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人像摄影技巧环境怎么选择

请使用支持脚本的浏览器!
摄影师专访
Vol.37网易专访人像摄影师巴迪
环境人像之感觉摄影派
今天网易摄影要带你认识一位摄影师,他偏爱人像摄影,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因为觉得拍人是最有挑战性的!人像摄影除了用光、构图之外,要关注的东西更多,如:与被摄者的沟通、抓捕表情神态、还有人物与环境的融合等很多的元素,为此一张好片带来的满足感会更大。恩,在采访过程中,巴迪和我说他属于感觉摄影派,哈哈,那么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这个摄影师照片背后的故事吧。
大家好,我是巴迪KEN,我从事教育工作,其实正职与摄影沾不上什么,偶尔会拍拍单位的活动,写写通讯稿,摄影是工作以外,寻找自我与快乐的一种方式。记得大三那年,有位影楼的老板送了我一台全手动的minolta的SRT相机,那时与几个室友乱打乱撞,随便拍身边的东西,帮师兄师姐拍毕业照……由于当时用的全是胶片,正是那份胶片冲出来所带来的意外与感动,让我迷上了摄影。&Tag. 碉楼的黄昏 对于一两年泛滥的日系照片风,我更倾向于偏欧美的风格。如何拍出有欧美FEEL的片子,我想除了注意色调之外,更多的应该注意光线的把握与场景的运用。这
组片摄于开平的一台碉楼的顶层,那时距离太阳下山就只有大约二十分钟的时间了,但夕阳斜照在建筑物与人物上,让画面更有立体感,我想光影与此到位,剩下的就看自己如何把握构图与抓拍,让人物与场景更融合了。由于模特SUE的表现力是超强的,所以基本不用调动,就可以进入状态,我只是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她,让
我想拍点自然而带有情绪的感觉觉,然后让她的在碉楼中随心去游走,我就在她身边抓拍,15分钟的时间按下150多次的快门,自然与随意间成就了这组片的拍摄。Tag. 她叫杨桃&《她叫杨桃》这组片子摄于黄昏,而且拍摄的地方在一个小树林中,光线很弱、很柔,当时已看不到阳光透过叶子带来的光斑了,也不可能拍逆光的感觉了,再加上我当
时只带了一台胶片机与一支50&1.8的带机头,胶片拍出的片子,后期处理的空间也不太。但由于杨桃善于做出比较忧郁与略还伤感的表情,其实与这种比较柔
弱的光线很相配。在拍摄时侯,没有注意相机的参数,也没有太在意构图,只是与杨桃在交流着,看到喜欢的表情就按下快门,因为我觉得表情是人像片成败的最关键因素。Tag. 飘&在初学摄影时,我们都爱从正面拍大头照,但慢慢地,我发现不同的拍摄角度,可以让人看到模特不同角度的美,可以让一组片子的元素更丰富。合理的运用前景,让画面更有层次感,叶子,鲜花都是我常用的前景,有时为了找到更好的前景,我会钻到草丛与花丛中。如何让风吹入画面,让人物的情绪更到位?这是我一直都很注意的问题。在这组片拍摄时,刚好吹着微风,把外模的头发拂乱了,虽有零乱,却更自然更来感。因为我曾想过把片组片起名为《飘》。Tag. 唯美逆光打造法最近一两年都很流行拍逆光,我在三四年前也开始这方面的尝试。这张片,也是我至今最满意的一张关于逆光的片子。我比较喜欢洒在人物肩上的侧逆光,让画面更有立体感。在拍逆光片的时侯,我们都会遇到相同的问题:人物欠曝或主体过曝。因此,在拍逆光片时,我有两个小窃门,其一,如果背景是很空的,则可以让人物尽可能占满画面;其二,选择颜色较深的背景,比如树林,利用阳光洒落叶子造成的光斑做为背景。不要为了逆光而逆光!如果一张片用顺光或侧光拍会更美,为什么要弄巧成拙呢?一组完整且元素丰富的片子,应该包括对不同光线的运用、不同的拍摄角度、不同的构图等,逆光只是其中一个亮点而已。Tag. 黑白凤凰的点滴印记有故事的图片永远是耐看的!也是最能引起共鸣的!我
也喜欢拍纪实的题材,拍这类片在国外会比较容易,但在国内其实不易拍,很多人都会回避我们的镜头,甚至恶言相向。但也难怪,并不是很个人都乐意把自己的生
活曝于镜头中,更不希望被网络放大。所以拍人文片,一则要快,拍完就闪,不要让被摄者感觉到镜头的存在;二则要沟通,很多时侯善意的笑容、一两香烟都很管
