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壁得书有什么曾国藩家书历史意义义

转载:宇宙万变不离之宗--阴阳论
宇宙万变不离之宗--阴阳论&&&
-----------------------------------------------
相反相成规律: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相互转化规律:即“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阴”
鉴别真假规律:即“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
------------------------------------------------
万事有因缘,如是因如是果。所以在讲这个阴阳论之前,我会把我对其探索,认识的前因向各位朋友交待一下。以示其来有自。同时中国人讲究把最好的东西送给最好的朋友,最好的东西莫过于智慧。“一灯能灭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相信下面讲的能给诸位以启迪。&
一、心路历程&&&
小时有个印象很深,不知大家有无这样的经验,觉得人生很烦恼,不想活了,不好玩,想回去,不在这个世界待了。可是回那里呢?不知道.只知道好像是妈妈生的,从妈妈身上出来的,那就再从妈妈身上回去吧,于是曾很认真的看着妈妈,但找不到回去的地方,后来想,唉,算了,既然到这个地方(世界)来肯定是有任务的,就象妈妈要我做事,不做就跑回家是要受惩罚的。本来只需作一件事,结果不听话,做两件,岂不糟糕。如此一想就不再想回去的事了。后来想,这个世界看来这么复杂,千变万化,丰富多彩。怎么来的?我跟着它转也太辛苦了,如果能找到这个千变万化背后不变的东西岂不可以不变应万变,一劳永逸了?而且找到这个不变的东西也就是宇宙的本源真相,我们置身其中,与其一体,共存,岂不可以脱离麻烦的生老病死,永生不灭了,那多好。因为那时宇宙就是我,我就是宇宙了。所以寻找宇宙本源真相,寻找宇宙万变不离之宗的思想就一直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指引着我的人生之路。&&
相对来说,给我影响较深的有这么些人和思想。第一个给我较大影响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因为父亲的工作关系,家里有很多马列毛的书,我首先接触的是毛主席的《矛盾论》,极为欣赏,赞叹不已,那时读初中,说老实话,也不是一下子都懂,但就喜欢看,对我有吸引力,每次看都有收获。我每次都是看原文,从不看什么辅导讲义,觉得罗里罗嗦。后来看《实践论》,看完《毛选》五卷,五卷都看完了,看《马恩选集》四卷,很认真的看完了,又看了《马恩全集》部分。但看来看去,其三个组成部分,共产主义学说,政治经济学都不用说,其哲学部分唯物辨证法不足以说明宇宙本源真相。后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易经,佛学,这方面给我以巨大帮助和影响的是南怀瑾老师,他的书我看了三十多本,但看完回过头来还是觉得他讲宇宙社会现象未讲清本质,包括佛学部分。后来还有一位是林清泉老师,他正式出版的书有两套《宇宙沉思录》和《太极之光》,他的书充满了灵性,跨越了我们这三维空间,确如他说是在探索星级文明,他的书开阔了我的眼界,也小心翼翼的验证着我的某些想法,但不久就知道,其学说亦是讲现象,讲局部理,非宇宙万变不离之宗。但他在《太极之光》里引用了几句话,是摘自纪由老师著的《阴阳初探》,当时看了感觉这几句话有水平,有智慧,就很想看这本书。邮寄。这里有个小插曲,邮差送这本书来时,我正和我哥在院子里看书,我哥一看书名《阴阳初探》,张开嘴,我知道他要说什么,因为他一直反对我看马列、老、孔等书,认为落伍,不实用,现在又看阴阳,还搞迷信呢,但看到“赵朴初题”四个字,又咽回去了.当时他欲言又止,意味深长的神情,我看了心里还是很得意的,没被说嘛。当天看完,觉得心灵受到了一次净化。感觉这个阴阳理论,尤其是32字口诀,再也无法超越了,因为它就是宇宙万变不理之宗,宇宙就是阴阳,阴阳就是我们,还怎么超越呢?很庆幸终于找到了这个宇宙本源真相.其实在此前,我一方面在寻找这个答案,一方面也在怀疑,终我一生能否找到这个答案,因为我们就是宇宙的一分子,按照全息论,宇宙的本源真相也就是人的本源真相,人到底是什么?未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觉得这个问题很难,不是一般靠知识的积累等学术研究能探索出来的,但又用马克思的一句话安慰自己:历史从来不提出他不能回答的问题。既然有人提出来了,历史就一定能作出回答。如此鼓舞着自己。&&&
今天我可以说宇宙的本源真相就是阴阳,其万变不离的宗就是阴阳排列组合的32字口诀:“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当然这些都是纪由老师的发现,我只是其思想的一位传播者,所以下面所有的论述都来源于他的思想。下面先解剖一下这个哲学公式,然后运用这公式解剖《道德经》,以后有机会再解剖儒佛学说及马列主义等,然后再讲我们学习这个宗的好处,意义。&
二、32字口诀&&
1、“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阴”。&&
万物负阴而抱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从不单独亮相,宇宙万物都是阴阳的中和体,因为阴阳含量的差别,显示出阴或阳的属性。所以我们说某物属阴或属阳,只是阴阳中和后的属性,其本身既有阴也有阳。当我们评定某事或某物属阴或属阳,都是有个中性参照系作标准。这个中性参照系发生变化,我们对事物属性的判断也就随之而变。在更阴的标准面前,原来的阴性就呈阳性;在更阳的标准面前,原来的阳性就呈阴性,这就是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阴。&&
举例:黑白,代入公式就是“黑为黑中白,白为白中黑”。原来的黑在更黑的标准前就是白,黑为黑中白;原来的白,在更白的标准前就是黑,白为白中黑。&&
公私关系,代入公式就是“公为公中私,私为私中公”以单位为参照系,家庭为私,单位为公;以国家为参照系,单位为私,国家为公;以人类为参照系,国家为私,人类为公;以太阳系为参照系,太阳为公,地球为私。&&
这就是一个比较性,我们判断任何一种现象,或明或暗,或隐或显,或有意识或无意识,都是有一种中性标准的,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感情倾向、利害关系、社会影响等不同,也就是6个方面的局限性:
1)、时间的局限性;
2)、空间的局限性;
3)、信息量的局限性;
4)、智商的局限性;
5)、思维定势;
6)、与个人的利弊关系而导致的感情倾向性。
所以在判断事物时,所取的中性标准不同,就会产生同名异是或同是异名的区别。比如明暗,一个人进入两间不同的房间,说他们都很明亮,因时间关系,这两房间都很明,但其物理学上明度绝对不一样,这就是同名异是。又或者我们进电影院,在同样暗度下,我们从阳光下进电影院会觉得很暗,简直伸手不见五指,但等我们适应一段时间后,不但能看清方向,可能人脸都看得清,就会觉得明亮了很多。其实其亮度未变,前者为暗,后者为明,只是标准不同,从外面明亮处进影院,影院亮度与外界比是暗,明为明中暗;适应了一段时间以后,与初进来时的感觉标准亮了,“暗为暗中明”,同是异名。&&
所以,我们若能把“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阴”领悟透了,任何事情一来,都能予以科学的定位,从而能正确地分析处理它。&&
