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腹泻治疗发热几小时后就医会得肾病综合征吗

您的位置: →
→ 感染性腹泻发病原因
感染性腹泻发病原因
我已经拉了5天了 一开始吃了盐酸环丙沙星 没怎么用 后来去医院 医生给我配了肠炎宁和挂了点滴 注射用硫酸代替米星 还是不管用 我换了医院做了粪便检查 说发现霉菌了 这是细菌么?怎么这么顽固 我最近几天一直不停地拉 去医院配的药也不管用 我在吃痢特灵 吃了后不拉了 肚子还是咕噜的 药性过了后又拉 怎么办 难道一直吃这个?有人说霉菌很顽固 很难医治 是不是这样的?请医生告诉我该怎么办第一次补充提问:( 18:59:27)医生给我配了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和易蒙停 但是我现在还在吃痢特灵 现在是没拉了 但是我感觉药性已过 又会有点不对劲 怎么办
病情分析:70%的腹泻不需要用抗生素 在医学上,每日大便三次以上,并且是稀便,即称之为腹泻,俗称“拉肚子”.急性腹泻大部分是由各种病毒,细菌,病原虫等微生物引起,统称为感染性腹泻.常见的致泻微生物有轮状病毒,志贺菌,空肠弯曲菌,致泻性大肠杆菌,副溶血弧菌.此外,还有霍乱弧菌,沙门菌,隐孢子虫等. 意见建议:经常碰到很多病人一“拉肚子”就要求医生开抗生素.是不是所有腹泻病人都要用抗生素才能治好呢?其实不是这样.研究表明,我国的腹泻病人大约30%需要抗生素来治疗,70%不需要也不应该用抗生素治疗. 不滥用抗生素”是腹泻临床治疗上的一条重要原则.对30%的腹泻患者需要用抗生素的,一定要用,如不及时应
病情分析:急性腹泻期,脱水过多者应补充水分.病情缓解后,可给患者细软少油的米汤,稀粥,面以及淡茶水,果汁等.这些食物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可补充热量和维生素.一些粗质通便的蔬菜和易使肠胀气的豆类不宜吃.慢性腹泻由于拖的时间长,易造成体内多种营养素缺乏,而使肠道处于病变之中,因此补充营养要精心配制.腹泻患者饮食应是少油腻,少渣,高蛋白,高热能,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食物.少吃多餐,可食蒸蛋,肉泥,鱼,面条,菜泥,苹果,香蕉等食物,隔夜食物要煮沸消毒后再吃.专家提示,腹泻以后不能禁食,而且要特别注意的是合理的补充水分,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减轻腹泻症状.意见建议:营养治疗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慢性腹泻病程长,
请问我在两年前就经常拉肚子,吃了药就便秘,如果换一下环境症状就会减轻一段时间,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比以前又严重了,曾经吃了两个月的中药,还吃了一段时间的补脾益肠丸和人参健脾丸都没见效果,大便消化的一点都不好,到最后总有黄色的粘液,呈胶胨样,有点粘,很少有出血的时候,一般大便到最后就只剩下粘液了.一天吃完饭,不敢喝水,一喝水就要往厕所里跑,一天两三次,吃饭没什么影响,就是不能喝水,现在又严重了,腹泻更厉害了,最后很稀薄,就象水样.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如果我到医院检查,应该做哪方面的检查,谢谢您的帮助!!第一次问题补充:( 18:49:48)谢谢各位的回答,都好几年了,可能是细菌性腹泻吗?以前检查过大便,医生说没问题.还有我也吃过附子理中丸没见效果.如果去医院做肠镜检查都是怎么检查?需要多少钱?如果真是结肠癌的话,那严重吗?谢谢!!!第二次问题补充:( 16:13:55)换一个环境,或平时吃些水果症状就会减轻
正常人一般每日排便一次,个别人每日排便2~3次或每2~3日一次,粪便的性状正常,每日排出粪便的平均重量为150~200g,含水分为60%~75%。腹泻(diarrhea)是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粘液。腹泻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门不适、失禁等症状。腹泻分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腹泻发病急剧,病程在2~3周之内。慢性腹泻指病程在两个月以上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
腹泻的原发疾病或病因诊断主要须从病史、症状、体征、常规化验特别是粪便检验中获得依据。许多病倒通
腹泻是指大便的次数增多,每天大约排便三次,并且大便量增多,粪质有改变,稀薄,混有脓血粘液或不混有脓血粘液。夏季是患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得了腹泻应及时就医。
据河北医大一院消化泌尿内科马金城主任介绍:按照腹泻发病部位,分两大类,一种是小肠性腹泻,一种是结肠性(大肠性)腹泻。小肠性腹泻一般指大便次数一天三至十次,个别不计其数,伴有脐周疼痛,粪质明显稀薄,水样性或脂肪泻,(脂肪泻指大便油亮,有臭味,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另外,无里急后重(大便完还想便);结肠性腹泻的特点是:腹痛多在下腹部,包括左、右下腹部,大便常混有脓血粘液,可以有里急后重。
产生腹泻的原因总的分两类:一类为感染性腹泻,一类为非感
拉肚子哗哗得拉水 跟水笼头一样 还不想吃东西差不多半个小时拉一次昨天想到事物就要吐不想吃
今天上午开始拉肚子了,前天白天吃的炒羊眼 晚上又啃得大骨头 ,不知道跟这有没有关系,从此就觉得腻中文吃了两粒PPA麻烦医生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及治疗方法 还有饮食的注意事项 谢谢!
