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论文中毕业设计引言怎么写写?包含哪些要点?

本科论文引言怎么写 【范文十篇】
本科论文引言怎么写
范文一:光 通 信 研 究 
2 0 1 3年
总第 1 7 8期 
门限效应 , 因此 在 S NR 低 时 识别 效 果 不 好 , 还 需 改  进, 如 先利用 聚类 算法 进行 聚类 , 再求 特征 值或 者是  把 单载 波 中识 别 MQAM 信 号的方 法 用 到这 里来 提  高 识别 性能 。  
表 3 平 均正确 识 别率 比较 
S NR / d B  
的调 制 方 式 盲 辨 识 新 方 法 [ A] .第 十 一 届 全 国 青 年  通 信 学术 会 议 [ C ] .四J 1 I , 绵 阳: 中 国通 信学 会 , 2 0 0 6 .  
2 1 6 - 2 22 .  
[ 3 ]   王雪. O F D M信 号检测 与调制 识别[ D ] . 合肥 : 中 国科 
技大学 , 2 0 0 9 .  
E 4 ] 韩钢 , 李建东 , 李长乐. 自适 应 OF DM 中 信 号 盲 检 测  技术 V J ] . 西安 电子 科 技大 学学 报 , 2 0 0 6 , 3 3 ( 4 ) : 6 0 2 —  
6 06 .  
算 法 的平 均 正 确 识 别 率 
文献[ 2 3  
0 .5 O  
文献[ 3 3  
0 .6 8 O   O .7 1 O   0.8 5 O   O .8 5O   0 .8 55  
0 .9 90  
O. 5 O  
O. 5 O  
r - s ] Ya n g   S   Q, C h e n   W  D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   MP S K   S i g n a l s   Us i n g   C u mu l a n t   I n v a r i a n t s[ J ] .J o u r n a l   o f   E l e c t r o n —  
i c s ,2 0 0 2, 1 9 ( 1 ): 9 9 - 1 0 3 .  
0 .5 6   0 .8 2   1 . 0 O  
1 .O O   1 .O O  
1. O O   1. 0 O   1 . O O   1 . O O   1 . O O  
1 - 6 3   安宁 , 李兵兵 , 黄敏. 自适 应 O F D M 系统 子 载 波 调 制 方  式盲识别 算法 I - J ] . 西 北 大学 学报 , 2 0 1 1 , 4 1 ( 2 ) : 2 3 1 —  
23 4.  
1 8   2O  
[ 7 ]  E d f o r s   O,S a n d e l l   M, B e e k   J ,e t   a 1 .O F D M  C h a n n e l  
4   结 束 语 
本 文针对 多 径信 道 下 OF D M 信 号 子 载 波 调 制  方 式 的识别 问题 , 提 出了一 种 将 混 合 高 阶 矩 和 高 阶  累积量 相结合 的联合 识 别 算 法 , 与 已有 的 基 于单 一 
E s t i ma t i o n   b y  S i n g u l a r  Va l u e  D e c o mp
o s i t i o n[ J ] .  
I EE E  Tr a n s   o n   Co mm , 1 9 9 8, 4 6 ( 7 ) : 9 3 1 - 9 3 9 .  
E 8 ] 张贤达. 时 间 序列 分 析 一 高 阶统 计 量 方 法 I - M] . 北京 : 清 
华大学出版社 , 1 9 9 6 .  
[ 9 I  P r o a k i s   J   G.D i g i t a l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 M] . F o u r t h   E d .  
Ne w  Yo r k:M c Gr a w- Hi l l   B o o k   Co , 2 0 01 .  
特 征参 数 的算 法 相 比, 此算 法具有一定 的优越性。   计 算机 仿真 结果 表 明 , 该算 法 能对 子 载 波 的 调制 方  式 进行 有效识 别 , 当S NR ≥ 1 1   d B时 , 4种 子 载 波  调 制方 式 的正 确 识 别 率 均 可 以达 到 1 0 0  , 说 明 了  该 算法 的有 效性 。但 是 当 S NR较 低 时 , MQAM 信 
号 的识 别性 能不 佳 , 如 何 在低 S NR下 提 高 MQAM 
1 - 1 0 1   WANG   B, G E   L   D. B l i n d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OF DM  s i g —   n a l   i n   r a y l e i g h   c h a n n e l s[ A] .P r o c e e d i n g   o f   F i f t h   I n .  
t e r n a t i o n a l  Co n f e r e n c e  o n  I n f o r ma t i o n,Co mmu n i c a —  
t i o n s   a n d   S i g n a l   P r o c e s s i n g[ c ] .B a n g k o k ,T h a i l a n d :  
I EEE. 2 00 5. 95 0 — 9 5 4.  
信 号 的正确 识别 率是 一个 值得研 究 的 问题 。  
参考文献 :  
r   1 ]   Yu c e k   T,Ar s l a n   H. A  No v e l   S u b — o p t i mu m  Ma x i —  
mu mL Li k e l i h o o d   Mo d u l a t i o n   C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Al g o r i t h m 
[ 1 1 ]D a i   We i , Wa n g   Y o u z h e n g , Wa n g   J i n g . J o i n t   p o w e r   a s —  
t i ma t i o n   a n d  mo d u l a t i o n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u s i n g   s e c o n d -  
a n d   h i g
h e r   s t a t i s t i c s[ A] .P r o c e e d i n g   o f   Wi r e l e s s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a n d   Ne t w o r k i n g   C o n f e r e n c e[ c ] .Or —  
l a n d a :I E EE,2 0 0 2 . 1 5 5 — 1 5 9 .  
[ 1 2 ]I E E E8 0   2 . 1 1   a 一 1   9   9   9, Wi r e l e s s L ANMe d i u mAc c e s s  
Co n t r o l ( M AC) a n d   Ph y s i c a l   La y e r ( PHY) Sp e c i f i e a —  
t i o n:Hi g h - s p e e d   P h y s i c a l   La y e r   i n   t h e   5   GHz   Ba n d  
f o r   Ad a p t i v e   OF DM  S y s t e ms [ A] .P r o c e e d i n g   o f  
Wi r e l e s s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s   a n d   Ne t wo r k i n g   C o n f e r e n c e  
[ C ] .A t l a n t a : I E E E, 2 0 0 4 .7 3 9 — 7 4 4 .   E 2 ] 黄奇珊 , 彭启琮 , 邵怀 宗 , 等 . 自适 应 调 制 OF D M 系 统 
[ s ] .  
如 何 写 科 技 论 文 的 引 言 ?  
