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 5题,不是特难

学生问题:初中与高中物理教科书难吗?有哪些不同? - @物理网博客
学生问题:初中与高中物理教科书难吗?有哪些不同?
高中教材与初中所学相比,有很多变化。本文在此做一个简单的概述,希望新入学的高一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一过渡,具体如下:(1)知识量增大,高中与初中研究的重心差不多,都是以力学与电磁学为重心,可高中物理知识量比初中多出很多。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大概只有60个,而咱们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增为90个。(2)知识的理论性增强,这是最主要的特点。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并不要求定量的计算和求解,而高中则要求进一步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所研究的一些概念和物理量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3)系统性增强。高中物理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联结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知识点的前后关联是其一个表现;另外,知识点的结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总之,高中教材知识点的结构化明显升级。(4)物理考题的综合性增强。高中各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如分析计算物理题,同学们必须具备函数,几何推导,解方程等知识技能。(5)阅读能力要求提高。在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推导和运算能力、实验能力等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同学们应重点进行培养。从历年高考物理试卷来看,同学们普遍反映叙述的文字太长(阅读量大),对大家快速阅读、快速捕捉有用信息、推导分析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1)研究考题,思考命题者的命题思路。做一套物理卷子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可仔细分析、推敲这套试卷,猜想命题者命题的规律和思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不过很有必要。笔者建议同学们课下将几套典型试卷,比如历年高考试题或模拟题认真分析,当做自己与命题者的”一次对话”,你会发现物理题是很有规律的。(2)物理错题要认真对待。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好的学生,也不可避免会遇到错题,问题是怎么去对待这些做错的题。同学们应该抽时间把错题记录下来,在以后还要定期做复习,从错误中学习,进行有效的查漏补缺。(3)提高做物理题的速度,贵在平时的锻炼,同学们要在课下做作业时就给自己限制好时间。很多学生抱怨物理考题太多,做不完,我觉得主要还是因为你做题的速度不够快,知识点不够熟练,一些学生在家里懒散惯了,平时做题一点都不着急,你说在考场上能做的快吗?文/陈晓娟;黑龙江大庆市高中物理教师(已退休),物理网()兼职编辑。
推荐阅读:
猜您喜欢: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高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专 业: 课程与教学论关键词: 高中物理 命题过程 试题难度 问卷调查分类号: G632.474形 态: 共 149 页 约 97,595 个字 约 4.668 M内容阅 读: 内容摘要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尽管在其发展过程中几经兴衰存废,但其存在与发展的事实却是不容置疑的。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年参试人数已近1000万。如此大规模的考试牵涉到千家万户,牵动着社会的每一根神经,显然,提高其质量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评价试题质量的诸多指标中,难度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指标,命题过程中对试题难度的准确把握是提高命题质量的重要保证。然而,实践中对试题难度的估计和调控往往不能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对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没有充分的把握,在于缺乏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例如物理学科方面,目前还没有针对物理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而做的系统研究。因此,从理论到实证系统地研究物理试题难度的影响因素,将对实践中的命题与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研究首先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开放式问卷调查了师生心目中对于物理试题难易的看法,探讨了在师生心目中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物理试题的难易程度。在问卷调查与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高中物理试题难度的15条因素假设,它们分别是:阅读量、条件的非充要性、考查知识点的多少、涉及的内容模块个数、物理过程的复杂性、数学过程的复杂性、问题目标的开放性、情境特征的物理建模难度、可猜答得分的概率、提示度、问题情境的新颖性、问题的表达方式、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分步设问的情况以及背景知识的熟悉性。
借鉴美国教育考试服务处(ETS)的研究者在研究试题难度时所使用的量化分析与统计检验的研究方法,本研究根据高中物理试题的具体特点,建立了本研究中提出的15条假设因素的量化赋值标准,并根据此标准对各个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与统计检验,从统计规律上探讨了这些因素对试题难度的影响趋势。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统计上显著影响高中物理试题难度的因素有4个,分别是考查知识点的多少、物理过程的复杂性、情境特征的物理建模难度以及数学过程的复杂性。这些因素普遍存在于物理试题中,其中对物理试题难度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情境特征的物理建模难度,接下来依次是物理过程的复杂性、数学过程的复杂性和考查知识点的多少。它们对试题难度的影响趋势是:情境特征的物理建模难度越大,试题的难度也就越大;试题所涉及的物理推理(或物理方程)个数越多,试题越难:试题涉及复杂的数学运算或推理有使试题难度增加的趋势;试题考查的知识点越多,试题的难度通常越大。