根据你的描述,现在症状考虑是由于感染性腹泻引起的。感染性腹泻通常突然发生,常伴有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等不适,腹泻次数多,大便常带粘液和脓血。患者多数情况下因不洁饮食导致,或近期出外旅行。如果怀疑得了感染性腹泻,应及时就诊于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请专科医生进一步明确诊断及治疗。首先明确粪便检查,粪便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微生物,不但可以明确诊断,还可以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最有效的治疗方案。粪便常规检查可以初步判断肠道是否有炎症反应,有无出血,可发现红白细胞、寄生虫、脂肪滴或未消化的食物,帮助诊断;其次需要血常规检查,炎症性腹泻患者血常规结果提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率可增高。另外腹泻严重患
病情分析:您好,根据您的描述考虑为急性肠炎考虑是不洁饮食引起的意见建议:消炎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服用思密达可以很好的覆盖病毒保护肠道粘膜,,肠道功能紊乱可以服用妈咪爱,源首,培菲康等活菌药物调整肠道,出现没有精神就是腹泻排除水分过多,应该及时去医院输液治疗防治脱水情况,尽量先吃点米汤,稀饭减轻胃肠压力
拉肚子没有治疗过想想知道是什么症状
病情分析:引起腹泻的原因有很多
(1)饮食不当:如吃得太多、太油、太冷,频繁地调换新食品,或吃了腐败变质有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等,都容易引起小儿腹泻。。
(2)不良剌激:受凉、过热、精神情绪不佳,或过分紧张或受惊吓,也会引起腹泻。
(3)过敏性腹泻:因吃了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面致腹泻。
(4)其他: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糖原性腹泻病等。指导意见:建议你还是到医院去看一下,原因有很多,所以不能太早下结论,要结合具体情况来针对治疗
病情分析:拉肚子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就和消化有关系。
 着凉拉肚子,紧张拉肚子,考试拉肚子,旅游拉肚子等症状,这种病在医学上称为肠易激综合征。又习惯地称为慢性肠炎、神经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结肠痉挛、粘液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指导意见: 着凉拉肚子夏天快到了,天气一点点热起来,一般人认为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却忽视了在防暑降温中可能出现的着凉,比如在空调房间久坐,贪凉睡在地上,暴饮啤酒、大量饮用冰镇饮料等很容易让您的肠道感到不适,其中最常见到的是着凉引起的拉肚子,这种拉肚子一般伴有腹痛、腹胀、肠鸣、便后不尽、粘液便等。到医院看病,一般医院仅控制症状,给与解痉和止泻药,或者给与心理治疗和催眠治
请问我腹泻都已经有四天了,每天拉四到五次,是什么原因呢?大便和正常的也差不多的,没有血的,我也没有吃生冷东西
引起肠原性腹泻的原因有:
(1)肠道炎症:肠道炎症所引起的腹泻可分为感染性炎症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A.感染性炎症性腹泻:为最常见的一类腹泻,常见于:
a.病毒感染:按发病率高低顺序分别为:轮状病毒(其中包括A组轮状病毒,成人腹泻轮状病毒),肠腺病毒,诺沃克病毒,埃可病毒,星状病毒,冠状病毒,嵌杯样病毒,Norwalk因子以及其他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腹泻等.
b.细菌感染:细菌感染所致的感染性腹泻十分常见,呈全球性分布,如细菌性痢疾,沙门氏菌感染,霍乱,副溶血弧菌感染,弯曲菌感染,溃疡性肠结核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胃肠炎等.
c.真菌感染:如肠念珠菌病等.