科 技论 文 的引 言是 简 要说 明研 究 的主 要 目的、 范 围, 即为 什 么 写这 篇 论 文 以及 要 解决 什 么 问  
题; 前 人在本 课 题相 关领域 内所 做 的工作 和 尚存 的知识 空 白, 作 简要 的历 史 回顾 和现 在 国 内外情况 
的横 向 比较 ; 研 究 的理 论基 础 、 技术 路线 、 实验 方法 和 手段 , 以及 选 择特 定 意 见 方 法 的理 由; 预期 研 
究结果 及 意义 。引言部分 一般 分为 三到 四个 层 次 : ( 1 ) 由研 究背 景 、 意义、 发展 状 况 等 内容 组 成 , 其  中还包 括某 一研 究领 域 的文献 综述 ; ( 2 ) 提 出 目前 尚未 解 决 的 问题 或 急 需解 决 的 问题 , 从而引出 自   己的研 究 动机 与意义 ; ( 3 ) 说 明 自己研 究的具体 目的 与 内容 ; ( 4 ) 可 以介 绍 一下论 文 的组成 部分 。 引  
言的篇 幅不 宜过 长 , 5 0 0字 以 内即可。  
范文二:如何写好科技论文的引言部分
摘要:论文的引言也是体现论文价值的重要内容,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论文的开篇之作,引言要阐述作者从事研究的基础和新意。还要向读者交待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总体了解,并从中体现出论文的学术价值。引言是读者接触的论文的第一部分,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读者是否愿意继续研读该篇科技论文,好的引言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1]。有些作者对科技论文引言的写作还不够重视,对引言的功能和内容不甚了解,因而写作水平不够理想,应当引起作者和编者的重视。本文将对引言的作用、内容以及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以期能够对读者进行引言的写作起到帮助。
关键词: 论文
一篇科技论文有无新意,主要体现在作者所使用的资料、方法和结果上,但论文的写作水平也不可忽视。论文的写作主要包括题目、摘要、关键词、引言、结论等。论文的引言也是体现论文价值的重要内容,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论文的开篇之作,引言要阐述作者从事研究的基础和新意[2]。还要向读者交待本研究的来龙去脉,其作用在于唤起读者的注意,使读者对论文有一个总体了解,并从中体现出论文的学术价值。引言是读者接触的论文的第一部分,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读者是否愿意继续研读该篇科技论文,好的引言能够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1]。有些作者对科技论文引言的写作还不够重视,对引言的功能和内容不甚了解,因而写作水平不够理想,应当引起作者和编者的重视[2]。本文将对引言的作用、内容以及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 ,以期能够对读者进行引言的写作起到帮助。
一、引言应该起到的作用
引言是作者和读者交流的开场白,是一篇论文最先向读者介绍研究目的、引导读者领会论文中心内容的部分,因此主要功能是体现出论文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所以引言要准确反映出学术论文的主要特征,给读者信息,使读者能快速理解全文, 作出是否阅读全文的决定。[3]引言主要应该起到以下三个作用。
1、提供研究背景。
在引言中简要概括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可以使读者对该研究工作的研究目的和重要性有所了解。在撰写引言时,作者一般可以通过引用相关的文献,把研究工作的背景做简单、明确的介绍,使读者一目了然,可以随着作者的研究思路阅读论文。如果缺少研究背景,就会使读者对作者研究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还会减少论文的信息量,降低研究成果的可信度。科技论文是作者就某一研究课题经过长期努力工作取得成果的总结和展示,对论文的论述方式、学术思想的解释、研究背景的介绍等需要反复推敲,仔细斟酌,以期作到论文的内容完整充实,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4]。
2、引领读者快速进入主题。
引言的编写应尽力开拓读者的思路,重视语言的应用,如用疑问式提出问题,引起读者思考,达到启示、开拓的目的;针对读者对象,运用思维科学、心理学手段,从引言入手,提高读者的兴趣,将读者吸引到论文中来,引导读者快速进入文章主题。
3、便于读者领悟作者思路。
作者可以引用有代表性的文献或实验数据,对前人的研究成果做简要的说明,就存在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读者在阅读中可看出作者的研究思路和方向,便于读者领悟。
二、引言应该包括的内容
1、论文的背景。
一篇论文的基础源于某项研究,而该研究的意义即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就形成了研究的背景。背景通常与社会的需要密切相关,研究者们可通过社会调查或广泛查阅文献及专利来获得相关信息。在写作论文时,再挑选出与该文内容直接相关的文献,用自己的话把它的意思简洁地表达出来。对课题背景明确的作者,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全部背景,不仅令读者一目了然,而且可看出作者头脑清晰,对该研究工作的目的十分明确。不谈课题背景,只提及自己做了某项工作,这样的引言是不完整的,与一篇实验报告无多大区别。论文是研究工作的总结与提高,应具有完整性和理论性。
2、论文作者的创新性。
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科技期刊则是反映科学技 术创新水平的窗口,是知识创新的历史记录。创新性在科技论文中占有尤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在审稿阶段,是审稿人决定让论文通过与否的重要依据。作者创新之处
的叙述在简明扼要的前提下,应尽量具体,仅仅一句“,,,,未见文献报道”恐怕是没有说服力的。
3、论文研究设计的界线规模范围。
引言中应该界定出科技论文的研究内容属于哪一领域,某一学科,以及论文写作前期的所做实践的规模和所涉及范围。读者阅读时,可以根据论文的范围确定是否是自己所需要了解的范围。
4、论文的的理论依据、实验设备基础和创新性。
在引言中必须对自己的工作采用的方法、实验设备和理论依据做介绍。如果是沿用已知的理论、原理和方法,只需简略提及,或注出有关的文献。如果要引出新的概念或术语,则应加以定义或阐明。
5、论文的应用前景。
任何研究工作都有其潜在的用途,有的本身就是一项应用工作,即便某些基础性较强的研究,也是可大致预测应用于某些方面的。所以在引言的结尾处指明本工作成果可用在何领域或可间接起到何种作用,无疑会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概念,也是吸引读者继续细读论文的一种手段[5]。
例如:福寿螺(Ampullaria gigas),又名大瓶螺,苹果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其肉质爽嫩、味道鲜美,属营养丰富的高蛋白食品。发展福寿螺养殖,对改善人们的食品结构和解决鱼、虾和河蟹等水产类的动物性蛋白饵料,具有重要价值。
在台湾、广东等省区,冬季水温较高,福寿螺往往过度繁殖,侵害水生作物,有人因此提出在湖南等省控制养殖,限制了福寿螺在湖南等省的养殖研究。目前有关福寿螺的报道较少,仅限于形态结构[胡自强等1991]、胚胎发育[谢嗣光1994]、网箱轮养[叶奕佐1995]及一般生物学生态学观察[毛盛贤1989]。为此,作者选择了福寿螺的养殖生态学研究课题,并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温度对福寿螺生长发育的影响,希望为湖南等省发展福寿螺养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引自傅先源,王洪全.温度对福寿螺生长发育的影响.水产学报,1999年3月,第23卷,第1期:21—26)
该篇中对研究对象的背景,目前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预期的效果等内容均有提及,衔接自然,可以供参考。
三、引言写作技巧
引言不仅要简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而且要提供给读者未读正文前需要知道
的相关信息,同时作者对相关领域的熟悉程度及其知识是否渊博,都在引言的字里行间中得以体现。因此可以这样说,引言是全文最难写的部分。当然引言的写作有一定的技巧可循。
1、写作次序技巧。
一般在引言中先介绍论文研究对象的情况,自然入题,然后介绍该对象的一些研究情况引出要讨论的问题。介绍已有研究的范围内容,介绍其他学者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并适当评价,指出该项研究中还需要讨论的问题。进而介绍自己论文的研究方向、研究目的、预期效果以及所采用的方法。
