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会计学本科自考课程双学位本科期间该不该考ACCA

作者:影视达人&&时间:今天&&
贵金属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介绍,35家企业终止审查,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经营状况和财务情况异常,涉及22家企业;二是会计核算的问题,涉及5家企业;三是业绩下滑,涉及4家企业;四是股权或战略调整,涉及4家企业。期货市场和资本市场类似,在风险管理方面一定会遇到一系列难题。这一桩桩一件件,都给调查人员造成了困扰。其次,由于富二代大多在海外接受教育,其对企业管理的理念与父辈及企业元老有着较大差异,即使接手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安徽,太平财险的志愿者来到宿州市拂晓新城幼儿园、淮北市濉溪县八里村小学,陪孩子玩游戏,送上一箱箱新书包、新文具,让孩子们感受关怀、享受童年,勉励孩子们珍惜时光、自立自强,做家庭中的好孩子、学校中的好学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链家网公布的成交单价看也验证了此说法。那么,这场“多空大战”背后的数据又能反映出哪些情况呢?多头“盟主”永安席位号令群雄本轮螺纹钢期货上涨行情始于6月6日,当时对期价做出后市预判的逻辑是出现了“史上最大幅度贴水”。可见他们在未来可能要打压一下亚洲的需求。读会计学双学位本科期间该不该考ACCA?要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头作用,注重发现、培育和宣传行业先进典型,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等,激发争做“四个合格”党员的内生动力。该指数已自1月3日触及14年高位103.82以来下跌了8.4%。10:30&美国至7月14日当周EIA原油库存下游客户对于下半年旺季缺货产生恐慌情绪,提货积极。业内专家介绍,相关部门规定,申请网约车牌照需先向当地交通主管部门对接运营数据,确保数据真实全面之后,再提交材料进行审核。第二阶段:4-5月初价格震荡上扬。他还表示:“支持地方企业升级是我们中小法人银行义不容辞的责任。他于2001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95年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国际发展政策硕士。”“9?11”前五天,新一任联邦调查局局长罗伯特?穆勒刚走马上任,他宣称,联邦调查局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执法机构,任务不再是单纯跟踪和抓捕罪犯,而要在恐怖分子发动恐怖袭击之前制止他们。创业板现两年内低点,大资金持续涌入今年以来,创业板股一度震荡下挫,6月2日,创业板指跌至1711.82点,跌至近两年低点。读会计学双学位本科期间该不该考ACCA?金放在现货价格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螺纹钢期货价格一旦触及3000元/吨的区域便会有多方力量介入。到目前为止今日有25只A股的5日均线主动上穿10日均线,其中美都能源(600175,股吧)、东阿阿胶(000423,股吧)、上海天洋等个股的5日均线较10日均线距离最大,分别达0.88%、0.71%、0.62%。姜毅表示,哈萨克斯坦是中国在中亚地区投资和贸易最多的一个国家,“当然这跟哈萨克斯坦自身的特点有关,与其市场容量和经济发展特点有关,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相关。该展区的负责人王珂说:“这些洗护用品都是以元阳红米为原料制作而成,纯天然,氨基酸成分比较多,对皮肤无刺激。今日涨停板当中预增个股数量将近十只,成为最大热点。(二)内部控制评价缺陷分析512家上市公司披露其存在内部控制缺陷,占披露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公司数量的17.88%。在此之前,这种抱团现象将持续存在。这就是&多重时间框架分析&。升级理赔服务,重疾先赔,小额快赔。据能源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自6月13日到14日,有68家会员175户客户完成交易编码申请,其中个人客户130户,一般单位客户23户,特殊单位客户13户,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客户9户,机构客户占比近30%。一些批评者认为刘士余说了很多本不该监管官员说的话,尤其是“妖精”、“害人精”之类的情绪化表达,并不符合市场化、法制化的监管理念。朱国忠表示,目前德清政府还未接到融创要接手的通知。读会计学双学位本科期间该不该考ACCA?分水岭:275.5元沪银1712合约投机:以分水岭为止损、逢高看空参与。虽然失业率从5月的16年低位4.3%提高至4.4%,但原因是更多的人在找工作,这是对就业市场有信心的迹象。其中,数字金融平台有一个很重要的风险特征,即参与的人往往对风险的识别和承受能力比较弱,风险传导速度非常快,行业跨度比较大,甚至在很多区域之间不断游走。针对这些情况,需要大商所加快人才培育机制转型,在强化对现有在职人员培训的同时,亟需在源头上发力,对未来进入政府、企业的高校学生进行期货知识培训,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衍生品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而虾baby的创始人马懿宏并不这样认为,消费者在冬天对于小龙虾是有需求的,而之所以没有形成夏天这样的文化,是因为在冬天对小龙虾的供应并没有满足。而自马克里执政以来,阿根廷不仅与巴西一道推动南共市内部由保守走向开放,与区外国家也有强烈的合作意愿。同时,MSCI宣布计划初始纳入222只大盘A股,基于5%的纳入因子,这些A股约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0.73%的权重。该行一是成立组织,摸清底数。目前,该公司旗下无论在权益类、固收类还是海外投资等多个细分投资领域均练就扎实内功,一大批明星基金产品成为深受投资者信赖的“不二选择”。其中发出商品占存货余额比重较高,分别为58.40%、62.39%、74.15%和42.84%,高于可比上市公司。
文章点击排行榜请问如果有会计本科和ACCA, 还需要考个研究生吗?_百度知道
请问如果有会计本科和ACCA, 还需要考个研究生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读研还是不错的选择。。年费已经不交了。。无论本科还是研究生ACCA基本上没对找工作起什么作用。本科+ACCA还不如双学位的人。。。真TM想卖了ACCA的证书。和你情况类似,最终我选择读研,对比本科能找到的工作单位,读研后能找到的单位更好、待遇更高,但读的是国内的研现在研究生快毕业了在找工作
采纳率:19%
有个研究生学历好点 不过还是要看个人的情况
要考的话 研究生院校要考好一点的
证书的作用有限吧,如果想就读吧,也就两年而已.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acca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p&我一年通过了六门,考到全国第二,我给你们的建议是:CPA不难,大学期间好好玩,大四报考即可。每年一次过六科的考生大部分是出现在某个高校的在校生。&/p&&p&&br&&/p&&p&&b&首先,对于大学生,科目搭配的建议:&/b&&/p&&p&&br&&/p&&p&&b&考试科目报考建议&/b&:&/p&&p&&b&1、事务所发展方向:会计+审计+税法(可选)&/b&&/p&&p&这三科组合虽然难度比较大,但是大学生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学习能力强,三科的学习任务虽然繁重,但是回报比较大,建议以会计和审计为主,去事务所能够比较快地上手;&/p&&p&同时建议不要将全部时间投入到学习中,还应该注意参加学校各项活动、多做社会实践,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理论+综合能力”将是在事务所成长的坚实基础。