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取消漫游费降漫游费 国内话费下调还会远吗

[今日观察]漫游费下调 资费还会降吗?()
财经热点调查
&&&&漫游费下调 资费还会降吗?
&&&&中国移动推出国际以及港澳台漫游数据流量日套餐。
&&&&消费者:在国外也可以发彩信、聊天什么都可以,微博也可以随便看。
&&&&国际漫游费下调背后是怎样的竞争?《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王小丫):大家好!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手机上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是对于很多出境人士和商务人士来说,在境外高额的手机上网的费用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从今天开始,中国移动推出了新的优惠的政策,而在不久前我们也看到中国联通下调了30个国家和地区语音、数据漫游资费。国际漫游资费下调的背后是怎样的竞争呢?未来手机资费还有下调的空间吗?今天我们将就此展开评论。
&&&&两位评论员,一位是互联的网专家刘兴亮先生,欢迎您!另外一位是我们财经频道的评论员张鸿。首先呢我们要来看一看记者的采访。
&&&&对很多出境旅游的人来说,现在出国照样可以悠闲上网了。从今天开始中国移动推出国际以及港澳台漫游数据流量日套餐,这次推出的日套餐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四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服务对象主要是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国际及港澳台漫游客户。开通日套餐后,漫游至香港地区的每日费用为88元人民币,漫游至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的每日费用为98元人民币,开通日套餐后客户在上述地方漫游时每天只需要支付固定费用,就可以在特定运营商网络上无限量使用漫游数据流量,如果当天不产生漫游数据流量,则不收取当天的日套餐费用。
  消费者1:套餐还是挺方便的,这样每天就可以随便上网,在国外也可以发彩信,聊天什么都可以,微博也可以随便看。
  消费者2:像天价微博,当时在网上反响很大,我觉得这事挺不可思议的,然后(套餐)推出以后,以后去国外上网就可以心里很踏实,不用担心产生特别高额的承担不了的话费产生。
  在今年8月1日,中国移动就大幅下调3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资费,最高降幅超过80%。
  任蓉蓉(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工作人员):举个例子来说,就拿新加坡以前的通话费用,在新加坡往北京回拨的通话费用是3.99元/分钟,降幅之后为0.99元/分钟,达到了75%;再例如加拿大的上网流量资费,原来是0.05元/KB,降过之后现在变成0.01元/KB,降幅率可以达到80%。
  中国移动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天起,客户就可以通过短信,以及10086热线或者营业厅等方式查询与办理。
&&&&主持人:我注意到最近媒体的报道,跟踪了一下从今年1月份开始到现在,这个中国移动是先后推出了5次就是在国际漫游资费上的一个下调,而中国联通差不多算下来应该是有三次,其实你可以看到这个整个国际漫游资费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原因促成了这样一个激烈的竞争?
  刘兴亮(互联网专家):我觉得这一次中国移动今天下调这样的套餐,包括它以前有很多次,联通也有很多次,核心在于增多高端用户,从去年到今年开始由于像苹果手机等等3G网络的普及,移动的高端用户流失率比较高,这一次它推出这样的流量套餐,更多它是在数据流量这方面,这次推出日套餐,它的概念就是我们以前有很多包月概念,它是包日的概念,因为以前它的上网确实比较贵,我可以打个比方,因为我去美国的话多一点,比方说以前我们去美国,它如果说你没有任何套餐的话,你是"裸奔"的话你1KB这样的流量,它要收你一毛钱,就是说一兆的话大概就是一百元,类似于我们打开新浪这样的网站,一下一百块就没有了;比如说我们上微博,发一个图片,一个图片一般来说是200K左右,这样的话20块钱就没有了。现在这个流量也下调下来了,现在1KB是一分钱,相当于你一兆是10块钱,打开新浪首页这样10块钱没有了,就是说你在微博里发一个图片两块钱没有了。现在我们包日了以后就可以随便用,它现在不管是80多封顶,还是90多封顶,对用户来说他心理上会更舒服一些。
  张鸿:对,其实这个根上就是移动运营商之间的一个竞争,你看8月1号的时候是移动降低了38个国家和地区的漫游资费,然后9月1号的时候联通又降了30个国家和地区,现在你看11月1号移动又开始,接下来不知道联通会不会还降呢。就是刚才刘总也说了,其实在3G时代,尤其是联通和iphone4一捆绑,这个对移动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我们经常身边也有朋友动不动发个短信说,我改号码了,我换了这个联通的号码,所以现在就是说在这个时候高端用户,因为iphone4基本上现在可以很多都是高端用户,而且出境的人现在越来越多,今年有预计说今年可能有6500万要出境的中国公民,所以这个时候你争端这个高端客户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大的一个降价空间的就是漫游费,这个漫游费就是你要和境外的运营商去谈判,这个还是可以谈的,谈完了以后然后双方钱的这种分成然后可以谈一下,只要你能谈下来这个费用就可以降低。