例如:水蛭是传统的破血逐瘀药,始载于5神农本草经6,5中国药典62005年版收载了水蛭Hirudo nipponicaWhitman,蚂蝗Whitma-nia pigraWhitman和柳叶蚂蝗W.acranulataWhitman 3种[1]。水蛭在抗凝血、抗血栓形成等方面有着很强的生物活性,其中水蛭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强的凝血酶抑制剂之一。在中国水蛭临床用药多为炮制品,其炮制方法多样,质量各异,标准不一。经过调查,市售的炮制品水蛭多为开水烫制水蛭(清水水蛭)和滑石粉炒制水蛭,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生用效果更佳[2],所以本实验采用风干的生水蛭也就是吊干水蛭进行研究。
正交实验设计可以用较少的、有代表性的处理组合数提供充分有用的信息,与普通的多因素试验设计相比,它在分析主效应与交互作用的同时大大减少了样本量及实验次数,是一种高效、灵活的多因素试验设计方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中。目前对水蛭抗凝血活性物质提取的报道特别是对提取工艺研究的报道较少,为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药材资源,充分提取水蛭中抗凝血活性成分,本实验采用正交实验的方法对传统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确定了生理盐水提取水蛭中抗凝血酶活性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水蛭资源的开发和抗凝血物质的提取提供科学依据。
(引自刘 娟,刘利成,段 超.蚂蝗抗凝血酶活性物质提取工艺改进.时珍国医国药,2010年,第21卷,第8期:)
在该示例中遵循了本文所提及的引言写作顺序,内容较全面,可供参考。
2、言简意赅,突出重点。
撰写引言时意思要明确,语言要简练,对共知的、文献中已有的不必细写,重点突出研究的背景、方法的优缺点、预期结果及创新,避免不必要的铺垫。注意文章所面对的群体的特点。
3、写出特色、新意,避免与摘要、结论重复。引言的写作内容和要求与摘要和结论不同避免内容与摘要和结论的雷同和重复,作者必须重视引言的撰写,写出特色和新意。
4、尊重科学,如实叙述,避免不切合实际。有的作者在论文的引言里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能力表示谦虚,如“限于时间和水平”或“由于经费有限”等等,其实大可不必如此,对论文的评价,应让读者去做在引言中表述作者研究成果的意义和评价他人的已有成果时,一定要实事求是,避免不切实际的过高或过谦,既不能抬高自己,也不能贬低别人,切忌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适之词,也要注意不用诸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教”、“抛砖引玉”之类的客套语言[4]。
四、引言写作中常见的问题
通常科技论文的写作中常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文不着题,泛泛而谈。
常见的现象是引言不能紧扣论题,而是写了不少与本主题无关的一些内容,洋洋万言,离题千里,或是一般化地论述相关内容,缺少对当前研究状况的概括和归纳,从而使无法准确地判断该研究的学术价值,不了解本研究的创新点。
2、参考文献罗列,缺少分析和归纳。
有些作在介绍研究背景时往往列出一大堆参考文献,有的甚至将一些与该论文没有直接关系的文献也列在其中,这样不仅对主题起不到支撑作用,反而使该部分内容显得混乱。有的作者对参考文献缺乏分析和归纳,没有概括出前人研究的成果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存在的难点和不足,因而使读者看不出本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点,从而失去阅读全文的兴趣。
3、过分强调或评价坐着过去自己的成就。
有些文章作者在引言中过分的表现自己过去的学术成就,却对别人的成就介绍甚少,还有的对自己的文章过分评价对论文的评价。这样是不妥当的,应让读者去做在引言中表述作者研究成果的意义和评价他人的已有成果时,一定要实事求是,避免不切实际的过高或过谦,既不能抬高自己,也不能贬低别人,切忌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首次发现”等不适之词,也要注意不用诸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
教”、“抛砖引玉”之类的客套语言。
4、逻辑结构混乱,缺少章法。
引言一般按照本研究领域的基本内容,研究的学术背景、研究的切入点和创新点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有序展开。在撰写前言时,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鲜明的层次性和极强的逻辑性,即在符合逻辑性的基础上建立层层递进的系,体现引言的功能。而有的论文引言部分没有按照以上的逻辑顺序展开,或者缺少其中的某些内容,叙述缺乏条理,导致引言的逻辑结构不完整或混乱,使引言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致使读者在阅读时思维混乱,失去阅读的兴趣。
5、简繁失当。
有些论文的引语言过于简单,缺乏一定的信息量,甚至没有引言使读者不明白该研究的价值,进而可能对此研究的意义产生怀疑。而且没有引言的论文展开显得突然、生硬,不能成为一篇构思严谨的论文,而且结构残缺,不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而有些引言冗长繁琐,致使论文的结构变得头重脚轻,比例失调,当读者读完冗长的前言之后,已没有更多的兴趣去阅读剩下的正文。
总体说来,引言在科技论文的写作中作用极其重要,有必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只要注意一定的格式,、掌握一定的技巧、写好必要的内容、注意避免别人在写作中的错误,就可以达到我们文章中引言的作用。
[1].宗淑萍. 科技论文引言中常见问题及写作技巧探讨[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年3月,第13卷,第1期:105—107.
[2].彭治班,李晓东.写好引言展示水平.中国科技期刊研究,):511.
[3]王小唯,吕雪梅,杨波,等.学术论文引言的结构模型化研究[J].编辑学报,):247.
[4]李晓霞.科技论文引言的撰写[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6月,第18卷,第2期:62--63
[5]邓建元.科技论文引言的内容与形式[J].编辑学报,2003年 10月,第15卷,第5期:347--348
范文三:5 8 9 
工 程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 hn s o r a o  n ie r g Ge p y i ) C ieeJ u n l f gn e i   o h s s   E n c 
向 内相 向倾 斜 ( 即倒“ ” ) 布 。依 据 反演剖 面  八 形 分
1 高密 度 电法 具有 高效低 耗 , ) 可一 次性 布极 ,  
多装 置类 型 测 量 , 息 量 丰 富 , 样点 稠 密 , 信 采 可实  现剖 面成像 , 解释 目标体 直观 等优势 , 是采 空区评 
价 中行 之 有 效 的 探 测 方 法 。  
内的电阻率 色谱 图的 异 常 分 布特 征 , 合 地面 裂  结
隙分布和地下水位 , 断 冒落带 的稳定性 见 图 1中  判
所示 , 即属未含水 采 空 区呈高 阻性 特 征 , 并将 规模 
单一高阻异 常划定 为沉降非稳定 区的 的反 映 , 局部 
高 、 电阻 异 常组 合 分 布 区 为沉 降 稳 定 区 的 的反  低
2 高密 度 电法 探测 采空 区及其“ ) 三带 ” 备开  具
展工作 的地 球物 理前 提 条 件 , 据 采空 区的结 果  依 特征 所提 出的技 术 措施 , 不但 能 准 确查 明采 空 区 
映; 其上部水平 带状 分布 的低 阻 带 , 因裂 隙带 内 是  
存有一定 的滞 留水 所致 , 而成为 圈定 裂隙带 的依  从 据; 地面 已出现 明显 的 断陷裂 隙 带和 多处 塌 陷坑  表明该采空 区以沉 降塌陷至地表 , 不存在 弯曲带 。   上述解 释成 果可 以对该 剖面 的沉降 发展现 状 
有 所 了 解 , 空 区 沉 降 裂 隙带 位 于 地 表 层 , 厚 度  采 其
的分 布 , 而且 还可 圈定 出“ 三带 ” 边界 以及沉 降  的
程度 。为采 空 区 沉 降 评 价 提 供 了丰 富 的地 下 信 
参考 文献 :  
[] 刘 晓东 , 虎生 , 笑 春 , . 密 度 电 法 在 宜 春 市 岩  1 张 黄 等 高
2  ̄ 2 m, 部采 空 区的 冒落带 中间 7 ~ 2 5点  0 5 下 5 2
属不 稳 定 区 , 有 冒落 可 能 , 两 侧 属 冒落 稳定 、 仍 其   区 , 再有 明显 的塌落沉 降 。 不   相邻剖 面也 存 在 与其 可 对 比的解 释 结果 , 将  各剖 面解释结 果 绘 制 成采 空 区平 面解 释 图 , 将可 
溶 地 质 调 查 中的 应 用 [] 中 国地 质灾 害与 防治 学 报 , J.  