用,当然我们会告诉镜头中的人:我们的目的是拍下这个地方这个时代的一些值得记录的东西,以供我们十年、二十年之后还可以细味。Tag. 黑天鹅柔美的私房才耐看,私房不等于大尺度。现在很流行性感的私房照,这类题材如何拍握不好,往往会给人很情色的感觉,我希望我拍的片能给人“美而不媚”的感觉。在私房的拍摄中,我喜欢运用自然光,根本不会用到闪光灯,有时侯,如果光线充足的时侯,反光板也不会用。我喜欢在最少负担的情况拍摄。而且没有闪光,没有反光板,可以让模特更放松。我喜欢大大的落地窗,这样可以让更多的阳光进入房间,让模特背向光源,让自然光显出人物的轮廓美。Tag. 绿色的思念&“思念一个人的滋味,就像是喝一杯很冷的水,然后用很长很长的时间,丝丝点点化成热泪…………”我把这组片取名为《思念谁》,我希望通过对表情的捕捉,找到这种在思念一个人的感觉。在拍摄的时侯,我尽量很少进入模特的视线范围,尽量让她感觉不到我的存在,尽量让她在安静的思索,寻找那份在宁静中思念的感觉。Tag. 有关巴迪网易摄影:哈喽巴迪,很高兴你来专访栏目做客哈,想了解下你从事摄影和你大学学的专业有关嘛?
巴迪:恩,Sherry你好,很高兴来和大家分享我的照片故事呢,哈~&我大学时学的是数学教育哦,其实与摄影是没有关联的,但理科生嘛,尤其是数学系的,计算机方面的学习氛围相当浓厚,通过自个钻研、与室友的交流,大学时期就打下图片处理与排版方面的一些基础,这为现在修片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网易摄影:恩,看到你拍摄了很多人像作品,在你的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呢?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事物能够带给你灵感?
巴迪:我认为美的标准是:自然,不造作,让人回味,并愿意静下来细品。
我拍片比较随意,很少会想到灵感才去拍片,大部分都是在拍摄中找灵感,不断在尝试中找灵感。
网易摄影:平时喜欢看那些杂志呢?为什么?对想学好如何拍人像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吗?
巴迪:我很少会去看那些三四百页厚的摄影教程,可能是因为我心还很难静下来的缘固吧。我平时比较多看《青年视觉》之类的偏欧美风格的杂志,但也不是一字一行细看,我只是在空闲时或睡前翻翻。看杂志,看网图是一种学习,但不应该是刻意的模仿,对我来说,看别人的好作品是对自身的审美与发现美的能力的一种培养。我想,审美能力与发现美的能力是拍出好作品的前提。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每次与好友一齐拍片时,我都会虚心向同行的朋友学习,看看他们在与自己不同角度、构图、用光时拍出的片子,与自己的对比一下,我认学这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
网易摄影:你认为什么是商业摄影?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对人像摄影这块领域产生了兴趣?
巴迪:商业摄影人们通常意会为广告摄影,但我认为凡是作为商业用途而开展的摄影活动都应该是商业摄影,其实写真、婚礼、婚纱的摄影也可以并入这个范畴。
在我的像摄影之路上,不得不提一位朋友—SIMON7林燮,一位亦师亦友的重要人物。刚玩摄影时,我常常会因为拍到一些甜美的大头照而沾沾自喜,但慢慢地,自已会发现这类片子是不耐看的。后来与SIMON交流多了,在他的片子中,我看到的不但是唯美、宁静,而且带有情愫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有爱的片子”。尤其是在与SIMON同场拍片后,在交流后期时看他的片子,我会发现“原来在这个场景中,这样的角度与构图会更美”,其实这就是一种学习。在往后的摄影中,我会更注重了人物的情绪、构图、人与环境的融合等更多的因素。
网易摄影:你认为现在你的摄影作品偏向什么风格?