在量化统计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又借鉴英国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UCLES)的研究者在研究试题的情境化效度时所使用的对比测试研究方法,对部分影响因素作了进一步的补充研究,以探讨利用统计方法不能得到的一些规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在试题的情境特征方面:如果试题呈现给考生的是一个真实的、未经加工或抽象的复杂情境,则由于真实情境中包含的无关信息较多,蕴含的物理模型较为隐蔽,试题的物理建模难度就会增加。多数情况下,情境的熟悉性能够降低物理建模的难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对丁熟悉的情境,考生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直接套用熟悉的模型解题,而忽略了对新情境的冷静分析,最终导致对试题的错误解答。因此,对于那些情境的表面特征与学生所熟悉的情境相似,而本质特征却悄悄起了变化的试题,情境的表面特征熟悉度越高,对物理建模的误导越大,导致试题的难度越大。考查同一知识点的试题由于情境设置的不同,难度上可能存在很人的差异。
在试题的表达方式方面:文字表达的习惯以及文字措辞的选择都可能影响试题的难度。辅助示意图的配置对考生解题可能产生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或没有影响。对于情境复杂,时空关系抽象的问题来说,有无辅助示意图对中等水平的考生会产生显著的影响;对于情境清晰,时空关系简单的试题来说,有无辅助示意图对考生不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示意图的细节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误导考生选择错误的解题策略,从而影响试题的难度。以准确、简洁、清晰地表达题意为宗旨,命题者可以根据表达需要选择文字的、图表的、或图文并茂的表达方式,此时,不同的表达方式对试题难度没有显著的影响。
个别试题中的题设条件多于或少于解题所需要的条件,即题设条件为非充要条件。本研究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物理试题中含有非充要条件时有使试题难度增加的趋势。当题目中含有较多的冗余信息时,考生需要排除众多冗余信息的干扰而提取有用信息,这显然提高了对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要求,从而使试题难度增加;当试题中所给信息不足,即试题中没有明确给出解题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时,要求考生自己根据解题需要补充必要的信息,而这些需要补充的信息可能淹没在考生头脑中储存的大量信息之中,因此,这种情况本质上也是提高了对考生信息提取能力的要求,从而使试题难度增加。
个别试题采用开放式的设问方式,使得问题的正确答案不是唯一确定的。本研究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采用开放式的设问方式有使物理试题难度增加的趋势。
在题目的设问方面,设置阶梯问题和分步设问是两个概念。如果分步设问的几个小问题之间是互不相关的,本质上只是几个小问题的集合,则与一步设问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在统计上对难度没有显著影响。如果分步设问的各个小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前面问题的解决能够为后面问题的解决搭建阶梯,即分步设问的各个小问题之间是循序渐进的、阶梯式的,则可以有效帮助考生理清解题思路,从而使试题难度降低。本研究的对比测试结果表明设置阶梯问题有使物理试题难度降低的趋势。
最后,针对本研究的结论对专家\教师进行了认同度调查,结果表明,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得到了绝大多数专家\教师的认同。利用本研究中得到的4个统计显著因素对试题进行量化赋值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由这4个因素所决定的试题难度等级顺序与教师对试题的估计难度以及试题的实测难度之间的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非常显著,说明本研究中提出的4个统计显著因素及其量化标准在试题难度预测中有着极高的参考价值..……全文目录文摘英文文摘第1章 绪论1.1问题的提出1.2关键词的界定1.2.1物理试题1.2.2难度1.2.3影响因素1.3相关研究1.3.1一般问题难度的相关研究1.3.2学科领域问题难度的相关研究1.3.3一般试题难度的相关研究1.3.4具体学科试题难度的相关研究1.4研究方法1.5研究的整体设计第2章 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2.1目的与思路2.2问卷调查2.2.1调查目的2.2.2调查方法2.2.3调查结果2.3研究假设的提出2.3.1研究假设的分项描述2.3.2总结第3章 影响因素的量化分析与统计检验3.1目的与思路3.2方法与步骤3.2.1各因素量化标准的确定3.2.2量化标准的信度检验3.2.3典型试题的选取3.2.4试题中各因素的量化分析3.2.5数据的统计处理3.3结果与讨论3.3.1各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3.3.2讨论与结论第4章 部分 影响因素的进一步研究4.1试题的表达方式对试题难度的影响4.1.1问题的提出4.1.2目的与方法4.1.3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4.1.4讨论与结论4.2问题目标的开放性等三个因素对试题难度的影响4.2.1目的与方法4.2.2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4.2.3讨论与结论4.3试题的情境特征对试题难度的影响4.3.1问题的提出4.3.2目的与方法4.3.3相关研究与理论分析4.3.4测试结果的统计分析4.3.5结论与讨论第5章 主要影响因素的确立5.1专家/教师对初步确定的影响因素的认同度调查5.1.1调查目的5.1.2调查方法5.1.3调查结果5.2调查结果的分析与讨论5.3主要影响因素第6章 影响因素在难度预测与调控中的作用6.1影响因素在难度预测中的作用6.1.1目的与方法6.1.2结果与讨论6.2影响因素在难度调控中的作用6.2.1调控因素的有效性分析6.2.2各影响因素对解题过程的影响6.2.3试题难度的调控策略第7章 结语7.1总的结论7.2创新与不足参考文献附录相似论文,51页,G632.474,55页,G632.4,46页,G632.4,80页,G632.0,74页,G632.3,41页,G632.3,58页,G632.3,71页,G632.3,26页,G632.0 G40-011,32页,G632.0,44页,G632.3 G423.04,70页,G632.4 G434 G526.3,54页,G632.0 G633.91,38页,G632.3 G633.3,66页,G632.4,71页,G632.0,84页,G632.0,78页,G632.4,57页,G632.3 G40-052.2,29页,G632.4中图分类:
> <font color=@2.474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中等教育 > 教学理论、教学法
& 2012 book.}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物理教学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