20 2, 3( 0 1 1): 2~ 7   7 5.
[ ]刘 海 生 . 密 度 电 法 在 探 测 煤 矿 地 下 采 空 区 中 的 应  2 高
用 研 究 [ . 原 : 原 理工 大学 ,0 6 D]太 太 2 0.   I ] 张 胜 , 许 恒 , 秉 强 , 高 密度 电法 在 采 空 区 勘 测  - 3 韩 李 等. 中 的应 用 [] 灾 害 学 ,0 5 2 ( )6 ~ 6 . J. 2 0 ,0 4 :4 6  
为本 区矿 山开采沉 降治理 的依 据 。  
[ ]李 金铭 . 电 场 与 电 法 勘 探 [ . 京 : 质 出 版 社 , 4 地 M] 北 地  
20 . 05 
[ ]何 国清 , 伦 . 山 开 采 沉 陷 学 [ . 京 : 国 矿 业  5 杨 矿 M] 北 中
结合实 例分 析 , 以得 出以下几 点认 识 : 可  
大 学 出版 社 , 9 4 19 .  
科 学论文引言的写法 
;   :  
;   ;  
1 突出重点 。在 回顾 前人 所作 的研 究工作 时 , 宜 面 面俱 到 , 找 具有 代 表性 的 、 本研 究 关 { ) 不 应 与  
l 最 切的 料来阐 避 成文 述。 系 密 资 述, 免写 献综  
l   2注意深度。在论述本人所作研究时, ) 一些普及的、 为公众所熟知的原理和知识, 不必一一赘 1   5 述。如教科书中早已有的公式, 众所周知的基础理论等等。   l   l   3审慎评价。在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时, ) 切忌拔高或降低。比如一些词汇:国内首创”“ “ 、从未 ;  
{ 见报 道”“ 、 国际水平” “ 内领 先” “ 、国 、填补 空 白” , 等 都属 拔 高 的评价 ; 而诸如 “ 不足 之 处敬 请 原谅 ”   、{
; 限于时间和水平”“ “ 、请读者批评指正” 等语言, 大可不必客 气的俗语 , 则属 均应避免使用。只要如 {   ; 实报道 自己的成果就行了, 质量高低读者 自 会评价。   !  
4不列图 ) 表。因为前言只是简 要地阐 述论文的 研究情况, 故一些详细的 研究 数据和资料如图、  5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一 一 一 … 一 … … …
} 公式、 袁、 照片等不宜列入。  
6 ? 6  
现 代 交 通 技 术 
() 4 结果对 比 
() 于小范 围 的修 改  2便 各个 子 网独 立 描述 拓 扑 、管 制 措施 和交 通 需  求 。一 旦某 处 的路 网发 生改 变或 需求 发生 改变 . 只 
h   i  
对 整 网进 行直 接分配 , 计算结 果如 表 3 示 。 所  
表 3 直接分配的计算结果 
项目   a   b   C   d   e   f   g  
要对 该 网进 行修 改 。   () 网 的计算 压力 小  3子 由于规 模 小 , 相对 于 整 网分 配 , 网 的计 算 负  各 担不 大 。特 别是分 配过 程 中占有很大 比重 的最短路  计算 , 随着 网络规模 的减 小 , 计算 量 明显减小 。  
本 文研 究 了多 节点 连 接 的两 个 子 网 的分 布 式 
流量 2 .1 5 9 04 42 1 32 .  0 31.2 37  4   .   .3 .1  6 56 5 .   0   . 2774 2 1. 5 6 4 2 3 阻抗 1.4 11  .   32  .  3 6 .6 38  21  28  .650 l. 8 9 .  7   . 1. 2 4 6 4 5 0 0 2
根 据计算 结果 ,得 到 连接点 的分 布 :从 节点 2  
进入 B网的流量 为 3 . .从节 点 3进入 B网的流  53 6
分 配 , 何 向多 个 子 网组 成 的 网络进 行 拓 展 , 如 以及 
量为 6 . 。 与分 布式 分配 的结 果一 致 : 46 这 4 而且从 表 
2和表 3 可看 出分 布式 分配 的结果 与 直接分 配 的  也 结果是 一致 的。  
进行动态交通分配的分布式计算 , 都是值得进一步  研究 的 内容 。  
参 考 文献 
[ ]I 1JEWu分布式 系统设计 [ 高传善译. . M] 北京 : 机械 工业 出  
版 社 .0 1 20.  
本 文 以多 连接 点子 网组 成 的 网络 为研究 对 象 .   基于 交通 分 布交通 流 分配 组合 模 型 , 予 了节 点 吸  赋 引度 具 体 的 意义 . 在子 网划 分 的基 础上 , 子 网集  各 体协 同工 作 , 独立 计 算 又 保 持 相互 通 信 , 递 所  既 传 需 信 息 , 在 紧 密 的合 作 , 成一 个 分 布 式 分 配 的  存 形 系统 。该系统 具有 以下优 点 :  
[ ] A E   HA S H N  sMA MA S N ,o aav  2Y S R WA , A I . H S A IC mprte i
An l ss f o u t e s f e t l e  a d ay i  o  R b sn s o  C nr i d n  Di r u e   az s i td tb
N tokR ueC n o Ss m    niet i a os[ . e r  ot ot l yt si Ic n  t t n R] w   r 
e n d Sui  
T a s o tt nRe e r h R c r 1 3 1 9 8 - 0   r n p r i   s a c   e o d, 5 7, 9 7, 3 9 . ao
[] 3 沈国江. 市区域 交通智能分散控 制研 究[] 城 J. 浙江 大学学 
报 ,0 6 4 ( )55 59 2 0 ,0 4 :8 — 8 .  
