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花的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拟人/夸张的句子

四年级句子练习大全(比喻、拟人、夸张、缩句、扩句、病句、关联词) 三亿文库
四年级句子练习大全(比喻、拟人、夸张、缩句、扩句、病句、关联词)
28. 刺猬的身体(像长满了刺的气球)。
29. 弯弯的小河(像一条长长的腰带)向远方飘去。
30. 这句话(像一束温暖的阳光)直射我的心田,抚慰了我受伤的、幼小的心灵。
31. 书是智慧的(源泉)。
32. 这几天的天气真是太冷,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33. 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一动不动扒在火堆里。
34. 西湖像(一块碧玉),(一面镜子)。
35. 棉花像(白雪一样)。
36. 只看一个人的著作, 结果是不在好的: 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 必须如 (蜜 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 燥了。
37.天上的云(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骏马).... . 38. 我的心(如刀绞),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39.人潮卷来卷去,地坝变成了(露天舞台)。
40.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两眼红红的(像刚吃过死人的野狗)。
41.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地毯)。
42.像(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43.火红的枫叶像(红色的花瓣一样)纷纷地飘落下来。
44.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向终点跑去。
45.北极星像(一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11 46.纷纷扬扬的雪花像(白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47.小松鼠有一条蓬松的大尾巴,就像(一把毛茸茸的伞)。
50.节日的礼花像(一朵朵鲜花在空中绽放)。
51.节日的天空升起的五颜六色的气球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尽情地享受自由)。 1. 树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2. 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3.听了这个消息,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4. 远看桃花,就像一片火红的朝霞。
5. 荷叶上的露珠晶莹透亮,好像一颗颗珍珠一样。
6. 漓江的水绿得像一块无暇的翡翠。
7. 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8. 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
9. 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10.天上的繁星像碧波上撒满的宝石。
11.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12.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13.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14.战士们像箭一样地穿过熊熊大火。
15.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 16.中秋夜,一轮明月宛如一个圆圆的大玉盘挂在夜空中。
17.这条公路很长很长,就像一条长长的飘带一直伸向天边。
18.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19.天冷极了,寒风刮在脸上像刀割似的
20.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 21、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22、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 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23、这些小蝌蚪大头大尾巴,像小姑娘的辫子,黑油油的,真好看!
24、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25、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 鼓着劲儿在吹呢!
26、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 起来了。 27、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 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28、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 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三)夸 张 句
夸张句:为了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突出某种事物的本质特征,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某些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作艺术上的渲染,这种修辞手法叫做夸张。夸张句一般分为三类:
一、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 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 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三、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前后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夸张句: 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三万里河东如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4.哇,好大一棵树,都顶到天了。 5.风太大了,地都被揭掉了一层皮。
6.教室真静啊,静得可以听见同学们的呼吸。 7.教室里静得连根针掉在地上也听得到。 8.整个礼堂挤得连根针都插不下。 9.这玫瑰真香啊,香得十里外都闻得到。
10.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11.从高楼上看下去,车辆小的跟蚂蚁一样。 12.他的头比钢铁还硬。 13.他的腿比大象的腿还要粗。
14 14.草原翠色欲流。 15.那高高的山简直能够着天上的云朵了。 16.胖胖如果跌一跤,几个举重运动员都扶不动他,只能用起重机吊起来。 17.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 ,就像半天里起了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了。 18.烈日下,柏油路都快融化了。 19.这橘子酸得我牙都快掉了。 20.玻璃干净得能当镜子。 21.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22.他家穷得快揭不开锅了。 23.我们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24.他的声音难听极了,简直能震碎人的耳膜。 25.要说渴,真有点渴,嗓子冒烟脸冒火,我能喝他一条江,我能喝他一条河。 2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7.这间屋子只有手掌般大。 28.那山小得可怜,只有巴掌大。
29.巴掌大的地方还开宴会? 30.这块地方没巴掌大,怎么能盖房子呢? 31.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四)按要求写句子综合 (一)、 缩到最短 (1)那美丽的太阳露出红红的脸。(2)姑娘捧着沉甸甸、亮晶晶的钻石。 (3)小小的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
(4)伶俐可爱的燕子从南方赶来了。
联系客服:cand57</> 【答案带解析】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4分)
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
答:&&&&&&&&&&&&&&&&&&&&&&&&&&&&&&&&&&&&&&&&&&&&&&&&&&&&&&&&&&&&&&&&&&&
、这奔腾不息的小溪,跑得热烈欢快,勇猛无比,是一位奋勇前行的战士,一位不停歌唱的音乐家,把心中的向往表达得酣畅淋漓。
【解析】略
考点分析:
考点1: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仿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句子仿写学习重点:
1.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辞手法、对偶、排比等。   
2.词性要相当。   
例,仿写句子: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生活是一条崎岖的路   
仿写: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盘莫测的棋,生活是一场自己的戏.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一曲心灵的歌,生活是一扇未知的门.   
