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例子,会幸福吗

北京大学等一批大学正在培育“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吗?
我对我们的教育,包括北大教育所培养的一些“尖子学生”(当然不是全部)感到担心。这是教育的两极分化在另一端所结出的恶果。我并不一般地反对精英教育,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精英”。在我看来,真正的精英应该具有独立,自由,创造的精神,应该有社会承担意识;而我所担忧的是,我们前面所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一批“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所谓“绝对”,是指一己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驱动力,为他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同时,他们又惊人的“世故老成”,经常作出“忠诚”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因此,他们要成为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的。问题的严重性,大概也就在这里,弄不好就会成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对未来国家、民族的发展,欠下的一笔无法偿还、弥补的债。
摘自:我对的三个忧虑——钱理群就北大110周年校庆及《寻找北大》答采访者问
【的回答(111票)】:
我有预感这将是一篇长文,我不指望各位能理解北大人的无奈,唯一的希望就是各位评论的时候能看完全文再评论,不要仅仅抓住我的一句话猛拍。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我撑死了也只是一个本科生,不可能感受到北大的每个院系学生的心态。毕竟北大很大,钱教授这样一棒子打死,说实在话,我无法全面赞同,毕竟钱教授自己也说了不是全部学生。
我无法全面回答这个问题,只能提供我知道的事实和我的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对于我的答案,我对真实性还是有自信的。
如果说北大在培养,不如说全社会都在培养。读了四年北大清华,转身就成了国家的祸害了?还没那么夸张好不?
各位回忆或者联想一下,在高考的体制下,什么样的人能考上北大清华?想起来没?那个从早到晚坐在座位上学习的,基本不和同学说话的,外号“标准答案”的人,最后考上了北大清华。所以,要考上北大清华,必须付出代价,什么代价,牺牲玩的时间,牺牲和别人交流的时间。但这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只是对自己更狠。所以能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些自我了,这不是普遍现象,但在一些高考压力大的省还是比较明显的吧。再回想一下自己高三的时候为什么玩命?为什么努力?大家都一样。
当你辛辛苦苦努力在高中学习的时候,你的家长、老师甚至亲戚朋友都指望你考上好找好工作然后赚钱,我想很多人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当你熬出头考上重点大学,甚至清华北大的时候更是如此,就跟古代考中状元一个样,学校还会打条幅(多无聊)说我校XX考上北大清华了,特别是农村来的学生,压力更大。
实际上呢,真正的“好”专业就那么几个,运气不好到了哲学、历史、考古,就业形势还真不如去个人大、浙大的稍微好找工作的专业。我不是说这些院系教学水平不高或者怎样,只是当你在找工作时背负北大的光环的时候,你的亲戚和朋友只会说一句话:北大毕业的还会找不到好工作?
当你找完工作之后,如果月薪不高,他们会说:北大毕业就这么点钱?
这是我和我同学们的亲身经历。
你可以说现在的学生物质或者拜金,但是当你走过这么一个成长路线之后你就身不由己了。很多不拜金的人,也许是因为他们有足够的金了。而且现在难道只有北大清华的学生在追求高薪的工作么,北大清华的学生也是人,很多也是普通人,也想穿漂亮衣服吃好吃的。他们的拜金程度跟大多数人一样,只是他们比普通人更牛。当你学个英语、历史、考古甚至中文发现那些高考比你低二三十分的人因为去了个稍微次一点的学校学了所谓的热门专业然后在职场如鱼得水的时候,你才能体会到部分北大清华学生的心情。
我在上一段希望说明一个问题:在北大清华这些中国顶尖的学校里,不止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或者钱途要求很高,你的家人朋友,甚至社会都对你们抱着一种希望(当然这种希望不止是挣钱)。而本来就是普通人的北大清华学子,在大学里可以好好读书,可以去干自己的喜欢的社团。这个大多数人都做到了。
做到了,So what?