所以现在就在漫游费上双方开始打起争斗,然后这个里面就是说刚才除了说从包月的概念变成包日的概念,我觉得它比较简单的是一改以往的说我要有一个项目,我要加入进来以后,可能要下个月初才开始,才开始行,然后他不是说当场就可以起效,现在就是说你当场,明天去香港,现在就可以申请,或者当天就可以申请,申请当场就有效,后天你回来了你当场就可以取消,你发个短信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样的话相对来说它就比较方便,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如果你这一天你没产生流量,比如说你把手机报什么的这些流量你都没有,你都已经给它设定你不接收了,那你这个费用88块钱,或者98块钱是不收的,所以相对来说我觉得这个对于经常出境的人来说这个幅度还是不小的。
  主持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幅度。
  张鸿:对。
  主持人:来看看大家对这个幅度怎么理解和认识。
  "在仔细对比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下调国际漫游费的步伐之后,可以发现今年以来这两家运营商,基本上都是在竞相比拼,降国际漫游费,既然是这样的,就是显示出这个国际漫游费还是有很多降价的空间的。"他这个说的比较正确。"同时也显示出双方在争夺高端用户的决心"。大家都在争这一块用户。
  那好,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短片,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两家运营商,他们在最近一段时期的下调费用的一个政策。
&&&&以前手机一直采取主叫、被叫同时收费的模式。移动通信资费下调一直牵动着民众目光。2006年5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地区移动电话资费整体水平下调,具体办法是对全球通用户设80元、108元、168元、220元,四档本地通过资费套餐,同时对全球通、神州行用户推出被叫套餐,调整后资费水平明显下降,这次下调被媒体称之为解冻。此后,北京联通宣布大幅降低GSM以及CDMA网络通话费用,针对CDMA预付费用户可实现单向收费接听免费,主叫费用从每分钟0.54元,降为每分钟0.2元,长途最低至0.3元。
  200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简化移动电话拨打长途电话资费的通知,自己日起手机拨打长途电话将取消本地通话费和漫游费,通知同时明确,移动电话在国内漫游状态下拨打国际及港澳台电话不再加收国内漫游主叫通话费,只收取国际或港澳台电话通话费,拨打国内长途电话时继续按《通知》规定执行,即不超过每分钟0.6元。
  媒体援引有关电信企业测算,这些措施为用户减负在60亿元左右。今年5月17中国移动再次下调资费,全球通的套餐费国内通话时长增加,平均话费价格降幅超过15%,套餐外主叫通话费价格也平均降低35%以上,资费最大降幅超过40%,其中漫游资费标准也从原来的每分钟0.39元,降至每分钟0.19元,此外全球通套餐的上网流量也大量增加,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0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1.7%,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在2009年下降9%的基础上去年又下降11%。
&&&&主持人:我们看得出来这个两家运营商他们下调资费的这个空间,下调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下调的这样一个过程,两位怎么看?而且大家很期待,这接下来还有多大的空间?  刘兴亮:就是说其实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我们心里总是希望它下降得越低越好。  主持人:是这样。  刘兴亮:永远没有止境的,其实对于运营商来说他现在下降的空间,我觉得在话费这一块,空间已经不是特别大了,但是说他在增值服务这一块我觉得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增值服务主要包括两块,一块就是我们刚才提到上网的这个费用,包括我们现在在北京上网,如果说你没有套餐的话,大概也是1KB也要一分钱,就是刚才我说打开一下新浪要10块钱,这还是很贵的,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关于一个月的包月服务,月度的包月服务这一些还有很大的空间。其实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更多的是在于它的服务到底好不好,这是我们最痛苦的。  主持人:而这个服务更好,是这个很大一个空间有待挖掘的。  张鸿:我们确实都盼着降价,但是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降价可能它需要几个条件,一个就是说用户的规模越大它降价的空间就越大,还有一个就是说技术、效率等等,包括刘总说的这个服务,现在来看我也同意说,语音的这部分降价空间已经不是特别大了,因为它本身他已经,10年来我看到一个统计,说移动已经语音的收费已经降了82%,可能你很难在语音这方面再有下调的空间。  主持人:可挖掘的空间不大了。  