你好,可以看看肛肠科的医生.做结肠镜检查最好.需要警惕肠道疾病引起的.有结肠炎的可能.另外一定要禁烟 ,酒,生冷辛辣食物.另外可以服用消炎药或者结肠炎丸.还需要注意是不是肠功能紊乱或者肠道菌群失调.如果肠道菌群失调可以服用整肠生胶囊和补脾益肠丸调节治疗,最好确诊以后制定治疗方案.
注意饮食,不吃生冷油腻,不抽烟喝酒,不饮茶,不吃高脂肪和强碱食品,少吃硬水果,多吃流质食物,可吃馒头包子,生活应该规律,注意锻炼和休息,以养为主,以治为辅.
日常饮食宜采用软而容易消化,富于营养的食物.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还可选食一些有抗茵,消炎,清热解毒功效的食物或药物,如马兰头,马齿苋,菊花脑等.在病症间歇
经常肚胀,屁多,拉完肚子后肚子就不痛了,五年,不详检查过,说没病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治疗,最好是偏方和食疗
病情分析:经常肚胀,屁多,拉完肚子后肚子就不痛了,考虑是着凉引起的肠炎.意见建议:建议你喝两支庆大霉素注射液就会好的,天冷注意保暖,不要吃辣的凉的食品.
病情分析:腹泻是指大便的次数增多,每天大约排便三次,并且大便量增多,粪质有改变,稀薄,混有脓血粘液或不混有脓血粘液.夏季是患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得了腹泻应及时就医. 据河北医大一院消化泌尿内科马金城主任介绍:按照腹泻发病部位,分两大类,一种是小肠性腹泻,一种是结肠性(大肠性)腹泻.小肠性腹泻一般指大便次数一天三至十次,个别不计其数,伴有脐周疼痛,粪质明显稀薄,水样性或脂肪泻,(脂肪泻指大便油亮,有臭味,含有不消化的食物).另外,无里急后重(大便完还想便);结肠性腹泻的特点是:腹痛多在下腹部,包括左,右下腹部,大便常混有脓血粘液,可以有里急后重. 产生腹泻的原因总的分两类:一类为感染性腹泻,一类
我这几天拉肚子,都吃的很清淡,可是小孩在吃奶,由于吃的太清淡了,所以奶水不浓,现在有一天没拉肚子了,可以吃油腻的东西吗,因为家人都说要吃的油点奶水才好,或者请问能给我个建议吗,吃什么奶水能浓点,谢谢12.15我之间咨询了在线医生说我是冻到了,建议我多吃点鸡蛋,脚部保暖,用热水袋在腹部呼呼,效果不错,我现在已经有一天一夜没拉了之前吃的太清淡了,所以奶水不浓,家人说要吃油一点,奶水才浓,我现在已经有一天一夜没拉了,请问能不能吃油腻的东西,或者是给我个建议吃什么奶水才能浓点,因为现在的奶水就跟白开水差不了多少了,很淡
病情分析:现在腹泻好了,当然是可以吃的啊.意见建议:建议多吃猪蹄,花生,鲫鱼汤,醪糟.芝麻炒熟,加入盐少许,进餐时作副食,可快速增乳汁,吃得越多奶来的越快.保持好的心情和休息时间和质量.当然月往后乳汁月有可能清稀的啊. 提问人的追问
16:19:29我只是这段时间没有拉大便,这样能不能证明我的腹泻好了啊,
病情分析:你好,你的情况可以适量的添加一些有营养的食物意见建议:建议可以喝一些鸡蛋汤,或是清淡一点的鱼汤,但是不宜过多,以免在引起腹泻
大便不成形,次数多3年未治疗请帮助分析病因病提供治疗意见
病情分析:如果你一天跑三趟以上的厕所,那你多半正在经受腹泻的折磨,腹泻在大部分人眼里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它对身体的损害却不可小视.所谓好汉也架不住三泡稀.严重的腹泻可引起脱水和身体电解质紊乱,危及生命也绝不是危言耸听,尤其是老人和儿童. 消化不良,食物中毒,情绪紧张,豆类食品,胰脏疾病,癌症,通便剂,制酸剂,咖啡因,寄生虫,结肠炎,病毒,病菌或其他微生物,喝了不干净的水,吃了变质的食物,食物或化学物质过敏等,均可能引起腹泻. 腹泻病人必须喝大量的水分,例如生理盐水,角豆树茶,胡萝卜汁及绿色饮料(含叶绿素).如果情况未见好转,或粪便中带血,则要看医生.可以作一次过敏测试,以了解你是否对某种食物过
病情分析: 腹泻的原发疾病或病因诊断主要须从病史,症状,体征,常规化验特别是粪便检验中获得依据.许多病例通过仔细分析病史和上述检查的初步结果,往往可以得出正确诊断.如诊断仍不清楚,可进一步作X线钡灌肠和钡餐检查,和(或)直,结肠镜检查.如仍无明确结论,则须根据不同情况选用超声,CT,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等影象诊断方法以检查胆,胰疾病,或进行小肠吸收功能试验,呼气试验,小肠粘膜活检以检查小肠吸收不良.意见建议:腹泻是症状,根本治疗要针对病因.一般腹泻早期可以吃些加咸菜的清淡米汤,中期好转后最好吃面条等流质食品,少喝牛奶,忌生冷,大蒜.即使腹泻停止后的七天内也不能吃过于油腻的鱼,肉,否则
感染性腹泻发病原因相关热门回答医院公告: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 科室介绍&
&&& 发热肠道门诊又称感染性疾病科(简称感染科)。感染性疾病科诊治感染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或寄生虫引起的疾病,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流感、感冒后咳嗽、急性胃肠炎、感染性腹泻、尿路感染、细菌性食物中毒、菌痢、水痘、腮腺炎、伤寒、钩端螺旋体病、麻疹、肾病综合征出血热、水痘、带状疱疹、疟疾等。感染性疾病常见症状有发热、咳嗽、腹痛、腹泻、呕吐、头痛、尿频、尿急、尿痛、便脓血、皮疹、黄疸、体表化脓性肿物、全身不适、意识障碍等。&&& 发热的常见病因是感染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如感冒、肠炎、咽―扁桃体炎、肺炎、支气管炎、结核性胸膜炎、乳腺炎、胆囊炎、肾盂肾炎、脑(膜)炎等。非感染性发热少见,主要有恶性肿瘤、免疫反应、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体温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人们如果不慎受凉饮冷、饮食不洁,容易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细菌性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菌痢、伤寒等胃肠道传染病,夏秋季节为发病高峰,故每年4~10月开展粪便采样。&&& 曹青山 主治医师 医学硕士&&& 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感染性疾病如感冒发热、胃炎、肠炎、支气管炎、肺炎、尿路感染、腮腺炎、水痘等以及中医调理盗汗多汗、消化不良、更年期综合征、腰痛、痤疮、黄褐斑、子宫肌瘤、慢性疲劳、亚健康状态等。专长治疗感冒反复发热、长期发热、内伤发热、感冒后咳嗽、慢性咳嗽。&&& 门诊时间:周一至六上午在发热门诊,周四、五下午在内科5室&&& 电话:&&&