我来更直接一点回答这个问题,北大清华这些学校的老师从来没有想过把学生培养成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哪个北大的老师不是老老实实教书,虽然有些老师上的课水,但还不至于祸害学生。以我的亲身经历去谈吧,英语系的老师现在基本上全都是海外归来的博士,极个别是北大自己的博士,系规模比较小,一届本科生就50人左右,老师也不是很多。老师们用淡泊二字形容也不是很夸张,因为都是学文学、语言学出身,所以比较文艺,说英语系文艺也不为过。文艺的结果就是,老师们除了认认真真地上课,其他什么都不管,他们以自己心中读文学的学生该有的素养来要求我们(这一点我很感激),但是对找工作的事情了解甚少,也谈不上对将来的规划。但是当开始找实习的时候,世道就变了,上个月我同学发了条微博,她平时表现也挺好,说去去面宝马的实习,对Hr谈的什么经济术语了解很少,磕磕巴巴不知道说什么,然后她下一个女生谈的头头是道,hr问是哪个学校,女生答曰:中华女子学院。我没有用所谓的北大的优越感去鄙视其他学校的学生,因为当我知道这个故事的时候,哪还有什么优越感可言。北大的大多数文科学生都会经历相似的问题,当他们读了4年莎士比亚、华兹华斯、爱默生、梭罗、中国古典文献、罗马帝国衰亡史、理想国、西方哲学史之类的书籍,自以为受到人文精神熏陶、GPA也不低简历也不难看,然后出去找工作的时候,却发现这个职场基本不需要他们引以为豪的文学、古典文献、哲学和历史、国际关系学。而多数北大人的最低要求,不就是找个不错的工作吗?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北去修经双的原因了,而今年不仅国家发展研究院开了经双,经济学院也开了经双,两个加起来700人,其实是很恐怖的一个数字。
所以说北大没有人文精神的人就请停了吧,我不知道49年以前北大多有人文气息,至少现在也不弱,当然不限于我说的文科院系哦。
我跟理科的学生接触也不少,当然理科我不能说文艺,就是理科生该有的模样。
那么为什么会有“精致的利己主义”这个说法出现呢。
第一,有一些北大人,他们太努力了,努力地去学习,努力地去工作,努力地申请,努力地干跟自己有关的事情,他们看起来不关注实事,不关注中国的社会问题,甚至也不怎么关心跟自己无关的校园,甚至基本不上校内微博。跟同学的关系也很好,以大牛的身份出现,最后拿了美国名校的Offer或者是投身金融等高薪行业,就这样消失了。我不是说所有的大牛都是如此,但我不能否认有这样人存在。他们能称之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么?他们内心到底是明还是暗?我不知道,他们的比例是多少我说不好。他们跟很多普通人一样利己,不同的是,他们是所谓的成功者。
大概就是因为这些人,加藤嘉一会说很多北大人没有公共意识,我就不贴原文了给个链接
第二,还有一部分人,他们一开始就知道这个体制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主动去迎合这个体制,他们主动的在团委学生会里接受党的领导,说是学生工作,其实他们已经把学校当成了官场的缩影。因为他们太聪明了,他们知道如何在体制内如鱼得水,如何通过另一条路让自己的更成功,并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这样的人,用钱教授所说的形容,我觉得不为过。
以上两种人,在北大绝不算多数,甚至是少数中的少数。
说一些北大人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说白了,他们只是想在这个国家找到出人头地或者生活得更好的方法而已,我不想说国家的体制决定了大学生,但是适应体制要比改变体制容易的多,也安全的多,不是么?即使是20多年前的柴女士,她够勇敢,不也是失败之后去了普林斯顿(没记错吧),然后去了华尔街以捐钱的形式支持祖国的民主事业么?
很多人像柴女士一样,走了出国的道路,有些人根本就没想在中国生活,从大一开始就开始“手捧红宝书,心向美利坚”。他们和很多人一样,对这个国家不满,不同的是,跟留在国内发牢骚的同学不同,他们真的出去了、移民了。
最后按照我长回答的惯例吐个槽,在北大清华缺什么的问题里,很多人说政治体制就决定了北大清华好不了,但是在这个问题的评论里,有人说“他们可以选择不世俗嘛,很多人可以的“。我想说的是,不世俗的牛人是有的,很多在美国名校和中国名校里当教授。世人真的让北大清华学子压力颇大,一方面大家都是普通人,都从小接受党的领导,到大学也是如此,知道北大清华根深蒂固的问题,但另一方面又对这个体制下所谓精英的学生抱有改变自己、改变体制的希望。殊不知北大清华又如何呢?再回想一下考上北大普遍是那些学生?想起来没?