2、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阴阳是宇宙的来源,两者从不单独亮相,任何物质,结构都是阴阳的中和体。所以万物负阴而抱阳,失去一方他方即不存在。两者两两相通,互以对方的存在为根据和条件。对此,老子在《道德经》中论述很多,也很透彻,如:&&&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如难易,代入口诀,“难中有易,易中有难。”无论多难,其内有易,无论多易,也不可不慎,其内有难,这也就是土话讲的“绝处逢生”和“阴沟里翻船”,都是有规律在里面起作用的。我们须知任何对立概念都是相通的,这就是为什么小能胜大,弱能胜强。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故事很多吧,官渡之站,赤壁之战,淝水之战……这就看人的智慧,难中找到易点,就能绝处逢生。同样自由与纪律,遵守红绿灯的纪律,就可享受安全行走的自由。遵循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纪律,就能享受治平天下的自由,不遵循治平天下的纪律,如秦二世,那就连头长在头上的自由也没有了。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能由弱变强,由小变大,打败几百万军队的国民党夺得天下。这里面贯穿的都是如强弱、大小、难易,由纪等对立概念之间的相通关系。&&
由此,我们也了解,“天无绝人之路”这话的含义,实在说,因为在极限难处,绝对有一线生机在静静地等着我们去发现,物极必反,转折也在其中。就看我们能否透过重重迷雾看到“柳暗花明处”。在顺境中我们也绝不可得意,因为人生的灭亡危险也潜伏在其中。祸患常积于忽微。&
祸福关系。“祸中有福,福中有祸”。这里引用汉朝史学家班固的一段话做解说,也许能给我们些启发。&&
班固言:“是故古人以宴安为鸠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汉兴,至于孝、平,诸侯王以百数,率多骄淫失道。何则,沉溺放恣之中,居势使然也。自凡人犹系于习俗,而况哀公之伦乎!‘夫唯大雅,卓而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这就是讲中国古人认为人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识,像吃了毒药一样,会把自己毒死的,这就是“以宴安为鸠毒。”“亡德而富贵谓之不幸”,人生没有建立自己的品德行为,而得了富贵,这是最不幸的。然后举例汉朝从刘邦开始,至孝帝、平帝,封自己的高干子弟一百多个,不到60年,就衰败下来。大多数诸侯都自己糟蹋自己,尤其一个人没有好的人生观,有钱有了地位,自认为了不起,放肆沉溺到快乐享受的苦海里了。为什么会这样?居势使然也。所处的那个地位、形势,促使他这样。所以说祸福相依,两级相通。但也有人意识到这一点,而能长久保富贵之道的,那就是河北的一个诸侯河间献王-刘德。他真正的有文化、有思想。“夫唯大雅,卓而不群”,这是班固特别创造的两句话以赞叹他,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随波逐流,跟着社会风气走,能在这个社会上独自站立起来,“卓而不群”,做到了“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
3、以阴压阴见真阴,以阳压阳见真阳&&&
是将冠军只能同类比较。阴与阴压显真阴,阳与阳压显真阳,何为真好?把所有的好放在一起比较才显真好。何为真坏?把所有的坏放在一起才能比较哪个最坏。这就是一句老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这里一定要注意,同类比较。比如桌子不能与椅子比,电视机不能与电脑比。同是奥运冠军,有摔跤冠军,举重冠军,铅球冠军,不能让摔跤运动员与举重运动员比冠军,只有同类比较才能鉴别真假。&&
“以美压美见真美,以丑压丑见真丑”,我们选出古代四大美人,与今天的世界选美冠军比较,选出古今以来最美的一位,“以美压美见真美”.但若干万年以后或若干光年以外的空间,我们又选出一位更美的美女,依旧是“以美压美见真美”,“以丑压丑见真丑”,同样,无论在怎样时空条件下,所有的丑相比较总能显出真丑来。所以“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我们称为绝对相对论,为什么说是绝对呢?因为在任意时空条件下,在相互较量中的诸对象,只要能在同类比较中压倒一切对手的冠军即是该相互作用中的真强、真好、真行。这句抽象概念是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故称是绝对的。至于它在何时何地何条件的范围内进行这种比较和较量则又是相对的,故称绝对相对论。&&
三、用阴阳口决解剖《道德经》&&
应该说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倾倒了无数人,原因是它内在的真理性在指引着人认识宇宙、自然、社会,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取得了成功。如“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而在社会科学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如我们引以为豪的汉朝,史学家给其的评语是“外示儒术,内用黄老”;康熙一代雄杰,史学家评其统治术是“外示儒术,内用释老”;曾国藩在人生极度穷困之时都是退而从《道德经》中求其人生的指点;在商场上善用老子成功的典型是张瑞敏治海尔,由一个濒临破产的小厂发展成今日的一个国际型大企业。据说《道德经》在德国每户一册。
《道德经》在揭示宇宙规律,指引人们生活方面有这么大的作用,为何又被称为“玄学”?只能“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人的智力的差别而影响人们对宇宙真理的领悟和贯彻遵循?难道真理不遵循人性,真理不是朴素的?我们说原因在于老子把宇宙的本源弄颠倒了,他认为宇宙的本源是“道”,阴阳是道的派生物。而阴阳论则认为宇宙的本源是阴阳,“道”是阴阳两性中和后的产物。这话如何解释,我们举一个自然科学方面的例子来分析“道”和阴阳之间的关系:一个受精卵是一个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由一分裂为二,二分裂为四,这样分裂下去很似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等。这样分裂下去并形成各种不同的器官,对照老子描述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的过程,我们会发现受精卵相当于“道”的层次,而受精卵来源于异性之间的交配。“道”是阴阳两性中和后的产物,只有对道再一分为二,认识到道的来源是阴阳,是阴阳合二而一的中和体,才能明确揭示“道”本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根本规律。
再举一个数学方面的例子,正数3为阳3,负数3为阴3,二者相加(实为中和作用,类似物理学中正反质子相撞时的湮灭现象)等于0,这个0则是阴阳完全中和状态,表现形式则是空和无。以宇宙层面分析则既可将其称太极又可称无极。太极本身是真阴对真阳的最佳平衡状态,也是“道”的最高体现。如果我们不能对太极,也就是“道”进行一分为二,看清其本身是由阴阳组成的,就不能正确认识两性既相反又相需的故有本性,就不能对阴阳相互作用中的规律——“道”既知其果又知其因,对不知其因的果认识再深刻也无法防止“玄之又玄”,也就只能“百姓日用而不知”了,不能发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的战略指导作用了。&