&/p&&p&&br&&/p&&p&&b&2、企业发展方向:会计+税法+财管&/b&&/p&&p&进入企业工作会计和税法知识是很必要的,能够首先对各项业务有一些基本了解,加上实务工作锻炼,短时间内对于企业会计或者出纳工作能很快上手;&/p&&p&当然财务分析工作可能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大,不过对于报表最起码要能够熟悉,在与人沟通和学习中建立基本的基础,对于后续发展是个助力,因此财管虽然不重点学习,但是应该重点关注。&/p&&p&&br&&/p&&p&&b&3、去向还不确定的学习时间4小时左右:&/b&&/p&&p&&b&建议报考会计、审计和税法&/b&&/p&&p&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组合,一个因为会计和审计难度最大,多利用在校有利条件搞定了,以后工作后学习压力会小很多;&/p&&p&另外是学习审计能够让自己多一条选择的职业道路,做财务工作到事务所锻炼一下还是很必要的,所以做好双重准备,至少在学习上应该打好基础。&/p&&p&&br&&/p&&p&&b&4、学习时间2小时左右:&/b&&/p&&p&&b&建议报考会计+税法或者会计+财管&/b&&/p&&p&主要考虑到会计是基础,财管和税法考虑到科目联系问题,对于理科背景的可以考虑财管,文科背景的考虑税法。&/p&&p&最理想的组合应该是会计和税法,一个因为联系比较紧密,另外是难度稍微小一些,主要能够为企业工作方向打好基础。&/p&&p&&br&&/p&&p&&b&5、直接想拿注会证的,若是平时时间充足,也可以一次准备充足,一次过完六科。&/b&&/p&&p&最后,说明一点,如果你没有在校生的这些优势,或者作为在校生,但依旧过不了注会,那肯定是方法不对,学习还不够高效,还停留在以前听冗长视频的传统模式里。&/p&&p&&br&&/p&&p&&b&其次,关于我学习注会的经验分享,转一下这篇完整的经验分享,希望对你有用。&/b&&/p&&p&&br&&/p&&p&我如何一次过六门,考到注会全国第二名?&br&&/p&&p&&br&&/p&&p&零基础备考注会、税务、法律、金融等考试,自创框架法,一次性高效通过多门考试。&/p&&p&2012年注会全国第二名,459分一次性通过6门;&/p&&p&2013年一次性过注税(5门);&/p&&p&+总分一次性通过司法考试;&/p&&p&2015年三天复习CFA1级,高分通过。 &/p&&p&&br&&/p&&p&附上当年给某奥写的注会经验分享实录(先申明,我是没有报班的)&/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751f15ade0e931a648aa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06& data-rawheight=&1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751f15ade0e931a648aa_r.jpg&&&/figure&&p&2012年全国第二名一次过六门。&/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82ab2d551b5a9440516efc01427fdbf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82ab2d551b5a9440516efc01427fdbfe_r.jpg&&&/figure&&p&司法考试400+分&/p&&p&&br&&/p&&p&考前10个月决定考注会,当时没有任何基础,比如会计,我不知道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甚至连什么是财管都不知道。买了6本书,翻了一遍标题,上网站看了一些全科通过的经验贴,于是做了一个在现在看来也比较不现实的决定,我要一次性通过!&/p&&p&  当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我们学校的一个博士,他认为我过一科都很难,因为之前我是学校出了名的贪玩的人,整天混迹于羽毛球场,于是我跟他赌了一碗小面,赌注并不大,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1月初开始准备注会考试,一直坚持到10月,考后我觉得财管和风险管理可能不会过,做好了明年重考的准备,等成绩出来的那天真的很惊喜。那么下面我就说一下自己能够全科通过的一些要点。&/p&&p&&b& 一、心态!还是心态!最重要的也是心态!&/b&&/p&&p&  虽然全科过了,我仍然觉得考注会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如果谁要很轻松的给你说:“额,注会啊,我某个朋友复习了几天考了80分。”那我告诉你,这样的人或许存在,但是他计划和执行的能力不是我这样的普通人能够拥有的。所以第一步,在准备注会的最起步阶段,不管你想过几科,都要告诉自己,我只是一个普通人,需要拼命地努力。&/p&&p&  第二步,当我们已经做好吃苦的准备,接下来要告诉自己,既然有人能够考过,那我也肯定可以考过。考战略的时候,题目并不好做,我也担心不能过,刚开始有点乱。但是很快我静下心来告诉自己,复习这么久,如果我不能过,其他人也一样。这个时候我只需要做的稍微好一点就行了,于是就慢慢的分析每一道题,就算不会做的也会在上面写一些东西,因为或许可以得到1分呢,这样我不是又比别人过的概率大了一些?所以,我们在做好吃苦的准备之后,接下来就是告诉自己:我一定能够做到,因为我跟那些能够通过的人一样的努力。&/p&&p&  最后一步就是:坚持。考过6门注会考试,不代表你拥有了什么,也不代表你的人生会多么的辉煌,但是,你可以给自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努力一个交代。坚持这个词语很容易说出来,做起来却很困难,很多人都怀疑我以前有基础,要不10个月能考过而且分数还不低绝对不可能。但事实是我没有任何基础,我只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然后将这个目标分解,然后不顾一切的地追求。因为我知道我必须做到,所以每天7点之前起床,去室外读审计,经济法、税法,然后晚上最后一个离开。&/p&&p&  万事开头难,最开始一个月是学习会计。现在有人问我该买什么资料,我说你就买会计吧,如果挺过来了再问我该买其他什么资料。因为没有基础,我不知道什么叫分录也不知道什么叫资产,虽然前言也会讲,但由于没有宏观的感觉,觉得很艰辛,有时还会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学习这个东西。但是每当想放弃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一次次地挺过来,大概2个月开始进入正轨了一切才好起来。所以,不管你有没有基础,请挺过两个月。如果你有基础,可能就不需要这么艰难。&/p&&p&&b& 二、从宏观走向微观,再从微观走向宏观&/b&&/p&&p&  我们在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之前一定要知道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以什么样的结构布局的。我习惯性地列出结构图,看这本书到底讲了哪些内容,甚至会专门背诵这一张图,然后把这本书作个简单的分类。每个人不一定要完全按老师的分类来,可以按照你喜欢的布局来分类,比如会计我就把存货、无形资产、有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资产减值分为一类,把负债、所有者权益、财务报告分为一类。&/p&&p&  了解了整本书的大体内容之后,我们就开始进入微观的学习——开始学习每一章的内容。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我们不断听课,不断看书。这里的学习方法没什么特别要讲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研究历年真题,然后是课后习题。当然你在学习最开始的时候可能觉得那些题特别难,这不是你基础的问题,而是因为很多题跟后面章节连接着,别管他,第一遍也不需要去深究,跳过去,等真的学到了那个知识你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p&&p&  最后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会计这么多章节,很容易忘记,需要我们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比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章节,都会讲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处置。