我不想为一些北大人的所作所为找理由,只是不管在哪个社会,生存需求永远是第一位,真正大公无私毫不利己的人,也许根本无法为社会做贡献。那些历史上为社会做出很大贡献的人,他们一点利己动机都没有?
不要给北大清华人带所谓的光环了,因为本质上,社会根本就没把北大清华当回事,怎么能指望只是在一次考试中得高分的人不利己,一点不拜金,然后很有社会责任感地去工作?这跟成绩根本没关系好不?
我可以选择有社会责任感得活着,你也可以,但是我们无法要求一个陌生人。
就社会责任感而言,北大清华人还是应该在社会平均值之上。
我已经把跟这个问题有关的、北大的情况尽量客观地描述给各位,如何定义这种现象,如何分析这种现象,大家随意。
再加点东西吧,是在@鸽子的答案下我的评论:
可能我在答案里把北大人说的有点太过自私了,我说的现象,自然不是普遍现象,只是切合钱教授所说的话的现象。
我说是平均水平,意味着两点:1.我乐观的认为,这个社会中很多人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你说你是普通人,有社会责任感,很多北大人也是普通人,自然也会有社会责任感呀;
2.平均水平,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社会的平均水平,有人高,有人低,这个没有办法,高的人,自然会有责热感的生活下去,至于低的人,未必就不会对社会无用。
【域名顾问陈涛的回答(54票)】:
钱理群说得非常正确。而且这也是部分学者的共识。
1.现象是否存在? 存在,而且严重。
2.这些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最邪恶的官僚,吃人喝血并且拥有高级技能,邪恶技能加成。
3.导致的后果是什么? 对上非常严重的奴才化,对下残暴不仁,恶贯满盈。
但是,你很难具体说出他们违背了什么规则,做了什么恶事。因为他们把规则玩到极致。人脉,人情,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掉一切法律无法帮他们达到的目的。
几十年前,作恶的官僚大部分文化水平低,故意刁难任何一个老百姓,用来体现自己的权利,获得非法的官僚利益,从老百姓手中直接掠夺和受贿。(比如故意不盖章,或者设置非常难的门槛)当时很多人认为是那些官僚年龄大,水平低的缘故。
几十年后,当年轻化,文化程度高的一批奴才走上了大大小小的领导岗位,情况非但没有变好,反而继续恶化。现在受贿已经不是官僚获益的主要手段,而是这些官僚直接掠夺,用独享的权利,牌照,门槛,自己开公司(有一定掩护),独霸市场。手段更加高明,极端,获取利益更加凶残直接。
以北大为例,因为学校被官僚把持,独立的人文精神在49后早就荡然无存,出品的唯有奴才和凶才。他们非常聪明,整体如同猴山上的猴子。 对上是笑脸,对下是屁股。他们拼命向上爬。和上一代作恶多端的官僚相比,特点更加明显。比如,上一代官僚文化低,专业技能大多欠缺,整体素质极差,大多是野蛮粗鲁的作战军人转业的。而这一代,文化水平高,理论水平强大,专业水平未必远逊于社会上的专业商务人士。 但是,他们是猴子。聪明的猴子,他们可以利用一切机会向上爬,专业而敏捷,冷血而狡诈,凶残而虚伪。 他们是老百姓最大的敌人。他们可以肆无忌惮的做任何邪恶的事情,没有人类底限。 比如,著名的左派什么司马南,孔庆东,吴法天,还有骂克林顿的那个女生,各种大大小小的官僚。这些人在钻营技巧上非常了得,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让别人全部死光的猴子派,拔一毛而利天下是他们不为的。而且颠倒黑白,为人民x报海外版写文章,为环球时报,为xxxx网提供一切他们能提供的假话,从而获得特殊保护和权益,是他们的核心利益所在。
以姜昆,朱军,董卿,张绍刚,张斌这样的为例。你休想找到他们做恶的具体事例,但是实际上,他们做恶的方式就是在规则内做到极致,根据法律,甚至根据实用的道德,你都很难说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这一类正是在规则内捞取极大利益的典范,更不用说大大小小的官僚了,那更是专业人士。
他们太聪明,他们是猴山上的猴子,他们占据了猴山上的上流地位。
对上是笑脸,对下是屁股的职业生存技能让他们在开不出莲花的粪坑里里游刃有余,不断壮大。
为什么粪坑里开不出莲花? 除了整个社会的恶劣环境,整个就是猴山,官场整个就是粪坑。北大等被官僚把持的大学又焉能例外?