“道在平常日用间”,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对“道”下个定义,道是由阴阳组成的不同中和结构之间双向或多项选择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趋利避害的行为准则。遵循这个行为准则,就能无往不利,无往不通。例如,一个社会有很好的调节机制,每个人的贡献与分配都得到很好的体现,则国泰民安,也就是天下有道了。为什么?因为每个人的付出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中和了。人心平,就不乱。还举一例子,合作谈判,谈判也就是双方或多方寻求最大限度趋利避害交汇点的一种手段,如果谈判各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益的满足,则合作会成功,就是一个中和体产生了,也就是有道。一个不平等的谈判就是无道的谈判.“单边主义”之所以不得人心,就是只顾一方最大限度的趋利避害,未照顾到双方或多方的利益.失道了.所以美国虽然到处出钱出力,可就是不受人欢迎,原因何在?失道。&&
另外一点不足是老子《道德经》只发现了有阴阳组成的万事万物相反皆相成的规律,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前文也引叙了一些,而另外两个规律,即:反映相反概念中同名异是,同是异名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规律“阴为阴中阳,阳为阳中阴”,和只有同类比较才能鉴别真假程度这一放之宇宙而皆准的规律“以阳压阳见真阳,以阴压阴见真阴”,未有发现。这可从其全部《道德经》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让我想到纪由先生在《阴阳初探》中写的:“对阴阳研究有深度的学者,无论在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中,都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成果”,《道德经》可说是其中突出一例。&&
四、研究宇宙来源万变不离之宗阴阳论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都能认识自我,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纷争,让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如日月之运行并行而不悖,不再有战争,到达大同世界。&&
趋利避害是宇宙万事万物运行的本性。从最基本的粒子到神佛上帝,都是如此,只是结构不同,层次不同,表现形态不同。基本粒子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趋利避害的最朴素的体现。释迦牟尼佛本为王子,不出家,显然会成为人间帝王,享受人间极大的富贵,但是释迦牟尼佛看到人间的享受太短暂了,且其间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等八苦,实在是弊多利少,为寻求更大的利,脱离上述八苦,证道成佛,得到人间难以想象的享受(利),也是趋更大的利。有些人为了一时的享受而贪污犯罪,结果坐牢杀头等,可说是趋一时之利而得大害,这是迷与悟的区别.本质都是趋利避害。&&
从个人之间的口角纷争到国家及国家同盟之间的战争,可以说都是利益之争,都是各个个人、集团、组织趋利避害的体现。如战争,任何发动方都会发表战争檄文,以最激烈的言辞表明与对方的矛盾已不可调和,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解决矛盾,最大限度地维护本集团、本组织的利益,以取得人民的理解和支持,表明自己战争的正义性。这里面只有维护大利、小利、长利、短利、点利、面利……的区别,这区别在于人的悟与迷的区别.悟者维护的是大利、长利、面利……迷者眼界狭小,维护的是小利,短利、点利……而阴阳论作为宇宙真理,理就是利和力,真理也就是真利和真力.从全人类的角度出发,最大限度地容纳了各方利益,当人类的精英们首先认识到阴阳论的内涵,如利弊关系,代入口诀:“利为利中弊,弊为弊中利;利中有弊,弊中有利;以弊压弊见真弊,以利压利见真利”时,都能自觉的意识到原来坚持的观点的局限性和片面性,意识到通过战争维护的利益并不能代表己方最大利益时,战争的动力也就消失了,而一旦人民掌握到了真理,认识到何为长利、短利、点利、面利,根本之利和一时之利时,战争的借口也就失去了鼓动性,人民也能各安其位了。
-----------------------------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有了“有”,才产生“无”,有了“无”,才产生“有”,“有”和“无”是互相对立而产生。有了困难,才懂得容易,感到容易,才知道困难。困难和容易是相互矛盾而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才能够体现;高和下,互相对照才有了分别;音和声,由于对立才显得和谐动听;前和后,彼此排列才有顺序。
相是什么意思?一起共同?比较的两个对立面,一旦开始比较形容就产生了美恶,善和不善。
有和无分辨,有难的就又简单的,有场的就又短的,有高就有下,声音不同才能分辨,前后互相参照。
其实老子不是说的相互显现
老子说的是 相互转化 相互变化
不是有矮子才显出高子
老子的意思是
矮子 也会变成高子
高子也会变成矮子
是转化 不是 显现
不是有高就有下
是今天你高 明天你可能就是下了
今天你领先 明天可能就我领先了
我有钱 买了你的东西 我的钱没有了
有可以变没了 没有的也可以从无到有
长的能行程短的
短的能变成长的
铅笔由长变短
树木由短变长
就 好比马拉松比赛
你追我赶 各个座次 不是固定的
世界万物 也是一样
【释义】形容:1、事物的有中生无,的哲学思想。有可以转化成无,无也可以转化成有。指有和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其涵义也是指矛盾双方的对立与转化,互为因果的关系。
2、有无相生:有表示多,表示大,无表示少,表示小。西瓜籽小,可以长出大西瓜。大西瓜吃了,只剩下西瓜籽。这就是所谓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出处】《》第二章:“,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有无相生,,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第四十章》)这也是道的本质决定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道的本质就是自然。老子讲的道、自然,其实就相当于基督教的上帝,更是伊斯兰教的,造就了万物,是自然的化身。但区别在于,道不是人格化的神,不像上帝那样有人的形体、有灵魂、有意志、有性格的最高存在,也不象那样完全神秘化,而是实实在在的宇宙真理。
有一个笑话,讲父亲要给儿子娶个媳妇。他去找比尔盖茨,说我给你女儿找了个老公,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又找到世界银行总裁,说我推荐一个副总裁给你,是比尔盖茨的女婿。这桩婚事就成了。生意也是这样做成的。这位父亲深通老子哲学,本来不存在的“无”都符合对象的预期,于是就产生了“有”。
商业上,新品类的运作;社会中,人的成长,何尝不是“无中生有”呢?