那么我们就把这些共同的东西抓出来,然后看不同点,比如固定资产和投资产房地产的改建的会计分录不一样,投资性房地产有个成本和公允价值的转换问题,存货有个计价方法问题,抓出不同点之后你就发现这些章节全部打通。中间章节如:非货币性资产互换、股份支付、借款费用、债务重组、政府补助,都需要分为多种不同的情形,我们把每个项目的不同情形作个比较,这几个章节我们就能完全记住。通过这种宏观的章节之间的对比可以加速记忆,当然这个是我的方法,其他人或许有更好的方法。&/p&&p&&b& 三、笔记并非越多越好 改错却是越详细越好&/b&&/p&&p&  很多人特别喜欢记笔记,这个是很好的现象,但是我们要正确使用用笔记本。跟我一起复习的几个同学,笔记本上面写的密密麻麻,但是考试结果都不太理想,所以我们一定不能盲目地记。比如审计很厚,很多同学把每一章的内容都抄下来,这样不仅不能记忆而且减慢了速度。我的做法是先听课和理解一部分,第一遍的时候理解不了很正常,因为审计的编写者就是让你理解不了(当然只是笑话),第二遍的时候再细细研究和理解,仍然不懂的或者很重要的就选择性地记录下来。&/p&&p&  改错本则是必须的。其实这个习惯源自高中,因为当时发现在考场上面常会责怪自己,这道题不是做过么,怎么又不会做了,这是因为我们在第一遍做错题目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下次遇见这个题目还会接着错。因此必须重视改错本,改错本不一定要很规矩,主要目的是提醒自己。比如有一道题我连错了3次,我就写一句:亲,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东西你竟然要错3次!!!!!!&/p&&p&&b&  四、考试能力要训练&/b&&/p&&p&  在大学我就被大家称为“考神”,似乎什么考试都能擦着及格线过,上天的眷顾当然是一个方面,也很可能与我考试的技术有一些关系。&/p&&p&  首先,在考场谁都会紧张,所以才有人出现失误。这次考财管,我也很懵,因为之前没有尝试机考的软件,进去之后发现输入公式太麻烦了,第一道计算题最简单,我竟然耗时半个小时。这时我也在想要是不过怎么办,以及付出这么多会不会白费,然后休息了几分钟冷静了才恢复过来,可见在考场调整心态多么重要,遇到任何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停下笔深呼吸2分钟。&/p&&p&  其次,誓夺每一分。注会这样难度的考试,每一分的取得都不容易。很多题目可能完全不会,或者没有把握作对,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放弃,或者怕做的太荒唐而不敢动笔。在考场里,如果你确信某道题不会做了,那么我们开始来凑分,把知道的只要有一点关系的一股脑地往上面答,老师看你这么认真总会给一点分,在已经及格的前提下一分不那么重要,但是如果58分59分呢?这次考公司战略,会做的题全部做完之后我估了一下分数,应该能及格,但没有绝对的保证。为了提高保证度,对于不会做的题,我就把相关的东西全部往上面写,其实自己也知道是很可能错误的,但是就为了那可怜的1分或者2分也必须这么写。最后考试结果是69分,也证实当初这么做的必要性。&/p&&p&&br&&/p&&p&&b& 单科学习方法总结&/b&&/p&&p&  由于我毫无基础地在学习,很多人会计基础本来就不错,不一定适合我的方法,有不对的地方还请海涵。&/p&&p&&b&  1、 会计&/b&&/p&&p&  考注会一定要先学会计,因为会计贯穿了整个注会的所有科目,比如:税法和会计的负债项目相互联系,财管需要用财务报表,经济法中的证券法也跟会计产生联系,审计跟会计的联系更紧密。当然,注会的6门之间本身都是互相紧密牵连的,这也是当初我一下报完的原因。&/p&&p&  A、会计很难,听完第一遍课我基本无感觉,做题不会,也不知道会计在讲什么。预习班,当时没去听,可能听了会好一点。硬着头皮去听第二遍,慢慢地研究了一下题,寻找会计的感觉。经历了2个月磨合后,突然有点豁然开朗。&/p&&p&  B、边看边写。对于没有会计基础的来说,写分录是一个困难的事情,虽然分录不会怎么考,但是对于我们学习会计师是相当重要的。我的建议是一定要自己去写,不要只是看,看得懂不代表你会写,手边要常放一堆草稿纸,不断写不断练,书上看懂了合上书再写,不断反复,慢慢就会熟悉。&/p&&p&  C、会计的难点在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权益法以及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换,还有企业合并。对于这些难点,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学好,需要不断反复的理解,一旦理解想忘掉也很困难。我算比较笨的人,完全明白这几个难点是在这几个地方听了10遍之后了。&/p&&p&&b&  2、 审计&/b&&/p&&p&  A、硬着头皮去听课。审计是天书。跟会计一样,咬咬牙坚持吧。首先宏观地了解课本,刘老师会带大家去了解,知道课本的大体框架。在学习前面几个章节的时候会觉得特别无聊,因为你可能觉得很简单,但又不知道书上到底想表达什么。继续硬着头皮学习,做题不会也不要紧,翻过了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这些章节之后,你会开始觉得审计原来就是干这个的啊,等学完几大循环之后就对审计有了比较完整的了解。&/p&&p&  B、读书找准语感。审计是按照国外的审计教材翻译过来的,按照刘老师的话来说:这个到底是写的什么鬼话啊!确实是这样,那我们何不当成一门外语来学,每天早上起来读半个小时,慢慢培养语感!至少我每天在坚持培养语感。&/p&&p&  C、考试不要进入陷阱。这次跟我一起参加审计考试好几个都觉得考试很简单,但就我一个人高分通过。于是我又去网上看了一下题,我总结的原因是:审计离生活不太远,很多人觉得简单就掉以轻心用生活语言去作答。但是我们是在参加考试,必须找准答案在书上的来源,切忌凭自我感觉胡乱作答。&/p&&p&&b& 3、 财务管理&/b&&/p&&p&  财务管理是很多考生头疼的考试,因为计算量比较大,而且现在实行了机考难度更大,也对我们学习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p&  A教材!教材!很多人觉得财务管理很难,就像数学一样!因此去找很多很多的习题来做,最后发现书上的题都不会做。财管一定要以书本为基础,书上的例题都要自己做一下,一定要动手做,不是看着教材觉得自己懂了。我刚开始也好高骛远的去找了很多资料,但是等做最后六套题的时候我发现很多题是书上的变形!而且,我发现我竟然不会!于是我又花了一个多星期把书上的题目仔细的做了一遍。&/p&&p&  B研究历年真题的解答技巧,财管像数学在于解题技巧,一道题有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解,有些解法让你计算一大篇,有些则轻而易举做出来,历年真题的那些经典解析一定要看懂并且自己会独立地做。其实考试这么多年了,出题老师也应该绞尽脑汁的出题了,但是想创新越来越难,无非是以前的题目的变形,与其胡乱的找题做,还不如好好研究最近几年的题目!&/p&&p&&b& 4、 税法和经济法&/b&&/p&&p&  这两门考试虽然差别很大,一个主要计算一个完全不用计算,但复习思路差别不大。不能简单地说税法和经济法简单或者难,我的税法和经济法得分没会计跟财管高。我觉得原因之一是投入时间不够,毕竟时间有限。&/p&&p&  首先一定要听课,把握重点去掉不重要的,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他们认为一定要掌握的就掌握,没提出来的就放弃,毕竟我们只是为了过关;其次一定要准确记忆,税法跟经济法需要记忆很多东西,比如税法的各个税种之间的税收优惠差别很大,需要准确记忆,经济法的公司上市的要求也是很多细节点,这些都需要准确记忆。还是经济法郭老师说的:记一点跟没记一个样。&/p&&p&&b& 5、 风险管理和公司战略&/b&&/p&&p&  公司战略的得分偏低,我觉得是这几个原因:首先,这个考试设置的比较晚,中注协也还在摸索这门考试怎么考,试题每年的变化幅度也比较大;其次,这门考试看起来最简单,大家都准备地比较匆忙,很多人只准备几天就去考试。&/p&&p&  个人觉得这门考试学习起来难度不大,只是由于老师的讲课是跳着讲的,给很多人的感觉是这本书没有逻辑。