巴迪:随意,自然,感觉来了,就拍下快门。这就是我的风格吧,我们爱把自己叫做感觉摄影派,哈哈。当然我现在已很少拍日系的片子了,更多时候,我是在思考如何结合人物与场影的特点,拍出自然、宁静、稍偏欧美范的片子。
网易摄影:如今,你尝试在图片中传达的东西与当初的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吗?对于未来的风格又有什么样的设想?
巴迪:与刚玩摄影时相比,现在的我很少追求锐度、器材、参数等方面的东西了,更多精力会用于捕捉表情上。我认为左右人像片的质量的最关键还是表情。
我想,在往后的创作中,我会更多的想如何拍出有情愫、有故事的片吧。名山大川的大片,就等到四十岁之后再去拍了,呵呵。&
网易摄影:你现在一天的生活状态是如何的?你认为你最追求的生活是怎样的?
巴迪:因为是从事教育工作,虽然每天的工作都比较忙碌,但是基本是对着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中渡过的,所以也算是累中有乐吧。
摄影与修图是工作时间一种娱乐与学习,也是认识更多朋友的方式。
因为我喜欢旅行,喜欢感受不同地方的人与事,所以我憧憬的生活是:做一个自由职业者,不太受时间与地点约束,可以让爱好成为工作的其中一部分。
喜欢本期摄影师的话,可以:
想了解他更多,可以:
他的作品秀(Top5)
热忱欢迎大家自荐或推荐优秀摄影师。只要作品有特色,我们将挑选做独家专访。具体联系可给小编Sherry。人像摄影:关于人像选景的8个建议
本帖最后由 小红小花 于
14:41 编辑
人像选景8建议-t.jpg (37.14 KB, 下载次数: 2)
14:41 上传
  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需要拍摄人像的时候,家族聚会、朋友出游等,拍人的机会无所不在!而在人像摄影中,如何选景也是一个重要课题,下面来看看婚礼摄影师 Dan Waters 给出的建议。
1. 这个背景是否有意义?
人像选景8建议-01-640x427.jpg (78.87 KB, 下载次数: 5)
14:34 上传
  “环境”是说故事的一项重要元素,因此拍摄时首先要思考的是,所选择的地点或背景有没有任何你想传达的故事或讯息、能不能与被摄者产生连结。以拍摄家庭合照为例,Dan Waters 通常会先了解对方最常去哪里或最喜欢去哪里,从中找出地点与被摄者的情感连结,这比在简单干净的白墙前拍摄来的有意义多了。
2. 在“开放的”遮蔽处拍摄
人像选景8建议-02.jpg (47.93 KB, 下载次数: 1)
14:34 上传
  前面讲的是关于影像讯息和故事性的部分,接着来看自然光的运用。相信大家都期待拍摄时能有阳光明媚的好天气,不过比起耀眼的阳光直接洒落在被摄者身上,在有云的天气拍摄,让阳光穿透云层,就像经过柔光罩般扩散开来,会有比较理想的拍摄效果。因此在选择拍摄地点时,可以在室内窗边或树荫下等“开放性”遮蔽空间,借此获得柔和而且具方向性的光线。
3. 寻找视觉引导线
人像选景8建议-03.jpg (71.46 KB, 下载次数: 1)
14:34 上传
  在拍摄同时包含人物与景物的影像时,寻找视觉引导线是一种很好的突出主体的方式,可以利用栏杆、小径等线条元素,还可营造出画面的空间感。另外,用框景或强烈的光影对比等手法,也是很常用来突显主体的拍摄技巧,让观赏者可以很快地掌握视觉重点。
4. 用闪烁的树叶为画面作点缀
人像选景8建议-04-640x427.jpg (73.45 KB, 下载次数: 1)
14:34 上传
  以拍摄人像为例,想让画面更吸睛,可以把逆光下的树叶做为背景,光线作用下的叶片晶莹透亮,点缀于画面中相当耀眼。
  这种情况下建议使用点测光模式让被摄者可以获得正确的曝光,按照每个人的拍摄习惯,要用权衡测光再加曝光补偿也是一样的效果,重点就是不要让你的拍摄对象变成黑压压的剪影。当然,如果本来就是要呈现剪影意境就另当别论了。
5. 特殊质地纹理的背景
人像选景8建议-05-640x427.jpg (32.73 KB, 下载次数: 1)
14:35 上传