【张戈的回答(17票)】:
钱理群所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确实已经形成气候,说的没有错。
但是如果从单个学生的角度去讲世间百态,也看似不错。
不过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钱理群所说的正是我们社会需要警觉的,北大清华有其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性,拿来当做例子。也没有什么不妥。相反如果是北大清华的应该更加感到骄傲自豪。
社会问题出现了想要解决,教育自然是最根本的一环。我们作为读过大学的人,甚至作为名牌大学的学生,社会的责任感自然要比一般人更加强烈才对。当然你可以说考上大学,考上北大是自己的本事,我也是普通人。但是如果大家都这样想,这样说,我们对未来还能报什么样的希望呢?如果官员也说~~不要老是说我们贪污,很多官员日子都很苦的你们知道吗?做到现在的位置是我一步步辛苦得来的。我也是普通人。我们该怎么应对?
事实上是,社会如果变得糟糕,有人要遭殃,先遭殃的一定不是受过优秀大学教育的人,也不会是拥有很多社会资源的官员。大学生、优秀大学的毕业生、官员面对着社会问题先哭穷,去博取同情,是很不合适的。社会要想进步想更好的发展,确实需要我们集全国之力打造的教育资源来领路。该承担的我们必须承担。
也许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个普通人,但是我们可以铭记我们该拥有的责任,哪怕只是在自己的身边发生影响也足够。也许我们会成为政府或企业的领导者,那时责任感几乎是你最重要的品质。
我们现在每个人都在想方设法的让自己与众不同,但遇到问题时候,一句我也是普通人——足以。如果真的是面对地震大水,或许我们都只是一个生命而已,但是面对我们自己几千年努力构成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不普通。好奇心+刻苦使我们博学,而责任感让我们有用。
————————————
————————————
我也是普通人。
【国石的回答(8票)】: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经常用一句话来刺激我们,“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大概意思是如果我们在学校里表现不好,就意味着家教不好,爸妈也不是什么好鸟~后来这句话我就很少听到了,后来就在媒体上听到有父母抱怨说电视节目对孩子的影响太大,再后来就是说网络对孩子的影响太大 。父母苦口婆心的教导不抵看电视、或是上网一个月的侵蚀。在孩子教育方面,父母相较于新媒体已经很弱势了。所以再说一个孩子种种缺点弱点的时候,大家慢慢能体会并不能一味的责备家长,电视、网络也有责任,孩子的小伙伴对他的影响也很大。
我举这个看似不相关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一件事儿的果其实有好多的因,任何“一刀切”的归因方式都是不客观和不负责任的。某人说北大等高校培养了这样的学生,那么在这些学生进入北大之前呢,是谁影响的他们?家庭的因素、初高中的因素能回避吗?你看到那些“利己的”“精致的”北大毕业生,是看在一个什么观察点上?他们是刚刚毕业就“利己”并“精致”着,还是进入社会以后半年、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社会的因素能回避吗?