我的做法是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对这门课进行一个总结,首先把宏观框架画出来,然后把每章的知识点填补进去,因为每一章的知识点不太多,这样就整体把握了。这个只是个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每个人。&/p&&p&  总结这么多,也讲了一些自认为可行的经验,但是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不一定每个人要一样,但是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普通人,想要尽快通过注会考试,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也买不到《30天搞定注会考试》这本教材,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挺过去,然后回头看看曾经的努力,你也会佩服自己,当你经历完了注会考试,你会发现看着其他的考试都不再那么困难。&/p&&p&&br&&/p&&p&作者:李彬&/p&&p&BT学院明星老师&br&&br&2017年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21天突破注会」系列丛书作者&br&&br&2016年一人带出7个一次过六门学员、15个一次性过五科学员、上百个过三科四科学员零基础开始考证之路,自创框架学习法!&br&2012年全国第二名一次性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459分)&br&2013年6月一次性通过注册税务师考试(5门)&br&2013年9月高分通过司法考试(400+)&/p&&p&&br&&/p&&p&——————————————&/p&&p&个人微信:&b&cpaer556 &/b&认可的可以加我,加我请备注好来源,我会拉你进我的后宫交流群,交流主题内容不限于注会、司考、CFA等考证,还有工作,生活等,进来了大家都是朋友。(最近开通了个人订阅号:&b&李彬教你考注会&/b&,微信ID:&b&CPA_libin &/b&后期主要沉淀一些CPA原创内容和干货分享,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p&&p&&br&&/p&&p&我的微博会经常发一些正能量的激励,你们觉得坚持不了了,来逛逛也是欢迎的。微博@李彬教你考注会:&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u/%3Frefer_flag%3D_%26is_all%3D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李彬教你考注会的微博&i class=&icon-external&&&/i&&/a&&/p&&p&&b&也欢迎大家关注&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u/%3Ffrom%3Dmyfollow_al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的微博&i class=&icon-external&&&/i&&/a&,关于注会的问题,欢迎大家向我提问。&/b&&/p&&p&&br&&/p&&p&&br&&/p&&p&——————————————&/p&&p&更新于日16:30&/p&&p&看到很多小伙伴评论以及私信我以下问题,我这里统一说明一下。&/p&&p&&br&&/p&&p&1、考这么多证,你最后去了哪儿工作?具体什么岗位?&/p&&p&&br&&/p&&p&答:我最后去了招行总行,岗位我选了一个比较闲的,毕竟现在还带了5000多个今年考CPA的考生,17年估计会更多。&/p&&p&&br&&/p&&p&2、考证对于工作帮助大吗?&/p&&p&&br&&/p&&p&关于证书对工作的作用:我只能说越努力越幸运,考证不能完全改变你的人生,但可能可以加快你实现目标。考完证,我的选择明显增多了,想去的公司,基本过简历关都没啥问题。至于面试和以后工作的晋升,跟个人能力、情商有更多关系。&/p&&p&&br&&/p&&p&证书只是锦上添花的东西,并不牛逼。跟学历一样,作为敲门砖,CPA目前来说很好使。但是进门之后,修行都是靠个人,特别是在金融行业,如果没有好的颜值加分,不都靠人脉关系么,这些关系无疑与你的情商、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等软实力相关。所以,我在带学生更快拿下证书的同时,更多地会要求他们互相认识,形成朋友文化,进来学习都是同学和朋友,要互帮互助,让他们多多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在我这里,考证只是很小的一个目标,希望能收获更多。17年我们会建立内部校友会,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己和认识大家的平台。&/p&&p&&br&&/p&&p&3、司考难么?你花了多久考完司考?也是0基础吗&/p&&p&司考的问题,我准备开下一篇帖子来详细写写。先说明下,所有考试的方法都是相通的,文科的东西,最好用框架法来学习,一个框架下装一整本书,记忆起来根本不费事。&/p&&p&&br&&/p&&p&如果知乎粉丝够多,我也会考虑开一场知乎Live:我的考证之路,各种考证的学习方法首播。以前考公务员的时候,一不小心考了前几名,当时还写了一篇《申论高分定律》,大家可以百度看看,很多年前写的,当时还是很火的,现在好像是百度经验。&/p&&p&&br&&/p&&p&欢迎大家提问,我会统一更新回复大家。还有几天就CPA考试了,加油!&/p&
我一年通过了六门,考到全国第二,我给你们的建议是:CPA不难,大学期间好好玩,大四报考即可。每年一次过六科的考生大部分是出现在某个高校的在校生。 首先,对于大学生,科目搭配的建议: 考试科目报考建议:1、事务所发展方向:会计+审计+税法(可选)这…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f5dd570fa377dfe44dd30f2bff6a1a5_b.png& data-rawwidth=&592& data-rawheight=&17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f5dd570fa377dfe44dd30f2bff6a1a5_r.png&&&/figure&&p&专业课431金融学综合,众所周知,光华的专业课不是一个难字就能说完的。包括三个部分,微观、统计、金融。首先考生要面临的是如何去选的问题,三部分差别还真的挺大的,很多考生会有抱有一种天真的想法,就是全学,考试的时候看哪个简单做哪个。这我只能呵呵,两部分就已经够瞧的了,全学的话无异于浪费生命。我选的是微观+统计,理由是喜欢。我平时也比较喜欢中微的一些书,范里安、尼克尔森的书本科我就自己看过一些,虽然懵懵懂懂,但是还算有感觉。我最主要看的是三本书,范里安打了中微的基础,主要刷平新乔的课后题,最后又翻了翻朱善利的书。至于网上的很多版本什么的我都没管,我觉得不管你看什么书,只有知识点够全就可以了,前期是你知道光华考什么。除了书之外我看了中微的笔记课件,刷了96年-15年的所有真题,大部分都有答案,这些资料我也给大家整理好了,一会会细说。微观总内容来说的话主要有:需求(无风险和有风险);供给;需求供给的结合(局部均衡);博弈;其它(应用例子);一般均衡(一般均衡、公共品等)。统计看的稍微多一些,茆诗松的书打打基础,武神和古神计量经济学做主要参考,主要是刷题,最后看了看李子奈的计量和安德森的商务统计。统计和计量的知识其实脉络十分清晰。很好把握。首先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这是基础部分。只用从第五章开始看。内容包括:统计量及分布(重点是三大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内容与计量经济学部分有重叠)。看的书比较多,其实我都想看,无奈时间精力不够,北大出题没有什么太多的套路,甚至有一定运气成分所在,这也是为什么应届生一年就考上的很少,甚至没有,因为看的太少,做的不够多。但是幸好去年给的分都还可以,有个大神专业课考了138分,准备复试的时候还准备跟他套近乎呢,结果考上之后发现也是个屌丝。去年的数学也是坑了不少人,很多学生考不过100,但是考上的基本都在130以上,这也确实区分了很多考生,不管难易程度如何,都有能考148+的(道口好像有一个数学大神)。&/p&
