病情是由于身体的免疫力低下,局部皮肤受湿受潮,真菌感染引起的,给于合理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指导意见:建议给予1.每天用温水洗脚,用毛巾擦干净。2.给予达克宁软膏或者是易菲莎软膏对症治疗。3.给予碘伏消毒皮肤处理的。4.不能穿皮鞋或者是塑料凉鞋。希望你能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从你的描述看,你现在也是可以选择用药的,主要是局部使用就可以了指导意见:脚气是真菌感染,不至于除了不适的症状外,也容易引起其他部位的真菌感染。建议你:1.可以买一样抗真菌的药膏,例如达克宁软膏等;这样局部涂抹,吸收非常有限,不会对胎儿产生不利的影响;2。每天2-3次连续使用。 病例二:病情描述 :  孕妇脚气很严重了?水泡都烂了很痒怎么办?主要症状:脚气.起了很多水泡.被抓烂了.很痒?发病时间:最多在夜里化验检查结果;问题回答 :  脚气是一种极常见的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成人中70-80%的人有脚气,只是轻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减轻,也有人终年不愈.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别使用以免传染他人.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治疗脚气的治疗主要是外用药, 一般常用的是达克宁,珊瑚癣净,脚癣一次净等,严重的也可以服用斯皮仁诺治疗, 平时注意穿透气性好的鞋,每日换鞋,   你好,建议用达克宁软膏外敷的同时, 同时要注意(1) 要注意清洁,保持皮肤干燥,保持脚部清洁,每天清洗数次,勤换袜子. (2) 平时不宜穿运动鞋,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以免造成脚汗过多,脚臭加剧. (3) 积极消除诱发因素,如脚汗,脚癣等. (4) 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葱,生蒜等. (5) 情绪宜恬静,激昂容易诱发多汗,加重脚臭 (6) 本症以外治法为主. 病例三:病情描述 :  孕妇有严重脚气怎么办?了,从4个月左右在脚底生了脚气,后来蔓延一大片,刚开始的时候很痒,特别是到了晚上,因为孕妇不能涂药膏,就一直没有用药,前些日子就涂了一段时候的灯笼草药水,效果不是很明显,不知孕妇有脚气能不能用药?用什么外用药好呢?问题回答 :  你好平时要注意生活习惯,要勤洗袜子,不要每天穿同一双鞋,鞋子要宽松,透气。中医治疗方法:枯矾15g,苦参30g,公英50g,生百部50g,加盐30g,煮30分钟放温泡脚。平时也可用茶水泡脚,但要长期坚持,才能彻底治好。手足多汗者可在局部扑痱子粉、枯矾粉等,洗脚后要用毛巾擦干。“脚气” 经常反复发作者,可用一些中药熬水泡脚,如百部、苦参、蛇床子等;也可穿一些有抗真菌作用的鞋袜,或在鞋袜中撒一些达克宁散。您可以了解一下,希望对您的病情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病情分析:朋友您好:建议您不要乱吃药给你介绍几种外用的偏方吧 ,对胎儿及您本身身体没有危害。指导意见:脚上患有脚气、脚癣,连续用生大蒜擦磨,便可治愈。 2、用食醋将雪花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随配随用,轻者1次,重者2~3次可愈。 3、用茄子根和盐煮的水洗脚,即可治好脚气病。 4、夏天脚癣犯了,可先将患脚洗净,揩干,再用风油精洽搽患处,每天1~2次,一般次数便可见效。 5、取得烟灰撒在脚趾湿痒处,可治脚趾间水泡瘙痒。 6、犯有多年的脚气,可用牙膏涂搽,效果十分灵验。 7、绿茶含有鞣酸,具有抑菌作用,尤其对治疗香港脚的丝状菌有特效。 8、取麦饭石1000克,加开水2000克浸泡,每天用此水擦洗脚气或痤疮、湿疹、痱子等疾患处,有显著疗效。
  以上就是专家对于孕妇有脚气了怎么办的见解,希望大家回复好好参详,使得对于疾病防患于未然。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
新手上路:67
帖子/回复:2/1
在线时:0分钟
当前状态:离线
 本人在患病的过程中查询过很多网站的信息,虽然广告和骗子充斥其中,但不乏好心人和厚道人把自己的治病经验拿出来分享,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得到陌生人们的帮助的那一刻起我决定记录我的治病过程,如果治愈了,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如果没治好,也拿出来算是交流吧,也给那些和当初的我一样对脚气无知无助的患者们一点的帮助吧。& - 时间:号――7月6日(现在)& - 5月10号& 逛街买裙子,裙子没买到,穿了公用的试装鞋,免费赠送了一脚脚气回家。第二晚脚底生了一水疱,有奇痒,挠了几下没在意。当时根本没有一点脚气的常识,只是听过有这么种病,还听过电视广告里的达克宁。(经验小贴:公共鞋不能穿,一下都不行)& 5月11号& 脚底水疱变大,痒加剧,不懂就问了老公,老公也不懂,说是鞋不合适磨出的水疱,挑破就好了,结果……水疱弄破后就不痒了但是很疼。