另外,退一步说,就算真的出现了这么多的“精致的利己者”的话,那我用一句话来反驳这是大学教育造成的,这句话是“仓廪实而知礼节”。人们自己吃饱穿暖了之后,知晓礼仪道德的精神贵族才会大量出现;人们在自己的安全和权利得到保障了以后,越来越多的人才会放开手脚的为他人谋福利,无论是性烈者的打抱不平,还是性缓者的公益慈善,都会不断涌现。
可惜无论是吃饱穿暖,还是安全和权利得到保障,在现今的中国都近于奢望。这就好比是在看病难的今天,呼吁老百姓拿出自己的养老钱来拉动消费一样不现实。
所以更多人的想法是,唯有自己有退路了,才会进一步帮助别人。楼上有人说柴女士,那个例子我不了解。我说两个例子,一个是在百度文库版权之争的时候韩寒站出来替作家们呼吁呐喊,他自言因为自己可以用赛车赚钱,所以写作上更自由,不怕封杀。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孙中山,如果他不是定居檀香山,而是住在大陆,在发动革命时恐怕要束手束脚了吧。
如果能使更多的中国人、华人更富裕,并且权利更有保障,我倒希望“精致的利己者”再多些。要知道,“精致的利己者”多了,“精致的利他者”也会多起来的。
【黄星辰的回答(8票)】:
部分同意@陈涛的观点。
当社会都在拼命的发扬利己主义的时候,如果大学不能独立于社会,那么大学只会成为培养利己主义的训练营,好大学就是顶尖的训练营。
但是关于“独立的人文精神在49后早就荡然无存,出品的唯有奴才和凶才”这句话上面,我持有不同意见。北大是有独立的人文精神的,不过这种人文精神被掩盖在汹涌的利己主义下面而已。之所以不为人所知,正是因为这个社会往往会把孔庆东这样容易引起争议想搏出位的人放在明面上,而真正保有人文精神、专心学术与人文工作的老师却无人关注。
我从来不否认北大有很多会利用制度、会把玩规则的人,而且往往这些人会很快地走上高位。这不是北大的问题,而是社会的问题。现在的社会是“小人坦荡荡,君子常戚戚”,很多人选择做了小人,不是因为他不想成为君子,而是成为小人更有利于他自己和家族,更能保证自己的安全,而成为君子,首先就会永远地被埋在最底层。利己主义从来不是错,但问题在于利己必须把损人放在前面,必须把别人的利益踩在脚下的时候,利己主义就成为了毒瘤。
北大不是不出人,北大在人文领域仍然还能撑得住场面。但问题是,现在没人愿意尊重人文,也没人提供这个在人文领域内讨论的平台。民国出人,不是因为民国时期的人比现在的人多么牛逼,而是当时的社会尊重知识。现在不但不尊重知识,而且会钳制人文精神向其他领域的出口。读书在现在已经成为了小资、文艺的代名词,不读书又怎么了解什么是人文?
【庄表伟的回答(9票)】:
说实话,我更加害怕那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没有私心、没有杂念,理想主义,道德至上”的家伙。
利己主义如果能够始终在“规则”之内,那么随着规则的完善与进步,利己主义就是可控的。
而且,推动规则完善与进步,也是“真正聪明的利己主义”,应该持续去做的事情。
————————————————————————————————————
受某匿名用户的启发,增加一段:
钱理群的批评,恰恰是一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典型特征。泛泛的批评北大,却不做实质性的点名批评,既收获了好名声,又回避了正面冲突。为自己攫取了足够的利益,又不会造成什么损失。果然是北大的教授啊!