专业课431金融学综合,众所周知,光华的专业课不是一个难字就能说完的。包括三个部分,微观、统计、金融。首先考生要面临的是如何去选的问题,三部分差别还真的挺大的,很多考生会有抱有一种天真的想法,就是全学,考试的时候看哪个简单做哪个。这我只能呵…
赞同排名第一的答案,如果你是女生,最好在研三的时候怀个孩子,毕业的时候挺着大肚子去毕业答辩,没有哪个老师敢为难你。另,CFA CPA 是主流,想要去投行再加个司法,FRM人数较少。想做量化的自学编程,没有计算机考证的,浪费大好生命年华&br&-------------------------------------------------------------------------------------------&br&评论区里有朋友想让补充一些偏量化方面的内容,正好最近刚做完一个偏量化的实习,完成一个高频模型,就多说两句,以下纯属个人见解。&br&&b&Matlab: &/b&这是一个统计、数据处理大神器,优点是上手快,做各种的分析图形是相当的便捷。缺点是当数据量相当庞大的时候,运行速度太慢,特别是多几个for循环,你就可以歇歇睡了。犹记得当年做衍生品对一个障碍期权用二叉树模拟定价的时候,写好的程序晚上跑,白天起来看结果,一旦出现错误真的是要疯了。还有一点是语法很不规则,对于初次接触编程的人,也许会对你编码习惯产生不太好的影响。瑕不掩瑜,私以为作为一个金融从业者,这是一个必备技能。汇丰某几位韩国导师下的所有学生基本上都用的相当熟练了吧,某位韩国oba也会在课上经常教学生怎么使用。&br&&b&C++:&/b& 强类型语言,对于非科班出身的人如果学C++真的是有点强人所难了吧,优点是运行效率高,速度极快,一般作为大型项目的开发。缺点是学习成本高,周期长。初期只数据类型的转换就够你喝一壶的,更别说之后的指针,多重继承,虚函数,迭代器,想想都头大,不过私以为这是高频必备吧。&br&&b&Python:&/b&弱类型语言,正在学习中,简直最爱,综合了易学效率高等诸多优点,强烈建议新手从这款语言开始,你在编码过程中会有种我真的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在处理细节的感觉。没写过大型项目,所以也不便多说了。&br&最后补充一点,程序真的都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转化成生产力的能力。之前实现了一篇国外论文的模型,发现完全不能盈利,虽然论文结尾强调说当时间趋于连续的时候可以实现稳定的盈利,后来对着分时图看自己程序盈利的变化,才发现原来是成本控制的问题,后来又发现对于市场突然急剧变化的时候亏损太多,又增加了一些记录市场变化的参数,模型的盈利很快就比之前强太多。所以不要一味的码代码,多读多想,恩。最后记住一点,除了技术,我们还有诗和远方,还有家人朋友生活,看到很多工程男每天单调的生活,有感而发。
赞同排名第一的答案,如果你是女生,最好在研三的时候怀个孩子,毕业的时候挺着大肚子去毕业答辩,没有哪个老师敢为难你。另,CFA CPA 是主流,想要去投行再加个司法,FRM人数较少。想做量化的自学编程,没有计算机考证的,浪费大好生命年华 --------------…
&p&看了同学的问题,也浏览了同学们的回答,只是觉得......大家不懂了就不要在装十三好吧&/p&&h2&&b&首先,要区别清楚第二专业(也叫第二学历)与辅修的区别。&/b&&/h2&&p&辅修是你又修了你们自己学校的另外一个专业,毕业时如果论文答辩通过,只会给你发一个学位证书,这么,网上确实查不到,只有你们学校知道。这叫辅修,也叫双学位。&/p&&p&第二专业(第二学历),是指,你在学好你们学校的自己的本专业的情况下,又去报读了其他学校的另外一个专业,比如你在上海师大学教育学,又报了复旦的新闻学,那么你通过了国家组织的考试,就可以拿到复旦新闻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复旦的这两个文凭,就叫第二专业。当然了,你大四毕业时还有你们上师大的教育学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p&&h2&&b&其次,我们再聊聊到底要不要去读第二学历的问题。&/b&&/h2&&p&任何一个专业的学习,除了少数要为国奉献为学术献身的,绝大多数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就业,找个好工作,进而有个好生活和未来。所以,你的本专业,就决定了你到底要不要修了。&/p&&p&当然也有学霸,自己的专业还可以的,但为了将来能提高竞争力,继续修第二专业的。&/p&&p&还有的同学,是为了满自己对名校的情节,修读第二专业的也有。&/p&&p&还有的同学,干脆放弃了自己的本专业,直接用第二专业就业的,我认识的一个就是读了华东理工大学的金融,后来进了国泰君安证券,任职:产品经理。就因为他学了两个学校的两个专业,四个文凭,而且学的很认真,思维转的很快。&/p&&p&说句良心话,任何知识,任何专业,不管是辅修还是第二专业,还是自己课外的大量阅读,只要你认真学了,就必定会有用!所谓的“知识无用论”,你摸着良心说说,觉得对吗?&/p&&h2&再次,我们在说说第二专业的认可度&/h2&&p&第二专业的认可度怎么样,大家去查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考试暂行条例》就明白了,法律上是等同于全日制的文凭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你第二专业学的怎么样,当然就要看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了,因为就算是第一专业,你不认真不努力,四年毕业还是个小白。&/p&&p&那么法律效力等同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你拿着第二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去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都是OK的。&/p&&h2&最后,再说说学习时间安排的问题。&/h2&&p&首先要清楚,第二专业(第二学历)修读时间一般都是两年,就可以拿到第二专业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了,所以很多同学,都是大一的时候选择读,这样到大三时就考完所有的考试了。&/p&&p&因为,所有的第二专业,基本的课程都是13门左右,法律的比较多,16门左右。国家组织的考试,基本是一个学期考3--4门,也就是说,考完所有的课程考试,需要四个学期,刚好大一到大二。到大四专心准备考研、出国或者就业等等之类的了。&/p&&p&我自己当初是在普通师范类二本学的人文教育专业,意思就是历史、哲学、中文、地理的课程都蜻蜓点水的学一学,到后面大三时在选一个方向,我选了历史,但是,中文、哲学、地理的专业课照样上,一周30多节课,遇到严格的老师,还得大量的背诵。&/p&&p&到大四,参加考研,考了985/211的华师大,考研面试时,导师一听我学的内容,二话没说就录取了,毕业后,在单位,除了非常专业的技术类,什么工作都可以干。&/p&&p&这是真实故事,只是想告诉大家,如果你想学到东西,想将来在职场还是在自己的领域混的稍微像个样子,多读书,多学习跨学科知识,总没错,沉淀的东西总会在不经意的将来帮到你,可能是技巧上,可能是思维上,也可能是言谈举止上,因为,我坚信:知识有用论!&/p&&h2&PS:如果确定要读,在选择专业时,要慎重!慎重!慎重!&/h2&&p&学习毕竟不是儿戏,更何况狂关乎到将来的就业现在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的投入呢。建议选择专业,考虑下:一是自己的能力,不擅长数学,就不要去沾理工科的边,不擅长阅读或者文字,就不要学文科类的。二是自己的兴趣,选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本来痛苦的学习,学着学着也成了一种享受。三是,将来的就业。这就要考虑专业结合或者互补,例如学学技术的,就选个管理,学法律的可以学经济,学金融的可以学外语,等等。&/p&&h2&再PS:选择第二学历的辅导学校时,更要慎重!&/h2&&p&因为社会上有很多机构,都在办第二学历的课程考试辅导,效果怎样,你懂得!上海的相对来讲,据我所知,由上海师大、工技大、二工大、上海交大联合主办的“国家本科第二学历”,由奥孚教育承办处理日常教务事务,师资都可以保证,因为都是高校之间整合的资源。&/p&&p&以上信息,也只能仅供参考了!希望有志于学习的人,都能学有所成!&/p&