(就因为这么挑破给蔓延开来,后来我给老公起了外号――脚气“专家”)& 5月12――13号& 外出学习住宾馆。此时脚气已加重,脚底,脚趾处有密集水疱,奇痒,半夜痒醒。和一女同事同住,她告诉我是脚气,她有,很多年了,不能根治,一听心里那个痛苦。& 5月14号& 回家买药。准备买达克宁和足光散,药店推荐了喷达灵和一种苗药,因为不懂就买了……(经验小贴:不要轻易相信药店推销员的话)& 5月14――17号& 治疗中,有效果,但甚微。& 5月19――29号& 买了达克宁和足光散,治疗中。足光散导致脚脱皮,但明显好了,密集水疱全都泡成了一个个白色小鳞屑,然后连同脱皮蜕掉了。但脚心深处的痒感仍存在,半夜明显。开始上网查询更多治疗的方法,才明白脚气是分类型的,根据网上知识,结合自己的病情推断为水疱型。这时才发现足光散说明书上注明的:糜烂型和水疱型禁用。扔了剩下的。& 5月30号& 买了珊瑚脚癣净2瓶,当晚试用了一瓶,结果未泡够10分钟就痛苦的泡不下去了。实在是太痛了,钻心的痛。倒了。& 5月31号& 奇痒总在半夜发作。第二天,狠下心,在老公的帮助下将腿硬压住,泡了珊瑚30分钟。痛苦不堪……第二天,脚肿得像面包,又绿又红,僵硬不便活动。(上班尴尬中。经验小贴:对症下药,还得因人而异)& 6月4号&
所有自己买的药用完了,脚表面症状缓解,但脚心依然奇痒。& 6月8号&
网上得知1+1疗法,有口服抗真菌的药。于是终于下决心去大医院治疗。(久不去大医院的原因:1、认为脚气是小病,自己治治就好;2、大医院排队实在太辛苦,效率嘛…绝非恶意诋毁)& 6月9号&
开始了1+1疗法。医生开了三个周的口服药、涂抹药和洗液。口服药为广普抗菌药伊曲康唑(21天),盐酸西替利嗪(10天的),还有一小袋白色的小药片不知什么未写明(10天的),涂抹药是盐酸布替奈酚(3支)& 6月9号――13号&
效果明显,白天基本无痒感,晚上脚不透气时会有点不舒服。& 6月14号晚& 不幸的一晚。以为会加快治愈的进程,自作主张用白醋兑水泡了脚(估计是醋的比例太少水太多,时间也有点长),当晚脚痒就加剧了,第二天水疱再次出现,涂药的效果明显不如从前,估计是新培养出的真菌有了抗药性。(经验小贴:不可操之过急,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不懂千万别乱来,悔的肠子都青了。)& 5月15――19号& 15号第一疗程结束。继续吃药治疗中,但水疱仍只多不少,药显然作用微弱。无奈中再次去人民医院,人民医院开了抗过敏和抗痒的药,医生让我继续吃伊曲康唑。又去了中医院,医生开了泡脚的中药。& 5月19号――29号&
第二第三西药治疗结束,伊曲康唑全部吃完,整个治疗过程中,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但仍未根治,能不时感觉到从脚心深处传出的一阵刺痛或刺痒感,只不过没那么持久,一下下,像针扎了一下一样。【经验小贴:药只有试了才知道。不知道是我传染的真菌太厉害还是广告宣传太厉害,我吃了3周的西药仍未治愈,这让我开始怀疑中央电视台专家的1+1(专家说一周治愈),服用西药过程中确实感觉有副作用,身上出了红疹子,不多,超不过10个,但又是痒的,后来有天突然,早上右下腹痛,下午胃左边靠肋骨的地方痛,不过都是一阵子又好了。】&
论坛精彩推荐
新手上路:67
帖子/回复:2/1
在线时:0分钟
当前状态:离线
7月1号――7月5号& 脚基本不痒了,患处看上去接近正常皮肤了,但我明白仍未治愈,要坚持用药。只要天气一闷热一潮湿或下雨的话,不舒服就明显起来。(倒霉我来广东3年而已,得了这个病又加上这一阵广东几乎天天下雨)& 7月6号&
昨天中医院开的中药全部泡完了,今天一天没有用药泡脚,只是涂了一点新买的药:美克(联苯咔唑)和兰孚(复方特比萘芬)。感觉就不太舒服了。(今天又下雨了)& - 经验小结:我的脚气并未完全治愈,还需要多久才能治愈,是否还会复发,都一片迷茫。心情因此而极差。不过我会坚持,直到彻底治好我可怜的左脚。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痛苦等着我承受,有太多的知识等着我学习,还有就是太多的小节要注意,这里也写下来供患者朋友参考:& 第一原则:坚持、坚持、再坚持;不能有丝毫的大意和放松呀!& 1、& 治疗期间,扔掉了所有病重时穿过的袜子、拖鞋、凉鞋、运动鞋。皮鞋穿了一次,就散上了达克宁散剂(药店有卖),有太阳的时候就暴晒,至今没再穿,准备晒大半年再穿。(治病花了快上千块了,鞋也没什么大不了了)& 2、& 治疗期间,泡药脚盆单独,新拖鞋2双轮换。有太阳时暴晒,下雨时,用沸水煮至少20分钟(为此专门买了一个瓦罐,煮鞋和擦脚布),刚开始用了新擦脚布,害怕仍会再次感染,改用一次性面巾纸擦,擦一次就扔。(如想治愈,真的不能再省,真菌太顽固了,网上得知:导致脚气复发,因为真菌的生命力极强,在-6℃的环境里能长久地存活,在120℃的高温中,10分钟内不会死亡,在脱离活体的毛发、指甲、皮屑等也可以存活和保持毒性一年以上.真菌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2℃~36℃,湿度95%~100%,PH值5~6.5,也就是说,夏季的温度、湿度很适合真菌生长。冬季生长条件不合适,真菌处于休眠状态,不会引起脚气患者不适,致使很多人误认为脚气已愈.)& 3、& 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挠痒或撕皮,这点本人深知其害,说也奇怪,刚开始发现水疱时还把它弄破也没有传染到手上,直到口服疗程快结束时,一大意用手抠了脚上脱的皮,结果手也被感染了,先是无名指侧面出现小疹子(痒),后是两只手手背和另一只好脚的脚背痒,吓得我赶紧涂药,好在没几天这些地方就好了。非挠不可时建议用纸巾或棉签,涂药也最好用棉签,泡脚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即可,涂药要轻揉几分钟。& 4、& 网上有很多的偏方要慎重试验呀。这里附上我在中医院治疗时开的药方:& 999三九医药中药配方颗粒& 1苦楝(lian)皮1克装*4袋& 2土荆皮& & & &