  在背景质地纹理的对比下,可以让被摄者的肤质显得光滑细致。这跟合影时,肤色较深的人能把皮肤较白的人衬托得更加白皙是一个道理。而且有一些质地纹理特别的背景,想拍下来又觉得单拍背景太单调,用人像点缀其中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效果。
6. 用几何图案丰富画面
人像选景8建议-06-640x427.jpg (41.83 KB, 下载次数: 0)
14:35 上传
  用几何图形来衬托人像是很常见的拍摄元素,同时也是考验大家摄影眼的时候。可能是一棵树,经由散景虚化后在画面中就成了一个特别的图腾;或是一些方形、多边形、圆形等图案的堆砌,让照片带点独特的趣味性,甚至会产生引导观者视线的效果。
  另外,不得不提的就是有趣的光影图腾,在人像外拍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运用。
7. 前中后景营造画面立体感
人像选景8建议-07-640x427.jpg (51.36 KB, 下载次数: 0)
14:35 上传
  寻找前中后景一直是摄影构图的基本概念,不管是拍风光还是人像,甚至是电影和电视剧都可以发现前中后景安排的巧思,为的就是让平面的影像可以带出立体的视觉效果。
  回到拍摄人像来说,前景是很常见的应用,可能是些花花草草或门窗之类的东西,大家不妨多观摩好的作品,可以找到很多选景的灵感。
8. 林荫步道
人像选景8建议-08.jpg (83.83 KB, 下载次数: 0)
14:36 上传
  林荫步道兼具了前面提到的几项优点,包括柔化光线、视觉引导和框景效果等,搭配长镜头取景的压缩感和浅景深,画面相当干净而且讨喜。除了林荫步道,长廊类型的场景也是类似的概念,可以带出画面的延伸感。(本文转自 DIGI PHOTO)图片来源均来自:Digiphoto Photography School
width:100%">
width:100%">
width:100%">
width:100%">
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更加成功!成长为大一新生可以申请此勋章
热爱社区,在线时间比较长,特颁发此奖!
热爱论坛,勤于发回贴,特颁发此奖!
周一至周六 8:30-17:00
论坛热线:
广告热线:
联系人:程老师
地址: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世纪泰华国际商务中心a座705-706室
邮政编码:261041
1992-2016版权所有:黑光企业集团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 摄影初学者如何选择合适的人像摄影镜头
摄影初学者如何选择合适的人像摄影镜头
作者:戴潘
责编:苏秦
  很多人最近通过各种方式问我拍人像都用到了哪些镜头,我想这对于很多初学者,或者对感兴趣的朋友来说也是一个颇为让人头疼的问题。那么在这篇文章里我想简单谈一下我对于人像摄影的器材选择问题,尽管我并没有使用过所有的镜头,不过从我玩摄影这些年来,经手的镜头也有不少了,我想还是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个大概的参考意见。
  当然由于我目前使用的是佳能EOS系统和宾得645D,所以我的器材介绍的主要侧重点会集中在EOS镜头群,也曾经很长时间用过索尼的阿尔法系统,所以也会重点推荐,尼康的相机也有段时间接触过,所以可能不会重点提及,当然由于各家镜头群都越来越类似了,理论上基本上可以举一反三啦。当然一些优秀的副厂镜头我也会重点提及。因为在人像摄影领域,我个人还是比较推荐使用佳能的系统的,这或许是由于佳能的成像风格更适合于人像的拍摄,当然这更多的只是一种习惯,没有门户之见,用尼康拍出来的好的人像照片也是数不胜数呢。&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还要特别向各位强调一点,那就是在人像拍摄中,好的创意策划和的素质永远是最重要的,一个好的想法加上一个好的模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你技术上的缺陷,很多大师用手机也能拍出相当厉害的作品出来。记住好的镜头只能给模特锦上添花,所以在你花大价钱升级器材的同时,不妨花点钱去请一个好的模特,好好的琢磨下拍摄主题和模特造型。