张鸿:包括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说的单向收费单向收费,现在在套餐里边基本上实现单向收费了,所以你要说语音上面可能确实没有多大空间,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就是流量方面,能够让你上网更好,有更多套餐,各种服务的增值,这个时候就是说在他增值的这个部分,你理论上讲你是可以以现在的这个价格享受更好的服务,这也相当于一个降价,你说这个纵向比的话,可能我们大家都有这个感受,这么多年来,他虽然我们觉得好像降幅有点慢,但是它其实是一点一点在降低的,现在你说一个人除了商务人士一个人一个月花几百块钱的手机费可能也不是特别多了,但是横向的比,可能我们还觉得,比如说你一出国一出境你会觉得那个地方的人,他的手机的费用占他收入的比好像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会觉得可能还有一些空间。   主持人:刚才两位评论员都已经谈到了这个下调的一些空间,还有增值服务有待提高的一些领域,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企业给他们的优惠,那稍后继续我们今天的评论。
&&&&未来手机业务呈现哪些新动向?资费如何更贴近百姓需求?《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今天我们关注的是手机资费的一个下调,那么其实现在大家也知道这个手机不光是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的还有其他的很多功能,现在我们就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片,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手机的一些新的功能。
&&&&今年"十一"期间,程先生到苏州虎秋景区游玩,与其他大批跟团的游客不同,程先生依靠小小的手机拥有了一位贴身导游,他用自己的智能手机下载了一款软件,他能根据程先生的位置,找出最近的景点、停车场,并提供景点的语音解说图文并茂。  程先生(游客):比如说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你不知道离你最近的景区是哪里,它(手机)会根据你当前的GPS位置,进行一个排序。你想找一个洗手间、停车场,也能很方便的在景区地图里面找到。  除了打电话、能上网、能随时GPS定位,智能手机还能再智能一些吗?  10月4号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4手机的计划版-iphone4s,它最大的卖点就是智能手机语音辅助功能,通过识别用户的语音提示自动收发短信,启动程序应用进行信息查询。如果你问手机最好的寿司餐厅在哪里?手机会自动回复你,我已经找到了许多寿司餐厅,其中18家离您很近,我已经按餐厅的评级整理好了。  10月19号,三星、谷歌联合发布了基于新款安卓4.0的一款智能手机,这是继2008年安卓系统发布以来最大的一次升级,除了屏幕扩大到4.65寸,更有利于阅读和下载,新手机还加入了人脸识别解锁功能和语音识别短信功能。  10月26号,诺基亚公司宣布,与微软公司合作推出两款采用微软winowsphone7操作系统的手机,其中一款面向终端市场除了更新处理器,以及搭载微软的应用和服务外,诺基亚还推出了地图导航系统,能支持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点查询,车载导航等服务。
&&&&主持人:其实我们说一千道一万有很多专业名词,比如什么数据了,流量了,什么套餐了,归根到底老百姓消费者就是觉得我用最便宜的价格打了电话,上了网,发了短信,这个就是我得到最大的实惠,怎么样把这个手机的应用和让消费者真正地得到实惠这两条结合起来,两位有怎样的看法?  刘兴亮:就我们刚小片里也说了智能手机的各种应用,那么智能手机是区别于以前的功能手机,所谓功能手机它就是个通信工具,我们只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现在智能手机,尤其比如说像高端苹果其他的手机来说,它的通讯功能已经降到比较小的比例,大家更多的享受它其中各种运用,手机不仅是一个手机了,它是我们借助互联网借助其他应用的工具,包括我们现在发展的趋势也就是从这个个人电脑上,电脑上的互联网向手机移动互联网在进行转变,包括未来手机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它慢慢会变成我们数字化生活的一个核心,你去娱乐、工作、学习。以前我们可能电脑是作为一个核心,电视作为一个核心,以后慢慢手机作为一个核心,老百姓会越来越接触到更多好的服务,我可以用手机来进行购物,我可以用手机来看书听音乐,我们以后日常生活中所有事几乎手机都可以完成。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他就接触到,通过手机来接触我们所有高科技的生活,它就已经成为核心,一个中枢,一个大脑。  张鸿:对,手机很可能变成一个综合的终端,现在我们在地铁里已经看到,慢慢的正在变成现实,公共汽车上或地铁里边你看坐在那儿的,或者站在那儿,拿着手机有的在上网,有的在上微博,有的在看书,有的就拿出来打电话,现在打电话的越来越少了。所以这个时候对其实对运营商的一个要求就更高了,因为你不再是原来不是光提供语音的,光提供短信的,你是一个综合的这样的服务商,所以最终不仅仅我看你的便宜不便宜,可能服务才是最终的竞争力,所以现在大家的评价高,但是更高层次是你怎么能够拼好服务。