【林海的回答(4票)】:
整个时代的走向是如此,不能单纯归咎于大学教育。粗糙的利己主义者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之间有高下之分吗?从更长远的时间尺度看,现在的全民皆商是对历史上重农抑商的一种反弹。中国的社会现在并不精致,也不尊重个体。钱先生的期待没有错,但是坐标是以他们那个年代的标准来要求年轻人。道德江河日下,这是不争的事实,但真的是应该由年轻人来负这个责任吗?从父母的早期教育恐怕都在培养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吧。
【luke的回答(3票)】:
整个社会都在培养利己主义者,只不过北大的更精致更高端点罢了
【西西索的回答(3票)】: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我并不一般地反对精英教育,问题是要培养什么样的“精英”。在我看来,真正的精英应该具有独立,自由,创造的精神,应该有社会承担意识;而我所担忧的是,。。。。”
钱老的意思恐怕不是北大太精英了,而是还不够精英:即努力承担起改变体制改变国家的责任。
-------------------------------
但是,谁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呢?恐怕不是年轻人,而是当权者。
【墨垒的回答(3票)】:
其实说白了就是别人在努力挣钱的时候希望有人能抛弃一点私人利益站出来为人民服务。如果北大培养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其他学校培养的就是不怎么精致、很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大家都是娘生爹养,寒窗十几年,因为自己不够努力刻苦或者其他什么原因考学落后人家一头,就一定要人家以后补偿回来?这是不是一种清官思想?总指望救世主?指望别人利他前,先想想自己利他没,然后看看身边利己和利他的比例是怎么样的。
当然,也可能是这个教授自视甚高,或者说视北大甚高,认为北大出来的人就应该像士大夫一样有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理所应当的为人民服务,那也只能说他精英意识太严重了。难道不是精英就不应该拥有“独立,自由,创造的精神,应该有社会承担意识”?
【魏宗照的回答(2票)】:
不讨论一般的同学,只拿这种所谓的名校中比较明显存在的两种学生来说吧:一种是广泛存在且占有比例越来越大的二代们(富二代、官二代等等);第二种是家境一般甚至是很差的同学经过不懈的努力才爬到这个位置上的同学。
对于一个人来说,家庭因素的影响觉得是难以磨灭的。
第一种同学受到的家庭教育大部分都是非常利己的。现在的富二代、官二代的爹妈哪个手里没有流着他人的血汗?富一代们通过主动的迎合体制取得了金钱、地位上的巨大利益,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培养起来的学生们大部分都会受到影响,不断的加深这样的一种认识。在进入到国人认为的名校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掌握社会资源的权力的时候,不大可能舍弃掉利己的方法,这一部分人只能是钱教授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第二种学生是没有办法忽视的一支力量,这一支力量在能够攫取财富权力的时候表现的可能比二代们更加疯狂。究其原因,大部分还是社会以及家庭包括自己所施加的压力实在是太大的,他们不得不走上这样的道路。
这种学生们大部分是家庭境况一般乃至于农村的穷苦人家的孩子经过不断的努力,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之后才有可能站到的制高点上。本来以为进入象牙塔之后能够好好的努力,为了国家的振兴做点贡献,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大学经历了四年的本科学习,或者再加上几年的硕士阶段的学习之后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发现理想和现实完全不是一回事。自己想按照书上所教的理想的状态为社会奉献的时候,发现社会根本不给你这样的一个机会。找工作的时候发现用人单位根本就不需要你自己理想中的那个人,最后为了补偿家庭培养这样一个学生付出的牺牲、为了迎合社会其他人给予的巨大的光环效应下的压力,只能逐渐的屈服于这个社会。如果不屈服于社会,怎么面对家人?怎么面对社会上他们对于北大清华乃至名校们所赋予的其实本不应该存在的期许?
想清楚社会以及体制对于人的需要之后,经过高等教育并且具有名校文凭的学生自然会按照制度所需要的标准进行改造自己,改造自己能够适应这个社会以活命或者是体面的过上符合国人对于北大清华毕业生所期许的生活。
【薛勇强的回答(3票)】:
这个问题值得往大的方向、危言耸听的方向讨论。
【徐子昂的回答(3票)】: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是不是利己主义者一定就是一个贬义词。
【何先龙的回答(2票)】:
看到这个问题,想到推特上的一个段子。
『 某政法学院的朋友说他校友的特点是:有一半的同学正在抓另一半同学。 』
【张竞择的回答(1票)】:
游戏规则就是这个样子,聪明、容易受到别人影响的精英们,太适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了,他们只是在宽松的漏洞百出的环境中用了最省他们事儿,最讨巧的方式在活着。
【冯东的回答(1票)】:
作为初读一遍《百年孤独》的人,提问者的行文(或者说他引用的语言)给我强烈的魔幻现实主义感觉。
我投了 @域名顾问 一票。不过反向的感觉也有。我觉得提问者好像一个刚上路的新手,车开不快,总是被别人超过。那些开的快的,说他们守规矩吧也不是很守,说他们乱开吧,他们开的也挺从容,而且该让的时候都让了。怎么办呢,就是心里不痛快。怎么没有一个每个驾驶员都为其他人考虑的天堂呢?