@摄影师chunvision 作品
  那么这篇文章中我想首先谈一下aps系统下的人像拍摄,然后再论述全幅系统上的镜头选择。尽管我个人认为全画幅拍人像自然具有先天的优势,但是我想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第一台购买的单反相机很多都是apsc系统,也就是所谓的半幅,即所有的镜头焦段都需要乘以1.5的系数(佳能系统需要乘以1.6)。
  由于aps系统先天的缺陷造成的,比如长焦镜头焦段上会变得更长,你需要离模特更远的距离,不利于沟通;比如镜头焦段和镜头的视角关系不匹配,aps上的人像镜头的视角关系依然是全幅上的标头水准;再比如背景虚化能力减弱,相同的镜头如果人物在画面中的比例相同,apsc在背景虚化能力上要比全幅缩水。但是如果我只谈论全幅的镜头选择,肯定很多人马上就会把这篇文章关掉了。
@摄影师chunvision 作品
  对于大部分朋友来说,拍人像仅仅是旅游时的留念而已,当然有一部分朋友可能不会满足于到此一游照,希望能帮自己的美女帅哥朋友们拍点艺术写真,一方面朋友很高兴,另一方面自己也会有不小的成就感。那么如果你的需求仅止于此,我强烈推荐使用apsc相机,因为已经足以满足你的所有需求了,在此我不具体推荐机身,因为任何一部数码单反相机都可以完成这个任务。那么在apsc系统中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镜头呢?
  如果你未来并没有升级到全副的打算,那么我强烈不推荐在aps相机上使用全幅牛头(当然如果你钱多那是无所谓的),原因在于aps相机无法完全发挥全幅牛头的威力,就像一辆十吨重的火车,可是你只给他配了一个能拉五吨的引擎,那么你这个货车剩余的运载能力就完全浪费了,而这些浪费的不仅仅是镜头,而且是你的血汗钱,谁都不希望自己花高价钱买了一个牛头可惜大部分性能都用不上。一个牛头之所以牛,不仅仅是因为性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拍摄时对于氛围的营造,而这些在aps上将大打折扣。
超多摄影技巧、实用器材推荐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蜂鸟网(fengniaoweixin)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文章关键词:
此文是否有帮助:
戴潘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论坛帖子14995次21964次31296次4981次5806次6786次7763次8750次9722次10700次
焦圈,为摄影而生||||||||||
最新播报:
拍好人像4步走 实战讲解如何用环境与景深
  在人像摄影中,随着人物的肢体动作、表情神态以及拍摄环境的不断变换,画面的效果也会风格迥异。但无论怎样变换,有一个核心的要点一定要引起重视,那就是人像摄影要以人为本,也就是说要确保人物在画面中的视觉中心地位。所以需要通过控制景深、使用不同的景别、合理选择拍摄环境以及利用不同的拍摄视角等方式去实现这一基本要求,本章着重探讨如何在人像画面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拍摄理念。
  一、利用环境衬托主体
  在许多摄影作品里,我们常常可以从画面上看到有些对象是作为画面的组成部分对主体、情节起着烘托的作用,以加强画面主题思想的表现力。作为环境组成部分的对象处于主体前面的,我们称它为前景;处于主体后面的,我们称它为背景。前景和背景在衬托主体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通过前景和背景的合理运用,可以获得均衡饱满的画面效果。
  利用环境衬托主体