看了同学的问题,也浏览了同学们的回答,只是觉得......大家不懂了就不要在装十三好吧首先,要区别清楚第二专业(也叫第二学历)与辅修的区别。辅修是你又修了你们自己学校的另外一个专业,毕业时如果论文答辩通过,只会给你发一个学位证书,这么,网上确实…
&p&谢邀。&/p&&p&&i&&b&一、会计学是我的第二学位,在上海几乎不被认可,请问我该在哪些方面去弥补这个劣势?&/b&&/i& &/p&&p&“第二学位在上海几乎不被认可”?你想多了,实打实修满所有课程的第二学位一样受认可。但徒有学位(无论是第一学位还是第二学位),从来都不足以令人脱颖而出,还需要什么呢?&/p&&p&&b&1、真才实学。&/b&对专业真正坚实的把握,最直观的表现就是绩点!一说到绩点,每个同学都能吐槽无限,老师blabla、学院教务blabla,我相信这些都是实情,但很残酷,市场只看结果。&/p&&p&&b&2、某个方向上小小的研究。&/b&光刷绩点还不够,开口谈点专业问题,有没有真料就水落石出。不要说本科生就没能力做研究。不是所有研究都需要很高端、很顶尖,每个读过大学的人都应该学会如何自己去做点research、找到问题的答案。&/p&&p&&b&3、实习实习实习。&/b&干货满满的实习,而不是水水的实习,骗不了人的,一开口就现了。&/p&&p&&b&4、财会证书。&/b&证书不是万能的,没有证书也不是万万不能的,但可以相得益彰,谁让会计职场竞争如此激烈导致水涨船高呢。注册会计师、中级会计师、ACCA及其他,有一个就差不多了,不做证书狂人。&/p&&p&&b&5、英语。&/b&但凡薪水较好、前景还不错的职业,很少有对英语没要求的。&/p&&p&&b&6、文化。&/b&文化是底盘,底盘不扎实,走不远。&/p&&p&&i&&b&二、怎么寻找实习? &/b&&/i&&/p&&p&好大的问题,也是好古老的话题,知乎上相关回答已经很多,自己搜搜看。&/p&&p&&i&&b&三、我该不该考ACCA,这个证书在上海有多大作用,会计学只是第二学位的我能不能考下来,考这个证应该怎么做准备?&/b&&/i&&/p&&p&1、直接上结论:&b&如果你修会计二专,就不要考ACCA了;你考ACCA,就不要修会计二专了。一个就够了,否则你时间来不及&/b&。大学里的时间也很短暂,而ACCA每一门课学习量都很大。&/p&&p&另外,分别用中英文各学一次会计,固然很好,但必要性不大,学一次就够了,学好了(比如绩点高)更重要。ACCA的课程设计绝对是极好的,通常比国内很多大学的会计本科的课程设置都要好,但也并没好到值得再学一次。就算为了提高英语,再抽时间去好好学学会计、金融英语即可。原因无他:时间宝贵!大学里迷茫、晃悠着,一不留神时间已过半,还要恋爱、实习、求职等等,time flies!&/p&&p&2、学士学位。ACCA F阶段考完,做好一篇英文论文,申请到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的应用会计荣誉理学士学位,这时候你在会计方面已经具备学士水准。&/p&&p&要相信英国教育和英国学位,英国人是挺爱钱、靠输出教育捞钱,但英国大学并不野鸡,但凡发出一张学位,持有者基本是满足了这个学位的培养要求的。&/p&&p&另:OBU的学士学位不是随便申请就能拿到的,官网给出的信息是:&b&N年来全世界通过学习ACCA申请这个学位的,成功率总体约为50%&/b&。人家不是乱发学位的!论文一定要过关!&/p&&p&&b&不要瞧不上牛津布鲁克斯大学(OBU),比OBU排名高的中国大学有: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南大、北师大、中大、南开、武大,共11家。这11家之外的,其世界排名可能都在OBU之下……&/b&&/p&&p&3、硕士学位。现在,进入P阶段的学习时,就可以与伦敦大学国际课程项目(University of London International Programs)的会计专业硕士(MSc in Professional Accountancy)课程搅和在一起学,学完了拿到硕士学位。这个学位有点小贵,不过仍然比国内会计专硕、金融专硕、MBA的学费便宜N多。&/p&&p&好吧,我把通过ACCA可以拿到的英国的几个学位的费用贴一下。因为是N月前在官网采集的数据,不保证它现在没变化,而通常,都是越变越贵……&/p&&p&&b&OBU BSc费用:约225磅,约合1850元。(性价比极高!)&/b&&/p&&p&&b&OBU MBA费用:约£10,600,约合88,000元,在线学习24个月。&/b&&/p&&p&&b&UOL MPAcc费用:£1,545 per module,3 modules,共4635镑,约合38,500元。须在线学习6 months - 5 years。&/b&&/p&&p&4、认可度。ACCA很受认可。但凡业内人士都了解这一整套学习的知识含量和对人的催化作用。尤其是如果你拿到了学士和硕士学位(如果不是请枪手代写了论文的话……),你在会计方面的书本知识水平就是硕士!&/p&&p&5、引以为戒。但同时很遗憾,很多中国考生是完全抱着彻底的功利的态度去学ACCA的,他们最追求的是通过,他们并不真心认同和吸吮这一套课程体系里的知识营养,很多人是通过了、但也仅仅就是通过了……&/p&&p&6、如何准备?考ACCA,英语不是最大的障碍,有四级做底子,差不多可以开始了,然后:&b&恒心、毅力、坚持、信仰!&/b&鸡汤感有点强是吗?但事实就是这样。&/p&&p&——————更新线——————&/p&&p&其实土木工程和会计,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可以有一种职业规划,把土木工程和会计财务糅合到一起,否则题主身在曹营心在汉,未免太痛苦了。不过,又是另一个话题了。&/p&&p&谨供参考。 &/p&&p&&b&有所启发?不吝点赞,手有余香!&/b&&i&(点左下角的上箭头)&/i&&/p&&p&————————————————&/p&&p&&b&提供:职业咨询、职业规划、职业教练&/b&&/p&&p&&b&收费友善,有意者请加微信:willwang021&/b&&/p&
谢邀。一、会计学是我的第二学位,在上海几乎不被认可,请问我该在哪些方面去弥补这个劣势? “第二学位在上海几乎不被认可”?你想多了,实打实修满所有课程的第二学位一样受认可。但徒有学位(无论是第一学位还是第二学位),从来都不足以令人脱颖而出,…
&p&西南财经大学前校长是山东财经大学的现任校长,身为山财一员,我想简单说一下对这个专业的看法——&/p&&br&&p&法学—会计双学位班&/p&&p&该班是在西南财经大学法学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为适应我国社会业对法学-会计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实验性教学班。该班将在注重学生法学理论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增强其知识的复合性,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有坚定的法治信念,既掌握法学各学科坚实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具有较强的会计专业基础,并与法学教育国际化接轨的有特色的高级复合型人才。&/p&&p&法学主要课程:&/p&&p&法理学、宪法学、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环境与资源法、金融法、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婚姻法与继承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税法等。&/p&&p&会计主要课程:&/p&&p&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原理(宏观)、会计学原理、管理学、会计信息系统、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法务会计、财务报表的识别与分析、内部控制设计等。&/p&&br&&p&这有哪些优点呢?&/p&&p&1.毕业工作优势。无需赘述,双学位是不打算考研的同学的优势选择,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了比他人更多的东西和技能,更重要体现了能力和心态。&/p&&p&2.专业优势。我想大家对会计和法学都不陌生,在很多大城市这两者待遇都很高,所以说这两者如果能把其中一种学好就不错了,何况又是双学位。&/p&&p&3.双学位者越来越少。近期国家对双学位改革使得从前很多的双学位教学变成了辅修,含金量大大下降,学位在全国通用,而辅修证明只在本省可用,所以双学位含金量进一步提高。&/p&&p&4.大学更加充实。不再多说,大家应该都有体会,谁不想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沛呢。&/p&&p&5.行业趋势。会计和法学结合越来越紧密,很多企业都喜欢法理并通的人才。就拿四大说,四大近年来法律业务发展极为迅速,从一个一个行业领头羊那里足以看出一个行业的发展趋势。&/p&&p&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即使没有这个专业的学校,同学们也可以自愿选择辅修第二专业,然后自己参加考试。&/p&&br&&p&加油吧,欢迎大家关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p&