() 1可以真实详细地反映路网的拓扑  由于 实际路 网规模 大 . 在交 通规 划 表述 路 网拓 
扑时 。 得不 简化 和 省略一 些 实 际上承 担一 定交 通  不
[ ] 志 才 , 丽 英 . 于 最 小截 量 判 定 的 交通 流 分 布 式 网络  4隽 魏 基
分割算法研 究[] J. 交通科技 ,0 1( )5 — 5 公路 20 ,3 :2 5 .   [] 5 李秀峰 , 李淑娟. 于子 网独立计算 的两级 交通分配方法  基
[] J. 现代 交通技术,0 8 5 6 :9 6 . 20 ,( )5 — 2  
量 的次 要道路 , 响分配 的精度 。采用 子 网划 分 , 影 各  子 网 的规模 减 小 , 储 和计 算 的 压力 减 小 , 以详  存 可 细地 描述 其 内部 的拓 扑 。 加 贴近 地反 映 实际路 网  更
的状况 。  
[ ] oe  hf , ra  rnpr t n N tok A a s   i   6 Y sfSef U bn Ta sot i   ew r  n yi wt i ao l s h Ma e ta Pormmn  t d [ .e   r y 18 . t mac  rg h i l a ig h s M] wJ s ,9 5 Me o N ee   [] 7 邵春福. 交通规划原理 [ . : M] 北京 中国铁道 出版社,0 6 20 .  
( 稿 日期 :0 8 0 — 9  收 20 — 8 2 )
科技论文 引言的撰写  
引言( 也称前言 、 序言或概述 ) 经常作为科技论 文的开端 , 出文 中要研 究的 问题, 提 引导读者 阅读和理 解全文。引言作为论 
文 的 开场 白 , 以 简短 的 篇 幅介 绍论 文 的 写作 背景 和 目的 , 应 以及 相 关 领 域 内前 人 所做 的 工作 和 研 究的 概 况 , 明本 研 究 与前 人  说
工作 的关 系, 前研 究的热 点 、 目 存在 的 问题及 作者 工作 的 意义 , 出本 文 的主题 给读 者 以引导 。 引言也 可点 明本文 的理  引 论依据 、 验基 础和研 究方 法 。 试 简单 阐述其研 究 内容 。 三言 两言预 示本研 究 的结果 、 义和前 景 , 不 必展 开讨 论 。 意 但  
引言的 写作要 求 :   1开门见 山 , . 不绕 圈子 。避 免 大篇 幅地讲 述历 史 渊源和 立题 研 究过程 ;  
2言简意赅 . 出重 点 。 应过 多叙 述 同行 熟知 的及教 科 书 中的常识性 的 内容 , . 突 不 确有 必要提及 他人
的研 究成果和 基 
本原理时。 只需以参考 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 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 意思应明确, 言应 简练; 语   3 . 尊重科学. 实事求是。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 应注意分寸, 切忌使用“ 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 填补 了国内外空白” 、   “ 首次发现 ” 等不适之词 ; 同时也 要注意 不用客套话 , 才疏学浅”“ , 如“ 、水平有 限”“ 、恳求指教 ”“ 、 抛砖 引玉” 类的语 言 ; 之  
4弓言的 内容不 应与摘要 雷 同. 不应是 摘要 的 注释 。引言 一般 应与 结论 相呼 应 , 引言 中提 出的 问题 , 结论 中 .1 也 在 在  
应有解答, 但也应避免 引言与结论雷同;   5 言不必交待开题过程和成果鉴定程序 , 引 也不必引用有关合 同公文和鉴定的全部结论;  
6简短 的 引言 , . 最好 不要分段 论 述 , 不要插 图列表 和数 学公 式的推 导证 明。  
范文五:光 通 信研 究 
2 0 1 3年
总第 l 7 9期 
校 验单元 :  
e nt i t y   b i t O U T 1   6 c mp   i s  
po r t(  
Dat a T 
二  严 百   [= 尸 [『 = [ [ 了 ; = [ 二   = [] =   了  ]   ] — [  = = [   二二二====j画======二_ 二要薹 戛 套  互譬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i n   s t d l o gi cv e c t o r ( 1   5   d o wn   t o   O ) ;  
Dat a R 
: i n   s t d l o gi cv e c t o r ( 1 5   d o wn   t o   O ) ;  
图 5   光 纤 传 输 数 据 
cm p —Re s u l t   : o ut   s t d l o gi c  
送使 能 , RX — c l k为恢 复 的 接 收 时 钟 , R X— DV 为 接  收到 有效数 据 的状 态信 号 , RX — E R为接 收到错 误数  据 的状态信 息 。本 测试 过程 中 R X — E R始 终 为“ 0 ” ,   说 明接收数 据正 确无 误 , 从 而 证 明光 收 发 电路 在 收 
发过 程 中具 有很 高 的可靠性 。  
en d   b i t OU T 1   6c m p;  
发 送模 块 的输 入 时 钟 频 率 同 样 为 2 5   MHz , 在 
每个 时钟上 升沿 发 出 1 6   b i t 的数 据 , 所 发 出 的并 行 
数据 经过并 / 串转 换器件 以及 光 电一体模块 后 , 再 通 
过光 纤传输 到接 收 回路 。接 收到 的高速 串行数 据经 
该实 验 同时也验 证 了 TL K1 5 0 1能 有 效识 别 I —  
DL E( 空 闲码 ) 和有 效 数 据 。实验 中 , 在 发 送 的有 效 
串/ 并转换器件变成 1 6   b i t的数 据 , 并 恢 复 接 收 时  钟, 然 后进 入 F P GA 的接 收模 块 。校验 模 块 的 主要  作用 是对 比每次 发送 和接 收的数据 。  
数 据 中人 为 插 入 I DL E, 完 全 不 影 响 有 效 数 据 接 收  的正 确性 , 也不 影响数 据收 发 的时延 , 时延 始终 为 7  
个 时钟周 期 。  
T L K1 5 0 1内部 T X   E N、 T X _ E R、 T X D   E 1 5 . . O ] 与 
C L K 等信 号之 间的时序关 系 如图 4所示 。  
3   结束 语 
本 文 结 合 工 程 项 目 需 要 ,应 用 F P G A、   TL K1 5 0 1和光 收发
一 体模块 等器 件 , 设 计 了基 于光 
GTX CLK 
:  旦   : : !  兰 :   ! :   :   : 兰  
— — —  
.   .  
纤传 输进 行数 据收 发 的 电路 , 测 试 出 收发 数据 之 间  
的准确延 时 , 验证 了经 过 光器 件 以及 光纤 传输 数 据  的误 码情 况 。本设计 为项 目的开 展提供 了有效 的技  术 指标 , 具有 较强 的实用性 。  
参考文献 :  
图4   TLK1 5 0 1发 送 时序 图  
在编写测试 程序 时, 要特别 注 意 T X— E N 和 
C L K、 T X D   1 - 1 5 . . O ] 之 间 的时序 关系 , 在 这里 
笔 者经过 反复试 验 , 证 明必须 在 发 送数 据 到 来 的前 
E l i  T e x a s   I n s t r u me n t s .TL K1 5 0 1   D a t a s h e e t[ M] .US A:  
Te xa s   I n s t r um e nt s   i n c, 2 0 04 .  