【Tracy Wang的回答(1票)】:
作为一个在无数学霸以及追着老师跑的神人之中的完全另类大学生,看着那么多感觉站在自己立场的观点
心中只是知道
两年之后 那些个 被教育成所谓“精英利己者”的同学
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大多数的还没有取得成就的有独立思想的人 会被人说是颓废了四年青春
【罗睿的回答(1票)】:
完全是体制的问题。
说是北大,其实所有的大学,甚至中学,小学,不都是同样的问题。所谓人文、所谓学术都是要独立于体制以外,才能让她闪闪发光。当我们的学术人士住在政府提供的高楼大院里,拿着政府施舍的高额待遇时,你怎么可能要求他们全都去披露这个政府管辖下的黑暗面呢?你又怎么能要求每一位教授、专家都具有崇高的学术精神呢?当他们的校长、领导乃至身边的大多数人全部都是一副奴才嘴脸时,你又怎能要求他们独善其身呢?独善其身的人有什么下场呢?例如贺卫方,就被迫去了新疆石河子大学了。
不光是教育界,学术界,你看看,整个中国社会,哪里不是笼罩在体制下?
例如互联网界,如果这个国家真正的完全市场化,百度会干的过google?腾讯能那么安然自得的不断抄袭?中国的互联网为什么总是在不断抄袭美国?
【苏昌茂的回答(1票)】:
1、利己主义是全社会的疾病,北大只是个噱头,不提北大没这么多人关注吧,属于躺着挨枪的那种。
2、从自己招人面试+身边朋友的各种讨论看,北大还是有很多为了理想而努力的人,比如我那从哈佛回国苦逼的在国内研究所做科研的师兄,要论收入还不如去外企来的多。
3、不过现在的社会是有点悲哀,有时间讨论这么蛋疼的话题,还不如做点什么。
【吴伟的回答(0票)】:
我个人是这么想的中央是国家最高的政府,这个组织有它最高的领导人,也就是说在中央层面确保“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当不了最大的大头,或者某部委的大头,就可以了,然后就是负责监督和法制的那几个头头。
然后就是各省的大头,市里的大头,镇上的大头,我所在的镇已经撤销9年多了,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好多的工作需要服从国家安排,有能力100%同步上面的政策就好了,像江青这样的人倒是够本色,其实这才是对不利于民族的人。
官员也是人,也要保护好自己,然后就像柴静采访的一个老人那样,老人的回答那样,做好自己。
最后,这些人的官再大,总是有几个对国家对人民负责的人比他们官更大,或者能治的了他们,他们做的事情如果有违背他的官职,去做官职不允许他们去做的事情,也是逃得了初一,逃不了十五。
所以,国家最重要的是最高领导人和监督执法机构,往下也是一样。
【罗凯的回答(1票)】:
看了这么多回答,好像都在围绕到底利己是好,还是不好。这个好像超过我的智力范围了。
我以前就在奇怪,班上那几个,不说话,不玩,但功课巨牛的同学都去那里了。看了这个问题,才知道原来都去了名校。原来名校汇聚了非常多,无趣人类的地方。不管一个学生是主动或者被动选择无趣的生活,都无可厚非。一大群人中(比如一个学校)有那么几个这样滴人也,也没有问题,还有点生物多样性的味道。
但却非要把全国范围的这样的人都通过筛子聚集在一起。也真是个神奇的事情。
【刘峰的回答(0票)】:
利己还是为人,不是学校教育就能培养的了的,毕业之后,你的同学都变成什么样了,还是你上学的时候认识的那个同学那个好友么?