比如说我现在用的这个套餐,就是我个人的需求是运营商不知道的,他假定了比如有四五种需求,然后设定了一个88、128、58这样一个范围,但是在里面很多需求是我不需要的,比如说你的什么彩铃,什么那些东西我是不需要的,我需要什么呢,第一我是一个短信爱好者,我发短信特别多,但是套餐里边经常没有短信,然后语音其实我需要的不多,一般来说两三句话说完了,所以那个量可以小一点,但是我要上网所以这个流量就要多一点,所以我现在想你能不能从我们消费者角度考虑,你设定一个自助。  主持人:就是菜单式的套餐。  张鸿:菜单式的,对,我需要什么,然后我选了这三样以后,你所有提供的服务种类以后,把它们打一个包这是我选的套餐,然后你给我打一个折给我,所以有这样更精准的话,我想消费者的体验会很不一样。  刘兴亮:我补充一点,我们刚才说的手机应用,我们运营商它的核心是语音通讯,我们打电话、发短信,现在还一个趋势运营商必须要注意,我们的应用里面,我们有很多应用它可以实现打电话发短信,我们短信还有现在语音短信,我说一段话给你通过短信的方式发过去,这是我们应用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更方便,对运用商来它也这是一种挑战。  主持人:好,就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其他的观众朋友一个建议。  "油菜哥"我觉得他这个建议特别好,他说"这个移动调整漫游资费是变相降低资费的方式,在现在移动电话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电话资费还有下调的空间,随着用户的增加,国内的漫游资费也应该是下调,如果将来打破几家独揽大的局面,更多的民营通信公司的出现,资费下调应该是目前基础的20%左右。"他提出了一个目标20%。  好,现在就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听一听特约评论员他的建议和观点?
&&&&曾剑秋(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这几年我们的电信企业,尤其是移动通信企业,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市场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漫游费的下降,特别是这样的数据业务(资费)的下降,应该说还很有空间,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国际漫游费,包括数据业务流量(资费)的下降,我们其实国内很多消费者,手机用户可以有包月的按流量来计费,但超出流量的收费就会比较多了。所以我觉得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国内这个部分,也应该推出相应的措施。比方说每一天最多不超过多少钱,这样一些资费的方案,可能也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  项立刚(3G产业联盟秘书长):用技术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是让资费降下来一个根本的原因,同时除了技术之外,通过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也可以降低自己的资费,然后降低资费的本身也可以降低资费,因为降低资费的本身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使用,那么大量的用户使用,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收入。这也是资费降低的一个机会。那么不同的业务,可能有不同的情况,比如说语音的业务,它相对成熟,相对饱和,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语音还有不断下降的可能;像流量费,目前为止已经降到一个需要看一看的情况,也就是降得相对比较低了,所以会一段时间维持着这样一个资费。但是等到比如3G时代,有大量的用户参与进来,同时运营商在这个过程中间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他也可以把这个资费降下来。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有这个第三代移动通信,第四代什么什么新技术很多很多的增值服务都推了一堆在这个地方,刚才评论员张鸿你也谈到了,如果说你有一个更人性化的菜单,我要什么就跟去餐馆点菜一样的,我爱吃这个,不爱吃这个,我自己来组合,可能这个服务就会更贴近老百姓,两位还有怎样的在服务上的一些建议?  张鸿:就是怎么让他能够完全的想到消费者呢,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呢,那最好的办法是让他有充分的竞争,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会这样有一点一点的降价,是因为有几家运营商在竞争,但是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竞争者参与进来,你看香港那么大一点地方,它有十几家运营商,除了几个大的,还有众多小的,所以如果他不满足消费者的利益的话,那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的,所以最终提高大家的这种服务能力是竞争。  刘兴亮:我刚才提到了,我们手机还有很多新的应用,在应用里面它可能有的出现语音功能,有的出现短信功能,有其他的功能,我们应该鼓励和提倡这些,通过这些新的方式来加入新的竞争,比如说我,对于我来说,现在通过直接发短信的概率已经更低了,因为我有更多的……  漫游费下调 资费还会降吗?