个时钟 上升 沿 , 将 TX — E N 置高 , 在 发送 完数 据 的 
紧接着 的下一 个时 钟上升 沿将 T X— E N 置 低 。为 了 
[ 2 ] Wu h a n   N o a h   S c i e n c e& T e c h   C o . ,L t d . . 3 . 3   V 单 纤  双 向光 模 块 数 据 手册 I - R ] .Wu h a n: Wu h a n   N o a h   S c i —  
e n c e   8 L   Te c h   Co .,Lt d .,2 0 0 3 .  
更 加直 观地呈 现 出实 验 结 果 , 此 处采 用 S i g n a l   Ta p   对 收发 端 口的数 据进 行 采 集 , 结 果如 图 5所示 。图  中, TX — D a t a为 1 6   b i t 的 发送 数 据 , RX — Da t a为 经  过 光纤传 输接 收 回来 的数 据 , 可以看 到 , 从发 送到 接  收有7 个时 钟周 期 ( 1 4 0   n s ) 的延 迟 。 T X— E N为 发 
[ 3 7 干应庆, 徐 润 华 .光 模 块 P E C L 接 口 互 联 技 术 研 究  [ J ] .兵 工 自动 , 2 0 0 9 , 2 8 ( 5 ) : 1 - 4 .  
[ 4 ]   A l t e r a   C o r p o r a t i o n .C y c l o n e   I I I   D e v i c e  Ha n d b o o k  
l - M] .US A:A l t e r a   C o r p o r a t i o n ,2 0 1 0 .  
、 . 知 识  
如 何 写科 技 论 文 的 引言 
科技论 文 的 引言是简要 说 明研 究 的主要 目的、 范 围, 即为什 么写这 篇论 文 以及 要 解决 什 么 问题
; 前 人在  本课 题相 关领域 内所做 的工 作和 尚存 的知识 空 白, 作 简 要的历 史 回顾和 现在 国 内外情况 的横 向比较 ; 以及 的  
理论 基础 、 技术 路 线、 实验 方法和 手段 , 以及选 择特定 意 见方法 的理 由; 预期研 究 结果及 意义 。  
引言部分 一般 分为 三到 四个 层次 : ( 1 )由研 究背景 、 意义 、 发展 状况 等 内容 组成 , 其 中还 包 括某 一研 究领 
域 的文献综述 ; ( 2 )提 出 目前 尚未 解决 的 问题 或 急 需解 决 的 问题 , 从 而引 出 自己的研 究 动机 与 意义 ; ( 3 )说 
明 自己研 究的具体 目的与 内容 ; ( 4 )可 以介 绍 一下论 文 的组 成部分 。篇 幅不 宜过长 , 5 0 0字 以 内即可 。  
范文六:·66·
现代交通技术2009年
(结果对比4)
对整网进行直接分配,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直接分配的计算结果
(便于小范围的修改2)
各个子网独立描述拓扑、管制措施和交通需求,一旦某处的路网发生改变或需求发生改变,只要对该网进行修改。
(子网的计算压力小3)
由于规模小,相对于整网分配,各网的计算负担不大。特别是分配过程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最短路计算,随着网络规模的减小,计算量明显减小。
本文研究了多节点连接的两个子网的分布式分配,如何向多个子网组成的网络进行拓展,以及进行动态交通分配的分布式计算,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高传善译.北京:机械工业出[1]JIEWu.分布式系统设计[M]
版社,2001.[2]YASER
HAWAS,HANI
S.MAHMASSANI,Comparative
AnalysisofRobustnessofCentralizedandDistributedNetworkRouteControlSystemsinIncidentSituations[R].TransportationResearchRecord,,83-90.[沈国江.城市区域交通智能分散控制研究[3]J].浙江大学学
:报,)585-589.
[隽志才,魏丽英.基于最小截量判定的交通流分布式网络4]
分割算法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55.[李秀峰,李淑娟.基于子网独立计算的两级交通分配方法5]
[:J].现代交通技术,)59-62.
[6]YosefSheffi,UrbanTransportationNetworkAnalysiswith
MathematicalProgrammingMethods[M].NewJersey,1985.[邵春福.交通规划原理[中国铁道出版社,7]M].北京:2006.
(收稿日期:)
流量24.24.50.阻抗12.3.268.493.567.063.8012.12
根据计算结果,得到连接点的分布:从节点2进入B网的流量为35.36,从节点3进入B网的流这与分布式分配的结果一致;而且从表量为64.64,
2和表3也可看出分布式分配的结果与直接分配的
结果是一致的。6结论
本文以多连接点子网组成的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交通分布交通流分配组合模型,赋予了节点吸引度具体的意义,在子网划分的基础上,各子网集体协同工作,既独立计算又保持相互通信,传递所需信息,存在紧密的合作,形成一个分布式分配的系统。该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可以真实详细地反映路网的拓扑(1)
由于实际路网规模大,在交通规划表述路网拓扑时,不得不简化和省略一些实际上承担一定交通量的次要道路,影响分配的精度。采用子网划分,各子网的规模减小,存储和计算的压力减小,可以详细地描述其内部的拓扑,更加贴近地反映实际路网的状况。
!!!!!!!!!!!!!!!!!!!!!!!!!!!!!!!!!!!!!!!!!!!!!!
科技论文引言的撰写
引言(也称前言、序言或概述)经常作为科技论文的开端,提出文中要研究的问题,引导读者阅读和理解全文。引言作为论文的开场白,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以及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的工作和研究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
目前研究的热点、存在的问题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的主题给读者以引导。引言也可点明本文的理工作的关系,
论依据、试验基础和研究方法,简单阐述其研究内容,三言两言预示本研究的结果、意义和前景,但不必展开讨论。引言的写作要求:
不绕圈子。避免大篇幅地讲述历史渊源和立题研究过程;1.开门见山,
突出重点。不应过多叙述同行熟知的及教科书中的常识性的内容,确有必要提及他人的研究成果和基2.言简意赅,
本原理时,只需以参考引文的形式标出即可。在引言中提示本文的工作和观点时,意思应明确,语言应简练;
实事求是。在论述本文的研究意义时,应注意分寸,切忌使用“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填补了国内外空白”、3.尊重科学,
“首次发现”等不适之词;同时也要注意不用客套话,如“才疏学浅”、“水平有限”、“恳求指教”、“抛砖引玉”之类的语言;
也不应是摘要的注释。引言一般应与结论相呼应,在引言中提出的问题,在结论中4.引言的内容不应与摘要雷同,
应有解答,但也应避免引言与结论雷同;
也不必引用有关合同公文和鉴定的全部结论;5.引言不必交待开题过程和成果鉴定程序,
最好不要分段论述,不要插图列表和数学公式的推导证明。6.简短的引言,
范文七:增
敏 ,等:基 于模 糊渗 流理论 的采场 上 隅 角瓦斯 治 理 
必 须选择 合理 的抽 放装 置及 方法 ,本 项研 究在 借鉴  以往上 隅角 瓦斯抽 放 的各种 方法 之后 ,继 承 了其优  点 ,并对 其一 些不足 之 处进行 改进 ,研 究 出一 种新 