句子仿写四大禁忌:
1、忌话题脱离   
&&& 话题,一指题目中规定的陈述对象,在仿写时必须以给定的陈述对象为主语,否则便会不合要求,"失之一词,谬以千里"。话题还指文段所给定的中心主旨,仿写时应在弄懂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主旨,循旨联想,遵旨选材,按旨索句。
2、忌结构不一   
&&& 仿写句子比较重要的一点是形式上的约束性,这就要求我们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语气,仿写时要注意句子结构形式的高度一致。或常式或变式,或陈述或疑问,或祈使或感叹;还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语意关系,或转折或递进,或因果或假设。或总分或并列等,都必须合规格。
3、忌修辞不符   
&&& 修辞作为一种表达手段,仅仅限于能够识别某些修辞格,仿写前应分析给定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或对偶或排比等,必须严格遵守。
4、忌色调不合   
&&& 色调,即色彩和格调。仿写的句子同例句要色彩和谐,不论语境色彩还是感情色彩;除此之外,仿写的句子立意境界要高,要有一定的神韵趣味,要求内容的哲理性和启发性。。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对待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结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
①有的国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类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资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国家对待大自然的基本态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会报复的
⑤他们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们的行动没能跟上
⑥从表面上看,大自然真的被他们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①⑤
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④②①⑥⑤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
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
C.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
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共22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1)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2)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热了。还说有一种厄尔尼诺现象。对此,我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我只感觉到,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现在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3)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是的,我仅仅接触过南方的寒冷。说得具体一点,是在过去,是在江汉平原。
(4)树是江汉平原不可多得的景致,树的旁边有湖或者河流。我想起来了,冬天的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们在河上行走。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我在冰上伫足仰望,在体验寒冷的厚度的同时,又领略到了寒冰的高度。
(5)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穿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6)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7)冬天也看露天电影。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冰山上的来客》,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陡生,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那天看了“冰山”,对比之下,这点寒冷算什么?
(8)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从这一点说,寒冷似乎有了酒的成份。
(9)最幸福的时刻,是围着树蔸烤就的一堆火,炖着狗獾肉(从雪森林的狗獾洞里猎获的战果),或者鸡子、粉条、霉渣巴、干豆角、大白菜…….端着暖手的碗香喷喷地吃着,看那门外的雪轰轰烈烈地下着,这时的寒冷又有了一种隽永的滋味。
忆中的寒冷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11)现在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春了,雪不知还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12)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风景?
(13)不仅仅是孩子们。
(14)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朵,我不知道会有什么好结果。
(15)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16)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17)寒冷还会来的。
1.第(3)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也许我对寒冷还只是一知半解”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2.第(4)段说:“干净的树枝上也结了冰——不,是穿上了漂亮的琼衣,朔风一吹,发出有如碎玉的声响。那是一种不可模拟不可复制不可言状的绝响。”请分析它的表达特色和表达效果。(7分)
3.从文中看,作者回忆中的“寒冷”有哪些“异乎寻常”的味道?(4分)
4.第(1)段作者说“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最后一段又说“寒冷还会来的”.请探究作者这样表达的理由。(7分)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20分)
①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雨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
②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
③总角之宴,&&&&&&&&&。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④被清代人王夫之称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名句是&&
&&&&,&&&&&&&&&。&&&&&&&&&&&,&&&&&&&&&&&&。
⑤&&&&&&&&&&&&&&&&&,吾将上下而求索。
⑥《诗经》中有两句写姑娘思念情人的诗,曹操在《短歌行》中借它来表达自己对人才的渴望,这两句是“&&&&&&&&&,&&&&&&&&&&&”。
⑦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依依墟里烟。
⑧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⑨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⑩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11其声呜呜然,&&&&&&&&,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泣孤舟之嫠妇。
○12寄蜉蝣于天地,&&&&&&&&&&&&&&&&。&&&&&&&&&&&&&&&,羡长江之无穷。&
○13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目遇之而成色,&&&&&&&&&&&,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14世之奇伟、魂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15通感,是以一种感觉描写另一种感觉。古诗“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就是&&&&&&&转化成&&&&&&&色彩。
古诗阅读鉴赏(8分)
村&&&行①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①宋淳化二年(991)作者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在商州一年多的时间里,写了不少山水诗,《村行》是其中的一首。
1.这首诗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2.诗的二、三两联运用什么写景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题型:语言应用
难度:简单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当前位置: >>
>> 四年级语文句子知识大全(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 小学四年级 >> 语文 >>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标) >>
四年级语文句子知识大全(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
  小学语文句子知识大全(各种比喻句、拟人句、夸张句的例句)
该资源能应用于平时教学。
相关资源:
学科新帖:
1、推荐使用Flashget、迅雷等下载工具下载。如果没有使用下载工具,在存储的时候选择存储格式为“所有文件”!