&&&&中国移动推出国际以及港澳台漫游数据流量日套餐。  消费者:在国外也可以发彩信、聊天什么都可以,微博也可以随便看。  国际漫游费下调背后是怎样的竞争?《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王小丫):大家好!这里是正在播出的《今日观察》。手机上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是对于很多出境人士和商务人士来说,在境外高额的手机上网的费用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不过从今天开始,中国移动推出了新的优惠的政策,而在不久前我们也看到中国联通下调了30个国家和地区语音、数据漫游资费。国际漫游资费下调的背后是怎样的竞争呢?未来手机资费还有下调的空间吗?今天我们将就此展开评论。  两位评论员,一位是互联的网专家刘兴亮先生,欢迎您!另外一位是我们财经频道的评论员张鸿。首先呢我们要来看一看记者的采访。
&&&&对很多出境旅游的人来说,现在出国照样可以悠闲上网了。从今天开始中国移动推出国际以及港澳台漫游数据流量日套餐,这次推出的日套餐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四个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服务对象主要是经常使用手机上网的国际及港澳台漫游客户。开通日套餐后,漫游至香港地区的每日费用为88元人民币,漫游至澳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的每日费用为98元人民币,开通日套餐后客户在上述地方漫游时每天只需要支付固定费用,就可以在特定运营商网络上无限量使用漫游数据流量,如果当天不产生漫游数据流量,则不收取当天的日套餐费用。  消费者1:套餐还是挺方便的,这样每天就可以随便上网,在国外也可以发彩信,聊天什么都可以,微博也可以随便看。  消费者2:像天价微博,当时在网上反响很大,我觉得这事挺不可思议的,然后(套餐)推出以后,以后去国外上网就可以心里很踏实,不用担心产生特别高额的承担不了的话费产生。  在今年8月1日,中国移动就大幅下调3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漫游资费,最高降幅超过80%。  任蓉蓉(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工作人员):举个例子来说,就拿新加坡以前的通话费用,在新加坡往北京回拨的通话费用是3.99元/分钟,降幅之后为0.99元/分钟,达到了75%;再例如加拿大的上网流量资费,原来是0.05元/KB,降过之后现在变成0.01元/KB,降幅率可以达到80%。  中国移动工作人员介绍,从今天起,客户就可以通过短信,以及10086热线或者营业厅等方式查询与办理。
&&&&主持人:我注意到最近媒体的报道,跟踪了一下从今年1月份开始到现在,这个中国移动是先后推出了5次就是在国际漫游资费上的一个下调,而中国联通差不多算下来应该是有三次,其实你可以看到这个整个国际漫游资费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原因促成了这样一个激烈的竞争?  刘兴亮(互联网专家):我觉得这一次中国移动今天下调这样的套餐,包括它以前有很多次,联通也有很多次,核心在于增多高端用户,从去年到今年开始由于像苹果手机等等3G网络的普及,移动的高端用户流失率比较高,这一次它推出这样的流量套餐,更多它是在数据流量这方面,这次推出日套餐,它的概念就是我们以前有很多包月概念,它是包日的概念,因为以前它的上网确实比较贵,我可以打个比方,因为我去美国的话多一点,比方说以前我们去美国,它如果说你没有任何套餐的话,你是"裸奔"的话你1KB这样的流量,它要收你一毛钱,就是说一兆的话大概就是一百元,类似于我们打开新浪这样的网站,一下一百块就没有了;比如说我们上微博,发一个图片,一个图片一般来说是200K左右,这样的话20块钱就没有了。现在这个流量也下调下来了,现在1KB是一分钱,相当于你一兆是10块钱,打开新浪首页这样10块钱没有了,就是说你在微博里发一个图片两块钱没有了。现在我们包日了以后就可以随便用,它现在不管是80多封顶,还是90多封顶,对用户来说他心理上会更舒服一些。  张鸿:对,其实这个根上就是移动运营商之间的一个竞争,你看8月1号的时候是移动降低了38个国家和地区的漫游资费,然后9月1号的时候联通又降了30个国家和地区,现在你看11月1号移动又开始,接下来不知道联通会不会还降呢。就是刚才刘总也说了,其实在3G时代,尤其是联通和iphone4一捆绑,这个对移动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我们经常身边也有朋友动不动发个短信说,我改号码了,我换了这个联通的号码,所以现在就是说在这个时候高端用户,因为iphone4基本上现在可以很多都是高端用户,而且出境的人现在越来越多,今年有预计说今年可能有6500万要出境的中国公民,所以这个时候你争端这个高端客户的时候,有一个比较大的一个降价空间的就是漫游费,这个漫游费就是你要和境外的运营商去谈判,这个还是可以谈的,谈完了以后然后双方钱的这种分成然后可以谈一下,只要你能谈下来这个费用就可以降低。