,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长短相形,高下,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万物作焉而不辞,,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
&&&&&&&&&&&&&&&&&&&&&&&&&&&&
——《道德经》第二章 【词目】难易相成 
【释义】成:变化。指难和易是相互转化的。
“难易相成”的道理
南怀瑾大师所著《老子他说》书中提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的字句。对难和易,南老先生是作如下论述的:难与易,本来互为成功的原则,它的重点在难易相成的这个“成”字。天下没有容易成就的事,但天下事当在成功的一刹那,是非常容易的,而且凡事的开始,看来都很容易,做来却都大难。但“图难于易”,却正是成功的要诀。联系近来所见所闻,对“难易相成”一句感受较深,现谈点个人的理解和体会。
难易相成体现在事物的发生方面,就是发难生易。未发之前,非常之难,而即将生成的时候,就非常之易。如买六和彩,未中之前,非常之难,但中了之后,就感觉非常之易。数学中,相当于自然概率转换成了条件概率。搞食品营销,只要产品在士多店站住脚了,销售就非常容易,而要产品进入各士多店站稳,就非常不易,正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讲的就是这种道理。任何事物的发生,都包含着难和易,要能看到事物成功之前的难,不能只看到成功后的易。
换种角度分析,会发现成就一件事,有时是靠人力,有时是靠天意,有时是靠人力和天意加在一起。要能分清事物何时为难,何时为易,所谓分清哪些是人力,哪些是天意。人为之事,看似难,实是易,所谓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纯天意的东西,看似易,实是难,如野兔撞树而亡,恰好碰见,但希图其再次发生,就是“守株待兔”的愚了。所以成事做事,人只能尽人力而听天命。审事做事时,认清了哪些是人力,哪些是天意,就能认清事物的难易之处。从而做到可为之事为之,不可为之事弃之,避免做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傻事了。
难易相成的第三层意思就是“图难于易”,领会难就是易,易就难。解决问题,从最难处下手,就会越来越易,而解决难处,又就从易处着眼,这就是图难于易的道理。若避重就轻,一开始就只选容易的,则会越来越难。易就是难,难就是易。
自己有个朋友,悟性极高,他准备在无资金的情况下,用空手道盖一个工厂起来。工厂设计当街处为三层楼的办公楼,后面为两个车间。开工之前,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打算从最难处当街的三层楼盖起,盖好后就可作门面投入营业,则后面就容易了,否则会越盖越难。自己深以为然。目前,他的工厂已政党动转了,不仅说到,而且做到了,确实是让人感叹的高手。
在人生旅途中,对希望自我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从事推销是最基础,也是最难的学问。一旦毕业了,人生路也就易了。若初入社会,就贪图享受,好大喜功,追求虚名,人生路就会越来越难。社会上有不少非常有能耐的人,运作公司,务虚功夫已是出神入化,看似走了捷径,实是处处困苦,由于缺乏笾的功底,公司始终上不去,否则这些人会有更大的成就的。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老子》
有和无相互依存,互为条件,难和易,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个人领会】
自然是充满了智慧的,其中辩证的关系就是很重要的方面,老子早在几千年前便通过了天地自然万物的变化,推演了这一富有智慧的哲理,确实值得人们崇敬。正像文中说的这样,有和无本市互为条件,相互依存的,没有了“无”,什么是有,如果“有”不存在,自然也就也无所谓“无”了。再说难和易,难本寓于易中,看似容易的事情,往往却并不简单,看似难的事情,往往由简单容易演变而来,也正是我们说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我们常说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也正是这个道理罢。万仞高山,其原本也不过是一粒尘埃而已,浩瀚江海,不过是一滴一滴汇聚而成。推而及之,老子的话也同样包涵着人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恒心。有了恒心,难事可以变成易事,没有恒心,没有毅力,即使眼下拥有无尽的财富,也迟早会消失于无形。
河 间 献 王
河间献王(?-前129年),宗室。
第三子,第二子。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3月)受封为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一带)王,国都乐成(今境内)。刘德修学好古,“广求天下善书”,推崇儒术,立《》、《》博士,聘毛苌为博士。死后谥献。
1、人物事迹
河间献王刘德,乃汉景帝刘启之第三子,封河间王,都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史称刘德“有雅材”、“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之乱、内宫储位之争,使献王刘德感叹儒道衰微、道德沦丧,于是在封地河间国内收集佚书、修兴礼乐,以期通过汇集并研究儒家典籍来振兴儒学。刘德每得一本好书,就令人抄写一份送给原来的藏书主人,而将真本留下,并赐给献书者金帛。于是四面八方学问之士纷纷前来献书,河间国收集的书籍经典与朝廷所收藏数量不相上下,且不乏精品、孤本。献王刘德在河间封国内修建规模宏大的日华宫,内设二十余处馆舍,专以招待四方饱学之士。齐、鲁、燕、赵、代、魏等地的儒者数百人聚集于此,夜以继日地梳理、校勘收集来的儒家典籍。清李予望《河间道中有怀献王》诗云:“嬴氏乱天纪,酷虐难具陈。苦欲愚黔首,《诗》《书》遭坑焚。群籍付烈焰,六艺已灰尘。孤危念吾道,一发引千钧。汉祖起丰沛,马上除暴秦。未暇求遗书,绛、灌只武人。迁延及文、景,此事遂因循。虽除挟书律,大义惜未伸。卓哉河间王,所好匪世珍。日华启高馆,文采照河滨。雅乐献天子,儒术被厥身。茫茫寻坠绪,独悲古籍湮。千金购善本,传写留其真。因之得书多,在汉无等伦。《周官》《毛公诗》,响绝忽复闻。