1g*3& 3白鲜皮& & & &
1g*3& 4地骨皮& & & &
1g*3& 5蛇床子& & & &
1g*3& 6花椒& & & & &
1g*3& 7地肤子& & & &
1g*2& 8马齿苋(xian) 3g*2& 9皂角刺& & & &
1g*2& 10红花& & & & & 1g*1& 最后,强烈鄙视那些患了脚气不去治愈还以到处传染为快的人。(爱买鞋试鞋的女士们也要当心呀,建议穿袜子或套塑料袋)&
新手上路:460
帖子/回复:19/35
在线时:21分钟
当前状态:离线
挺好的经验分享 顶一个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我的脚气是用必伏擦好的,建议你试一下.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看到楼主这,不由得想起自己之前患脚气的事情来,症状一样,也是由小水泡开始,后来买了楼主列举如上所述的药来,花了不少银子,结果效果时好时坏,最后还越来越严重,只能能惨不忍睹来形容,后来去香港的时候买了一支药膏,六七十港币一支,当天晚上搽了没什么感觉,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居然快好了。。。后来又带了一支回家,奶奶八十多岁的人了,患老脚气多年,脚烂得不成样子用了以后也好了。。。所以我只能长叹一声,国内的药啊。。。中国人的职业道德啊。。。差劲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请问楼上在香港买的是什么牌子的药膏,具体的名称是什么,因为我也想买呢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名称忘记了,但是是在时代广场旁的一个小巷子的一个小药店买的,应该到处都有,几年前的事了,不记得了,但是记得外包装盒是淡蓝色和白色的,价格是在六七十港币左右,根据这个去买应该不错吧。。。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补充一点,一定要去药店买,不要在屈臣氏之类的超市去买,因为后来帮朋友在香港屈臣氏买了,效果不是很好。。。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精神因素也很重要,放开点。在用药有明显疗效,即将好时,不失时机地每天吃一个鸡,因皮肤的角化需要营养。连吃五天就彻底痊愈。
初出江湖:32
帖子/回复:1/2
在线时:0分钟
当前状态:离线
唉用了很多药贵又没有疗效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请问楼主:你的方子对脚上起干皮有没有作用?请问配方的用法
小有名气:1360
帖子/回复:1/447
在线时:0分钟
当前状态:离线
脚气细菌很难杀死,而且会复发,特别是肝脏不好的人!脚起干皮也是肝脏的原因!!!要补充天然(纯天然的)的食物精华!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那里有这些卖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请问楼主,你的药方是每次泡脚的量还是几天泡脚的量啊?那有就是那些重要需要经过加工吗?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我是^砣,有一易有效方法分享,3斤白醋加半斤明矾浸_,每天一次,30分,浸好橹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强烈鄙视那些患了脚气不去治愈还以到处传染为快的人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我的脚就是用开水沏足光散 泡好的 没犯过 应该试试 就用了两盒&
初出江湖:41
帖子/回复:7/3
在线时:0分钟
当前状态:离线
哎我脚气也特别严重可是用过不少药,用药也坚持很久。但是停药之后一段时间又复发了!这个脚气可能根除啊?!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我的脚气已经10多年了,什么药也用了,就是不见什么效果,起皮,痒,不知哪位朋友知道用什么方法治疗好。
网络保留地址的网友
听说脚气治好了还能得别的病
还没有帐号?
论坛最新话题
论坛最热话题
24小时论坛热贴
论坛精彩推荐投诉类型:
投诉理由: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输入您的回答内容
请问我这个是不是足癣?