所以现在就在漫游费上双方开始打起争斗,然后这个里面就是说刚才除了说从包月的概念变成包日的概念,我觉得它比较简单的是一改以往的说我要有一个项目,我要加入进来以后,可能要下个月初才开始,才开始行,然后他不是说当场就可以起效,现在就是说你当场,明天去香港,现在就可以申请,或者当天就可以申请,申请当场就有效,后天你回来了你当场就可以取消,你发个短信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这样的话相对来说它就比较方便,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如果你这一天你没产生流量,比如说你把手机报什么的这些流量你都没有,你都已经给它设定你不接收了,那你这个费用88块钱,或者98块钱是不收的,所以相对来说我觉得这个对于经常出境的人来说这个幅度还是不小的。  主持人: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幅度。  张鸿:对。  主持人:来看看大家对这个幅度怎么理解和认识。  "在仔细对比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下调国际漫游费的步伐之后,可以发现今年以来这两家运营商,基本上都是在竞相比拼,降国际漫游费,既然是这样的,就是显示出这个国际漫游费还是有很多降价的空间的。"他这个说的比较正确。"同时也显示出双方在争夺高端用户的决心"。大家都在争这一块用户。  那好,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一个短片,一起来梳理一下这两家运营商,他们在最近一段时期的下调费用的一个政策。
&&&&以前手机一直采取主叫、被叫同时收费的模式。移动通信资费下调一直牵动着民众目光。2006年5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北京地区移动电话资费整体水平下调,具体办法是对全球通用户设80元、108元、168元、220元,四档本地通过资费套餐,同时对全球通、神州行用户推出被叫套餐,调整后资费水平明显下降,这次下调被媒体称之为解冻。此后,北京联通宣布大幅降低GSM以及CDMA网络通话费用,针对CDMA预付费用户可实现单向收费接听免费,主叫费用从每分钟0.54元,降为每分钟0.2元,长途最低至0.3元。  2009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简化移动电话拨打长途电话资费的通知,自己日起手机拨打长途电话将取消本地通话费和漫游费,通知同时明确,移动电话在国内漫游状态下拨打国际及港澳台电话不再加收国内漫游主叫通话费,只收取国际或港澳台电话通话费,拨打国内长途电话时继续按《通知》规定执行,即不超过每分钟0.6元。  媒体援引有关电信企业测算,这些措施为用户减负在60亿元左右。今年5月17中国移动再次下调资费,全球通的套餐费国内通话时长增加,平均话费价格降幅超过15%,套餐外主叫通话费价格也平均降低35%以上,资费最大降幅超过40%,其中漫游资费标准也从原来的每分钟0.39元,降至每分钟0.19元,此外全球通套餐的上网流量也大量增加,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10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同比下降11.7%,电信资费综合价格水平在2009年下降9%的基础上去年又下降11%。
&&&&主持人:我们看得出来这个两家运营商他们下调资费的这个空间,下调这个过程是一个逐步下调的这样一个过程,两位怎么看?而且大家很期待,这接下来还有多大的空间?  刘兴亮:就是说其实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我们心里总是希望它下降得越低越好。  主持人:是这样。  刘兴亮:永远没有止境的,其实对于运营商来说他现在下降的空间,我觉得在话费这一块,空间已经不是特别大了,但是说他在增值服务这一块我觉得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空间,增值服务主要包括两块,一块就是我们刚才提到上网的这个费用,包括我们现在在北京上网,如果说你没有套餐的话,大概也是1KB也要一分钱,就是刚才我说打开一下新浪要10块钱,这还是很贵的,还有一种就是我们关于一个月的包月服务,月度的包月服务这一些还有很大的空间。其实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更多的是在于它的服务到底好不好,这是我们最痛苦的。  主持人:而这个服务更好,是这个很大一个空间有待挖掘的。  张鸿:我们确实都盼着降价,但是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说,降价可能它需要几个条件,一个就是说用户的规模越大它降价的空间就越大,还有一个就是说技术、效率等等,包括刘总说的这个服务,现在来看我也同意说,语音的这部分降价空间已经不是特别大了,因为它本身他已经,10年来我看到一个统计,说移动已经语音的收费已经降了82%,可能你很难在语音这方面再有下调的空间。  