《春秋》《左氏传》,一一皆古文。聚残补其缺,说记本先民。煌煌前圣典,呵护信有神。譬犹长夜暗,杲日出大昕。祖龙虽已戹,于今辉千春。朅来历旧邦,遗躅尚未沦。停骖访耆老,经完道亦振。陋彼《淮南子》,八公徒纷纭。箧中《鸿宝》书,荒唐何足论。”诗中说秦始皇焚书之后,典籍亡佚殆尽,刘邦起自草莽、马上征战,未来得及搜求典籍。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虽然在汉文帝时期执掌大权,可惜他们是粗俗的军人,不懂得文治,所以文景期间早已废黜了挟书律,但朝廷也未能搜求天下典籍。只有大雅不群、修学好古的河间王刘德,重金征集典籍、虚心延请学者,把整理好的儒家经典及礼乐制度保存下来并献给朝廷。虽然淮南王刘安也曾召集所谓饱学之士八公,编纂《淮南子》一书,但看一看其门客小山等所编纂之《鸿宝》篇论及神仙咒使鬼物炼取黄金之术的记载,就知道《淮南子》一书及淮南王刘安的荒唐可笑了。诗人的这一说法是符合史书描述的。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河间献王刘德》记载:“是时,淮南王(刘)安亦好书,所招致率多浮辩。”淮南王刘安所召集的学者如八公之徒,大多为喜欢辩论而崇尚浮华之辈。
2、历史研究
河间王刘德所聚集之诸儒士中不乏对儒家经典研究颇深的大学者,毛苌和贯公为其中之佼佼者。明张岱《夜航船·文学部·诗经传》:“卜商始序《诗》,辕固作传为《齐诗》,申公作训诂为《鲁诗》,浮丘伯授。毛苌作故训为《毛诗》,毛亨授。”毛苌先从毛亨学习《诗训诂传》,后被立为河间国博士,河间王刘德为之建筑君子馆。毛亨所论《诗》传自孔子学生子夏,最合古意。明张岱《夜航船·文学部·毛诗》:“荀卿授汉人鲁国毛亨作训诂传,以授赵国毛苌。时人以(毛)亨为大毛公,(毛)苌为小毛公,以二公所传,故名《毛诗》。”《鲁诗》亡于西晋、《齐诗》亡于曹魏,《韩诗》亡于北宋,惟独《毛诗》,由于献王刘德建君子馆作为毛苌传经之所,向天下学士广为传讲,得以流传下来,滋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清端木国瑚有诗:“礼士贤王汉古风,昔人已往今人老。传《诗》博士毛公里,筑馆犹闻说君子。”
贯公先从贾谊学《左传》,后被立为河间国博士。其所传《左传》递相传续,直至西汉末年学者刘歆。清张穆《汉河间献王君子馆专歌为仙露同年赋》诗有句:“汉兴荡除挟书律,如日杲杲生于东。三辅邸舍廓有容,碔砆金玉错其中。坦坦大河壖,神禹厮二渠。献王筑馆河之濒,实说神乐孰《诗》《书》。蒲轮朅来呕咦水,河北诸儒为王起。兰陵客死绪示棼,毛贯诸公尽君子。君子几凋零,王功在六经。”毛指毛苌,贯指贯公。“荡除挟书律”,指汉惠帝刘盈废黜秦代禁止民家私家藏书之严苛法律。《汉书·惠帝纪》:“三月甲子,皇帝冠,赦天下。省法令妨吏民者,除挟书律。”唐颜师古注引张晏曰:“秦律敢有挟书者族。”
汉武帝刘彻建元五年(前136年),朝廷设《易》、《书》、《诗》、《礼》、《春秋》五经博士。京师设立太学,由五经博士任教师。博士教授弟子的经书,均用汉朝通行之隶书书写,故称“今文经”。董仲舒是今文经学的创始人,把《易经》阴阳五行学说加以引申、发挥,提出儒学“天人感应”理论和“三纲五常”道德规范。这些理论在当时有利于维护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和社会的稳定,部分学说受到汉武帝的支持,朝廷于是确立尊儒重书之国策,这对于一心想要振复儒学的河间王刘德来说鼓舞极大。刘德满怀信心地带上河间国内的儒学研究成果,奔赴长安,进献朝廷。据《史记》记载,刘德来朝时间在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6)冬十月,武帝在三雍宫召见刘德,向他问策。《史记·五宗世家》裴骃集解引《汉名臣奏》:“河间献王经术通明,积德累行,天下雄俊众儒皆归之。孝武帝时,献王朝,被服造次必于仁义。(汉武帝)问以五策,献王辄对无穷。”河间献王刘德在京师长安期间,还和一些儒臣进行过儒学讨论。董仲舒《春秋繁露·五行对》即记载有与刘德的对话,并涉及《孝经》,而《孝经》也是刘德所收集上来的佚书之一。宋末元初著名学者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志》转引宋代陈振孙曰:“世传秦火之后,河间人颜芝得《孝经》藏之,以献河间王。”
《隋书·经籍志》记载:汉初,河间献王刘德好古爱学、收集余烬,得而献之《士礼经》,合五十六篇,并记威仪之事。又得《司马穰苴兵法》一百五十五篇,及《明堂阴阳之记》,并无敢于传论之学者。《周官》盖周公所制官政之法,李氏得《周官》进献于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河间献王购以千金不得,遂取《考工记》以补其处,合成《周官》六篇奏之。汉初,河间献王又得仲尼弟子及后学者所记一百三十一篇献之,时亦无传之者。而又得《明堂阴阳之记》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记》七篇、《王史氏记》二十一篇、《乐记》二十三篇,凡五种,合二百十四篇。戴德(汉代礼学家,字延君,世称大戴)删其烦重,合而记之,为八十五篇,谓之《大戴记》。而戴圣(字次君,世称小戴)又删大戴之书,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明张岱《夜航船·文学部·乐记》:“汉文帝始得窦公所献周公《大司乐》章,河间献王与毛生采作《乐记》。”
从学术上讲,汉朝廷所立之五经博士均讲授“今文经学”。而今文经学按照当时实用政治的需要,穿凿附会地解说儒家经典,属于典型的实用主义政治哲学,学术上有不少值得商榷之处。与今文经学相对的是古文经学,古文经籍是用先秦古文字书写而成的典籍。古文经典书籍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汉景十三王之一的鲁国恭(共)王刘馀“孔壁藏书”,另一便是河间献王刘德所收集之书。汉代学者训诂解释这些古文经籍,从而形成“古文经学”,此即《隋书·经籍志》所载:“汉鲁恭王、河间献王所得古文,(学者)参而考之,以成其学,谓之‘古学’”。鲁恭(共)王刘馀好治宫室苑囿,为扩建宫苑而拆毁曲阜孔子旧宅,从墙壁中发现很多古文书籍。有些孔壁藏书竟辗转流传到河间王刘德手中,据宋元学者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河间献王得《古礼》五十六篇,乃孔壁所藏之书。”宋陈普《河间献王》诗云:“礼乐将兴汉德凉,活麟天把付锄商。《周官》千载埋黄壤,两汉如今几献王。”《周官》一书在地下埋藏千年之后,由于河间献王的缘故而重见天日,其功绩可谓惠及千秋万代。但两汉四百余年的时光,有几位刘氏诸侯王能够修学好古如河间献王刘德那样呢?