  概括来说,前景在人像摄影中可以起到渲染气氛、加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透视感、形成与主体的对比效果、装饰画面和均衡画面等作用。背景对主体的衬托作用更加重要,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交代环境,以加深观众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2.背景与主体形成影调(色调)上的对比,使主体具有立体感、空间感和清晰的轮廓线条,加强视觉表现力;3.简洁的背景有利于突出人物主体。摄影是减法的艺术,这句话的核心内容就是将背景中可有可无的妨碍主体突出的元素减去,以达到画面的简洁精炼,从而更好地突出与表现人物主体。
  专家提示
  拍摄环境的选择要与被摄主体的形象装扮和气质情感相匹配
  少即是多,摄影是减法的艺术,简洁明了最重要
  学会使用构图技巧突出主体
  不断尝试与发掘更有表现力的拍摄场景以提升画面的格调
  1.综合运用前景和背景拍摄人像
  在人像摄影中,通过合理利用前景和背景,可以起到引导画面构思、突出人物主体的作用,综合运用前景和背景有一个宗旨就是前景和背景之间要有某种意义上的连贯性,不能是生硬的叠加,比如例图中前、背景不同颜色的花卉就能够互相呼应,并能塑造出画面的空间透视感,从而引导和反衬人物主体,把人物在画面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表达出来。
  综合运用前景和背景拍摄人像
  模特视线看往画面以外的构图,可以让画面更有意境,所谓意在画外,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应该具备让观众产生联想的元素。运用前背景突出人物时,应该将这两者虚化,通过虚实对比突出人物主体。
  拍摄过程
  ① 选择A(Av)光圈优先模式。
  ② 设置光圈为F2.8,半按快门进行测光,通过取景器内的快门速度显示确认1/250s的快门速度就可以满足拍摄需求。
  ③ 在画面中置入与背景相呼应的前景,然后观察模特的面部表情,寻找最合适的拍摄 时机。
  ④ 在模特与助理沟通时露出甜美微笑的瞬间,果断按下快门拍摄。
  2.选择简单的背景
  简单的背景所指的范围非常宽泛,绿地、墙壁、路面、天空、规则排列的图案等有着统一色调和一致亮度的背景均可称之为简单背景,这类背景的特点在于简洁、不会干扰主体,选择这类背景拍摄可以让观众直接将注意力集中于拍摄主体身上,从而获得主题鲜明的人像照片。
  三角形构图与留白式构图相结合的构图
  让模特趴在干净的绿草地上面让镜头能够营造一种活泼生动的画面感觉,拍摄角度要稍稍高于模特身体的高度以避免手臂的线条感被掩盖,如果机位太低,手臂线条就会和身体融合在一起,使主体缺乏立体感。在主体视线前方留白可以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
  拍摄过程
  ① 选择A(Av)光圈优先模式。
  ② 设置光圈为F4,半按快门进行测光,通过取景器内的快门速度显示发现快门速度为1/125s,使用的焦距为120mm,为获取更安全的快门速度,将ISO感光度由100调至125,这样快门速度就变为1/160s。
  ③ 保持机位与模特呈15°左右的角度,以确保模特的肢体线条能够完整呈现,随后按下快门进行拍摄。
  除了绿草地这样常见的简洁背景,我们也可以从纷繁的环境中发掘小部分的简单背景进行人像拍摄,通过镜头焦距的合理运用或者将主体与背景的距离调整适中,都可以在看似杂乱的环境中寻找到适合于表现拍摄主体的背景。
  垂直线中心式构图
  例图中的藏族老妇坐在一个非常杂乱的院子里,拍摄时通过对环境的观察发现老妇人身后的一堵灰墙可以充当简单背景,于是在取景时只截取了这部分的景物充当画面的背景,从而使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于画面中老妇人的表情上,达到了突出人物主体的目的。在面对一些看似纷繁复杂的拍摄环境时,我们应该学着从环境中寻找到最有利于表现被摄者的背景。通过第1章的学习我们知道长焦镜头具有更小的视角,所以非常有利于在杂乱的环境中获取简洁的背景。相反,除非为了表现拍摄环境,否则不适宜用广角镜头在杂乱的环境中拍摄人像,因为这样会纳入过多的无关元素干扰对人物主体的表现。
  拍摄过程
  ① 选择A(Av)光圈优先模式,设置光圈为F5.6,测光后发现快门速度能够满足拍摄需求。