病情描述:
得这个东西快两年了。开始只是脚指头之间非常痒,只要是鞋子里热湿出汗,晚上下班回来脚就会痒,越爪越痒,用软膏之类的药没有用。现在开始有脱皮现象,而且脚干燥后痒的地方会感觉皮比较硬,触摸觉比旁边的皮肤多隔了层皮。请问我这个是癣还是什么病?怎么才能治疗好?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共2条医生回复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病情分析:足癣
指(趾)间及掌、跖皮肤的浅部真菌感染称为手癣和足癣,侵犯指(趾)甲者称为甲癣。足癣在浅部真菌中发病率最高,而且是产生手癣,体癣,股癣的根源,应积极防治。
病因:手、足癣致真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其次为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为主要病源菌。掌跖皮肤角质层厚及足部多汗,无皮脂均有利于真菌感染。穿不透气的鞋和潮湿环境是发病和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足癣多为间接传染,公共浴池的拖鞋、浴巾,互穿鞋袜是主要传播媒介。
临床表现:
足癣:俗称”脚气”,多见于成年人,南方发病率高,冬轻夏重,经常穿胶鞋的人患病率较高。临床分四型:
角化过度型。皮损由于角化过度而致皮肤增厚,粗糙。冬天常发生皲裂和疼痛。
水疱型。水疱常位于足底,疱壁厚而不容易破,内容透明,成群分布。水疱周围皮肤正常,有瘙痒。
浸渍糜烂型。皮肤损伤处由于潮湿,浸软变白,擦去表皮后露出红色糜烂面,发生于第三、四趾间,常有剧烈瘙痒。
丘疹鳞屑型。皮损位于足底、足缘、足根、表现为红斑、丘疹。
手足癣:局部治疗为主,根据不同类型而选不同的抗真菌药。
水疱型:可用酊剂,复方苯甲酸酒精,复方士槿皮酊。
浸渍糜烂型:渗出液不多时用足粉,足爽粉;渗出液多用1:5000pp粉。
角化型:复方苯甲酸软膏。
参考资料:
足癣,脚趾起小水泡,脱皮,微痒。大脚趾表皮干燥,硬,厚,开裂厉害,中趾微红呈黑色,微肿,擦了达克宁根本不见好转,脚背皮肤泛白有红点,擦了‘复康酮软膏’已好转。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研究所所长,硕导吴延芳教授
您好,来信收到了。我的意见同意足癣的诊断,建议您换用其他的抗真菌药物,如特比奈芬,霉克,派瑞松,癣药水等都可以。
手癣(tieamaus)是发生在手掌和指间的皮肤癣菌感染,也可波及手背;
足癣(tieapedis)主要发生于足跖部及趾间,也可延及足背及踝部。
〖临床特点〗
一、病因:主要致病菌是红色毛癣菌。
二、皮损特点:丘疹、丘疱疹和水疱、陈旧损害有鳞屑角化。
三、病程:慢性,常易继发感染或湿疹化,急生期损害用药不当(过于刺激)可致癣菌疹。
四、分型:水疱型、浸渍擦烂型和鳞屑角化型。
〖实验检查〗损害中易查到病原真菌。
〖预防治疗〗
一、继发感染者,应内用抗生素,局部呋喃西林液湿敷,百多邦等抗生素制剂。感染控制后再用抗真菌制剂。
二、有合并湿疹化及自敏反应者,先控制过敏反应,然后再治疗真菌感染。
三、水疱型,可先用3%硼酸液湿敷。水疱干燥后可外用抗真菌剂。
四、浸渍糜烂型,先用硼酸液湿敷收敛,然后外用咪康唑粉剂,干燥后再用抗真菌霜剂;
五、鳞屑角化型,以外用各种抗真菌霜剂及含角质剥脱剂的软膏为主。
六、抗真菌药物口服治疗。
伊曲康唑100mg2/日,连服1~2周,
特比萘芬250mg1/日,连服1~2周,
氟康唑150mg1/周,连服2~3周。
足癣别名脚气;香港脚;运动员脚;脚湿气病理概述
足癣是发生于趾缝,足掌和足跟的皮肤癣菌感染。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甚高。患者以青壮年有明显的关系。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长时间穿不透气的胶鞋,长筒靴等会使足汗蒸发不畅,局部温暖潮湿而形成真菌易于繁殖的良好环境。不经常洗脚换袜,使用公用生活用具如脚盆、拖鞋、浴盆,毛巾等是足癣感染的重要因素,而游泳池,浴室等公共场所则是足癣传播的常见地方。足癣也是自身体股癣、手癣、甲癣的传染源。足癣的活动还与季节有关,多在夏秋季严重。流行特征发病机制治疗
较轻者可外用复方苯甲酸软膏,复方水杨酸醑等即可收效。也可使用10%+-烯酸霜,10%硫黄软膏等。如病情较重,损害广泛,皮损角化增厚,需先使用角质松解剂,如水杨酸乳酸软膏或10%水杨酸软膏,30-40%尿素软膏等包扎,角化变薄后再使用咪唑类药物如3%克霉唑,2%咪康唑,1%联苯苄唑等。每日1-2次外用,常需持续4周以上。如有渗出,感染化脓者,首先要控制细菌感染,而暂停抗真菌治疗。内用广谱抗生素,外用1:2000黄连素液或1:8000高锰酸钾液泡洗患部,或用马齿苋,生地榆、黄柏、明矾煎水洗泡,然后外用抗细菌药物,如复方雷夫奴尔软膏,或其它抗菌糊剂。在细菌感染得以控制之后,再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并发湿疹化者,先按湿疹处理,同时应用抗细菌药物,湿疹控制后,再给抗真菌药物。有合并症,如丹毒、蜂窝织炎等,给予适当的抗生素。预防