健康热线:88  地址: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朝阳中路160号  
版权所有 & 2013 连云港市中医院   苏ICP证010051号  技术支持: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 Reserved感染性腹泻临床与病原学分布及耐药分析--《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感染性腹泻临床与病原学分布及耐药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细菌感染性腹泻的临床及病原学分布特点,根据临床表现及肠道致病菌的致病特点,进行致病菌的种类及耐药性的监测,进而指导本地区经验性治疗感染性腹泻及避免滥用抗生素,使本地区医疗卫生资源得到更合理使用与节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8月至10月及2010年5月至10月新疆医科大学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道门诊感染性腹泻患者临床及细菌学特点。根据检出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统计资料,计数资料行X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因腹泻就诊的183例患者中,26例粪细菌培养阳性,包括志贺菌属感染14例,占53.8%,大肠杆菌属感染5例,占19.2%,沙门菌属感染3例,占11.5%,肺炎克雷白菌、嗜水气单胞菌、摩氏摩根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感染各1例。因腹泻就诊者在每年6至10月多见,志贺菌属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可伴有脱水,大肠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沙门菌感染主要以腹泻、腹痛、发热为主。感染性腹泻的发病率在大于60岁的老年人中更高,主要肠道致病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较高,从33.3%到66.7%不等,志贺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也在升高。结论: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道门诊细菌感染性腹泻患者粪细菌培养阳性率不高,仍以志贺菌属为主要致病菌。主要肠道致病菌对氨苄西林、氯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的耐药率较高,志贺菌对喹诺酮类的耐药率也在逐年升高,提示多重耐药性正逐渐形成,抗生素滥用严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R446.5【目录】:
摘要7-8ABSTRACT8-10前言10-12内容与方法12-15 1 研究对象12-13 2 试验方法13-14 3 统计学方法14-15结果15-21讨论21-29小结29-30致谢30-31参考文献31-34综述34-42 参考文献38-42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2-43导师评阅表4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振武,刘怀珠,吴金菊,刘旭祥;[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聂青和;;[J];传染病信息;2005年02期
聂青和;;[J];传染病信息;2007年04期
聂青和;[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4期
梁大斌,林玫,李翠云,唐振柱,龚健,王鸣柳,权怡,谭冬梅;[J];广西预防医学;2003年01期
靳静;桂林艳;;[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3期
魏承毓;;[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3期
陈胜林;[J];疾病监测;2005年03期
张静;;[J];疾病监测;2007年08期
聂青和;[J];临床内科杂志;2003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思华;吴运秋;;[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徐少保;吴晓玲;沈强;;[J];安徽医药;2007年08期
齐蕾;周翠英;罗天峥;;[J];安庆医学;2000年04期
胡江;陈道利;夏峰;;[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徐飞;迟富丽;谈华;刘雪梅;阳艳丽;钟天鹰;;[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王久伶;王晶;涂银萍;;[J];北京医学;2012年06期
袁奋;胡佳;田燕;马国祥;;[J];兵团医学;2008年01期