主持人:可挖掘的空间不大了。  张鸿:包括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说的单向收费单向收费,现在在套餐里边基本上实现单向收费了,所以你要说语音上面可能确实没有多大空间,但是在另一个方面就是流量方面,能够让你上网更好,有更多套餐,各种服务的增值,这个时候就是说在他增值的这个部分,你理论上讲你是可以以现在的这个价格享受更好的服务,这也相当于一个降价,你说这个纵向比的话,可能我们大家都有这个感受,这么多年来,他虽然我们觉得好像降幅有点慢,但是它其实是一点一点在降低的,现在你说一个人除了商务人士一个人一个月花几百块钱的手机费可能也不是特别多了,但是横向的比,可能我们还觉得,比如说你一出国一出境你会觉得那个地方的人,他的手机的费用占他收入的比好像就比较少,所以我们会觉得可能还有一些空间。   主持人:刚才两位评论员都已经谈到了这个下调的一些空间,还有增值服务有待提高的一些领域,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是实实在在的享受到企业给他们的优惠,那稍后继续我们今天的评论。
&&&&未来手机业务呈现哪些新动向?资费如何更贴近百姓需求?《今日观察》正在评论。
&&&&主持人:今天我们关注的是手机资费的一个下调,那么其实现在大家也知道这个手机不光是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的还有其他的很多功能,现在我们就做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片,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手机的一些新的功能。
&&&&今年"十一"期间,程先生到苏州虎秋景区游玩,与其他大批跟团的游客不同,程先生依靠小小的手机拥有了一位贴身导游,他用自己的智能手机下载了一款软件,他能根据程先生的位置,找出最近的景点、停车场,并提供景点的语音解说图文并茂。  程先生(游客):比如说你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你不知道离你最近的景区是哪里,它(手机)会根据你当前的GPS位置,进行一个排序。你想找一个洗手间、停车场,也能很方便的在景区地图里面找到。  除了打电话、能上网、能随时GPS定位,智能手机还能再智能一些吗?  10月4号苹果公司推出了iphone4手机的计划版-iphone4s,它最大的卖点就是智能手机语音辅助功能,通过识别用户的语音提示自动收发短信,启动程序应用进行信息查询。如果你问手机最好的寿司餐厅在哪里?手机会自动回复你,我已经找到了许多寿司餐厅,其中18家离您很近,我已经按餐厅的评级整理好了。  10月19号,三星、谷歌联合发布了基于新款安卓4.0的一款智能手机,这是继2008年安卓系统发布以来最大的一次升级,除了屏幕扩大到4.65寸,更有利于阅读和下载,新手机还加入了人脸识别解锁功能和语音识别短信功能。  10月26号,诺基亚公司宣布,与微软公司合作推出两款采用微软winowsphone7操作系统的手机,其中一款面向终端市场除了更新处理器,以及搭载微软的应用和服务外,诺基亚还推出了地图导航系统,能支持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点查询,车载导航等服务。
&&&&主持人:其实我们说一千道一万有很多专业名词,比如什么数据了,流量了,什么套餐了,归根到底老百姓消费者就是觉得我用最便宜的价格打了电话,上了网,发了短信,这个就是我得到最大的实惠,怎么样把这个手机的应用和让消费者真正地得到实惠这两条结合起来,两位有怎样的看法?  刘兴亮:就我们刚小片里也说了智能手机的各种应用,那么智能手机是区别于以前的功能手机,所谓功能手机它就是个通信工具,我们只用来打电话和发短信,现在智能手机,尤其比如说像高端苹果其他的手机来说,它的通讯功能已经降到比较小的比例,大家更多的享受它其中各种运用,手机不仅是一个手机了,它是我们借助互联网借助其他应用的工具,包括我们现在发展的趋势也就是从这个个人电脑上,电脑上的互联网向手机移动互联网在进行转变,包括未来手机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它慢慢会变成我们数字化生活的一个核心,你去娱乐、工作、学习。以前我们可能电脑是作为一个核心,电视作为一个核心,以后慢慢手机作为一个核心,老百姓会越来越接触到更多好的服务,我可以用手机来进行购物,我可以用手机来看书听音乐,我们以后日常生活中所有事几乎手机都可以完成。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他就接触到,通过手机来接触我们所有高科技的生活,它就已经成为核心,一个中枢,一个大脑。  张鸿:对,手机很可能变成一个综合的终端,现在我们在地铁里已经看到,慢慢的正在变成现实,公共汽车上或地铁里边你看坐在那儿的,或者站在那儿,拿着手机有的在上网,有的在上微博,有的在看书,有的就拿出来打电话,现在打电话的越来越少了。所以这个时候对其实对运营商的一个要求就更高了,因为你不再是原来不是光提供语音的,光提供短信的,你是一个综合的这样的服务商,所以最终不仅仅我看你的便宜不便宜,可能服务才是最终的竞争力,所以现在大家的评价高,但是更高层次是你怎么能够拼好服务。