注意个人卫生,勿共用毛巾,浴巾等,洗脚盆应经常洗涤,毛巾要经常消毒,经常更换袜子,治疗足部多汗症。可搽用足粉,以保持足部干燥。公共浴池要作好消毒预防工作,公共拖鞋,公共浴巾等要经常消毒。临床表现
足癣可分四型:1、慢性间擦型:比较常见,病程慢性,好发于4-5趾间和3-4趾间及趾下方屈侧。损害上面覆有白色浸软的脱离表皮以及表皮碎屑,发出难闻的臭味。剥去腐皮,下面是红色湿烂面,反复再发的损害可向周围蔓延,主要向足跖和足背部发展。病人常伴有足部多汗,夏季病情明显加重,痒感剧烈,经常搔抓常引起继发细菌感染。2、角化脱屑型也较常见,皮肤角化增厚,伴有轻度炎症,呈暗红色,覆一层细碎白色粉状鳞屑,多在足跖部,可合并间擦型足癣及甲癣,冬季常有裂隙,可继发细菌感染,病程长,症状轻,顽固难治。3、亚急性水疱型:好发于跖部,趾间,皮疹多为小水疱,丘疱疹甚至大疱,可自愈,易再发,也容易继发细菌感染。4、急性溃疡型:发展迅速,皮疹开始是水疱,脓疱,呈湿疹样变,很快继发细菌感染,化脓形成溃疡。部位以趾屈侧及跖前部常见。足癣病程漫长,皮损形态多样,但多以一种形态为主,同时伴有其他形态损害,或从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诊断
趾间或足底有水疱、脓疱、脱屑,浸渍、糜烂,角化增厚和皲裂,都要怀疑有足癣的可能,真菌直接检查阳性即可确诊。鉴别诊断
足癣的病原菌在我国主要是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和玫瑰毛癣菌,其他还有断发毛癣菌,铁锈色小孢子菌,羊毛状小孢子菌及石膏样小孢子菌等。念珠菌也可引起与足癣相同的损害。
(Tieapedis)
病因及发病机理
俗称"香港脚"、"脚湿气"。由红色毛癣菌(64%)、石膏样毛癣菌(13.5%)、絮状表皮癣菌(11%)及玫瑰色毛癣菌(6.3%)等引起。
损害常自第三、四趾缝间开始,临床表现分5型:
1.水疱型常在足跖和足缘发生群集或分散小水疱,疱壁厚,干燥后形成环状鳞屑,有的水疱,疱壁厚,干燥后形成环状鳞屑,有的水疱变可融合成大疱,自觉症状瘙痒,由于搔抓有时继发细菌感染,局部表现红肿,糜烂、脓性分泌物,伴发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
2.丘疹鳞屑型此型较少见,开始多在三、四趾间轻度炎症及脱屑,逐渐向足跖、足缘及足跟蔓延。活动性病变发生红斑及丘疹,甚至群集性小水疱。
3.浸渍糜烂型于趾间,尤其三、四趾间皮肤浸渍发白。由于走动不断摩擦,致使表皮剥脱,呈现潮红糜烂面,伴少量渗液。
4.角化过度型足,足缘或足跟皮肤粗糙,角化增厚,冬天易皲裂。
5.体癣型由足癣向足背发展而来,表现为半环状或多轮状损害,自觉瘙痒。
对重症足癣要考虑全应用抗真菌药物,如灰黄霉素0.2g,一天3次,但疗程不可过长。或酮康唑200mg,Id1次,一般不超过3周。Terbiafie125mg,Id2次,3~5周后瘙痒、红斑消退,6~8周后脱屑及角化过度消失。
1.急性期足癣:渗液显著者先用3%硼酸液湿敷,待渗液停止后,局部涂复方雷锁辛溶液。待炎症减轻后,改用复方水杨酸软膏涂局部,或复方土槿皮酊。
2.角化过度型足癣:选用复方水杨酸软膏涂局部,或中药浸泡。亦可选用抑菌作用较好的黄连、射干、丁香、土槿皮、半枝莲、金钱草、伸筋草、龙胆等8种中药等分研末混合,50g为1剂,加豆油100ml,煎后去渣油剂外用1%Terbiafie霜外用。
3.鳞屑型及水疱型:局部外用复方水杨酸酊、复方土槿皮酊、1%益康唑霜、复方酮康唑霜或1%吡硫霉净酊(或霜)。
1%比佛拉唑凝胶,治疗足癣329例,经3周治疗,276例临床痊愈,真菌检查阴性。
4.足癣并发细菌感染:可用1:5000高锰酸钾液泡洗或0.1%雷夫诺诺尔液湿敷,伴有发发烧和淋同巴结肿大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
足癣、手癣
别名或俗称:足癣:烂趾丫、香港脚、脚气、湿气;手癣:鹅掌风
发病情况:
1、患者多为成人,儿童少见;男性多于女性,可能与个人活动与清洁习惯有关。
2、足癣常对称发生,手癣常为单侧。
3、夏季加剧,冬季减轻或消失。
4、常见多发病,尤以足癣发病率高,二者可伴发或单发。
5、病原真菌主要是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
6、发病因素:足部潮湿、多汗、湿度高有利于真菌生长和繁殖。
7、掌跖部缺乏皮脂腺,故脂肪酸的保护作用差。
8、职业因素对发病的影响(外伤、摩擦、浸水)。
临床分型:
1、水疱型:急性活动性或亚急性型
好发于趾间、跖部、手掌及手指近端。
疱壁厚而紧张、疱液清亮、散发或密集。
疱干涸后有脱屑(常呈环形或为领口状)
易继发细菌感染。
2、角化过度型(角化脱屑型):慢性型,较常见。
粗糙、干燥、角化增厚、鳞屑,可伴皲裂。
好发于足跖、足缘、足跟及掌指部。
3、浸渍糜烂型
常见于趾间,特别是3-4趾或指及趾下方屈侧。
易继发细菌感染。
足癣的治疗(文章来源:妇女健康之友授权发布信息)
--------------------------------------------------------------------------------如果转载妇女健康之友文章,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医药科普杂志《求医问药-开卷有益》作者:李燕
对于足癣的治疗,人们有两种普遍的看法:
有人说,“脚气”不算病,不用治,得了“脚气”还可以避免患其他疾病。与其身体其他器官出了大毛病,还不如放任“脚气”不管。有一位患者,年轻时感染上足癣,挺重视,坚持用药,彻底治好了。后来他听老人们讲,得了足癣可以防大病,竟然借穿患足癣同学的运动鞋,又让自己感染上足癣,并且保持了二十余年,直到并发了严重感染才到医院就诊。说起来挺可笑,但确实在很多人头脑中有这种观念。足癣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与身体其他器官没有必然的联系,得了足癣可以防病的说法是毫无科学依据的。相反,在临床上经常可以见到一些因足癣而引起其他并发症的病例,有的甚至还很严重。所以,患了足癣应予重视,并彻底治疗。
也有人说,“脚气”太顽固,治不好。市场上治疗足癣的药水、药膏、保健鞋垫等等有很多,许多患者反映,他们试用过的产品不少,但都是暂时管点事,很快又复发了,根本治不了根,所以也就失去了治好的信心。其实,只要选择了合理的药物,采取了正确的方法,足癣是完全可以治好的。许多患者之所以经常复发,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因素,应引起注意。
1.生活习惯:喜欢运动,足部出汗多,经常穿运动鞋或其他不透气的鞋子,不勤换袜子,真菌在阴湿的环境中容易繁殖。
2.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洗脚盆、拖鞋等,以致交叉感染。
3.治疗不彻底,自以为症状好转就停药,真菌未完全杀灭,又大量滋生。因此,即使症状好转,也应再坚持用药一段时间。
4.患全身疾病,如糖尿病,机体抵抗力差,要首先控制全身疾病。
下面谈谈足癣的药物治疗:
1.局部外用药治疗足癣的抗真菌外用药有很多种,医院配制的有10%硫磺、10%冰醋酸、6%~12%的苯甲酸和水杨酸及唑类等药物都有抗真菌作用,还有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的癣液1号、癣泥等,市场上销售的克霉唑软膏、达克宁霜、脚癣一次净、兰美抒霜剂、派瑞松霜剂、霉克霜剂、孚琪乳膏,效果都不错,但不能盲目使用,应针对不同类型足癣的临床表现有所选择。
(1)趾间有糜烂、渗液者,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强的药,也不能马上外用霜剂或软膏,要首先使创面收敛干燥再用药。可以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取其粉末用温水溶解至水呈浅粉红色,颜色不要太深,浓度太高反而会腐蚀皮肤)湿敷,然后外用油剂或粉剂,待皮肤干燥后改用兰美抒或霉克等霜剂或软膏。
(2)皮肤增厚、干燥、脱皮者,可以选用软膏。如果皮肤角化增厚严重,抗真菌药物很难渗透吸收,可以先用10%水杨酸软膏或复方苯甲酸软膏等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使角质软化,再用抗真菌药。皮肤干裂明显者,可以每次温水浸泡后局部涂油膏,然后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缠绷带,24~48小时后除去,然后再用抗真菌药。
(3)足部起小水疱,未破溃者,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后选用抗真菌药,软膏、霜剂或溶液均可以。
(4)足癣合并细菌感染,原则上应先局部抗细菌感染。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黄连素溶液湿敷。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用中药煎剂浸泡。如用马齿苋30克,生地榆30克,明矾10克,水煎后浸泡或湿敷,每日20~30分钟,待感染控制后,再用抗真菌药物外涂。严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头孢氨苄胶囊、麦迪霉素、红霉素等。
2.全身治疗对于顽固的足癣,在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以给予口服药。如兰美抒(特比奈芬)、斯皮仁诺(伊曲康唑)、大扶康(氟康唑)等。这些口服药物效果好,但应注意其可能带来的副反应,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足癣引起的三大炎症(文章来源:妇女健康之友授权发布信息)
--------------------------------------------------------------------------------如果转载妇女健康之友文章,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医药科普杂志《求医问药-开卷有益》作者:周之海
说起足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足癣;提到足癣,部分人又会认为是区区小病,何足挂齿?持有这种观念者,往往对足癣不屑一顾,或是潦草一治,任其发展。殊不知足癣除了能引起手癣、甲癣、体癣、股癣等皮肤病外,还可以引发三种严重的炎症呢!