海山·卡德尔拜;刘民;代小秋;李晓光;李玉玲;杨雪松;鲁炳怀;汪整辉;朱凤霞;吴华;赵旭;胥婕;宁永忠;;[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齐伟;黄文芳;;[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陈翠珍,房海,张晓君,巩元芳,葛慕湘;[J];水产科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君文;金敏;;[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唐振柱;钟格梅;;[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杨宇容;;[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青年科技协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董建元;陈建梅;张思华;赵冬云;王敏;;[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柳巨雄;[D];吉林大学;2005年
王秀英;[D];四川大学;2006年
马玉霞;[D];兰州大学;2007年
王勇;[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董世山;[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宁浩勇;[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邱驰;[D];沈阳农业大学;2008年
毛雪丹;[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曹慧慧;[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齐伟;[D];泸州医学院;2011年
欧阳吉隆;[D];海南大学;2011年
龚双喜;[D];南华大学;2011年
周东辉;[D];大理学院;2010年
王俊;[D];天津医科大学;2011年
王月娜;[D];集美大学;2011年
王珊;[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王艳霞;[D];山东大学;2011年
殷冬林;[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聂青和;;[J];传染病信息;2005年02期
聂青和;罗新栋;;[J];传染病信息;2006年01期
聂青和;;[J];传染病信息;2007年04期
董丽娟;[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2年04期
聂青和;[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4期
姜胜玲,林河,周文华;[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年02期
吴海波;郭潮潭;;[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年01期
罗耀星,蔡汉港,林鹏,李建基;[J];广东卫生防疫;2001年02期
金玉,张春芳;[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2年01期
肖政;[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志平,虞爱华;[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5年03期
紫媛;;[J];健康天地;2002年08期
蒋陵岚;李启宇;;[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年S1期
侯凤琴;王勇;孙新婷;王贵强;;[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年05期
王军;刘玉琦;周先志;周志平;叶文华;曲芬;;[J];人民军医;2010年10期
梁思泉;;[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0年01期
余平;刘凤奎;;[J];中国临床医生;1992年06期
陈帼英;;[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1993年02期
吕勇,陈克田,林治娥,史绍山,迟恒岩,李淑芹,范永岗,李心国;[J];青岛医药卫生;1995年09期
江立怡;[J];中国校医;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泽民;;[A];第四届第三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何泽民;;[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陆碧茹;丁灿华;熊田甜;李苑;吴泰顺;;[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王大伟;杨月清;;[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杨万美;;[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聂青和;;[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李春萍;李峰;;[A];中国医院协会第十六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9年
王琳娜;;[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王琳娜;;[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王艳燕;周登仁;黄桂花;;[A];廿一世纪微生物学发展前沿与应用新技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宋芳;[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N];云南日报;2007年
赵炜;[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王祺;[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5年
钱峰;[N];健康报;2007年
记者 赵宏;[N];西安日报;2007年
李学梅;[N];北京日报;2007年
麦文伟 陈春梅;[N];中国国门时报;2006年
马艳红;[N];中国医药报;2007年