西南财经大学前校长是山东财经大学的现任校长,身为山财一员,我想简单说一下对这个专业的看法—— 法学—会计双学位班该班是在西南财经大学法学原有教学模式基础上,为适应我国社会业对法学-会计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而开设的实验性教学班。该班将在注重学生法…
泻药——&br&&br&先来一颗定心丸,像西南财经大学这样知名度高的学校,认可度是不需要担心的。&br&&br&辨别一下这几个答案:&br&&figure&&img data-rawheight=&204& data-rawwidth=&300& src=&https://pic1.zhimg.com/ebd4aeb3860850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br&(图片来自网络)&br&第二专业会有单独学位证,可能会注明第二专业,因校而异。&br&&br&第二专业可以得到双学位,不是辅修证明。&br&第二专业通常被简称为“二专”,指的是指在一些大学(起初只在重点大学有哦!)里学生除了本专业以外,还可以通过申请选择修读的第二个专业。&br&&br&它与辅修有什么区别呢?&br&其与辅修专业的区别在于完成学业后可以拿到第二专业的学位证书(一般会注明是第二专业),而辅修只有辅修证书。&br&于此相对应的,第二专业也要比辅修完成更多的课程,同时还要撰写毕业论文(而辅修是不需要的)。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对第二专业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规定学生只能选择自己学院的第二专业,而有些学校则没有规定,学生可以在各个学院提供的第二专业目录上自由选取。对于申请人数较多的专业,一般会单独开班(课程一般安排在晚上或周六周日),单独进行考试。而对于申请人数较少的专业,一般不单独开班,这就有可能和本专业的课程冲突,需要学生自己协调。第二专业的课程一般在大二下学期或者大三开始,由于需要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一般会和本专业一起毕业,也有的学校规定二专推迟一年毕业。&br&当然了,以上情况都是学校自己根据情况制定的,不需要纠结那些东西。&br&&br&&p&大家需要辨别第二专业和第二学位&/p&&p&第二学位只招收已经拿到本科学位证书及以上的学生以及在职人员,毕业后授予第二学位证书,所受待遇与研究生相同,学历高于本科,也有学校为鼓励学生学习,在本科就读阶段允许参加第二学位学习,但不授予学位证书,而第二专业毕业后依旧是本科专业,只是拿到了两个学位,二者并不相同。&/p&&p&而对学生而言,有的学生的第一专业并非自己喜欢的,而是因为高考成绩不高所以没选上,这样正好可以辅修想选的专业。而且面对如此就业压力,多一门学位会拓宽就业面。&/p&&br&&p&认可度又如何呢?&/p&&p&二专最初时在一些重点大学出现的,对学生要求较高,社会认可度也较高,在一些企业可以享受研究生待遇,但是由于近些年来允许学生修读第二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要求也逐渐降低,认可度大不如前,第二专业的证书在找工作时一般和此专业的学生一般不具有可比性,但是作为自己第一专业的辅助还是有帮助的,具体的认可度还要看不同的用人单位自己的喜好。&/p&&p&另外,由于第二专业部分时间和准备考研的时间冲突,建议打算全心全意考研的同学慎重考虑,毕竟如果读研的话第二专业的作用就要小很多了。&/p&&p&有的大学为了满足学有馀力的同学对知识的渴求,允许学生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再辅修另一个专业,期末参加统一考试(通常相对要求低些),最后拿到证书及学位,是一种双学历。 &/p&&p&在有些地方这个的认可度也有不同,虽说是在国家和教育部认可,但可能在本省内认可度要高于外省,也就是地域差别。&/p&&br&&p&第二专业的好处&/p&&p&1、拥有双专业学历,跨学科人才,在企业受欢迎;&/p&&p&2、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证书,与跨校辅修区别很大;时间短,职业证书免费拿;&/p&&p&3、选择兴趣所在的名校第二专业,有利于未来的职业发展及高薪要求;&/p&&p&4、让自己保持一份学习的激情,逼迫自己学习更多专业性的知识。&/p&&br&&p&说一下重点吧,第二专业确实不错!只要看清楚不是辅修,不是辅修!那就是国家认可的学位证书。加油吧骚年们!&/p&&br&&p&想到再说,欢迎关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p&
泻药—— 先来一颗定心丸,像西南财经大学这样知名度高的学校,认可度是不需要担心的。 辨别一下这几个答案: (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专业会有单独学位证,可能会注明第二专业,因校而异。 第二专业可以得到双学位,不是辅修证明。 第二专业通常被简称为“二专…
题主,既然你知道了第二学士学位的概念和设立依据,那我就开门见山的说。就业中,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知道有“第二学士学位”这么个高等教育序列,往往混同现在大学辅修性质的“双学位”、“辅修”等,所以在就业时还需要你费力解释一番。如果用人单位硬是不认可你的学历,你就拿教育部的学籍学历验证报告出来,再提供你校学籍部门的电话。如果用人单位连教育部的学籍学历验证报告都不认可,那问题肯定不出在学历问题上了。相对而言,你报考体制内的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啥的就不容易遇到单位不认可的情况。&br&
第二学士学位的优势不大,至少学历层次上没有优势,处于比本科高,比硕士研究生低的水平,很多单位实际上把第二学士学位的学生当本科生对待。要发挥优势,有这么几种方法:&br&
一是与其它专业相结合。比如法律与外语、财经类的与法律、理工农医专业与法律、外语与财经类。注意下,外语类专业几乎是百搭型专业,与其它任何专业相结合都不错,但是一般人能学好外语已经非常不容易了,遑论结合。&br&
二是抛弃以前的专业,全力投入第二学士学位专业里。很多人是因为对第一个专业不满意,所以靠第二学士学位转换专业。这种做法的代价异常大,基本等于你四年本科白读了,有用的只是你4年本科里学到的非智力内容(为人处世、人脉等)。&br&
三是选择定向培养的第二学士学位项目。这类项目少,而且很多是针对特点单位、特点部门的,比如很多地方的政法干警(属于公务员),比如大型国企(中国矿业大学(徐州)、河南理工大学曾经就有这样的简章)。能否取得这样的机会,往往不在于你学习得如何,而是看你是否在特定的单位、是否通过其它考试。&br&
四是看你自己家里是否有足够的关系,可以把你招进某某单位了。&br&
从20世纪80年代第二学士学位在中国设立之初就是为培养应用型人才而设立的,所以要以就业为导向。倘若你以研究、深造、出国为目标,也不是不行,但是你付出的时间、金钱、青春等成本会非常大,看你能否承受。就业中的因素很复杂,不只是专业、学历这一方面,你要综合考虑。
题主,既然你知道了第二学士学位的概念和设立依据,那我就开门见山的说。就业中,很多用人单位根本不知道有“第二学士学位”这么个高等教育序列,往往混同现在大学辅修性质的“双学位”、“辅修”等,所以在就业时还需要你费力解释一番。如果用人单位硬是不…