2、如果下载的资源不能打开,请到首页“常用软件下载”下载对应的资源查看工具。
3、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或有不良信息的请点击报错 ,欢迎广大作者给我们提供资源,谢谢合作!
4、未经本站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资源下载连接及抄袭本站原创内容资源!
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
已下载25次
热门关键字导读:修辞(1)――比喻,就要恰当地使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一、比喻就是打比方,这种修辞方式就叫比喻,用大家熟悉的“巨龙”来比喻“长江大桥,二、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1、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2、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3、“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像”是比喻词,在比喻中,三、种类根据比喻句中三个组成部分是否完全出现,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
修辞(1)――比喻
要把句子写得生动形象,就要恰当地使用比喻、夸张、排比、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在某一方面及其相似,就可以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使人读后能感到亲切、明白、易懂,留下深刻印象。这种修辞方式就叫比喻。
例:长江大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江之上。用大家熟悉的“巨龙”来比喻“长
江大桥。” 二、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1、被比喻的事物(称为“本体”);2、用来作比喻的事物(称为“喻体”);3、“比喻词”(像、好像、仿佛等)。如:“长江大桥”是本体,“巨龙”是喻体,“像”是比喻词。在比喻中,这三个部分可同时出现,也可不同时出现。 三、种类根据比喻句中三个组成部分是否完全出现,以及它们之间所显示的关系,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三种类型。 1. 明喻:甲(本体)像乙(喻体)。常用的比喻词有:像、仿佛、好像、好比、象??似的、如同??一般等等。 例如:(1)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2)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2. 暗喻:甲是乙或甲变成了乙。常用的比喻词有:是、变成、成为等等。 例如:(1)地中海沿岸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2)一个时代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 3. 借喻:不出现本体,也不出现比喻词,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 例如:(1)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厚障壁了。
(2)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被比喻的事物和用来作比喻的事物必须是根本不同的两类事物,且必须在某一方面有非常相似的特点。 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朋友了。(
)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6、我们要像孔繁森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7、春天的江南大地仿佛铺上了一块绿地毯。(
) 8、她长得很像我邻居的小妹妹。(
) 9、天无边无垠的,几朵绒毛似的白云轻轻地掠过去。(
) 10、这个地方我似乎已到过了。(
) 11、星星像孩子的眼睛眨呀眨。(
) 12、他的性格很像他爸爸。(
) 13、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 14、敌人用了燃烧弹,邱少云周围成了一片火海。(
) 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辞(2)――拟人 一、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例: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青松做杉,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 运用拟人的写法,把事物人格化,能使语言具体、形象、鲜明、生动,增强文章的语言表达力。
拟人这种写法,把事物写得跟人一样有思想,有感情,能说话,能行动,简直和人一模一样。 用描述人的词语来描写事物。如: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 用人跟动物、植物对话的方式来描述事物。如: 他只顾跟牛说话,冷不防旁边一头驴伸过嘴来吃簸萁里的料。 完全把事物当成人来写。如:在果园里,苹果树变得神气起来了。它想:既然把我从树林里移到果园来,说不定是罕见的树呢。它傲慢地看着四周一棵棵丑陋的小树桩?? 二、比喻与拟人 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区别:比喻的重点是“喻”,两个事物有相似点,是拿一种事物来打比方,本体和喻体有主有从。拟人的重点是“拟”,是把事物人格化。 例:孔雀像一位高傲的公主在展示她美丽的彩裙。
孔雀高傲地展示着她美丽的彩裙。
前一句把“孔雀”比作“公主”,前为主体,后为喻体,主从分明。后一句把孔雀当成人来写,有人的感情、动作,物与人彼此交融,是拟人句。 判断下面句子是比喻还是拟人: 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2、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3、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4、芦苇,一片片,一簇簇,远看犹如一朵朵绿色的轻云在地平线上飘拂着,给乡村平添了一道风景。 5、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6、当春风刚刚吹谢雪花,故乡的芦苇就迫不及待地从泥土里探出尖尖的靛青色的脑袋。 7、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8、姑娘一闪身向外跑,屋子里连扫帚也在欢笑。 9、蟋蟀在平台上弹琴。 10、水帘落下来,犹如片片锦鳞,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11、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12、那些像棉花球似的云,叫积云。 13、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14、小青石看见了许许多多人的脚,它觉得很愉快。 15、威尼斯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16、山风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 17、葛洲坝真好象一位仙女脖子上戴着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 18、苍蝇和蜘蛛都淹没在老松树黄色的泪珠里。 19、他们好像寄居在人家房檐下的燕子。 20、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21、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23、蓝色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映在小镇的江河上,像开了一朵一朵鸡冠花。
包含总结汇报、外语学习、专业文献、IT计算机、文档下载、党团工作、教学研究以及修辞之比喻拟人夸张等内容。本文共3页
相关内容搜索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81014',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比喻拟人夸张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