比如说我现在用的这个套餐,就是我个人的需求是运营商不知道的,他假定了比如有四五种需求,然后设定了一个88、128、58这样一个范围,但是在里面很多需求是我不需要的,比如说你的什么彩铃,什么那些东西我是不需要的,我需要什么呢,第一我是一个短信爱好者,我发短信特别多,但是套餐里边经常没有短信,然后语音其实我需要的不多,一般来说两三句话说完了,所以那个量可以小一点,但是我要上网所以这个流量就要多一点,所以我现在想你能不能从我们消费者角度考虑,你设定一个自助。  主持人:就是菜单式的套餐。  张鸿:菜单式的,对,我需要什么,然后我选了这三样以后,你所有提供的服务种类以后,把它们打一个包这是我选的套餐,然后你给我打一个折给我,所以有这样更精准的话,我想消费者的体验会很不一样。  刘兴亮:我补充一点,我们刚才说的手机应用,我们运营商它的核心是语音通讯,我们打电话、发短信,现在还一个趋势运营商必须要注意,我们的应用里面,我们有很多应用它可以实现打电话发短信,我们短信还有现在语音短信,我说一段话给你通过短信的方式发过去,这是我们应用在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更方便,对运用商来它也这是一种挑战。  主持人:好,就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再来看一下其他的观众朋友一个建议。  "油菜哥"我觉得他这个建议特别好,他说"这个移动调整漫游资费是变相降低资费的方式,在现在移动电话越来越普及的今天,电话资费还有下调的空间,随着用户的增加,国内的漫游资费也应该是下调,如果将来打破几家独揽大的局面,更多的民营通信公司的出现,资费下调应该是目前基础的20%左右。"他提出了一个目标20%。  好,现在就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听一听特约评论员他的建议和观点?
&&&&曾剑秋(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这几年我们的电信企业,尤其是移动通信企业,无论是在技术方面,还是在市场发展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漫游费的下降,特别是这样的数据业务(资费)的下降,应该说还很有空间,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国际漫游费,包括数据业务流量(资费)的下降,我们其实国内很多消费者,手机用户可以有包月的按流量来计费,但超出流量的收费就会比较多了。所以我觉得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在国内这个部分,也应该推出相应的措施。比方说每一天最多不超过多少钱,这样一些资费的方案,可能也是很受消费者欢迎的。  项立刚(3G产业联盟秘书长):用技术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是让资费降下来一个根本的原因,同时除了技术之外,通过管理和服务的能力,也可以降低自己的资费,然后降低资费的本身也可以降低资费,因为降低资费的本身可以吸引更多的用户来使用,那么大量的用户使用,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收入。这也是资费降低的一个机会。那么不同的业务,可能有不同的情况,比如说语音的业务,它相对成熟,相对饱和,而且竞争越来越激烈,语音还有不断下降的可能;像流量费,目前为止已经降到一个需要看一看的情况,也就是降得相对比较低了,所以会一段时间维持着这样一个资费。但是等到比如3G时代,有大量的用户参与进来,同时运营商在这个过程中间获得了更多的收入,他也可以把这个资费降下来。
&&&&主持人:我们现在看到的有这个第三代移动通信,第四代什么什么新技术很多很多的增值服务都推了一堆在这个地方,刚才评论员张鸿你也谈到了,如果说你有一个更人性化的菜单,我要什么就跟去餐馆点菜一样的,我爱吃这个,不爱吃这个,我自己来组合,可能这个服务就会更贴近老百姓,两位还有怎样的在服务上的一些建议?  张鸿:就是怎么让他能够完全的想到消费者呢,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呢,那最好的办法是让他有充分的竞争,这么多年来为什么会这样有一点一点的降价,是因为有几家运营商在竞争,但是这还不够,我们需要更多的竞争者参与进来,你看香港那么大一点地方,它有十几家运营商,除了几个大的,还有众多小的,所以如果他不满足消费者的利益的话,那消费者会用脚投票的,所以最终提高大家的这种服务能力是竞争。  刘兴亮:我刚才提到了,我们手机还有很多新的应用,在应用里面它可能有的出现语音功能,有的出现短信功能,有其他的功能,我们应该鼓励和提倡这些,通过这些新的方式来加入新的竞争,比如说我,对于我来说,现在通过直接发短信的概率已经更低了,因为我有更多的……
相关栏目:
【】【】【】【】【】【一键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联通取消漫游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