型 、经济 、抽 放率 高 的装备 。   针对 回采 工作 面 瓦斯来 源 的不 同,可 以看 作 多  个瓦斯“ ” 源 ,利 用 这 种 新 型 的抽 放 装 备  的 多个  “厂 , 该抽 放 装 备上 的多 个汇 位 于抽 放 管 的斜 上  7 ’ ”  方 ,安装 在 液压支 架上 方并 且可 以随 着工 作面 向前  推进 而移 动 ,这样 对 上隅 角瓦斯 进行 分源 治理 ,使  得 瓦斯未 在上 隅角积 聚超 限 时 已被 分源 抽放 ,这 种  新型 的抽放 措施 将对 治理 上隅 角瓦斯 起积 极作 用 。  
( )研 制 出新 型 的抽 放 设 备及 方 法 , 治理 上  2
隅 角 瓦 斯 超 限 ,避 免 了 因加 大 风 量 稀 释 上 隅 角 瓦  斯 ,造 成 的采空 区 自然发火 。   ( )将 该抽 放 设 备应 用 于现 场 ,对 设 备 的抽  3 放 效果进 行验 证 并对模 型 的不足 进行 改 良。   参考 文献 :  
f】黄 伯轩 . 1 采场通 风 与防 火【 . :煤 炭工业 出版社 , 19 . M】 北京 92   【】秦跃 平, 建 芳, 权 , . 放 开采采 空区 瓦斯 运移 规律 的模拟 试  2 朱 陈永 等 综
验 研究 [ . 炭 科学 技术 ,2 0 ,1 1) 31 . J煤 ] 0 33 ( 1: — 5 1  
【】蒋曙 光, 3 王省 身.综放 采场 流 场及 瓦斯 运移 三 维模 型试 验【] 国矿  J .中
业 大学 学报 , 19 ,44 :   9 52 ( ) 5 8
4 结  论 
本 项 目针 对 采 空 区岩 石 陷落 形 成 的 多孔 隙 介  质空 间的极度 不规 则 性 ,建立 了一 种 以模 糊 分析 为  一 基础 的、更接近 于刻 划采 空 区 内气 体流动 实 际状况 
[】赵聪 . 长华 . 于 模糊 渗流 理论 的采 场 自然 发火 【 . 宁工 程技 术  4 陈 基 J 辽 】
大 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版 ,2 0 ,8sI)   3 . 0 92 (  : l 2 I3-  
[]陈  华 , 琮 . 匀孔 隙 介质 I 5 郭嗣 非均 _ 作  L 体稳 定渗 流 的模 糊解 研 究 
【. J 煤炭 学报,0 22 () 8 . ] 2 0 ,75 : 8 4  
的模糊 微分 方程及 各种 边值 问题 ,通过大 量相 似材  料 模拟 实验得 到如 下结 论 :  
( )得 到采 空 区风 流 分布 规 律 曲线 ,对 上隅  1
【]薛进宏 . 隅 角瓦 斯治 理研 究【] 小企业 管理 与科 技 ,09() 6 . 6 卜 J .中 20 ,
: 1 62  
角 瓦斯抽 放 的设备 和方法 提 供理 论依据 。  
科 技 论 文 引 言 的 写 法 
引言作 为论 文 的开场 白 ,应 以简短 的篇幅 介绍 论文 的写作 背 景和 目的 ,以及 相关 领 域 内前  人所 做 的工作 和研 究 的概 况 ,说 明本研 究 与前 人工 作 的 火系 , 目前 研 究 的热 点 、存在 的 问题及 作 
者 工作 的意义 , 引出本文 的主 题给 读者 以引导 。  
引 言也可 点 明本 文 的理 论依据 、实验基 础和 研 究方法 ,简 单 阐述其研 究 内容 ;三 言两 方预 示本研 
究 的结果 、意义 和前 景 ,但不 必展 开 。   ( )开 门见 山,不绕 圈子 ; 1  
( )言简 意赅 ,突 出重点 ; 2  
( )尊 重科 学 ,实事 求是 ;  3 。 ( )引言 的内容不 应 与摘要 雷 同,也 不应 是摘 要 的注 释 ; 4  
( )引言不必 交待 开题 过程 和成 果鉴 定程序 ,也不 必引用 有关 合 同公 文和 鉴定 的全 部结 论 : 5   ( )简短 的 引言 ,最 好不 要 分段论 述 ,不要 插 图列表 和数 学公 式 的推导 证 明 。 6  
范文八:成都 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第l 3卷 
历先周 边化 、 区域化 后 国际化 , 作 为 国际 结算货 币后成 为投 资货 币和储 备货 币 的发 展思路 的可 行性 。稳步  先 推进人 民币国际化 也是我 国应对 当前 失衡 的一个 必要 的改革 思路 。  
4 结 语   
在 当前全 球经 济失衡 的大背 景下 , 我们更 应 当积极溯 其本 源 , 取符合 本 国国情 的步骤 和措施 主动 转变  采
经济增长模式 , 调整内外不平衡 , 增强防御外部风险和抗 冲击的能力 , 为今后 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寻找新 
的动力 。  
参 考文 献 :  
[ ]杨正位. 1 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 长[ . M] 北京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06: 20 3 4~3 . 5  [ ]钟玉梅. 2 论人 民币 国际化的条件 与途径. 中国市场[ ] 20 ( 8 :1 4 . J .0 9 4 )4 — 3  
[ ]李吉 . 3 吉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 调整路径分析 [ ] Itl ec ,09 3 ) 1 2 . J .n lgne2 0 (5 :9— 1 ei   [ ]翟智睿. 4 全球经济失衡的成 因及 我国的对策探析 [ ] 企业技术 开发 ,09 1 )2 . J. 2 0 (2 :8   [ ]吴宏 , 5 刘威. 全球经济失衡 的形成机制及其前 景[ ] 江西财经大学报 ,0 8 6 :5— 7 J. 20 ( )3 3  [ ]罗辑 , 6 黄丽君. 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与对策. 市场透视 [ ]20 ( 0 :3—1 . J .0 8 1 ) 1 5   [ ]罗垄. 7 浅析全球经济失衡 [ ] 西南金融 ,0 7 2 :7 J. 20 ( ) 2 .  
科技 论 文 引 言 的 写作 
引言又 称前 言 、 绪论 或序 。论 文 的引言部分 是论 文 的开 头 , 目的是说 明选 题 的原 因和论 文 的  主题 , 课题 的意义 与课题 有关 的历 史 回顾 , 介绍研 究成果 。具 体 内容 可包 括 下列 几 方面 :系统地 
介绍 背景材 料 ; 介采用 的 实验 ( 简 或试 验 )方 法和其 他研 究手段 ; 果论 文报 告 的工 作 是现 场调  如
查, 应该在引言里说 明工作场所、 协作单位 ; 如论文 涉及时间性 的工作 , 应说 明工作期 限和时   间。 引言要少 而精 , 要避 免 与 正文 重 复 。背 景 材 料 要具 体 、 确 ,要 紧 紧 围绕课 题 , 准 实事 求 是 。  
引言 一定要做 到 突 出重 点 , 述 清楚 , 求言 简意赅 , 叙 力 应扼 要地概 述研 究工 作 的 目的 、 围、 范 相关  领 域 的前人工 作和 知识 空 白、 理论 基 础和分 析 、 究设 想 、 究方 法和 实验 设计 、 研 研 预期 结果 和意义 
等。文字一般不宜太长, 不需作详尽
的文献综述。在最后 引出文章的 目的及试验设计等。“   引
言” 字可 以省略 。 两  
范文九: 第2期            钟 梁等:Curvelet变换在工程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的处理结果将对后续的处理产生无可挽回的损失。
图8是采用本文方法得到的处理结果,可以看出,噪声压制后的剖面同相轴更清晰,同相轴连续性及剖面整体质量得到更大改善,从去除的噪声剖面上(图8(b))几乎看不出有效信息被压制的痕迹,表明了文本方法在压制随机噪声干扰的同时,较好的实现了数据的保真处理。
[2]高静怀,毛剑,满蔚仕,等.叠前地震资料噪声衰减的
小波域方法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
[3]孙学文,陈文超,高静怀,等.小波域强面波衰减方法
研究[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2~28.[4]张恒磊,张云翠,宋双,等.基于Curvelet域的叠前
地震资料去噪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508~513.