刘德收集整理儒学典籍的功绩和他本人在汉武帝京师问策中表现出来的儒学造诣,按理说一定会受到朝臣们的尊敬,也理应得到号称独尊儒术之汉武帝的赞赏。然而,令刘德意想不到的是,武帝对德行与学问兼盛且声著朝野的河间献王刘德却产生了猜忌,并向他发出了严厉的警告。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五宗世家》记载:“孝武帝艴然难之,谓献王曰:‘汤以七十里、文王百里,王其勉之。’(献)王知其意,归即纵酒听乐,因以终。”汉武帝的意思是:殷商汤王、周文王姬昌,都是由地方方圆七十里与百里的小国之王而夺取天下的古代贤王。汉武帝刘彻这样告诫刘德,其用意当然十分明显:你刘德要谨守诸侯藩王的身份,不得觊觎汉朝神器!这对衷心献书、渴望汉朝儒学昌盛的河间献王刘德来说,汉武帝之言无疑是当头棒喝,精神上受到致命打击。且刘德所献书籍被朝廷有意藏之秘府、暗处仓库而未有发挥作用;所献雅乐虽然也让乐官演习,但并不常为朝廷所引用。心灰意冷的河间献王刘德回到河间封国后,只好纵酒听乐,作秀于朝廷的同时,也麻痹了自己的精神、损害了自身的健康。醇酒美妇,乃伐性之巨斧、刺身之利剑,四个月后,河间献王刘德命归黄泉,享年不足五十!可怜一代贤王抑郁而逝,藩王之楷模从此绝迹。宋王安石《北行过河间》诗云:“北行出河间,千岁想贤王。胡麻生蓬中,诘曲终自伤。好德尚如此,恃材宜见戕。乃知阴自修,彼不为倾商。区区三世家,庙册富文章。教子以空言,得祚果不良。”
从政治学得角度来看,河间献王刘德进京进献典籍与雅乐反遭遇汉武帝冷落,可谓事出有因。从政治哲学上讲,汉武帝好儒也只是用儒学教民,治国之术则三代王道与春秋霸道并用、儒家与法家兼施。汉景帝刘启(汉武帝父皇)“吴楚七国之乱”以后,朝廷加强了中央集权,规定诸侯国只收租税、不管政事,即分土而不治民。汉武帝刘彻有十三个兄弟分封为王(世称汉景十三王),汉武帝都须提防。相比之下,对皇位最具有威胁力的就是刘德。刘德的亲生母亲栗姬家族遭厄运(刘德哥哥、太子刘荣被废后自杀身死、母亲栗姬被打入冷宫)后,刘彻及母系王夫人家族乃既得利益者,刘彻得立太子、母亲王美人被立为皇后。前后境遇差如天地般的变化,使武帝刘彻对河间献王刘德不能不有所戒备。至于其他各位诸侯王,则大多“以宫室相高,狗马相尚”,耽于享乐而不足为患。东汉班固《汉书·叙传》中讲:“(汉)景十三王,承文之庆。鲁恭馆室、江都轻、赵敬险、中山淫、长沙寂寞、广川无声、胶东不亮、常山骄盈。四国绝祀,河间贤明,礼乐是修,为汉宗英。”汉景帝刘启所分封的十三位诸侯王中,鲁恭(共)王刘馀(余)好修建宫室楼台、江都王刘非轻浮傲慢、赵王刘彭祖阴险狡诈、中山王刘胜淫秽好乐、长沙王刘发寂寞无才、广川王刘越无声无息、胶东王刘寄隐晦愚暗、常山王刘舜骄傲自大,有四国国王因为行为不法而遭诛绝祀。可见汉景帝刘启所封的十三位诸侯王之中,唯独这个河间献王刘德,“夫惟大雅,卓尔不群”,为汉朝宗室之英杰、诸侯藩王之楷模。一千多年以后,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王公贵人不好侈靡而喜书者,固鲜矣。不喜浮辩而好正道,知之明而信之笃,守之纯而行之勤者无一二焉。”因此,当汉武帝发现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刘德有德有才、不同流俗、志向高远时,就有意疏落、压抑河间王,意在敬告刘德,切莫为非作歹。清端木国瑚《献王祠》诗云:“孝景分封尚俨然,汉家难得此亲贤。名王造次称儒者,天子荒唐事列仙。传我遗经刘子政,坏人雅乐李延年。后来一听斑车入,空记河间姹女钱。”诗中提到的刘子政,即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乃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四世孙。李延年,汉武帝时造诣很高的通俗音乐家,中山人(今河北定州),出身倡伎之家,父母兄弟姊妹通音乐,是以奏乐歌舞为职业的艺人,代表作《佳人曲》。其妹即受宠于汉武帝的李夫人。
& 内用黄老 外示儒术
中国文化历史,在秦汉以前,由儒、墨、道三家,笼罩了全部的文化思想。到唐、宋以后,换了一家,成为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又笼罩着中国文化思想,一直到中华民国立国初期。迨发生了“五四运动”,当时想“打倒孔家店”,在中国文化的主流上,起了一阵涟漪,一度有所变化,又影响了几十年。
  对这三家,我经常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这譬喻是有其理由的。
  细读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会发现一个秘密。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自汉、唐开始,接下来宋、元、明、清的创建时期,都是如此。内在真正实际的领导思想,是黄(黄帝)、老(老子)之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家思想。而在外面所标榜的,即在宣传教育上所表示的,则是孔孟的思想、儒家的文化。但是这只是口号,只是招牌而已,亦可以旁借“挂羊头卖狗肉”的市井俚语来勉强比拟,意思就是,讲的是一套,做的又另外是一套。
黄老的内涵
  那么所谓黄老之学的道家学术,它的内容又如何?当然,最能代表道家思想的是老子,他所着《老子》(到了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道德经》)一书,最能代表道家思想,最有系统,有最具体的叙述。而阐扬、诠解老子最清楚正确的,发扬道家思想最透彻的,则是庄子。庄周所着《庄子》一书,唐玄宗时代又尊称它为《南华经》。其中所论辩的道理,在政治、军事、教育、经济等等各方面,都可致用,它对历史人物的建功立业乃至对个人修养——修道、养气,以及立身、处世等等,都有大用处。
  这不只是指《庄子》的内七篇而已,事实上,几千年来,历代所偷偷运用庄子的学术,都取《外篇》和《杂篇》中的精华。因此,真正把五千年来中国文化,发挥得光辉灿烂的,亦就是道家的老庄之学,尤其是《庄子》的《外篇》与《杂篇》部分最多,这是研究老子之前,也必须了解的一项事实。