陈玉;[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霍云雯;[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1年
张玉侠;[D];复旦大学;2008年
刘颖;[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龚智翔;[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程蓉;[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徐世民;[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庄天彦;[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梁锦俊;[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杜广亮;[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赵艳玲;[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陈洁;[D];浙江大学;2010年
帅领;[D];西南大学;2008年
时景伟;[D];吉林大学;2008年
秦小玄;[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麻烦谁把昨天说发热感冒不用挂水的帖子顶一下_沭阳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07,267贴子:
麻烦谁把昨天说发热感冒不用挂水的帖子顶一下收藏
毕业季,你准备好了吗?
本来就不挂
你感冒发烧啊?
     [我深知我不讨人喜欢]    [所以我不曾是谁的累赘]  〔我叫小纪,我为自己代言〕            小纪[KISS MARK]
新华网北京8月27日电(记者杨进欣)一面是每年数十万例药品不良反应由输液引起,一面是人均一年要挂8个吊瓶的现实;一面是国外输液治疗不亚于一个小手术,非常慎重,一面是国内各医院输液处人满为患的景象……“输液成瘾”,已经成为一个人所共知的医疗怪相。   今年3月份,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在北京各大医院中率先取消了普通门诊输液,剑指过度输液现象。近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明确无需输液治疗的53种常见病、多发病,向过度输液“开刀”。   输液:多少药品不良反应“元凶”   输液又称静脉注射、挂吊瓶、打点滴、挂水。“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原则。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手段,输液主要用于病情较重患者的治疗。   但在各方利益驱使下,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输液大国”。各大医院输液室经常人满为患,很多时候不得不在走廊里挂吊瓶。此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披露了一个惊人数据: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   这种过度输液已严重危害着人民的健康和安全。《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852799份,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55.8%;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3.4%。提示静脉注射给药途径风险较高,选择合理的给药剂型、途径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方法。   现实中,“辽宁鞍山4岁女童输液抽搐2小时后死亡”“6岁男童输液后死亡”“柳州第四人民医院1月内发生两起病人输液身亡事件”……诸如此类输液死亡的事件频频见诸媒体。“输液成瘾”,仿佛成为一个难以打破的“医疗怪圈”。   医院:门诊对输液说“不”   “门诊不输液、无感染不输液,可以去投诉,欢迎来理论。”这是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新规定。   作为北京第一家取消普通门诊静脉输液的医院,自今年3月16日起,这家医院门诊医生(除儿科、麻醉等外)不得开具静脉用药处方,病情紧急的转急诊科治疗,急诊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审慎开具静脉输液。   取消门诊输液的倡导者和决策者——航空总医院院长高国兰教授说,下决心推行这项决策,最根本目的在于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合理施治。现代输液治疗是从西方传来的,西医输液最初针对的只是抢救病人,至今在国外输液治疗不亚于一个小手术,非常慎重。国外很多大医院没有输液室,而国内绝大多数医院都有门诊输液,门诊输液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就医习惯。就医观念的不正确,是目前国内抗生素滥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决定在航空总医院取消普通门诊输液前,我们前后权衡了小半年。”高院长说,主要是这里面有很多压力——比如医生的管理及知识更新,医院收入的合理化引导,医生向病人解释会加重工作负担等等,都是管理者要提前考虑到位的,最让人不可把控的也是最现实的是来自“坚决要输液”患者的压力。   事实上,这一举措得到了绝大多数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取消门诊输液4个多月成效明显:航空总医院日输液量由原来的300-400人降到70-80人,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比例从15.3%降至7.61%,药品不良反应率下降了51%。   