关于官方对这两种学位的解释,推荐看高票匿名用户的回答,说的非常清楚了。但从个人角度,如果不是打算进入体制内,而纯粹出于对职业发展或者兴趣爱好,其实更多的还是要考虑能学到什么东西,是否必须脱产学习。这里跑个题,说下我的经历。&br&&br&我有两个工学学士学位。&br&&br&全日制4年工学本科毕业。由于原来专业比较偏,为了继续充电,又通过网络教育学院修读了另一个相关工程领域专业本科学历,并且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被授予工学士学位。&br&&br&两个学位异同如下。1,第一个学位时全日制本科,通过高考录取;第二个学历本质上是网络学院开办的专升本,由于我本来有一个本科学历,所以免试录取,并且免除了部分公共课。2,第一个是全日制本科学历,第二个是成人教育序列,属于成人教育学士学位。3,都是工学学士学位,学历入档案(我在外企所以这点无所谓),都可以在教育部网站上查询,所以国家层面上没有区别,报考硕士在政策上一视同仁。4,第二学位对第一学位形成补充,相当于锦上添花。&br&&br&所以这里给工作后希望继续修读第二学位,或者想学习一些新领域内知识的本科毕业生提供一个参考。即可以一边工作,一边以本科学历通过报读网络学院或电大的专升本课程,再给自己修一个第二学位。&br&&br&---&br&&br&关于学位再多扯几句,国内对学历学位分类比较细,比如学士学位要分全日制教育学士、成人教育学士、第二学士、双学士等。硕士研究生要分全日制硕士(有学历和学位)和专业硕士(半脱产)。不同的学历在体制内地待遇不同,评职称算工龄时也会差异对待。个人觉得这其实是计划经济体系下的产物,也只有体制内会严格区分这几种学位。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应该看重学位本身的含金量。&br&&br&我现在在国外工作,这里学历学位的分类方式和中国截然不同,这里侧重于“结果”而不是“过程”,所以非常灵活务实。比如硕士只根据研究项目所占比例分为授课硕士和研究硕士,而修读方式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一个硕士你可以2年读完,也可以用6年,对最终获得的学位没有任何影响。本科学习更加灵活,你可以选择高中毕业去职业学校读一年书,然后工作几年再去读本科,而职业学校的部分课程也可能被后面大学承认从而免去部分学分;或者选择在家附近的大学读本科一年级,然后在网络大学修读大二课程,最后选择另一所大学读完其他课程获得学士学位。总之学习授课方式非常自由。所以这里除了热门的医学法学,你看不到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高校就像“教育超市”,每个人都可以各取所需,而不必被“高考”、“学制”束缚;给学生选择权的同时还保证了高等教育质量,宽进严出,入学极容易但大学严格控制出勤和考试,所以学位含金量很高;对社会而言还真正做到了“终身教育”,给想上进的人提供了学习渠道,大学里很多4,50岁的本科生研究生,很多人硕士博士毕业后又去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重新读一个本科。&br&&br&我个人觉得这应该是中国今后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现在中央已经把医院和高校作为事业单位改革的第一步,所以很可能等你毕业后,第二学位和双学位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更模糊,将由市场来决定谁更受青睐。
关于官方对这两种学位的解释,推荐看高票匿名用户的回答,说的非常清楚了。但从个人角度,如果不是打算进入体制内,而纯粹出于对职业发展或者兴趣爱好,其实更多的还是要考虑能学到什么东西,是否必须脱产学习。这里跑个题,说下我的经历。 我有两个工学学…
&a class=&member_mention& href=&//www.zhihu.com/people/b58dc904a762f25c70cdb72fb5fe4739&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米乐& data-hash=&b58dc904a762f25c70cdb72fb5fe4739& data-hovercard=&p$b$b58dc904a762f25c70cdb72fb5fe4739&&@米乐&/a& 的答案完全说错了。还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按支持,会误导很多人。这里需要特别解释一下。&br&&br&&br&根据《&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0/3.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i class=&icon-external&&&/i&&/a&》,学位按下列学科的门类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br&&br&&b&第二学士学位的门类是跟你第一个拿到的学位不同的。也就是说你先拿到了理学,后面一般就不能再申请理学第二学士学位了。&/b&&br&&br&&br&第二学士学位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已修完&b&一个学科门类&/b&中的某个本科专业课程,已准予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再攻读&b&另一个学科门类&/b&中的某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可授予第二学士学位。&br&&br&如果国家有特殊需要,经国家教委批准,在同一学科门类中,修完一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后,再攻读第二个本科专业,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各项要求,成绩合格,准予毕业的,也可以授予第二学士学位。&b&但是这种情况是特例。&/b&&br&&br&也就是说,读完理学学士学位后,然后再去有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中按第二学士学位培养方案,读一个文学学士学位。这样最后拿到的就是第二学士学位。&br&&br&第二学士学位是教育部认可,在学信网上可以查得到的。国内只有个别几个学校有第二学士学位授予权。一般修课年限是二年。这是一种正规的教育方式,一般是全日制就读。是一种“学士后”培养方式。&br&&br&&br&双学位的信息是在学信网上查不到,只能算是一个学校自身提供的一种培训和教育经历。双学位的招生录取和毕业标准是学校说了算。学位证书是由你申请就读的双学位学校颁发的。读双学位一般是利用周末等时间来读。&br&&br&从认可程度上来看,第二学士学位要高于双学士。&br&&br&不管是第二学士学位还是双学位,都可以跨校读。&br&&br&&br&&br&&br&&br&&br&&br&参考阅读:&br&1.&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1/8.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高等学校培养第二学士学位生的试行办法&i class=&icon-external&&&/i&&/a&&br&2.&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160644.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关于第二学位和双学位的咨询&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1048.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3.什么是第二学位、双学位,二者的区别?&i class=&icon-external&&&/i&&/a&
的答案完全说错了。还有那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按支持,会误导很多人。这里需要特别解释一下。 根据《》,学位按下列学科的门类授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 第二…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842 人关注
350 条内容
179 人关注
170 条内容
3760 人关注
2933 条内容
1891 人关注
551 条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自考本科双学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