  现代人对道家的观念,是汉、唐以后的人所持的观念。在秦汉以前,现在所谓的“道家”与孔孟之学的所谓“儒家”,原本没有分开的,统统是一个“道”字,而这一个“道”字,代表了中国的宗教观,也代表了中国的哲学——包括人生哲学、政治哲学、军事哲学、经济哲学,乃至一切种种哲学,都涵在此一“道”字中。
  清代乾隆年间,主编《四库全书》的著名学者纪晓岚曾经说过:“世间的道理与事情,都在古人的书中说尽,现在如再著述,仍超不过古人的范围,又何必再多著述。”这的确是一则名言。试看今日世界各国学者关于思想学术方面的著作,无不拾古人之牙慧,甚至,强调来说,无不是中国古人已经说过的话。所以纪晓岚一生之中,从不著书,只是编书——整理前人的典籍,将中国文化作系统的分类,以便于后来的学者们学习,他自己的著作只有《阅微草堂笔记》一册而已。
  就因为他倚此一态度而为学,自然地读书非常多,了解得亦较他人深刻而正确,他对道家的学术,就下了八个字的评语:“综罗百代,广博精微。”意思是说,道家的文化思想,包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整个文化。“广博”是包罗众多,“精微”是精细到极点,微妙到不可思议的境界。
  但是,道家的流弊也很大,画符念咒、吞刀吐火之术,都变成了道家的文化,更且阴阳、风水、看相、算命、医药、武功等等,几乎无一不包括在内,都属于道家的学术,所以虽是“综罗百代,广博精微”,也因之产生了流弊。
拨乱反正的趣谈
  《老子》这本只有五千字的书,从文字表面上看来,似乎很容易读懂,如果也用“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的眼光去读,那就够我们去探讨,去阐述了。
  也有人说,提到我们的历史文化,所谓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正是《易经》、《老子》、《庄子》“三玄”之学最流行的时代。但是,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是一个变动不安、非常混乱,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衰败的两百多年。可是在哲学思想方面,由于知识分子的高谈阔论,也提升到极点,于是有人说,“三玄”之学,是衰乱之书,因为每到一个衰乱的时代,“三玄”之学就会特别受人欢迎。这是在动乱不安中,人们的精神失去寄托,便希望从这方面,找到一条出路。他们更进一步回过来说,目前这个世纪中,这三样东西,很受欢迎,可见这个时代,当然的是衰乱的时代。
  其实,并不一定如他们所说的那样。凡是对任何一样东西,立场不同,观点就两样。自己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印象就各异。我们看中国历史,汉、唐、宋、元、明、清开基立业的鼎盛时期,都是由“三玄”之学出来用世。而且在中国历史文化上,有一个不易的法则,每当时代变乱到极点,无可救药时,出来“拨乱反正”的人物,都是道家人物。不过,他们有他们的一贯作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帮助人家打好天下,成功了,或在私人事业上,帮助别人发财,当上了老板,然后自己飘然而去。如商汤时的伊尹、傅说,周朝开国时的姜太公,春秋战国时期的范蠡,汉朝开国时的张良、陈平,三国时的诸葛亮,都是道家人物。姜太公与范蠡,完全做到了“功成,名遂,身退”的“天之道”;张良则差一点,最后欲退而不能,本事不算大;至于诸葛亮,他的立身处事,完全是儒家的态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恰如其分。
  次如唐代的魏征,明代的刘伯温,清朝的范文程等等,还有许多不可知、不可数的道家人物。
  数十年前,国内流行一股研究明史的风气,其实研究断代史,以明史最难研究,如果以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为研究对象的中心,那就要注意一般编史书的人不大采用、而是朱元璋亲自写的几篇文章,的确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在这几篇文章中指出,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有几个道人。实际上,他们都是表面上装疯卖傻的道家人物。其中一个是周颠,江西建昌人,人们只知道他姓周,不知道他的名字,因常在市街上疯疯癫癫,便叫他周颠,实际是一位学道家神仙之道的人物。朱元璋曾多次试验他,一次把他放在蒸笼里,再罩上一口大缸,用热水蒸了半天,朱元璋认为该已经蒸熟了,移缸揭开蒸笼观察,不料他竟在里面作蒸汽浴,和现在流行的三温暖或土耳其浴一样,满身大汗,对朱元璋说:“你好!你的事业可以完成了。好舒服啊!”朱元璋对他无可奈何。但朱元璋每次遇有困难,他都会出现,助一臂之力。像打陈友谅的时候,他也跟着一路去,朱元璋心想,这疯子出现就会遇上麻烦,这次去打陈友谅,本来是一场艰苦而危险的战争,他又来了,可真讨厌,于是想把周颠沉到江里去。朱元璋带兵到了南昌,他还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果然,在战场上千钧一发之际,他又帮了朱元璋的大忙。
  这些人物,因为太神话化了,而编写正史的,多为儒家人物,由于他们的传统观念,对于这许多史实,都不收罗进去。事实上,朱元璋本人的著作中,所描写的这类史料很多,这里只是举一个例子而已。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以道为本,儒法因应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应该说这是非常高妙的办法,对个人、对国家都有非常大的好处,真让人赞不绝口。黄老,指的是黄帝和老子,指的是道家。