[5]张恒磊,刘天佑,张云翠.基于高阶相关的Curvelet
域和空间域的倾角扫描噪声压制方法[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208~214.
[6]张恒磊,刘天佑.Curvelet变换及其在地震波场分离
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76~80.
[7]FelixJHerrmann,GillesHennenfent.Non-para-metricseismicdatarecoverywithcurveletframes[J].Geophysics,):233~248.
[8]FelixJHerrmann,DeliWang,GillesHennenfent,et
al.Curvelet-basedseismicdataprocessing:Amul-tiscaleandnonlinearapproach[J].Geophysics,):A1~A5.
[9]RameshNeelamani,AnatolyIBaumstein,Dominique
G.Gillard,etal.Coherentandrandomnoiseattenu-ationusingtheCurvelettransform[J].TheLeadingEdge,):240~248.
5 分析与结论
地震资料去噪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一方面要压制噪声要素,另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地保持原有地质信息,这是滤波思想的核心。本文所应用Curvelet方法能够较好的实现波场分离,结合非线性阈值的噪声系数衰减方法,相比传统的软、硬阈值去噪方法,有很好的压制高频随机噪声的能力,同时也较好地保持了原信号的信息。参考文献:
[1]柳建新,韩世礼,马捷,等小波分析在地震资料去噪
中的应用[J].地球物理学进展,):541~545.
科学论文引言的写法
1)突出重点。在回顾前人所作的研究工作时,不宜面面俱到,应找具有代表性的、与本研究关系最密切的资料来阐述,避免写成文献综述。2)注意深度。在论述本人所作研究时,一些普及的、为公众所熟知的原理和知识,不必一一赘述。如教科书中早已有的公式,众所周知的基础理论等等。
3)审慎评价。在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切忌拔高或降低。比如一些词汇:“国内首创”、“从未见报道”、“国际水平”、“国内领先”、“填补空白”等,都属拔高的评价;而诸如“不足之处敬请原谅”、“限于时间和水平”、“请读者批评指正”等语言,则属大可不必客气的俗语,均应避免使用。只要如实报道自己的成果就行了,质量高低读者自会评价。
4)不列图表。因为前言只是简要地阐述论文的研究情况,故一些详细的研究数据和资料如图、表、公式、照片等不宜列入。
范文十:维普资讯
工 程 地 球 物 理 学 报 ( hn s Jun l f n ier gG o h s s C iee o ra o  gn ei   e p yi )     E n c 
析 E] 地球 物 理 学 报 ,0 24 ( ) 3 ~ 4 . J. 20.51 : 5 1  
参考 文献 :  
[] 彭 富清 .地 磁 模 型 与 地 磁 导 航 E] 海 洋 测 绘 ,0 6  1 J. 20 ,
2 () 3 7. 6 2 :7 ~ 5 
E ] sMamia ,JM  in T e2 0 e io  fte 7   c l n   Qun . h  0 0rvs no h  l i
ji tUK/   e ma n tc fed mo es n   n I   on  US g o g ei  il  d l  a d a   G—
RF 00 cn iae mo e E r [ ] Pln t a d 2 0  a ddt  d 1 at J . a e   n   . h s
S c pa e,2 0 0 0,5 ( 2 :1 4 ~ 1 6 . 21) 19 1 2 
E ]李 素 敏 , 万 清 .地 磁 场 资 源 在 匹 配 制 导 中 的应 用 研  2 张 究 E] 制 导 与 引 信 ,0 4 2 ( ) 9 2 . J. 20 , 53 :1 ~ 1  
r ] S Ma mia 8   c l n,S Mc a l   Le n,S Ma s ta.Th   /   u ,e  1 e Us  
E ] 管 志 宁 .地 磁 场 与磁 力 勘探 E . 京 : 质 出版 社 , 3 M] 北 地  
2 5. 00 9~ 3   0.
UK w r   g ei mo e fr 0 5 0 0E .NO—   ol ma nt   d lo  0 —2 1 R] d c   2  
AA  c nc l p r,NES S NGDC一 1 0 4,1 Teh ia  o t Re DI / ,2 0  
E ] 徐 文耀 . 磁 学 [ . 京 : 震 出 版社 ,0 31  ̄ 5. 4 地 M_北 地 20 . 6 8  
E ] 安 振 昌.地磁 场 多 项 式 模 型 的 分 析 与 讨 论 E] 地 球  s J.
物 理 学 报 ,0 1 4 ( ) 4 ~ 5. 2 0 ,4 增 : 5 O  
[ ] X W  9 U  Y,X A G H,A     H. Man t  uvy I    N ZC g ei sre  c a dC iaGR 2 0 J.E rhP a e a d S a e  n   hn   F 0 0[ ] a t  lnt n   p c ,  
20 0 3,5 ( ):2 5 2 7  54 1 ~ 1.
E 3安 振 昌 ,   R tn v .东亚 地磁 场模 型 的 计 算 与 分  6 N M  oao a
科学论文弓言的写法  :
1 突出重点。在 回顾前人所作的研 究工作时, ) 不宜面面俱到 , 应找具有代表性的、 与本研究关 2  
i 系最密切的资料来阐述 , 避免写成文献综述。  
2注意深度。 ) 在论述本人所作研究时, 一些普及的、 为公众所熟知的原理和知识, Z一一赘 l 不, -  
l 述。如教科 书中早 已有的公式, 众所周知的基础理论等等。   6   l 3审慎评价。   ) 在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时, 切忌拔高 或降低。比如一些词汇:国内 “ 首创”“ 、 从未 l  
{ 见报 道” “ 、 国际水 平” “ 内领 先”“ 、国 、填补 空 白” , 属拔 高的评 价 ; 等 都 而诸 如“ 不足 之 处敬请 原 谅 ”   、i
i 限于时间和水平” “ “ 、请读者批评指正” 等语 言, 则属大可不,客 气的俗语 , Z - 均应避免使 用。只要如 l  
2实报 道 自己的成果 就行 了 , 质量 高低读 者 自会评 价 。   9  
4 不列图表。因为前 2只是 简要地阐述论文的研 究情况, ) - - 故一些详细的研究数据和资料如图、  l
l 公式 照片 表、 、 等不宜 入。 列  
,   ,   ,   ,   ,  ,  ,  ,   ,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一 一 一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毕业论文的引言怎么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