  ② 由于环境比较杂乱,故使用了24-105mm镜头的长焦点进行拍摄,以通过更小的拍摄视角凸显人物。
  ③ 为了表现藏族独特神秘的地方文化特色,在相机的照片风格设置中将画面的反差设置为-1,将饱和度设置为+2。以塑造低调和高饱和的画面感觉。
  ④ 在老妇人看向远方的一瞬间按下快门拍摄,比起直视镜头的拍摄,这种瞬间的定格会更有味道。
  3.选择能够抒发主体情感的场景
  在人像摄影的背景选择上,简洁干净是基本的要求,有内容才会更有味道,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能够对人物情感进行抒发的场景进行拍摄。利用背景展现人物情感,诠释富有内涵的画面语言。这需要摄影者对拍摄对象足够了解,并且具有丰富的摄影想法且能够融合自身的艺术思维进行构思创作。
  选择能够抒发主体情感的场景
  例图选择波涛汹涌的大海为背景,人物主体面朝大海,遥望沉思,背影的拍摄角度更渲染了画面隐藏的内涵,让观众不禁联想人物主体是否在感叹他们一起走过的风风雨雨?画面中背景以一种强烈的动势呈现,而人物主体相扶相携安静的立于岸边,动静对比更加深了画面的意境,人物主体的情感通过拍摄环境被完美地表现出来。
  拍摄过程
  ① 选择A(Av)光圈优先模式。
  ② 设置光圈为F8,半按快门进行测光,考虑是阴天的拍摄环境,故在测光值的基础上增加0.3EV曝光,以使画面显得稍微明亮,抵消阴天带来的压抑感。
  ③ 构图采用水平线构图以纳入更大范围的海景,将波涛汹涌的感觉更生动直观地表现出来,以更好地反衬和诠释人物主体的情感。
  ④ 将人物主体置于画面的黄金分割点附近,利用大小、动静对比增强画面表现力。在海浪拍来的瞬间按下快门拍摄。
  4.选择有纵深感的背景表现画面的透视效果
  照片作为一个平面的媒介,如何将其表现出立体空间感是一个值得拍摄者思考的问题。在拍摄背景的选择上,具有纵深感的背景可以塑造出画面的空间深度感,也就是视线在画面中可以无限延伸,这种透视效果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让画面更加生动,进而增强观赏性。
  选择有纵深感的背景表现画面的透视效果
  这是拍摄于火车站台上的一张照片,乍一看好像不是人像,仔细看会发现在两列火车的夹缝中有一个走向远方的小朋友,近大远小的透视感让画面富有鲜明的纵深感。在塑造空间感的拍摄中,需要注意光圈不宜太大,要让视线延伸方向的影像都能清晰成像,这样可以更好地表现出空间透视感。此外要特别注意人物主体不能影响透视感的表现,也就是说人物主体不能挡住透视感产生的区域,否则会严重降低画面的透视效果。
  拍摄过程
  ① 选择了50mm的定焦镜头以使表现的透视效果更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
  ② 在光线暗弱的环境拍摄,为确保画面按照构思效果曝光选择了M挡,设置光圈
  为F8,快门速度为1/60s,在保证景深的基础上确保能够稳定握持相机。
  ③ 让小朋友沿着站台一直往前 慢慢行走,采用AI-SERVO(AF-C)对其进行连续对焦。
  ④ 在他走至画面中心部位时按下快门拍摄。
  5.选择与主体有对比的拍摄场景
  对比的表现手法在摄影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对比可以是影调上的明暗,也可以是空间上的高低;可以是视觉上的大小,也可以是距离上的远近。无论哪种对比,对于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而言,对比都是非常富有表现力的摄影手法之一。
  选择与主体有对比的拍摄场景
  这是拍摄于路边的一个流浪歌手,处于阴影中的背景较暗,人物主体由于接收到来自天空的漫射光以相对较亮的影调呈现,明暗对比让人物主体更显突出。在主体与背景有亮度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加大亮度差,重点表现亮部的被摄体。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环境人像摄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