高国兰说,用通俗的话讲,不仅过度输液问题管住了,而且患者的药费负担减轻了,抗生素用得少了,用药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医院没有发生过一起因未在门诊输液而延误患者治疗的病例,赢得了患者信赖。”   患者:输液有凶险应审慎   继航空总医院做出有效尝试后,安徽省卫生计生委日前也出台政策,向过度输液举起了“手术刀”。   8月18日,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发出通知,确定了门、急诊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共计53类不需要输液治疗的常见多发病,包括普通感冒、上呼道感染、小儿腹泻等。并明确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出现病情危重,发展迅速,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三种情况下才使用静脉输液。医疗机构每月随机抽查处方进行点评,安徽省卫生计生委将于发文三个月后组织对省直医疗机构检查并对各地医疗机构进行抽查,检查结果将对全省进行通报并纳入对各地的目标考核。   但也应该认识到,遏制过度输液绝不仅仅是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责任,患者要转变“只有输液才能见效,才好得快”的认识误区,遵循“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的就不静脉注射”的原则。   航空总医院呼吸专家邹水兰认为,医院和医生有必要让患者知道,相比口服和肌肉注射,输液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由于输液是一种侵入性、有创伤性的给药方式,药物通过针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救治起来很麻烦。输液器具、消毒和配药时操作不合格,输液的过程还会成为一道桥梁,让病毒、病菌能够轻松进入人体。即使消毒、操作都合格了,也存在着不溶性微粒残留体内的风险。   专家指出,感冒输液并不比吃药好得快。著名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孙忠实教授称:“在所有输液中,至少有一半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公众也应该理性认识到,为了自身健康,能不输液就不输液。五十三种不需要输液的疾病:一、内科  1.上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病毒性咽喉炎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体温38℃以下  3.支气管扩张无急性炎症者  4.支气管哮喘处于慢性持续期和缓解期  5.肺结核(播散型肺结核除外)  6.间质性肺疾病无明显呼吸宭迫  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  8.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  9.高血压亚急症  10.慢性浅表性胃炎  11.无水、电解质紊乱的非感染性腹泻  12.单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13.轻度结肠炎  14.无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  15.具有明确病因的轻度肝功能损害  16.多次就诊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考虑功能性胃肠病  17.急性膀胱炎  18.无合并症的自发性气胸  19.单纯的房早、室早  20.无急性并发症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21.无特殊并发症的、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面肌痉挛、运动神经元疾病、多发性抽动症、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症、偏头痛  22. 癫痫(癫痫持续状态、癫痫频繁发作除外)  23.无特殊并发症的脑血管疾病的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疾病的非急性期)  24. 无特殊并发症的肾性贫血、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  二、外科  1.体表肿块切除术后  2.轻症体表感染(无发热,血象正常)  3.轻度软组织挫伤  4.小型体表清创术后  5.浅静脉炎  6.老年性骨关节炎  7.非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症和椎管狭窄症  8.闭合性非手术治疗的四肢骨折  9.慢性劳损性疾病  10.慢性膀胱炎  11.慢性前列腺炎  12.前列腺增生  13.无合并症的肾结石  14.精囊炎  15.急性鼻炎、各类慢性鼻-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窦炎无并发症者  16.急性单纯性咽炎、慢性咽炎、急性单纯性扁桃体炎  17.急性喉炎(重症除外)、慢性喉炎  18.急慢性外耳道炎、急慢性中耳炎无并发症者、外耳道湿疹、鼓膜炎  三、妇科  1.慢性盆腔炎  2.慢性子宫颈炎  3.无症状的子宫肌瘤  4.前庭大腺囊肿  5.阴道炎、外阴炎  6.原发性痛经  7.不合并贫血月经不调(功血)  四、儿科  1.上呼吸道感染:病程3天以内,体温38℃以下,精神状态好。  2.小儿腹泻病:轻度脱水可以口服补液者。  3.毛细支气管炎:轻度喘息者。  4.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无发热、精神状态好,血象不高者。
帮你拉上来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非感染性腹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