急性淋巴管炎(俗称红线)是足癣引起的第一种炎症。浸渍糜烂型或水疱型足癣在感染化脓时,易引起急性淋巴管炎。开始时,在足癣病灶处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很快有一条红线自下而上,沿小腿向?窝发展,附近的淋巴结肿大、压痛,并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食欲不振、乏力等,如治疗不及时,“红线”可达腹股沟。
丹毒是足癣引发的第二种炎症。祖国医学称之为“流火”,并对此早有记载,如《诸病源候论》中说:“丹者,人身体忽然?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于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足癣主要引起小腿丹毒,往往起病急骤,患者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和关节疼痛,体温可升至39℃以上,同时患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升高。较轻的患者仅在足踝部皮肤出现一过性红斑,继之脱屑,重者皮肤开始表现为红斑片伴有肿胀,发炎的部位因为水肿而略高于周围皮肤,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扩展迅速,触之有热感,压痛明显,有的患者红斑水肿显著,或有水疱形成。少数病人可出现局部组织坏死。年老体弱者,还可发生肾炎、皮下脓肿及败血症等合并症。若丹毒反复复发,可导致淋巴管阻塞,发生慢性淋巴管水肿,久之,患处纤维组织增生,皮肤增厚、粗糙、变硬,就像大象的皮,俗称“大象腿”,医学上称之为“象皮肿”。
蜂窝织炎是足癣所致的第三种炎症,一般发生在足癣的病灶处。感染部位的软组织比较疏松,炎症易向四周扩散,有时可波及到深部组织,甚至达到肌腱和骨。皮肤表面明显红肿,并有显著的凹陷性水肿,严重时其上可发生水疱,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病变中央常发生坏死,而较深的蜂窝织炎局部红肿不明显,只有局部水肿和深部压痛。患者有与淋巴管炎及丹毒基本相同的全身症状,如高热、畏寒、乏力、厌食等。蜂窝织炎一般在一周左右形成脓肿,也可引起淋巴管炎和败血症等。
上述三种足癣所致的炎症绝非小病,重者可危及生命。若要防止这三大炎症的发生,最好的方法是预防及根治足癣。一旦发现有上述任何一种炎症,则应积极就医,尽早控制炎症的发展。
浅谈足癣成因(文章来源:妇女健康之友授权发布信息)
--------------------------------------------------------------------------------如果转载妇女健康之友文章,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医药科普杂志《求医问药-开卷有益》作者:骆仲智
足癣,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脚气”。它是由致病性皮肤真菌引起的足部皮肤病。有传染性,常为单侧发生,时间长了,也可双脚患病。足癣在全世界广为流行,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普遍。在我国,足癣的发病率也相当高。据上海市1975年对11万人普查,足癣的发病率为36.76%。我国南方的发病率可达50%~60%。在某些职业和集体中,甚至可高达80%~100%。为何足癣会有这么高的发病率呢?这要从足癣的成因谈起。
人的足底和趾间没有皮脂腺,从而缺乏抑制皮肤丝状真菌的脂肪酸,生理防御机能较差,而这些部位的皮肤汗腺却很丰富,出汗比较多,加之空气流通性差、局部潮湿温暖,有利于丝状真菌的生长。此外,足底部位皮肤角质层较厚,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真菌的丰富营养物质,有利于真菌的生长。
脚掌多汗是足癣的主要诱发因素。妇女在妊娠期间,由于内分泌的变化,引起皮肤抵抗真菌感染的能力下降,易患足癣。肥胖者因趾间潮湿,汗液浸渍易患足癣。足部皮肤受外伤,破坏了皮肤的防御功能,也是诱发足癣的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由于缺乏胰岛素导致物质代谢紊乱,皮肤含糖量增加导致抵抗力下降,也易患足癣。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使皮肤正常菌群失调,也会增加足癣的易感性。
足癣的发病还与生活习惯有关。不良卫生习惯常使足癣发病率增高。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洁卫生和鞋袜的情况,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场所。有些人还喜欢用手抠摸脚趾,以至损伤了足部皮肤,使足癣蔓延。家庭中有人患足癣,如不给予适当的治疗,又去密切接触别人,会造成接触传染。足癣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常不消毒,健康人使用后也易感染。
顺便提一下,日常生活中,常有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脚气”即“足癣”,而“脚气病”则是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发病后可出现多发性神经炎、四肢肌肉瘫痪;在足踝部常常发生轻重不同的水肿及皮肤发红,这是由神经性血管作用或酸性物质刺激引起的小血管扩张,以后逐渐加重,可发展到膝、大腿,甚至全身。因病症主要表现在双足,故称为“脚气病”。由此可见,“脚气”并非“脚气病”。