【沈礼的回答(0票)】:
社会不利人,只能利己
【kafile的回答(0票)】:
我们的教育还有社会的价值取向都是强调自我的,这个没有办法,哈佛出来的人就是跟一般的学校不一样的,他们是真的有颗报效社会的心的。
【陈先帅的回答(0票)】:
社会不过如此,社会中的我们也不过如此,北大能逃出魔掌?
【黄弘扬的回答(0票)】:
当大学里没有了大师,一切像钱看时,没有几个人能够独善其身;不论你标榜你是高等教育,还是职业发展需要,人们更多的关注自身的利益,却缺乏了对学问的执着的追求!
【丙等星的回答(0票)】:
整个社会都如此,针对名校不名校的没什么意义吧
只能说高素质人才可能造成的破坏比一般人更大
【Yayoi酱的回答(0票)】:
反正俺们学校的“第二种人”还是很多的……
【Rick Yang的回答(0票)】:
不只是北大等大学这样,全国都这样。
自延安时期开始的学术官僚制,到解放后全国全面推广,之后的学术、高校彻底沦为政权的奴仆,丧失了独立、自由。
【桂武通的回答(0票)】:
我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是不要对事情做一些价值判断
这会让我很容易想到“文革”
如果这句话是针对“北京大学等一批大学”
那我觉得“黑水还能洗出白萝卜”
不要总冀希望于环境
【刘哲的回答(0票)】:
感觉这个问题毫无道理,人是相互联系和依靠的,怎么可能完全为了自己?
人人都会利己,只是程度不同罢了,把这样普遍的人性特征概括为大学生,大学的问题,也只有无聊的文人能干的出来。
【竹杳的回答(1票)】:
恩,肯定,现在大学生面对的第一道坎就是,毕业后混饭的问题,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在自己连下一顿饭都不知有没有的境况下,谈为国家和人民服务是最荒唐的,谁都爱财富和地位,不在乎的人为什么上大学,,,那么,为什么上大学???不就是父母想让孩子生活的好一点,无非就是让自己多赚点钱吗。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根本原因是
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没钱的人活得很艰难,
【金昱航的回答(0票)】:
不管怎么样,我虽然不是北大的,但是真心很反感这样的问题。Don't judge people.
【刘帅Ernest的回答(0票)】:
利己本身是个中性词,人皆有之只不过是程度的不同而已。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无可厚非,但是做为社会的精英有义务去为更多的人谋求更好的生活。
我们现在精英教育中真正出现的问题是作为未来的精英的这些学生们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普世的价值观更没有以自己的双手去改变社会的意志与行动。于是有产生了很多这些有知识却没有梦想,有能力却只为自己牟利,可以去改变这个社会却只是去迎合现有的体质的年轻人。
如果非要追究其原因,绝非任何一个群体单独的责任,但学校毕竟难辞其咎。大学的首要目标应该是育人,为社会制造合格的公民。然而公民终究不是现有上层所希望看到的,于是种种的枷锁被套上以保证臣民的产生。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应运而生了。
批判这种现象确有必要,可是大家没必要将矛头都指向北大。符合大家对大学要求的学校本来就不存在于我国,将来即使有,也不会是北大这种天子脚下的国子监!我们拭目以待吧
【姜锋的回答(6票)】:
这种说法无非是反映了文人的浅薄罢了。即便有这种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那也是现实社会培养出来的,哪里是大学培养出来的。体制自然会筛选迎合它需要的人,哪里需要什么大学去培养。中国十几亿人哪,什么样的人没有?再说了,天朝的大学根本就是体制的一部分,你还能期望什么?有什么梦想的话等到大学脱离派对的控制再说吧,现在意淫这么多超人类的东西有毛用。
所谓“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也是人之常情啊,不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难道利用体制达到别人的目的?
堂堂北大教授讨论社会问题居然还停留在责怪别人自私的水平,真是没有长进。丫难道几十年都不读正经书吗?要不你就回去搞你的文学好了,胡乱做什么评论家呢。钱理群不愧是孔庆东的老师啊,一代又一代的喷子。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