儒家与道家的关系,在我的书里说了不少了。表面上二者似乎有矛盾,但实质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非要挖根的话,那道家更接近形而上道,比儒家高明些。但如果离开了儒家的基础,道家就失去其神髓而流于形式了。所以内用黄老,就是以道家的清净淡泊为宗旨,外示儒术,就是以仁义道德为号召。表面上看有点内外分离有点不一致,其实这二者本来就不是矛盾的,本来就不可分离的。
对儒、道等诸家的点评,史迁(司马迁)的评论颇为公允:
“夫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累世不能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故曰“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若夫列君臣、父子之礼,序夫妇、长幼之别,虽百家弗能易也……  
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可以行一时之计,而不可长用也,故曰“严而少恩”。若尊主卑臣,明分职不得相逾越,虽百家不能改也……  
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兴舍。故曰“圣人不巧,时变是守”。虚者,道之常也;因者,君之纲也。群臣并至,使各自明也。其实中其声者谓之端,实不中其声者谓之款。款言不听,奸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合,故圣人重之。&&&&&&
由此观之,神者生之本,形者生之俱。不先定其神形,而曰“我有以治天下”,何由哉?”(《史记·太史公自序》)&&&&&
所以离开了道家之本而求治术,那就是儒家的舍本逐末,劳而少功。有了道家之本,配以儒法因应,那就是本立而道生,到其极处就是垂拱而治。什么是道家的精髓?勉强来说就是“淡”字。这个淡字,要是引申开来,恐怕有说不完的话题,对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而言,淡是很容易明白的,但如果对儒、道二家没有深度介入的人,则必然有偏颇的认识,这几乎是注定的。借用佛家的说法,就是一落言诠,即非究竟。&&&&&&
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这个话题本身就是一种深度的探讨,没有深度的介入,恐怕不易体会其中的意味。当然,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这是过去的规律,如今我们只要取其精髓要义即可,在形式上也不必完全拘泥于此。在我看来,现代社会以佛家为中坚,以儒道为辅翼,则是更理想的一种状态。换句话说,以因果、善恶、轮回为基础,以道家的清净淡泊为根本,以儒家的自立立人为目标,最终整体趋向佛家的形而上道,这就是一种既非常完备、又非常完美的整体框架了。“骨架”搭成后,其他政治、经济、文教、科学等等领域的“肉”就有了安立之处,整个文明就成功建立了。
上述的探讨,是我对未来中国文明建设的构想,但现实的中国则是儒也黯淡,道也不光,佛也不振,而且时局的演变也许会有出人意料者,所以我的这些深度的设想还无法达到具体落实的阶段。但为开启未来新文明的机运,该说的又不能不说。当今之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抵制、清除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蚀则是我们应该也是必须要全力去做的,所以我才呼吁提倡三家文化
南先生《推介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一的“道藏”缘启》中写道:
“中国文化,为东方学术思想之主流,此为世界学者所知之事。而中国文化之中坚,实为道家之学术思想,此则往往为人所忽略。盖自秦汉以后,儒道与诸子分家,儒家学术,表现其优越成绩于中国政治社会间者,较为明显。道家学术则每每隐伏于幕后,故人但知儒术有利于治国平天下之大计,而不知道术实操持拨乱反正之机枢。更何况后世之言治术与学术思想者,虽皆“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而故作入主出奴之笔,使人迷惑其源流。”
听老窦在三人行中谈他看贞观看到半夜三四点,不禁乐起来。我一向视老窦是我的好友。此人与我性情爱好皆相似。这段时间看贞观悟出点什么,想写出来,却又苦于写得不贴切,看来南先生上面那段话说得真切。盛世治国不约而同“内用黄老,外示儒术”。联想到当今社会,觉得中国职场的现实真是凄凉,原因有二:
1.&&做领导的不懂驭人之术,不懂戒骄,不懂戒躁,不懂公正,不懂平衡。
2.&&做群众的不识君臣之礼,不管是不是自己的都去争,去拿,去抢,去污蔑,去抵毁,破坏性极强。
这个世界已经乱套了,嘻嘻,俺才懒得理,你们掐去吧,俺把自己的活儿干好,准备四十岁退休。那时候可能对佛、道的缘份可能也就到了。李叔同35岁毅然弃红尘而去,我40岁,不算太晚吧。回顾前半生,上天给予我的运气,也是实在不错了,不要再奢求了啊!
对儒释道三学,南怀瑾先生有个有趣的比喻:儒家像粮食店(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人生必需),道家是药店(生病时需)。
  个人体会,我等俗人,混迹于芸芸众生,满足欲求,为理想奋斗时,偶尔慢下来,读书、思考,也别有一番滋味。
  黄老之学,不仅仅是统治者可用,公司团队,包括网络论坛,都可以学而致用。
越尖锐的矛越容易钝,越坚固的盾越沉重。人登上高山之顶,其活动的范围越窄,也许再向前一步,便又回到起点。“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身处其中,却难知其境。没有经历过的人,很难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到了极限,只有天知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读历史书的意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