中药验方治足癣(文章来源:妇女健康之友授权发布信息)
--------------------------------------------------------------------------------如果转载妇女健康之友文章,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医药科普杂志《求医问药-开卷有益》作者:郑欣
足癣,中医称为脚湿气或臭田螺。认为是由于体内蕴有湿热加之外风侵袭、风湿郁于肌肤、湿热内盛、外发肌肤所致。治疗当以清热燥湿,祛风杀虫,方可奏效。
根据足癣在临床表现,要选择不同的外用治疗方法:足趾间湿烂者用苦参30克,黄柏、地肤子、白鲜皮各20克,枯矾15克,水煎,去渣放温后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擦干后撒些青黛散,每日2次;湿烂又疼痛者,原方再加蒲公英30克,马齿苋30克水煎,去渣放温后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疼痛即可缓解;若趾间潮湿发白、脱屑者,用六一散(即滑石粉6克、生甘草1克研粉)与枯矾粉以7∶1比例均匀混合,温水洗脚后将药粉撒于趾间,每日2次;若出现水疱、脱屑、瘙痒者用醋泡方:苦参、大蒜、石榴皮各10克,使君子、威灵仙各20克,用老醋1千克浸泡48小时,再以文火煎沸,去渣冷却备用。睡前浸泡患处20~30分钟,每日1次,7日为一疗程;若足干裂者用上述醋泡方法浸泡后,再外涂雄黄膏、天麻膏,以活血滋养肌肤。
中医理论认为,足癣虽为皮肤病,但与人体五脏六腑、经络及各器官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内治方法亦不容忽视。在采用外治方法的同时,可配合中药汤剂治疗。方如金银藤、苦参各30克,黄芩、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各15克,黄柏、熟大黄、苍术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每次煎煮30分钟,分两次服用,可达到清解湿邪热毒作用,以治其本。
皲裂与足癣(文章来源:妇女健康之友授权发布信息)
--------------------------------------------------------------------------------如果转载妇女健康之友文章,请务必注明文章出处及作者医药科普杂志《求医问药-开卷有益》作者:亓玉清
皲裂,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裂口子”,常发生在手掌、足底、唇部、口角,以及肛门周围等部位。它是由于皮肤干燥或慢性炎症使皮肤的弹性减低或消失,再加上外力的作用而形成的。皲裂最常见于足部,有时候和皮肤的纹理一致,短的不到1厘米,长的可以超过2厘米,深的裂口可以引起轻度出血,产生疼痛,一般在寒冷的季节,或从事露天作业以及接触脂溶性和吸水性物质的人群中多见。
为何足部最容易发生皲裂呢?这与足部皮肤的解剖特点和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足跟部角质层本来就比较厚,加之常受力,因此较易发生皲裂。而脚掌部位皮肤没有毛囊和皮脂腺,在冬季干燥时,缺乏皮脂保护容易皲裂。机械性的刺激,如摩擦、压迫或外伤等均可促使发病。
许多皮肤病都可引起皲裂,如手足癣、慢性湿疹、掌跖角化症、鱼鳞病、冻疮等等。在足癣中有一型为鳞屑角化,也叫干性足癣,它是一种慢性感染,表现为脚掌、脚底和脚两侧皮肤粗糙、变厚、变硬,上面附着鱼鳞状或大片状的鳞屑,皮肤纹理增宽、加深,在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时,出现皲裂,并可出血,甚至继发感染,严重者疼痛难忍,妨碍行走。
除了足癣之外,还有一种引起皲裂的常见皮肤病叫皲裂性湿疹,好发于手和足。本病与过敏有关,由日常生活中接触清洁剂、肥皂、染料、油漆及日光等刺激物所致。在疾病过程中,精神创伤、内分泌失调等因素均可加重病情。对于足部皲裂性湿疹而言,病变好发于趾端掌面,可蔓延至足背和踝部,亦可发生于脚掌。主要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有剧痒,继而皲裂,发生疼痛,有时病变可影响到趾甲。角化型足癣与足部皲裂性湿疹有许多相似之处,有时较难区别,可借助检查真菌的有无来鉴别。但也有二者混合发生的病例。
有一些手脚干裂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常喜欢用橡皮膏包裹干裂处,其实这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法。出现手脚干裂,应去正规医院的皮肤科进行检查,必要时做一下真菌的化验,做出确切的诊断,针对病因来治疗;也可以辅助使用尿素软膏这一类的外用药物治疗。
本回答来自: 求医网& | &
& | & 16:59
查看更多关于“”的相关常识>>
病情分析:治疗建议 可用特比萘芬,咪康唑或酮康唑霜剂涂于患处,每天2-3次.皮损糜烂者,可用2%龙胆紫液外涂.但由于真菌感染在皮肤深部,外用药物难以根治.要彻底治愈手足癣还应到医院皮肤科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等.
本回答来自: 求医网
& | & 10:36
查看更多关于“”的相关常识>>
购药推荐:
股癣相关疾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脚气的最佳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