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四讲该书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法有哪些

苹果/安卓/wp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 积分
道具: 彩虹炫, 涂鸦板, 雷达卡, 热点灯, 金钱卡
购买后可立即获得
权限: 隐身
道具: 金钱卡, 彩虹炫, 雷达卡, 热点灯, 涂鸦板
开心签到天数: 2 天连续签到: 1 天[LV.1]初来乍到
本帖最后由 gk91 于
21:51 编辑
电子书——民主四讲(王绍光)
百度网盘:http://pan.baidu.com/s/1o6OGh0u
奖励积极上传好的资料
总评分:&经验 + 60&
论坛币 + 60&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如有投资本站或合作意向,请联系(010-);
邮箱:service@pinggu.org
投诉或不良信息处理:(010-)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被误读的“民主”――《民主四讲》读书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被误读的“民主”――《民主四讲》读书报告
&&本文通过对《民主四讲》一书的仔细研读,结合中国现状问题,提出了“民主”这一概念在当今中国被普遍误读的基本观点。通过对全书的归纳总结,意图理清这一误解背后的主导机制。最后,提出了一些关于中国民主实施的观点和建议。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邸乘光的博客
邸乘光.blog http://blog.people.com.cn/u/1214328.html
邸乘光的博客
关注好友人气:
好友关注人气:
精彩博文推荐
王绍光:《民主四讲》(连载11)
文章来源《环球视野》摘自《民主四讲》三联书店出版
http://chinaps.cass.cn/
公民文化与民主
公民文化理论的开山之作就是前面提到的1963年出版的《公民文化》一书;四分之一个世纪后,该书的两位作者又于1989年编辑出版了一本题为《公民文化:再思考》的论文集来重新讨论这个议题。两位作者把世界上各种各样的政治文化分成三大类:一种叫做&愚民文化&,即未开化人的文化;第二种叫做&臣民文化&,就是俯首称臣,甘心做顺民;第三种叫&公民文化&或者&参与者文化&。他们认为在愚民文化下,要实现民主可能性很小,因为这些人没有意识到自己被统治,因此不会来争取任何政治权利。对生活在愚民文化下的人来说,&天高皇帝远&足矣。在臣民文化下,人们可能已经认识到了政府的存在,他们也知道自己是被统治者,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在政治过程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而是心甘情愿地当顺民,所以当这种文化占统治地位时也不会出现民主。只有在公民文化占主导地位的时候,民主才可能出现。因为在这种文化下,人们才对自己充满自信,对他人愿意宽容,对政府有很多期待,知道自己不满意的时候可以抗议,也知道自己可以选择自己的政治领袖,对政治决策施加影响。
公民文化理论倡导者当然知道,在一个社会里面,不可能100%都是公民文化,或者100%是臣民文化,或者100%是愚民文化。但是公民文化论者们通常认为:在第一种情况下,有公民文化的人占多数,约是60%,臣民文化的大约占30%,愚民文化占10%,基本可以把这种比例搭配的社会称之为公民文化的社会。在这种社会中就比较容易实现民主。其它第二、第三、第四种搭配都会有问题。比如说第二种搭配,有臣民文化的人占80%,公民文化的占10%,愚民文化的占10%,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实现民主。同样在第三、第四种情况下也不太可能实现民主。这一理论也不是说当一个社会中全部都是有公民文化的人,就最有利于实现民主,而是相互之间有一个较为平衡的混合,把臣民文化、愚民文化与公民文化混合搭配起来可能是比较好的,他们将此称之为平衡的差异性。这种平衡的差异性是实现民主政治的最佳文化条件。
阿尔芒德和沃巴用5个民主稳固程度不同的国家分成三组来验证其理论假设:美国和英国是高度稳固的民主,德国在1963年前后已变成一个中度稳固的民主,民主体制在当时的墨西哥和意大利还不太稳固。他们发现,按照他们的定义,美国和英国的公民文化果然最好,德国居中,而墨西哥和意大利就很差了。这种研究方法在今天看来是非常粗糙的,但在当时来看,这种很简单的对比研究却是很有创造性的。
年出版《公民文化》一书时,作者认为&英国的政治文化接近于公民文化&。但是,2002年4月16日的英国主流大报《卫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却发现,&这里的政治生活已经陷入了神秘、卑劣、猜疑的恶性循环,它彻底窒息了我们政治生活中的忠诚、信念、尊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快速蔓延的犬儒主义和集体失信文化。好政府、好政策、好政治家出现的可能性比实现普选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低&。可见,至少在一些英国政治的观察家看来,该国的很多东西已经变得与所谓公民文化格格不入。又如,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不少政治文化学者断言,民主最可能与新教发生关系,天主教强调等级、孕育臣民文化,不利于实现民主。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葡萄牙、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很多以天主教为主的国家都转向了民主,让这些预言家大跌眼镜。现在亨廷顿又断言,儒教、伊斯兰教与民主需要的文化条件背道而驰,未来会不会证明这个论断也是不正确的呢?我们似乎有理由相信,政治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永远处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
邸乘光的博客 的更多博文
所属自分类:
(22) | 分享数
(0) | 转载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采用的研究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